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合集下载

13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学案模板

13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学案模板

北林区兴福中学“导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导学学案班级姓名编号日期: 审批:课题:灿烂的中华文化设计者:石晓磊年级·三组制政治【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1、旧知链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新知自研:中华文化的组成【学习目标】传承中华美德。

【教具准备】试卷同类演练(时段:正课,时间:8分钟)一、单选题1、中新社北京2009年11月18日电:奥巴马登长城感悟历史。

他感叹地说:“长城太雄伟了”,“在这里,我们要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

奥巴马之所以“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是因为()A、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C.中华文明悠久而辉煌D.万里长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2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A 我国汉族的文化人创造B 我国各族人民的知识分子创造的C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D 我国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3 、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有:①文化典籍②文学艺术③中国哲学④道德伦理⑤精神文明A ①②③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④D②④⑤4、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无愧于人类的文化。

下列内容属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是:A 闻名世界的金字塔B 孙子创立的儒家学说C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D 神州系列飞船5、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原因是:A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B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C 英雄人物不断涌现D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6、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再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这些美德:()①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③具有坚固的历史地位,不会改变④已渐渐迷失,被西方文化所代替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7、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将奥运精神、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中国产痛的纸卷轴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目标:1. 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传统价值观。

2. 掌握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如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传统节日等。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积极态度和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尊重。

教案大纲:一、导入(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地理、历史、人文景观等资料,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好奇心。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对中国文化有哪些了解?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什么?二、学习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30分钟)1. 通过PPT和互动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其历史背景。

2.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的内容(如地理、历史、语言、文学、艺术、传统节日),调查并制作海报展示给其他小组。

三、深入了解中华文化(40分钟)1. 各小组展示海报,分享他们所调查的内容,互相学习、交流。

2. 听取学生意见,选择一部分重要内容展开更深入的讲解,如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与庆祝方式、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等。

3. 观看相关视频片段,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四、体验中华文化(4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相关的手工艺制作或舞蹈表演,亲身体验传统文化。

2.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中国古代的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传统婚礼等。

五、总结与展望(1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到的新知识和体验。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教案完成后的评价和调整:1. 评价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所展示的海报的准确性和有关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程度。

2. 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反馈,增加互动性和探究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在教案中适当加入课堂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第一篇:《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3、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代代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教学重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难点: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和开展主题探究相结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第三课第一课时曾学过中国哪些方面在世界舞台上哪些方面的的地位提高了?(政治经济文化)。

今天所讲的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请翻到课本p64页。

我们将漫步中华文化长廊,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无穷力量。

二、讲授新课——中华文化之旅(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导入: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

(大家知道哪几个?)这些古国的文明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盛极一时,如今它们怎样了呢?看课本相关链接:四大古代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历史最久,可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古印度的婆罗门文明极其辉煌,可是却非本土所创;古埃及文明渊源甚远,如今却已是面目全非,有一种文明却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你知道这是哪个文明吗?(学生: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能绵延不绝5000年,历久弥新,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说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活动:根据学生回答生成教学。

点评、表演)活动:中华文化是什么?说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现在我们来做个活动:①学生分八小组,②每组有老师设定的一个观察中华文化的角度,每个小组你们共同从这个角度看到的中华文化有哪些内容,不要重复。

灿烂的中华文化学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学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学案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引导同窗们了解,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聪慧制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组成、特点和阻碍,中华传统美德的要紧表现,教育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美德。

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传统美德的要紧表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美德。

前预习:、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缘故确实是:。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份有哪些?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什么阻碍?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要紧表现有哪些?学习进程一、灿烂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活动一】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1)、中华民族一起制造中华文化【活动二】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并作介绍。

①、方块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连年的历史。

②、故宫是我国古代皇家宫殿的标志性建筑,至今已有400连年的历史。

③、京剧。

④、编钟。

⑤、粽子。

⑥、丽江纳西族文化…………。

(2)、中华文明什么缘故能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缘故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制造力和凝聚力当中。

