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贺贫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送东阳马生序》《国语 叔向贺贫》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国语 叔向贺贫》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国语·叔向贺贫》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二、阅读(满分4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宣子①忧贫,叔向②贺之。

宣子曰:“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③无一卒之田④,宣其德行,顺其宪则,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郤昭子⑤,其富半公室⑥,其家半三军,侍其富宠以泰⑦于国其宗灭于绛⑧,唯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选自《国语·叔向贺贫》)【注释】①宣子:即韩宣子,晋国上卿,又名韩起。

②叔向:晋国大夫。

③栾武子:栾书,晋国上卿。

④一卒之田:即百顷土地。

上卿享受的待遇应该是五百顷田地。

⑤郤(xì)昭子:郤至,晋国卿。

⑥公室:国库。

⑦泰:骄横。

⑧绛:晋国的国都。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媵人持汤沃灌(热水)B. 缀公卿之后(跟随)C. 诸侯亲之(亲自)D. 起也将亡(灭亡)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10. 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侍其富宠以泰于国其宗灭于绛11.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中作者与同舍生求学条件相差悬殊,他却能保持内心充实和强大,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将栾、郤两个家族的兴衰作对比,用“_________________”道出郤昭子家族衰败的原因。

《国语-叔向贺贫》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国语-叔向贺贫》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叔向贺贫原文赏析叔向贺贫原文赏析叔向贺贫(选自《国语·晋语八》)【原文】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①。

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②。

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行刑不疚,以免于难③。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④。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⑤。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⑥。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⑦。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⑧!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⑨。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⑩!”【注释】①宣子:名起,晋国的正卿。

实:指财富。

②栾武子:即栾书,晋国的上卿。

一卒之田:古代上大夫的俸禄。

一卒为一百人,一卒之田为一百顷。

栾书为晋上卿,按规定有一旅之田(即顷)。

宗器:宗庙祭祀所用的礼器。

宪则:法制。

越:发闻,传播。

③行刑:实行国家的法律。

疚:病。

以免于难:指栾书曾杀晋厉公,立晋悼公。

因其行为公正,有德于人,未受到“弑君”的`责难。

④桓子:即栾黡(yǎn),栾书之子。

骄泰:骄傲放纵。

无艺:无极,无厌。

略则:干犯法纪。

行志:任性而为。

假贷:放债。

居贿:囤积货财。

宜及于难:本该遭到祸患。

⑤怀子:即栾盈,栾黡之子。

以亡于楚:指栾盈因遭阳华之谮,说他的祖父栾书曾杀晋厉公,因而逃亡楚国。

⑥郤昭子:名至,晋国的正卿。

半公室:指财富占诸侯家族的一半。

半三军:指晋国上、中、下三军中的将佐,郤家的人占半数。

泰:奢泰骄恣。

⑦其身尸于朝:指公元前574年,晋厉公杀三郤(郤锜、郤犨、郤至),皆陈尸于朝。

绛(jiàng):晋故都,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

文言文《叔向贺贫》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文言文《叔向贺贫》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叔向贺贫》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作品介绍】《叔向贺贫》讲的是一个教育故事,它的教育意义是(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原文】《叔向贺贫①》出处:《国语·晋语八》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②,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③,无以从二三子④,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⑤无一卒之田⑥,其宫不备其宗器⑦,宣其德行,顺其宪则⑧,使越于诸侯⑨。

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行刑⑩不疚(11),以免于难(12)。

及桓子(13),骄泰奢侈(14),贪欲无艺(15),略则行志(16),假贷居贿(17),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18)以没其身(19)。

及怀子(20),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21),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22),以亡于楚(23)。

夫郤昭子(24),其富半公室(25),其家半三军(26),恃其富宠(27),以泰于国(28)。

其身尸于朝(29),其宗灭于绛(30)。

不然,夫八郤(31),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今吾子(32)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33),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34),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35),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36)也敢专承(37)之,其自桓叔以下(38),嘉吾子之赐。

”【注释】①选自《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

叔向,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x9),字叔向。

②韩宣子:名起,是晋国的卿。

卿的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③实:这里指财富。

④无以从二三子: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

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

⑤栾武子:晋国的卿。

⑥无一卒之田: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

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⑦宗器:祭器。

⑧宪则:法制。

⑨越:超过。

⑩刑:法,就是前边的“宪则”。

使用叔向贺贫

使用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叔向贺贫》一文,出自《国语·晋语》,是晋国大夫叔向劝谏执政官韩宣子的记录,历代文人、学者、政客都十分推崇,清人收入《古文观止》,是《国语》一书中传诵较多的篇目。

