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备](https://img.taocdn.com/s3/m/558cc1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0.png)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掌握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课文《风筝》和《风筝线》的课文内容。
2)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风筝对孩子们的意义。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叙事文体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心目中的“心灵风筝”。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风筝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风筝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品质。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风筝对孩子们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心目中的“心灵风筝”。
2)培养学生对风筝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风筝的浓厚兴趣。
第三部分: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1)熟悉《风筝》和《风筝线》的课文内容,准备课前导入教学活动。
2)准备有关风筝的图片、实物或视瓶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风筝对孩子们的意义。
3.2 学生准备:1)了解《风筝》和《风筝线》的课文内容。
2)自带一些与风筝相关的素材,如图片、玩具风筝等。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4.1 导入活动:1)播放风筝的制作视瓶,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风筝对孩子们的意义。
2)观看风筝的飞行视瓶,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飞行姿态和风筝对人们的启发意义。
4.2 讲授课文:1)带领学生阅读课文《风筝》和《风筝线》,并解释生词和生字。
2)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3 操练:1)学生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活动。
2)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对风筝的理解和想象。
4.4 总结归纳:1)邀请学生展示风筝,共享自己的心灵风筝故事。
2)引导学生总结风筝的制作过程,以及风筝对孩子们的意义。
第五部分:达成目标的检测方法5.1 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的风筝制作过程,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听取学生的共享,评价学生对风筝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7fdd5f27d3240c8447ef40.png)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
第
五
单
元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主备人:王兰
副备人: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意志品质”为专题,共安排了四篇课文。
其中《小草之歌》、《争吵》、《小征泽尔的判断》是精读课文,《皮巧根桥》是略读课文。
这组课文是对崇高品质的歌颂:一株小草,虽然弱小,但它是那样令人敬佩;一对小伙伴,发生了争执,却能用微笑化解矛盾;一位音乐指挥家,在国际大赛的众多权威评委面前,果断地做出了判断;一个孩子的力量虽有限,却用爱心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的桥。
【单元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学会本单元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人物的崇高品质,受到“爱”的教育和启迪,培养自己的爱心。
3、注意引导学生用心阅读课文,在读中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进而受到感染和熏陶,让自己的“爱心”得到滋润和成长。
4、随文会认21个字,会写28个字。
5、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阅读,积极思考,主动积累语言。
【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难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阅读,积极思考,主动积累语言。
【单元教学课时】:共10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a7ab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b.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生活中的烦恼和愁苦,感受人生中的坎坷和起伏,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
•学习《月亮说》一文,通过学习感悟人生哲理,领悟文学中含义。
•能正确使用“静对比动”等语言表现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月亮说》一文1.1 课文学习1.2 文学语言注解1.3 文学作品鉴赏2. 学习如何运用“静对比动”等语言表现法2.1 了解语言表现法的含义2.2 分析《月亮说》中运用了哪些语言表现法2.3 练习运用“静对比动”等语言表现法三、教学过程1.《月亮说》一文1.1 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出《月亮说》。
2.朗读讲解:引导学生学会朗读技巧。
–注意语调轻重,让含义得到清晰地传达。
–运用停顿和吐字技巧,让语言流畅自然。
3.理解课文:解读《月亮说》中的难点理解部分,帮助学生掌握文学语言。
–分享故事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动机。
–焦点阅读文中难点的段落,帮助学生理解。
–核心词汇解读和使用。
1.2 文学语言注解1.学习课文中的文学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授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让学生掌握课文的文学语言。
–针对文学语言的难点和疑惑,进行注解和解答。
–帮助学生理解文学语言的含义和用途。
1.3 文学作品鉴赏1.了解《月亮说》中的文学元素:了解每一章节中的文学元素,构建出整个故事的情感和景象。
–符号:了解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暗示,例如“月亮”、“太阳”等。
–情节:分析整个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的矛盾和冲突。
–视角:分析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视角和言论,理解文学作品中唯美的人生哲理。
2. 学习如何运用“静对比动”等语言表现法2.1 了解语言表现法的含义1.分析常见的语言表现法:例如对比、感叹等。
2.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语言表现法。
2.2 分析《月亮说》中运用了哪些语言表现法1.分析《月亮说》中使用的语言表现法,并用实例讲解。
2.3 练习运用“静对比动”等语言表现法1.让学生通过练习,写出能够体现“静对比动”等语言表现法的文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62b3bc1c708a1284a44e9.png)
初步感知内容:老麻雀救小麻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二、默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1.根据课后第二题自学。
根据题中的三个内容,试着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与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1)遭到大风猛烈的摇撼,从树上巢里掉在地上的小麻雀是怎样的?画出表现小麻雀弱小可怜的词语。
(2)猎狗走近小麻雀,它想干什么?画出表现猎狗凶猛厉害的词语。
(3)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4)就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图文对照,讨论、探究:①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一块石头落地?②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老麻雀“临战”前紧张姿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④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⑤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麻雀形象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动之情读出来。
2.齐读第6自然段。
思考讨论:凶恶的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是为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品味感悟。
(1)看到老麻雀和猎狗搏斗,“我”会怎样想?(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并把它带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小结: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
英语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英语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ee4f63f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4.png)
学科
英语
年级
四年级
时间
11.5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员
全体英语老师
备课主题
Unit 5 Dinner’s ready
重、难点目标
重点:1.听、说、认读本课时有关用餐方面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2.感知并归纳-e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