【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称呼代表人物要紧成绩思想家孔子整编《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经)、儒家学派开创人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什么缘故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答:因为他们用自己辉煌的成绩一起装扮了中华文化的大花园,都从不同方面在中华文化史册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中华文化的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活动三】列举言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阻碍如:A、吃一堑长一智说明擅长从失败中总结体会教训。

B、车到山前比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是激发身处逆境中的人民的勇气、鼓舞其斗志的良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言语或格言都充满辨证思想的成语。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诗词、书画、戏曲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汉字:汉字的起源、发展、结构特点及书法艺术。

2. 诗词:古典诗词的分类、特点、代表人物及名篇鉴赏。

3. 书画:中国画的起源、分类、特点及著名画家简介。

4. 戏曲:中国戏曲的起源、分类、特点及著名剧种简介。

5. 民俗: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中华文化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书写汉字、鉴赏诗词、绘画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汉字、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的相关知识。

3. 分析:分析具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就中华文化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书写汉字、鉴赏诗词、绘画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书写、绘画、鉴赏等。

4.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中华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风格及著名建筑简介。

2. 饮食文化:中国传统饮食的分类、特点、代表菜肴及烹饪技艺。

3. 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4.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5. 宗教信仰:中国主要宗教的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主要内容;(3)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总结中华文化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全球视野。

二、教学重点1. 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主要内容;3.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教学难点1. 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2.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展示中华文化的图片,如故宫、长城、京剧等;(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华文化?它有哪些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如汉字、诗词、书画、哲学等;(2)分析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3)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

4.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欣赏与实践(1)让学生欣赏中华文化的艺术作品,如诗词、书画、京剧等;(2)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创作,如书写汉字、绘制山水画等;(3)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2)强调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2)收集有关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特点;2. 探索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华文化的历史和传统;2. 中华文化的艺术形式和特点;3. 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2. 中华文化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材料;3. 学生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的印象和感受。

二、知识呈现(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华文化的历史和传统,包括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辉煌时期。

2. 介绍中华文化的艺术形式和特点,如中国书法、绘画、剪纸、京剧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传播。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方面,如中华美食、中医、功夫电影等,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四、学生展示(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中华文化的其他方面,如中国传统节日、古代建筑等,并与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

六、练习与评价(15分钟)1. 发放学生阅读材料和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

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他们的思考。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和体会。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中国留学生或华人社区的代表来学校分享中华文化。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2. 中华文化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材料;3. 学生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知道中华文化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能够从中华民族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华文化,培养和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在了解中华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课前准备】1.教师、学生共同收集本地的文化资料;2.收集中国文学、军事、思想、天文等方面的史料;3.收集对自己的成长影响较大的传统格言、警句;4.收集有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报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

开幕式主要分四部分进行:欢迎仪式、文艺演出、运动员入场仪式、点燃圣火。

近2万名中外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用奇妙的创意、高科技的手段、动人的表现手法,奉献给全世界一台经典的奥林匹克视听盛宴。

一张承载着中国文化精髓的“纸",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具匠心的构思。

当那张光电效果组合而成的“卷轴"缓缓打开时,青铜、古陶、玉器、水墨山水等等极具中国文化的符号——“写”在纸上.那一刻,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观众都在惊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播放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有人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你同意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北京奥运会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还有就是5000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第一章:中华文化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中华文化的定义和特点:汉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等。

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等。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等。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了解。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章:中华文化的语言文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语言文字的特点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和汉语语法。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中文字和语言的独特性。

2.2 教学内容:中华文化中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金文、小篆等。

汉字的结构和特点:笔画、部首、音韵等。

汉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词序、助词、语气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文字的发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汉字的结构和特点。

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汉语表达方式。

第三章: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

3.2 教学内容:春节:贴对联、放鞭炮、拜年等。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不同节日的庆祝方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节日习俗的理解。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节日的庆祝活动。

