实验心理学眼动实验法讲解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眼动实验法)【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眼动实验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86984d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f.png)
朱滢《实验⼼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眼动实验法)【圣才出品】第13章眼动实验法1.⼈眼的视觉范围包括哪三个区域?各⾃的视觉特点是什么?答:在阅读的过程,读者的视觉范围可分为三个部分:外周区域、副中央凹区、中央凹区。
(1)中央凹区即视觉中央的2°视野范围,是⼈类视敏度最⾼的区域,能够辨认所注视对象的细节。
(2)副中央凹区即视觉中央2°~5°左右的区域,是⼈类视敏度⽐较低的区域,能够获得注视对象的⼀些信息。
(3)外周区域即副中央凹以外的所有区域,是⼈类视敏度⾮常差的区域。
2.记录眼动的⽅法有哪⼏种?答:⼈类眼球的运动,简称眼动,通过眼动可使物像在视⽹膜上处于最佳位置。
记录眼动的⽅法有:(1)电流记录法(EOG)眼球运动可以产⽣⽣物电现象。
电位的变化由置于⽪肤相应位置的电极导⼊放⼤器,并通过⽰波器或记录器显⽰出来。
眼动与电位变化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通过分析记录结果,可以了解读者的眼动情况。
(2)光学记录法①⾓膜反光法在眼球运动过中,⾓膜对来⾃固定光源的光的反射⾓度也是变化的,通过记录⾓膜反光来分析读者的眼动。
②虹膜——巩膜反射法巩膜⽐虹膜能够反射更多的外界⼊射光,被反射的光线通过红外探测器来监测,探测器可以检测到读者垂直⽅向的眼动和⽔平⽅向眼动。
③普⾦野图像法普⾦野图像是由眼睛的若⼲光学界⾯反射所形成的图像。
通过分析这些图像运动的距离可以精确地测量眼球的运动。
3.什么是兴趣区?兴趣的类型有⼏种?答:兴趣区(AOIs)是眼动研究过程中相关刺激的界定,与研究者的假设有关。
按照⼤⼩不同,兴趣区可分为以下⼏种类型:(1)以词的某⼀部分界定的兴趣区在语⾔阅读的研究中,假设研究者只对汉语词或字的某⼀部分感兴趣,这时,可将兴趣区定界得更⼩,如汉语词或字的⼀部分(如偏旁或部⾸)。
(2)以词来界定的兴趣区在语⾔阅读的研究中,研究者可将兴趣区界定为⼀个词(或字)。
(3)以句⼦来界定的兴趣区在语⾔阅读的研究中,研究者可将兴趣区界定为⼀个句⼦。
眼动实验
![眼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0a6972dcaaedd3383c4d36a.png)
眼动仪工作流程如下:眼动仪校准→刺激呈现→实验记录→分析结果1、开关机开关机虽然简单但就是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这就是对高精准度仪器的保护也就是操作员应当具备的业务素质。
开关机的造作流程就是:①开机时先开后级设备再开前级设备;②关机时先关前级设备再关后级设备。
对于这套设备来说前级设备就就是iView PC测试计算机与Stimulus PC图像显示计算机;后级设备就就是装有高精准度红外摄像机的测试托架。
2、眼动仪校准眼动仪校准分为硬件校准与软件内部校准。
硬件校准就是在iView PC测试计算机与测试架上共同完成的;校准的方法就是:打开I View程序点击calibration设置校对点数(校对点数有:2点、5点、9点、13点),我们一般选取13点,这样可以保证校对可靠度。
在托架上班部位我可以观测到有两个可调节档位,上档位就是:调节捕捉被试左眼还就是右眼;下档位就是:调节摄像机清晰度。
外我们在I View界面可以瞧到被试眼镜区域,通过下档位微微调动,在界面可以瞧清被试眼睫毛时就可以了。
在托架的侧面有一螺旋旋钮,它就是粗准焦螺旋,通过它可以调节被试脸部上下位置。
3、刺激呈现(EC软件操作说明)(1)EC软件(全称就是Experiment Center)即刺激呈现软件。
它安装在Stimulus PC图像显示计算机上。
打开该软件,会发现她与我们常见的软件差不多,在格式栏file里有新建、打开、保存实验素材等选项;在edit中包括撤销、复制等选项;第三个选项insert就就是这个软件的主体包括calibration、validation、text、Question、Image、Web、Movie、Screen Rec、Ext video这9种九种刺激模型。
这与软件界面上的中间一行一一对应。
图标功能·点击Valication图标可以插入验证元素,用以验证校正的结果就是否正确;·点击Text图标插入文字刺激,并可在此输入相应的刺激文字并修改文字的各种属性;·点击Duration图标可输入想要显示的时间长度;·点击Image图标可插入图片;·点击Web图标可插入网页刺激元素;·点击Movie图标可插入视频刺激元素;·点击Screen Rec可插入屏幕记录元素,用于测试各种软件或游戏等使用过程;·点击Ext、video图标可接入外部视频;以上各项可组合添加。
眼动研究心理学导论
![眼动研究心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812c23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7.png)
眼动研究心理学导论眼动研究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视觉注意和眼球运动的学科。
通过观察和分析眼球在不同情境下的运动轨迹和注视点,可以揭示人类的认知过程、信息处理和心理状态。
本文将介绍眼动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以及其对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眼动研究的原理及技术手段眼动研究基于一个基本假设:眼球运动的模式和注视点的位置反映了人类在感知、认知和决策过程中的注意分配和信息加工。
通过记录和分析眼动数据,可以获取有关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信息。
眼动研究通常采用眼动仪这一专门的设备来记录眼球运动数据。
眼动仪通过红外线或视频追踪技术,实时监测眼球的运动轨迹和注视点的位置。
通过分析眼动数据,可以得出注视点的时间分布、注视持续时间、扫视路径等信息。
二、眼动研究的应用领域1. 认知心理学研究:眼动研究可以帮助揭示人类的注意分配和信息加工过程。
通过记录参与者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眼球运动,可以研究注意的选择和转移、视觉搜索、记忆和学习等认知过程。
