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惊海天 作课教案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着惊海天”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一着惊海天”的出处、含义和故事背景。
2. 学会成语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 能够运用成语进行简短的交际。
第二章:成语解析2.1 成语故事介绍成语“一着惊海天”的出处和故事内容,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2 成语含义解释成语“一着惊海天”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成语所表达的意义。
2.3 成语用法讲解成语“一着惊海天”的用法,包括词性、词义、搭配等方面,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成语。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成语“一着惊海天”。
3.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进行小组合作,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3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成语“一着惊海天”的学习成果。
第四章:教学内容4.1 成语接龙设计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成语“一着惊海天”。
4.2 造句练习让学生运用成语“一着惊海天”造句,检验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3 写作训练以成语“一着惊海天”为题材,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成语“一着惊海天”的学习情况。
5.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造句和写作进行批改,给出评价和建议。
5.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第六章:拓展活动6.1 成语故事会组织学生讲述成语“一着惊海天”的出处和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6.2 成语知识竞赛举办成语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检验他们对成语“一着惊海天”的掌握程度。
6.3 成语绘画比赛让学生发挥创意,以成语“一着惊海天”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章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情感表达或修辞手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创意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习的修辞手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一着惊海天》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的类似经历,这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们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我发现,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仅凭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课文重点句子时,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些修辞手法的美妙之处。
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尝试创作,以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从成果展示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一着惊海天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一着惊海天教案(含板书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章《人物风采》,详细内容为《一着惊海天》。
该文讲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完成一系列重要任务,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的勇敢和智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感受航天精神。
2.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描写杨利伟的句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描写手法。
示例:“他目光如炬,神情坚定。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杨利伟坚定的信念。
5. 随堂练习:学生仿照例题,选取课文中的另一个描写杨利伟的句子进行分析。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一着惊海天》2. 主要内容:a. 航天英雄杨利伟b. 神舟五号飞船c. 人物描写:目光如炬、神情坚定等d. 航天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课文中的一个描写杨利伟的句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示例:“他沉着冷静,勇敢面对挑战。
”2. 答案:学生需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句子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及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学生了解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了解其他航天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着惊海天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一着惊海天教案引言:教案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工具,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以“一着惊海天”为题,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一着惊海天”这句成语的来历和意义;2.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成语“一着惊海天”的含义;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与成语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PPT演示文稿,黑板、白板以及书法展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关于中国古代的战争片段或是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对中国古代战争的兴趣,然后引出“一着惊海天”这句成语的课题。
向学生解释成语“一着惊海天”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猜测成语背后的故事。
3. 历史典故(15分钟)通过PPT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成语“一着惊海天”背后的历史典故,讲述楚汉相争时期的故事,以及刘邦如何在危急时刻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4. 探究成语的意义(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由教师提供的问题与成语“一着惊海天”进行联系。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展开互动交流。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成语“一着惊海天”的意义。
5. 学生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就所选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现场介绍。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共同讨论成语“一着惊海天”的含义以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6. 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成语相关的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翻译和解释。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最后由学生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回顾成语“一着惊海天”的意义和习得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第一章:了解“一着惊海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一着惊海天”的背景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一着惊海天”在棋局中的重要作用。
1.2 教学内容介绍“一着惊海天”的由来和含义。
分析“一着惊海天”在棋局中的关键作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介绍围棋中的经典名局。
1.3.2 讲解“一着惊海天”的由来和含义。
1.3.3 分析“一着惊海天”在棋局中的重要作用。
1.3.4 进行实例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一着惊海天”。
1.3.5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章:学习棋局的基本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棋局中的基本技巧。
让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技巧进行棋局分析。
2.2 教学内容介绍棋局中的基本技巧,如眼位、牵制、包围等。
分析如何运用基本技巧进行棋局分析。
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话题:回顾“一着惊海天”中的关键技巧。
2.3.2 讲解棋局中的基本技巧。
2.3.3 分析如何运用基本技巧进行棋局分析。
2.3.4 进行实例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基本技巧的应用。
2.3.5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提高棋局中的应变能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提高棋局中的应变能力。
让学生能够灵活应对棋局中的变化。
3.2 教学内容介绍棋局中的应变策略和技巧。
分析如何灵活应对棋局中的变化。
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话题:回顾“一着惊海天”中的应变例子。
3.3.2 讲解棋局中的应变策略和技巧。
3.3.3 分析如何灵活应对棋局中的变化。
3.3.4 进行实例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应变策略的应用。
3.3.5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培养棋局中的战略思维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培养棋局中的战略思维。
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规划和布局棋局。
介绍棋局中的战略思维和规划方法。
分析如何从整体上规划和布局棋局。
4.3 教学步骤4.3.1 引入话题:回顾“一着惊海天”中的战略布局。
一着惊海天精品教案一着惊海天精品教案一等奖
