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茯苓丸

茯苓丸
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半夏燥湿,茯苓渗水,枳壳行气,化硝软坚,姜制半夏之毒而除 痰,使痰行气通,臂痛自止矣。喻嘉言曰:痰药虽多,此方甚效。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痛,两手罢软,误 以为风,则非其治,宜导痰汤加木香、姜黄各五分,轻者指迷茯苓丸,重者控涎丹,外有血虚不能荣筋而致臂痛, 宜蠲痹四物汤,各半贴和服。”
用于臂痛或肢节肿痛,可加通络活血之品.如桑枝、地龙等。用治咳嗽痰稠时,可酌加海蛤、瓜蒌等。咳嗽 痰多,胸膈满闷,舌苔白腻,脉弦滑属湿痰沉伏于肺者,也可应用本方加减治疗。
禁忌
禁忌
本方亦为燥湿化痰之剂,方中加入朴硝,则非一般化痰剂可比,不仅化痰之力较强,而且又能攻下痰结,可 谓攻伐之剂,应中病即止。虚人慎用。
歌诀
歌诀
《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气行痰消痛自罢。
组成
组成
茯苓、枳壳、半夏、风化朴硝。
用量
用量
茯苓30g,枳壳(麸炒去瓢)15g,半夏30g,风化朴硝3g。
用法
用法
姜汁糊丸,每服6g,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加人生姜,水煎服,其中风化朴硝宜冲服,剂量按原 方比例酌定。(原方上四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
茯苓丸
中医方剂名
01 歌诀
03 用量 05 功用
目录
02 组成 04 用法 06 主治
07 方义
09 运用 011 禁忌
目录
08 配伍特点 010 加减化裁 012 重要文献摘要
基本信息
茯苓丸,中医方剂名,别名治痰茯苓元。为祛痰剂,具有燥湿行气,软坚消痰之功效。主治痰流四肢之臂痛 证。症见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临床常用 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慢性支气管炎、上肢血管性水肿等属于湿痰者。

茯苓丸的功能主治

茯苓丸的功能主治

茯苓丸的功能主治茯苓丸的概述茯苓丸是中药茯苓的一种剂型,外观为团丸状。

它是由茯苓等中草药制成的中药丸剂,具有广泛的功能主治。

茯苓丸作为中药丸剂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较好的药效和安全性。

茯苓丸的成分茯苓丸的主要成分是茯苓,此外还含有一些辅料。

茯苓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常用药材,具有补益脾胃、利水渗湿、安神定志等功效。

茯苓丸的功能茯苓丸具有多个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理脾胃茯苓丸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有助于消化和吸收,改善脾胃功能。

它可以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2. 利尿消肿茯苓丸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液排出,促进体内水分的调节,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它常用于治疗水肿、浮肿、尿少等问题。

3. 安神定志茯苓丸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可以缓解焦虑、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使人感觉安稳和平静。

4. 改善湿疹和皮肤瘙痒茯苓丸对湿疹和皮肤瘙痒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和消湿的作用,改善湿热内蕴引起的湿疹和皮肤瘙痒。

5. 其他功能茯苓丸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如调理心脾、清热化湿等,具体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茯苓丸的副作用与禁忌茯苓丸作为中药丸剂,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些副作用和禁忌。

1. 副作用茯苓丸一般来说安全性较高,副作用相对较少。

但个别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2. 禁忌茯苓丸不适用于以下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为茯苓丸的成分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所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脾胃虚寒者:茯苓丸性质偏凉,脾胃虚寒者使用可能会出现不适。

•过敏体质者:对茯苓丸中的成分过敏的人不宜使用。

使用茯苓丸的注意事项使用茯苓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请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用量。

2.存放时请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加重,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桂枝茯苓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桂枝茯苓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桂枝茯苓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桂枝茯苓丸的功能桂枝茯苓丸是中医药方中的一种药物,它是由桂枝、茯苓、白朮、甘草等药材制成的。

桂枝茯苓丸的主要功能如下:1.祛风散寒:桂枝茯苓丸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体内寒冷症状,如寒痹、寒疼等。

2.活血化瘀:桂枝茯苓丸的成分中含有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材,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

3.解表发汗:桂枝茯苓丸具有解表发汗的功效,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外邪,减轻发热症状。

4.补脾养胃:桂枝茯苓丸中的白朮等药材具有补脾养胃的作用,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等胃肠道问题。

桂枝茯苓丸的主治桂枝茯苓丸的主治疾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冒发热:桂枝茯苓丸具有解表发汗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

2.风寒湿痹:桂枝茯苓丸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肢体酸痛等症状。

3.血瘀气滞:桂枝茯苓丸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血瘀气滞引起的痛经、腹痛等问题。