2. 人机交互研究:眼动研究可以提供用户的注意分布和兴趣点,帮助改进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通过分析用户在浏览网页、使用软件或玩游戏时的眼球运动,可以评估界面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优化交互设计。
3. 心理学诊断和治疗:眼动研究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
例如,通过记录患者在观察刺激物时的眼球运动,可以评估其对刺激的注意偏向和情绪反应,帮助诊断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广告和市场研究:眼动研究可以揭示人类对广告和市场刺激的注意和兴趣。
通过记录消费者在观看广告或购物时的眼球运动,可以评估广告效果、产品包装设计和陈列布局的吸引力,指导市场营销策略。
三、眼动研究在心理学中的意义眼动研究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直观、客观的测量方法,可以捕捉到人类认知过程中微妙的变化。
通过记录眼球运动,研究者可以了解人类对不同刺激的注意偏向和情绪反应,揭示人类的注意分配机制、信息加工策略和决策过程。
眼动分析试验
![眼动分析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d0732794fab069dc5022018e.png)
器械设计和广告效果测试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系
应用领域
» 可用性研究
» 广告测试
» 心理学及生理学研究
网页 软件 电脑游戏 互动电视 手持设备 其他实体设备
产品包装、货架摆放 网页广告 电视广告 平面广告、 海报 平面广告(实物)
20
0
T>1
T>2
T>3
T>4
T>5
T>6
T>7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
T>9
T>1 0
40% 20%
23%
19%
13%
Respondents 98 88 58 38 25 14 5 4 3 2 Time Interval
0% Car
2.5 2
Plant Text Logo Top Message
Plant Text Bottom under
征,广泛用于注意、视知觉、阅读等领域的研究。
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系
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系
为什么要研究眼动
» 人来自外界的信息大约有80~90%是通过眼睛获取的,可
以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探究人 的许多心理活动规律
» 眼动是具有一定规律性,而这些规律性揭示了认知加工的
心理机制
» 人们的注意力通过以“Prada”商标为线索集中在手
机上
» Prada与LG的关连不强, 因为它们的面积与位置不
太平衡
» 注意力在两个商标间的转移可以通过让“LG”商标
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来改善
眼动实验报告
![眼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24759da0116c175e0e480a.png)
附录设计心理学眼动实验报告实验地点:包设实验时间: 2014年3月28号实验人员(学号、姓名):徐菠雨12407210112 叶青青12407210117 江雪12407210128一、实验目的运用眼动记录技术和主观评定法结合,考察广告传递产品(服务)信息的有效性。
二、实验设备眼动仪三、实验原理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的角膜反射模式和其它信息,眼动仪可以计算出眼球的位置和注视的方向。
结合精密复杂的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可以构建出一个注视点的参考平面图。
四、实验步骤(1)班上各个小组收集5张以上汽车广告图片,通过小组讨论主观评选出设计的最好的一幅。
(2)放入软件,班上每个同学对其进行眼动测试,并由上一个同学进行操作。
(3)最后可以得出数据,眼动关注痕迹、关注时间、第一注视点、热点图与兴趣关注图,评价广告的传递信息的有效性。
五、实验数据分析通过最终图片及其数据,眼动关注痕迹、关注时间、第一注视点、热点图与兴趣关注图。
可以看出每个人对其广告的认识情况,并且可以清晰的看出此广告图片是不是真正符合该厂家广告的所要传递信息。
六、结论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大多数涉及视觉呈现的课题都有可能采用眼动实验进行研究。
眼动实验法受到追捧是因为它能够更好地体现了心理与教育实验的生态学效度。
它是探讨心理内部机制和进程的一种重要实验方式。
如认知心理与教育中对语言感知和理解的研究、问题解决的研究,广告心理与教育中对网页知觉、对用户的认知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对某物体的注视时间、注视刺激和瞳孔变化情况与该物体的重要性或个体对该物体的兴趣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根据眼动实验所得到的时间和注视点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关于个体兴趣和态度等方面的很多信息。
眼动实验可以提供对认知于活动的实时数据,可以满足研究者对于效率和态度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眼动实验提供和很大的空间。
维特拉广告招贴的试验结果:通过以上热点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汽车的标语,及其车窗在该广告图中是最为吸引眼球的要素 (R=99%) . 它是被试首要关注的要素。
心理眼动实验报告(3篇)
![心理眼动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ae521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a.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眼动实验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记录和分析被试在观察刺激时的眼动轨迹,来揭示认知过程和大脑活动的规律。
