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及护理
编辑ppt
19
1、一般疗法:隔离病人,防蚊,室内通风, 注意温度和湿度,注意热量和营养的补充,流 质饮食,昏迷者鼻饲,补足液体。(计算每日 生理需要量)
2、对症治疗:
⑴控制高热:因乙脑病人的高热常为持续性, 一般的降温措施不理想,应采取综合措施,使 体温控制在38. 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如 冰帽、冰袋、酒精檫浴、冷盐水灌肠等,最好 使室温控制在30℃以下),药物降温(如50% 安乃近滴鼻、肌注PV等),亚冬眠疗法(复方 氯丙嗪0.5~1mg/kg,每4~6小时一次,稀释后 缓慢静推或肌注)。
编辑ppt
2
病因
乙脑病毒为嗜神经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虫 媒病毒属。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该病 毒在56℃的温度下经30分钟即可被灭活,对低 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大,用冰冻干燥法在4℃ 冰箱中可保存数年。此病毒与酒精、乙醚、甲 醛接触即可灭活。5%来苏或5%石碳酸也有很 强的灭活作用。
编辑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 防治
编辑ppt
1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感 染引起的具有严格季节性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 传染病,经蚊或其它吸血昆虫传播。
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沿海,多发生于儿童。 临床特点为高热、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
征等,重者常发生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可 留有后遗症。 由于我们地区属于边远贫困山区,乙脑疫苗接 种的普及率较低,老百姓的防范意识较差,加 上气候炎热,每年都有乙脑病例发生。
⑶防治呼衰:雾化、翻身、扣背、吸痰、低流 量给氧,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深昏迷、延髓性 麻痹或呼吸肌瘫痪、脑干型脑炎)或应用呼吸 兴奋剂、血管扩张剂(654-Ⅱ等抢救中枢性呼 衰)及人工呼吸机抢救。
编辑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要发病人群。
该病可引起脑组织炎症,并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
因此,预防和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家庭、学校、公共场所应保证清洁卫生,及时消毒。
2.个人防护:出门时应穿长袖衣服,穿浅色衣物,避免黑色和深色衣服。
使用蚊帐、蚊香、电子驱蚊器等防蚊措施。
3.睡眠要充足:由于蚊虫是夜间活动的,因此晚上应尽量不要外出,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4.疫苗接种:目前已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一般在夏季预防接种较为适宜。
接种后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
疫苗接种对于高风险人群和疫情流行地区的居民尤其重要。
治疗措施:1.早期诊断和隔离:一旦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确诊,必要时进行隔离。
2.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
如对症使用解热镇痛药、降压药等,同时也可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3.营养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应适当补充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防止并发症:对于已经引起并发症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
如脑膜炎、脑水肿等并发症,应进行积极治疗和症状缓解。
总之,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非常重要,只有加强环境卫生,个人防护措施,接种疫苗等措施都跟治疗一样重要。
对于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疑似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做好感染隔离措施,以避免疾病传播和发生严重并发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摘要】目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简称乙脑[1]。
此病多在夏季流行,以蚊虫叮咬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主要为灭蚊,防蚊及接种乙脑疫苗。
【关键词】乙型脑炎;临床表现;护理1 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11 初期为病初的为1~3 d,起病急,体温在1~2 d内高达39~40℃,伴有头痛,恶心和呕吐,多数人可有嗜睡或精神倦怠[2]。
少数人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
12 极期病程为4~10 d,比初期病状逐渐加重。
121 主要表现有[1]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重者可达2~3周。
122 意识障碍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嗜睡,昏迷等,昏迷的深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123 惊厥或抽搐是较严重的症状之一,主要由于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多见于病程为2~5 d,先有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出现肢体阵挛性抽搐,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甚至呼吸暂停等。
124 呼吸衰竭本病多发生于深度昏迷的患者,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外周性呼吸衰竭和混合性呼吸衰竭之分。
中枢性呼吸衰竭,多发生于重症患者,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或者幅度不均,如:呼吸表浅,双吸气,吸息样呼吸,潮式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
脑疝患者除上述呼吸异常外,早期尚有其他临床表现,如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昏迷加重或烦躁不安,瞳孔变化,肌张力增强及不易控制的反复抽搐等。
外周性呼吸衰竭多由于脊髓病变引起,主要表现是呼吸先增快后减慢,但呼吸节律整齐。
