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nnstrom分级
brunnstrom分级
50年代末,Brunnstrom 通过对偏瘫患者观察证实,偏瘫的恢复几乎是定型的连续过程,他提出了偏瘫恢复著名的 6 阶段理论。
对疾病的治疗、预后、家庭护理、自我治疗以及中风的康复都有积极的意义。
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分期的划分是:第Ⅰ阶段,偏瘫急性期(约数日到2周时间),患者肌肉呈弛缓状态,四肢毫无主动活动。
第Ⅱ阶段,偏瘫发病2周以后,患肢肌张力开始增加,痉挛开始出现,无随意运动,主要运动功能障碍为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
第Ⅲ阶段,患者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共同运动的活动可能受限,不能在某关节的全范围内进行活动,痉挛加强并达到病程中的极值,Ⅱ、Ⅲ阶段约持续2周。
第Ⅳ阶段,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进一步恢复,痉挛不再增强并稍减轻,共同运动模式稍弱,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立运动(即正常模式的主动运动)开始出现,并由难变易。
第Ⅴ阶段,患肢在运动时,痉挛明显减轻,共同运动失去优势,可从事比较难的分立运动或完成较艰巨的功能活动,Ⅳ、Ⅴ阶段相当于病后第5周到3个月。
第Ⅵ阶段,患肢共同运动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或只有轻微可见,各关节运动较灵活,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一)联合反应: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诱发其它部位的肌肉收缩。
例如,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影响可波及到对侧而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
这种发生在健侧与患侧之间的联合反应,称为对侧性联合反应。
发生在患侧上下肢之间的联合反应称为同侧性联合反应。
临床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伴随痉挛的出现而出现,而且痉挛的程度越高,联合反应就越强。
1.对侧性联合反应(1)上肢(对称性)健肢屈曲患肢屈曲健肢伸展患肢伸展(2)下肢(对称性,Raimiste反应)健侧内收(内旋) 患肢内收内旋健侧外展(外旋) 患肢外展外旋(3)下肢(相反性)---- 相反性联合反应健肢屈曲患肢伸展健肢伸展患肢屈曲2.同侧性联合反应患侧上肢屈曲患侧下肢屈曲患侧下肢伸展患侧上肢伸展联合反应不是严格生理意义上的运动,而是患侧的异常反射活动,是一种在较低位中枢控制下的手臂和腿的定型痉挛模式的再现。
brunnstrom的六阶段评定法
brunnstrom的六阶段评定法布伦斯特朗(Brunnstrom)的六阶段评定法是一种常用于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中的评定方法,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运动恢复程度和功能改善情况。
该评定法主要针对肌肉张力和运动协调性进行评估,以帮助康复治疗师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以下是布伦斯特朗六阶段评定法的简要说明:
阶段I - 反射性运动:患者无自发运动,只表现出反射性运动反应。
阶段II - 异常反应:患者开始出现一些不完全的、非自发的运动,具有一些异常的肌肉活动。
阶段III - 异常反应减少:患者的异常反应减少,开始出现更多的自发运动,肌肉张力逐渐减少。
阶段IV - 肌肉张力增加:患者的肌肉张力开始增加,出现痉挛和肌肉紧张。
阶段V - 肌肉张力减少:患者的肌肉张力逐渐减少,痉挛和肌肉紧张减轻,运动逐渐恢复。
阶段VI - 正常运动:患者的肌肉张力和协调性恢复到
正常水平,能够进行正常的自发运动。
这六个阶段描述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肌肉张力和运动恢复的不同阶段。
康复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所处的阶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法,以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个体的康复过程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评定结果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制定最适合患者的康复方案。
Brunnstrom评价法
Brunnstrom分期分期上肢下肢I期软瘫,无自主运动Ⅱ期出现痉挛和共同运动屈曲模式在先,伸展模式在后伸展模式在先,屈曲模式在后Ⅲ期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手钩状抓握,无随意伸展或放松Ⅳ期脱离共同运动(痉挛减轻)(1) 手触摸骶尾部(1)坐位屈膝>90°(2) 上肢前屈90°,伸肘(2)坐位,踝背伸(3) 屈肘90°,前臂旋前/旋后(3)坐位,先屈膝,后稍伸膝(4) 拇指侧方外展及放松(4)站立,先屈膝,后稍伸膝(5) 手指小范围运动Ⅴ期独立或分离运动(1) 上肢外展90°,伸肘(2) 上肢外展180°,伸肘站立(3) 伸肘位前臂旋前/旋后(1) 伸髋、屈膝(4) 手抓握圆柱体与球状物体(2) 踝背伸(5) 手指不同范围的随意伸(3) 伸膝Ⅵ期协调运动(痉挛基本消失)(1) 双上肢外展90°(1) 站立位,伸膝,髋外展(2) 双上肢外展180°(2) 坐位,屈膝,小腿旋转(3) 伸肘位前臂旋前/旋后(3) 坐位,足内翻/外翻Ⅰ~Ⅱ期(肌张力低或少增高)治疗目的通过对健侧肢体的活动施加阻力引出患侧肢体的联合反应或共同运动治疗方法近端牵拉引起屈曲反应轻扣上、中斜方肌和肱二头肌引起屈肌共同运动轻叩三角肌引起伸肌(肩外展)的共同运动快速牵张瘫痪肌肉并抚摸其皮肤引起反应先引出屈肌反应或共同运动再引出伸肌反应或共同运动早期应用视觉和本体刺激Ⅲ期(肌张力增高,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肩学会随意控制共同运动单侧肩胛上举,不能主动进行时,可以通过叩击或按摩上斜方肌来促进利用类似于下肢的Raimiste现象将病人健侧上臂外展45°后让其将臂向中线内收,治疗者在健臂近端内侧加阻力,以诱发患侧胸大肌收缩Ⅲ期(肌张力增高,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促进伸肘反应在仰卧位通过紧张性迷路反射来促进伸肌群的收缩利用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使头转向患侧,降低屈肌张力,增加伸肘肌群张力前臂旋前促进伸肘,旋后促进屈肘利用紧张性腰反射,即躯干转向健侧,健肘屈曲,患肘伸直轻叩肱三头肌肌腹或在皮肤上刷擦,刺激肌肉收缩。
brunnstrom的六阶段评定法
在康复医学中,Brunnstrom的六阶段评定法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评定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和康复进展的量表。