难点:1.能在具体情境中,熟练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please. Would you like…?Yes, please. / No, thanks. I can use…询问并回答对方的用餐意愿。
3.A. short B. porkC. doctorD. fork
4.A. sweater B.eatC. beansD. meat
二,选择合适的选项
1.—Do you like beef ?
—________
A. They are delicious.
B. It’s delicious.
C. Yes, I do.
C. What day is it today?
三,连词成句
1.lunch, What, have, you, do, for, Thursdays, on (?)
2.your, is, favorite, food, What ( ?)
3.apples, because, I, like, are, healthy, they (.)
王纪凤:what would you like ?以及would you like ....的区别要多多练习
重难点
巩固性
练习题
一,读单词,找出画线部分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单词.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5这些事我来做》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5这些事我来做》集体备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f7a0a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a.png)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5这些事我来做》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些事我来做》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可以承担的责任,并学会承担责任。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讨论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责任意识,但部分学生可能还不清楚自己在不同场合可以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
在家庭中,他们可能习惯于依赖父母;在学校和社区中,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和邻居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不同场合的责任,并引导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可以承担的责任。
2.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不同场合的责任。
2.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不同场合的责任。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责任经历,互相学习。
3.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承担责任的过程。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场景,方便学生参与。
4.准备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实践承担责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承担哪些责任?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需要承担的责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承担责任的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责任经历,互相学习。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32152e8e9951e79b89279c.png)
从猎狗的动作中,你觉得这只“分明是刚 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个怎样的敌人?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 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从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的动作看,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凶狠、比自 身强大百倍的敌人。
➢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谁出现了?
老麻雀 ➢ 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表明它的到来让
起因 ——打猎归来,偶遇小麻雀
强伟
麻 雀
经过 ——猎狗逼近,想伤害小麻雀
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幼鸟
大大 的的 力母
量爱
结果 ——“我”被感动,唤回猎狗。
17 爬天都峰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有没有同学去过黄山?有这么 一句话叫“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 归来不看岳”,从这句话中我们就 能感受到黄山美丽的景色。
你有没有观察过家人炒菜、擦玻璃 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根据以下提示, 回忆一下你看到过的家人炒菜的过程。
1.炒的是什么菜?炒菜前做了哪些准备? 2.炒菜的过程是怎样的?先做了什么, 然后又做了什么? 提示:恰当运用表示动作的词,可以用 上“首先、接着、然后、接下来、最后”等 表示顺序的词。
习作例文·习作
因为爱,小麻雀得救了,我相信, 这只小麻雀将沐浴着老麻雀那种浓浓的 爱而健康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 们也是沐浴着父母之爱在一天天长大,在 你们的成长道路上,也会有许许多多感人 至深的爱的故事。谁来说说你的爱的故事, 和大家一起分享?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好词佳句。 2.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
16 麻雀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你们知道哪些与麻雀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呢?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e16f81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9.png)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一、内容概览单元介绍:简要介绍第五单元的主题和特点,阐述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课文分析:针对每一篇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课文的主旨和要点,挖掘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词句。
教学策略: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情境导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
教学过程:详细阐述教学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活动和课后拓展等环节。
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单元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课文的朗读、理解,提高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仿写、续写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
本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力求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深刻领会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1. 单元主题及课文内容概述本单元主题为“自然与生活的赞歌”,旨在通过一系列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温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篇章,也有叙述人类生活情感的文章。
这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而且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适合学生进行集体备课和深入探讨。
在课程内容概述方面,本单元包括《秋天的雨》、《雾在哪里》、《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
这些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7e8f4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0.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基本信息备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备课地点:XXXX参与教师: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二、备课内容1. 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主题为“历史传说”,旨在通过学习《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感受古人智慧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均属于神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适合学生阅读和欣赏。
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话的魅力,同时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素材。
3.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话的魅力,学习生字新词。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5. 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其他神话故事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主题。