《国语》主要记载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诸侯国贵族的言论。

全书共二十一卷,所记言论以晋语为最多,周、鲁、楚三国次之,齐、郑、吴、越四国又次之。

叔向,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氏,名肸(xī),字向。

叔向【羊舌肸】见韩宣子【韩起,晋国的正卿,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贺其贫,非贺其忧也】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财也】,无以从二三子,【没有(足够的财富)与贵族官员交往。

从,追随、交往。

二三子,指卿大夫。

】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问得好】”对曰:“昔栾武子【栾书,晋卿】无一卒之田【百人为一卒,一卒之田为一百顷。

栾武子为晋上卿,应有田五百顷】,其宫不备其宗器,【宗庙中缺乏祭祀用的礼器。

贫】宣【布也】其德行【德字,是一篇之纲】,顺其宪则【皆法也】,使越于诸侯【使晋国的地位超过其他诸侯国】,诸侯亲之,戎、狄怀【归向】之,以正晋国,行刑【即宪则】不疚【病也】,【栾书能依法行事,没有差错。

此其德之宣于外内者】以免于难【意思是没有遭到杀害或被迫逃亡。

栾武子曾杀晋厉公而立悼公,有弑君的罪名,因其执法公正,没有受到责难。

贫而有德者可贺】。

及桓子【栾书之子栾黡(yàn)】,骄泰奢侈,贪欲无艺【极也,限度】,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忽略宪则,而行贪欲之志,贷货取利,而蓄之于家。

不贫又无德】宜及于难,【本属可忧】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赖武之贻得以善终。

武子不但能保身,且足以庇护后人,益见贫而有德者可贺】及怀子【桓子之子,栾盈也】,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改桓是贫,修武是德】可以免于难,【本属可贺】而离【同“罹”,遭也】桓之罪,以亡【奔也】于楚。

【桓子虽及身幸免,亦必遗祸于后,可见不贫而无德者可忧。

一举栾氏为证,以见贫之可贺】“夫郤【xi】昭子【郤至,晋卿】,其富半公室【公家,指国家。

参考资料叔向贺贫

参考资料叔向贺贫

【内容简介】叔向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前去拜望晋国的正卿韩宣子(韩起),韩宣子正为自己家贫而发愁呢。

叔向见状马上向他祝贺说:贫穷是好事呀,我应该祝贺你呀!韩宣子不解,说:贫穷有什么好的?我徒有卿的职位,却没有卿该有的财富,无法与各位卿大夫交往,所以我发愁,你却来祝贺我,是什么原因?于是叔向以晋国的栾氏家族和郤氏家族为例,阐述了贫穷的好处——栾氏家族中的栾武子作为正卿德行好,贫穷守正,他虽曾有杀晋厉公的弑君之行,仍然得到善终;并荫蔽了他的儿子、骄奢贪婪的栾桓子(栾黡),使栾黡也却没有遭受惩罚。

郤氏家族富有,骄横,权倾朝野,因为不修德而在一个早晨就被国君给灭族了。

所以叔向认为,作为朝廷的官员,应该忧愁自己的道德没有树立,不应该忧愁贫穷,如果贪得无厌,不择手段攫取财富,胡作非为,肯定下场不好。

叔向的一番话说得韩宣子心服口服,对叔向表示深深的感谢,认为是叔向拯救了韩氏家族。

叔向贺贫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1,其宫不备其宗器2。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3;行刑不疚,以免于难4。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5。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6。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1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栾武子,栾书,曾任晋国执政之正卿。

无一卒之田,一卒,一百人,士卒百人封田百顷,一卒之田即一百顷。

这句的意思是:过去栾武子家田地少,栾氏宗族的宗庙里祭祀的器物也不全。

3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栾武子光大自己的美好德行,遵守宪章典则,使自己(或使晋国)的美名远播诸侯,诸侯亲附拥戴晋国(为盟主),戎狄归附我们(晋国),以此为基础治理晋国。

《国语之叔向论忧德不忧贫》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国语之叔向论忧德不忧贫》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叔向论忧德不忧贫》原文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叔向论忧德不忧贫》译文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自己贫困而忧愁,叔向反而祝贺他。

