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体药物

合集下载

2024年甾体激素药物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甾体激素药物市场前景分析

甾体激素药物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甾体激素药物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类与甾体激素相关的疾病。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甾体激素药物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甾体激素药物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态势和发展机遇等方面,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市场规模甾体激素药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规模。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甾体激素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的市场规模增长最快,预计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X%。

2. 市场趋势2.1 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甾体激素药物在老年人口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老年人常常存在与甾体激素相关的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

因此,市场上对甾体激素药物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2.2 新型甾体激素药物不断涌现近年来,新型甾体激素药物的研发不断取得突破,其中包括口服剂型和外用剂型的创新产品。

这些新型甾体激素药物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受到患者和医生的广泛欢迎。

新型甾体激素药物的涌现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增长。

3. 竞争态势甾体激素药物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态势。

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几家跨国制药公司和一些地方性制药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研发新的甾体激素药物,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以及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格局。

4. 发展机遇4.1 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甾体激素药物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制药公司可以通过开发新的甾体激素药物和扩大市场渠道来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取更好的发展机遇。

4.2 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甾体激素药物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大。

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甾体激素药物的场景,如体育锻炼、美容美体等。

制药公司可以抓住这一机遇,研发相关的甾体激素药物,并在市场中寻求收益。

结论甾体激素药物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规模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药物分析10第十章甾体类药物

药物分析10第十章甾体类药物

02 甾体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 性质
胆固醇类甾体
01
胆固醇类甾体是甾体类药物中最早被发现和应用的,其结构由 四个环戊烷并氢化菲组成,中心连接一个甲基。
02
胆固醇类甾体的性质主要表现在其脂溶性,难溶于水,但易溶
于有机溶剂。
胆固醇类甾体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脑、肾上腺和性腺等部位,
03
是人体重要的类固醇激素合成原料。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甾体类药物的分析。
该方法将样品中的化合物通过气化后,在固定相和流 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通过火焰离子化
检测器或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 等优点,但仅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甾体类药物。
质谱法
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 特异性的分析方法,适用于 复杂样品中微量甾体类药物
02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甾体的性质表现为较强的亲脂性 和一定的极性,也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水。
03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甾体在人体内主要参与应激反应 和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
其他甾体化合物
其他甾体化合物包括胆酸类、强 心苷类等,其结构与胆固醇类甾
体相似,但侧链和基团不同。
其他甾体化合物的性质表现多样, 如强心苷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亲 水性,能与生物碱结合形成难溶
药物分析10第十章 甾体类药物
目录
CONTENTS
• 甾体类药物概述 • 甾体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 甾体类药物的分析方法 • 甾体类药物的质量控制与杂质检查 • 甾体类药物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01 甾体类药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甾体类药物是指具有甾体结构的化合 物,通常是指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 结构的药物。

甾族类药物

甾族类药物

PART SIX
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
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是指利用多基因重组技术有目的的对细 胞代谢途径进行修饰、改造,改变细胞特性,并与细胞基因调控、代谢调控 及生化工程相结合,为实现构建新的代谢途径生产特定目的产物而发展起来 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高级阶段。
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
新金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 ST-095),其产物 AD与 ADD 的摩尔比 为 2:1。经过传统的诱变选育,前期获得了一株诱变菌株命名为 M.neoaurum JC-12, 其产物 AD 与 ADD 的摩尔比为 1:10。
参考文献 [1]邵明龙.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合成甾体药物中间体 ADD 和 TS [D].无锡: 江南大学,2016. [2]叶 丽 , 史济平.甾体微生物转化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J].工业微生 物,2001,31(4):40-48. [3] 阳葵; 李晓静; 冯霞; 尹强; 赵海燕 .底物的分散和溶解对甾体微生物酶反 应的影响 [J].微生物学通报,2001,28(6):68-71
甾醇侧链降解 甾醇侧链降解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酶系,经过 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将甾醇 C17 位的支链进行断裂分解, 生成雄甾-4-烯-3,17-二酮(AD)和雄甾-1,4-二烯-3,17-二 酮(ADD)等甾体药物中间体的过程。 甾体脱氢反应 主要是指甾体母核上的脱氢,具体脱氢反应位点主要包括 C1,2 位,C4,5 位,C7,8 位,C9,11 位,C14,15 位, C16,17 位等。目前,甾体结构上 A 环 C1,2 位点上的脱氢 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这是因为 C1,2 位点上引入双 键之后,其抗炎的效果和作用能够成倍地提高,这也是皮 质激素如氢化强的松与其同系列甾体药物生产的关键步骤。

