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主题单元设计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名称:函数与导数二、设计意图: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函数,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常见函数的图像及其变换,以及导数的概念、求法和应用。
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函数和导数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及不同函数的图像和变换。
2、能够掌握导数的概念和求法,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导数解决问题。
3、能够运用函数和导数理论处理实际问题,并具备适应多样化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能力目标:1、能够应用函数和导数解决实际问题,识别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模型,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证明和推理,并能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思想。
3、能够进行团队协作,展示创新思维。
五、教学内容:1、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的定义、值域、定义域、图像、奇偶性、周期性和单调性的讲解。
2、函数的图像和变换。
讲解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式函数等函数的图像及其变换。
3、导数的基本概念。
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4、导数相关概念和应用。
极值、最值问题、函数与图像、应用题等内容。
六、教学策略:1、知识点的讲解:注重知识点的讲解,逐渐深入,细致明确地让学生了解每个概念和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讲解与练习相结合:讲解后将大量的例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贴近实际的练习来掌握知识点,让知识点在练习中得到加固和深入。
3、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设置创新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通过合作和交流达到自我提高和知识进步的目的。
七、教学内容和进度:时间教学内容1周序列和极限基础概念2周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图像及其变换3周导数的基本概念和求法4周定积分5周函数的极值和最值问题,反函数和指数、对数函数6周微分中值定理和导数应用7周几何和物理问题中的应用8周复习和考试八、教材和参考资料:1、教材:高中数学必修32、参考资料:高中数学重点难点突破及解题方法分析、高中数学思维导图与图解速记。
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单元——函数与方程。
该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像,掌握解决方程问题的一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线性函数与二次函数、函数图像的变换、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等。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代数运算,能够理解抽象概念,并具备初步的推理能力。
然而,他们对函数与方程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因此,本设计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浅入深,逐步深化对函数与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等基本要素。
(2)掌握线性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了解其他常见函数的类型及其性质。
(3)学会对函数图像进行平移、伸缩、翻转等变换,并理解变换规律。
(4)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学会求解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5)能够运用函数与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从图像角度理解函数性质,提高直观想象能力。
(3)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总结、归纳等,形成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单元——“函数与极限”。
该单元涵盖了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图像,以及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函数的核心概念,掌握函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本单元还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素养。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之前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代数、几何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对于函数与极限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等基本要素。
(2)掌握常见函数的性质、图像及其变换方法,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3)理解函数的极限概念,掌握求函数极限的基本方法,如代入法、因式分解法、无穷小替换法等。
(4)掌握函数的连续性概念,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能够判断函数在一点、区间上的连续性。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直观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函数与极限的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单元专题设计教案
高中数学单元专题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导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导数在几何上的意义,能够用导数计算函数在某点的切线方程。
3. 熟练掌握微分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计算函数的微分。
4. 能够应用导数和微分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导数的定义和性质2. 导数的计算方法3. 导数在几何上的意义4. 函数的微分5. 应用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导数的计算方法、微分的应用。
难点:导数在几何上的意义、微分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
2. 示范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课堂练习与作业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出导数的概念。
2. 讲解:介绍导数的定义和性质,讲解导数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导数计算的练习题,加深理解。
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教学导数在几何上的意义,如切线问题的讨论。
5. 讲解微分的概念和性质,讲解微分计算方法。
6.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微分计算的练习题,加深理解。
7.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教学微分的应用。
8. 总结:归纳导数与微分的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
9.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课本、教学PPT2. 作业本、练习册七、评估方式:1. 课堂练习,查漏补缺。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检验对导数和微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单元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单元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围绕高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和实践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其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数的概念与运算、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像、几何图形与测量、概率与统计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素养。
2、教学对象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代数知识和几何图形。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需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函数、导数、积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
