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和历史

合集下载

经典名方中茯苓的本草考证

经典名方中茯苓的本草考证

此外,茯苓还可以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以适应不同的病症。如与黄芪、白 术等配伍,可增强健脾益气之效;与酸枣仁、远志等配伍,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 与党参、白术等配伍,可改善脾胃虚弱、食少纳呆之症。
3、应用案例
在实际临床中,茯苓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医生 常常会选用茯苓配合猪苓、泽泻等药物治疗;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茯苓可与党参、黄芪等药物合用,起到利水渗湿、益气养心的作用;对于小儿腹 泻患者,茯苓可与白术、山药等配伍,以健脾止泻。
理的配伍和改良,以适应现代人的需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观看
4、注意事项
虽然茯苓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 先,茯苓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因此患有出血性疾病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 应慎用。其次,茯苓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
因此在使用时应适量控制剂量。此外,茯苓对于部分人群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前应进行过敏测试。
总之,通过对经典名方中甘草的本草考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甘草的 药性和作用,以及其在经典名方中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看到中药学的不断发展, 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我们期待中药学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黄精,作为一种具有显著药效的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以其补肾益精、健脾 益气之功效被广大中医所推崇。在诸多经典名方中,黄精的身影亦随处可见。本 次演示将从本草考证的角度,对经典名方中黄精的历史渊源、药性特点、应用及 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对甘草进行了详细记载。他指出, 甘草有生用和炙用两种,其作用各不相同。生甘草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等方面,而炙甘草则主要用于补脾益气、调和药性等作用。同时,他还提出了一 些关于甘草的使用禁忌和使用方法。

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茯苓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被称为茯苓菌、松鹤菌等。

它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茯苓的起源与分类、药理作用、主要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字数将不少于6000字以上。

第一章:茯苓的起源与分类第一节:起源茯苓是由真菌茯苓菌寄主树上寄生而生长的子实体。

茯苓菌又被称为松花粉菌,中药名茯苓即来源于此。

茯苓的主要产地为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日本。

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中,茯苓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被誉为“药王”。

第二节:分类茯苓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茯苓科鹤孔菌属。

茯苓的形态特征为:子实体呈菌盖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柔软,灰白色或黄白色,菌肉软、茸毛状;孔状菌肉密集,白色;没有菌柄。

茯苓的组织结构与其他真菌有所不同,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真菌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章:茯苓的药理作用茯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炎、利尿、降压、抑制肿瘤、增强免疫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茯苓的药理作用。

第一节:抗炎作用茯苓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茯苓酸具有抗炎作用。

茯苓酸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中的白细胞活化,减轻炎症表现,同时还能减弱炎症反应中的疼痛感受。

茯苓酸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人体的抗炎能力。

第二节:利尿作用茯苓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可以减轻尿蛋白。

茯苓中的活性成分可促进肾小管节段钠重吸收的迅速运送和调节,从而增加尿液排泄量,改善水肿症状。

此外,茯苓还具有保护肾小球功能的作用,有助于肾脏的健康。

第三节:降压作用茯苓中的茯苓酸可以通过降低血浆肾素水平而降低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茯苓还可以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供氧能力,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供血不足,从而调节血压水平。

茯苓同时还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损伤的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

第四节:抑制肿瘤作用茯苓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茯苓中的茯苓酮类活性成分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生长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血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鱼腥草与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鱼腥草与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鱼腥草与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与茯苓(Poria cocos)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们在中草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治疗许多疾病和症状都具有特殊的功效和作用。

接下来,我将为你详细介绍鱼腥草与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一、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鱼腥草是一种多年生植物,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的制剂和民间草药中。

它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菌作用:鱼腥草富含挥发油、黄酮类、黄酮醇等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它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特别是对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2. 抗病毒作用:研究表明,鱼腥草对于多种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

鱼腥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毒能力。

3. 改善循环系统:鱼腥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脂、抗血栓、扩张血管等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

4. 清热解毒: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感冒、咳嗽、喉炎、扁桃体炎等病症的治疗。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回复。

5. 利尿排毒:鱼腥草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对于尿路感染和体内湿热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鱼腥草在中医药学中常常与其他草药配伍使用,以增加疗效。

例如,与连翘、金银花等植物一起使用,可以治疗感冒、发烧、咽喉炎等疾病。

二、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茯苓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草药,主要采自深山的木质长白菌菌核。

它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利水消肿:茯苓具有明显的利水作用,可以减轻体内的水肿症状。