一着惊海天精品教案一着惊海天精品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一着惊海天》这篇课文,该课文位于教材第三章“壮美河山”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解析、背景介绍、主题思想探讨以及语言特色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笔触描绘出大自然壮丽景象,以及其中所蕴含深刻哲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自然美感知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理解课文中隐喻和象征意义,重点在于把握作者表达自然美手法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挂图。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海洋壮丽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这片海洋之中,感受海浪声音和海风吹拂。
2. 课文解析(20分钟)通过诵读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文字描绘海洋壮丽。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课文中难点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象征意义。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讲解,尝试自己分析课文中其他句子,并分享心得。
5. 主题思想探讨(20分钟)分组讨论课文主题思想,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6. 语言特色分析(20分钟)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如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等。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一着惊海天》2. 作者名字3. 课文主题4. 重点词汇和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海洋短文。
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2. 答案:短文需包含课文中学到描绘海洋词汇和句型。
修辞手法分析需具体到句子,并解释其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课程实施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部分,鼓励学生观察身边自然景观,尝试用所学手法进行描绘,培养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
同时,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自然文学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精选9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篇1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并理解“凛冽、浩瀚、白手起家、殚精竭虑”等词语。
2.了解新闻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以祖国的强大军事实力为荣,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奉献的志向。
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澎湃(pén pài)呼啸(xiào)桅杆(wéi)凛冽(ln liè)殚精竭虑(dn jié)娴熟(xián)默契(qì)咆哮(páo xiào)浩瀚(hàn)紧绷(bn)镌刻(jun)一丝不苟(u)惊心动魄(pò)2.理解词语舰岛:现代航空母舰常把舰桥、烟囱等集中建造在飞行甲板的一侧,形似小岛,称为舰岛。
战位:“战斗部位”的简称。
舰艇战斗组织系统的最低一级组织,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标志。
阻拦索:横向设置在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降落跑道上的特制钢索,用于吸收着舰飞机的前冲能量,以缩短其滑行距离,一般设置4~6道。
桅杆:木质的长圆竿或金属柱,通常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可以支撑横桁帆下桁、吊杆或斜桁。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苟:苟且,马虎。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殚:竭尽。
虑:思虑。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谁知道我国首架航空母舰叫什么呀?(学生回答:“辽宁舰。
”)对的,在20xx年,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热潮,同时也备受世界人民的关注,在全世界的面前彰显了中国的强大综合实力,扬我国威,可谓是非常自豪的事。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来重温一下当时的盛况吧。
二、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新闻,找出新闻的六要素。
2024版一着惊海天一等奖教案
教材背景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关于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 报道,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
作者简介
蔡年迟、蒲海洋,均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长期从事军事新闻 报道,具有深厚的军事素养和新闻敏感性。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应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了解我 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分享交流:我的军事梦想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军事梦想 和理想,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 想法和追求。
2024/1/26
通过分享交流,让学生了解不 同人对军事的理解和追求,拓 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
在分享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培养他 们的目标意识和行动力。
26
07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2024/1/26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2024/1/26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回顾《一着惊海天》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相关
历史事件等。
文本分析与解读
02
重点回顾课文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
法等方面的分析。
文学常识与术语
03
复习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术语,如象征、隐喻、修辞手法
等。
28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危机管理与应对
军事思想强调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和组织可运用军事思想中的危机管 理原则,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和应对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024/1/26
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培养
军事行动强调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借鉴军事思想,可以培养个 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力品质,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一着惊海天”故事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
3.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一着惊海天”故事的背景。
2. 讲述故事的开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方法:1. 利用图片、地图等视觉材料展示故事背景。
2. 通过讲述故事开端,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活动:1. 展示相关图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2. 讲述故事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
作业:1. 学生阅读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分析主人公的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二章:故事梗概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要事件。
1. 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强调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1. 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重要事件。
2. 利用图表、时间线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活动: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重要事件。
2. 利用图表、时间线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作业:1. 学生总结故事主要情节。
2. 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及其意义。
第三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强调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点。
2.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作用。
1.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点。
2.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作用。
作业:1. 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第四章: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在情节发展中的体现。
教学内容:1. 阐述故事的主题。
2. 分析故事主题在情节发展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1. 通过阐述故事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主题在情节发展中的体现。
一着惊海天(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3.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成果展示来看,同学们对勇气、拼搏、团结等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活动组织方面,我认为还可以更加细化,让每个同学都能充分参与其中。