4.脾胃虚弱:桂枝茯苓丸中的白朮等成分可以补脾养胃,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桂枝茯苓丸的用量桂枝茯苓丸的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调整,一般可以参考以下用量:1.成人:每次口服9克至15克,一日2-3次。

2.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适量调整,一般每次口服剂量为成人的一半。

3.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注意事项:1.本品为中药复方制剂,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本品为口服药物,应遵医嘱规定用药。

3.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不得超量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慎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是对桂枝茯苓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详细用药指导,请您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桂枝茯苓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桂枝、茯苓、白术、甘草等药材组成,制成丸剂。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湿热内蕴或心脾阳亏,而引起的各种症状的中药方剂。

它具有温中祛寒、化湿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以心脾阳虚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桂枝茯苓丸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如下:1. 温中祛寒:桂枝茯苓丸中的桂枝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温暖脾胃,提高阳气的运行。

茯苓则可以利水渗湿,通过排除体内的湿寒,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

2. 化湿除湿:茯苓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减轻体内的湿气滞留。

而桂枝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可以通过排汗的方式排出体内的湿气,改善体内湿气过重带来的不适症状。

3. 扶正固本:桂枝茯苓丸中的白术、甘草等药材可以提高脾胃的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同时,白术还具有健脾温中的功效,可以促进阳气的生成和运行。

而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能够增强桂枝茯苓丸的整体疗效。

桂枝茯苓丸适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 湿阻脾胃:湿阻脾胃是指慢性湿气停滞在脾胃,引起腹胀、纳差、大便溏泄等症状。

桂枝茯苓丸可以通过温中祛寒、化湿除湿的作用,改善湿阻脾胃引起的不适症状。

2. 水湿泛滥:水湿泛滥是指体内湿气过多,表现为浮肿、喘息、小便不利等症状。

桂枝茯苓丸可以通过利水消肿、化湿除湿的作用,减轻水湿泛滥带来的不适症状。

3. 心脾阳虚:心脾阳虚是指心脾功能低下,阳气不足,表现为畏寒、纳差、疲乏等症状。

桂枝茯苓丸可以通过温中祛寒、扶正固本的作用,提高心脾阳气的运行。

此外,桂枝茯苓丸还有美容养颜的功能。

由于桂枝茯苓丸能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使肌肤水分平衡,减少水肿和浮肿,从而提高肌肤的弹性和光泽,使人看起来更有活力。

然而,使用桂枝茯苓丸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孕妇禁用:桂枝茯苓丸中的桂枝有温经通络的作用,孕妇服用后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

人参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人参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起中医药方,很多人也不生疏,但你了解为什么中药材药物能够有这么大的功效吗?下边详细介绍一种山参茯苓丸来为大伙儿一一表明。

特异药方生产
山参白茯苓(去黑皮肤)白术茯苓各75克桂(去厚皮)炮姜(炮)川芎(切,炒)甘草(炙,锉)芎藭黄耆(锉)各60克陈橘子皮(汤浸;去白,焙)45克
特异制作方法生产
涂药十味,捣罗为末。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治肺虚寒,咳逆下利,少气困乏。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每服30丸,空肚时用酒或生姜汤送下。

慢慢加至50丸,日服二次。

特异摘抄生产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以上山参茯苓丸的中医药方,是依据中医辨证医治的标准开展配液医治,大伙儿可依据本身的状况采用适合的治疗方法。

大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大茯苓丸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大茯苓丸的功效有哪些吗?吃大茯苓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大茯苓丸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大茯苓丸的功效有哪些吗?吃大茯苓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白茯苓5斤(锉碎,甑中蒸1炊久,晒干,为末),白沙蜜3斤,柏脂7斤(静处作灶泥,大釜于上,加甑,取白茅锉令齐整,先人甑内衬,次安柏脂在上,釜内用石灰水蒸之令消,入釜中,去甑,接取釜内脂入冷水中,以扇扇之,两人对引之30过,复蒸,如前3遍,逐遍换釜中石灰水;取柏脂再入甑釜中,用醋浆水添深,又如上法蒸之3遍,逐遍换醋浆水;满3遍,又以好酒入釜中添深,如上法3遍,蒸炼了)。

【制法】上药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冬月温酒送下,饥者频服之,不饥为度;如饮酒不得,只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斤半,生干地黄(焙)4两,天门冬1斤(去心,焙),泽泻5两,胡麻1斗(炒作声),(1方无泽泻)。

【制法】上药各为末,和令匀,蜜拌旋丸。

【功能主治】轻身不老,明耳目,增强气力。


【用法用量】每服如鸡子大,每日5-6次,浆水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生活常识分享。

茯苓丸的主治功能主治

茯苓丸的主治功能主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理想的重要性,明确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奋斗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1. 理解理想的概念和意义。

2. 明确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的关系。

3. 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树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理想。

