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优秀范文5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
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听三堂古诗教学课有感
这次有幸参加“千课万人”活动,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有平实婉约型的,有诗情画意型的,有激情澎湃型的,更有风趣幽默型的。

“千课万人”真是教学领域的一个大花园,各种流派的教学风格,在这座百花园中尽情绽放。

因为本人对诗歌教学比较感兴趣,因此特别留意倾听《望天门山》、《清平乐·村居》、《村晚》三堂课。

《村晚》的课堂教学环节为:读诗(读出节奏、旋律)――再读(读出画面)――还读(品味诗情)。

《望天门山》的教学环节为:诗中有歌(合唱)――诗中有画(学生自画)――感受诗的意境。

《清平乐·村居》的重要教学环节为:指导朗读――感受图景――领悟含义。

从这三堂课的教学呈现过程中,我感受到古诗教学的共性:那就是诗中有歌,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我正开展“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的古诗教学尝试。

以下是自己在学校一周一课中展示的课堂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2、借助资料、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词的意思。

3、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词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夜行路上的恬静自然以及词人喜悦快慰的心情。

教学设计
(一)知诗人。

课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吗?我来描述一个人,你们猜猜他是谁?请听好:
有这么一位词人,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词之冠,以豪放为主,
慷慨悲壮。

有这么一位词人, 忧国忧民,主张抗金,报国无门,被迫归隐。

有这么一位词人,他曾醉在吴音相媚好,羡慕白发翁媪。

他就是——(板书:辛弃疾)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是——《清平乐·村居》,谁能背诵?(二)解诗题。

1、引出课题
板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齐读。

2、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曲子中1=C,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清平乐、满江红、渔歌子、卜算子、忆江南、沁园春、水调歌头)“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夜”是时间,“黄沙道”是地点)
3、请大家齐读课题。

注意:词牌名和词题中间有个点儿,读时要有停顿。

(齐读课题)让我们,与辛弃疾一同走进那个夏夜中的黄沙道。

4、出示欣赏诗歌的要求: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

(三)读诗韵
1.自个儿放声读一读,读通、读顺诗歌,并拿起笔来断词,划出停顿。

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
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师:谁愿意把诗流畅得读给大家听?师:谁能读得更流利,更有节奏。

师:声音清脆响亮,口齿清楚。

但是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了。

老师来试一试。

女生男生赛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

分两部分读,再请一位同学读。

(很有节奏)
4、男女生分两部分(齐读)
四、明诗意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出示个别词语解释
(课件)
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来到另外树枝上。

见:同“现”。

茅店:乡村小客舍。

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

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

(倒装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2.全班交流诗意
谁能大胆地说给大家听听?此时此刻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或想到的。

·夜晚走在乡村的小路上
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

稻花香里传来一片蛙鸣声,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着……
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转眼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

往日在土地庙边的乡村小客店,在山路转过溪桥的地方出现。

3、师生合作读:师读意思,生读诗句。

4、想象画面读
都说一首诗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你在这首诗中看到了哪些画面
五、悟诗情
读着这些画面,你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了吗?(农村生活的宁静优美,丰收的喜悦)(随机出示句子)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师:谁还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多宁静的月夜啊,词人深情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引读)师:多美好的月夜啊,我们深深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听,这响亮的蛙声想告诉我们什么?
(稻花飘香,丰收在望,就连青蛙都在为农民高兴的唱起来。

浓浓的稻花香随风飘扬,还有谁闻着稻花的香味会说起丰年?)板书:丰收的喜悦③教师引读:
那晚,清风明月,多么宁静优美啊,读——那晚,稻花香里传来丰收的喜悦,读——那晚,天气时晴时雨,别有一翻滋味,读——那晚,故地重游,读——④指导背诵
六、补充拓展:(课件)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可以吟唱的,古人往往作完诗词后,即兴吟唱一番。

而今天,我们将许多耳熟能详的诗词谱了新曲,也唱出了另一番风味,比如: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南唐李煜的《虞美人》,岳飞的《满江红》。

你会唱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这只是说明在古诗教学上刚刚起步,以后还将不断探索,希望为古诗教学开辟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平水镇横溪完小
章菊萍
第二篇: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

因古诗的作者距今年代久远,其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不易理解,故在体会“诗情”方面颇有难度,不少古诗课都上得死气沉沉,从理解诗意到背诵到默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过是机械地“操作”过程,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诗意。

在近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每次课上学生也是反应热烈。

因此,我愿将自己教学古诗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第11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古诗三首》,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一、兴趣,从预习开始
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的协作中达到其目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

