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学作业作业一、判断题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4.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5.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7.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在分组时, 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第三章中国近海.作业答案doc

第三章中国近海答案二、填空1 .渤海通常可分为—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中央盆地以及渤海海峡等五咅E 分。
2黄海海水常呈浅黄色的原因是长江黄河大陆河流影响海水含沙量较高。
3. 东海海底地形复杂,其西北属大陆架东南主要为大陆坡和冲绳海槽。
4•南海东北部以巴士海峡、海峡与太平洋相通;西南面与巴林塘海峡、马六甲海与印度洋沟通。
5. 台湾以东海区的地貌特征狭窄的岛缘陆架;陆架外侧是陡窄的大陆坡直插入海沟或洋底;表现为陡窄的阶梯与海槽、海沟相伴分布的特点。
6. 渤海是一个中新生代代的沉降盆地,其最后沉陷为海,是在喜马拉雅运动。
7•据地质资料,南海中央盆地是因地壳的拉张下陷形成,其最后的一次拉张可能发生在渐新世末或中新世初。
8. 东海和黄海海域内部的主体构造系由一系列中新生代(时代)的北北东向的险起带和凹陷带组成。
9. 早更新世时期,我国海岸线的进退,仅限于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陆架范围,而渤海由于海水通道尚未形成,故处于同海隔绝状态。
10. 晚更新世后期武木冰期的海退,长江三角洲前缘直抵东经125°30附近,渤海成了沼泽或平原。
11•全新世最高海面,约高于现今海面一2-4 —米,长江入海口退扬州、仪征附近; 而距今6000。
年以来,长江泥沙的淤泥,海岸线已向东推移了360公里。
12. 南海大陆架上有不少由水下隆脊所围限的盆地地形,主要的盆地有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盆地、和西沙盆地。
13. 中国近海大陆架宽广,渤海和黄海整个在大陆架上;东海约2/3海域在大陆架上,南海大陆架面积占1/2以上,台湾以东海区大陆架最窄。
14. 中国近海的大陆坡,主要分布在东海、台湾以东海区与南海东部表现的特点阶梯与海沟相伴分布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15. 南海的深海平原,分布在中央海盆其成因是大陆边缘经拉张分裂玄武岩补偿性上升形成。
16.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00万公里,其中杭州湾以南,属基岩海岸,以北除辽东、山东半岛为基岩海岸外,其余大部分为平原海岸。
结构力学 第三章 作业参考答案

B
M图(kN m)
(1) (2)
解: (1)求支座反力
∑M = 0 ∑F = 0
A y
取左边或者右边为隔离体,可得:
∑M ∑F
x
C
=0
⇒ FBx =
M h
(3) (4)
=0
最后容易做出结构的弯矩图。
3—18 试作图示刚架的 M 图。
C 0.8kN/m 0.5kN/m D E
14.625 4.225 12.8375
3—19 试作图示刚架的 M 图。
20kN
24 16
C
24
16
B FAx A FBy FAy
FBx
1m
2m
2m
2m
M图(kN m)
(1) (2) (3)
解:对整体:
∑M ∑F
y
A
=0
FBy × 4 + FBx ×1 = 20 × 2 FAy + FBy = 20 FAx − FBx = 0 FBx × 2 − FBy × 2 = 0
40kN m
10kN m M图(kN m)
32.5kN
20kN
20kN F(kN) S
解:求支座反力。取整体:
47.5kN
∑M ∑F
A
=0
FB × 8 − 20 ×10 − 10 ×10 × 3 − 40 = 0 FAy + FB − 10 ×10 − 20 = 0
然后即可做出弯矩图,利用弯矩图即可作出剪力图。
然后即可做出整个刚架的弯矩图。结点受力校核如下图。
D
qL 4 qL 2 qL 2
qL 4
qL 4
E
qL 2 qL 2
第3章 作业答案

第3章 单元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 的阶差分是( C )t X k A Bkt t t k X X X -∇=-11kk k t t t k X X X ---∇=∇-∇C D111kk k t t t X X X ---∇=∇-∇1112k k k t t t X X X ----∇=∇-∇2. MA(2)模型,则移动平均部分的特征根是( A )121.10.24t t t t X εεε--=-+A , B ,10.8λ=20.3λ=10.8λ=-20.3λ=C , D ,10.8λ=-20.3λ=-10.8λ=-20.2λ=3. AR(2)模型,其中,则( B ) 121.10.24t t t t X X X ε--=-+0.04t D ε=t t EX ε=A B 00.04C D0.140.24. 若零均值平稳序列,其样本ACF 和样本PACF 都呈现拖尾性,则对可能建立( B{}t X {}t X )模型。