(4)对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成语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举例:成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来源、含义以及在文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在口语和写作中恰当使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着惊海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勇气和团结来面对困难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勇气、拼搏和团结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一着惊海天》的整体内容,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领悟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
-举例:课文中描述的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勇敢、拼搏、团结的精神。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精彩语句,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举例:生字词如“磅礴”、“凌空”等,成语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精彩语句如“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何时搏”。
6.教学方法的改进: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改进:
a.在讲授环节,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发表观点,以提高课堂参与度。
b.在实践活动环节,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课文中的价值观。
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等奖
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具体章节为“一着惊海天——《淮阴侯列传》选段”。
教学内容详细讲述了汉初名将韩信的智勇事迹,通过分析韩信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使学生了解古代将领的智慧和胆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句式和文学常识。
2. 分析韩信的形象特点,理解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韩信形象特点,体会其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韩信“一着惊海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预习检查: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检查预习情况。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讲解文言文常识。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韩信的形象特点。
5.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韩信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一着惊海天——《淮阴侯列传》选段2. 主要内容:重点词语、句式韩信形象特点军事才能与人格魅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课文中的句子:“信乃使左右告曰:‘吾有所思,不可言也。
’”(2)分析韩信在“一着惊海天”事件中的智谋和胆识。
2. 答案:(1)韩信让身边的人告诉(其他人)说:“我有心事,不能说出来。
”(2)韩信在“一着惊海天”事件中表现出高度的智谋和胆识,他利用敌军的轻视心理,巧妙地布阵,最终取得胜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韩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古代将领的智慧和胆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可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其他篇章,拓展知识面,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024《一着惊海天》示范教案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一着惊海天》背景及作者简介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了解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相关知识,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时间安排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文章结构梳理及写作特点0102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描绘手法和修辞手法运用作者在描绘现场时,采用了多种描绘手法,如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修辞手法上,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些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也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03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Chapter勇气、担当精神在文本中体现飞行员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英勇表现01指挥员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决策02地勤人员对飞行安全的坚守03爱国主义情怀传承意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飞行员英勇事迹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宣传这些事迹,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激发民族自豪感敢于挑战青少年应该敢于挑战自我和困难,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勇于担当青少年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情怀青少年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代青少年应具备品质04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Chapter相关历史事件回顾及影响0102同类题材作品推荐及比较阅读将《一着惊海天》与同类题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主题、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海军题材作品的理解。
跨学科知识链接(如军事、科技等)05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Chapter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内容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表演课文内容,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方式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2024年一着惊海天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2024年一着惊海天教案(含板书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第七章《波动光学》第三节“光的干涉与衍射”,内容主要包括光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以及干涉与衍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光的干涉与衍射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干涉与衍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干涉与衍射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器、干涉仪、衍射光栅、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器在教室中演示干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有明暗相间的条纹?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的基本原理,阐述干涉与衍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道干涉题目和一道衍射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两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干涉与衍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板书设计1. 光的干涉与衍射的基本原理2. 干涉与衍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3. 例题及解题思路4.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双缝间距为0.2mm,当用波长为500nm的光照射时,求干涉条纹的间距。
(2)已知光栅常数为1μm,当入射光波长为600nm时,求第一级衍射角。
2. 答案:(1)干涉条纹的间距为1mm。
(2)第一级衍射角为0.243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适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2. 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提高解题能力。
3. 课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光学实验,加深对光学现象的理解。
拓展延伸:研究光的干涉与衍射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如光学显微镜、望远镜等。
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等奖
2024/1/30
9
重点语句欣赏与分析
2024/1/30
欣赏重点语句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 势,具有感染力。
分析重点语句
“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 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歼-15舰载机”比作“海燕”,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战斗机着舰时的轻巧灵活。
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着惊海天教案一 等奖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写作手法与技巧探讨 • 主题思想阐释与价值观引导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与实践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Chapter
2024/1/30
3
教案背景及目的
《科技文阅读指南》
一本针对科技类文本阅读的指导书籍,包括阅读方法、理解技巧、答 题策略等方面的内容,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
2024/1/30
21
思考题引导及讨论
思考二
文章中提到了哪些我国航空航 天领域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 对国家和民族有何重要意义?