韩宣子说:“我只有正卿的虚名,却没有正卿的财产,无法和卿大夫们交际往来,我正因此发愁,而你却祝贺我,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的田产,家里置备不齐祭祀的礼器,可是他能宣扬德行,遵循法制,使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依靠这点治好了晋国,执行法令没有弊病,所以避免了灾难。

传到他儿子桓子,骄傲奢侈,贪得无厌,违法乱纪,任意妄为,借贷牟利,囤积财物,本该遭到祸难,依赖了他父亲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

到了怀子,改变了桓子的行为,发扬武子的美德,本可以凭此免除祸难,但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罪恶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去了。

那位郤昭子,他的财富抵得上晋国王室的一半,他家的人在三军将帅中占了一半,依仗着他的财富和宠荣,在晋国骄横跋扈。

结果他自己被杀,在朝廷陈尸示众,他的宗族也在绛城被灭绝。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郤氏八人,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受到的宠幸够大了,可是一旦被消灭,没有谁来同情他们,就是因为没有德行啊。

司马相如列传翻译

司马相如列传翻译

司马相如列传【翻译】: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

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

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

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

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

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

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

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

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

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

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

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

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

临邛县里富人多,象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

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

"一并把县令也请来。

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

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

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

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

"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

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

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

待到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他不了解自己的心情。

国语叔向贺贫原文及翻译

国语叔向贺贫原文及翻译

国语叔向贺贫原文及翻译原文:贺贫在《小舍得》中的“国语叔”是一个对宋代文化十分熟悉的人物,他在二十四史中找了两千多条宋代文化的纪录,还自己写了400多篇文章,太好玩了。

国语叔能够对宋代的文化了解如此深入,是因为他生活在宋朝,经历了那个时代,所以他知道那些文化的产生背景和影响。

我们现在读到的宋版《红楼梦》和《金瓶梅》也是在他生前出版的。

翻译:In "The Little Housekeeper," Heping's "National Language Uncle" is a character who is very familiar with Song Dynasty culture. He found more than 2,000 records of Song Dynasty culture in the 24 histories, and also wrote more than 400 articles himself which was fun to him. National Language Uncle could have suc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Song Dynasty culture because he lived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experienced that era, so he knew the background and influence of those cultures. The Song Dynasty versions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d "The Golden Lotus" also were published during his lifetime.。

叔向贺贫 (1)

叔向贺贫 (1)

那个郤昭子,他的财富抵得过半个晋国, 他家里的佣人抵得过三军的一半,
恃其富宠,以泰于国;恃:依仗。泰:过分。
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就在国内 非常奢侈;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最后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他的宗族 在绛这个地方被灭掉了。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郤氏八个人,其 中五个大夫,三个卿,他们的势力够 大了,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 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
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不仅我本人独自承受(你的教诲),自 先祖桓叔以后的子孙,都会感激你的恩 德。"
贫穷本不是好事,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图是 什么,他是怎样用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图是说明问题的关 键不在于贫富,而在于有没有德行。人应 该俭以养德,德以持身,不要片面地追求 物质享受。
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可是一旦被消灭,没有人同情他们, 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啊。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够行 他的道德了,所以表示祝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
如果你不忧虑道德的不曾建树,却担心 财富不足,
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要表示哀悼还来不及,哪里还会祝贺你呢?"
读准字音 :
卿( qīng ) 狄( dí ) 贿( huì ) 绛( jiàng )
zú 卒( ) 桓( huán ) 郤( ) xì 稽( ) qǐ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 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 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叔向贺贫》古文赏析

《叔向贺贫》古文赏析

《叔向贺贫》古文赏析【作品介绍】《叔向贺贫》讲的是一个教育故事,它的教育意义是(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原文】《叔向贺贫①》出处:《国语;晋语八》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②,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③,无以从二三子④,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⑤无一卒之田⑥,其宫不备其宗器⑦,宣其德行,顺其宪则⑧,使越于诸侯⑨。

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行刑⑩不疚(11),以免于难(12)。

及桓子(13),骄泰奢侈(14),贪欲无艺(15),略则行志(16),假贷居贿(17),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18)以没其身(19)。

及怀子(20),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21),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22),以亡于楚(23)。