甾类药物(药物化学课件)

甾类药物(药物化学课件)
甾体激素药物概述
1
类型和基本结构
类型
按药理作用划分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性激素:
雄激素、雌激素、 孕激素 、 甾体避孕药
按化学结构划分
➢雄甾烷类:雄激素 ➢雌甾烷类:雌激素 ➢孕甾烷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孕激素及甾体避孕药
2
甾体激素分类
性激素
甾体 激素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孕激素
雌甾烷
雄性激素
蛋白同 化激素
Δ1、9α-F、16-CH3、16α、17α-OH和17αCH3能增强皮质激素活性。
6α-CH3、16α-OH和6α-F能减弱钠的潴留,甚 至促进钠的排泄。
17
醋酸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 Acetate
O CH2OCOCH3 HO
OH
O
化学名: 11β,17α,21-三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
23
天然的孕激素是黄体酮,它是由雌性动物卵 泡排卵后形成的黄体所分泌,妊娠后改由胎盘分 泌。黄体酮具有维持妊娠和正常月经的功能,同 时还具有妊娠期间抑制排卵的作用,是天然的避 孕药。目前临床应用的孕激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孕酮和睾酮两类。
24
孕激素的结构特征
基本母核是孕甾烷 Δ4-3-酮 17-甲基酮或17β-羟基、17α-炔基、17α-羟基
孕甾烷 25
典型药物
黄体酮 Progesterone
化学名:孕甾-4-烯-3,20-二酮,又名孕酮。
26
黄体酮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无味;极易溶于氯仿,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鉴别:本品含17-甲基酮,具碱性硝普钠(亚硝基铁氰 化钠)反应,显蓝紫色。其他常用的甾体药物则

《甾体激素药物》课件

《甾体激素药物》课件

配伍禁忌
某些药物与甾体激素药物混合使用可能会产 生化学反应,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 。
06
甾体激素药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药研究与开发
要点一
新型甾体激素药物的发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甾体激素药物 被发现,这些药物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
要点二
药物合成方法的改进
通过改进药物的合成方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 ,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甾体激素药物。
植物提取法
介绍通过植物提取法制备甾体激素 药物的过程和特点。
03
02
化学合成法
介绍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甾体激素 药物的过程和特点。
酶法合成
介绍酶法在甾体激素药物制备中的 应用。
04
甾体激素药物的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介绍国家对甾体激素药物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 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规定。
质量控择适 当的激素药物,避免不必要的 用药。
监测不良反应
在使用激素药物过程中,密切 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发 现并处理。
治疗措施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 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 药物治疗、停药观察等。
05
甾体激素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注意 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深入了解药物作用机制
通过对甾体激素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 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开发更加精 准的药物提供帮助。
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扩大药物应用范围
随着研究的深入,甾体激素药物的应用范围 不断扩大,可以用于更多疾病的治疗。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详解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详解

加速试验
在超常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以 预测甾体激素类药物在短时间内 的稳定性。
长期试验
在接近实际储存条件下进行长期 试验,以确定甾体激素类药物的 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05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生物 活性评价
细胞水平评价方法
细胞增殖实验
通过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评估药物的抗增殖 或促增殖活性。
细胞凋亡实验
03 样品前处理技术
提取与纯化方法
液-液萃取法
利用样品与提取剂之间的溶解度 差异,将目标物从样品中提取出 来。常用的提取剂包括有机溶剂
、酸、碱等。
固相萃取法
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样品中的目标 物进行选择性吸附,然后用适当 的溶剂洗脱,达到分离和纯化的 目的。常用的吸附剂包括硅胶、
氧化铝、活性炭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人体试验评价方法
临床试验
在人体中进行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包括I 期至IV期的临床试验。
生物等效性试验
比较创新药物与已上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 代动力学参数,以评估其生物等效性。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探讨药物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指导合理用药。
06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代谢 与排泄研究
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
02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方法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LC)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对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离和鉴别。该方法具有操作简 便、快速、成本低等优点,但分辨率和灵敏度相对较低。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实现 对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离和分析。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甾体激素类 药物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甾体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甾体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甾体药物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甾体药物是一类具有激素作用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类固醇激素和甾体类药物。

它们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广泛用于治疗炎症、免疫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甾体药物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医药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报告旨在对甾体药物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并就市场现状给出详细的分析,以及未来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预测。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和分析,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为相关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各个部分的简要介绍。