思考四
科技类文本在语言表达上有何 特点?如何理解文章中的专业 术语和关键词句?
01
互动问答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加深对“一着惊海天”相
关内容的理解。问题可以涉及飞行原理、航空安全等方面。
02
竞赛活动
设计与“一着惊海天”相关的知识竞赛或技能比赛,如航空知识问答、
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一着惊海天教案(大全5篇)
一着惊海天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着惊海天南京汉开书院备课材料课标分析:1、“把握文章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即通过新闻阅读实践活动,学生既能从新闻事实提取的角度出发,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又能从新闻采写角度出发,学习作者获取和组织新闻事实的方法,尝试参与新闻作品的创造;2、“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即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能“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即学生能说出重点词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或表达手法,起到了形象、生动或精确的表达效果。
教材分析:1、第一单元是部编版教材新增的活动探究单元,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大任务。
新闻阅读任务包括消息《消息二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特写《“飞天”凌空》和通讯《一着惊海天》,旨在让学生以新闻的方式学新闻,要学会分析新闻要素、梳理新闻(特别是消息)结构,理解作者是组织、呈现新闻事实,用事实表现态度与倾向,以达成较佳的新闻效果的方法。
同时,新闻阅读为新闻采访和写作任务提供知识、技能储备。
2、《一着惊海天》是本单元唯一一篇通讯,记录了2012年11月23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经过,将这一宏大历史事件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采访和精心组织安排,传递给读者。
3、教材选编《一着惊海天》正是为了达成课标,使学生能够用新闻的方式学新闻,通过对新闻事件来龙去脉的梳理和概括,体会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作者对新闻事实获取和组织的方法,了解采访的价值和作用,并通过对比消息等其他新闻题材,掌握通讯新闻性、文学性、评价性的特点。
学情分析:本文是军事题材,学生对辽宁舰发展历程及舰载战斗机起降能力对于航母的重要意义缺乏了解,因而难以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学生初次接触新闻体裁,经过前三课的学习,对于消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基本知识已有初步认识,但对于通讯的特点、新闻事实的获取方式、新闻采访的价值等还处于盲区。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一着惊海天”的背景和意义。
引发学生对围棋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介绍围棋的基本规则和术语。
讲解“一着惊海天”的由来和故事背景。
1.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围棋的了解和经历。
讲解围棋的基本规则和术语:如“眼”、“气”、“禁入点”等。
讲述“一着惊海天”的故事背景:介绍围棋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名人。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围棋的基本规则和术语。
学生对“一着惊海天”的故事背景有所了解。
第二章:棋盘和棋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围棋棋盘的结构和棋子的使用。
2.2 教学内容讲解围棋棋盘的结构:19×19的网格布局。
介绍棋子的使用:黑子和白子的区分和使用方法。
2.3 教学过程演示围棋棋盘的结构:用实物棋盘或图片进行展示。
讲解棋子的使用:说明黑子和白子的区别和使用规则。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识别围棋棋盘的结构。
学生了解棋子的使用方法和规则。
第三章:落子和基本规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围棋落子的基本规则。
3.2 教学内容讲解围棋落子的基本规则:包括“先行”、“连气”、“禁入点”等。
3.3 教学过程讲解落子的基本规则:通过示例和图解进行讲解。
进行落子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落子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围棋落子的基本规则。
学生能在棋盘上正确落子。
第四章:眼和气的概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围棋中的“眼”和“气”的概念。
4.2 教学内容讲解围棋中的“眼”和“气”的概念:眼的形成和气的保护。
4.3 教学过程讲解眼的概念:通过图解和示例解释眼的形成和作用。
讲解气的概念:解释气的概念和气的计算方法。
4.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围棋中“眼”和“气”的概念。
学生能正确判断眼的形成和气的保护。
第五章:简单的棋型和攻防策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围棋中一些简单的棋型和攻防策略。
5.2 教学内容讲解一些常见的棋型:如“双打点”、“劫争”等。
2024年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着惊海天教案一、教案背景《一着惊海天》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杨红樱的小说《海底两万里》。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们在海底世界中的冒险经历,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一着惊海天》,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奥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妙现象;学会生字新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情境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学习生字新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海底世界视频、教学图片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海底世界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海底的神秘与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海底世界有哪些奇妙的现象?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互相交流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4.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课文内容,解析生字新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海底探险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海底世界的奇妙现象和科学的力量。
7.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海底探险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两套)
舰和舰载战斗机的知识。
归纳小结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归纳本课所学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
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激发 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巩固所学知 识。
06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思考、发言等方面,及时 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讲解法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问题,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 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实物展示
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或 模型,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 文内容。
课外拓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 相关影片等方式,拓展视野,加深 对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的了解。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 描写手法,体会作者 的情感态度和语言风 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01
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 养其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0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 闻特写的写作练习,提高其写作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其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国防建设 的意识。