它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多余水分,改善水湿引起的水肿、浮肿、尿量减少等问题。

2. 清心安神:茯苓有镇静作用,对于心理紧张、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放松、平静。

3. 健脾益胃:茯苓有益胃健脾的作用,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问题。

白茯苓来源故事及功效作用

白茯苓来源故事及功效作用

白茯苓来源故事及功效作用关于茯苓,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吧,那么有没有深入了解过呢?今天小编给你讲下关于茯苓的小故事还有它的功效!茯苓:健脾补中,让你返老还童中药白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简介茯苓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把它列为上品,称其“主胸胁气逆,利小便,久服能安魂养神,暖肚延年”。

自古便被列为“中药八珍”之一。

关于茯苓有很多传说。

它的名字传说是来自一对夫妻,丈夫叫小伏,妻子叫小玲,小玲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小伏日夜照顾她,二人患难相依。

有一天,小伏进山为小玲采药,看见一只带箭伤的野兔,小伏追到一片松林,兔子忽然不见了。

他四处寻找,发现在一棵松树旁,一个球形的东西上插着一支箭。

于是,小伏拔起箭,发现在棕黑色球体表皮裂口处露出里面白色的东西。

他把这种东西挖回家,做熟了给小玲吃。

第二天,小玲就觉得身体舒服多了,小伏非常高兴,经常挖这些东西给小玲吃,小玲的病也渐渐痊愈了。

这种药是小伏和小玲发现的,人们就把它称为“茯苓”。

在茯苓的应用上,大文学家柳宗元有一段趣事,他还写了一篇著名的《辨茯神文并序》。

相传有一次他去看病,医生告诉他吃茯神,他吃了买回来的茯神后,病情并不见轻,反而加重。

后来他才发现买回来的茯神原来是老芋头冒充的,他联想到社会上类似骗取钱财的事很多,就写下了:“呜呼!物固多伪兮知者盖寡,考之不良兮求福得祸。

”可见假冒伪劣古往今来都是社会公害。

茯苓别名伏灵、伏菟、松腴、松苓、不死面,它的皮称茯苓皮,皮下呈淡红色的部分叫赤茯苓,里面白色的部分称白茯苓,抱根者名伏神。

茯苓味甘而淡,性平,无毒,归心、肺、脾、肾经,具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临床多用于心腹胀满,气虚劳伤,痰饮,水肿,腹泻,健忘失眠,心悸,眩晕等病症的治疗。

冬春季节更替之际,高血压病人血压节节攀升,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失眠等症到了高发时节。

前几天来就诊的杨先生就是高血压患者。

他说近日头晕心悸、时常恶心呕吐,我为他检查看见舌苔白、脉弦滑,为膈间水饮所致,给他开了处方:半夏15克、茯苓30克、生姜15克,水煎服,6剂后诸症痊愈。

中药故事茯苓的健脾利湿效果

中药故事茯苓的健脾利湿效果

中药故事茯苓的健脾利湿效果茯苓,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中草药材,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

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总结,中医学家发现茯苓具有良好的健脾利湿效果,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一、茯苓的简介茯苓,又称为猪苓、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的菌核。

其呈圆盘状或椭圆形,表面微微凹凸,白色或略带黄色,质地轻便,能浮于水面。

产地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

二、茯苓的药理作用1. 健脾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

当脾功能不佳时,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会下降,从而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问题。

茯苓具有健脾的作用,能够促进脾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2. 利湿湿邪对人体的影响很大,容易导致水肿、尿少、便溏、皮肤油腻等问题。

而茯苓具有利湿的作用,能够通过增加尿液的排出、促进水分代谢,有效地改善湿邪所致的不适症状。

3. 安神茯苓还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能够缓解烦躁、多梦、失眠等症状。

这是因为茯苓中含有一种称为赤茯苓氨酸的物质,具有镇静、安神的效果。

三、茯苓的适应症1.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导致消化功能低下的常见原因之一,茯苓可通过健脾的作用,改善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2. 湿邪内停湿邪内停是湿气停留在人体脏腑中,导致湿气症状的表现。

茯苓具有利湿的特性,可改善湿邪内停引起的水肿、尿少等问题。

3. 神经衰弱茯苓对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烦躁、失眠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四、茯苓的应用形式茯苓可以以药材形式使用,也可以研磨成粉末后用于药片、胶囊等制剂。