例如: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甾体药物进行概述,并阐明撰写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随后将进行对甾体药物市场现状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在正文的第三部分,将对甾体药物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分析,结合市场动态和政策环境进行探讨。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市场分析的结果,展望市场前景,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整个报告将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分析甾体药物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呈现全面、客观、准确的市场分析报告。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围绕着为什么要进行甾体药物市场分析,包括对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揭示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同时,也可以说明市场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相关企业和决策者制定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并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的市场信息和数据支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甾体药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实现市场与产业的双赢。

1.4 总结:通过对甾体药物市场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甾体药物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当前,甾体药物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甾体药物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并且市场广阔。

甾体药物

甾体药物
①无甾烷
②2个酚羟基
雄甾烷
雄激素
主要由睾丸产生
1.促进男性性器官发育成熟
2.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3.促进蛋白质合成及减少分解的蛋白同化作用
①雄甾烷
②△4—3酮
③C17—OH
蛋白同化激素
由雄激素改造而得
1.蛋白同化作用增强,雄性作用降低
2.可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及骨钙积蓄
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灼伤、骨质疏松、骨折后不愈合,发育不良等。
①雄甾烷,去掉雄甾烷C10上角甲基
②△4—3酮
③C17—OH
孕甾烷
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由肾上腺皮质所分泌
1.主要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及生长发育有关
2.大剂量应用时,可产生抗炎,抗毒,抗休克和抗过敏等作用
①孕甾烷
②△4—3酮
③C17—α醇酮基
④C11—有O
盐皮质激素
由肾上腺皮质所分泌
调节机体的应
硫酸→酯香↑

酚羟基反应
三氯化铁→绿(蓝)色



炔基反应
硝酸银→白色↓

氟化物反应
氧瓶中燃烧后

强酸显色反应
与硫酸等作用可显色,并产生荧光
黄色
淡红棕色
橙红色
红褐色
由孕激素改造而来
避孕作用
去掉孕激素C10上支链
表一甾体药物
表二甾体药物一般性质
药物
所加试剂及现象
雌二醇
己稀雌酚
甲睾酮
醋酸地塞米松
黄体酮
炔雌醇
炔诺酮
结构
羰基反应
肼→腙浅黄色↓



甾体激素类药物(1)

甾体激素类药物(1)

甾体激素类药物基本结构:均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母核。

分类: 1.肾上腺⽪质激素:⽪质酮衍⽣物,如可的松、泼尼松、地塞⽶松等。

本类药物多为C21-羟基所形成的酯类。

结构特点是具有21个C原⼦:A环:具有Δ4-3-酮基;C17:具有α-醇酮基并多数有α-羟基;C10、C13:具有⾓甲基;C11:具有羟基或酮基;其它:有些⽪质激素具有Δ1,6α、9α卤素,16α羟基,6α、12α、16α、16β甲基等。

2.雄性激素及蛋⽩同化激素:甲睾酮、丙酸睾酮、⼗⼀酸睾酮等;蛋⽩同化激素有苯丙酸诺龙。

结构特点:雄性激素具有19个C原⼦;蛋⽩同化激素具有18个C原⼦(C10上⽆⾓甲基);A环:具有Δ4-3-酮基;C17:⽆侧链,多数是⼀个β-羟基,有些是由他形成的酯,有些具有α-甲基。

3.孕激素:也称为黄体酮激素或孕酮。

典型药物为黄体酮。

中国药典收载有: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酸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原料及制剂;醋酸氯地孕酮原料等。

结构特点:具有21个C原⼦;A环:具有Δ4-3-酮基;C17:具有甲酮基,有些具有α-羟基,与醋酸、已酸等形成酯(如醋酸甲地孕酮、醋酸氯地孕酮、⼰酸羟孕酮等);其它:有些具有Δ6、6β-甲基、6α-甲基、6β-氯。

4.雌激素:⼜称卵泡激素。

雌⼆醇、炔雌醚、苯甲酸雌⼆醇、戊酸雌⼆醇、炔雌醇原料及制剂等。

结构特点:具有18个C原⼦;A环:为苯环,C3上具有酚羟基且有些形成了酯或醚;C10:⽆⾓甲基;C17:具有β-羟基或酮基,有些羟基形成了酯,还有些具有⼄炔基。

⼝服避孕药:炔诺酮、炔诺孕酮、炔孕酮。

多数在A环上具有Δ4-3-酮基,与黄体酮和睾酮⼀致;有的在C17上具有β-羟基、α-⼄炔基或甲酮基;有的在C10上⽆⾓甲基,与雌激素相同。

鉴别试验: 呈⾊反应1.与强酸的呈⾊反应:许多甾体激素能与硫酸、磷酸、⾼氯酸、盐酸等呈⾊,其中与与硫酸的呈⾊反应应⽤较⼴。

药品名称颜⾊荧光加⽔稀释后的变化醋酸可的松黄或微带橙⽆颜⾊消失溶液澄清氢化可的松棕黄⾄红绿⾊黄⾄橙黄微带绿⾊荧光,少量絮状沉淀泼尼松橙⽆黄⾄蓝绿泼尼松龙深红⽆红⾊消失,灰⾊絮状沉淀炔雌醇深红黄绿地塞⽶松磷酸钠黄或红棕⽆某些甾体激素药物与硫酸-⼄醇或硫酸-甲醇作⽤⽽呈⾊。