(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神话的魅力,学习生字新词。
教师可适当进行讲解和点拨。
(3)小组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探讨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师可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评价。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神话故事,了解更多中国古代神话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ced11dc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b.png)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
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每个板块后面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第一个板块后有10个字,第二个板块后有13个字。
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二、教学重点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
(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
(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三、课时安排
《遨游汉字王国》 12课时。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集体备课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9540557d25c52cc58bd6be57.png)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集体备课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集体备课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单元重、难点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共15课时---其中:口算除法2课时、笔算除法12课时、整理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教学内容: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一、准备题: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60÷2 80÷4 90÷3 120÷6二、新授:1、出示例1(1)有80个气球。
每班20个。
可以分给几个班?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80里面有几个20?怎样列式?80÷20 如何计算?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练一练:80÷40= 90÷30=83÷20≈ 80÷19≈估算时,可以将接近整十的数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有120面彩旗。
每班30面。
能提什么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计算?列式:120÷30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120里面有几个30?几个30是120?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6ac5d20bd15abe23492f4d1d.png)
第五单元 单元备课本单元为习作单元。
习作单元都是围绕某项关键的习作能力编排的,在结构 体系上与其他单元有较大的区别。
整个单元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精读课文, 选择能体现该项习作能力的典型文章,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表达的特 点,学习习作方法。
第二部分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
“交流平台”旨 在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梳理、总结从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
“初试 身手”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联系。
第三部分是习作例文, 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习作范文。
最后单元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 进行习作实践,培养完成单元习作所需要的习作能力。
习作单元的全部内容都以 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紧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求是“写 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围绕“把一件事情写清”这一习作目标,本单元编排 了《麻雀》《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 文。
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叙写的,所写的也都是作者生活中遇见或亲身经历 的事情,生活气息较浓,易于学生学习。
《麻雀》一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爬天都峰》以文写的是爸爸带“我”去爬天都 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的事。
两篇精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交流平台”围绕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展开交流,以《麻雀》 《爬天都峰》 为例,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初步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借助旁批和课后题,提示学生 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让学生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 一定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是对单元所学的综合利用。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上册五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上册五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7af92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f.png)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为习作单元,包括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单元习作四个部分。
围绕“把一件事写清楚”这一习作目标,编排了《麻雀》《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
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叙写的,所写的也都是作者生活中遇见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生活气息较浓,易于学生学习。
《麻雀》全文虽然不足四百字,但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且叙述生动,读来扣人心弦。
《爬天都峰》按爬天都峰的过程一步步叙述,读来明白晓畅。
两篇精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两篇习作例文借助旁批和课后题,提示学生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2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积累课文、例文中描写“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的句子。
3.知道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4.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5.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麻雀》---------2课时《爬天都峰》---2课时《习作例文》---2课时《习作:生活万花筒》---2课时单元测试----4课时从人物看: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
从内容看:可以写高兴的事、伤心的事、奇怪的事、平凡的事、有趣的事……相机出示思维导图。
5.想一想: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准备用什么题目?二、确定素材,梳理顺序1.引导:你准备写自己印象深的哪一件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想一想,请填写在课本第72页的表格里。
事情起因经过结果2.同桌交流。
可以互相提出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1.借助例文,知道要把记叙文的六要素写清楚。
(1)谈话过渡:基本材料选好了,怎么把这件事写清楚呢?(2)预习交流:预习《我家的杏熟了》,先说一说“分杏”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人物,再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大单元设计-第五单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大单元设计-第五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214fd8a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b.png)
评价内容
把图片内容 说清楚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衔接自然(连接词)
自评得 星
互评得星
让评价嵌入,指向教、学、评一体化
“ 透 过 生 活 万花筒 ,感受 平凡世 界的绚 丽多彩 ”活动 评价表
评价情境
任务主题
我是小小 故事家
评价内容
说一说自己 印象深刻的 生活小事
“透过生活 万花筒,感 受平凡世界 的精彩纷呈 ”
发愣 拯救 嘶哑 浑身发抖
庞 嘶
哑
拯 嗅
奈
初读课文
多音字
qiāo( 悄悄 )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悄