此外,茯苓还可以入药和食用,并制成茯苓糕、茯苓粥等食品,以增强人体内脾胃的功能。

五、茯苓的使用注意事项1. 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慎用由于茯苓具有一定的功效特性,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在使用茯苓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茯苓具有利湿的特性,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过度排尿,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中药茯苓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浅析

中药茯苓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浅析

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茯苓的形态特征及鉴别...............................................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化学成分 (2)1.2.1 多糖 (2)1.2.2 三萜类化合物 (2)1.2.3 其他成分 (2)2 茯苓的药用价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中医典籍记载...............................................................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现代药理研究 (3)2.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抗自由基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延缓慢性肾损害的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血液粘滞度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镇静、镇痛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2.8 其他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临床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茯苓

茯苓

茯苓(Fú Líng)出自《神农本草经》。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

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

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茯苓薏米粥。

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

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茯苓薏米饼。

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

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茯苓陈皮姜汁茶。

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

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

以紫灵芝药效为最好,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分布最广的在江西,灵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经过科研机构数十年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灵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

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

国内外均有分布。

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

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

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枸杞还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功能主治:治肝肾阴亏,益精明目。

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

可入药,具有凉血除珍、清肺降火等功效。

可到大有恒中药材库查询中药材地骨皮。

如何把中药茯苓做成糕点

如何把中药茯苓做成糕点

如何把中药茯苓做成糕点茯苓,又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

在我国有悠久药用和食用历史。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它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

里面白色或粉红色。

茯苓菌核的外皮叫茯苓皮,能利水肿;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称作赤茯苓,能渗利湿热;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叫白茯苓,一般切成小方块,能渗湿健脾;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者称为茯神。

切成方形薄片,能宁心安神。

中医认为。

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能泻能补,两得其宜之药也。

利水湿以治水肿小便不利,化痰饮以治咳嗽、痰湿入络之症.健脾胃而能止泻止带,宁心神治惊悸失眠。

药性平和,无伤正气之弊,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脾虚湿盛、正虚邪实之症尤为适宜。

现代药学研究发现,茯苓可以利尿、镇静、护肝、抗肿瘤,还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增加。

茯苓的糕点做法:一、太和饼原料:山药120克,莲子、白术、芡实、芡实、茯神、神曲、使君子、天南星各120克,炙甘草6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用老米饭干500克,加入蜜糖制成小饼。

功效:健脾和胃,男女小二脾胃虚弱者最易。

二、清宫茯苓糕原料: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粳米、糯米。

制法:茯苓等药各等分并磨为细粉,粳米,糯米等另磨粉。

取药粉3份,粳米粉5份,糯米粉2份,用水和成年糕,放入笼内蒸熟,做成小饼。

每日早、晚各食1~2个。

功效:健脾益肾,宁心安神,延年益寿。

三、八珍膏原料:党参60克,茯苓60克,白术30克,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克,白糖240克。

制法:共研细末,同白米粉蒸糕。

每服不拘多少,日进二三次,白开水送下。

功效:此方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扶养脾胃,男女小儿诸虚百损,服此糕,无不神效。

四、阳春白雪糕原料:党参60克,茯苓60克,白术30克,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克,白糖240克。