2.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自觉追求理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班会主题:理想。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理想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主体部分1. 理解理想的概念和意义a. 教师讲解理想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理想是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b. 分享名人名言,如:“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歌德)c. 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理想对我们很重要?2. 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的关系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的关系。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并探讨如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相结合。

3. 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a. 教师介绍如何制定人生目标的方法。

b.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个人短期和长期目标。

c. 分享制定目标的经验和感悟。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班会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鼓励学生将理想付诸实践,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理想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3. 学生制定人生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行性。

教学延伸:1. 开展“我的理想”征文活动,让学生将理想付诸文字。

2.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科研机构等,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定期举办班会,跟踪学生实现理想的过程,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班会主题PPT、名人名言等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分享自己的理想和制定的人生目标。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白术茯苓丸的功能主治

白术茯苓丸的功能主治

白术茯苓丸的功能主治1. 白术茯苓丸的基本介绍白术茯苓丸是一种传统中药丸剂,由白术和茯苓为主要药材制成。

白术,即白术根,为百合科植物白术的干燥块根。

茯苓,即茯苓花,为延胡索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白术茯苓丸具有一定的功能主治。

2. 白术茯苓丸的功能白术茯苓丸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温中益气•健脾养胃•利湿渗湿•安神定志3. 白术茯苓丸的主治白术茯苓丸主要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3.1 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消化不良:如食欲减退、腹胀、食物积滞等。

•虚腹泄泻:如脾胃虚寒所致的腹泻、大便溏泻等。

•食积:如胃脘胀痛、嗳气等。

3.2 湿气困扰引发的不适•湿痰:如咳嗽、痰多、胸闷等。

•湿疹:如皮肤潮湿、瘙痒、红肿等。

3.3 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失眠:如入睡困难、多梦、浅睡等。

•神志不宁:如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等。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1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3-6丸,一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用温开水送服。

4.2 注意事项•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等刺激性食物。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 总结白术茯苓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丸剂,以白术和茯苓为主要药材,具有温中益气、健脾养胃、利湿渗湿和安神定志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虚腹泄泻、食积等症状,以及湿气困扰引发的湿痰、湿疹等症状,同时对于失眠、神志不宁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也有一定疗效。