本实验旨在探讨心理理论对眼动轨迹的影响,即被试在理解他人心理时,眼动轨迹与理解物理信息时是否存在差异。
二、实验目的1. 检验心理理论对眼动轨迹的影响;2. 分析心理理论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3. 探讨心理理论与大脑活动的相关性。
三、实验方法1. 被试:招募3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8-22岁之间,性别不限,视力正常。
2. 实验材料:选取30个与心理理论相关的成语和30个与物理信息相关的成语,每个成语包含四个字。
成语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社会交往等方面。
3. 实验仪器:EyeLink 1000 Plus桌面式眼动仪,用于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
4. 实验程序:被试坐在距离屏幕70cm的位置,屏幕上呈现成语,要求被试阅读成语并判断其含义。
眼动仪记录被试阅读成语时的眼动轨迹,包括注视点、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指标。
5. 实验流程:(1)被试熟悉实验流程和任务要求;(2)被试进行眼动仪校准;(3)被试依次阅读成语,并判断其含义;(4)实验结束后,对被试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成语的理解过程。
四、实验结果1. 眼动轨迹分析(1)注视点:心理理论相关成语的注视点主要集中在成语的第一个字,而物理信息相关成语的注视点则较为分散;(2)注视时间:心理理论相关成语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于物理信息相关成语;(3)注视次数:心理理论相关成语的注视次数显著多于物理信息相关成语。
2. 访谈结果被试在访谈中表示,在理解心理理论相关成语时,需要关注成语中的心理状态,而在理解物理信息相关成语时,则更关注成语中的物理信息。
五、讨论1. 心理理论对眼动轨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对眼动轨迹具有显著影响。
在理解心理理论相关成语时,被试的眼动轨迹与理解物理信息时存在差异。
这表明,心理理论在认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心理理论与大脑活动的相关性眼动轨迹的变化可能与大脑活动有关。
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177b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d.png)
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成为了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类思维、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眼动追踪技术则是一种最新的、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眼动追踪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二、眼动追踪技术的基本原理眼动追踪技术是通过跟踪被试的眼球运动来测量其注视点、注视持续时间以及注视顺序等信息,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中获取被试的思维活动和认知过程。
此技术主要基于眼球肌肉张力、光线反射和瞳孔反射等生理过程原理,通过电极、视频摄像头等装置实现。
眼动追踪技术实现过程主要分为两步:定位和分析。
定位是指通过采集被试眼球运动信息,得出其注视点的坐标。
分析则是指通过对单个视点、连续视点或群组视点进行计算、比较和统计,得出其信息特点、变化趋势以及在认知过程中响应因素的差异。
三、眼动追踪技术的研究方法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结合其它研究方法,以达到更具说服力和针对性的结果。
这些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行为实验研究、神经影像学研究、心理评估研究、游戏行为研究等。
在行为实验研究中,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视觉注意力、内部思维等认知过程。
在神经影像学研究中,通过利用眼动追踪技术与神经成像技术的相结合,可以优化脑区定位;在心理评估研究中,则可以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辅助认知评估,进行脑损伤后的康复训练等。
在游戏行为研究中,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游戏者眼球移动及注视点信息,从而进行游戏行为数据分析。
四、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眼动追踪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人类认知过程、心理疾病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里仅举几例。
1.注意力和记忆研究眼动追踪技术一直是研究注意力和记忆过程的重要技术,例如利用眼动追踪技术研究注意力的分配:“动态纹理”任务可以让研究者明确不同的通道在分配注意力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注意力的规律性。
实验心理学眼动实验法讲解
![实验心理学眼动实验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734b59caaedd3382c4d334.png)
二、阅读中的眼动研究
简单地说,眼动研究是通过眼动仪记录阅读 时眼动的轨迹来了解人们是怎样进行阅读的。人 们都知道,阅读时眼球也和大脑一样在不停地兴 奋着,而且有着不同的眼球运动方式。通常我们 说的眼球的运动(眼动)包括三种方式:注视、 眼跳和追随运动。不难理解,注视就是眼睛的中 央对准某一个物体;眼跳就是先在对象的一部分 又跳到另一部分;追随运动就是眼睛追随着对象 移动。除了研究阅读中的眼动方式以外,实验还 对阅读速度、频率和阅读策略进行更细致的研 究。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三、眼动心理疗法
