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查士丁尼法典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斯巴达克起义像
罗马帝国 凯撒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凯撒 (前100—前44年), 古罗马共和国统帅,曾与庞培、 克拉苏结成前三头政治联盟, 后在与其他军事统帅争取政权 的斗争中取胜,建立独裁统治, 集执政官、保民官、独裁官等 大权于一身,成为罗马共和国 向罗马帝国过渡的重要人物。
请思考:依据我国法律,高源同学的家长犯了什么 法?侵犯了人的什么正当权益?它们反映出一个什么样 的社会问题?
罗马帝国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戴克里先
公元3世纪,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395年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灭亡于476年,东罗马灭亡于1453年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罗马法
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法典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雏形 公元前5世纪中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请思考:罗马法的意义何在?
(1)对人的行为作出法律规范,有利于调解复杂的 社会矛盾。 (2)维系了罗马帝国,特别是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3)被许多西方国家效仿,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法 制的发展。
知识链接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罗马法遗产在今天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阅读课文并思考:罗马共和制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止 个人专权,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利益?
执政官:最高行政官职两名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 元老院:国家决策机构,由全体贵族共商政事,少数服从 多数。 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并通过元老院提案。 保民官:平民争夺民主权利而设官职,6至10名,有权否决 元老院决议。
高一历史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岳麓版知识精讲

高一历史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岳麓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二. 学习目标:1、贵族制某某国(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识记)2、保民官;(识记)3、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识记)4、《十二铜表法》;(掌握)5、《查士丁尼法典》;(掌握)6、古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掌握)7、对比《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的异同;(掌握)三. 重、难点讲解重点:古罗马法及其作用。
难点:全面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从某某国到帝国(识记)(一)王政时代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前6世纪,罗马实行君主制,这个时期也叫王政时代,是罗马由氏族制社会向国家政权过渡的时期。
(二)贵族某某制(某某时期)由于君主制的专制统治,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因此在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推翻君主制,建立某某国。
罗马某某制主要由三层机构组成: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
1、执政官:某某国的最高官职,执政官每年改选一次,在任期间不得免职,但如被揭发劣迹则有可能遭到弹劾与审判。
每次公民大会都要选举两名执政官,只有两名执政官意见一致方可以行使政令。
不过在实际运作当中,很少发生执政官相互否决政令的局面。
这主要是因为两名执政官通常都是一文一武,文官管理国家,武将在外征战。
2、元老院:在某某国,权力尽归于元老院,它是国家的决策机构。
元老院的声望使其受到极大的尊敬,从外交国防到财政农工,执政官都必须征求元老院的见解。
正是由于元老院掌握着最高权力,因此,它在这三个机构当中处于核心地位。
另外,元老院的全体成员皆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通常只是每年召开一次,是平民可以参加的会议,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4、保民官:由于公民大会每年只召开一次,确保执政官不会滥用权力和监视独裁者的一举一动就只能依赖于元老院,这就不能很好地维护平民的利益。
因此,平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断与贵族进行斗争。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从共和国到帝国1.君主制:古罗马建城之初,实行君主制。
2.共和制(1)建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主要机构:①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②平民保民官的职责是维护平民利益、监督政府行为。
3.元首制(1)背景:古罗马经过几百年的对外扩张,最终成为地中海霸主。
到共和国末期,共和政体的基本原则已被废弃。
(2)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接受“元首”称号。
(3)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4)影响: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进入近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4.帝制(1)背景:自3世纪始,罗马帝国陷入严峻危机之中。
(2)建立:戴克里先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1.历程(1)开端:《十二铜表法》。
①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
②评价: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成功;贵族不能任凭解释习惯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进展:阿奎里亚法。
①时间:公元前286年。
②内容:关于公民财产受到侵害等状况制定的具体赔偿条款。
③影响: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3)完备:查士丁尼法典。
①时间: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统治者汇编各种法律,形成罗马法体系。
②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及《查士丁尼新敕》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③影响:标志着罗马法进展到完备阶段。
2.影响(1)罗马法对维系罗马帝国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2)内容丰富,应用性强,为罗马及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所接受,始终持续到18世纪。
(3)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进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行分。
[轻松识记]古罗马法律特征[易错提示]1.公民大会不是最高权力机关罗马共和国的权力中心是元老院,元老院是决策机构,执政官要遵从元老院的决策,公民大会对元老院有肯定的牵制作用,但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第7课罗马法