制法:共研细末,同白米粉蒸糕。

每服不拘多少,日进二三次,白开水送下。

功效:此方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扶养脾胃,男女小儿诸虚百损,服此糕,无不神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状鉴别
水试
火试
显微鉴定
粉末加丙 酮回流, 加醋酸溶 解,加硫 酸反应
碘化 钾-碘 试液 反应
加碘 紫外 液反 吸收 应 光谱
用少量 石膏加 大量石 灰黏在 一起制 成的伪 品 用茯苓 粉掺伪 后人工 压制而 成的伪 品
块状,呈青灰色, 水泡易 质重,坚硬,易 崩解 折断,口尝涩味 浓,伴有沙粒感
采收加工
野生茯苓常在7月至次年3月到松林中采挖。 人人工栽培茯苓接种后第二年7~9月间采挖。 茯苓个:将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囤盖,进行“发 汗”,使水分析出,取出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行 “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 茯苓片:将鲜茯苓去皮后切片,阴干。 茯苓块:将鲜茯苓去皮后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阴干。 茯神:中有松根者。 茯苓皮:加工茯苓块片时削下的皮。 赤茯苓:去茯苓皮后,内部显淡红色者。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
⑸以茯苓对照药材为对照,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色谱 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臵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质量评价
经验鉴别 药材以体重质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 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水分不得过15.0% 纯度检查 总灰分不得过5.5%
茯苓皮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 水分不得过18.0%
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 皮。多为长条形,形状大小 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 内面白色或淡棕色并带有白 色或淡红色的皮下部分。体 软质松,略有弹性。
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
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 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 淡红色或淡棕色。
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 的茯苓,呈不规则的厚 片,厚薄不一,白色, 淡红色或淡棕色
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能使环磷酰胺所致白 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7、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镇静作用。茯 苓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 ,这种协同作用, 可能是中枢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妨碍了 戊巴比妥的分解与排泄而致麻醉时间延长。 8、其它作用 :有增强心脏收缩以及加速心 率的作用
含有茯苓成分的药品
水浸后 表面无 粘质, 无蹦散 现象 水浸后 表面起 粘质
易燃,燃 烧时无焦 糊臭,无 异味,灰 炭不碎
可见细 长的菌 丝,无 色或带 棕色
淀粉、 山芋粉 为原料 压制而 成的伪 品
块状或片状,但 表面色泽均一, 均为白色,断面 多为角质样,体 轻,质酥松,手 搓易成粗粉,口 常略甜,有山芋 味,嚼之不粘牙
块状,有灰白相 间的花斑点,断 面颗粒状,体轻, 质松,无臭,味 淡,嚼之有剌舌 感
可见茯苓 菌丝及团 块,但含 有众多草 酸钙方晶
茯苓的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茯苓具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
解质的排出。此外,还有镇静和降低血糖作用 2 、抗菌作用: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对用试管 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 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茯苓对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溃疡 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某些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 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4、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Pachyman), 含量很高。茯苓聚糖本身无抗肿瘤活性,若切断其所含的β(1→6)吡喃葡萄糖支链,成为单纯的β-(1→3)葡萄糖聚糖[称 为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则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 可达96.88%。
茯苓
茯苓概述
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当时 称“茯菟”。 茯苓别名:茯灵,伏灵,伏兔,茯菟,据说源自伏 零。 “大者如三四升器,外皮黑而细皱,内坚白”
“土人乃假斫松作之”等栽培茯苓的记载。
“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 “千年大松,下有茯苓”。