甾体激素药PPT课件

甾体激素药PPT课件

新药研发需要经过多个阶段, 包括靶点发现、药物设计、合 成与筛选、临床试验等。
当前,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 展,新药研发的速度和效率得 到了显著提高。
甾体激素药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甾体激素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新型激素类似物的发现和开发。
这些新药在疗效、副作用和给药方式等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 治疗选择。
案例分析:某甾体激素药的临床应用
某甾体激素药是一种糖皮质激素 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
抑制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该药物主要用于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 征、支气管哮喘等免疫性和炎症
性疾病。
通过合理的剂量和用药方案,该 药物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案例分析:甾体激素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激素类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 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毒性 作用,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
免疫抑制
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 功能,降低机体对感染和过敏
的抵抗力。
内分泌紊乱
激素类药物干扰正常的内分泌 平衡,导致一系列内分泌失调
症状。
基因突变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 基因突变和肿瘤发生。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化需求等。
06 甾体激素药的临床应用与 案例分析
临床应用概况
甾体激素药是一类具有特定化学结构 和生理活性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治疗多种疾病。
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 医生的指导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抗免疫、抗肿瘤、 抗骨质疏松等作用,对于一些难治性 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 节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清除率是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量 ,是评价药物在体内消除能力的指标。

药物化学甾体药物

药物化学甾体药物

3-苯甲酸雌二醇 420
3,17-二丙酸雌二醇 420
雌二醇 不能口服,口服以后经过胃肠道和肝脏代谢会迅 速地失活,通常雌二醇的3位的羟基或者17位的羟基把 他成酯,增加了他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10
非甾体雌激素
己烯雌酚 422
化学名:(E)-4,4`-(1,2-二乙基-1,2-亚乙烯基)双苯酚。 有二个酚羟基的话,会起到一个雌性激素的活性作用。 能与三氯化铁起呈色反应。
甾类药物的基本骨架(甾核)
为环戊烷并多氢菲的四环结构,有6个手性C原子。

4
甾类药物的结构特征
5β系甾体激素
5α系甾体激素

5
甾体激素分类
雄甾烷
雌甾烷
孕甾烷
雄性激素--雄甾烷,雌性激素--雌甾烷; 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孕甾烷

8
雌二醇的结构修饰—炔基化、醚化
炔雌醇 420
炔雌醚 420
尼尔雌醇 420
雌二醇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是17位羟基氧化生成酮羰基,如在17位 引入一些基团,他可以阻止17位羰基的氧化或增加口服吸收能力 或增加活性。

9
雌二醇的结构修饰—酯化
16
苯丙酸诺龙
427
化学名:17β-羟基-雌甾-4-烯-3-酮苯丙酸酯,又称为苯 丙酸去甲睾酮。
其10位去除了甲基,雄性激素的结构变成了雌性激素的结构, 其同化激素的作用仍然存在,雄性激素的副作用大大减弱,可用 于慢性同化性的疾病或手术后的愈合。但会产生轻微的男性化和 肝脏毒性。这就是蛋白同化激素,这类药物就是我们通常称为的 类固醇类化合物(在体育界在兴奋剂检查中间要检查)。

19
小结
刚才我们介绍也甾体激素,首先介绍了甾体的化合物结 构特征及他的变化方法和命名的原则,也介绍他的空间 结构,这一类甾体的药物都是5α的甾体,还介绍了雌性 激素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的药物里面又分雄性激素和 蛋白同化激素。