2、帝制的确立 ①背景 对外扩张,疆域扩大(地中海霸主)
阶级矛盾尖锐,共和政体不适应新形势
罗马和平
②屋大维确立元首制 (前27年) 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特点:元首(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宗教于一身 ③戴克里先的统治——公开的君主统治(284年) (罗马帝国势力最大时地跨三洲、水兼四海。) 附:帝国的分裂:395年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1453年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课标要求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 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意 大 利 地 图
罗马城
古 罗 马 的 发 祥 地
“永恒之城”──罗马 ,全球最大的历史博物馆。
斗兽场遗迹,斗兽场在其最 光荣的时期,带给了罗马 辉煌壮观的一面。即使延 续几个世纪后的今天,斗 兽场仍然令罗马深引为豪, 并使游客无不叹为观止!
罗马法的基本特征
• 按形式划分:习惯法、成文法 • 按结构划分:公民法、万民法
• 核心内容: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遵循原则:自然理性
• 实施效果:为人民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 义务的法律依据 • 实质:维护奴隶制统治的工具
&
对比同时期的中西世界,你发现
它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有哪些区别?
中国:君主专制,独裁统治,人治色彩。 西方:贵族制或民主制,法治观念强些。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小结: 时代 政体 王政时代 君主制 共和国时 贵族共和制 代 重大政治活动(事件)
A、平民与贵族斗争,保民官设立 B《十二铜表法》制定 C、对外扩张,成为霸主 A、前27年屋大维 独裁,元首制 (君主制)开始; B、3世纪始 戴克里先公开实行君主制; C、帝国分裂;D、西罗马灭亡; E、制定许多法律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

【案例四】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 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 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
(4)结合案例三和四你认为罗马帝国面临怎 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罗马 民族矛盾 矛 社 公民法范围狭小 公民法 会 盾 演变为 扩张 经济矛盾 尖 动 公民法内容保守 万民法 锐荡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如《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适用范围扩大到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如《卡拉卡拉敕令》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案例三)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
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 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 ,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 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根据公民法 ,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 籍吗?根据万民法呢?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请你当法官
(案例二)罗修斯是公元前6世纪的一个仁慈、善良 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 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 兵的家人。但罗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他的遗 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大家 想一想,法官会怎么判?
—— 恩格斯
(1) 罗马法的思想内容: ①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内容)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 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人 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 西塞罗 材料四:片面离婚有以下三种:一是友好离婚,即离 婚由一方提出,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另有正当原 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二是有正当原因的片 面离婚;三是无原因的片面离婚,一方主张离婚却无 任何正当理由,使无过失的一方遭受损失,这种离婚 虽获得准许,但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 —— 查士丁尼第117号新敕令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

古罗马的政制
总 结
古罗马的法律
王政时代 君主制 共和国时代 贵族共和制 四个机构 帝国时代 元首制(君主制) 两个人物 帝国分裂
概念
习惯法 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内容、意义) 公民法到万民法 总结《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原因、构成、意义)
6.罗马法的影响
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 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 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对罗马: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伴随着帝国的扩张,罗马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被推向帝国的每一 个角落,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对后世:①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系统的法律体系, 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②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 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自于罗马法。
元首制:屋大维(奥古斯都) 君主制:戴克里先
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 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
由贵族共和制向帝制过渡的原因? 随着领土扩大,阶级矛盾尖锐,为适应领土扩
张后的新形势。
3.帝国分裂(395年)
除了用帝制来维护帝 国外,还需要用什么 来维护国家统治秩序?
公元前286年,《阿奎利亚法》,针对公民财产受到 侵犯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赔偿条款,是现代民事侵权 法的开端。
原因:继《十二铜表法》之后,罗马又根据 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了许多法律。公元3世 纪以后,因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驳杂, 利用多有不便,于是帝国统治者开始着手 整理汇编。
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 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 丁尼新敕》
意义: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它保留了罗马 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维系东罗马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议 1.4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件 岳麓版