(2)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方程、不等式、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
(3)熟练运用数学符号、公式和图表进行表达和计算。
(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能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和总结。
(5)提高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学软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数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培养其坚持不懈、勤奋好学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和协作,增强集体荣誉感。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实施高中数学的大单元教学,以“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为主题,围绕高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如函数、几何、概率统计等,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
通过这一教学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教学设计,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本教学设计将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数学核心知识模块,如函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数学建模思想。
(3)熟练运用数学符号、公式、定理等,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大单元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培养系统性思维。
(2)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结合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等形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内驱力。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3)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4)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5)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
(6)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信、敬业、团结、奉献等,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引言:高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的关键。
本文将以高中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为主题,对如何设计一节高效的数学课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本次教学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确保学生在课堂结束时能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基于高中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数学概念的复习和巩固:通过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提出一些数学思维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
2.实践操作法:通过让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复习和导入:通过复习已学内容和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清晰简明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次课程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概念。
3.实践操作: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些数学思维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和归纳:通过课堂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本次课程的重点和知识要点。
6.作业布置:给学生布置一些巩固练习的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概念。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教学评价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学生的思考能力、发言次数、合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估。
高中数学主题单元设计
高中数学主题单元设计通过几何法和描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并利用平移变换得到余弦函数的图像。
专题二: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通过观察图像得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或值域等性质,并通过数学语言进行严格表述。
专题三: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通过根据已有知识研究正切函数的性质,加强理性思考的成分,并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预期研究成果是学生能够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和主要性质,能够用五点法画出简图,并能够从不同角度讨论函数性质,加强理性思考的能力。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及其它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是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关三角函数的一部分,分为三个专题进行研究。
首先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入手,通过几何法和描点法作出函数图像,再通过观察图像得出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或值域等性质,并进行严格表述。
最后研究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加强理性思考的成分,并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预期研究成果是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主要性质,加强理性思考的能力。
本次研究的主题是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学生需要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画出它们的图像,并且理解它们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等性质。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分为三个专题进行探究。
首先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学生将学会如何画出它们的图像,以及如何利用平移变换得到余弦函数的图像。
同时,学生还将通过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探讨研究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并结合周期特征总结其他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性质。
接下来是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生将分组探究正切函数的性质,利用性质作出函数的图像,更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这个专题的研究,学生将深入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同时也能够掌握正切函数的图像及性质,会求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及单调区间。
这三个专题是对教材的相关内容的有效结合,专题之间层层递进,体现本学段课标要求,不拘泥于教材,合理的进行了拓展实践,提高学生研究兴趣与知识的完整性。
高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数学
高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数学一、教学设计背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框架来确保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把握。
通过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代数:包括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基础代数知识。
2.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 概率: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示等形式来展示数学的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