第十篇-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

第十篇-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

C
酮 基 异烟肼 异 烟 腙 ( 黄 ) HCl
(缩合)
OH
CONHN N
异烟腙(黄色)
2. 方法: 对照品法
供试液 对照液
挥 CH去C乙l 醇
异 烟肼
A ℃
暗45′
A供 = C供
A对
C对
C供=
A供 A对
×C对
3.讨论 (1)溶剂的选择
异烟肼盐酸盐→甲醇、乙醇 无水甲醇 无水乙醇
(2) 酸、异烟肼的量 盐酸 : 异烟肼 = 2 : 1
C17 –乙炔基 C17 –羟基
与AgNO3反应 可成酯
第二节 鉴别试验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 1、熔点: 2、比旋光度: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物
质1g的溶液,在一定的波长和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 如醋酸地塞米松:二氧六环中10mg/ml下比旋度+82~88º 3、吸收系数:如醋酸地塞米松在无水乙醇中240nm
三、比色法
(一)四氮唑比色法
1. 原理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C17 -α-醇酮基 强还原性
四氮唑盐 C a醇酮基 有色甲臜
OH - [还原]
C NN
N
NCl+-
氯化三苯四氮唑 (TTC)
红四氮唑(RT)
2e
OH
三苯甲臜↓深红
max 480 ~ 490nm
C NN
NN H
蓝四氮唑 (BT)
C NN
深红
絮状↓灰
(二) 官能团的反应
1、 C17 – α – 醇酮基
还原性
A. 呈色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 素药物
四氮唑盐 OHˉ
呈色
B. 沉淀反应
肾上腺 皮质激 素药物

药物化学 12 甾体药物

药物化学 12 甾体药物

(五)、甾体化合物构象
R
R
H
H
正系 5β 粪甾烷系 别系 5α 胆甾烷系
CH3 CH3 H H
正系 5β(ea稠合)
R
CH3 CH3 R
H H
别系 5 α (ee稠合)
二、甾体药物
甾体激素是一类重要 的内分泌激素,在机 体的发育、生殖、体 内平衡等方面有广泛 作用。 甾体激素:性激素+肾 上腺皮质激素
OH CH3 3
O
去氢甲睾酮(Methadienone,美雄酮,大力补) 有较强蛋白同化活性。
(三)、孕激素和甾体避孕药 月经周期
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分成三个期: 月经期(第1~5天)、增生期(第5~14天) 分泌期(第15~28天)。 增生期:卵泡不断分泌雌激素的作用; 分泌期:黄体分泌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 月经期:黄体萎缩,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持作用。
甲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在黄体酮分子中17α位引入乙酰氧基,具口服活性; 在C6上引入甲基,不仅可提高分子的脂溶性,延长药 物作用时间,还可明显增强其孕激素活性。
2.甾体避孕药 生殖过程: 卵子的产生 卵子的成熟 排卵 受精 受精卵着床 胚胎发育
分类:
抑制排卵 抗着床 抗早孕
1. 孕激素
O
O
黄体酮(Progesterone) 1934年从雌猪卵巢中分离出活性物质黄体酮, 促进子宫及乳腺发育,维持性周期,保持怀孕等; 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等; 口服经体内迅速代谢而失活,一般采用注射给药 。
a. 睾丸酮类
OH C CH
O
妊娠素(Ethisterone,乙炔睾丸酮) 第一个上市的口服有效的孕激素药;

甾体激素类药物

甾体激素类药物

18
18
19
18
20 17
第一节 甾体药物概述
18
18
19
18 20 17
19
第一节 甾体药物概述
甾体化合物取代基的构型:
第一节 甾体药物概述
甾体激素母核上双键的表示方法 表示环上的双键;5表双键在甾环5;6位;
3 OH5雄甾烷
第一节 甾体药物概述
甾体激素化学/甾体药物的发展历史:
1930‘:动物腺体——雌酚酮等;阐明化学结构;实验室全合成成功;学科建立; 1940’: 半合成;推动发展;
其它甾体雌激素药物
其它甾体雌激素药物
二 非甾体雌激素
结构特征:反式二苯乙烯类

药理作用与雌二醇相同;活性更强; 避孕药/有时用作事后避孕药;
三 抗雌激素
结构特征:三苯乙烯类
抗雌激素作用产生的原因: 在靶细胞中竞争性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与受体的结合作用较强
且持久;形成生物活性较低的抗雌激素受体复合物; 难以进入靶细胞的细胞核; 即使少量进入细胞核;也不能与核染色体的受体部位结合; 同时干扰雌激素受体的循环;
HO
BO
HO
OH
O
O
HO
HO
BO
雌二醇的结构改造
可从皮肤 黏膜 肌肉和胃肠道等途径吸收;口服后在肝脏内迅 速代谢失活;
由于雌二醇的活性相当高;因此在结构修饰时考虑的问题已不是活 性;而是希望获得使用方便 药效持久 作用专一或副作用少的药物;
17位乙炔基的引入;避免17位的氧化代谢;且17位羟基与硫酸酯的结合 受阻;失活变慢;
第二节 雌激素和抗雌激素
Estrogens and Antiestrogens