夫郤昭子(24),其富半公室(25),其家半三军(26),恃其富宠(27),以泰于国(28)。

其身尸于朝(29),其宗灭于绛(30)。

不然,夫八郤(31),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今吾子(32)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33),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34),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35),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36)也敢专承(37)之,其自桓叔以下(38),嘉吾子之赐。

”【注释】①选自《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

叔向,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x9),字叔向。

②韩宣子:名起,是晋国的卿。

卿的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③实:这里指财富。

④无以从二三子: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

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

⑤栾武子:晋国的卿。

⑥无一卒之田: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

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⑦宗器:祭器。

⑧宪则:法制。

⑨越:超过。

⑩刑:法,就是前边的“宪则”。

(11)行刑不疚(ji)):指栾书弑杀晋厉公而不被国人责难。

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①叔向见韩宣子②,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③,无以从二三子④,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⑤无一卒之田⑥,其宫不备其宗器⑦,宣其德行,顺其宪则⑧,使越⑨于诸侯。

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行刑⑩不疚(11),以免于难(12)。

及桓子(13),骄泰(14)奢侈,贪欲无艺(15),略则行志(16),假贷居贿(17),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18)以没其身(19)。

及怀子(20),改桓之行,而修(21)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22),以亡于楚(23)。

夫郤昭子(24),其富半公室(25),其家半三军(26),恃其富宠(27),以泰于国(28)。

其身尸于朝(29),其宗灭于绛(30)。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31),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今吾子(32)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33),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34)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35)焉,曰:“起(36)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37)之,其自桓叔(38)以下,嘉吾子之赐。

”[编辑本段]大意(一)自“叔向见韩宣子”至“叔向贺之”记叙叔向贺(韩宣子)贫。

(二)自“宣子曰”至“何贺之有”说明贫能其德为可贺。

(三)自“宣子拜”至“嘉吾子之赐”记叙韩宣子拜谢。

[编辑本段]注释(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篇腹(三))文体:记叙文。

(国语偏向记言)①选自《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

叔向,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xi),字叔向。

②韩宣子:名起,是晋国的卿。

卿的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③实:这里指财富。

④无以从二三子: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

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

⑤栾武子:晋国的卿。

⑥无一卒之田: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

叔向贺贫原文及翻译

叔向贺贫原文及翻译

叔向贺贫原文及翻译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叔向贺贫原文及翻译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

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②,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及桓子③,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④桓之罪,以亡于楚。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⑤。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⑥以下,嘉武子之赐。

”【注释】①叔向:晋国大夫。

韩宣子,晋国正卿。

郤昭子,也做过晋国正卿。

②栾武子:晋国上卿。

一卒之田:一百顷土地(古称一百人为一卒),这只是上大夫的傣禄,上卿的俸禄应为五百倾(一旅之田)。

③桓子:栾武子的儿子,晋国大夫。

后文提到的“怀子”,是桓子的儿子。

④离:通“罹”,遭受,这里有受牵连的意思。

⑤绛:晋国故都。

⑥桓叔:韩氏的祖宗。

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自己贫困而忧愁,叔向反而祝贺他。

韩宣子说:“我只有正卿的虚名,却没有正卿的财产,无法和卿大夫们交际往来,我正因此发愁,而你却祝贺我,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的田产,家里置备不齐祭祀的礼器,可是他能宣扬德行,遵循法制,使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依靠这点治好了晋国,执行法令没有弊病,所以避免了灾难。

传到他儿子桓子,骄傲奢侈,贪得无厌,违法乱纪,任意妄为,借贷牟利,囤积财物,本该遭到祸难,依赖了他父亲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