2.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合作、讨论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通过问题、案例等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阶段:讲解代数、几何和概率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
3. 练习演练阶段:通过标准练习和巩固练习,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4. 拓展应用阶段:通过案例分析和综合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 总结归纳阶段:总结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概念。
六、教学评估1. 知识掌握情况评估:通过小测验、作业和考试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解决问题能力评估: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解答等形式来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态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与否,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
高中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对于高中数学课程,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要面临的挑战。
因此,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建立贴合实际的课堂教学,对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将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纳入设计之中,确定学习的目的,梳理出有效的学习路径。
以高二数学《空间与图形》课程为例,布置教学任务时,应从平面图形变换、立体图形建模等方面入手,引入学生实际生活中更多场景,如汽车设计,建筑空间设计等,实现从实际到理论的联系。
其次,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和活动安排,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数学问题,正确认识图形,培养他们认识图形的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引进新的教学内容,给出相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派发可以实践新学习内容的课堂活动书;培养学生探究研究新知识的兴趣,给出有针对性的实验任务;探讨和讨论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总结学生做实验时出现的困惑,从而收获最大效果。
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以更加全面的角度推广以及深入地开展数学教学。
例如,通过利用ppt课件、科学实验用具和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习内容;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熟悉与理解知识;利用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有效的高中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设计,首先要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更重要的是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真实的课堂环境,以及多元的教学资源。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认识数学知识,让它们真正学会“活”学数学,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开拓思维,建立正确数学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高中数学主题单元教案
高中数学主题单元教案主题:函数与方程教学目标:1. 了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 理解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3. 掌握函数与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3. 函数与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理解。
2. 方程的多种解法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1. 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
3. 函数与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函数与方程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0分钟)1. 定义函数及函数的表示方法。
2. 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偶函数、周期函数等。
3. 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三、学习方程的概念及解法(25分钟)1. 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根、方程的类型等。
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 方程组的解法。
四、应用实际问题解函数与方程(15分钟)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小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及解法,拓展相关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供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资源:1. 教材、课件。
2. 手册、作业册。
3. 实例题、练习题。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
3. 考试成绩。
教学反思:教学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要注重实际问题的引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高中数学单元教案设计模板
一、单元名称:(填写单元名称,如:函数与导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的核心概念、定义、性质等。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单元主题的核心概念、定义、性质等。
- 单元主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 单元主题中的复杂问题或抽象问题。
-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思维障碍。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 教材、教学参考书、多媒体课件、教学辅助工具等。
- 实际问题、案例、练习题等。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实际生活或历史背景,引入单元主题。
- 通过提问、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 讲解单元主题的核心概念、定义、性质等。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概念和性质。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
-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练习巩固-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5. 总结反思-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正确率。
- 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期末考试评价:- 学生对单元主题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代数式与方程
1. 教学目标:
(1) 了解代数式与方程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2) 掌握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3)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法;
(4) 能够应用代数式和方程解决问题。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师讲解与生动示范;
(2) 课堂练习与小组讨论;
(3) 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
(1) 教科书;
(2) 课件;
(3) 视频。
(1) 导入新课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操练与巩固:课堂小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4) 引入新知识点: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引导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解法。
(5) 拓展与应用:让学生应用代数式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梳理: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
(1) 课堂表现:理解知识点,掌握基本解法;