《甾体药物》word版

《甾体药物》word版

第十五章甾体药物激素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活性物质,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

甾类激素主要有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两大类,它们通常都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的母核结构,基本骨架如下:12345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7A BC D各种甾类激素药物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在于取代基的种类、位置和数目,双键的位置和数目,以及C10上有无角甲基、C17上有无侧链基等。

第一节甾类激素药物概述一、甾类激素药物的分类和命名(一)甾类激素药物的分类甾类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雌甾烷、雄甾烷和孕甾烷三大类。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C10,C17位上。

101717171010雌甾烷雄甾烷孕甾烷(二)甾类激素药物的命名甾体化合物的命名主要有下列规定:①处于甾环平面上方的原子或基团称β-构型,用实线表示;处于甾环平面下方的原子或基团称α-构型,用虚线表示;构型未定者,用波纹线表示。

②用“去甲基”或“降”表示与原化合物相比少一个甲基或环缩小一个碳原子;用“高”表示与原化合物相比增多一个碳原子或环扩大一个碳原子;③双键可用“烯”或“△(读Delta)”表示,如4,5位双键可用4-烯或“△4”表示,而5,10位双键用5(10)-烯或△5(10)表示。

④有些甾体药物要用类似的甾核作母体,命名时用氢化表示增加两个氢原子;去氢表示减少二个氢原子。

甾类药物命名时,首先选择一个适当的母体,然后在母核名称的前后分别加上取代基的名称、位置及构型即可。

例如:CH 3OH OOH HO (甲睾酮)雌甾?-1,,,35(10)-三烯--317β 二醇(雌二醇)------171743甲基羟基雄甾烯酮α β - 去氢氢化可的松(可的松)三酮烯孕甾烷二羟基,,,------2011342117αOH OO O OH C OCH 2OHCH 2OH OC HO二、甾类激素药物的一般性质(一)官能团的反应1.羰基的反应 含C 3和C 20酮基的甾类激素药物能与2,4—二硝基苯肼,硫酸苯肼,异烟肼等反应,生成有色的腙类衍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甾体药物体激素是一类稠合四环脂烃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由A、B、C和D四个环稠合的而成,A、B、C环为六元环,而D为五元环。

理论上这四个环有多种稠合方式,但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即5-α系和5-β系,5β-系为A/B环顺式稠合,而5α-系为A/B环反式稠合,这主要是有5-H的取向不同所成。

C H3C H3C H3C H35α-系的构象式5β-系的构象式但天然存在的甾体激素均为5-α系。

其四个环都是反式稠合。

C5、C8、C9、C10、C13、C14为手性碳原子。

当环上取代基在环平面的上方时,用β-表示。

在环平面的下方时,用α表示。

当甾体母核平面平放在纸平面上时,虚线表示取代基在环的下方,为α取代;实线表示取代基在环的上方,为β取代。

甾体A、B、C环一般以椅式构象存在,D环以半椅式构象存在。

甾体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将它们分为雌甾烷类、雄甾烷类及孕甾烷类化合物。

若按其药理作用分类,可分为性激素及皮质激素;C H3C H3C H3C H3C H3C H3孕甾烷雄甾烷雌甾烷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雌性激素雌甾烷雄性激素性激素雄性激素雄甾烷蛋白同化激素甾体激素孕激素糖代谢皮质激素孕甾烷肾上腺皮质激素盐代谢皮质激素第一节雄性激素及同化激素雄性激素是维持雄性生殖器的发育及促进第二性征发育的物质。

雄性激素还具有蛋白同化活性,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代谢,使肌肉生长发达,骨骼粗壮。

临床上雄性激素用于内源性激素分泌不足的补充疗法。

而蛋白同化激素用以治疗病后虚弱和营养不良的病人。

1、雄性激素及同化激素雄酮为从动物尿中提取得到,为第一个被发现具有雄性激素作用的物质,但效力太弱,OHOHOHOHH无实用价值。

睾酮(Testosterone)是从动物睾丸中分离得到作用较强的内源性雄性激素。

其他天然雄性激素还有雄烯双酮、雄烯三酮、11β-羟基-雄烯双酮等。

OH HOHH OH HOH H(雄酮)(睾酮)睾酮在消化道易被破坏,因此口服无效,为增加其作用时间,将17位的羟基进行酯化,可增加脂溶性,减慢代谢速度,如丙酸睾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