眼动心理疗法即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 这种新方法是美国的夏皮.诺于1987年创立 的,1990年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在世界范围内 传播,并成立了国际性的研究组织。目前美 国已有近万人在使用这种方法。
实验心理学
当一个人经历一场创伤时,当时的场景、声 音、思想、感觉会被“锁定”在神经系统中。 在某种特定状态下,按治疗师手指移动的不 同方向、速度,嘱患者眼球随之移动数十次, 可以有效地解开神经系统的“锁定”状态, 并使人们对创伤的经验在大脑中进行再加工。 这种治疗对于抑郁、焦虑、多梦以及多种创 伤后的恐惧等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iView XTM RED-Ⅲ 高性能,多功能,操作简单的遥控式眼动仪
RED-Ⅲ型眼动仪广泛应用于传统的心理学、 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语言学和医学等领域, 其优势在于:
产品测试:平面广告测试、网页测试、界 面评价等 特定群体研究:婴幼儿研究、多动症患者 研究、视力障碍者研究等
实验心理学
研究者是怎样通过眼动来研究阅读的呢? 书 籍,内容各异,文体不一,人们阅读的情形更 是五花八门。要探索人们是怎样进行阅读的, 就必须找准切入点。这一点对于做好阅读研究 至关重要。沈德立教授从我们熟知的从记叙文、 科技说明文、寓言语言、句子的阅读以及快速 阅读五部分展开。这样可以把不同的问题加以 对照,从中发现结论。
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f8025c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b.png)
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眼动追踪技术是一种一直被广泛使用于科学研究领域的脑电磁波波动分析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使用高分辨率摄像头来捕捉被试眼部运动的时间和轨迹,从而跟踪和记录被试的视觉注意力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眼动追踪技术不仅在视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眼动追踪技术的基本原理眼动追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光学原理和计算机图形学原理。
最先被发明的眼动追踪仪依托于反光式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通过红外光线的反射来感知瞳孔的位置,并将记录的运动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
在这样的系统中,红外光源放置在跟踪设备的一侧,同时在被试物体的另一侧安装一个红外探测器。
当眼球移动时,反射入红外传感器中的光线位置也会随之变化,从而记录眼球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之类的眼动数据信息。
二、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类的视觉处理和认知过程。
在具体的应用中,眼动追踪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自由观察任务和定向观察任务。
1.自由观察任务自由观察任务是一种被动任务,它不需要被试进行任何特定的任务,只是要求被试自由浏览图像或一段视频。
这种情况下,被试的注意力集中在什么样的物品上,可以通过眼动跟踪技术来准确地确定。
2.定向观察任务与自由观察任务不同,定向观察任务是一种有确定规则的任务,通常要求被试根据特定的问题对一段或几段视频进行观察。
在执行这样的任务时,被试需要注重某些细节以达成目标,而眼动跟踪技术可以对被试在视频中观察和注视的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案例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领域应用最多的实验之一是视觉搜索任务。
视觉搜索任务是通过显示一系列的符号或照片,被试需要识别和区分其中的目标符号。
其中,要识别的目标在一组非目标物中是相似的,而使用眼动追踪技术则能够清晰地显示被试在处理信息时使用的策略。
此外,视觉搜索任务还可用于研究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过程。
如何设计眼动实验报告
![如何设计眼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fb08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1.png)
如何设计眼动实验报告引言眼动实验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通过追踪被试者眼睛的运动轨迹、注视时间和注视位置来推断注意力和认知加工的过程。
设计一份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眼动实验报告对于研究的有效传达和学术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如何设计眼动实验报告的一些建议。
实验设计部分在报告中的实验设计部分,应明确实验的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以及实验参与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被试者的数量、性别、年龄范围等。
实验方法部分在报告中的实验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实验的过程,包括实验材料、实验环境和实验过程。
对于眼动实验,应明确使用的眼动仪的型号和厂商,并描述被试者如何被调节至合适的座位距离和头部固定。
同时,应指明实验中使用的刺激材料的类型、数量以及展示顺序等细节。
结果分析部分在报告中的结果分析部分,应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眼动数据。