它是由瑞典物理医学家Signe Brunnstrom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通过对患者肢体动作的观察和评定,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运动恢复情况,并制定更有效的康复方案。
一、Brunnstrom的六阶段评定法概述1. 反应阶段(Flaccidity Stage):患者肢体完全无法活动,无肌张力。
2. 递增性的肌张力阶段(The Stage of Spasticity appearing and increasing):患者开始出现肌肉痉挛和痉挛。
3. 最大痉挛性阶段(The Stage of Maximal Spasticity):肌肉痉挛达到最大程度,但开始有一些可控制的运动。
4. 下降性痉挛性阶段(The Stage of Spasticity beginning to decrease):肌肉痉挛开始减轻,患者的运动能力逐渐增强。
5. 逐渐减弱的痉挛性阶段(The Stage of Decreasing Spasticity):痉挛性减轻,运动功能逐渐恢复。
6. 正常化阶段(The Stage of Normalcy):患者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二、深度探讨在康复科学中,Brunnstrom的六阶段评定法作为评定运动康复情况的参考标准,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康复评估工具。
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动作特征和肌张力变化, 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运动康复程度,明确康复方向和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Brunnstrom的六阶段评定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在理解这个评定法时,我们需要着重关注每个阶段的特征和转变点,深入挖掘不同阶段在肌肉痉挛和运动恢复方面的表现,以及相应的康复措施和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个评定法背后的科学原理和临床应用意义。
三、总结和回顾Brunnstrom的六阶段评定法作为康复评估的重要工具,对于评价患者的运动康复情况和制定康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brunnstrom分级方法
brunnstrom分级方法摘要:一、Brunnstrom分级方法简介二、Brunnstrom分级方法的应用三、Brunnstrom分级方法的优缺点四、我国在Brunnstrom分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Brunnstrom分级方法简介Brunnstrom分级方法是一种评估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该方法由瑞典医生Brunnstrom 提出,主要用于评估中风、脑瘫等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功能变化。
Brunnstrom 分级方法将运动功能分为六个阶段,从最初的不能运动到正常运动,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表现和康复策略。
二、Brunnstrom 分级方法的应用1.评估患者运动功能:Brunnstrom 分级方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运动功能变化,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2.指导康复治疗:根据Brunnstrom 分级,医护人员可以针对患者所处的阶段,采用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法,提高康复效果。
3.预测康复前景:Brunnstrom 分级方法还可以帮助预测患者康复的前景,为患者和家属带来信心。
三、Brunnstrom 分级方法的优缺点优点:1.简单易懂:Brunnstrom 分级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易理解性,适用于各类医护人员。
2.系统性强:Brunnstrom 分级方法对运动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划分,有助于康复治疗的实施。
3.适用范围广:Brunnstrom 分级方法适用于中风、脑瘫等患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缺点:1.评估标准较为主观:Brunnstrom 分级方法的评估标准依赖于医护人员的观察和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需要专业培训:医护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熟练运用Brunnstrom 分级方法。
四、我国在Brunnstrom 分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我国在Brunnstrom 分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康复医学界高度重视Brunnstrom 分级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brunnstrom上肢功能每个阶段的评价标准
brunnstrom上肢功能每个阶段的评价标准摘要:一、引言二、Brunnstrom 上肢功能阶段介绍1.阶段0:无活动能力2.阶段1:轻微肌肉收缩3.阶段2:联合反应4.阶段3:分离运动5.阶段4:正常运动三、各阶段评价标准1.阶段0:无活动能力2.阶段1:轻微肌肉收缩3.阶段2:联合反应4.阶段3:分离运动5.阶段4:正常运动四、结论正文:一、引言Brunnstrom 上肢功能评价标准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中风、脑瘫等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方法。
本文将对Brunnstrom 上肢功能每个阶段的评价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Brunnstrom 上肢功能阶段介绍Brunnstrom 将上肢功能恢复分为五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如下:1.阶段0:无活动能力。
患者无法完成任何上肢活动,肌肉无收缩能力。
2.阶段1:轻微肌肉收缩。
患者可以表现出轻微的肌肉收缩,但无协同运动。
3.阶段2:联合反应。
患者在刺激某一肌肉时,其他肌肉也会产生收缩,形成协同运动。
4.阶段3:分离运动。
患者能够独立地控制各个肌肉的运动,但协同运动仍然存在。
5.阶段4:正常运动。
患者可以完成正常的上肢活动,无协同运动。
三、各阶段评价标准1.阶段0:无活动能力。
评价标准主要为观察患者是否能够产生肌肉收缩,以及肌肉收缩的幅度和持续时间。
2.阶段1:轻微肌肉收缩。
评价标准包括肌肉收缩的幅度、持续时间以及是否有疼痛等不适症状。
3.阶段2:联合反应。
评价标准主要为观察协同运动的产生以及其幅度和持续时间。
4.阶段3:分离运动。
评价标准为观察患者是否能够独立控制肌肉运动,以及肌肉运动的幅度和持续时间。
5.阶段4:正常运动。
评价标准为观察患者是否能完成正常上肢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四、结论Brunnstrom 上肢功能评价标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运动治疗技术考试试题库与答案