使用时需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发挥药物疗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茯苓丸功效与作用茯苓丸的功效:茯苓丸是除痰之剂, 茯苓丸由茯苓1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半夏2两、风 化、朴消1分组成,茯苓丸的功效是停痰臂
痛,茯苓丸主治痰停中脘、两臂疼痛,茯苓丸方解:茯 苓渗水,风化消软坚,枳壳行气,半夏燥湿,生姜制半 夏之毒而除痰,使痰行气通,臂通自止矣。 茯苓
丸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丸--除痰之剂组成:茯苓1两, 枳壳(麸炒,去瓤)半两,半夏2两,风化朴消1分。功 效:停痰臂痛主治:治痰停中脘,两臂疼痛
茯苓5分、黄连1两、阿胶(炒)3分。制法:上为末,以烧 粟饭为丸,如绿豆大。用法:每服20丸,粟米饮送下。 功效:分利水道。主小儿久新泻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
冷热。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 《孔氏家传》茯苓丸7配方:茯苓1两、黄芩1两、五味子 半两、半夏(汤洗7遍;切,姜汁浸,焙)3
分、橘皮(洗)1两、桔梗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 丸,如梧桐子大。用法:每服30丸,食后米饮送下。功 效:脾咳,大便坚,从腹上至头发热,脉疾
功效与作用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甄权方茯苓丸2 配方:辰砂、石菖蒲(去须,洗)、人参(去芦)、远志(去心, 洗,锉,炒令黄色)、茯神(去木
)、真铁粉、半夏、曲南星(牛胆制)各等分制法:上为细 末,生姜120克捣取汁,和水煮糊丸,如梧桐子大,别用 朱砂为衣,阴干。用法:每服10粒,加
至30粒,夜卧生姜汤下。功效:安神定心。治惊恐心悸。 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普济本事方》卷二茯苓丸3配方: 赤茯苓、人参、桂心、干姜、半夏(泡洗
,上连胸胁,下引腰背,表里彻痛,喘息不得,饮食咳 逆,面黄痿瘦,小便淋沥,阴痿不起,临炉不举,足肿 腹痛,五心烦热,身背浮肿,盗汗不绝,四肢拘挛
,或缓或急,梦寐惊悸,呼吸气短,口干舌燥,状如消 渴,急于喜怒,呜咽悲愁。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遵生 八笺》卷六茯苓丸11配方:白茯苓(去黑皮)
1两半、石斛1两半、人参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羚羊 角(镑屑)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五加皮1两、酸枣仁 1两半、五味子1两半、菟丝
肾消者。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茯苓丸5配方:白茯苓(去皮)3两、菟丝子5两(酒浸1宿, 别捣,焙干)、龙齿2两、益智(去壳
)2两、破故纸(炒)2两、远志(去心)2两、人参(去芦头)2两、 石菖蒲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100丸,空心、
食前煎灯心汤送下。功效:滋养血气,蠲除风冷。主真 元气弱,荣卫俱虚,精滑不固,神气消耗。茯苓丸的功 效与作用 《杨氏家藏方》卷八茯苓丸6配方:白
两、石长生3分、桂心1两、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 别捣为末)、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牡蛎1两(烧 为粉)、山茱萸1两、熟干地黄1
两、泽泻3分、石斛1两半(去根,锉)、附子1两(炮裂,去 皮脐)、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人参1两(去芦头)、防风 半两(去芦头)、羌活3分、
当归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末,炼蜜 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功效:丰盛体骨,光泽肌肤。主虚劳痿痹
七次,炒黄)、橘红各30克、白术、葛根、甘草、枳壳各 6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 每服50丸,米饮下,一日三次。功效:治
妊娠恶阻,心中烦闷,头目晕重,恶闻食气,呕吐痰涎, 胸腹痞闷,四肢重弱。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妇人大全 良方》卷一二茯苓丸4配方:茯苓、黄连花粉
、熟地、覆盆子、萆薢、人参、元参、石斛、蛇床子、 鸡肫皮制法:上药研细,水泛为丸。用法:每次6--9克, 磁石汤下。功效:治消中后,腿渐细,将成
。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全生指迷方》卷四茯苓丸8配方: 赤茯苓4两、黄芩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 梧桐子大。用法:每服30丸,米饮送下
。功效:四肢发热,逢风如炙如焚,此由阴阳气不调, 阴气虚,阳气盛,以水少木能灭盛火,阳独活于外。茯 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普济方》卷—一九引《指南
方》茯苓丸9配方:白茯苓1两、牡荆子半两、天雄1两(炮 裂,去皮脐)、黄耆1两(锉)、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 皮,炙干)、薯蓣1两、巴戟1
,手足厥冷,精气虚乏,骨节疼痛,头眩吐逆,腰脊强 直。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圣惠》卷三十。茯苓丸10配 方:茯苓1两、山药1两、肉桂1两、山茱萸
1两、巴戟1两、白术1两、牛膝1两、菟丝子1两、干姜3 钱、细辛3钱、防风3钱、柏子仁3钱、泽泻3钱、牡丹皮3 钱、附子(童便煮3次,1两1个)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每 服7丸,空心盐汤送下,日2次。功效:男子五劳七伤, 两目迎风泪出,头风项强,回转不得,心腹胀满
用蜀椒、干姜温散坚痞;枳、木、苓、半健运痰湿;杏 仁、当归下气和血;甘遂、茵陈破结利水,为酒疸开辟 去路也。茯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千金》卷十。茯
苓丸的功效与作用 zuozuowan
野生黑枸杞/
。归经:足太阴、阳明药。方义:1、茯苓渗水。2、风 化消软坚。3、枳壳行气。4、半夏燥湿。5、生姜制半夏 之毒而除痰,使痰行气通,臂通自止矣。煎
服法:姜汁糊丸,姜汤下。茯苓丸1配方:茯苓、白术、 椒目各30克、木防己、葶苈、泽泻各38克、甘遂80克、 红小豆、前胡、芫花、桂心各15克、芒
消50克(别研)制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 子大。用法:每次5丸,用蜜汤送下,每日一次。稍加, 以知为度。功效:治水肿胀满。茯苓丸的
子(酒浸1宿别捣,焙)3两、云母粉2两、黄耆(细锉)1两、 防风(去叉)1两、细辛(去苗叶)1两、独活(去芦头)1两、杜 仲(去粗皮,炙,锉)1
两、鹿角胶(炙燥)2两、槟榔(煨,锉)2两、天雄(炮裂,去 皮脐)1枚、续断(锉,焙)2两、泽泻1两半、当归(锉,焙)1 两半、熟干地黄(焙)3
两、甘草(炙)1两、肉苁蓉(酒浸,去破皮)1两半。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每服30丸,空 腹煎枣汤送下,日2次。功效:诸癞脓
溃,体虚气热,荣卫不清,风鼓于脉。茯苓丸的功效与 作用 《圣济总录》卷十八茯苓丸12配方:茯苓1两、茵陈 1两、干姜1两、白术(熬)30铢、枳实
30铢、半夏18铢、杏仁18铢、甘遂6铢、蜀椒12铢、当归 12铢。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 每服3丸,空腹服,日3次。稍稍加
,以小便利为度。功效:酒疸,心下纵横坚而小便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前凝水石散治内疸,此茯 苓丸治酒疸,乃酒积渍于心下,按之纵横格指,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