小组合作评价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协作、沟通等方面,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质量、提交时间等方面,及 时反馈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和优点。
为学生提供反馈
2024年《一着惊海天》教案设计
2024年《一着惊海天》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着惊海天》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描述我国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面临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以及所展现出的勇敢和智慧。
重点分析航天员在紧急状况下的判断、决策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航天员在太空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策略。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3. 提高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了解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航天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团队协作能力。
难点:理解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面临的心理和生理挑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神舟十一号飞船航天员在太空中紧急处理故障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航天员在太空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策略,分析航天员的勇敢和智慧。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航天员在太空中处理一次具体故障为例,详细讲解航天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判断、决策和团队协作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想自己是一名航天员,遇到类似紧急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一着惊海天》2. 内容:a. 航天员应对紧急情况策略b. 航天员勇敢、智慧与团队协作c.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七、作业设计a. 太空舱氧气泄漏b. 飞船动力系统故障c. 与地面指挥中心失去联系2. 答案:a. 立即启动备用氧气供应系统,关闭泄漏阀门,尽快修复泄漏处。
b. 切换到备用动力系统,检查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c. 启用紧急通信设备,尝试与地面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同时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行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认识到航天员的勇敢和智慧,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了解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着惊海天精品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一着惊海天精品教案(含板书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海洋科学》教材第五章“海洋的奥秘”中的第一节的“海天相连—海天一色”,详细内容涉及海洋与天空的关系、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海洋生物与天空生物的互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海洋与天空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洋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海洋与天空相互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海洋生物与天空生物的互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海洋与天空图片,引发学生对海洋与天空关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a. 海洋与天空的关系b.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c. 海洋生物与天空生物的互动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海洋与天空关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海洋生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行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生物与天空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海洋与天空的关系a. 光照b. 气候c. 生物2.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a. 蒸发与降水b. 洋流与气候c. 海平面变化3. 海洋生物与天空生物的互动a. 光照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海洋与天空的关系。
b. 请举例说明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2. 答案:a. 海洋与天空的关系包括光照、气候和生物等方面。
b.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如蒸发与降水、洋流与气候、海平面变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海洋与天空关系的基本知识,但课堂互动较少,今后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与天空关系的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个大空间,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之前,首先要开发海洋。
21世纪是海洋大开发时代,也是“蓝色圈地”运动蜂拥而起的时代。
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国际海洋权益之争就愈演愈烈。
对中国而言,似乎更为激烈,黄海、东海、南海三大海域均危机重重,与周边各国及其他政治大国也因海洋问题冲突不断。
振兴中华,首先要振兴海1.认识通讯的特点,初步掌握通讯的写法。
2.学习本文为增强通讯的文学性而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
3.学习通过对着舰过程中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的描写,来侧面烘托突出主题的写法。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刀尖上的舞蹈”,多么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画面。
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学生交流回答)有谁知道今天我们所说的“刀尖上的舞蹈”具体指什么呢?(学生回答)对,今天我们要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国舰载机飞行员在空间极度有限的航母甲板上着舰的高难度和高风险。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新闻通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去重温那令人振奋的精彩瞬间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澎湃..(lǐn liè)..(péng pài) 凛冽娴.熟(xián) 咆哮..(páo xiào)紧绷.(bēng) 一丝不苟.(gǒu)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桅gān(杆) 浩hàn(瀚)默qì(契) 惊心动pò(魄)2.解释下面的词语。
澎湃: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凛冽:形容刺骨的寒冷。
娴熟:熟练,熟习。
镌刻:雕刻。
咆哮:形容人暴怒喊叫或水流奔腾的巨大声响。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资料链接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
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它通常拥有巨大的飞行甲板和舰岛,舰岛大多坐落于右舷。
它一般是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核心舰船,舰队中的其他军舰为其提供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
航空母舰通常采用编队作战,编队中一般有巡洋舰、护卫舰、驱逐舰、核动力攻击潜艇、快速支援舰或者是其他的综合保障舰艇。
发展至今,航空母舰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4.文体链接(1)通讯的定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形式,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强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