制定的客观背景。
[答案] D
[变式演练3]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 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十二条)以 上规定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维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解析] 罗马法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材料中认为杀 死夜里行窃的人是合法的,其主要意图在于维护私有财产
1.共和政体:
(1)形成: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实行贵族共和制。
(2)机构:
①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共两名,选举产生,任期一年。 ②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皆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 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大会是平民可以参加的会议,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 老院拟定的提案。 (3)发展:平民与贵族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成立了平民保民官以 监督政府的行为。
国。
(2)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希腊经历了君主专制、贵族集体体 制、公民集体体制的演变,建立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 民主制度;罗马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 制的演变,同时进行法制建设。
(3)政治文明领域的贡献:希腊文明给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
这种物权的概念起源于罗马法。但现在的物权又不同于古
罗马的物权。
请回答: 查阅相关资料,说明现在的物权与古罗马的物权的区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罗马法中的法律概念与当今法律中法
律概念的区别。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解题时要 从法律的发展完善和其反映的阶级本质上去分析。
答案:现代民法的物权概念,物权内容中蕴涵了公法的支配 与公法的义务。也就是说,现代民法上的物权,包括我国
考点4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高三历史(岳麓版)总复习:1-2-2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必修1 第2单元第2讲一、选择题1.《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B.维护平民利益C.维护贵族利益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答案】C【解析】此题容易误选A项或者B项,由题目所给的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更注重维护贵族的利益,但是由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必须按律量刑,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平民斗争的胜利。
D项是罗马法的影响。
2.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
这反映了罗马人()A.法律意识浓厚B.喜欢打官司C.经常犯法D.维护私有财产【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很明显地反映了罗马人具有浓厚的法律意识。
3.(2010·福建·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答案】C【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制定的,使贵族受到一定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调整了公民内部的关系,故选C项。
4.(2010·揭阳·3月文综)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罗马人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开始于()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答案】A【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取代了过去的习惯法,是罗马人基于理性而制定法律的开始。
5.(2010·潍坊·3月文综) “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
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
古罗马的制度