A. MA(2)B.ARMA(1,1)C.AR(2)D.MA(1) 5. 对于一阶滑动平均模型MA(1): ,则其一阶自相关函数为( C )。
15.0--=t t te e Y A. B. C. D. 5.0-25.04.0-8.06. 关于平稳时间序列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B )A. 可以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序列值进行精确预测。
B. 当前观测序列时间为t,MA(q)模型对大于t+q 时间点序列值的预测值恒为常数。
C .自相关系数具有非唯一性,偏自相关系数不具有非唯一性 D .均值非平稳的序列,可以通过对数变换将其变成平稳的。
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延迟算子的性质,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有 ( AD )A B10=B n-=(1-)tt n tx x B x -C∑=-=-ni n in nnB C B 0)1()1(D 对任意两个序列和,有{}t x {}t y 11()t t t t B x y x y --+=+2. ARMA 模型可逆性条件是( CD )A 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B 的根都在单位圆内 ()0t B εΦ=()0B Θ=C 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D 的根都在单位圆外 0=Θt B ε)(()0B Θ=3. 关于平稳可逆的ARMA 模型的序列预测问题,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ABCD )A12(|,,,)(0)t l t t t t lE x x x x x l +--+=≤ B12ˆ(|,,,)()(0)t l t t t t E x x x x xl l +--=>C 12(|,,,)(0)t l t t t t lE x x x l εε+--+=≤ D12(|,,,)0(0)t l t t t E x x x l ε+--=> 4. 对平稳时间序列模型矩估计方法评价正确的是 ( BCD )A 估计精度高B 估计思想简单直观C 不需要假设总体分布D 计算量小5. 下列属于模型优化方法的有( ABC )A 残差方差图定阶法B F 检验定阶法C 最佳准则函数定阶法D 最小二乘估计法 6. 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 A AR 模型总是可逆的B 平稳MA 模型的均值就等于模型的截距项参数C 偏自相关系数用来描述时间序列值间的直接影响D 只要ARMA 模型的AR 部分的系数的绝对值和小于1,该模型一定平稳。
钢结构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腹板下口的压应力: 腹板下口的压应力:
M 11.76 ×106 σf下 = ⋅ xo = ×144.48 = 93.82 Mpa < 160Mpa 4 I 1811×10
σf βf 93 .82 2 2 +τ = + 43 .75 = 104 .3Mpa < 160 Mpa 1 .0
533.35 × 103 < 60 h f = 480 mm (满足 ) lw1 = = 298mm >8 h =64 mm且 > 40 mm (满足 ) f 2.3 N3 N1 = a1 N − = 0.67 ×1000 − = 533.35 KN 2 2
N3 273 .3 N 2 = a2N − = 0.33 × 1000 − = 193 .35 KN 2 2
'
σ
' 拉
M ' 120 ⋅ F 6548.4 = ⋅x = × 200 145.43 = ⋅F ( - ) 4 4 I 1955.7 ×10 1955.7 ×10
Q
σ
' 2 拉
+ 3τ
'2
≤ 1 .1 ⋅ f t w
2 2
6548.4 9085.5 ∴ ⋅ F + 3× ⋅ F ≤ 1.1× 185 4 4 1955.7 × 10 1955.7 × 10 ∴ F ≤ 267.9 KN
2 2 I = 0 .56 × 15 × 21 .2 14 .45) + 0 .56 × 13 .8 × 200- .45) + 14 ( - (
2 × 0 .56 × 20 3 + 2 × 0 .56 × 20 × 14 .45 10) = 1811 cm 4 ( - 2 12
第三章作业题答案或说明

Fn (min) = 1.7 + 2.0 − 1 4.0 − 1 + ≈2 3.98 3.98 × 15.8
思考 1: 请同学验证该顺序的正确性? 思考 2: 可有简单的方法直接判断放大器次序? 说明: 噪声系数级联公式中,噪声系数和功率增益都是比例数,因此一定要先把 dB 数转换为 比例数。功率比例数和 dB 数之间的转换关系为:dB 数=10log(比例数)。 3-5.