125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乙脑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多在病程10 d内出现,这期间是乙脑患者最危险的时期,两周后就较少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有:1251 常有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1252 常出现脑膜刺激征,如肌强直。
项目四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教案
项目四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教案首页本次课标题: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学时2教学目的1、描述乙脑的护理评估内容、乙脑患者的护理目标2、说出乙脑患者的护理诊断和医护合作问题3、说出乙脑的护理措施并能对乙脑患者实施护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素质目标1、描述乙脑的护理评估内容、乙脑患者的护理目标2、说出乙脑患者的护理诊断和医护合作问题说出乙脑的护理措施并能对乙脑患者实施护理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任务1:对典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进行护理评估任务2: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任务3:针对该病人目前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任务4:请予以出院健康教育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 描述乙脑的护理评估内容、乙脑患者的护理目标难点: 1. 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解决方案: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方法与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提问式、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资源教材《内科护理学》、《内科学》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课后记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教学进程设本单元课程教学共计(时刻: 90分钟)【步骤一】内容引入,案例导入(时刻: 15分钟)演示病例1:男性,12岁,高热伴头痛2天,神志不清半天于7月ll 日入院。
体检T40.5℃,PIIO次/分,R28次/分,昏迷状态,心肺未见异样,肝肋下仅及,脾未扪及,Kernig,s征阴性,巴彬氏征阳性,外周血象WBC20X109/L,N92%。
入院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典型)。
一、提出任务:运用整体化护理程序对该病人进行护理2、项目任务分析:典型病人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打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打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乙脑
3.血清学检查 病后3~4天血清中 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 2周时达高峰 有助于早期诊断
预后
轻型和普通型多预后良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型病死率可高达20%~50%
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治疗要点
1.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2.处理好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是 乙脑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3.积极预防并发症 4.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应注意进行 康复训练和治疗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护理
概述
定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
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高热、意识障碍、抽搐、
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病原体
乙型脑炎病毒
病毒抵抗力不强:不耐热, 对乙醚、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耐低温和干燥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病畜是传染源 其中猪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3.极期:病程的第4~10d,
主要为脑实质损害症状。 高热:必有症状。40℃以上, 稽留热,持续7~10d,重者2~3周 发热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意识障碍:本病的主要症状
嗜睡、昏睡、谵妄、昏迷、 定向力障碍,多发生于病程3~8d 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达4周以上 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 越重。
3.对症护理
(1)高热 体温39℃以上者可采用戴冰帽、冰袋 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物理降温措施,如效果不佳可遵医嘱 采用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
(2)惊厥或抽搐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口,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下义齿,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 置于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必要时 用舌钳将舌拉出。 有痰液阻塞及时吸痰。 注意安全,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必要时 用床档或约束带约束。
乙脑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处理好
是乙脑病人抢
救成功的关键,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
期和后遗症期应注意进行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
2
急性意识障碍 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脑 实质损害有关。
3
有受伤的危险 与脑实质炎症、高热
