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深静脉血栓护理查房ppt

合集下载

深静脉血栓病人护理查房 精美版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病人护理查房 精美版ppt课件

14
肺栓塞
病因
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 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 理生理综合征。患者突然发生不明 原因的虚脱、面色苍白、出冷汗、 呼吸困难者、胸痛、咳嗽等,并有 脑缺氧症状如极度焦虑不安、倦怠、 恶心、抽搐和昏迷。
15
临床表现
患肢肿胀
股青肿
疼痛
静脉曲张
16
临床表现
患肢肿胀: 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
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下肢静脉血栓最为常见,其中左下肢发病率高于右下肢。
11
病因
1
2
静脉壁损伤 :化学性、 感染性、机 械性损伤
12
血流缓慢: 长期卧床、 手术、肢体
制动
3
血液高凝 状态:妊 娠、产后 、创伤、 肿瘤、长 期服用避 孕药等
病因
13
下肢DVT的类型
分型
A B C
中央型
周围型
混合型
1、保持患者床单元清洁干燥整洁 2、加强营养,予患者每天三次管喂安素营养粉 3、保护患者避免碰撞挤压,以防皮肤损伤感染 护理评价:患者在住院期间皮肤完整,未发生压疮
45
健康教育
1. 注意患肢保暖亦不可过热,冬季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 在缺血状态下增加耗氧量。 2. 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 等降低血液粘稠度食物。给予清淡高纤维、高热量饮食; 3. 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做好弹力袜保养,卧床时 抬高患肢;
1、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牙龈、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现象 2、协助医生做好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的检测。 3、每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时使用小针头,按压时间至少为10 分钟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凝血时间延长,胃液隐血实验阴性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查房PPT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查房PPT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肢颜色、 温度、感觉等变化,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康复计划,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预防措施:早期识别、评估风险、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护理措施:加强观察、记录、评估,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知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患者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赵六 ● 患者年龄:60岁 ● 患者性别:女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 龄、职业等
病史回顾:简要 介绍患者既往病 史、家族史等
诊断依据:根据患 者症状、体征、辅 助检查结果等综合 判断
诊断结果:明确 患者上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的诊断
治疗方案: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取栓等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治疗效果不同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预后情况不同
静脉损伤:静脉受到损伤,如手术、外伤等,导致血液在损伤处形成血栓
血流缓慢:上肢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如卧床、长时间使用电脑等,导致血流缓慢,血液淤 积
血液高凝状态:患者本身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如妊娠、服用药物等,导致血液容易凝固形成 血栓
其他原因:如长期吸烟、肥胖、年龄等,也可能增加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手术取栓:对于严重阻塞或药 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 术取栓
溶栓治疗:使用溶栓药物将 血栓溶解,恢复血管通畅
抗凝治疗:通过药物抑制凝血 过程,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
压迫治疗:使用弹性绷带或护 腕等压迫器具,减少肿胀和疼

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促进 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溶栓、 抗炎等药物,缓解症状,预防

深静脉血栓护理查房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护理查房ppt课件

抗凝治疗 并发症的预防
手术及溶栓后的辅助治疗;病程>72小时 已无法进行手术或溶栓治疗者。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16
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为2周左右 下床活动后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适当使用利尿剂 对症处理
手术治疗 主要采用Fogart导管取栓术
17
DVT的后果——肺栓塞