古罗马的制度古罗马是西方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明体,其政治、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教育和军事制度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古罗马主要制度的概述。
一、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在君主制时期,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统帅。
共和制时期,罗马实行元老院和执政官相结合的制度,其中元老院是最高的立法机构,执政官是最高的行政和军事统帅。
这种制度为罗马的扩张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法律制度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是罗马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马法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对后世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个人权利的保护,尤其是财产权和自由权。
三、行政制度古罗马的行政制度具有中央集权的特征。
皇帝或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下设各级官吏管理不同的事务。
这种制度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四、经济制度古罗马的经济制度以奴隶制为基础。
奴隶主拥有大量的奴隶,利用他们进行生产劳动,以维持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此外,罗马还通过贸易和掠夺获取财富。
这些财富被用于建设城市、修筑道路、兴建公共设施以及维持军队等。
五、社会制度古罗马的社会制度具有明显的等级特征。
奴隶、平民、贵族等不同阶层的人在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六、教育制度古罗马的教育制度以培养优秀的公民为目标。
教育内容包括修辞学、哲学、法律和历史等。
此外,罗马还注重军事技能的培养。
这种教育制度为罗马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帝国的统治和扩张提供了智力支持。
七、军事制度古罗马的军事制度是罗马征服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的关键因素之一。
罗马军队由公民组成,实行严格的训练和纪律。
军队装备精良,战术灵活多变,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此外,罗马还建立了完善的军事管理体系,以确保对战败地区的有效控制和占领。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1-2-2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
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 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3)学习启示:解答组合式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 牢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学 生还需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
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点拨提示: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1)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C.强调法官至上 ( ) B.保留习惯旧俗 D.体现人人平等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法官不能受理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 的案件,“公民要求法律援助就要先找法官,向其申明,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说明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故正确 答案为A项。
罚款。这表明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古罗马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帝国,因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法律而广受瞩目。
在古罗马,政治、法律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古罗马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使其成为欧洲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
一、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以共和制为主,分期共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王政时期,第二阶段是共和时期,第三阶段是帝国时期。
在这三个阶段中,所有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但权利的范围和程度因时期而异。
在共和时期,古罗马的最高领袖是两位执政官,他们的任期为一年,可以通过选举产生。
执政官在其任期内享有极大的权力,但由于无法连任,政权的更替比较频繁。
同时,立法和司法等权力也被分散于不同的机构和行政部门,使得政府不会过于集中化。
在帝国时期,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一些改变。
皇帝成为“第一公民”,拥有无限制的权力,同时通过极为复杂的官制和省级行政体系来管理庞大的帝国。
这种政治体制的优点是可以很好地保护政治稳定,但也因为君主制的缺陷而逐渐演变为独裁制。
二、古罗马的法律古罗马的法律体系被称为罗马法,它对于现代国际法、商业法、民法等法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
罗马法的最大特点是以实用主义为基础,注重社会实践和司法实践,而不是基于文学和哲学的道德规范。
罗马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合理和公正,而不是所谓“神圣权威”。
古罗马的法律适用于所有居民,无论他们的身份、性别、财富水平或种族背景如何。
虽然古时的法律并不完美,但其阐述的基本原则仍然可以被现代社会所推崇。
三、古罗马的社会在古罗马,社会由属于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群构成。
最高的阶层是贵族,这些人通常拥有大量财产和权力,可以参与制定政策。
次之为平民,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阶层,包括商人、农民、工人和手工艺人等。
最低的层次是奴隶,他们没有权利,甚至连基本的人道主义都无法得到保障。
总体而言,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都是相当复杂的。
尽管它们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它们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7课 古代罗马法律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知识体系】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卡拉卡拉敕令》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4、从共和国到帝国——《十二铜表法》《阿奎里亚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具体阐释】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渊源,标志着罗马法诞生(适应于罗马公民)①背景: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目的是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维护统治;②内容和特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度,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
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
③评价局限性——与贵族相比,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因为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积极性——与过去相比,法典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罗随意解释习惯法。
(与习惯法相比)这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基本法和渊源。
(备注:是平民的胜利,对奴隶来说是不是胜利,因为只适应于公民内部,不保护非公民。
)(2)时间:前286(罗马共和国时期)内容: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赔偿条款意义:这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共和国到帝国:《卡拉卡拉敕令》(212年)罗马法的发展(适应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公民))(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背景:①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张,罗马人与被征服者的矛盾突出,为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调解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②疆域不断扩大,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需要制定新法律来适应。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背景:历代法律规模庞大,内容驳杂,使用不便;西罗马帝国覆灭的教训和巩固东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2)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3)影响: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古罗马政治体制和法律

奥古斯都(屋大维)
A、实质: 共和政体向君主政体的过渡,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
专制.
B、元首的权力: 集军政、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由
C、影响: 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内外战争减少,罗马
帝国也因此进入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 平时期”。
(2)公开的君主制
背景: 自3世纪始,_________陷
罗马最“伟大”的应是什么?
—— 余秋雨
用“伟大”来定位罗马是不过分的。那么罗 马的“伟大”有哪些重要表现呢?其中最“伟大” 的应是什么?
博大缜密的罗马法律
气势磅礴的建筑艺术
横跨三洲的帝国版图
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
古罗马地位:
• 法学泰斗耶林有一段名言:“罗马 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 ,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的超级大帝国。
思考: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你们认为贵 族共和制还能不能适应罗马帝国的发展?
扩张的结果:
共和政体基本原则被废除,逐渐走向帝制。
3.贵族共和制 (1)元首制
走向帝制
背景:
①古罗马积极对外扩张,成为 _______霸主.共和制已不适应领土扩 张后的新形势.
②共和国内部矛盾重重。
建立:
公元前27年,_______建立. 称号是_______,尊号是 _______.
•从形式上: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从适用范围: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从体系上: 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20
(二)背景:古罗马不断对外扩张,逐渐发展成为地跨三 洲的大帝国。
(三)发展历程:
1、习惯法(前8世纪罗马建城到前509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
①含义: 贵族按禁忌、习惯处理问题的一种法律施行方式。
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二单元第7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7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1.罗马实行贵族共和制时期,罗马的决策机构是( )A.执政官B.公民大会C.元老院D.保民官解析:最高机构是元老院。
答案:C2.决定罗马共和国走向帝制的因素是( )A.屋大维热衷于专制独裁B.《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C.统一大帝国的需要D.镇压奴隶起义的需要解析:随着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扩张,地域迅速扩大,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阶级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加剧,共和国已不能适应帝国统治的需要,必然要被军事独裁政权或帝制代替。
答案:C3.从遵循“习惯法”到制定“成文法”,可以说是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使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A.产生公民法B.汇编成《民法大全》C.形成万民法D.制定《十二铜表法》解析: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故D项正确。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是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都与题意无关,故A、B、C三项错误。
答案:D4.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
有关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以下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法—法律总结—习惯—成文法B.法律理论—习惯—成文法—习惯法C.成文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解析:在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由习惯法演变而来的第一部成文法,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对罗马法的总结。
在习惯法之前则是一些习惯,所以符合罗马法发展过程的为D项。
答案:D5.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由此可得出( )A.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B.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C.自古至今西方国家一直崇尚民主D.罗马帝国曾扩展到英国版图解析:材料反映了近代英国有关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定参照了罗马法的原则。
古代罗马的政体和法律