、惊厥、抽搐、意识障碍有关。
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昏迷、 长期卧床有关。
病初的1~3天。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升 至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和嗜睡, 部分病人可有颈项强直和抽搐
临床表现
极期
病程的第4~10天。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损 的症状,包括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 搐和中枢性呼吸衰竭。高热、惊厥和呼吸 衰竭是本期的严重症状,呼吸衰竭为致死 的常见原因。本期还会出现颅内高压和脑 疝的症状。
➢ 传播途径 主要为蚊虫叮咬传播,蚊虫感染后,可终 身带毒,成为乙脑病毒的长期宿主。三带喙库蚊为 主要传播媒介。
➢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10岁以下(尤其是2~ 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 流行特点 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集中于7、8、9 三个月,与气温、雨量和蚊虫孳生有关。
三带喙库蚊
传播途径
初期
章节目标
2.熟悉
乙脑的辅助检查、治 疗要点、健康教育
1.掌握 乙脑概念、流行病学、临床 表现、护理措施
3.了解
乙脑的病原学特点 、发病机制。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 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 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属于乙类传染病。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 然医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 碍、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等表现 。重症患者可留后遗症。本病主要分布在 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常在夏秋季流行 ,经蚊虫叮咬传播。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 童。
流行性乙型脑炎一例护理体会
预 , 过 临 床 护 理路 径 , 理 人 员 以住 院 时 间 为 序 , 通 护 为患 者 提供 定 质 、 量 、 时 、 人 的 护 理 服 务 , 效 缩 短 了患者 的 定 定 定 有 住 院 天数 , 少 了术 后 并 发 症 , 加 了 患 者 的 舒 适 度 , 免 减 增 避
人 民 解放 军 第 1 3医院 。 1 0 3 6 4 0 0 பைடு நூலகம்
( 稿 日期 : 0 0 0 — 1 收 2 1 60 )
作 者 简 介 : 新 辉 , ,9 1 l 杨 女 1 7 年 1月 生 . 主 任 护 师 , 国 副 中
流行性 乙型脑 炎一 例护 理体 会
江 苏 省 泰 兴 市 人 民 医 院 ( 2 4 0 孙 琪 红 2 50 )
2 2 高 热 的 护 理 : 儿 入 院 后体 温持 续 在 4  ̄ 4 . . 患 0 0 5℃ , 因
此我 们 在 护 理 上 做 到 : 勤 测 体 温 ( 儿 昏迷 采 取 测 腋温 ) ① 患 , 1 n 1次 , 争 腋 温 控 制 在 3 . 5mi 测 力 8 5℃ 左 右 。② 采 取 综
护 理 过 程 中 , 士有 更 多 的时 间 留在 患 者 身 边 , 励 患 者 主 护 鼓
2 1 2组 术 后 并 发 症及 不 良 反应 比较 : 验 组 术 后 穿 刺 部 . 试 位 出血 及 血 肿 、 热 、 区胀 痛 、 潴 留 、 发 肝 尿 恶心 呕吐 的发 生 率
均 低 于 对 照 组 (P <O 0 ) 见 表 1 .5 , 。
表 2 2组 患 者住 院 天数 费 用 及满 意度 比较 ( ± s )
床 路 径 是在 各 专 业 范 围 内 执 行 临床 护 理 路 径 流 程 , 效 地 有
50N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的 消佳 净 抹 床 头 柜 、 子 、 地 面 , 椅 拖 每月 空 气 培 养 1 , 末 用 三 氧 次 终 机 消 毒 空 气 1 。 于 乙 脑 患 者 对 各 种 强 光 、 音 较 易 激 惹 因 此 h由 噪 , 要 特 别 注 意 保 持 病 室 内 环 境 的安 静 , 意 说 话 轻 、 路 轻 、 作 注 走 操 轻 、 门窗轻 , 关 护理 治 疗尽 量 集 中处理 。 21 病 情 观 察 .2 . 危 重 患者 每 1 2测 量 生命 体 征 及 观 察 神 志 、 —h 瞳 孔 1 。 意有 无 抽搐 , 次 注 烦躁 , 阻 , 识 改 变 , 注 意 判 断意 识 障碍 痰 意 并 的 程度 , 意有 无 喷射 性 呕 吐 。 注 昏迷患 者 , 注意 观 察 有无 尿 潴 留。 21 基 础 护理 .3 . 保 持 床 单 被 服 清 洁 , 部 垫 一 次 性 中单 , 强 臀 加
了 因技 术 因素 导致 B D 验 失 败而 造成 不 必 要 的资 源 浪 费m —试 。
3 梁树 森 , 华 生 , 雪 莹. 压 蒸汽 灭 茵 失 败原 因分 析 [. 王 孙 高 J 中华 医 ] 院感 染 学 杂 志 ,0 7 1 (1 :34 1 9 . 20 ,7 1 )19 ~ 3 5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护理论文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乙脑患者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00例乙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有针对性的进行脱水降颅压以及氧疗,应用抗感染药物与激素以及血管扩张药,应用亚冬眠药物等,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充分的健康教育工作等。
结果: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热,其体温最高达41.5℃,最低为39.5℃,均出现剧烈的头痛及呕吐;有84例出现昏迷(占84.0%),有8例出现呼吸衰竭(占8.0%),予以积极的抢救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共70例痊愈出院(占70.0%),共26例好转出院(占26.0%),有4例未愈签字出院(占4.0%)。
结论:乙脑患者主要为血脑屏障出现障碍,能偶受到多种病毒的侵袭,常引起脑膜炎与脑实质出现炎性病变。
予以积极的治疗与细致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并降低致残率,能够减少患者后遗症发生,不仅减轻患者疾病带来的痛苦,而且明显缩短了患者住院的天数。
关键词:护理;乙型脑炎;传染病【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06-01乙脑系脑炎病毒所引起,通过蚊传播的一种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在夏秋季多发。
患者多出现高热与意识障碍,出现抽搐以及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其中极重型患者能够出现中枢性的呼吸衰竭,往往为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其病死率可达到10%,并且能够出现后遗症。