运动治疗技术考试试题库与答案1、Brunnstrom分级Ⅱ级( )A、手无任何运动B、仅有极细微的屈曲C、可做钩状抓握,但不能伸指D、可侧捏及松开拇指E、可随意发出协同运动答案:B2、水的机械力刺激不包括 ( )A、浮力B、压力C、水流D、体积E、以上都不是答案:E3、在踝关节和足部肌肉牵伸中,牵伸踝跖屈肌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增加踝关节跖屈功能B、能增加踝关节背伸功能C、患者体位:取坐位D、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固定胫骨远端,下方手握住足的背面E、牵伸手法:下方手用力向下活动足至最大跖屈活动范围答案:B4、下面哪一项不是关节松动术中分离活动的作用( )A、减少关节面的承重B、缓解关节内结构的压力C、牵张关节囊的粘连D、确定关节活动范围末端阻力的性质E、缓解疼痛答案:D5、下列不是肌肉牵伸适应证的是( )A、关节或关节周围组织感染性炎症B、肌肉、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C、肩关节周围炎D、软组织挛缩、黏连和瘢痕形成E、由于固定、制动、失用造成的肌力减弱和相应组织短缩等结构畸形6、俗称的“鸭步”是因为( )A、单侧臀大肌无力B、单侧臀中肌无力C、双侧臀大肌无力D、双侧臀中肌无力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摆放脑卒中患者抗痉挛体位时,手应该( )A、掌心向上,手指屈曲并并拢B、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并分开C、掌心向下,手指屈曲并并拢D、掌心向下,手指伸展并分开E、以上都不是答案:B8、下述哪项不属关节活动度训练疗法: ( )A、被动运动B、平衡训练C、主动运动D、牵张运动E、主动辅助运动答案:B9、世界物理治疗联盟成立于( )A、1943年B、1947年C、1951年D、1969年E、1983年答案:C10、一般不推荐其作为改进心肺耐力的手段方法的项目是( )A、骑自行车B、游泳C、走、慢跑D、循环力量训练E、健身操11、脑卒中患者进行坐位向前够一个物体训练时,治疗师应重点训练下列哪一项( )A、屈髋B、屈颈C、前屈躯干D、放松E、侧屈躯干答案:A12、足下垂步态是由于 ( )A、小腿三头肌无力B、胫前肌无力C、胫后肌无力D、腓骨长短肌无力E、以上都是答案:B13、骨折后关节活动度练习方法不包括( )A、关节松动术B、手法松解C、抵抗练习D、CPME、理疗答案:C14、运动治疗技术属于下列哪一康复范畴 ( )A、物理治疗B、作业治疗C、言语治疗D、心理治疗E、国际物理医学答案:A15、运动心肺负荷测试,一般采用( )A、台阶B、功率车C、二级D、固定功率跑台答案:B16、关于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完全不同B、平衡训练侧重身体重心的控制C、协调训练侧重动作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D、平衡训练以粗大动作、整体动作训练为主E、协调训练以肢体远端关节的精细动作、多关节共同运动的控制为主答案:A17、椅式搬运法常用的握腕法不包括 ( )A、单腕握B、对称握C、双手握D、指握E、以上都是答案:D18、肌肉收缩时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称为( )A、等张运动B、等长运动C、等速运动D、放松运动E、用力运动答案:B19、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Brunnstrom认为分离运动在哪个阶段开始出现( )A、第2阶段B、第3阶段C、第4阶段D、第5阶段E、第6阶段答案:C20、Bobath密切关注不同领域里的最新研究,下列哪项不是( )A、神经生理学B、骨骼肌C、运动学E、生物力学答案:D21、关节松动术中摆动的手法须在关节活动范围达到正常的百分之几时才可应用( )A、50B、60C、70D、80E、40答案:B22、影响协调训练的因素不包括 ( )A、支撑面积B、视觉C、本体感觉D、运动控制系统E、中心答案:A23、患者肢体损伤制动后,短期内就可能引起关节的挛缩和变形,因此,在卧床期间,就要认真考虑预防关节挛缩的发生,下列方法中较理想的一组方法是( )A、保持良肢位,体位转换,摆动训练B、保持良肢位,体位转换,被动活动C、持续关节牵引,体位转换,保持良肢位D、外力牵张训练,保持良肢位,被动活动E、保持良肢位,.牵张训练,主动运动答案:B24、下列关于体位引流说法正确的是( )A、餐后15分钟即可进行体位引流B、最佳排痰时机为午后时分C、手法叩击时,掌心应呈杯状D、一般每次引流时间可达2~3小时E、对患者肺上叶尖段前部引流时,最佳体位为俯卧位答案:C25、根据运动疗法的目的,下列哪项不是运动治疗项目类:( )A、耐力性项目B、力量性项目C、放松性项目D、球类项目E、关节活动答案:D26、协调性训练最适用于( )A、严重认知损害理解差B、骨质、脱位未愈合C、严重疼痛D、震颤性麻痹E、骨折答案:D27、引导式教育不适合的是( )A、3岁以上小儿脑瘫患儿B、孤独症患儿C、成人偏瘫的运动功能障碍D、早产儿的早期干预E、极重度智力低下患儿答案:E28、下列哪项运动方式不属于关节的生理运动( )A、屈曲B、伸展C、内旋D、外旋E、滑动答案:E2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下面哪项不是( )A、床上训练B、进食训练C、洗漱动作训练D、穿衣动作训练E、大小便控制训练答案:E30、腰椎牵引过程中,牵引效果最佳的节段是( )A、腰1-腰2B、腰2-腰3C、腰3-腰4D、腰4-腰5E、腰1-腰3答案:D31、脑卒中患者站起和坐下异常动作中属于代偿动作的有( )A、站起时肩膝不能前移过足B、站起时重心后移C、上肢前伸D、患足后置困难E、伸髋伸膝不充分答案:C32、在所有卧位姿势中对偏瘫患者最有利的体位是( )A、健侧卧位B、仰卧位C、坐位D、患侧卧位E、半躺答案:D33、轮椅与坐厕之间转移错误的是( )A、患者驱动轮椅正面接近坐厕,刹住轮椅手闸,移开脚踏板B、双手支撑轮椅扶手站起C、用健手抓住对角线侧坐厕旁扶手,然后患足向前迈一步,健侧上、下肢同时支撑,然后转移身体,使臀部正对坐厕D、将患手先由轮椅一侧扶手移到另一侧扶手上,再移到座厕旁另一侧扶栏上,站稳E、脱下裤子,确保双腿后方贴近坐厕,慢慢坐下答案:C34、哪些不是引导式教育的治疗原则( )A、以患儿需要为中心B、鼓励患儿自己解决问题C、教育循序渐进D、引导员尽职尽责E、切割性的治疗模式答案:E35、关于踝部自我牵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踝部肌肉最常见的紧张或挛缩为小腿三头肌,常自我牵伸小腿三头肌B、患者应根据挛缩程度来选择不同坡度的木块C、靠墙站立位反复做足跟离地动作D、患者取站立位面对墙壁,双手支撑墙面,身体向前尽量使腹部接近墙面,每次5~10秒,反复10~20次E、足跟悬空站在楼梯台阶上,下肢伸直,借助自身重量进行牵伸答案:C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静呼吸时,呼气是主动的,吸气是被动的B、平静呼吸时,吸气三分之一由胸廓活动完成,其余通过横膈活动完成C、肺气肿患者发生呼吸障碍,主要表现在吸气时相D、哮喘患者发生呼吸障碍,在呼气时表现明显E、呼吸限制性疾病常见于胸外科手术术后、胸廓畸形等答案:E37、在选择轮椅时,患者坐在轮椅上,应保持大小腿之间的角度最佳为( )A、130°~150°B、70°~90°C、110°~130°D、90°~110°E、150°~170°答案:C38、Rood技术中感觉刺激的部位是( )A、骨骼表面的皮区B、关节表面的皮区C、肌腹表面的皮区D、脏器表面的皮区E、关键点答案:C39、关于脑卒中患者站立伸手够侧方物体的训练正确的是( )A、屈髋移