安排预习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采取了“中央扩散”的方式。

所谓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要做的就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后带着这种初步的认识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安排的预习题是:
1、《暮江吟》中哪两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哪两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我为诗确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乡之情)
3、《赠汪伦》中有两句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情谊,请问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显而易见,对三首诗的核心处理各不相同,《暮江吟》侧重于诗的风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旨在突出情感,《赠汪伦》则偏向于写作手法。

这样做一方面是扣住诗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考虑的。

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预习三首诗,当然比让学生用“理解诗句”这一种方法预习三首诗有趣得多。

二、设问引入,妙趣横生
在学习《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明是个喜欢文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唐诗。

小红同样是个文学爱好者,所以两人常在一起聊天。

有一天小明对小红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代表。

今天,我讲一个李白和白居易赛诗的故事……”这时,小红打断了小明的话:“对不起,你弄错了!”请问,小明错在哪儿呢?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两位诗人的生辰、卒年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多数学生恐怕答不上来,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然而,故事性的叙述及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悬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这时我再告诉他们答案: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

白居易则于公元772 年才出生,两人生活在两个时代,是见不着面的。

之后再引出《暮江吟》。

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明在小红的帮助下纠正了自己知识上的错误,知道李白与白居易不在一个时代,于是他又接着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

不过比起杜甫来,他就不行了。

杜甫多才多艺,不仅能作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时,小红又指出了小明话中的错误。

同学们,小明错在哪里了?(“杜甫”
应改为“王维”)这样做,一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

基于此,我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吸取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手法,力求接近儿童心理,这样,也使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到教学中来。

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我的引入是介绍式的: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浪漫的。

他的诗不仅想象丰富、独特,而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可以说,李白是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

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向权贵们低头,却与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

今天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
这一介绍中,突出介绍了李白的性格特点,因为文如其人,扣住此点介绍,通俗易懂。

之后以介绍内容方式引出课题,目的是使学生由浅入深,在预习后对本课有了再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克服畏惧心理。

纵观三首诗的导入,各具特点,当然,上课时如何安排教学将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三、二次创作,诗意盎然
古诗的教学特点是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是不可改变的。

然而,教师应设法使之更具趣味性,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所以,我在教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环节时,首先是将预习题再次出示,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对预习题的理解,这一安排达到了让学生互帮互学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后边的指导打下了基础。

之后,师生合作将诗句意思弄懂,在大部分学生已表现出对诗句的理解后,我以“二次创作”作为对整堂课教学的巩固与提高。

何谓二次创作?就是让学生在直译的基础上再进行文学加工。

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诗的表现形式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相差太远,这也是使学生望而生畏的主要因素。

而古诗的限制又更多,学生难免不发怵。

因此,在近几年的古诗教学中,我增加了“二次创作”这一内容,让学生也来尝试作诗。

下面是几首学生的创作:
《暮江吟》
余辉洒落江水中,一半青来一半红。

深秋月色令人醉,遍地珍珠天上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做客他乡,每逢佳节格外思亲。

猜想家人登高远望,遍插茱萸少我一人。

《赠汪伦》
李白坐船上,即将去远行。

忽听河岸上,传来踏歌声。

眼前桃花潭,潭水千尺深。

却难比汪伦,与我情意真。

二次创作的设置不仅吸引了学生,最重要的是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力,使之乐学的目的,也为学生以后接触古典文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篇:抓诗眼悟诗情
抓诗眼悟诗情
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学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抓住关键的词语用现在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然后不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从课内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收集、诵读有关思乡的诗歌。

并进行比赛背诵,积极性很高。

让学生抓住诗眼悟诗情
《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的意思容易理解。

于是在理解意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思考探究,避免了对古诗的串讲串问、逐字逐的讲解,而是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

结合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关系,一步体会诗人离家近却不能还的情感。

加大了“学诗”的容量,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第四篇:[语文论文]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课件教案试题论文图书中考高考新课标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作者] 王远新,乌鲁木齐市第35小学 [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

因古诗的作者距今年代久远,其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不易理解,故在体会“诗情”方面颇有难度,不少古诗课都上得死气沉沉,从理解诗意到背诵到默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过是机械地“操作”过程,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诗意。

在近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每次课上学生也是反应热烈。

因此,我愿将自己教学古诗的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各位同行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第11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古诗三首》,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一、兴趣,从预习开始
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的协作中达到其目的,学生课前的预习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兴趣,往往从这里开始。