3、分类
⑴从形式上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只有习惯法)
①习惯法
特点: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局限: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方便。
②成文法
背景:共和国的诞生和平前5世纪中期)
2、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影响
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
(原因: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体系科学、完整。)
3.对世界法制史的影响(影响后世法律的制订)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规定了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阐明了相关的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七、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八、罗马法的作用
1、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是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通过公民法的实施,调整了公民内部的阶级关系,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调动参政积极性,促进罗马的对外扩张和发展。
△、为什么说罗马法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提示:(1)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
(2)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诉讼原则等直接来源于罗马法。“保护人制度”、“不告不理”等原则也继承于罗马法。
(3)我国现行的《宪法》、《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等也受古罗马法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二重点知识点: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导语】⼼⽆旁骛,全⼒以赴,争分夺秒,顽强拼搏脚踏实地,不骄不躁,长风破浪,直济沧海,我们,注定成功!⾼⼀频道为⼤家推荐《⾼⼀历史必修⼆重点知识点: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古罗马的政制 1.共和政体 (1)建⽴:公元前6世纪末,*君主制,建⽴共和国。
(2)机构 ①执政官是共和国的官职。
②元⽼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实⾏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会是平民可参加的会议。
④平民保民官可以监督政府⾏为。
2.帝制的建⽴ A、原因——①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疆域⼴阔,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②阶级⽭盾尖锐,共和政体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B、确⽴过程——①公元前27年,执政官屋⼤维实⾏元⾸制,元⾸(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宗教权⼒于⼀⾝,罗马帝国形成。
②戴克⾥先时期,实⾏公开的君主统治。
③罗马帝国势⼒时地跨三洲、⽔兼四海。
为什么说古罗马帝国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提⽰:古罗马国家疆域迅速扩⼤,由⼀个⼩城邦变为地跨三洲的超级⼤国。
(1)原有的共和政体已不适应国家扩⼤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防守辽阔的边疆。
(2)不能适应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争激化的新形势。
(3)不能满⾜维护奴⾪主阶级的利益,也不能镇压奴⾪和下层⼈民的反抗⽃争。
⼆、罗马法的内容 1、定义: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核⼼内容之⼀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形成原因:政治+经济+思想+主观+推动+历史 政治:罗马城与罗马共和国的建⽴。
经济:罗马奴⾪制经济的繁荣。
思想:古罗马⼈“⾃然法则”思想的存在。
主观:统治者的重视。
推动:平民的不断⽃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
历史:古希腊⽂明的影响。
△古代中国不能产⽣类似法律的原因 经济形态-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是⾃给⾃⾜的⾃然经济,其特点之⼀就是封闭性和落后性; 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下,实⾏*统治,⼈治⾊彩浓厚,缺乏民主传统。
古代罗马的法律与制度