动躯干B、重心移到所够物体侧的腿上,移动髋和踝C、旋转躯干D、重心移到所够物体对侧的腿上,移动髋和踝E、屈髋移动并旋转躯干答案:B40、关于肌电生物反馈松弛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肌肉松弛法中最常用的方法B、必须使用肌电生物反馈仪进行自我训练C、不能将肌电活动转变成各种能看到或听到的信号D、通过训练能够使肌肉松弛E、患者不能了解到肌肉松弛和紧张时的肌电活动答案:B41、关节松动术的摆动手法要求关节的活动范围至少在正常的( )A、60%B、40%C、70%D、80%E、50%答案:A42、慌张步态常见于( )A、小脑性共济失调B、醉酒后C、帕金森步态D、脑卒中E、脑瘫答案:C43、有关徒手被动牵伸髋部肌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牵伸臂大肌,能增加伸髋的功能B、患者体位:俯卧位,下肢稍曲髋屈膝C、牵伸臀大肌,能增加伸膝时的屈髋D、牵伸髂腰肌,能增加屈膝时的伸髋E、牵伸腘绳肌,能增加伸膝时的屈髋答案:E44、下列哪项是医疗体育的禁忌证( )A、髌骨骨折术后3月B、糖尿病C、腰突症急性发作期D、胃下垂E、肺气肿答案:C45、C5脊髓损伤的患者适合选用的轮椅是( )A、声控轮椅B、电动高靠背轮椅C、手轮圈加水平推把轮椅D、手轮圈加粗推把轮椅E、一般普通轮椅答案:C46、以下不能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措施是( )A、保持会阴部清洁B、膀胱冲洗C、间歇导尿D、鼓励病人多饮水E、卧位排尿答案:E47、对于肌肉瘫痪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前应及早进行关节的( ),可以达到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的目的。
brunnstrom的分级简答题
Brünnstrom's分级简简评估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来评估中风患者的肌肉功能和康复进展。
它以病人的肌肉表现为基础,分为六个等级,从0级到5级,每个等级代表了一种特定的肌肉对神经刺激的反应。
这种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病人的肌肉功能,也可以指导康复护理的方向和方法。
Brünnstrom's分级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可以在床边进行,非常适合使用于中风后期康复的病患。
下面将简要介绍Brünnstrom's分级简单易懂的具体内容:一、0级:无反应这个等级表示患者没有任何主动或被动的肌肉收缩,也就是说,患者完全丧失了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这种状态通常出现在中风发作后的最初阶段。
二、1级:肌肉出现痉挛在这个等级,患者的肌肉开始出现痉挛,但并没有出现主动的肌肉收缩,这种痉挛通常是对神经刺激的一种自发性反应。
三、2级:部分主动肌肉收缩当患者的肌肉开始出现部分的主动收缩时,可以判定为2级。
在这个阶段,患者对神经刺激有了一定程度的反应,但是肌肉的收缩仍然比较弱。
四、3级:完全主动肌肉收缩3级表示患者的肌肉可以完全主动收缩,但是这种收缩通常是不协调的、缓慢的,并且肌肉力量很弱。
五、4级:肌肉开始恢复当患者的肌肉开始有了一定的力量和协调性时,可以判定为4级。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肌肉明显恢复了一定的功能,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
六、5级:肌肉功能完全恢复5级代表患者的肌肉功能已经完全恢复,可以进行复杂的动作并且力量完全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评估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因为每个人的中风后遗症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Brünnstrom's分级评估时,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在评估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过度刺激肌肉或造成患者不适。
Brünnstrom's分级简单易懂是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肌肉功能恢复进展情况,为康复护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
你知道吗,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但其实它就是帮助我们恢复运动能力的一套方法哦!而且,这个方法还分为6个等级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咱们来聊聊第1级。
这个阶段的名字叫做“原始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的运动能力还很低级,基本上就是靠着扭动身体来移动的。
想象一下,就像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还不会走路,只能靠着扭动身体来挪动自己。
这个阶段的动作很简单,就是把肢体往各个方向扭一扭,然后再慢慢地放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肌肉和关节适应运动的感觉,为后面的恢复做好准备。
我们来到了第2级。
这个阶段的名字叫做“反向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能够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了。
比如说,可以把手臂向前伸展,然后再慢慢地收回去。
或者可以把腿抬起来,然后再慢慢地放下。
这个阶段的动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已经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了。
而且,这个阶段的动作还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3级。
这个阶段的名字叫做“扩展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能够做出一些更加复杂的动作了。
比如说,可以把手臂向前伸展到头顶的位置,然后再慢慢地收回去。
或者可以把腿抬起来,然后再慢慢地放下。
这个阶段的动作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达到第4级。
我们来到了第4级。
这个阶段的名字叫做“协调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能够做出一些非常协调的动作了。
比如说,可以把手臂向前伸展到头顶的位置,同时把腿也抬起来。
或者可以把腿抬起来,同时把手臂也伸展开来。
这个阶段的动作已经非常流畅了,但是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达到第5级。
我们来到了第5级。
这个阶段的名字叫做“精确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开始能够做出一些非常精确的动作了。
brunnstrom分级
50年代末,Brunnstrom 通过对偏瘫患者观察证实,偏瘫的恢复几乎是定型的连续过程,他提出了偏瘫恢复著名的 6 阶段理论。