GT =
G0 ω 1+ ω c
2n
其中, G0 为直流功率增益,也称通带功率增益, ωc 为该低通滤波器的 3dB 带宽, n 为滤波 器的阶数。转换功率增益也是网络分析仪在 50Ω端口阻抗条件下( RS = 50Ω, RL = 50Ω )测 量的散射参量 S 21 的幅度的平方,
2
Rin 2 Rin = Gv ≈ α Gv RL RL
2
也就是说,在较低的频率下,输入阻抗中电抗的影响因远小于电阻影响而可忽略,同时输入 阻抗中电阻近似和频率无关,则工作功率增益和工作电压增益 dB 数之差近似为一常数,两 者近似可以相互替换。换句话说,由于工作电压增益很容易很方便地测量获得,而低频下工 作功率增益和工作电压增益之间有简单的关系, 所以在低频下可以采用工作功率增益作为功 率增益的定义,但这种方便性在高频下并不成立,因为高频测量时,测量仪器的寄生参数将 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不可估量的误差, 工作功率增益和工作电压增益之间也没有简单的和频率 无关的关系,因而是不常用的,而常用的转换功率增益在高频下的测量(通过网络分析仪) 却可以做到足够精确。 额定功率功率似乎并不常用, 然而在噪声系数级联公式中, 每个级联网络的功率增益却 恰好就是额定功率增益。显而易见,三个功率增益并不相同,其中转换功率增益是最小的,
生物药物分析第三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中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家兔体内的方式是A.静脉注射B.动脉注射C.腹腔注射D.灌胃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家兔体温升高情况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结果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所以答案为A。
2、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若再想供热原检查用,则至少应休息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48小时方可再供热原检查用。
所以答案为D。
3、细菌霉内素检查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所以答案为B。
4、下列有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每批鲎试剂的灵敏度须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复核B.凝胶法的原理是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C.抗生素类药物因具有抗菌活性,不能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D.凝集反应的温度规定为37℃±1℃E.凝集反应的时间规定为60分钟±2分钟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抗生素类药物可以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
所以答案为C。
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A.鲎试验法B.临床检查法C.生物效应法D.家兔热原试验法E.放射性检验法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鲎试验法。
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第三章 光合作用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2.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3.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4.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5.光合链:即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
它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质体蓝素、铁氧还蛋白等许多电子传递体,当然还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作用中心。
其作用是水的光氧化所产生的电子依次传递,最后传递给NADP+。
光合链也称Z链。
6.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8.聚光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
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
9.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10.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11.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2的过程。
光呼吸的主要代谢途径就是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源于RuBP的氧化。
光呼吸之所以需要光就是因为RuBP的再生需要光。