安排预习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因此,我采取了“中央扩散”的方式。

所谓中央,即是教材的核心,我要做的就是在预习中让学生初步接近核心,而后带着这种初步的认识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我安排的预习题是:
1、《暮江吟》中哪两句是写景的,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哪两句是抒情的,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我为诗确定的核心是:借景抒情)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两句诗经常为人们所传诵,请指出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思乡之情)
3、《赠汪伦》中有两句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情谊,请问是哪两句?如何理解?(核心是: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显而易见,对三首诗的核心处理各不相同,《暮江吟》侧重于诗的风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旨在突出情感,《赠汪伦》则偏向于写作手法。

这样做一方面是扣住诗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考虑的。

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预习三首诗,当然比让学生用“理解诗句”这一种方法预习三首诗有趣得多。

二、设问引入,妙趣横生
在学习《暮江吟》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明是个喜欢文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唐诗。

小红同样是个文学爱好者,所以两人常在一起聊天。

有一天小明对小红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其中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代表。

今天,我讲一个李白和白居易赛诗的故事……”这时,小红打断了小明的话:“对不起,你弄错了!”请问,小明错在哪儿呢?
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两位诗人的生辰、卒年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多数学生恐怕答不上来,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然而,故事性的叙述及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悬念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这时我再告诉他们答案: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

白居易则于公元772年才出生,两人生活在两个时代,是见不着面的。

之后再引出《暮江吟》。

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是这样引入的:小明在小红的帮助下纠正了自己知识上的错误,知道李白与白居易不在一个时代,于是他又接着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

不过比起杜甫来,他就不行了。

杜甫多才多艺,不仅能作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和画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时,小红又指出了小明话中的错误。

同学们,小明错在哪里了?(“杜甫”应改为“王维”)这样做,一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介绍照本宣科的架式,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

课件教案试题论文图书中考高考新课标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

基于此,我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吸取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手法,力求接近儿童心理,这样,也使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到教学中来。

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我的引入是介绍式的: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最浪漫的。

他的诗不仅想象丰富、独特,而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可以说,李白是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

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向权贵们低头,却与平民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

今天就要
学习这样一首诗……
这一介绍中,突出介绍了李白的性格特点,因为文如其人,扣住此点介绍,通俗易懂。

之后以介绍内容方式引出课题,目的是使学生由浅入深,在预习后对本课有了再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克服畏惧心理。

纵观三首诗的导入,各具特点,当然,上课时如何安排教学将取决于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理解。

三、二次创作,诗意盎然
古诗的教学特点是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是不可改变的。

然而,教师应设法使之更具趣味性,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所以,我在教学“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环节时,首先是将预习题再次出示,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对预习题的理解,这一安排达到了让学生互帮互学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师后边的指导打下了基础。

之后,师生合作将诗句意思弄懂,在大部分学生已表现出对诗句的理解后,我以“二次创作”作为对整堂课教学的巩固与提高。

何谓二次创作?就是让学生在直译的基础上再进行文学加工。

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诗的表现形式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相差太远,这也是使学生望而生畏的主要因素。

而古诗的限制又更多,学生难免不发怵。

因此,在近几年的古诗教学中,我增加了“二次创作”这一内容,让学生也来尝试作诗。

下面是几首学生的创作:
《暮江吟》
余辉洒落江水中,一半青来一半红。

深秋月色令人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读经典悟人生
读经典悟人生
——《人一生要读的经典》读后感崔绪玲
这个暑假,我读了《人一生要读的经典》一书,感触颇多。

这本书收集了一些近现代的散文、诗歌、杂文和演讲词,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
之美。

很多的文章的确是经典,在学生时代的课本中经常能见,但是由于现在的社会环境与作者所处的年代差异较大,多数文章不能引起我的共鸣。

而很多散文是源于平常生活的抒情、写意或哲学思考,语言或委婉清丽或平实敦厚富有哲理,相对吸引我。

其中有两篇思考时间的散文尤为让我心动。

一篇是朱自清的《匆匆》,谈的是日子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惶恐,不知如何能不虚度年华。

无独有偶,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渐》也是谈论时间的,此文与朱自清的《匆匆》共同被誉为议谈时间的“散文双璧”。

读书的广度,可以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可以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经典带来的影响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活中去。

正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

不管怎样,我还是想努力总结出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答案:不受他人的影响去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享受收获的快乐。

但是我明白坚持自我可能是最难的,内心想要的东西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如果有智者有了人生的答案,或者收集了人一生要读的文章,我都希望有幸聆听和拜读。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

读散文,品诗歌,赏游记,领略真貌,启迪心智,陶冶心情,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何乐而不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