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00例乙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该病的预防及护理。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00例乙脑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78例,有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最大为57岁,最小为3岁,其平均年龄为(31.62±5.85)岁,其平均的住院天数为20.5d。
流行性乙型脑炎成人患者的护理
2 基 础 护 理
21 病情观察 .
了解患者的发病 日期 , 掌握病情发展规律 ,
根据各期不 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 变 化, 测体温 1 4 , 次/h 必要时随时监 测。过高热可引起惊厥 , 应 注意观察惊厥先兆 , 如果体温突然升高 , 烦躁不安 , 眼球震
维普资讯
2 鲞 Q 期 望cJMe d& P amv l 42 0 — 3N . hr .o 2 . 7 0 o 3 0 0
・
3 5・ l
护 理
流行性 乙型脑炎成人患者 的护理
李玉荣① 张宝芹② ( j 南市传 染病 医院四科 ,一科 ; ①; } ② 山东济南 20 2 ) 5 0 1 【 词】 流行性 乙型脑炎 关键 【 中图分类号】 R 1. 5 23 观察 护理 【 文献标识码】 B 涂石蜡 油保护 。昏迷者用生理盐水擦洗 眼部 2次,, d 眼睛不 能闭合者清洗后 涂抗生素眼膏 ,并用生理盐水纱布遮盖 , 保
护 角膜 。
流行性 乙型脑炎 ( 乙脑 ) 是乙脑病毒所 引起 的中枢神经 系统急性传染病 , 病情来势凶猛 , 发展迅速。 随着计划免疫工 作 的开展 , 童发患者数逐年下 降 , 儿 成人 乙脑 患者所 占比例 相对增加。 密切观察各期 的病情变化 , 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 , 采取 有效 的护理手 段 , 对缩短 病程 , 减少后 遗症 , 高治愈 提 率 ,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起
阴, 预防泌尿系感染。
3 高 热护 理
2 0 - 7 2 0 — 0笔 者 所在 医院共 收 治 乙脑 患者 6 0 1 0 ~ 04 1 7 例 。成人 4 6例( 8 %)男 l , 2 例 。最大年龄者 6 6 . , 9例 女 7 7 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要点
【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 乙脑的预防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即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 (一)灭蚊 三带喙库蚊是一种野生蚊种,主要孳生于稻田和其 它浅地面积水中。成蚊活动范围较广,在野外栖息,偏嗜畜血。因此, 灭蚊时应根据三带喙库蚊的生态学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结合农 业生产,可采取稻田养鱼或洒药等措施,重点控制稻田蚊虫孽生;在 畜圈内喷洒杀虫剂等。 (二)人群免疫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的乙脑疫苗有两种,即日本 的鼠脑提纯灭活疫苗和中国的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我国正在试用中,该疫苗系选用60年代SA14株经地 减毒活疫苗我国正在试用中,该疫苗系选用60年代SA14株经地 鼠肾细胞连续传代,紫外线照射等措施后获得的三个减毒活疫苗株, 远较国外的减毒株毒力低。而免疫原性好。 疫苗注射的对象主要为流行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在流 疫苗注射的对象主要为流行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在流 行前1个月开始,首次皮下注射,(6 12个月每次0.25ml, 行前1个月开始,首次皮下注射,(6~12个月每次0.25ml,1~6 岁每次0.5ml, 岁每次0.5ml,7~15岁每次1ml,16岁以上每次2ml)间隔7~10 15岁每次1ml,16岁以上每次2ml)间隔7 天复种1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预防接种后2 天复种1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预防接种后2~3周体内产生保 护性抗体,一般能维持4 护性抗体,一般能维持4~6个月。
【并发症】 并发症】 (一)并发症 肺部感染最为常见,患者神 志不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导致支气管肺 炎和肺不张。其次有枕骨后褥疮、皮肤脓疖、口 腔感染和败血症等。 (二)后遗症 常见于重型和暴发型患者,约 有5%~20%。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者有失语, 5%~20%。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者有失语, 其次有肢体强直性瘫痪、扭转痉挛、挛缩畸形、 吞咽困难、舞蹈样运动和癫痫发作等。也可有植 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多汗和中枢性发热等。 精神方面的后遗症有痴呆、精神异常、性格改变 和记忆力减退等。
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科普文章
认识流行性乙型脑炎,守护健康防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在这篇科普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乙脑的相关知识,包括其传播途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传播途径乙脑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牛等家畜体内,蚊虫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类,就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人。
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乙脑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这与蚊虫的繁殖和活动高峰期密切相关。
二、症状表现乙脑的潜伏期一般为10 - 14天。
发病初期,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儿童和老年人是乙脑的易感人群,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可能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肢体瘫痪等。
三、预防措施(一)防蚊灭蚊这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安装纱窗、蚊帐,使用蚊香、驱蚊液等驱蚊产品。
2.清除居住环境周围的积水,减少蚊虫滋生地。