考虑睾酮的代谢易发生在C -17位。

因此,在17α位引入甲基得甲睾酮(Methyltestosterone),因空间位阻使代谢受阻,故可口服。

对雄性激素的化学结构改造主要目的是获得蛋白同化激素。

雄性活性的结构专一性很强,对睾酮的结构稍加变动就可使雄性活性降低及蛋白同化活性增加。

但要做到完全没有雄性活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雄性激素活性仍是蛋白同化激素的主要副作用。

睾酮的结构中引入卤素或除去19-角甲基可显著增加蛋白同化作用,降低雄性激素作用。

如氯司替勃(Clostebol)和苯丙酸诺龙(Nandrolone Phenylpropionate)。

对甲基睾丸素A环进行改造,亦能增强蛋白同化作用,明显降低雄性化作用,如羟甲烯龙(Oxymetholone)和司坦唑醇(Stanozolol)及达那唑(Danazol)。

C H3C H3OO HC lC H3C H3OO HC H3HO C HHH3氯司替勃羟甲烯龙司坦唑醇雄性激素的体内代谢主要由三种途径:芳构酶、5α-还原酶和17β-脱氢酶。

5α-二氢睾酮3α5α3α-脱氢酶*甲睾酮H3化学名为17α-甲基-17β-羟基雄甾-4-烯-3-酮。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略有吸湿性,[α]25D+79°~+85°(C=1,乙醇)。

mp.163~ 167℃。

在主要用于男性缺乏睾丸素所引起的各种疾病,亦可用于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和迁移性乳腺癌等,但本品对肝脏有一定毒性。

女性大剂量使用本品具有男性化的副作用。

雄性激素的A环和B环的稠合方式对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反式稠合时有活性,而顺式稠合无作用。

A环的扩环或缩环,都将失去活性。

3-酮和3α-羟基的引入均能增加其雄性作用。

另外,17β–羟基对保持雄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17α-羟基化合物无雄性作用。

17–引入甲基可阻碍17β-脱氢酶的代谢,而有利于口服。

*丙酸睾酮OC H3 O化学名为17 -羟基雄甾-4-烯-3-酮丙酸酯。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氯仿中易溶,乙醇中溶解,植物油中略溶在水中不溶,mp.118-123℃,[α]25D+84°~+90°。

由于具有△4-3-酮的不饱和酮的结构部分存在,具有紫外吸收。

丙酸睾酮为睾酮的长效衍生物,注射一次可维持药效2~4天。

H OOA l(O C H(C H))(去氢表雄酮)H OO H(睾酮)(二氢睾酮)*苯丙酸诺龙N H CH3CH3O ONHC(CH3)3CH3CH3OOH化学名为17 -羟基-雌甾-4-烯-3-酮-3-苯丙酸酯。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不溶于水,[α]25D+48°~+51°。

mp.182℃。

苯丙酸诺龙为19-位失碳雄激素类化合物,由于19位失碳后,其雄激素活性降低,但蛋白同化激素活性相对增高。

为最早使用的蛋白同化激素类药物,用于烫伤,恶性肿瘤手术前后、骨折后不愈合和严重骨质疏松症、早产儿、株儒症及营养吸收不良、慢性腹泻和另外一些消耗性疾病。

长期使用时有轻微男性化倾向及肝脏毒性。

*达那唑C H化学名为17α-孕甾-2,4-二烯-20-炔并[2,3-d]异噁唑-17β-醇。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氯仿中易溶,在水中不溶。

[α]25D+21°~+27°, mp.223~230℃。

本品为弱雄激素,兼有蛋白同化作用和抗孕激素作用,无孕激素和雌激素活性,其作用点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能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并作用于卵巢,影响性激素的合成,使体内雄激素水平下降,抑制子宫内膜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生长。

本品主要从尿排泄,其代谢物为l-羟甲基乙炔睾酮。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性乳腺炎、男性乳房发育、痛经等。

还可用于性早熟、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自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抗雄性激素药物(1)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由于5α-还原酶能将睾酮转化为活性极强的内源性雄性激素二氢睾酮,所以选择性抑制5α-还原酶,它能有效的降低血浆和前列腺组织中的二氢睾酮的浓度。

产生雄激素拮抗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良性的前列腺增生。

如非那雄胺(Finasteride)。

*非那雄胺化学名为17β-(N-特丁基氨基甲酰基)-4-氮杂-5α雄甾-1-烯-3-酮本品为白色结晶,mp. 257℃,也有报道为mp.252-254℃,[α] 405-59°(c = 1 MeOH)。