第四章:中华文化的饮食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影响。

让学生了解中华美食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饮食文化的文化内涵。

4.2 教学内容:中餐的基本特点:烹饪技法、口味、食材等。

中华美食的种类:川菜、粤菜、苏菜等。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2.认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3.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中国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特点3.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4.中国艺术的种类和特点三、教学过程第一课:中国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2.让学生思考中国文化对他们的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讨论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第二课: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特点1.通过讲解和展示资料,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古代文化的不同方面,如哲学、文学、科学等。

第三课: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1.通过讲解和展示资料,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让学生了解中国人过节的方式和意义。

3.引导学生比较中国传统节日和其他国家的节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第四课:中国艺术的种类和特点1.通过展示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介绍中国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2.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中国艺术作品。

3.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艺术的价值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2.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欣赏分析法: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1.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材料。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对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评估。

3.作品展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相应的作品,展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和文化活动,拓宽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2.鼓励学生参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培养他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组织学生参加学习中文和中国艺术的课外活动,提高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

本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通过前面学习已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爱我中华,从何唤起学生这种爱国之情?从了解到爱是升华。

设计思路本课主要解决的是文化认同感的问题,仅靠教师的讲解,远远不够,效果也不好。

所以,以学生的合作探索为主,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

基于此点,设计本课时,从导入到展开再到升华,各个环节都强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在知识上,使同学们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及中华文化的力量。

理解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能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并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

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影响。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影响。

学法和教法分析学法:讨论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在“交流讨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

)教法:创设情景法、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归纳法、活动探究法、练习法、提问法、讲授法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中华文化、传统美德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又可以寓于形象、生动的历史资料之中。

学情分析:通过初二的学习,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中华文化的特点缺乏了解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

初三《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方案

初三《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方案
能力目标: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巨大力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
学法指导:从产生、影响来分析特点
知识链接:体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人物、名言格言、古诗等
②、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重要的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华文化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④、中华文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材料分析:
(1)在汉语中,一个“了”字就把已经完成的动作表现出来了,根本用不着英语上的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那么罗嗦。(2)现代社会,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2倍的纸张。全世界使用西方语言的人要比使用汉语的人多5倍,也就要浪费多少倍的木材?(10-20倍)(3)几千年来,中东人一直不能释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而现代中国人却能读通商朝文字。不仅如此,2009年高考,四川还出现了考生用甲骨文书写的作文。(4).在汉语学术论文中,经常有汉语、阿拉伯数字和西方拼音文字混用的现象,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却找不到一个汉字。这说明中华文化的长处是兼容性。
课程内容:2. 7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融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学习目标:引导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组成、特点和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教育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美德。

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美德。

自主学习:1、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哪些?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5、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合作探究一、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活动一】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作为黄石人,请大家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问题一、在品味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带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中华文化他是由谁创造出来的?总结(1)、中华文化的产生:【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为什么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答:因为他们用自己光辉的成就共同装扮了中华文化的大花园,都从不同方面在中华文化史册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中华文化的特点:(3)、中华文化的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活动二】中国的奥运会留给世界最深的记忆会是什么呢?(4)、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前后两个同学为一组,自主讨论)一个重要原因是:【活动三】列举言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影响如:A、吃一堑长一智说明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B、车到山前比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是激发身处逆境中的人民的勇气、鼓舞其斗志的良药。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言语或格言都充满辨证思想的成语。

(4)、中华文化的特点:(5)、中华民族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2、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活动四】与传统美德有关的成语或故事,说出它们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1)、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活动五】练一练:名言警句于传统美德连线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B、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注重道德内省() 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胜者强;君子强学而力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D、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苟利国,不求富贵)捍卫道德尊严() E、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崇尚人伦和谐道德传统() F、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礼之用,和为贵)(2)、中华传统美德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作为传统美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学生用