古代罗马的法律与制度古代罗马是一个拥有强大帝国的文明古国,其法律与制度对于西方世界的法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罗马法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民法典,其对法律编纂和司法实践的贡献至今仍被广泛认可。
本文将着重探讨古代罗马法律与制度的基本原则、法律体系以及司法制度。
一、基本原则1. 权利平等原则:古代罗马法律体系强调人人平等,不论阶层或财富差异,法律都适用于所有人。
这一原则对于后世的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世界法律秩序的基石之一。
2. 君主至上原则: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中,君主享有绝对权力,法律制定和解释都由君主负责。
君主的法律裁决是如同神圣的判决,无可挑战。
这种君权至上的原则在罗马法律体系中树立了法律权威的形象,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法律体系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分为公法和私法。
公法是指与国家权力相关的法律,包括宪法、刑法和行政法等,而私法则是关于个人财产、合同和家庭等私人事务的法律。
1. 公法:古罗马的公法基于共和制度时期的民主原则,高度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
宪法规定了政府的职权和权力范围,确保公民享有公正的司法程序。
刑法则详细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定义和刑罚,致力于实现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 私法:罗马的私法涵盖了财产、合同、继承和婚姻等私人权益领域。
罗马法体系对于合同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注重契约自由和合同责任的原则。
私法严格规定了财产的权属转移和继承的方式,保护私人财产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三、司法制度古罗马的司法制度是罗马法律与制度的核心部分,确保法律得到公正的实施和维护。
1. 公民法庭:古罗马的司法程序由公民法庭主导,以公民作为审判员,由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公民组成。
公民法庭受君主的指导和监督,负责解决民事争议和刑事案件,确保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2. 法官:罗马的法官由君主任命,担任案件的审理和裁决。
法官根据正式编纂的法典和先例法进行判决,确保法律的适用和公正。
法官的身份往往和政治地位相关,强调政治因素和君权在司法决策中的重要性。
第四讲古罗马的法律

第四讲古罗马的法律课标: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知识梳理:【考点梳理】一、古罗马的政制1.共和政体(1)建立:公元前6世纪末,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机构①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
②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大会是平民可参加的会议。
④平民保民官可以监督政府行为。
2.帝制的建立(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2)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1.开端:《十二铜表法》(1)背景:共和国的诞生;平民的长期斗争和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3)目的: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4)特点:基本上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
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5)意义:按律量刑,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铜表法》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
(6)地位: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古罗马的基本法2.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
(2)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3)作用:①对罗马:维护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统治。
②对欧洲:罗马法为大多数欧洲国家所采用,为近代资产阶级立法提供了蓝本③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法律遗产,如陪审制度、辩护人制度和“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作用:罗马法在规范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方面对后世有借鉴意义。
罗马法所蕴涵的平等、私有、法治的法理精神,具有超越时空、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如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从中发展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天赋人权”、“权利平等”民主原则。
【优选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二单元第3节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件 2) (共19张PPT)

除B;罗马法维护奴隶主专制,与“民主制度”无关,排除C;罗
马法只是对欧洲法律产生了影响,并没有影响欧洲历史发展的方 向,排除D。 答案 A
解析
古代罗马法具有公平、公正、正义的特点。古罗马正义女神双眼蒙布的
寓意是:古代罗马法官审案要重视证据及事实真相,不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故选C项。法官审案的依据是法律,而非道德良知,A项错误。听取证人证言仅 是法官审案的程序之一,非原则依据,B项错误。民众意愿并非全都公平、公 正,法官审案不能盲从民众意愿,D项错误。 答案 C
『方法突破』 任何历史事物的复兴都取决于时代潮 流的呼唤。 正如史料中所说“罗马法复兴的真谛并不 在罗马法本身, 而在于以它为承载而体现出来的时代 要求”, 据此我们可归纳出罗马法出现复兴的两层因 素:罗马法自身的历史价值和所承载的时代要求。即 罗马法蕴含的原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背景。
『史论链接』 罗马法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答案
D
『方法突破』 纵观近年高考对罗马法的考查可以看 出,案例式情境试题占有很大比重。解题时注意抓住 历史情境表达的核心内容回答, 如本题提供了两个情 境: 法典对妇女权利的禁止规定和大法官对妇女权利 的实时调整。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罗马法在实践中的灵 活性。“适时调整”并不能说明妇女与男子地位平 等, 也改变不了罗马法维护贵族统治利益的属性, A、 B 两项错误。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解析 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从来没有消失”,
与A项在史实和逻辑上一致,故选A。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 法律的源头,但不可能“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