(3)种类: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
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
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新闻事件。
写事当然离不开与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画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
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地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交流点拨】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1-2段)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的环境。
第二部分(3-4段)议论此次舰载战斗机着舰的意义。
第三部分(5-17段)交代飞机着舰前舰、机的调整和配合工作。
第四部分(18-20段)飞机着舰的精彩一刻。
第五部分(21-26段)抒发成功着舰的感慨和喜悦之情。
2.本则通讯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交流点拨】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强军梦想,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3.本则通讯对这次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情况是如何报道的?【交流点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报道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前的环境、准备工作,着舰时的精彩片刻,着舰后人们的表现等。
在其间还穿插介绍了着舰的意义、人们的心情等,有详有略,层次分明。
四、板书设计一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2段):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的环境。
着第二部分(3-4段):议论此次舰载战斗机着舰的意义。
增强自豪感惊第三部分第三部分(5-17段):交代飞机着舰前舰、机的调整和配合工作。
增强凝聚力海第四部分第四部分(18-20段):交代飞机着舰的精彩一刻。
天第五部分(21-26段):抒发成功着舰的感慨和喜悦之情。
五、拓展延伸如果记者就2012年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采访你,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交流】我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我觉得我们的祖国能发展得如此强大,离不开国家领袖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快速发展的栋梁之材。
我们的军队发展之快、武器之强、军心之稳、信心之足让我感慨。
我的激动、我的骄傲和自豪无以言表。
我的爱国之心被再一次凝聚、升华。
我为生活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而庆幸,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幸福的期待。
感谢党领导下的军队为我们的安定和平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没有他们就没有人民的幸福与安康,就没有国家的强大与发展,我们就不能挺直腰杆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字字珠玑,段段精彩,让人爱不释手,读了数遍还想再读。
这篇通讯不仅给了读者如临其境的现场感、惊心动魄的动态感,更给了读者一种高瞻远瞩的时代感。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欣喜的心情,再一次去感受一下那难忘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吧!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深层探究1. 这篇通讯的主标题“一着惊海天”有很强的震撼感,请说说标题的妙处有哪些。
【交流点拨】①标题中“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使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读者往下读。
②标题运用动宾结构的形式,直观简洁、生动形象地点出了要报道的“点”,即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2. 第三、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交流点拨】①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交代了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这一事实。
②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承上启下,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3.作者重点刻画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个精彩场面的意义是什么?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交流点拨】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②“辽宁舰”舰载机首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巨大进步的过程,是中国人努力付出的见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4.这篇通讯在描写舰载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试从文中标注出来,并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交流点拨】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在第6、10、23、24、25段都有描写。
舰载战斗机着舰是这篇通讯报道的主要事件,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是辅助之笔,用以从侧面表现主题:①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
②烘托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
③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④侧面表现了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二)语言赏析1.赏析重点语段。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交流点拨】①“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化用清施闰章《钱塘观潮》中的句子,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②运用白描的手法,具体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的巨大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出舰载战斗机着舰时的安全和平衡,给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2.赏析重点句子。
①“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交流点拨】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说明舰载机着舰非常危险,也非常令人期待。
②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交流点拨】把即将着舰的舰载机比喻成“凌波海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歼-15舰载机轻巧灵活的特点,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交流点拨】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给新闻带来了非常强烈的感情宣泄,使作品有了更强的阅读感染力。
(三)写法探究新闻稿件的生命力,是要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具有重大意义的典型事件。
结合实际,谈谈本文选取题材的成功之处。
【交流点拨】题材重大是写好新闻作品的重要条件,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应当追求新闻的价值感。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可划归重大事件题材。
这篇通讯突破了这种“高端”试验活动不为一般人所熟知、活动动作性不强、整个活动较为单调等困境。
在开头第三、四自然段就将新闻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引起了读者期盼的兴致,更对其中描述的危险性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
这样,作品就更具有吸引力了。
读者对“首次”越期待,稿件的生命力和价值就越大。
这篇作品中的每个“口令”、每个时间节点,都凝聚着记者的辛勤汗水。
作者亲临现场聆听的这种独特视听和感悟是唯一的。
这种唯一性更加深了作品价值的厚重,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这篇通讯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文字记录,在历史的坐标中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新闻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三、板书设计标题:一着惊海天一着惊海天富国强军精彩片刻:着舰成功四、拓展延伸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