对疾病的治疗、预后、家庭护理、自我治疗以及中风的康复都有积极的意义。
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分期的划分是:第Ⅰ阶段,偏瘫急性期(约数日到2周时间),患者肌肉呈弛缓状态,四肢毫无主动活动。
第Ⅱ阶段,偏瘫发病2周以后,患肢肌张力开始增加,痉挛开始出现,无随意运动,主要运动功能障碍为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
第Ⅲ阶段,患者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共同运动的活动可能受限,不能在某关节的全范围内进行活动,痉挛加强并达到病程中的极值,Ⅱ、Ⅲ阶段约持续2周。
第Ⅳ阶段,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进一步恢复,痉挛不再增强并稍减轻,共同运动模式稍弱,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立运动(即正常模式的主动运动)开始出现,并由难变易。
第Ⅴ阶段,患肢在运动时,痉挛明显减轻,共同运动失去优势,可从事比较难的分立运动或完成较艰巨的功能活动,Ⅳ、Ⅴ阶段相当于病后第5周到3个月。
第Ⅵ阶段,患肢共同运动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或只有轻微可见,各关节运动较灵活,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一)联合反应: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诱发其它部位的肌肉收缩。
例如,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影响可波及到对侧而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
这种发生在健侧与患侧之间的联合反应,称为对侧性联合反应。
发生在患侧上下肢之间的联合反应称为同侧性联合反应。
临床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伴随痉挛的出现而出现,而且痉挛的程度越高,联合反应就越强。
1.对侧性联合反应(1)上肢(对称性)健肢屈曲患肢屈曲健肢伸展患肢伸展(2)下肢(对称性,Raimiste反应)健侧内收(内旋) 患肢内收内旋健侧外展(外旋) 患肢外展外旋(3)下肢(相反性)---- 相反性联合反应健肢屈曲患肢伸展健肢伸展患肢屈曲2.同侧性联合反应患侧上肢屈曲患侧下肢屈曲患侧下肢伸展患侧上肢伸展联合反应不是严格生理意义上的运动,而是患侧的异常反射活动,是一种在较低位中枢控制下的手臂和腿的定型痉挛模式的再现。
Brunnstrom评定
Brunnstrom评定
Brunnstrom评定是现代康复诊疗技术中 应用于偏瘫病人,针对其病情发展,指 导治疗的应用最为广泛的评定方法。分 感觉与运动两部分,其中感觉评定与神 经检查中的感觉检查相仿,运动评定则 包括了上肢,下肢和手三部分。但总体 上分六级或六期。 下面先介绍上,下肢的分级评定。
痉挛模式
头向患侧屈曲,面部转向健侧上肢 肩胛带:后撤,下沉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 腕关节:掌屈,尺偏 手指:屈曲,内收 躯干向患侧屈曲,并向后方旋转 骨盆患侧上抬并向后方旋转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跖屈,内翻 趾:屈曲,内收
上肢与下肢
1 联合反应的出现 2 肌张力增高 3 腱反射亢进
只要出现以上其中之一,则可评定为II级。
联合反应
定义:因随意性用力或反射的刺激,当 身体某部分活动时,出现与运动无关部 分或身体更大范围的活动或姿势被固定 的异常变化。
合反应
分类与应用 对侧性(对称性)联合反应 早期诱发,后期抑制 同侧性联合反应 抑制为主 相反性屈曲与伸展 抑制为主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具体使用!!!
分级
I级 II级 III级 IV级 V级 VI级
弛缓 痉挛 共同运动 部分分离运动 分离运动 正常模式
I级 弛缓
处于I级的病人,其上肢,下肢与手都具 有共同的特点: 1 肌张力低下 2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 随意运动消失 三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评定为I级。
II级 痉挛
共同运动——上肢
Brunnstrom运动评价表
Brunnstrom运动评价表上肢手下肢1级弛缓,无随意运动弛缓,无随意运动弛缓,无随意运动2级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份,不一定引起关节运动无主动手指屈曲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并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分3级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并有一定的关节运动能全指屈曲,勾状抓握,但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射引起伸展1、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2、坐位和立位时,髋、膝、踝可屈曲4级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1.手能置于腰后。
2.上肢前屈90°(肘伸展)。
3.屈肘90°,前臂能旋前、旋后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开,手指能半随意的、小范围的伸展1、开始脱离共同运动的运动。
2、坐位,足跟触地,踝能背屈3、坐位,足可向后滑动,使屈膝大于90°5 级痉挛减弱,基本脱离共同运动,出现分离运动。
1、上肢外展90º(肘伸展,前臂旋前)。
2、上肢前平举及上举过头(肘伸展)。
3、肘伸展位,前臂能旋前、旋后。
1、用手掌抓握,能握住圆柱及球形物,但不熟练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不等。
从共同运动到分离运动:1、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2、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屈。
6 级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
1、能进行各种抓握;2、全范围的伸指;3、可进行单个指活动但比健侧稍差。
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1、立位髋能外展超过骨盆上提的范围。
2、立位,髋可交替地内、外旋,并伴有踝内、外翻。
Brunnstrom分期
Brunnstrom分期在康复医学领域,Brunnstrom 分期是一种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重要方法。
它为康复治疗师提供了一个系统且实用的框架,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Brunnstrom 分期将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恢复分为六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也就是软瘫期,患者的肌肉完全处于弛缓状态,没有任何随意运动。
这时候,患者的肢体完全无法自主活动,肌肉张力极低。