《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学生用

《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

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及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

学习重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学习难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方法浏览预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阅读,查找资料,合作完成自学导引(一)正确认识中华文化——“是什么”(重点)(注:“★”重点符号)中华文化产生组成★特点地位★影响我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和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独具特色的,浩如烟海的,名扬世界的,异彩纷呈的,充满智慧的,完备深刻的。

,。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

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和具有深刻的影响。

而且对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为什么”(难点)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华文化?——“怎样做”(拓展点)答:⑴;列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质:⑶。

精题演练一、选择:1.2010年9月29日山东曲阜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时,海外华人、华侨和侨界领袖一起前来参与祭孔大典活动港澳台地区也派出了祭孔参访团前来祭祀。

同时世界各地的孔庙也举行祭孔活动。

举行祭孔大典()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③有利于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的融合归一④是文化复古主义的重要表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

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很重要地位。

这一材料告诉我们(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独领风骚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3.2010年11月的亚运会会徽以“羊”为主体形象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案课程名称:灿烂的中华文化课程年级:高级中学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2.探讨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4.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和传承的兴趣。

教学内容:1.中华文化的定义和概述。

2.中华文化的历史沿革。

3.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4.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和艺术形式。

5.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多媒体展示: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现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和艺术形式。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教学过程:导入(15分钟):1.展示一幅古代中国画作,并引导学生思考:这幅画反映了哪些中华文化的特点?2.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讲授(30分钟):1.介绍中华文化的定义和概述。

3.介绍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和谐、忠诚、孝道等。

探究(4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和艺术形式。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华文化经典或艺术形式,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内涵和影响。

巩固(25分钟):1.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展示(10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成果和体验。

2.教师总结授课内容,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何互相影响?课后作业:1.写一篇文章,总结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选择一个中华文化经典或艺术形式,撰写一篇论文,分析其内涵和影响。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分析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思考的深度。

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博物馆或展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

3. 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诗词、书画、戏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重要特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和重要特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华文化事例,如诗词、书画、戏曲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灿烂的中华文化》2. 课件:中华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3. 教学道具:如儒家、道家、佛教文化相关的道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中华文化事例,如诗词、书画、戏曲等,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的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知识测试:通过测试题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中华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中华文化主题活动:如举办诗词比赛、书画展览、戏曲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

2. 参观文化遗址: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古迹等地,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3. 邀请文化专家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分享中华文化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九、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反馈,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武钢实验学校贺俊臣
情景导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视频。

自主学习:根据课件展示的教学内容,从教材中快速找到答案:
⏹1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3中华文化的影响:
对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各是什么?
⏹4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历
史典故_____;格言警句_______。

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一中华文化的特点
活动一:走进文化大观园:
1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提到中华文化,你还会想到哪些(概括出中华文化的内容:)?
2这些文化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请你口头谈谈对它的理解。

主题探究二中华文化的力量
活动二: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
1殷墟渔洋村完整的记录着中华6000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说明了什么?
2“四大文明古国” 是哪四国?有的消亡,有的断代,唯独中华文明5000年不曾中断。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主题探究三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活动三:感悟文化影响力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华文化的影响
力进一步扩大,惊悉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思考:中华文化的影响有那些?
对中国:
对世界文化:
板书设计:(知识整理)
巩固落实:
(一)选择题
1. 每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国现确定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18项。

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

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②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③影响着中国的发展道路;④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2.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建造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明在之所以绵延数千年,是因为()。

A.中华文明比其他文明更优秀、更先进;
B.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C.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
(二)非选择题
1、“武汉汉剧文化进校园”走进武钢实验学校。

今年9月是武钢实验学校“汉剧进校园活动月”,学校开展了汉剧进校园活动主题的活动,你认为这项活动对传承中华文化有何意义?
2、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你对中华传统美德了解多少?(历史典故/格言警句)
3、如何传承这些传统美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