3. 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
(二)疫苗接种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成人如果未曾接种过乙脑疫苗,也可以咨询医生进行补种。
(三)加强家畜管理做好猪、牛等家畜的饲养管理,搞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降低蚊虫滋生的机会。
同时,对家畜进行乙脑疫苗的接种,可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
四、治疗方法一旦确诊乙脑,应立即住院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1.症治疗:针对患者的发热、抽搐、呼吸衰竭等症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使用退烧药、镇静药、呼吸兴奋剂等。
2. 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供应,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虽然乙脑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控制乙脑的发生和传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传染源人和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可发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
猪是乙脑主要传染源及中间宿主传染性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途径蚊虫是乙脑主要传播媒介易感人群小儿为易感人群,非流行区任何年龄人群均有易感好发季节夏秋季流行二、临床表现分期1.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2.前驱期一般1~3日,起病多急骤,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
3.极期病程4~10天。
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
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持续7~10日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持续1w左右5.后遗症期指恢复期神经系统残存症状超过6个月尚未恢复者。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扭转痉挛以及精神障碍等。
二、临床表现——分型三、辅助检查血常规、脑脊液、血清学及脑CT检查等。
特异性IgM抗体在病后3~4日即可出现,2周达到高峰,有早期诊断价值。
(2,3,4)四、治疗原则全面支持和对症治疗。
处理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抢救乙脑病人的关键。
五、护理问题六、护理措施七、健康教育(补充内容)1.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防止蚊虫叮咬;加强家畜管理。
2.对10岁以下小儿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进行乙脑疫苗接种。
3.对有后遗症的患儿做好康复护理指导,教会家长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及康复疗法,如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
坚持用药,定期复诊。
患儿男,5岁,因“高热、头疼伴烦躁不安3天,时有抽搐发生”入院,查体:体温41℃,呼吸32次/分,神志清,颈项强直。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82,脑脊液:有核细胞数100×105/L,蛋白400mg/L,糖和氯化物正常,临床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前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使用脱水剂预防抽搐B.給氧以改善呼吸困难C.应用抗病毒药物D.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E.采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降低体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流脑患儿应密切观察和记录体温,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该患儿目前体温41℃,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降低体温。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健康教育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侵犯儿童,特别是学龄儿童,乙脑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后遗症严重,因此乙脑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分布于亚洲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
临床上急起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症者病后常留有后遗症。
(二)健康指导
1.多安慰患儿,坚持每天与患儿交谈,可用图片、卡片、科教片等对患儿进行教育,消除患儿恐惧、害怕、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温度适宜,防止声音、强光刺激,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避免诱发惊厥或抽搐。
3.发热时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发热病人可用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4.给予氧气吸入,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
6.管理动物宿主;猪是乙脑传播的主要中间宿主,在乡村及饲养场要做好猪的环境卫生工作,管理好家禽。
对母猪及家禽有条件者进行疫苗注射,能控制猪感染乙脑病毒,可有效地降低地区乙脑发病率。
7.灭蚊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
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
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
此外。
应使用蚊账搭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8.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目前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疫苗有三种;鼠脑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
乙脑护理
幻灯片1幻灯片2学习目标1.描述乙脑的护理评估内容、乙脑患者的护理目标。