12.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13.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14.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15.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其反应的特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两种完全正相关股票的相关系数为( B )。
A、r=0B、r=1C、r=-1D、r=∞2、已知某证券β系数为2,则该证券的风险是( D )。
A、无风险B、风险很低C、与市场平均风险一致D、是市场平均风险的2倍3、A公司1991年发行面值为$1000的债券,票面利率是9%,于2001年到期,市场利率为9%,定期支付利息。
债券价值为( B )。
A、951B、1000C、1021D、不确定4、某公司每股普通股的年股利额为4.2元,企业要求的收益率为8%,则普通股的内在价为( A )(假定股利固定不变)A、52.5元/股B、33.6元/股C、5.25元/股D、48.6元/股5、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时,把这两种股票组合在一起,则( B )。
A、能分散全部系统性风险B、不能分散风险C、能分散一部分风险D、能分散全部非系统性风险6、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 j=R F+βI(k m-R F)中,哪个符号代表无风险报酬率( B )A.K I B.R F C.βI D.K m7、下列哪项会引起系统性风险( B )A.罢工B.通货膨胀C.新产品开发失败D.经营管理不善8、要对比期望报酬率不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应该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贝他系数 D风险报酬系数9、某优先股,每月分得股息2元,年利率为12%,该优先股的价值为( A )。
A200元 B16.67元 C100元 D150元10、普通股的优先机会表现在: ( A )A优先购新股 B优先获股利 C优先分配剩余财产 D可转换11、两种股票完全负相关时,则把这种股票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时( A )。
A 能分散掉全部风险 B能分散掉全部系统风险C 能分散掉全部非系统风险D 不能分散风险12、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组合收益率为10%,A公司的 系数为2,则A公司必要收益率是( C )。
A、5%B、10%C、15%D、20%13、普通股价格10.50元,筹资费用每股0.50元,第一年支付股利1.50元,股利增长5%,则该普通股成本为( D )。
(该题目属于第六章内容,暂时不做要求)A、10.5%B、15%C、19%D、20%14、如果投资组合包括全部股票.则投资人( C )。
A、不承担任何风险B、只承担公司特有风险C、只承担市场风险D、既承担市场风险,又承担公司特有风险15、证券市场线(SML)反映了投资者回避风险的程度,当风险回避增加时,直线的斜率( A )。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为零16、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为10%,A公司的β系数为2,则A公司必要报酬率是( D )。
A、5%B、10%C、15%D、25%(市场的平均风险报酬率是已经将无风险利率减掉后的,所以是5%+2*10%=25%)17、某种股票β值为2,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0%,则该股票的投资报酬率为( C )(平均投资报酬率是没有扣掉无风险报酬率的)A、10%B、5%C、15%D、20%18、某普通股最近一次支付股利为1.2元,资本成本率为10%,这种股票是零成长股,则股价不高于( D )时,应购买A、10.3元B、20.6元C、25元D、12元19、如果两个投资项目预期收益的标准差相同,而期望值不同,则这两个项目( C )A . 预期风险不同 B. 变异系数相同C . 预期风险相同D . 未来风险报酬相同20、下列各项年金中,只有现值没有终值的年金是( B )A.延期年金 B. 永续年金 C. 预付年金 D. 后付年金21、某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5,无风险利率4%,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8%,则该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应为( D )A、4% B. 12% C. 8% D. 10%22、某公司发行的股票,预期报酬率为20%,最近一期股利为每股4.8元,估计股利会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则该种股票的价格为( D )。
A.96元B.19.2元C.48元D.52.8元(注意,最近一期股利为4.8元,是D0,预期报酬率在这里就相当于必要报酬率的概念)23、债券投资的特点是( D )。
A、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B、投资的风险高于股票投资C、投资的期限较长D、收入较稳定二、多项选择题1、β系数是衡量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β系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CD )A.β越大,说明风险越小B.某股票的β值等于零,说明此证券无风险(无市场风险)C.某股票的β值小于1,说明其风险小于市场的平均风险D.某股票的β值等于1,说明其风险等于市场的平均风险E.某股票的β值等于2,说明其风险高于市场的平均风险2倍2、非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有(ACE).A.罢工B.通货膨胀C.新产品开发失败D.高利率E.市场竞争失败3、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有( BD ).A.罢工B.通货膨胀C.新产品开发失败D.高利率E.市场竞争失败4、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影响证券组合预期收益率的因素包括( AB CD E)A、无风险收益率B、证券市场上的必要收益率C、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D、证券投资组合的β系数E、各种证券在证券组合中的比重5、下列关于β系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 )。