来源:为多菌核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 产地:主产于湖北、安徽、河南、云南、贵 州、四川等地。 有栽培与野生两种,栽培者产量较大, 以安徽为多,故有“安苓”之称;湖北产量 亦较大;野生者以云南为著,称“云苓”。 习惯上以云苓质优。 主要寄生于赤松、马尾松等松属植物的 根部。
化学成分
多糖 主要为β-茯苓聚糖(β-pachyman),约占干重的93%, 为含β -(1→6)吡喃葡萄糖支链的β -(1→3)葡萄糖聚糖, 对抗肿瘤无活性;若切断其β-(1→6)吡喃葡萄糖支链,成 为单纯的β-(1→3)葡萄糖聚糖,称为茯苓次聚糖 (pachymaran),则具抗肿瘤活性。 三萜酸类,主要为四环三萜酸类化合物,如茯苓酸(pachymic acid)、齿孔酸(ebricoic acid)、块苓酸(tumulosic acid)、松苓 酸(pinicolic acid)等。 甾醇类 麦角甾醇。 生物碱类 如胆碱、腺嘌呤等。 蛋白质及衍生物类 如组氨酸、β-茯苓聚糖分解酶、蛋白酶 等。 尚含卵磷脂及脂肪。
①茯苓个
④茯苓片
②茯苓皮
⑤茯神
③茯苓块
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 不规则的块状,小者如拳,大者直 径20~30cm或更大。 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 有明显隆起的皱纹。 体重,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 平,呈颗粒状,外层淡棕色,内部 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具裂隙或 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 粘牙。 ●以体重坚实、外色棕褐、皮纹细、 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 者为佳
无菌丝体, 只可见大 量类圆形 或暖圆形 的单粒淀 粉
显蓝 紫色
用植物性 的根为原 料压制而 成的伪品
块状或片状,白 立即溶 易燃, 可见众多 色或类白色,质 化,溶 然后成 的淀粉粒 地坚硬,难折断, 液浑浊, 灰白色, 及少量大 断面颗粒状,显 放置后 轻吹即 型导管碎 粉性,气微,味 立即析 散 片、石细 淡,微酸,嚼之 出沉淀 胞、草酸 粘牙 钙结晶、 木薄壁细 胞、木纤 维、偶见 方晶和不 定性晶体
真实性鉴定
1、植物形态:真菌茯苓为寄生或腐寄生植物。菌核埋在土内, 多成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有特臭气、大小不一,表 面淡灰棕色或黑褐色,断面近外皮处带粉红色,内部白色。子 实体平伏,伞形,直径0.5~2mm,生长于菌核表面成一层薄 膜,幼时白色,老时变浅褐色。菌管单层,孔为多角形,孔缘 渐变齿状。与显微镜下观察,担子棒状,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 形,一端尖,平滑,无色。 2、性状鉴别:
补气养血安神
滋阴补血安胎 温补肾阳
活血化瘀
滋阴补肾
【来源】民间方 【原料】茯苓粉30 克 粳米100克 红枣 20枚 【制作】先将红枣 文火煮烂,连汤放 入粳米粥内,加茯 苓粉 ,再煮沸即成。 【用法】每日服2 次,可酌加红糖。 【功效】健脾补中, 利水渗湿,安神养 心。适用于慢性肝 炎 脾胃虚弱、腹泻、 烦躁失眠等症
其余药材与饮片
总灰分不得过4.0%
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茯苓皮不得少于6.0%,其余药材与饮片均不得少于 2.5%。
【功效】性平,味甘、淡。利水渗湿,健脾 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 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茯苓、土茯苓与猪苓
茯苓为为多孔菌科 真菌茯苓的干燥菌 核 土茯苓为百合科 植物光叶菝葜的 干燥根茎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 饼,是北京的一种滋 补性传统名点,且此 饼当推稻香村最佳。。 源于《重订瑞竹堂经 验方》(原方称 “丹”,实为点心)。 本方用茯苓、人参补 气益脾,以人参延缓 衰老。用于补虚,抗 衰延年。 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 白面粉做成薄饼,因 为滋补性强加上慈禧 爱吃,所以身价百倍。 凡到北京的外地人, 大都要到王府井买几 盒带回去,以馈赠m1,在水浴上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 滤液蒸干,残渣加1ml冰醋酸,再加硫酸l滴,显淡红色,后变 淡褐色。(麦角甾醇反应) ⑵取茯苓片或粉末少许,加碘化钾碘试液l滴,显深红色。(多 糖类的显色反应)
⑶粉末加-萘酚及浓硫酸,团块即溶化,可显橙红色至深红色。
⑷取茯苓粉末0.1g于试管中,加水5ml,煮沸,加碘试液3滴, 得黄色溶液,应不显蓝色或紫红色。(检查淀粉或糊精)
猪苓为多孔菌科猪 苓的干燥菌核
伪品
形状鉴别 水试 火试
显微 鉴定
粉末加 丙酮回 流,加 醋酸溶 解,加 硫酸反 应 显淡红 色
碘化 钾碘试 液反 应
显深 红色
加 紫外 碘 吸收 液 光谱 反 应
显 最大吸 黄 收峰为 色 234nm, 242nm 显 蓝 色
茯苓块 (茯苓 片)
切成块状或片状, 多呈白色或淡红色, 断面糙,颗粒状, 质坚硬,手搓不易 碎,无臭,味淡, 嚼之粘牙
茯苓霜这个名字, 可能大家听起来比 较陌生,但如果说 起它的主要成分茯 苓,白茯苓100克, 鲜牛奶50克,蜂蜜 适量即可所谓茯苓 霜 据《本草品要经会》 是这样记载的,就 是说茯苓可以很好 地去除人脸上长的 疮、斑,以及妇女 产后那种产生的黑 斑 因此也经常拿蜜和 茯苓末去做面膜。
谢谢!
燃烧时有 无菌丝 焦糊气味, 体,只 灰不成形 有大量 淀粉粒
形状鉴别
水试
火试
显微鉴定
粉末加丙 酮回流, 加醋酸溶 解,加硫 酸反应
碘化 钾-碘 试液 反应
加碘 紫外 液反 吸收 应 光谱
玉蜀黍为 原料压制 而成的伪 品
块状或片状,但 外表面白色或淡 黄色,断面不甚 平滑,粉性,体 轻,质疏松,易 折断,无臭,甘 甜,嚼之粘牙
茯神:方块状,附 有切断的茯神木(松 根)。质坚实,色白。
3、显微鉴别:
粉末:灰白色。 用用水装片,可见无色不 规则颗粒状团块或末端钝 圆的分枝状团块。 遇水合氯醛试液,团块溶 化露出菌丝。菌丝细长稍 微弯,有分枝,无色或带 棕色(外层菌丝),直径 3~8μm,稀至16μm,横 壁偶克察见。 本品不含淀粉粒及草酸钙 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