qiǎo( 悄然无声)
①忧愁(叠)。 ②寂静无声或声音很低。
他们悄(qiāo)悄地推开教室门, 发现里面悄(qiǎo)然无声,一个人
——崔允漷
人文主题 阅读要素 习作要求
精读课文: 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
交流平台: 归纳梳理,提炼方法
初试身手: 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
习作例文: 进一步感悟方法、积累经验
习 作: 形成单元学习成果
单元的学习内容构成一个习作指点的阶梯式结构,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
5
纵向梳理,螺旋式上升
单元核心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课例展示
16 麻 雀
第1课时 第2课时
训练目标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 情写清楚的。
写一件事,把事情写 清楚。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看图片,描述一下麻雀的外貌特征。
语文百宝箱
麻雀:一种娇小玲珑的鸟。 头圆,尾短,嘴呈圆锥状,一般 头顶和颈部栗褐色,背部褐色, 杂有黑褐色斑点,尾羽暗褐色, 翅膀短小,不能远飞,善于跳跃, 啄食谷粒和昆虫。常栖息于树林 或建筑物缝隙中。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32152e8e9951e79b89279c.png)
从猎狗的动作中,你觉得这只“分明是刚 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个怎样的敌人?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 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从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的动作看,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凶狠、比自 身强大百倍的敌人。
➢ 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谁出现了?
老麻雀 ➢ 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表明它的到来让
看一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 然段是描述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 第4、5自然段描述了老麻雀 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 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我”打猎归来 途中,看到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4—5自然段):老麻雀在庞然大 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6—7自然段):小麻雀得救了, “我”带走了猎狗。
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却蕴 含着一种浓浓的情感,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情感吗?
母爱
第2课时
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 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
我顺着树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 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 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 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 下来的。
猎狗意想不到?
课文中用“突然”一词表明老麻雀 来得迅猛,让猎狗意想不到。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 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 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什么?
石头
➢ 为什么说老麻雀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地?
因为老麻雀想拼命拯救自己的孩子, 所以落下得很利落,很干脆。 ➢ “绝望”是什么意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793c94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a.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以及会画平行四边形。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平行四边形,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的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会画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并认识平行四边形。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学习,形成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共识。
4.教师讲解:总结学生的发现,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平行四边形: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部编版苏州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集体备课
![部编版苏州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32e4869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4.png)
部编版苏州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集体备课一、复习内容概述本次复习集体备课将主要围绕部编版苏州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展开。
该单元主要内容为XXX,涵盖XXX等知识点,是四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备课目标通过本次复习集体备课,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第五单元的教学要点,提升备课效率,增强备课质量,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备课流程1.复习教材内容:对第五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逐一复习,明确重点知识点。
2.设计备课教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符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备课教案。
3.备课讲解:老师们在互相分享和交流备课教案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内容的讲解和解读。
4.备课评估:对备课内容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备课效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备课教案。
四、备课要点1.理清教材脉络:从整体上把握第五单元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
2.注重启发思维: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调整备课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备课心得在本次复习集体备课中,老师们紧密围绕第五单元的重点内容展开,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取得了积极的备课效果。
同时,也意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希望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加注重备课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六、总结部编版苏州某校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集体备课,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们提高备课效率,提升备课质量,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本次备课,能够为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注入更多正能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3e7e4891711cc7930b716e7.png)
3、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长城》两课时
2、《颐和园》两课时
3、《秦兵马俑》一课时
4、《语文园地五》四课时
主讲人执笔人:
活
动
图
片
2、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讨论研究本单元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的经历,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
二、主讲教师制定本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全体教师讨论并制定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4、感受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1、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课时安排
9—10课时
课题
17 长城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第五单元 单元分析
教
材
分
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 智慧(hui) 气魄(po)
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教
学
目
标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长廊、柱子、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起名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