可以使用图表来可视化展示眼动数据的统计结果。
需要分析的数据包括注视点数、注视时间和注视位置等。
在分析结果时,可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并解释其结果。
同时,应与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进行对照,针对性地讨论结果的意义和可能的解释。
讨论与结论部分在报告中的讨论与结论部分,应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解读,并与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需要对实验结果的认知心理学意义和实践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最后,应对实验设计的局限性进行说明,如样本容量的限制、实验材料的选择等,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结语设计一份清晰、明确的眼动实验报告对于传达研究结果和想法至关重要。
通过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结果分析以及讨论与结论等部分的提供详细信息,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
希望本文提供的建议能够帮助读者撰写出高质量的眼动实验报告。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要根据具体的学术期刊或会议的格式要求进行报告撰写。
*。
眼动实验技术
![眼动实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bd31dfe770bf78a652954f9.png)
Useful Link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Psychonomic Society Publications
• 交通心理学和航空心理学
研究驾驶经验对驾驶员眼动特征的影响,路况和场景对 驾驶员眼动特征影响,性格特征对驾驶员眼动的影响;汽车 和飞行器驾驶舱设计对飞行效能的影响,飞行任务要求、不 同飞行状况(起飞、着陆、导航飞行等)等对飞行员眼动特 征的影响及眼动和心理负荷的关系。
• 运动心理学
研究过各种球类、拳击、自行车、体操运动员的眼动特 征,不同水平教练和观众欣赏体育比赛时的眼动特征。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Vision Science 美国Boston大学-认知与神经系统实验室 Beckm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cience & Technology 德国Bielefeld 大学-Eye Tracking Group 德国Postdam大学眼动仪实验室 Micheal Tarr 实验室 美国户外广告学会 英国行为研究学院 台湾中正大学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台湾阳明大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
应用
�
�
广告心理学 先后顺序、注视时间、注视次数、 瞳孔直径的变化 司法心理学
B眼动与知觉广度
�
知觉广度是指一次注视中所获得的信 息,是反映个体信息加工能力和水平的 重要指标。 三种 知觉 广度 总的知觉广度 字母识别广度 字识别广度
(免费)西南大学考研实验心理学PPT讲义29汇总
![(免费)西南大学考研实验心理学PPT讲义29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e519effd15abe23482f4dfd.png)
Useful Links!
二、眼动实验
(一)阅读的眼动研究 (二)图形认知的眼动研究 (三)眼动与其他心理活动
(一)阅读的眼动研究
1.阅读中眼动的基础研究 2.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眼动研究
1.阅读中眼动的基础研究
(1)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模式
注视 跳动 回视 回扫
(2)阅读的知觉广度
(1)信息量与眼动 (2)图画观看与扫描轨迹 (3)眼动与图画记忆 (4)图画观看的眼动顺序性
2.眼动与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
(三)眼动与其他心理活动
1.眼动与视错觉 2.眼动与双关图形 3.眼动与心理表征 4.眼动与性格特征
眼动研究评价
可提供对于认知活动的实时测量; 可满足心理学研究对于生态学效度的要 求;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眼动技术的运用提 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对于许多高级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无法 通过眼动记录观察到。
• 交通心理学和航空心理学
研究驾驶经验对驾驶员眼动特征的影响,路况和场景对 驾驶员眼动特征影响,性格特征对驾驶员眼动的影响;汽车 和飞行器驾驶舱设计对飞行效能的影响,飞行任务要求、不 同飞行状况(起飞、着陆、导航飞行等)等对飞行员眼动特 征的影响及眼动和心理负荷的关系。
• 运动心理学
研究过各种球类、拳击、自行车、体操运动员的眼动特 征,不同水平教练和观众欣赏体育比赛时的眼动特征。
第10章 眼动实验法
主要内容
一、眼动技术 二、眼动实验
漂移
眼震颤
一、眼动技术
微小的不随意眼跳
(一)眼动实验方法的发展
眼动仪:运用方法和原理
眼动,实验报告
![眼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77a26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4.png)
眼动,实验报告眼动仪实验报告眼动仪与平面设计实验报告一、Tobii眼动仪简介Tobii眼动仪提供了一个自然的使用环境, 并同时收集多通道数据, 如语音、动作等。
其自带ClearView数据分析软件将眼动数据和实际界面、声音、用户动作录像综合进行分析。
它提供的典型分析方案有: (1)热点图(Hotspot), 形象地分析注视点的集中趋势、停留时间等;(2)视线扫描路径( Scanpath), 呈现注视点的路径与直径变化, 用于分析单个用户操作行为规律;(3)兴趣区域(Area of In teres,t AOI), 分析平均注视时间、回溯性眼跳、区域间转移等指标, 获得特定区域上的具体数据。