非那雄胺为5α-还原酶抑制剂,阻断体内睾酮还原成二氢睾酮,增加体内睾酮的量,临床用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睾酮二氢睾酮(2)雄激素受体拮抗剂该类药物能拮抗二氢睾酮对受体的作用,阻断或减弱雄激素在其敏感组织的效应,可用于治疗痤疮、女性男性化、前列腺增生和肿瘤。

如氟他胺(Flutamide)和它的α-羟基代谢物能与二氢睾酮竞争雄激素受体,临床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

*氟他胺O 2NN HC H 3OC H 3F 3C化学名为2-甲基-N-[4-硝基-3-(三氟甲基)苯基]丙酰胺。

本品mp. 111.5-112.5℃,临床用于治疗抗雄性激素,治疗肿瘤。

第二节 雌性激素雌性激素是促进雌性动物第二性征发育及性器官成熟的物质,由雌性动物卵巢分泌产生。

雌性激素与孕激素一起完成女性性周期、妊娠、授乳等方面的作用。

此外,还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临床用于雌激素缺乏症、性周期障碍等,也用于治疗绝经症状和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癌。

1、甾体雌激素雌酮、雌三醇及雌二醇(Estradiol )从孕妇尿及卵泡中分离得到内源性雌性激素。

许多组织能将雌二醇与雌酮相互转变,经代谢最后形成雌三醇。

其中雌二醇的活性最强。

H H雌酮 雌二醇 雌三醇内源性雌激素在肠道大部分被微生物降解,虽有少量在肠道可有部分被迅速吸收,但在肝脏又被迅速代谢。

所以口服几乎无效。

雌二醇有极强的生物活性,10-8~10-10mol/L 的浓度对靶器官即能表现出活性。

因而,以雌二醇为先导物的结构改造的主要目的往往不是为了提高活性,而是为了能够口服或能够长效。

为了延长半衰期,对雌二醇的两个羟基进行酯化,如雌二醇的3-苯甲酸酯、3,17-二丙酸酯、17-戊酸酯或17 -环戊基丙酸酯等,都可在体内缓慢水解释放出雌二醇而延长疗效。

此外、在雌二醇17α-位引入乙炔基得到炔雌醇(Ethinylestradiol ),因增大了空间位阻,减少了代谢,而成为口服有效药物。

在3位引入环戊基得炔雌醇醚(Quinestrol ),为长效口服避孕药。

*雌二醇H化学名为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

本品为白色或乳白色结晶性粉末,在空气中稳定。

[α]25D +75°~+82°。

mp.175~180℃。

雌二醇是以雌烷为母环的化合物,A 环以芳香环为其结构特征,因而甾体无19位甲基,C3的酚羟基具有弱酸性与C17的β-羟基保持同平面及0.855nm 的距离。

在体内雌二醇通过代谢形成雌三醇以及在3-位或17-位羟基形成硫酸酯或葡萄糖醛酸酯的钠盐的形式成为水溶性化合物从尿中排出。

17-位羟基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为酮羰基,形成雌酮,而失去活性。

为减少代谢及延长作用时间,通常将17-位羟基用苯甲酸酯化,得到长效化合物。

本品为雌激素,临床上用于治疗卵巢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病症,如更年期障碍、子宫发育不全及月经失调等。

*炔雌醇HH化学名为3-羟基-19-去甲-17α-孕甾-l,3,5(10)-三烯-20-炔-17-醇。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因分子中存在酚羟基,故可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中,[a]25D-26°~-31°(C=0.4,吡啶)。

mp.180~186℃。

炔雌醇为一种口服有效的化合物。

这可能是由于17α位引入乙炔基之后,在肝脏中17β羟基的硫酸酯化代谢受阻,在胃肠道中也可抵御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的原因所致,其口服活性是雌二醇的10~20倍。

现在已成为口服甾体避孕药中最常用的雌激素组份。

本品存在-C≡CH基,它的乙醇溶液遇硝酸银试液产生白色炔雌醇银沉淀。

炔雌醇与孕激素合用有抑制排卵协同作用,并可减轻突发性出血等副反应,和炔诺酮或甲地孕酮配伍制成口服避孕片。

若进一步将它的3-羟基醚化,特别是环戊醚化后的产物乙炔雌二醇-3-环戊醚(炔雌醚),不但保持了口服活性,醚化产物的脂溶性增大,化合物能在体内脂肪小球中贮存,慢慢降解后离解出3-羟基化合物而起作用,由于醚键在体内的代谢更加复杂及缓慢,因而它是一种口服及注射长效雌激素。

2、非甾体雌激素非甾体雌激素主要是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与雄激素不同,雌激素对甾体母核的需求并不严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