随着病情的逐渐改善,患者进入第二阶段。
此时,患者开始出现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但这些动作都是不自主的,且是较为刻板的模式化动作。
联合反应指的是当身体某一部位用力时,另一部位会不自觉地出现相同的动作;共同运动则是指肢体的活动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无法单独控制某个关节或肌肉。
到了第三阶段,共同运动模式变得更加明显和有力,痉挛开始出现。
患者能够随意引起共同运动,但仍然无法进行分离运动,也就是无法单独控制某个肌肉或关节的活动。
当患者进展到第四阶段时,痉挛开始减轻,分离运动开始出现。
这意味着患者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单个关节的活动,但动作还不够精确和协调。
比如,手指可以轻微地伸展和弯曲,但还不能完成复杂的抓握动作。
在第五阶段,患者的运动功能进一步提高,痉挛明显减轻,分离运动更加充分和精确。
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如手指的精细动作,但与正常的运动功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最后,在第六阶段,患者的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够进行独立、协调的运动,达到或接近正常的运动水平。
了解 Brunnstrom 分期对于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患者所处阶段的准确评估,治疗师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
在软瘫期,治疗的重点通常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通过被动活动、按摩等方法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的张力。
当患者进入痉挛期,治疗师则需要注重控制痉挛,通过牵伸、理疗等方法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同时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Brunnstrom分期标准课件
下肢:
屈肌联带运动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足趾
屈曲,外展, 外旋 屈曲 背屈,外翻 伸展
伸肌联带运动
伸展,内收, 内旋 伸展 跖屈 ,内翻 屈曲
四、部分分离运动
上肢特点: 1、肩关节伸展,肘关节屈曲,手摸脊柱(距脊
柱<5CM ) 2、肩关节屈曲时,肘关节伸展(肩屈曲不得
<60度,肩关节内收,外展不的>±10度, 肘关节屈曲不的>20度 3、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大臂不得离开躯 干,肘关节屈曲90度±10范围之内,旋前 >50度)
20度,肩关节外展>60度) 2、肘关节伸展,上肢上举(肘关节屈曲<20
度,肩关节屈曲>130度) 3、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
关节屈曲<20度,肩关节屈曲>60度,旋 前>50度)
五、分离运动
下肢特点: 1、坐位,膝伸展,踝关节背屈(髋关节屈曲
60-90度,膝关节屈曲<20度,踝关节背屈 >5度) 2、坐位,髋关节内旋(髋关节屈曲60-90,膝 关节屈曲90±10度,髋关节内旋>20度) 3、立位,踝关节屈曲(髋关节、膝关节屈曲 <20度,踝关节背屈>5度)。
此期因不能维持抗重力体位,导致部分患者出 现肩关节半脱位,卧位时骨盆后倾,髋关节呈屈 曲、外展、外旋、膝关节过伸,踝关节跖屈内翻。 应利用良肢位摆放。
二、痉挛期 特点: 1、睷反射亢进 2、患者肌肉张力增高 3、出现联合反应
Brunnstrom评定
4、屈肌协同运动
观察髋关节屈曲角度 不能
不充分(5-90度)
充分(90度以上)
3 ,4(协同反应)
一项不能,另一项不充分 Brunnstrom Ⅲ-1 两项均不充分或一项不能,另一项充分 Brunnstrom Ⅲ-2 一项充分,另一项不充分 Brunnstrom Ⅲ-3 两项均充分 Brunnstrom Ⅲ-4
一项充分 Brunnstrom Ⅳ-1 两项充分 Brunnstrom Ⅳ-2
8、踝关节背屈
作踝关节背屈动作
不能
不充分(能在柘屈范
围内) 充分(5度以上
9、踝关节背屈
髋关节屈曲60-90度 膝关节屈曲小于20度 做踝关节背屈动作
不能 不充分(小于5度) 充分(5度以上)
brunnstrom2一项充分另一项不充分brunnstrom3两项均充分brunnstrom45手触后背躯干不可有大的扭动不能不充分至体侧或超过体侧但不充分充分距脊柱5cm以内6肩前屈90度于10度不能不充分555度充分6090度7前臂旋前或小于45度充分5090度567期的试验一项充分brunnstrom1两项充分brunnstrom28伸肘位侧方上举曲要小于20度不能不充分055度充分6090度9肩关节前屈开小于30度不充分125度以下充分130以上得小于60度不充分不符合要求或旋后小于45度充分50180度8910期的试验一项充分brunnstrom1两项充分brunnstrom2三项充分brunnstrom311速度试验130度先测健侧不充分健侧152倍以上充分健侧15倍以下预备试验第11级试验不能进行时作此项试验坐位肘伸直将上肢向侧方水平外展计量尽快反复10次的时间要求肘屈曲小于20度肩从侧位向前小于20度肩上抬60度以上判定标准同11速度试验期的试验brunnstrom期试验三项均充分速度试验亦充分则为brunnstrom1联合反应内收动作或内收肌群的收缩无不充分brunnstrom有充分brunnstrom1触诊内收肌群有无收缩不充分无充分有brunnstrom2以膝屈曲角计不能不充分25度以上充分20度以内4屈肌协同运动不能不充分590度充分90度以上一项不能另一项不充分brunnstrom1两项均不充分或一项不能另一项充分brunnstrom2一项充分另一项不充分brunnstrom3两项均充分brunnstrom45直腿抬高观察髋关节运动角度不能不充分525度充分30度以上6膝关节屈曲要求脚不离地面不充分不能充分可能7踝关节背屈踝关节背屈5度以上不充分不可能充分可能567一项充分brunnstrom1两项充分brunnstrom28踝关节背屈作踝关节背屈动作不能不充分能在柘屈范充分5度以上9踝关节背屈做踝关节背屈动作不能不充分小于5度充分5度以上10髋关节内旋观察髋关节内旋角度不能不充分515度充分大于20度8910期的试验三项充分brunnstrom311速度试验计量髋关节内旋10次所需时间健患对比不充分健侧152倍以上充分健侧15倍以下下肢预备试验与健侧对比15倍以下为充分速度试验期的试验brunnstrom期试验三项均充分速度试验亦充分则为brunnstrom四brunnstrom技术
康复治疗Brunnstrom评定
Brunnstrom评定康复治疗专业一、.........................................基本理论二、.........................................Brunnstrom分期特点三、.........................................Brunnstrom分期评定方法四、.........................................Brunnstrom技术临床应用一、基本理论Signe Brunnstrom(瑞典的物理治疗师)认为,脑损伤后中枢神经失去了对正常运动的控制能力,重新出现了在发育初期才具有的运动模式。
Brunnstrom技术基本点:在脑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刺激患者康复和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
