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问题陈述:
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再加上各种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上课出现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在所难免。
二、分析原因:
为了解决班级中存在的这一不良现象,我逐个找这些同学谈话。通过彼此间平等、友好地交谈,我渐渐走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最后我归纳总结得出,孩子都是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但是有的时候在学校缺少表现的机会,因为他们缺少自信,怕做不好被别人嘲笑,或者在父母的眼中,只有考试取得好成绩才能得到父母赞许的目光。因此,在缺少自信和无法达到父母要求的情况下,他们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种倦怠、消极的生活态度。
三、采取措施:
(一)老师和家长达成思想上的共识。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受到老师的表扬,相信也会为孩子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因此,在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建立互相沟通的桥梁。平时以小本子上互相留言的方式进行交流。我根据家长的留言每周利用一节课及时进行表扬。在表扬个人的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教育的作用。相信在这种双向的激励下,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会提高不少。
(二)激励的对象与内容广泛。
家长对于鼓励的对象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孩子。用孩子身边的同学为学习榜样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相信远胜那些列举众多中外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要印象深刻。而鼓励的范围更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尤其对于那些学习上并不出色的孩子,作为数学老师更应做个有心人,只要有进步就给予及时的表扬,哪怕是“今天上课举手了”、“主动为班级劳动”、“今天在校及时订正完作业”,这些被认为是鸡毛蒜皮的事,有时候“小题大做”一番的结果未尝不是好的。因为我们的表扬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
(三)激励的方式多样化。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不少孩子非常珍惜老师对他们的肯定。哪怕只是一两句简单的口头表扬,对他们来说也许就能帮助他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表扬卡”,一周内受到一次表扬可以贴一颗星,一个月累计到八颗就可以得到一份小礼物。如果进步大就可以答应出去游玩一次。而老师则可以进行口头表扬和小队评比相结合的方式。平时随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用语言激励的方式让他得到自信。
四、取得成效:
通过两个多月的尝试,发现原来几个自信心不足、课堂纪律不好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雷佳妮是个内向的孩子,但是性格脾气比较倔强,父母看到她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大,心里很着急。于是我观察这个小姑娘,发现她在课堂上胆子比较小,不敢举手发言,也就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所以,有意无意中我尽量给她创造发言的机会,并适时给予鼓励,渐渐的她变得自信多了,因为她开始肯定自己,发现自己原来也很棒。父母也开始用赞许的目光去对待自己的女儿。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成绩怎么不会上升呢?
五、理论分析与启示:
美国的心理学博士、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如果您想要自己的孩子好,就要让他在无意中听到你对别人称赞他的优点。”
一句话感动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并不是天方夜谭。很多孩子的人生,也许就因为父母和老师的一句话而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作为副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我不偷懒,渐渐发现用这种鼓励的方法来激励孩子更有利于用大声呵斥,苦口婆心地讲一堆大道理的方法效果要好。更重要的是由家长和老师一起配合来完成这种双向的激励,那得到的效果将为更明显。如果老师和父母用称赞代替斥责,去寻找孩子所做的一切中任何值得赞美的事情和行为,这时会发现以前那些令人不高兴的事情不再发生了,孩子开始照着老师和父母的赞许去做事。这不仅是一种在班级管理上值得推广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德育无痕”的目的。孩子是夸出来的,让孩子在鼓励中感受到关怀,领悟到为人处事的道理,让孩子成为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六、下一步措施:
老师应设立多种激励的方式和方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参与其中。
作为数学老师,尤其要重视更多学生的发展。学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和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