二、眼动仪的应用眼动仪应用领域包括心理学,人机交互,神经生理学,工业设计、眼科学、可用性研究、广告评估、市场调查等诸多领域。
本次实验我们主要将Tobii眼动仪应用在广告评估方面,研究被试观看平面海报时的路径、时间和着重点。
三、实验步骤1、打开Tobii眼动仪相关软件,输入姓名;2、将广告3和广告4拖入界面内,并运行软件;3、调整坐姿直至水平条块呈绿色,竖直条块值在50~60范围内;4、检测眼动水平,双眼追踪屏幕上的小球运动轨迹;5、查看眼动水平,当双眼个点轨迹均在规定范围内,正式开始测验;6、再次调整坐姿直至水平条块呈绿色,竖直条块值在50~60范围内;7、正式开始对于平面广告的眼动实验,观看屏幕上的平面广告;8、实验结束,查看眼动结果。
四、数据分析(一)热点图从热点图中可以看出被试在某一区域停留时间的长短和集中程度,红色代表注视时间长,绿色代表注视时间较短。
广告3为雀巢咖啡的平面广告,该广告包括三大部分:(1)雀巢的标志;(2)雀巢广告语;(3)拿着雀巢咖啡的女模特。
通过观察十名被试的眼动仪实验结果得出:被试的热点红色区较多的集中在女模特的脸部和雀巢的标志,而只有少部分关注了女模特手中的咖啡。
由此可见,该广告的大部分注意力被女模特所吸引,而忽略了广告本身所要传达的产品。
眼动演示实验报告(3篇)
![眼动演示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f8c4b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2.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眼动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眼动追踪技术及其应用。
3. 分析被试在观看视觉刺激时的眼动特征。
4. 探讨眼动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刺激图片,如人物、风景、动物等。
2. 实验设备:眼动仪、电脑、投影仪等。
3. 被试:选取20名年龄、性别、视力等基本情况相似的志愿者作为被试。
4. 实验流程:(1)被试在实验前进行眼动仪校准,确保眼动数据准确;(2)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佩戴眼动仪,观看实验图片;(3)记录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的眼动轨迹、注视点、注视时间等数据;(4)分析被试的眼动特征,探讨眼动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1. 被试在观看实验图片时,眼动轨迹呈现规律性变化,注视点主要集中在图片的视觉焦点区域;2. 注视时间随视觉刺激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加,简单图片的注视时间较短,复杂图片的注视时间较长;3. 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眼动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这与被试的认知过程有关;4. 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眼动方向呈现先垂直后水平的趋势,这与被试的视觉搜索策略有关。
四、实验讨论1. 眼动实验结果表明,眼动在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眼动轨迹、注视点、注视时间等眼动特征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2. 眼动追踪技术为研究认知过程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揭示视觉信息处理机制;3. 实验结果提示,视觉搜索策略在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眼动方向、注视点等眼动特征与视觉搜索策略有关;4.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眼动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为视觉信息处理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五、实验结论1. 眼动实验揭示了眼动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为视觉信息处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 眼动追踪技术在认知科学、心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3. 实验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视觉信息处理机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六、实验局限性1. 实验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普适性;2. 实验材料较为单一,未涉及更多类型的视觉刺激;3.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如眼动仪校准误差、被试反应时间误差等。
基于眼动仪的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实现
![基于眼动仪的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6da789d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9.png)
基于眼动仪的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实现在现代的社会当中,科技的迅速发展为许多行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其中心理学领域也不例外。
