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nstrom的基本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 钩状抓握:掌指关节处于中立位,食指至 小指的近端及远端指间关节屈曲的握持方 式,如同拎包状。
• 圆柱抓握:手指伸开,顺势握住圆柱形水 杯的握持方式
• 球形抓握:手指张开,顺势握住皮球的握 持方式。
下肢分级
• 第一期:弛缓期:同上肢 • 第二期:出现轻微的随意运动、联合反应
和协同运动,内收肌紧张仅有髋关节的内 收活动。 • 第三期:同上肢 • 第四期:开始脱离协同运动模式,出现部 分分离运动
• 第三期:肌痉挛达到高峰,肢体可随意发起屈肌 或伸肌协同运动,伴有相应的关节运动。
• 第四期:肌痉挛开始减弱,协同运动的成分逐渐 减少,出现部分分离运动,具体为:
部分分离运动
• 患手可以够到后腰的椎旁5cm • 在肩关节保持0度,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
中立位的状态下,前臂可以完成旋前、旋 后的运动。 • 在伸肘位下,肩前屈可达90度以上
功能训练的目的
• 使感受器接受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功能 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所以, 功能训练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重要 条件,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一种运动技 巧的获得需要重复多次。
脑卒中的运动功能障碍
• 中枢性瘫痪
• 特殊的恢复方式(瘫痪恢复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会出现 肢体的异常运动模式,经过这一时期之后,这些异常运动 模式会逐渐减弱或消失,直至恢复正常,当然,也有一些 病人会停滞于某一时期,导致不能恢复)
• 治疗原理:1:积极抢救受损的脑细胞来促进病理过程的 恢复,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组作用(重组的机 制有突触阈值的变化、功能转移、再生作用、同侧支配学 说)2:Brunnstrom治疗点是在于脑卒中恢复的任一时期, 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反应,以便让患者观 察到瘫痪肢体仍然有希望运动,刺激患者主动参与的欲望, 强调整个恢复过程逐渐恢复正常、复杂的运动模式,达到 中枢神经系统重新整合。
•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均处于外展位,当对健侧下 肢内收运动施加阻力时,患侧下肢即内收,或让 下肢外展,对健肢施加阻力,患侧下肢外展。
• 联合反应的一种形式。 • Brunnstrom疗法中利用这一现象进行诱发随意收
缩与随意运动
Souques现象
• 患侧上肢肩屈曲超过90度或上举过头后, 患侧手指易于伸开
• 左侧: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
抓握反射
• 接触到手掌面中的许多部位可诱发抓握反 射,由屈肌和内收肌群的部分收缩构成抓 握部分,由已收缩肌肉的肌腱被牵张而出 现握住部分并在肌腱牵张期一直持续下去。
• 对侧性联合反应:上肢 健侧屈曲-患侧屈曲