《叔向贺贫》原文注释译文

《叔向贺贫》原文注释译文

注释(1)选自《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

叔向,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xī),字叔向。

(2)韩宣子:名起,是晋国的卿。

卿的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3)实:这里指财富。

(4)无以从二三子: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

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

(5)栾武子:晋国的卿。

(6)无一卒之田: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

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一卒之田,100顷。

是上大夫的俸禄。

(7)宗器:祭器。

(8)宪则:法制。

(9)越:超过。

(10)刑:法,就是前边的"宪则"。

(11)行刑不疚(jiù):指栾书弑杀晋厉公而不被国人责难。

(12)以免于难:因此避免了祸患。

意思是没有遭到杀害或被迫逃亡。

(13)桓子:栾武子的儿子。

(14)骄泰:骄慢放纵。

(15)艺:度,准则。

(16)略则行志:忽略法制,任意行事。

(17)假货居贿:把财货借给人家从而取利。

贿,财。

(18)而赖武之德:但是依靠栾武子的德望。

(19)以没其身:终生没有遭到祸患。

(20)怀子:桓子的儿子。

(21)修:研究,学习。

(22)离桓之罪:(怀子)因桓子的罪恶而遭罪。

离,同"罹",遭到。

(23)以亡于楚:终于逃亡到楚国。

(24)郤(xì)昭子:晋国的卿。

(25)其富半公室:他的财富抵得过半个晋国。

公室,公家,指国家。

(26)其家半三军:他家里的佣人抵得过三军的一半。

当时的兵制,诸侯大国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

一说郤家人占据了晋国三军中一半的职位。

晋国有三军,三军主将与将佐,合称为“六卿”。

(27)宠:尊贵荣华。

(28)以泰于国:就在国内非常奢侈。

泰,过分、过甚。

(29)其身尸于朝:(郤昭子后来被晋厉公派人杀掉,)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

(30)其宗灭于绛: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掉了。

文言文《叔向贺贫》古文赏析

文言文《叔向贺贫》古文赏析

《叔向贺贫》古文赏析【作品介绍】《叔向贺贫》讲的是一个教育故事,它的教育意义是(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原文】《叔向贺贫①》出处:《国语·晋语八》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②,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③,无以从二三子④,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⑤无一卒之田⑥,其宫不备其宗器⑦,宣其德行,顺其宪则⑧,使越于诸侯⑨。

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行刑⑩不疚(11),以免于难(12)。

及桓子(13),骄泰奢侈(14),贪欲无艺(15),略则行志(16),假贷居贿(17),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18)以没其身(19)。

及怀子(20),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21),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22),以亡于楚(23)。

夫郤昭子(24),其富半公室(25),其家半三军(26),恃其富宠(27),以泰于国(28)。

其身尸于朝(29),其宗灭于绛(30)。

不然,夫八郤(31),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今吾子(32)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33),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34),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35),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36)也敢专承(37)之,其自桓叔以下(38),嘉吾子之赐。

”【注释】①选自《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

叔向,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x9),字叔向。

②韩宣子:名起,是晋国的卿。

卿的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③实:这里指财富。

④无以从二三子: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

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

⑤栾武子:晋国的卿。

⑥无一卒之田: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

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⑦宗器:祭器。

⑧宪则:法制。

⑨越:超过。

⑩刑:法,就是前边的“宪则”。

国语《叔向贺贫》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国语《叔向贺贫》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国语《叔向贺贫》原文注释译文鉴赏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②,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③。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④,以正晋国,行刑不疚⑤,以免于难。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⑥。

略则行志,假货居贿⑦,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⑧,以亡于楚。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⑨,恃其富宠以泰于国。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⑩。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之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11),嘉吾子之赐。

”【注释】①叔向:名羊舌肸(xi),晋平公的太傅。

韩宣子:名起,宣子是他死后的封号,晋国大夫。

②二三子:所交往的一些人,这里指卿大夫。

③栾武子:名书,武子是他死后的封号,晋国大夫。

一卒之田:一百人为一卒,田百顷。

宫:房屋,住宅。

宗器:宗庙的祭器。

④越:传播。

戎狄:北方的两个少数民族。

⑤疚:弊病。

⑥桓子:栾书的儿子,名黡,晋国大夫。

无艺:没有限度。

⑦略则:触犯法律。

假货:放债。

假,借的意思。

居贿:囤积财富。

⑧怀子:栾桓子的儿子,名盈,晋国大夫。

怀子的母亲和家臣私通,诬告他谋反,怀子逃到楚国。

离:同“罹”,遭受。

⑨郤昭子:名至,晋国大夫。

公室:指晋国朝廷和国君。

三军:古代天子六军,诸侯三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⑩绛:晋国都城,在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南。

(11)桓叔:名成帅,是晋穆侯的小儿子,封于曲沃,韩宣子之祖。

【译文】叔向见到韩宣子,宣子为贫穷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我空有卿的名分,却没有卿的实惠,没法和其他卿交游来往,我正为此而发愁,您反而祝贺我,是什么道理?”叔向说:“从前,栾武子田不足百顷,他的家里连祭祀祖先的器具都不齐备,但他发扬他的美好品行,顺应法度,使他的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们因此亲近他,戎狄归顺他,他以美好品行治理晋国,执法没有弊端,自己能够免于灾祸。