在心理学领域,眼动仪作为一种用于研究人类视觉系统的设备,被广泛用于研究人们的注意力、情感和思考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基于眼动仪的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实现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探讨该领域的一些前景。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眼动仪的基本原理。
眼动仪是一种通过追踪被试者的眼球运动轨迹来研究视觉处理的设备。
在眼动仪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准确测量被试者的注视点、扫视和注视时间等信息,从而了解被试者在视觉任务中的思维模式和信息处理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眼动仪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可视化装置和一个记录装置,其中可视化装置用于显示任务刺激,记录装置则用于记录被试者眼球运动的轨迹。
通过将这两个部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系列关于被试者视觉处理情况的重要结果。
第二部分:实验设计当我们想进行基于眼动仪的心理学实验时,首先需要设计一个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设计上,我们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应当确定一个适当的研究问题或实验假设。
这个问题或假设应当能够明确表达研究的目的,并符合实验测试所需的要求。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范式,以确保实验过程中受试者注意的聚焦和测试任务的有效性。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实验因素,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其进行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三部分:实验实现一旦我们完成了实验设计,我们就需要开始实验实现工作。
在基于眼动仪的心理学实验中,实验的实现环节是实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这一步骤的完善,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的误差和难度。
在实验实现中,我们需要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执行的准确性。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环境,并确保实验环境的恒定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应当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实验心理学眼动实验法讲解共30页文档
![实验心理学眼动实验法讲解共3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20f8ef5aaea998fcd220eaf.png)
实验心理学眼动实验法讲解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者是怎样通过眼动来研究阅读的呢? 书 籍,内容各异,文体不一,人们阅读的情形更 是五花八门。要探索人们是怎样进行阅读的, 就必须找准切入点。这一点对于做好阅读研究 至关重要。沈德立教授从我们熟知的从记叙文、 科技说明文、寓言语言、句子的阅读以及快速 阅读五部分展开。这样可以把不同的问题加以 对照,从中发现结论。
实验心理学
四、眼动研究与网页内容
眼动研究表明,用户在阅读一个网页时往 往呈现“F状”的模式,即两个水平条纹伴随着 一个竖直条纹。
有人在研究中,跟踪了232名被试看上千张 网页时的眼动情况,发现用户的阅读行为在不 同的站点和任务中保持很高的一致性。这一占 优势的阅读模式看起来就像字母“F”,它由以 下三部分组成:
实验心理学
三、眼动心理疗法
眼动心理疗法即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 这种新方法是美国的夏皮.诺于1987年创立 的,1990年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在世界范围内 传播,并成立了国际性的研究组织。目前美 国已有近万人在使用这种方法。
实验心理学
当一个人经历一场创伤时,当时的场景、声 音、思想、感觉会被“锁定”在神经系统中。 在某种特定状态下,按治疗师手指移动的不 同方向、速度,嘱患者眼球随之移动数十次, 可以有效地解开神经系统的“锁定”状态, 并使人们对创伤的经验在大脑中进行再加工。 这种治疗对于抑郁、焦虑、多梦以及多种创 伤后的恐惧等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实验心理学
角膜反光法是一种重要的眼动记录方法。这 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被试的眼睛上可以不附加 任何装置,使实验更加自然。因此,许多眼动 研究项目都采用这类眼动仪。国际上不少生产 厂商也大都用这种原理设计新的产品。其中最 有代表性的是90年代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 (ASL)”生产的EVM系列眼动仪。这也是我国心 理学研究领域和心理学教学领域从国外引进最 早、数量最多的一种眼动仪,其中EVM3200型 眼动仪的性能先进,使用方便,比较适合于心 理学的眼动实验。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四、主要技术指标
自动测量注视点的位置和瞳孔直径;允许 轻微的头动(16cm3);注视点测量与计算 误差≤1;允许眼动的范围:水平轴40度, 垂直轴30度;自动记录和加工资料。
实验心理学
第三节 最新研究实例
实验心理学
一、最新仪器简介
实验心理学
iView XTM HED 高性能,多功能,操作简单的头盔式眼动仪 HED眼动仪广泛应用于传统的心理学、认知科学、 神经科学、语言学和医学等领域,其优势领域为: 产品测试:广告测试、网页测试、产品可用性测 试等 场景研究:商场购物研究、店铺装潢研究、家居 环境研究等 动态分析:体育运动分析、汽车、飞机驾驶分析、 打字动作分析等
第十三章 眼动实验法