2.说出乙脑患者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3.说出述乙脑的护理措施并能对乙脑患者实施护理。
幻灯片3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e p i d e m i c e n c e p h a l i t i s B)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高热、惊厥、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
病死率较高,重症病人可留有后遗症。
幻灯片4乙脑的流行病学特点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或动物(如家畜猪、牛,家禽鸡、鸭等)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其中猪(尤其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我国多数地区流行于夏秋季7、8、9三个月,与气温、雨量和蚊虫孳生密度高峰有关。
感染后可获较持久免疫力。
幻灯片5幻灯片6乙脑的临床表现潜伏期10~15天,起病急,典型病程分四期:1.初期:病后1~3天,体温高至39~40℃,伴头痛,精神倦怠、嗜睡、恶心呕吐、颈项强直。
2.极期:病程第4~10天,体温高达40℃以上,初期症状加重,可出现昏迷,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及瘫痪,可由脑水肿或脑疝而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出现病理反射。
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表现为前囱突出。
幻灯片7乙脑的临床表现3.恢复期:患者体温下降,神志清醒,语言、运动、表情等约需1~6个月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少数患者在发病半年后仍有意识障碍、痴呆、瘫痪、失语或锥体外系症状为后遗期。
幻灯片8临床分型按其临床表现轻重可分为四型:轻型、普通型(约占80%)、重型、极重型(暴发型)。
暴发型除以上表现外,可伴有循环衰竭,常在极期死亡,存活者多有严重后遗症。
幻灯片9护理评估1.流行病学资料居住地有无病猪、蚊虫密度及被蚊虫叮咬史,当地有无乙脑流行;近期是否接种过乙脑疫苗;以往曾否患过乙脑。
《传染病护理》教学教案1流行性乙型脑炎教案(2024)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如出现呼吸衰竭,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 畅、使用呼吸兴奋剂等措施,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2024/1/28
14
循环系统并发症
2024/1/28
心律失常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易出现心律 失常,应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 现并处理。如出现心律失常,遵 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 疗方法。
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 ,包括对症护理、心理护 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 容。
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 应对策略。
2024/1/28
27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趋势
01பைடு நூலகம்
02
03
加强疫苗接种
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特 别是对于易感人群和高危 人群的接种。
2024/1/28
加强监测和预警
21
05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2024/1/28
22
心理护理策略
建立信任关系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 信任关系,通过积极沟通、倾听 和理解患者的担忧和需求,提供
情感支持和安慰。
评估心理状态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 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 、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并根 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完善诊断和治疗手段
02
探索更加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和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
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03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
的挑战,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9
2024/1/28
THANKS
感谢观看
30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 统,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重症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50%,存活者可遗留后遗症。
一、病原和发病机制1. 病原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直径40~50 nm,为RNA 病毒,抗原性较稳定,人与动物感染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
病毒抵抗力不强,对温度、乙醚和酸敏感,易被一般消毒剂杀灭,100 ℃加热2 min或56 ℃加热30 min可灭活。
2. 发病机制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后,先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随后引起病毒血症,多数情况下病毒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呈现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并可获得终身免疫;当机体免疫力低下、病毒量多、毒力强时,病毒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
3. 病理病变范围较广,可累及脑和脊髓,以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病变最严重。
主要病理变化为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坏死,严重时形成坏死软化灶,少数融合成块状,如不能修复可致后遗症;炎性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聚集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聚集在坏死神经细胞周围形成胶质小结;脑血管充血扩张、大量浆液性渗出,形成脑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形成栓塞,局部淤血和出血。