(2) 课后作业:完成作业,熟练掌握知识点;
(3) 测验考试:考核学生综合掌握程度。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且逻辑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在数学领域的综合应用能力,设计一系列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单元教学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活动名称:数学探索之旅1. 活动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活动内容:- 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与数学相关的主题进行探索研究;- 学生根据所选择的主题,设计一个相关的数学实践或应用项目;-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并在班级展示。
3. 活动步骤:- 学生选择主题: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与数学相关的主题,如数列、几何、概率等,主题选择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确保与课程要求相符。
- 主题探索: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参考网上资源,了解主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 设计项目:学生根据所选择的主题,从中提取一个具体的问题,并设计一个相关的数学实践或应用项目,例如设计一个数学游戏、制作一个数学模型等。
- 实践项目: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完成所选主题的数学实践或应用项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试和调整。
- 班级展示:学生将完成的项目展示给同学们和教师,分享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提问和评价。
4. 活动效果评估:- 学生完成的项目是否与所选主题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学生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效果如何;- 学生在班级展示时的表现和反馈。
二、活动名称:数学应用实践竞赛1.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 活动内容:-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接受一道实际问题;- 学生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 学生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向全班展示。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单元——函数与极限。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深入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性质和运算,并能运用极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教学任务包括: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图像的绘制、初等函数及其图像、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的运算法则等。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代数、几何等基本知识。
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函数概念,如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拓展函数知识,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2)学会绘制常见函数的图像,掌握初等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性质和图像特征;(3)掌握函数的极限概念,理解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函数中的应用;(4)学会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值;(5)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函数与极限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函数与极限的相关概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几何画板、数学软件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耐心、细心的好习惯;(3)通过数学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于培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价值;(4)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克服、不断进步的精神;(5)注重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单元——“函数与极限”。
在教学过程中,将围绕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图像及极限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函数的极限及其应用。
教学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较为抽象的函数与极限概念,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以及函数的分类;(2)掌握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学会绘制常见函数的图像,并能通过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4)理解并掌握函数极限的概念,包括函数在一点及无穷远处的极限,并能运用极限思想解决数学问题;(5)运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解答,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5)利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等工具,辅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3)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5)教育学生遵循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勤奋、进取的品质。
高中数学单元设计
高中数学单元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核心概念,掌握关键的计算方法,并培养他们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
具体而言,该教学单元将围绕“函数与方程”展开,包括函数的基本性质、图像解析、方程的解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运用函数与方程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将数学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代数、几何等基本知识,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然而,面对复杂问题,学生可能仍需指导以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表达式、图像及其性质。
(2)掌握不同类型的函数(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的特点和图像,并能够运用这些函数解决相关问题。
(3)学会解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以及函数的零点问题,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4)通过具体实例,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函数与方程的知识解决问题。
(5)培养运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等工具进行函数图像绘制、数据分析等技能,提高数学计算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其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使学生掌握数学题目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5)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其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整体单元设计教案
高中数学整体单元设计教案课时安排:10课时一、课时一:引入代数1. 教学目标: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认识代数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代数的定义及代数式的概念b. 代数与算术的区别与联系c. 代数式的定义和简单例题演练3. 教学活动:a.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代数的作用b. 带领学生探讨代数式的构成和计算规则4. 教学手段:黑板、课件、实物示例5.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对代数的理解程度二、课时二至四:代数运算1. 教学目标:掌握代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能够灵活运用代数解决问题。
