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总33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399bcd51e79b89680226a6.png)
密级:受控号:版号:A/0XXXXXXXXXXX 两化融合HL/GX/A/01 — 2014A/02014- 12 -01 实施 管理手册2014 - 11 - 28 发布 XXXXXXX 有限公司 发布本手册由XXXXXX提出,由企管部归口。
本手册主要起草单位:企管部本手册主要起草人:本手册于2014年11月28日首次发布。
目录刖言 (I)目录 (II)管理手册 (4)1目的、范围及边界 (4)1.1目的 (4)1.2范围及边界 (4)1.3手册的管理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4)3.1公司 (4)3.2两化融合 (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4.1 总要求 (4)4.2文件要求 (5)5管理职责 (6)5.1 最高管理者 (6)5.2管理者代表 (6)5.3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6)5.4两化融合的方针 (6)5.5两化融合的目标 (7)5.6两化管理体系策划 (7)5.7职责与协调沟通 (7)6基础保障 (8)6.1 总则 (8)6.2资金投入 (8)6.3人力资源 (8)6.4设备设施 (9)6.5信息资源 (9)6.6信息安全 (9)7实施过程 (9)7.1 总则 (9)7.2策划 (9)7.3业务流程与组织优化 (10)7.4技术实现 (10)7.5匹配与规范 (11)7.6运行维护 (11)7.7数据开发利用 (11)7.8 动态调整 (11)8 评测和改进 (12)8.1 总则 (12)8.2 评估与诊断 (12)8.3 监视和测量 (12)8.4 内部审核 (12)8.5 考核 (12)8.6 管理评审 (13)8.7 改进 (13)A (15)A (15)附录 A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过程图 . (15)附录 B 公司组织机构图及体系认证覆盖范围 (16)附录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职能分配表 (17)B (18)B (18)附录 D 各单位两化融合职能和权限 (18)C (20)C (20)附录 E 程序文件清单 . (20)xxxxxxxxxxxx颁布令本公司依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建立起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编制完成了《管理手册》,手册阐明了公司两化融合方针、管理目标和管理体系范围、引用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表述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8e64b2cbceb19e8b8f6bade.png)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年X月X日起实施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受控状态:受控目录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4两化融合方针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可持续竞争优势5领导作用6策划7支持8实施与运行9评测10改进附录1组织结构图附录2职能分配表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日期: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日期:0.4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与边界,其范围为:位于XXXXXXXXXX有限公司,与XXXX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两化融合管理过程。
1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1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c30857abb4cf7ec4afed0c4.png)
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发布令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依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并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编制了本《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本手册是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旨在使公司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建设和运行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完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数据和技术四要素协同发展,确保公司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目标的实现,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本手册是公司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法规性管理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
现宣布自2016年02月15日起发布实施,请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0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便于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现任命谢俊秋为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具体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工作;管理者代表对公司管理体系工作全面负责,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提升企业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2015年12月28日03公司概况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在"光明之城"泉州成立,是一家集LED光电显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7398万元人民币,是国内知名的LED显示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目前生产的LED显示屏涵盖了室内单双色、户外亚户外单双色、室内全彩和户外全彩全系列产品。
继往开来,强力巨彩将在横向发展产业链,丰富盈利模式的同时,大力推进品牌文化建设。
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事业,努力打造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生产的世界品牌,为民族品牌角力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让科技之光温暖大千世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4f549e7b0717fd5360cdc57.png)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年X月X日起实施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受控状态:受控目录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4两化融合方针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可持续竞争优势5领导作用6策划7支持8实施与运行9评测10改进附录1组织结构图附录2职能分配表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日期: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adb3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5.png)
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目标
本管理手册主要包括以下目标:
1. 确定企业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以及实施的相关步骤和时间表。
2. 制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岗位职责。
3. 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的管理制度与流程,包括数据安全、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4. 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步骤
本管理手册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融合目标和规划。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两化融合目标和规划,并制定实施的相关步骤和时间表。
2. 制定组织架构及职责。
企业应该明确信息化和工业化部门的职责和岗位职责,制定组织架构,并实施。
3. 制定管理制度与流程。
企业应该对两化融合的各方面管理进行制度与流程的规范,包括数据安全、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4. 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
企业应该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实施和不断改进。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结论
本文档为企业制定两化融合体系管理手册及相关步骤文件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合理规划,稳步推进两化融合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b7d6b20c1c708a1294a4417.png)
q)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
3.向总经理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
4.提升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5.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负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沟通与联络。