二、Brunnstrom分期特点第一阶段:弛缓期,处于软瘫阶段,没有任何运动。
第二阶段:联合反应期,开始恢复,出现痉挛,并出现联合反应。
第三阶段:共同运动初期,共同运动出现,痉挛程度增加,然后痉挛达到高峰。
第四阶段:共同运动期,共同运动完善,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第五阶段:分离运动初期,共同运动减退,随意运动增加。
第六阶段:协调性运动,患者不再以异常的运动模式进行活动,可以比较随意的做分离性运动。
三、Brunnstrom分期评定方法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Brunnstrom将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过程根据肌张力的变化和运动功能情况分为六阶段来评定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
★标准12级偏瘫功能评估(Brunnstrom评定)上肢1-12期评定方法1、联合反应触摸患侧胸大肌有无收缩1无_不充分(Brunnstrom Ⅰ)2有_充分(BrunnstromⅡ-1)2、随意收缩触摸胸大肌有无收缩1无_不充分(Brunnstrom Ⅰ)2有_充分(BrunnstromⅡ-2)3、协同运动观察指尖能到达何处1不能2不充分(乳-脐)3充分(脐以下)4、协同运动观察患手指尖能抬举到何处1不能2不充分(乳头以下)3充分(乳头以上)注解:其中3 ,4(协同反应)一项不能,另一项不充分:Brunnstrom Ⅲ-1两项均不充分或一项不能,另一项充分:Brunnstrom Ⅲ-2 一项充分,另一项不充分Brunnstrom Ⅲ-3两项均充分Brunnstrom Ⅲ-45、手触后背注意动作要一次完成,躯干不可有大的扭动1不能2不充分(至体侧或超过体侧但不充分)3充分(距脊柱5cm以内)6、肩前屈90度注意肘屈曲小于20度,肩关节水平内收外展小于10度1不能2不充分(5-55度)3充分(60-90度)7、前臂旋前注意肘关节屈曲90±10度的范围,肘要紧贴体侧1不充分(不符合要求或小于45度)2充分(50-90度)注解:5,6,7 ( Ⅳ期的试验)一项充分Brunnstrom Ⅳ-1两项充分Brunnstrom Ⅳ-28、伸肘位侧方上举注意上肢不得从横位向前超过20度,肘屈曲要小于20度1不能2不充分(0-55度)3充分(60-90度)9、肩关节前屈要求肘关节屈曲小于20度,上肢向侧方展开小于30度1不充分(125度以下)2充分(130以上)10、肘伸位旋后要求肘屈曲不得超过20度,肩关节前屈不得小于60度1不充分(不符合要求或旋后小于45度)2充分(50-180度)注解:8,9,10(Ⅴ期的试验)一项充分Brunnstrom Ⅴ-1两项充分Brunnstrom Ⅴ-2三项充分Brunnstrom Ⅴ-311、速度试验要求上举时肘关节屈曲不得大于20度,肩关节上举不得小于130度,先测健侧1不充分(健侧1.5~2倍以上)2充分(健侧1.5倍以下)预备试验第11级试验不能进行时,作此项试验坐位,肘伸直,将上肢向侧方水平外展计量尽快反复10次的时间要求肘屈曲小于20度,肩从侧位向前小于20度,肩上抬60度以上判定标准同第11级.速度试验(BrunnstromⅥ期的试验)Brunnstrom Ⅴ期试验三项均充分,速度试验亦充分则为Brunnstrom Ⅵ下肢1、联合反应(内收)观察患侧下肢有无内收动作或内收肌群的收缩无-不充分(Brunnstrom Ⅰ)有-充分(Brunnstrom Ⅱ-1 )2、随意收缩触诊内收肌群有无收缩不充分(无)充分(有)(Brunnstrom Ⅱ-2 )3、伸肌协同运动观察膝可伸展何种程度(以膝屈曲角计)1不能2不充分(25度以上)3充分(20度以内)4、屈肌协同运动观察髋关节屈曲角度不能不充分(5-90度)充分(90度以上)3 ,4(协同反应)一项不能,另一项不充分Brunnstrom Ⅲ-1两项均不充分或一项不能,另一项充分Brunnstrom Ⅲ-2 一项充分,另一项不充分Brunnstrom Ⅲ-3两项均充分Brunnstrom Ⅲ-45、直腿抬高观察髋关节运动角度1不能2不充分(5-25度)3充分(30度以上)6、膝关节屈曲使脚在地面向后滑动,膝关节屈曲大于100度。
brunnstrom的分级标准
brunnstrom的分级标准布伦斯特罗姆的分级标准是指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的一种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评估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外伤或手术等原因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
布伦斯特罗姆的分级标准根据肌肉张力、运动控制、主动运动和协调运动等方面进行评估,共分为六个级别。
以下是对每个级别的详细描述。
第一级:松弛期(Flaccidity)在初始阶段,患者表现出松弛或无张力的状态,没有主动运动能力。
肌肉无力,不能做到自发活动。
第二级:抽动期(Spasticity)在该阶段,肌肉张力开始逐渐增加。
患者表现出抽动或肌肉紧张的症状。
虽然肌肉张力增加,但患者仍然不能完成主动运动。
第三级:局部运动(Local Motion)在第三级,患者能够在受限范围内完成活动。
肌肉张力进一步增加,但开始出现有限度的主动运动。
这些活动常常需要外界辅助以保持平衡。
第四级:主动运动(Voluntary Movements)在第四级,患者能够进行更广泛的活动。
肌肉张力逐渐减少,患者能够进行主动运动,但在协调性和力量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五级:独立活动(Independant Movements)第五级是恢复水平的里程碑。
患者在肌肉控制和协调方面表现出显着改善。
肌肉张力减少,患者能够独立进行自发性和无限度的运动。
第六级:正常活动(Normal Function)第六级是恢复到正常状态的阶段。
患者在运动和协调方面没有明显异常。
肌肉控制和活动能力恢复至正常。
布伦斯特罗姆的分级标准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康复专家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
这种评估可以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跟踪和监测治疗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布伦斯特罗姆的分级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例如脊髓损伤或周围神经损伤等。
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和康复治疗等因素也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布伦斯特罗姆的分级标准只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评估指标可以用于全面评估患者的康复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年代末,Brunnstrom 通过对偏瘫患者观察证实,偏瘫的恢复几乎是定型的连续过程,他提出了偏瘫恢复著名的 6 阶段理论。
对疾病的治疗、预后、家庭护理、自我治疗以及中风的康复都有积极的意义。
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分期的划分是:
第Ⅰ阶段,偏瘫急性期(约数日到2周时间),患者肌肉呈弛缓状态,四肢毫无主动活动。