二、护理评估(一) 流行病学资料1. 传染源人和动物如猪、马、牛、羊、鸡、鸭、鹅等感染乙脑病毒后,可发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
猪、马、狗等乙脑病毒感染率高,特别是猪,易感率高(幼猪感染率可达100%)、感染后血中病毒含量高、病毒血症时间长、传染性强,成为最主要的传染源;人感染后病毒血症短暂,血中病毒含量低,不是主要传染源。
乙脑在人群中流行前1~2个月有猪乙脑病毒感染高峰期。
2.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虫,带病毒的蚊虫(三带喙库蚊)经叮咬传染给人或动物。
蚊可携带病毒越冬、经卵传代,成为乙脑病毒的储存宿主。
3.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大多为隐性感染(患者与隐性感染者之比为1∶(1000~2000)),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仅少数人发病,患者大多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儿童广泛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
4. 流行特征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流行于夏秋季,80%~90%的病例集中于7、8、9月份,与气温、雨量和蚊虫孳生密度高峰有关。
(二) 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1. 初期病程第1~3天。
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达39~40 ℃,伴头痛、恶心、呕吐,可出现嗜睡、颈项强直及抽搐。
2. 极期病程第4~10天。
(1) 高热体温高达40 ℃以上,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一般持续7~10天,重者长达3周。
(2) 意识障碍包括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昏迷的深浅及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和预后呈正相关。
一般持续1周左右,重者达4周以上。
(3) 惊厥或抽搐因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肢体阵挛性抽搐,重者全身抽搐,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伴有意识障碍。
频繁抽搐可加重脑水肿、导致呼吸暂停。
(4) 呼吸衰竭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也是乙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发生脑疝时出现瞳孔忽大忽小、呼吸突然停止等表现;也可因呼吸道阻塞、并发肺炎或脊髓受损所致呼吸肌麻痹,出现周围性呼吸衰竭,呼吸先快后慢、呼吸减弱、呼吸困难、发绀等,但呼吸节律整齐。
(5)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在病程10天内出现。
表现为浅反射减退或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其他症状和体征有吞咽困难、失语、听觉障碍、肢体瘫痪、精神异常、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等。
3. 恢复期发病10天后进入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症状逐日好转,大多于2周内完全恢复。
重症患者经治疗后大多于6个月内恢复。
4.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如神志迟钝、失语、痴呆、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称后遗症。
见于少数重型和极重型患者。
5. 临床类型分轻型、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见表9-3。
表9-3 乙脑的临床类型6. 并发症发生率10%左右。
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其他有肺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压疮、消化道出血等。
7. 心理状态年长患儿易出现紧张不安、哭泣等不良情绪反应,疾病后期因功能障碍或后遗症,易产生悲观等情绪。
(三) 辅助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达(10~20)×109/L,初期中性粒细胞增高达80%以上,随后淋巴细胞增多。
2. 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白细胞在(50~500)×106/L以上,早期中性粒细胞稍多,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轻度增加。
3. 血清学检查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
发病后3~4天血及脑脊液中出现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单克隆抗体致敏羊红细胞反向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乙脑病毒抗原,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是理想的快速诊断方法。
(四) 治疗要点1. 抗病毒治疗试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
2. 对症治疗积极对症处理是降低乙脑病死率的关键。
①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包括冰敷额、枕部和体表大血管部位(腋下、颈部及腹股沟等)、冷盐水灌肠等;药物降温为辅,应用50%安乃近滴鼻,适用于幼儿和年老体弱者,以防止过量退热药物致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伴抽搐者用亚冬眠疗法。
②惊厥或抽搐:高热引起者,以降温为主;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为主;呼吸道分泌物堵塞使脑缺氧所致者,应及时吸痰通畅呼吸道和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加压呼吸;脑实质病变引起者,使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也可用水合氯醛鼻饲、灌肠,异戊巴比妥钠或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或亚冬眠疗法。
③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和血管扩张剂(如东莨菪碱),以改善微循环、减轻和消除脑水肿;应用呼吸兴奋剂,经鼻导管使用高频呼吸器治疗等;同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功能训练和针灸、理疗、按摩、高压氧治疗等。