病重、绝对 卧床、监测腿围、低盐低脂饮食 抗凝:低分子肝素钙、华法令 溶栓:尿激酶 静脉:抗炎、护胃、活血、营养支持等
5
静脉血栓是人类“无声的杀手”
• 据统计约80%的深静脉血栓是“沉默”的、无临床表现的; 70%以上的肺栓塞是在死亡后发现的
• 在美国血栓性疾病是排在第三位的常见血管疾病,仅次于 冠心病和高血压,在西方国家,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年 发病率分别约为1‰和0.5‰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指南 • 欧洲静脉论坛静脉血栓栓塞的治疗和预防的国际共识申明 • 澳大利亚国家工作组静脉血栓预防指南 •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指南
40
41
11
临 床 表 现
中央型:髂-股V血栓形成 起病急,全下肢肿胀,皮温及体温升高,浅V 曲张, 髂窝或股三角压痛。
周围型: 血栓位于股静脉:大腿肿痛,程度轻 血栓位于小腿深V小腿疼痛,肿胀,深压痛, 行
走加剧,Homans征阳性
混合型
股青肿、股白肿
12
股青肿
下肢DVT
13
辅助检查
超声多普勒检查
Text in here
静脉造影
Text in her
放射性核素检查
首选 诊断准确率高 适用于主干V的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查房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查房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 栓形成护理查
房PPT课件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 护理查房要点 结论
概述
概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下肢 血栓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查房 ,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课件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病因
病因
缺乏运动 长时间卧床
病因
外伤或手术 荷尔蒙治疗
加强卫生措施,防止感染
护理查房要点
护理查房要点
患者病情观察 血栓变化及周围反应
护理查房要点
抗凝治疗效果评估 营养状况评估
护理查房要点
疼痛控制 个人卫生指导
护理查房要点
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
结论
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 重的疾病,护理查房对于患者 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护理 措施,并提供情绪支持,以促 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 高。
病因
静脉壁损伤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下肢肿胀 疼痛和压痛
临床表现
变色和温度升高 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表现
难以触及的深静脉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采取预防性的抗凝治疗
护理措施
给予适当的抗病毒治疗 鼓励患者进行适痛缓解措施 定期检查血凝指标
护理措施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30
The End
完整版ppt课件
31
谢谢大家!
完整版ppt课件
32
完整版ppt课件
23
2)预防肺动脉栓塞:症状呼吸困难、胸痛、 咳嗽、咯血。但有时肺栓塞症状并不典型。 对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紫绀,高度提示 肺栓塞,应立即使患者平卧,避免做深呼 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 气吸入,积极配合抢救。
完整版ppt课件
24
4.其他: 1)饮食: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术后抬高患肢30度,尽早活动,以
28
• 6.教会病人观察静止、活动后有无患肢肿胀, 避免静止站立或久坐。经常抬高患肢,经 常做足背伸直运动,长时间行走时使用弹 力袜,以补偿由于深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 瓣膜功能缺损。
完整版ppt课件
29
7.定期随诊
• IVCF一经置入,就不能调整位置,也不能 取出,终身携带。嘱病人要定期随诊,随 诊应首选非侵人性检查,发现异常必要时 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腹部CT检查,如发现 静脉狭窄、穿孔和血栓形成,应行血管造 影。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护理
完整版ppt课件
1
概述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 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 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步 上升的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 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 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4
病情简介
• 普外六科.11床李翠民,男,42岁
• 一.病情介绍:
• 1.主诉:4月3号因左小腿肿胀不适两天入院.
• 2.现病史:患者两天前出现左小腿酸胀不适伴肿 痛,左小腿无明显浮肿,左足无发热,发凉,麻 木,左下肢无苍白.患者20天前行左侧股骨颈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查房PPT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查房PPT
度,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并可缓解腘静脉牵拉。避免膝下垫枕,让膝关节过度屈曲,以 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有效止痛,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还可分散病人注意力,听音乐, 每日测量下肢周径,观察治疗效果。
下肢周径测量
护理措施
焦虑、恐惧 护理目标: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运用科学理论讲解疾病有关 知识提供心理支持
彩超提示: 右侧小腿 肌间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时间栓查
项目
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 D-二聚体
结果
13.1 1
未查 1
1.57
异常
单位
S S g/L
ug/ml
参考值
11-15 0.85-1.15
2-4 0.8-1.2 0-0.5
入院诊断
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床旁查体 DVT疾病相关知识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
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 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 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
血管解剖
形成的病因
01 静脉壁的损伤
02 血液高凝状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静脉血留滞缓
DTV的危险因素
9
平地行走
10
上下楼梯
Barthel指数总分: 55 分
完全独立
需要部分帮助
需要极大帮助
10 √
5
0
5
0√
-
5
0√
-
10
5√
0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年 月 日A4打印 / 可编辑新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新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这是2013年11月14日发布2014年5月1日实施的标准大家可以看看。

其实还有个PDF版本。

需要的朋友可以加QQ群:202297175(暗号:护士笔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

3.2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4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3.5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3.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3.7药物渗出infiltration of 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3.8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 of 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3.9药物外溢spill of drug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VC: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5、基本要求5.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5.2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5.3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

5.4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6、操作程序6.1基本原则6.1.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6.1.2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6.1.3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6.1.4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6.1.5操作前后应执行WS/T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6.1.6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6.1.7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6.1.8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6.1.9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6.1.10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6.2操作前评估6.2.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6.2.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6.2.3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6.2.4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6.2.5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

6.2.6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6.2.7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6.3穿刺6.3.1PVC穿刺6.3.1.1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

6.3.1.2PVC穿刺应按以下步骤进行:a)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b)选择穿刺静脉,皮肤消毒;c)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绷紧皮肤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可再次进入少许;d)如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则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入静脉,退出针芯,松止血带;c)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操作者签名。

6.3.1.3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处的静脉;b)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c)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d)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e)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125px,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200px,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f)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6.3.2PICC穿刺6.3.2.1PICC穿刺按以下步骤进行:a)核对确认置管医嘱,查看相关化验报告;b)确认已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c)取舒适体位,测量置管侧的臂围和预置管长度,手臂外展与躯干成45°~90°,对患者需要配合的动作进行指导;d)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直径≥20,铺巾,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e)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检查导管完整性;f)在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按需要进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实施静脉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进针少许,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退出针芯,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至预测量的刻度;g)抽回血,确认导管位于静脉内,冲封管后应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导管,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操作者签名;h)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i)应记录穿刺静脉、穿刺日期、导管刻度、导管尖端位置等,测量双侧上臂臂围并与置管前对照。

6.3.2.2PIC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患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的患者不宜进行置管;b)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c)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

6.4应用6.4.1静脉注射6.4.1.1应根据药物及病情选择适当推注速度。

6.4.1.2注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

6.4.1.3推注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管腔内。

6.4.2静脉输液6.4.2.1应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6.4.2.2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

6.4.2.3输入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内。

6.4.3PN6.4.3.1宜由经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进行配制。

6.4.3.2配好的PN标签上应注明科室、病案号、床号、姓名、药物的名称、剂量、配制日期和时间。

6.4.3.3宜现用现配,应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

6.4.3.4如需存放,应置于4℃冰箱内,并应复温后再输注。

6.4.3.5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并注明开始输注的日期及时间。

6.4.3.6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

6.4.3.7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药物说明书。

6.4.3.8在输注的PN中不应添加任何药物。

6.4.3.9应注意观察患者对PN的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记录。

6.4.4密闭式输血6.4.4.1输血前应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6.4.4.2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无误后才可输注。

6.4.4.3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分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6.4.4.4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他药物。

6.4.4.5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30分钟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小时内输完。

6.4.4.6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检测。

6.4.4.7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小时。

6.5静脉导管的维护6.5.1冲管及封管6.5.1.1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6.5.1.2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6.5.1.3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6.5.1.4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