叔向贺贫阅读答案_叔向贺贫翻译

叔向贺贫阅读答案_叔向贺贫翻译

叔向贺贫阅读答案_叔向贺贫翻译文言文《叔向贺贫》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叔向贺贫》是一个选自《国语》的教育故事,它的教育意义是叔向借晋栾氏、郤氏两大家族兴亡史,说明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

【原文】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

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orG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注释】(1)选自《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

叔向,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xī),字叔向。

(2)韩宣子:名起,是晋国的卿。

卿的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

(3)实:这里指财富。

(4)无以从二三子: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

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

(5)栾武子:即栾书,晋大夫,于鲁成公四年升任执政大臣,将中军。

(6)无一卒之田: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

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一卒之田,100顷。

是上大夫的俸禄。

(7)宗器:祭器。

(8)宪则:法制。

(9)越:超过。

(10)刑:法,就是前边的"宪则"。

(11)行刑不疚(iù):指栾书弑杀晋厉公而不被国人责难。

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

《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 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 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 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 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 件与传说。
国别史
国别史是国别体史书的简称,是分国 记载史事的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 叙历史事件,也称国别体,是史书的一种 体裁。中国第一部国别史为《国语》,此 外,《战国策》、《三国志》都是比较著 名的国别史。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 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宣子说:“我只有晋卿的虚名,却没有卿所 应得的财富,没有什么可以和卿大夫们交往 的,我因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 故呢?"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田产,他 的居室里没有(齐全的)祭器;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宣:宣扬,发扬。
可是他能够发扬美德,执行法制,美名传播于 诸侯各国。
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正:使---合乎正道。
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这样他使晋国 行事合乎正道。
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依法而行,没有弊病,因此避免了祸患。
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等传到桓子时,他骄慢放纵,奢侈无度, 贪得无厌,
小结:
本文记录了叔向和韩 宣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说 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人应该俭以养德,德以持 身,不要片面地追求物质 享受。
《国语》 - 内容简介
《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记载了上 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 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 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 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 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 进步,且其记叙涉及到边远地区,也记载 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面的内容, 可补《左传》之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叔向贺贫原文及翻译
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

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②,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

行刑不疚,以免于难。

及桓子③,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

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④桓之罪,以亡于楚。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

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⑤。

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⑥以下,嘉武子之赐。


?
【注释】①叔向:晋国大夫。

韩宣子,晋国正卿。

郤昭子,也做过晋国正卿。

②栾武子:晋国上卿。

一卒之田:一百顷土地(古称一百人为一卒),这只是上大夫的傣禄,上卿的俸禄应为五百倾(一旅之田)。

③桓子:栾武子的儿子,晋国大夫。

后文提到的“怀子”,是桓子的儿子。

④离:通“罹”,遭受,这里有受牵连的意思。

⑤绛:晋国故都。

⑥桓叔:韩氏的祖宗。

?
?
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自己贫困而忧愁,叔向反而祝贺他。

韩宣子说:“我只有正卿的虚名,却没有正卿的财产,无法和卿大夫们交际往来,我正因此发愁,而你却祝贺我,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的田产,家里置备不齐祭祀的礼器,可是他能宣扬德行,遵循法制,使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依靠这点治好了晋国,执行法令没有弊病,所以避免了灾难。

传到他儿子桓子,骄傲奢侈,贪得无厌,违法乱纪,任意妄为,借贷牟利,囤积财物,本该遭到祸难,依赖了他父亲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

到了怀子,改变了桓子的行为,发扬武子的美德,本可以凭此免除祸难,但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罪恶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去了。

那位郤昭子,他的财富抵得上晋国王室的一半,他家的人在三军将帅中占了一半,依仗着他的财富和宠荣,在晋国骄横跋扈。

结果他自己被杀,在朝廷陈尸示众,他的宗族也在绛城被灭绝。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郤氏八人,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受到的宠幸够大了,可是一旦被消灭,没有谁来同情他们,就是因为没有德行啊。

如今你像栾武子那样清贫,我认为你也能具备他的美德,所以向你道贺。

如果你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为财物不足而发愁,我恐怕哀悼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韩宣子下拜叩头,说:“我韩起将要灭亡之际,幸亏您保全了我,这不是我韩起一个人敢单独承受的,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激您的恩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