2. 教学内容:a. 代数中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b. 代数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c. 代数运算的实际应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各种代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b. 练习不同类型的代数运算题目4. 教学手段:教材、习题集、课件5. 教学评价:小测验、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三、课时五至七:一元一次方程1. 教学目标: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够解决各种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2. 教学内容:a.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形式b.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c.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b. 练习多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技巧4. 教学手段:教材、课件、实例分析5. 教学评价:课堂演示、作业批改、小组讨论四、课时八至十:不等式和分式1. 教学目标:掌握不等式和分式的性质,能够解决各种不等式和分式问题。
2. 教学内容:a. 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b. 解不等式的方法和技巧c. 分式的定义和运算规则3. 教学活动:a. 讲解不等式和分式的基本理论b. 练习不等式和分式的相关题目4. 教学手段:教材、实例分析、习题练习5.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作业批改、课堂检测这个整体单元设计教案范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有限性、等可能性;3.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重点:掌握古典概型这一模型.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实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合作学习、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有红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则抽到的牌为红心的概率有多大?二、学生活动1.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用“抽到红心”这一事件的频率估计概率,发现工作量较大且不够准确;2.(1)共有“抽到红心1” “抽到红心2” “抽到红心3” “抽到黑桃4” “抽到黑桃5”5种情况,由于是任意抽取的,可以认为出现这5种情况的可能性都相等;(2)6个;即“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这6种情况的可能性都相等;三、建构数学1.介绍基本事件的概念,等可能基本事件的概念;2.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有限性)、(等可能性);3.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公式:四、数学运用1.例题例1有红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2张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用枚举法,列举时要有序,要注意“不重不漏”)探究(1):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2只球,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该实验为古典概型吗?(为什么对球进行编号?)探究(2):抛掷一枚硬币2次有(正,反)、(正,正)、(反,反)3个基本事件,对吗?学生活动:探究(1)如果不对球进行编号,一次摸出2只球可能有两白、一黑一白、两黑三种情况,“摸到两黑”与“摸到两白”的可能性相同;而事实上“摸到两白”的机会要比“摸到两黑”的机会大.记白球为1,2,3号,黑球为4,5号,通过枚举法发现有10个基本事件,而且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探究(2):抛掷一枚硬币2次,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个基本事件.(设计意图:加深对古典概型的特点之一等可能基本事件概念的理解.)例2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2只球,则摸到的两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问题:在运用古典概型计算事件的概率时应当注意什么?①判断概率模型是否为古典概型②找出随机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教师示范并总结用古典概型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步骤例3同时抛两颗骰子,观察向上的点数,问:(1)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可能结果?(2)点数之和是6的可能结果有多少种?(3)点数之和是6的概率是多少?问题:如何准确的写出“同时抛两颗骰子”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学生活动:用课本第102页图3-2-2,可直观的列出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问题:点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可能结果有多少种?(介绍图表法)例4甲、乙两人作出拳游戏(锤子、剪刀、布),求:(1)平局的概率;(2)甲赢的概率;(3)乙赢的概率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的能力.2.练习(1)一枚硬币连掷3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为_________(2)在20瓶饮料中,有3瓶已过了保质期,从中任取1瓶,取到已过保质期的饮料的概率为_________(3)第103页练习1,2.(4)从1,2,3,…,9这9个数字中任取2个数字,①2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__;②2个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_________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基本事件,古典概型的概念和特点;2.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以及注意事项;3、求基本事件总数常用的方法:列举法、图表法.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 中要评价的学 习要素和所使 用的评价工具
或方法)
专题二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 正余弦函数图象的画法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1)尺规作图
2)作图规范,描点准确 2、五点法作图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 评价指标:1)准确确定五个关键点
2)作图规范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结果
活动四:教师讲解函数周期的求解方法,学生做练习 问题 2:思考函数的周期与解析式中哪些量有关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结果
第二课时
活动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学生回答周期函数定义,正余弦函数周期,通过几个小练习复习函数周期的求法。
活动二:画出正弦曲线余弦曲线,观察正弦曲线余弦曲线,探讨三角函数的其他性质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并掌握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2、会求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周期、单调区间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正切函数有哪些性质
2、 根据这些性质能做它的草图吗能用正切线作它的图象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电脑及相关课件
或方法)
评价方法:对照课本表述 评价说明:根据课本对余弦定理的表述,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描述进行评价和修改 3、余弦函数的周期 评价方法: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1)结果准确 4、正余弦函数其它性质的探讨 评价方法: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1)回答全面
2)表述准确
5、正、余弦函数性质的应用
评价方法: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所需课时
2 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专题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正余弦函数图象的画法。本专题紧接上一专题,根据图像归纳出正弦、余弦 函数的性质,为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应用作下铺垫。
本专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得出正余弦函数的性质。 具体活动有两个内容:第一,探究如何从数、形两方面指出正弦函数值具有“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 周期函数的定义,正余弦函数的周期。第二,探究正余弦函数的其它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最值。