总经理:
年 月 日
0。3两化融合方针、目标
公司两化融合的方针:卓越生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快速反应、优质高效、永续经营。
XY
xxx公司
XY/XG1000-2015
版 本 号:A/0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09-05发布
2015—09-10实施
xxx公司
发
布
目 录
章节号
标题
页次
章节号
标题
页次
0。1
发布令
2
6。3
人才保障
11
0.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3
6。4
设备设施
12
1。1
两化融合方针、目标
4
6。5
信息资源
3.6信息资源
在业务活动和过程中所产生、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数据、信息、知识等的总和。
3.7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3.8企业两化融合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公司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作为公司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职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质量手册(最新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质量手册(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b953cb52d380eb63946da9.png)
XXX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手册受控编号:第第B 章颁布令XXX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以下简称:“本手册”)是在管理层的授权下编制的。
经审定,符合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公司目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实际需求。
本手册用于规范公司在高低压断路操作机构的研发、生产及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信息化和产品、业务、技术的融合过程,也是本公司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
现正式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从XXXX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请公司全体员工遵照执行。
总经理:日期:XXXX年4月30日第C章引言当前,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
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出现的新机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事关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
推进两化融合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公司围绕自身战略目标,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
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单位,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有效引导公司以融合和创新的理念推进两化融合,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实现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从而加速产业升级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公司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可帮助公司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了九项管理原则,包括: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战略一致性,领导的核心作用,全员参与、全员考核,过程管理,全局优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创新引领,开放协作。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159cc7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c.png)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第一篇:两化融合管理手册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年X月X日起实施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受控状态:受控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可持续竞争优势5领导作用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附录1组织结构图附录2职能分配表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日期:0.4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与边界,其范围为:位于XXXXXXXXXX有限公司,与XXXX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两化融合管理过程。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bbb9806f1aff00bfd51e01.png)
XXXX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编号: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副本受控:版号:分发号:0000-00-00发布 0000-00-00实施XXXX公司发布前言 (4)A章企业概况 (5)C章任命书 (7)D章管理方针 (8)第1章适用范围 (9)1.1总则 (9)1.2应用 (9)第 2 章引用标准 (10)2.1引用标准 (10)第 3 章术语 (11)3.1单位名称缩写 (11)3.2特定的缩写和常用术语 (11)第 4 章管理体系 (12)4.1总要求 (12)4.2文件要求 (12)第 5 章管理职责 (15)5.1 最高管理者 (15)5.2 管理者代表 (15)5.3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16)5.4 两化融合的方针 (16)5.5两化融合的目标 (16)5.6管理体系的策划 (17)5.7 职责、权限与沟通 (17)第 6 章基础保障 (19)6.1总则 (19)6.2资金投入 (19)6.3人才保障 (20)6.4 设备设施 (21)6.5信息资源 (22)6.6信息安全 (23)第7章实施过程 (25)7.1总则 (25)7.2策划 (25)7.3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27)7.4 技术实现 (28)7.5 匹配与规范 (29)7.6 运行维护 (30)7.7数据开发利用 (31)7.8动态调整 (32)第 8 章评测与改进 (33)8.1 总则 (33)8.2评估与诊断 (33)8.3监视与测量 (33)8.4 内部审核 (33)8.5考核 (35)8.6管理评审 (35)8.7 改进 (37)附录1:管理手册的管理 (39)附录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公司级制度(程序文件)清单 (41)附录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结构图 (42)附录4: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43)附录5:过程识别及职责明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AAA】两化融合管理手册.doc
![【AAA】两化融合管理手册.doc](https://img.taocdn.com/s3/m/b6a022d8daef5ef7ba0d3c9b.png)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R年R月R日起实施RRRRRR股份有限公司受控状态:受控目录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4两化融合方针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可持续竞争优势5领导作用6策划7支持8实施与运行9评测10改进附录1组织结构图附录2职能分配表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日期: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日期:0.4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1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与边界,其范围为:位于RRRRRRRRRR有限公司,与RRRR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两化融合管理过程。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052d5fdf46527d3250ce042.png)
XXXX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标准两化融合管理手册XXXXⅠ受控状态:受控编制:审核:批准:2019年1月18日发布 2019年1月18日实施文件变更记录依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及《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13)的要求,通过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使公司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覆盖公司全局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帮助公司实现战略落地,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需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特建立本手册。
本手册由公司提出,由行政部进行管理。