A 某证券β值小于1,说明其风险低于市场平均风险B β值越大,说明风险越大C β值等于0,则此证券无风险D β值体现了某证券的风险报酬E 国库券的β值为16、债券投资的优点有(ABC ).A.本金安全性高,投资风险较小 B.收入较稳定 C.流动性较好D.具有经营管理权 E.与股票投资相比通常报酬较高三、判断题1.不可分散的风险程度,通常用系数β来计量,作为整体的证券市场的β系数1。
(√)2. 当两种股票完全负相关(γ=-1)时,分散持有股票没有好处;而当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γ=+1)时,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分散掉。
(×)3. 无期限债券、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利均可视为永续年金。
( × )4.如果某种股票的β系数等于1/2,说明其风险是整个市场的风险的2倍。
(×)5.由于几乎没有风险,短期国库券利率可以近似代表资金时间价值。
( √ )6.两种完全负相关的证券组合在一起,可以消除一切风险。
( √ )(从风险的定义出发,预期收益率的变化,因为完全负相关时收益率固定,并且标准差为零,所以没有风险)7.当股票种类足够多时,几乎能把所有的非系统风险分散掉。
( √ )四、简答题1、证券组合的风险可分为哪两种?具体解释各自含义。
见教材51页。
2、简述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见教材66页。
五、计算分析题1、某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5,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2%,那么该公司股票的报酬率为多少?答案: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5%+1.5×(12%-5%)=15.5%。
2、某公司拟发行一债券,债券面值为500元,5年到期,票面利率8%,发行时债券市场利率为5%。
若该债券2007年发行,到期还本,每年付息一次,则2008年该债券价格应为多少才值得购买?答案:在未说明的情形下,认为该债券是2007年1月1日发行,要你估计2008年1月1日的价值。
因此还有4年到期,500(P/F,5%,4)+500×8%(P/A,5%,4)=553.34(元)3、某企业准备投资购买股票,现有A、B公司股票可供选择,A公司股票市价是每股12元,上年每股股利0.2元,预计以后以5%的增长率增长。
B公司股票市价每股8元,上年每股股利0.5元,将继续坚持固定股利政策。
该企业经分析认为投资报酬率要达到10%(或该企业的资本成本为10%)才能购买这两种股票。
分别计算A、B公司的股票价值并作出投资决策。
解答:A股票价值=0.2(1+5%)/(10%-5%)=4.2(元)<12(元),不值得购买;B股票价值=0.5/10%=5(元)<8(元),不值得购买。
4、某项投资的报酬率及其概率分布情况为:市场状况发生的概率预计报酬(万元)良好0.3 40一般0.5 20较差0.2 5假定市场风险报酬系数为10%,无风险报酬率为3%,试计算该项投资的预期收益、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该题删除,涉及到另外一种表示风险的方法)。
5、某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三种股票所占比重分别为25%、35%和40%,其贝他系数分别为0.5、1和2,股票的市场收益率为12%,无风险收益率为5%。
计算该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率和必要收益率解答:组合的贝塔系数为=0.5×25%+1×35%+2×40%=1.275组合的风险报酬率=1.275×(12%-5%)=8.925%必要收益率=8.925%+5%=13.925%6、某企业现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期望报酬率均为25%;甲项目的标准差为10%,乙项目的标准差为18%,计算两个项目的变异系数,并比较其风险大小。
解答:变异系数甲=10%/25%=0.4,变异系数乙=18%/25%=0.72乙的风险大于甲。
7、ABC公司准备投资100万元购入甲、乙丙三种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三种股票占用的资金分别为30万元,30万元和40万元,三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1.0,1.2和2.5。
现行国库券的收益率为10%,平均风险股票的市场报酬率为18%,要求:(1)计算该股票组合的综合β系数。
(2)计算该股票组合的风险报酬率。
(3)计算该股票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解答:(1)组合的贝塔系数=1.0×30%+1.2×30%+2.5×40%=1.66(2)组合风险报酬率=1.66×(18%-10%)=13.28%(3)预期报酬率=必要报酬率=10%+13.28%=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