本主题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由简谐振动实验得到正弦
数、余弦函数图像的直观印象,再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作函数 y=sinx,x 0, 2 的图像,再得到 x R 的图像,
再由正弦函数图像得到余弦函数的图像,最后得出“五点法”。专题二: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学生考察图像, 讨论研究,感知周期性,结合周期特征总结其他性质。专题三: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生分组探究正切函数的性 质,利用性质作出函数的图像,更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三个专题是对教材的相关内容的有效结合,专题之 间层层递进,体现本学段课标要求,不拘泥于教材,合理的进行了拓展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知识的完整性。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会求最小正周期。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会判断三角函数的奇偶性,会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最值等。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如何探讨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进而得到周期函数的定义 2、 如何探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其它性质 3、 如何求正余弦函数的单调区间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
4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 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
本主题单元是在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线,学生已经掌握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从函数的定义,到作 函数的图像,再到讨论函数的性质的顺序展开的。本单元是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关三角函数的一部分,内容包括“正弦 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三个方面。讲述用集合对应的语 言给出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利用正弦线画出正弦曲线,让学生体验几何法作图与描点法作图的不同及优点, 通过平移变换作余弦弦曲线,让学生初步体验用图像变换的话函数图像,通过画出的图形观察得出五个关键点,得到 “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对于正切函数的研究,则采用了倒叙的方法,一般说来,对函数性质的研 究总是先做图像,通过观察获得对函数性质的直观认识,然后再从代数的角度对性质作出严格表述。但对正切,教科 书采取了根据已有的知识(如正切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正切线等)研究性质,这样处理,可以让学生体会可以从 不同角度讨论函数性质,在性质的指导下可以更加有效地作图、研究图像。加强了理性思考的成分,并使数形结合的 思想体现更加全面。数形结合思想贯穿本单元的始终,利用图像研究性质,反过来再根据性质)进一步认识函数图像, 正弦、余正切函数的图像及其主要性质(包括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或值域),深化研究函数性质的思想方 法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及其它领域中都具有 重要的作用。
常规资源
黑板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案、笔、纸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复习正余弦函数的性质 学生回答
活动二:探究正切函数的性质
问题 1、你能根据研究正余弦函数的性质的经验研究正切函数的性质吗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指导总结
活动三:探究正切函数的图象的画法 问题 2、你能利用正切线画出正切函数的图象吗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成果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电脑及相应软件
常规资源
黑板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案、笔、纸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复习巩固上一专题内容及本专题所用到的其它知识
1、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画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案、笔、纸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指导学生做单摆简谐振动的实验 问题 1:通过实验,你对正余弦函数的图象是否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正余弦函数的图象特点
活动二:教师讲解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作正弦函数图象的方法 问题 2:如何得到图象上的一个点 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 3:如何利用正弦线描出一些图象上的有代表性的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结果,教师归纳总结
活动三:教师讲解例题,学生做练习
教师板书例题步骤,学生板演练习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 正弦函数周期的探究过程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1)过程准确
2)结果准确
2、周期函数的表述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 中要评价的学 习要素和所使 用的评价工具
专题一 所需课时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1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在回顾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上,用集合的语言给出了正余弦函数的完整定义,学生明确了三角函数是以 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后,急于想知道三个三角函数的图象如何有哪些性质通过教师的引导,课本知识的学习,多媒体的 介入实际问题的引领(简谐振动),借助正弦线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通过平移变换作出余弦曲线,借助图像变化的
活动三:作出正弦函数在[0,2 ] 上的图象
教师讲解,学生动手 问题 4:如何作出正弦函数在整个实数集上的图象 学生分组研讨,展示成果 活动四:作出余弦函数的图象 问题 5:你能否从正余弦函数的关系出发,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作出余弦函数的图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手去做 问题 6:你能确定正余弦函数图象的关键点吗 学生讨论,得出结果五个关键点 活动五:利用五点法作正余弦函数的简图
1、 如何根据实验直观了解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2、 如何借助单位圆画正弦函数的图象 3、 如何利用正弦函数图象画余弦函数图象 4、 观察正弦函数图象,你认为哪些是关键点 5、 如何画正余弦函数的简图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电脑 几何画板
常规资源
黑板 三角尺 练习本
2、复习诱导公式(一)
活动二:探究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
1、 从数和形两方面探究正弦函数值“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学生思考,讨论,探索.
2、 由正弦函数值的变化规律的出周期函数的定义,进而得到正弦函数的周期
问题 1:我们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刻画函数值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学生思考,教师给出规范定义
活动三:学生探讨余弦函数的周期
活动四:正切函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讲解例题,学生做练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 中要评价的学 习要素和所使 用的评价工具
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 正切函数性质的探究过程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1)回答全面
规律性, 初步感受周期性,最后由图像特征归纳出“五点法”,学生能熟练地用“五点法”画出 0, 2 上的简图。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会用正弦线画正弦函数的图象,会利用平移作余弦函数的图象,掌握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2、 会用“五点法”正弦、余弦函数的简图。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评价指标:1)步骤完整、规范
2)结果准确
专题三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所需课时
1 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