三、主要护理问题1.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2. 气体交换受损与脑实质损害、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3.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有关。
4. 躯体移动障碍与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有关。
5. 潜在并发症脑疝等。
四、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①安置于安静、光线柔和、配有防蚊设备的房间内,防止声、光刺激,室温控制在30 ℃以下。
②卧床休息,意识障碍者专人护理,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做好生活护理及皮肤、眼、鼻、口腔的清洁护理,防止压疮和继发感染;有计划地集中安排各种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以免诱发惊厥或抽搐。
③早期,给予清淡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米汤、绿豆汤、果汁等;有吞咽困难或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每日少量多次、缓慢注入,以防冲击胃壁引起反射性呕吐,或按医嘱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注意补钾;恢复期,逐步增加有营养的高热量饮食。
2. 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关爱体贴患者,避免不良刺激,解除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恢复期留有功能障碍或后遗症者,鼓励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3. 对症护理:(1) 高热积极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头部冰帽、体表大血管处冰袋冷敷、冷盐水灌肠等,尽快将体温控制在38 ℃左右;同时采用地面洒水、放置冰块、电扇吹风或空调等措施降低室温,以利皮肤散热;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或应用亚冬眠疗法,注意观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定时监测并记录体温,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2) 惊厥或抽搐注意观察惊厥的先兆表现,如患者出现两眼呆视、面部肌肉及口角、指(趾)抽动、惊跳等,及时报告医生和积极协助处理。
①安置患者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口,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和痰液,保证呼吸道通畅。
②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患者上下臼齿间,防止舌头咬伤。
③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严格执行给药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变化。
④遵医嘱治疗惊厥或抽搐的原因,做好相应护理。
(3) 昏迷①安置患者仰卧,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做好生活护理,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五官的清洁,每日温水擦浴,及时更换内衣,勤翻身、定时皮肤按摩,预防压疮。
③鼻导管给氧,氧流量1~2 L/min,或漏斗法吸氧,氧流量2~4 L/min。
(4) 脑水肿①安置患者于头高脚低位(头部抬高15°~30°),减轻脑水肿;静脉输液时避免液体进入过多或过快,以防颅内压升高诱发脑疝。
②备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器等抢救物品,如突发呼吸停止、痰液阻塞、呼吸肌麻痹时,立即配合医生开通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采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③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④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4. 用药护理①按医嘱及时准确使用呼吸兴奋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并注意观察疗效和副作用,如大剂量呼吸兴奋剂可能诱发惊厥,应用东莨菪碱等类药物可有口干、腹胀、尿潴留、心动过速等。
②20%甘露醇为高渗液体,必须快速静脉注入(250 mL在30 min内滴完),同时注意心功能情况,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
5. 病情观察①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以及时发现呼吸衰竭。
②注意意识障碍是否加重。
③有无惊厥先兆。
④有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先兆,如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等;注意瞳孔的大小、形状、两侧是否对称,以及对光反射等,如患者出现极度烦躁、意识障碍突然加深、脉搏先快后慢、呼吸先快后慢而不规则、眼球固定、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提示发生脑疝。
⑤准确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⑥注意有无肺部感染、肺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压疮、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⑦恢复期,观察各种生理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
五、健康教育1. 宣传乙脑的预防知识,强调开展防蚊、灭蚊工作,消灭越冬、早春蚊和蚊虫孳生地的重要性;阐明10岁以下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易感者进行乙脑疫苗接种的目的和意义。
2. 介绍乙脑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主要临床特征,指出在流行季节出现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等表现的患者,应尽快送医院诊治,以利于早期发现乙脑患者和得到及时的救治。
3. 对出院时仍然有神志迟钝、失语、痴呆、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精神神经症状的乙脑患者,阐明积极康复治疗的意义,并教会家属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及康复疗法,如鼻饲、按摩、肢体功能锻炼及语言训练等,鼓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和治疗,定期复诊,尽可能争取在6个月内恢复,以防成为不可逆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