健侧伸展-患侧伸展

下肢 健侧屈曲-患侧伸展

健侧伸展-患侧屈曲

健侧内收-患侧内收

健侧外展-患侧外展
• 同侧性联合反应 上肢屈曲-下肢屈曲

上肢伸展-下肢伸展
Raimiste现象
• 患者坐位平举健侧上肢进行内收动作,对健侧上 肢内侧施加阻力,可引起患侧胸大肌的反应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颈前屈: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 颈后伸: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迷路反射
• 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头后仰 • 俯卧位:上下肢屈肌优势
紧张性腰反射
• 躯体上部相对于骨盆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 所引起的。表现为:当上半身向右扭转时: 右侧: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基本概念
联合反应:脊髓水平的异常的随意运动反应 模式,受脊髓层次运动控制,高层次运动 控制解除后出现脊髓神经元左右联系的反 应,出现在瘫痪恢复的早期。表现是患肢 无随意运动,由于健肢的运动引起患肢肌 肉的收缩。在上肢呈现对称性;在下肢内 收、外展为对称性,而屈伸运动为相反的 表现。
联合反应的各种形式
• 第六阶段:由于痉挛的消失,各关节均可完成主动的分离运动,协调性、灵 巧性和速度逐步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活动控制,称为基本正常的阶段
上肢分级
• 第一期:肌肉处于弛缓状态,无随意运动产生, 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滞空反应消失。
• 第二期:肌张力开始增高,肢体出现联合反应、 初级的协同运动,胸大肌(肩关节)有一定的内 收功能。
Brunnstrom的基本理论
20世纪50年代,瑞典出生后移民美国的世界著名运动 疗法师Signe Brunnstrom提出了用于治疗脑卒中患 者因偏袒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和治疗体系, 根据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详细观察、评定 于治疗,归纳总结, Brunnstrom提出了颇具影响力 的著名的脑卒中后因偏瘫导致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恢 复的六阶段理论划分法,此理论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成为评价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基本依据,也是偏 瘫临床治疗的基础。至今仍被康复治疗界广为应用。
上肢分级
• 第五期:肌肉痉挛明显减弱,协同运动基 本消失,分离运动充分
充分的分离运动
• 在伸肘位、前臂旋前位下,肩关节外展达 90度
• 在伸肘位下肩可前屈180度 • 在伸肘位肩前屈90度位下,前臂可做旋前
旋后。
上肢分级
• 第六期: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
手的分级
• 第一期:肌肉处于弛缓状态,无随意运动 • 第二期:患手无随意运动,当健手用力握时,患
上肢 下肢
协同运动的表现形式
肩胛带 肩关节 肘关节 前臂 腕关节 手指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足趾
屈肌共同运动 上举后伸 屈曲、外展、外旋 屈曲 旋后(有时旋前) 掌屈 屈曲 屈曲、外展、外旋 屈曲 背屈、内翻 伸展
伸肌共同运动 前方突出 内收、内旋 伸展 旋前 背伸 屈曲、内收 伸展、内收、内旋 伸展 跖屈、内翻 屈曲
• 运动障碍的本质: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运动系统失去高 位中枢的控制,从而使原始的被抑制的皮层以下的中枢运 动反射释放引起运动模式的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痉挛 肌群间协调紊乱出现异常反射,即协同运动、联合反应、 紧张性反射这些脊髓水平的运动模式,因此,脑卒中后运 动功能障碍的评价不能简单应用徒手肌力法来评价,应该 更加细化。
• 第Ⅲ阶段:肢体的主动运动仅仅是以肢体的协同运动形式出现的,肌肉痉挛 增强,痉挛进一步加重,患侧肢体可以完成随意运动,但由始至终贯穿着协 同运动的特点,称为协同运动阶段
• 第Ⅳ阶段:肌肉痉挛开始减轻,开始脱离协同运动模式,出现了部分分离运 动,称为部分分离运动阶段
• 第Ⅴ阶段:运动逐渐失去协同运动的控制,出现对个别或单独关节活动的控 制,出现了难度较大的分离运动,痉挛明显减轻,各关节运动大致正常,具 有一定的协调性,称为分离运动阶段
手出现手指的屈曲反应。 • 第三期:所有手指出现集团屈曲,呈现钩状抓握,
不能伸展,有时可出现反射性伸展。 • 第四期:拇、食指可侧方捏物品,拇指可松开,
手指可半随意、小范围内伸展。 • 第五期:可做圆柱状抓握或球形抓握,可以随意
地伸展手指但不充分 • 第六期;可做各种抓握,充分伸展手指及完成单
个手指的活动。
姿势反射
• 定义:中枢性瘫痪时四肢的伸肌和屈肌随 体位的变化而引起的四肢肌张力变低或变 高。为脑干、脊髓所控制的原始的姿势反 射。
紧张性颈反射
•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颈转向或倾斜向一侧使引起的变化,表现 为:出现面向侧的上下肢伸肌优势,对侧 肢体的屈肌优势,形成拉弓箭样姿势。
Brunnstrom的基本治疗理论
• Brunnstrom认为脑卒中后出现的异常运动 障碍模式,是患者恢复到正常随意运动之 前必须经过的阶段,可以利用各种原始反 射和运动模式来诱发出协同运动,再面对 刻板的协同运动进行改造从中脱离出来, 恢复正常、随意的分离运动。
康复机制
• 原理:1:脑卒中的康复取决于脑组织和脑血管病变的恢 复过程(侧枝循环的建立、病灶周围水肿的消退、血肿吸 收后血管的再沟通:2: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下肢部分分离运动
• 坐位、屈膝90度、脚可以平滑向后方 • 坐位、足跟着地情况下,足可以背屈
下肢分级
• 第五期:分离运动基本正常
下肢充分的分离运动
• 立位下、伸髋时、可以屈膝 • 立位下、脚踏在前方时,足可以背屈
下肢分级
• 第六期:协调运动更加充分 • 表现为立位下髋可以外展,坐位下髋可以
内外旋,足可以内外翻。
• Brunnstrom疗法中利用这一现象进行诱发 随意收缩与随意运动
协同运动
• 由人们的主动意志所引起的肢体运动,但 只能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的肢体运动称之 为协同运动,其组成是部分为随意运动, 部分为不随意运动,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造成的对脊髓水平的原始反射控制能 力减弱,从而出现异常的动作范型,一般 出现在瘫痪恢复的中期。包括伸肌协同运 动模式、屈肌协同运动模式
• Brunnstrom----日本的上田敏评定法
• Brunnstrom----北欧学者在此基础上研发的

Fugl—Meyer评定法
Leabharlann Baidu
Brunnstrom的基本治疗理论
• 主张利用联合反应、紧张性颈反射、非对 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腰反射、皮肤 和本体刺激等来引出协同运动模式,再训 练患者控制、修正和利用协同运动模式, 逐步的力图摆脱协同运动模式,形成分离 运动,再促进向充分分离、自主的随意运 动方向恢复。
中枢性运动瘫痪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的恢复过程
• 第Ⅰ阶段:急性期发作后约数日到两周,患侧肢体失去控制,运动功能完全 丧失,肢体处于弛缓性瘫痪,称为弛缓阶段。这个阶段既没有随意性肌肉收 缩,肌肉无活动,也不会出现联合反应、协同运动。
• 第Ⅱ阶段:发病2周以后,随着病情的控制,肢体开始出现运动,而这种运动 伴随着痉挛、联合反应和协同运动的特点,出现协同运动下的肌肉的初级活 动,患侧肢体可以完成随意运动,上肢肌肉的随意收缩多见于胸大肌(肩关 节内收),下肢多见于髋关节的内收肌群,逐渐出现肌肉痉挛,称为痉挛阶 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