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依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结合公司实际运行情况,建立起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编制完成了XXXX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手册》,该手册阐明了公司两化融合方针、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引用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表述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于2019年1月18日批准发布,1月18日起实施。
本管理手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及《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13)的标准要求,描述了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全体员工务必充分理解并遵照执行。
最高管理者:日期:2019 年1月18日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加强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为我公司的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1.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2.提出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的决策建议;3.组织各部门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4.统筹落实公司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f510226f12d2af90242e6dd.png)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年X月X日起实施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受控状态:受控目录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4两化融合方针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可持续竞争优势5领导作用6策划7支持8实施与运行9评测10改进附录1组织结构图附录2职能分配表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日期: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日期:0.4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与边界,其范围为:位于XXXXXXXXXX有限公司,与XXXX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两化融合管理过程。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含附件)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含附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af628cd1f34693daef3e6d.png)
广州市XXX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文件编号:XX-IIIM-001(A.1)编制:审核:批准:广州市XX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发布令 (4)第1章企业简介 (5)第2章管理手册说明 (6)第3章引用标准和术语 (7)第4章可持续竞争优势 (8)4.1 总则 (8)4.2 识别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8)4.3 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9)4.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10)第5章领导作用 (14)5.1 最高管理者 (14)5.2 两化融合的方针 (14)5.3 管理者代表 (15)5.4 职责与协调沟通 (16)第6章策划 (20)6.1 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 (20)6.2 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 (20)6.3 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 (20)第7章支持 (23)7.1 总则 (23)7.2 资金投入 (23)7.3 人才保障 (25)7.4 设备设施 (26)7.5 信息资源 (27)7.6 信息安全 (27)第8章实施与运行 (28)8.1 总则 (28)8.2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29)8.3 技术实现 (30)8.4 数据开发利用 (33)8.5 匹配与规范 (34)8.6 运行控制 (35)第9章评测 (37)9.1 总则 (37)9.2 评估与诊 (37)9.3 监视与测量 (38)9.4 内部审核 (38)9.5 考核 (39)9.6 管理评审 (40)第10章改进 (42)10.1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2)10.2 持续改进 (42)附件1 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4)附件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目标 (45)附件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图及职能分配表 (46)发布令《两化融合管理手册》(以下简称为“手册”)是依据《GB/T-23001-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制定的,是广州市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5dc184bb0717fd5370cdc09.png)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编号:版本:X年X月X日起实施XXXXXX股份XX受控状态:受控目录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4两化融合针1围2规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可持续竞争优势5领导作用6筹划7支持8实施与运行9评测10改良附录1组织构造图附录2职能分配表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展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良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日期: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良。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筹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良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构造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良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日期:0.4两化融合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1 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围与边界,其围为:位于XXXXXXXXXXXX,与XXXX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效劳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两化融合管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总3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X年X月X日起实施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受控状态:受控目录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4两化融合方针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可持续竞争优势5领导作用6策划7支持8实施与运行9评测10改进附录1组织结构图附录2职能分配表0.1企业简介0.2发布令公司各部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日期: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
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日期:0.4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与边界,其范围为:位于 XXXXXXXXXX有限公司,与XXXX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两化融合管理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23002-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3 术语和定义3.1组织为实现其目标,具有特定职能且具有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注: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合营公司、社团、慈善机构和研究机构,以及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无论其是否为法人组织,也无论其是公有还是私有。
3.2新型能力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公司整合、建立、重构其内外部能力,实现能力改进的结果。
注:新型能力相对于已有能力,可以表现为量的增长,也可以是质的跨越。
3.3技术为实现某一目的所需的技能、方法、手段、工具、知识或规则的组合。
注:如信息通信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能源技术、应用领域技术等。
3.4业务流程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在追求给定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结果,所执行活动的部分有序集。