第一节 眼动实验方法的发展(了解) 第二节 EVM3200眼动仪介绍(了解) 第三节 最新研究实例(掌握)
人类的信息加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 来自外界的信息约有80%~90%是通过人的眼睛 获得。因此对于“人是如何看事物”的科学 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关于这一点,对于眼球 运动(以下称眼动)的研究被认为是视觉信息 加工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研究表明眼动的各 种模式一直与人的心理变化相关联。近年来, 一些精密地测量眼动规律的仪器(以下称眼动 仪)相继问世,为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 的有效的工具。
实验心理学
Dodge和Cline(1901)是较早使用角膜反光 法记录眼动的人。他们让平行光照射在人的 眼球上,再让由角膜反射出来的光进入摄影 机,从而拍摄下反射光点运动的轨迹,这就 是眼动轨迹。他们曾用这种方法研究了眼睛 的注视、追踪和阅读时的运动。
后来Johanson和Backlund把依据角膜反光 原理制成的眼动仪安装在被试的头上。仪器 重约0.68公斤,被试不会产生不适的感觉。 由于该仪器允许被试在较大视角范围内注视, 因此可以用于研究汽车驾驶员和飞行员的眼 动。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iView XTM RED-Ⅲ 高性能,多功能,操作简单的遥控式眼动仪
RED-Ⅲ型眼动仪广泛应用于传统的心理学、 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语言学和医学等领域, 其优势在于:
产品测试:平面广告测试、网页测试、界 面评价等 特定群体研究:婴幼儿研究、多动症患者 研究、视力障碍者研究等
实验心理学
让学生在阅读时带上眼动仪,眼动仪以每秒 50次的速度记录他们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眼睛 注视的位置及瞳孔的直径等情况。结果发现, 在阅读记叙文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速 度和正确率不断提高,而且在初中以前提高的 较快,中学时期发展较慢,到了大学有了明显 的发展;同时学生对于文章的注视情况也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不同年龄的学生使用了不 同的阅读策略,例如小学生和大学生最多使用 的是按顺序阅读和往返式阅读,而很少按问题 阅读,这也说明了学生阅读的目的性不强。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第一节 眼动研究方法的发展
一、眼动研究的历史开端及早期发展 二、眼动实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2.1 观察法 2.2 机械记录法 2.3 电流记录法 2.4 光学记录法 2.4.1 2.4.2 影视法
实验心理学
2.4.3 角膜能反射落在它表面上的光,这就是角膜
反光。如果整个眼球是个标准的球体随圆心自 转,反光点是固定不动的。但是角膜是从眼球 表面凸出的,因此当眼球运动时光以变化的角 度射到角膜,得到不同方向的反光。这种变化 是分析眼动特征的一种精确变量。
实验心理学
二、阅读中的眼动研究
简单地说,眼动研究是通过眼动仪记录阅读 时眼动的轨迹来了解人们是怎样进行阅读的。人 们都知道,阅读时眼球也和大脑一样在不停地兴 奋着,而且有着不同的眼球运动方式。通常我们 说的眼球的运动(眼动)包括三种方式:注视、 眼跳和追随运动。不难理解,注视就是眼睛的中 央对准某一个物体;眼跳就是先在对象的一部分 又跳到另一部分;追随运动就是眼睛追随着对象 移动。除了研究阅读中的眼动方式以外,实验还 对阅读速度、频率和阅读策略进行更细致的研 究。
实验心理学
1、用户首先以水平运动的方式阅读,一般 集中在网页内容的顶端,这一首要元素组成 “F”的上面一横。
2.接着,用户往页面下移一点再做水平阅读 且覆盖区域一般比上面短些,这一元素组成 了“F”的下面一横。
实验心理学
3.最后,用户以水平运动的方式浏览内容的 左边。有时这是相当缓慢和系统地,在眼动 热成像图中以一条稳固的条纹出现。其它时 候用户移动得非常快,在热成像图中以杂点 的形式出现。这是“F”的最后一个元素。
实验心理学
场景摄像机的功能是把被试视野中的图象输入主 机显示在场景监视器上。本机使用方法简单,可 以在被试自然观察时记录其眼动资料,如一个特 定区域的注视点数、扫视距离、注视的总时间、 平均瞳孔直径等。这些性能在很大范围内满足了 视觉认知研究的需要。
实验心理学
二、系统构成 三、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是:通过加工来自瞳孔摄像机的 眼睛视频信息,来识别和确定瞳孔中心和角膜 反射之间的距离变化。通过测量这些点横向和 纵向的向量距离,得到各注视点的坐标,进而 获得眼动的精确测量值。该系统的数据记录单 元或打印机、绘图仪可记录眼动过程的详细数 据和描绘出眼动的连续轨迹。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iView XTM Hi-Speed 高性能,多功能,操作简单的高速台式眼动仪。 Hi-Speed眼动仪适用于以下领域:
心理学:阅读、视觉搜索、景象知觉等 认知科学: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 神经科学:视神经传导、跳越抑制等 语言学:语篇理解、第二外语学习等 医学:眼科诊断、生物反馈治疗等
实验心理学
第二节 EVM3200眼动仪介绍
一、简介
该仪器是由控制单元、光学头、场景摄像机等部 分组成的一个仪器系统。控制单元包括仪器的主 机和计算机,其功能是对被试的眼动资料进行记 录、计算和数据加工处理。光学头是仪器的输入 端,包括两台摄像机和其它光学部件,它的功能 是输入被试看物体时的眼动信息。
实验心理学
就拿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记叙文来说吧,通 过轻巧的实验研究,可以发现每个人的阅读速 度、阅读方式、阅读策略的不同情况。有一个 实验,比较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在阅读记叙文 时的差异。实验只是巧妙地运用了一段只有六 句话的记叙文字,说的是李丽娜在家里做家务, 洗衣服的事情。还问了诸如洗了几件衣服,是 否用了洗衣机等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