第Ⅱ阶段,偏瘫发病2周以后,患肢肌张力开始增加,痉挛开始出现,无随意运动,主要运动功能障碍为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
第Ⅲ阶段,患者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共同运动的活动可能受限,不能在某关节的全范围内进行活动,痉挛加强并达到病程中的极值,Ⅱ、Ⅲ阶段约持续2周。
第Ⅳ阶段,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进一步恢复,痉挛不再增强并稍减轻,共同运动模式稍弱,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立运动(即正常模式的主动运动)开始出现,并由难变易。
第Ⅴ阶段,患肢在运动时,痉挛明显减轻,共同运动失去优势,可从事比较难的分立运动或完成较艰巨的功能活动,Ⅳ、Ⅴ阶段相当于病后第5周到3个月。
第Ⅵ阶段,患肢共同运动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或只有轻微可见,各关节运动较灵活,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一)联合反应: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诱发其它部位的肌肉收缩。
例如,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影响可波及到对侧而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
这种发生在健侧与患侧之间的联合反应,称为对侧性联合反应。
发生在患侧上下肢之间的联合反应称为同侧性联合反应。
临床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伴随痉挛的出现而出现,而且痉挛的程度越高,联合反应就越强。
1.对侧性联合反应
(1)上肢(对称性)
健肢屈曲患肢屈曲
健肢伸展患肢伸展
(2)下肢(对称性,Raimiste反应)
健侧内收(内旋) 患肢内收内旋
健侧外展(外旋) 患肢外展外旋
(3)下肢(相反性)---- 相反性联合反应
健肢屈曲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患肢屈曲
2.同侧性联合反应
患侧上肢屈曲患侧下肢屈曲
患侧下肢伸展患侧上肢伸展
联合反应不是严格生理意义上的运动,而是患侧的异常反射活动,是一种在较低位中枢控制下的手臂和腿的定型痉挛模式的再现。
在偏瘫早期非常明显,特别是当患者用力活动来维持平衡或避免跌倒、遇见陌生人而紧张时更为明显。
有言语障碍、构音障碍及语言有困难时,也容易出现联合反应。
但是在恢复的中、后期会逐渐减弱、且往往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不完全消失。
联合反应可引起患侧痉挛的普遍增强,导致偏瘫姿势的强化,妨碍患肢的平衡反
应,使患者不能维持平衡,患肢联合反应的固定痉挛模式使得各种功能活动更加困难。
患臂持续性屈曲痉挛不能解除,则有发生挛缩的危险,妨碍运动的恢复。
因此,在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将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应让他身体的任何部分过度用力而导致联合反应的出现。
(二)共同运动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刻板的协同动作。
患者在进行任何活动时,都不能选择性地控制所需的肌群,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多发生于脑卒中后2—5周。
一般来讲,共同运动都伴有肌张力异常,临床多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而且以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进行。
偏瘫患者中常见的共同运动模式有屈肌共同运动模式和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上肢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
运动
肩胛带上举及后退(内移) 向前突(外移)
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
旋
肘关节屈
曲伸
展
前臂外旋(后
旋) 内旋(前旋)
腕关节掌
屈背屈
手指屈
曲伸展
下肢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
运动
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
旋
膝关节屈
曲伸展
踝关节背屈、内翻跖屈、内
翻
趾伸展(背屈) 屈
曲(跖屈)
1.部分分离运动范型
上肢
下肢
2.完全分离运动范型
上肢
下肢
1、先确定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是否正常。
若不正常,需说明之。
2、正确规范检查动作,尽量避免代偿。
3、对于有失用症或有听理解障碍的病人应耐心示范检查动作。
4、检查一个动作前,应先放松病人痉挛的肢体。
1、偏瘫是脑卒中后的一系列运动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中风运动功能评价的内容包括:运动的控制、平衡、肌张力、关节活动度、
本体感觉、步态、协调性、健侧功能等。
因此,评价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仅仅用Brunnstrom是不够的,应全面评价。
2、 Brunnstrom评价法的局限性:
不是定量表
敏感度、精确度不高
1.概念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是指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表现。
与下面提到的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不同,联合反应是脑损伤后出现的一种异常的现象。
例如,当脑损伤病人紧张或健侧肢体用力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肢体出现与健侧肢体相似的动作,这种反应就称为联合反应。
2.常见类型根据两侧肢体的运动是否相同又分为对称性和不对称性两种。
例如,对健侧上肢进行外展抗阻,当阻力达到一定强度后,患侧肩可以出现外展动作;如健侧肘关节抗阻力屈曲或伸直,患侧肘关节可出现类似的动作。
下肢在仰卧位,健侧下肢抗阻外展或内收时,患侧髋关节可出现相同动作,下肢的这种反应又称为Raimiste现象。
3.如何利用联合反应上述2.常见类型中的“例如”实际上已经回答了此问题。
即(1)在脑损伤的早期,特别是软瘫期,可以利用常见类型来诱发患侧肢体的活动,增
加肌张力(不用怕会出现痉挛,根据经验,软瘫期越短,肢体功能越容易恢复)。
如,健侧上肢肩关节在外展位内收诱发患侧肩关节的内收(先将其放在外展位)。
(2)在痉挛期,通过健侧肢体的抗痉挛的动作来诱发患侧肢体的抗痉挛的动作。
如健侧伸肘、屈膝,等。
但是,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 是和联合反应完全不同的概念,联合反应是病理性的,联合运动可见于健康人,是两侧肢体完全相同的运动,通常在要加强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精确性或非常用力时才出现。
例如:打羽毛球、网球或乒乓球时非握拍手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