3.5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3.6业务流程职责业务流程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任务,以及在业务流程各环节相关任职者完成这些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注:相关任职者应包括组织所有职能与层次中该业务流程相关的人员。
3.7信息资源在业务活动和过程中所产生、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数据、信息、知识等的总和。
3.8文件化信息组织需要控制和保持的信息及载体。
注1:文件化信息不限制格式、载体和来源。
注2:文件化信息可包括:——管理体系,包括相关过程;——组织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所达成结果的证据。
4可持续竞争优势4.1总则公司应有效识别与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以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2识别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行政部负责识别、分析和确定与公司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包括公司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以及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
所分析的内外部环境信息应全面、及时、准确,以动态优化公司战略、明确差异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两化融合是贯穿公司战略落地的重要内容。
行政部要围绕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评审和确定,确保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与公司战略相匹配,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公司战略应适时优化,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也应相应动态调整。
4.3.2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公司授权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按照公司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和《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组织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进行策划、实施、运行、评测与改进,确保获取与公司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4.4.1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公司授权管理者代表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手册中予以明确。
确定范围时应考虑:a)内外部环境:b)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c)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组织单元和区域等。
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见手册条款“1范围”。
4.4.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管理者代表负责统筹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的个性化需求,顺应融合创新发展趋势,识别和优化相关过程,明确过程之间关系、过程控制方法、过程运作所需资源以及评测与改进方法,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系统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当公司战略及其目标、两化融合方针、组织结构、内外部环境等发生较大变化时,或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提出要求,或标准改版带来体系要求的变化时,需要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否变更进行评审。
评审确定需要变更时,需要考虑: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变更应覆盖所能控制的活动范围,变更是否给原来的体系运行带来影响以及是否对原来的体系进行补充控制;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管理手册和其他文件化信息等的变更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c)资源的可获得性:所做的变更应能为其变更提供所需的支持条件和资源;d)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在变更中应同时优化相应业务流程、调整相应的部门和岗位职责和权限,同时做好协调和沟通,确保变更后的职责和权限能覆盖到变更的内容。
4.4.3文件化信息总则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应包括:a)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包括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表述,以及文件化信息的查询途径;b)两化融合方针},详见手册“0.6两化融合方针”;c)可持续竞争优势,详见“战略-优势-新型能力报告”;d)新型能力及其目标,详见“两化融合目标发布令”;e)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化信息;f)公司确定的为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文件化信息。
公司制定《文件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文件化信息进行管理与控制。
文件化信息的创建与更新企管部归口两化融合体系过程所需要的文件化信息,具体负责管理文件的排版、校稿、编号、归档发放、回收管理;各部门负责起草涉及本部门业务的文件并组织实施、检查和本部门记录的控制。
在创建与更新文件化信息时,应确保必要的:a)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等);b)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载体(如:纸质、电子);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公司各部门应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需的内外部文件化信息予以识别、保护和控制,并得到有效使用。
为控制相关的内外部文件化信息,应进行下列活动: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c)文件更改与版本控制;d)保留和处置。
基于信息系统生成的文件化信息,按电子文件的控制要求进行控制。
文件化信息的采集、标识、存储、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等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效率和效果,并力求简便易行。
5 领导作用5.1 最高管理者公司总经理对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充分认识到两化融合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以坚定不移的态度促使组织达成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打造新型能力的共识。
总经理应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并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a)在组织的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向全员传达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竟争优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制定两化融合方针,确保有效获取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c)在公司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并进行充分授权,以确保其有效发挥组织协调、统筹落实的领导作用;d)推动并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有效发挥领导作用;e)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沟通机制;f)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融入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g)组织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推动体系持续改进;b)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
5.2两化融合方针两化融合方针是公司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宗旨,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或修订两化融合方针,将其传达至所有的职能和层次,并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两化融合方针应:a)适应公司的战略;b)包括对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遵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九项原则,充分体现基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的发展模式;d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e)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获得员工普遍认同。
5.3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在公司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为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总经理应授予管理者代表足够的管理权限,包括必要的人力、财力、物资和信息资源的支配权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