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疏散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消防计算公式

消防计算公式

消防计算公式
消防计算公式包括但不限于:
1. 计算疏散人数=人员密度×建筑面积,人员密度可以根据不同场所参考相
关规定。

2. 计算疏散净宽度=疏散人数×百人宽度指标÷100,百人宽度指标是指每百人在允许疏散范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3. 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Q=KS/U,S为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U为A类或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A或㎡/B)。

4. 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Qc=Q/N,
N为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数。

5. 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N=S/KA,S为该探测区域面积(平方米),A为探测器的保护面积,K为修正指数。

6. 走道的最小清晰高度不应小于其净高度的1/2,其他区域最小清晰高度,应按HQ=+公式计算,HQ为最小清晰度高度(m),H为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消防计算公式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建议咨询专业消防人员获取帮助。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BroadWidthEvacuationIndex,简称BWEI)是一个用于衡量室内空间疏散能力的指标,是人员疏散安全设计和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以满足疏散安全的空间宽度标准作为准则,基于空间宽度计算出来,表示空间足够安全疏散百人所需的宽度。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BWEI =效疏散宽度/百人疏散
最小宽度,其中有效疏散宽度为指的是在疏散通道内的实际使用宽度,而百人疏散最小宽度则是指百人疏散时所需要的最小宽度。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越接近1,表示空间足够宽,疏散能力越强;而越接近0,表示空间越狭窄,疏散能力越差。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应该根据当地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来确定,并结合具体的疏散情况,制定适当的指标。

评价百人疏散宽度指标的步骤是:首先,测量室内空间的宽度;然后,编辑百人疏散指标,如根据中国的MNRC-00-B.21.01《建筑疏散安全设计技术规范》,将有效疏散宽度设定为1.2米,百人疏散指
标为0.7米;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百人疏散宽度指标,要求指标至少达到0.5以上。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是衡量室内空间疏散能力的指标,在确定空间的疏散安全设计及评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管理者在衡量疏散能力时,应当根据公式计算出百人疏散宽度指标,以达到更国家安全标准。

同时,百人疏散宽度指标也可以为室内疏散能力的设计和评
估提供参考,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安全。

因此,百人疏散宽度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室内疏散安全设计和评价指标,应当认真对待,确保人员安全。

只有当百人疏散宽度指标达到或超过要求时,室内疏散安全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1.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厅的建筑面积按 1.0 人/m2计算确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内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 人/m2计算确定。

2.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确定。

3.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表5.5.19-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家俱、建材商店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 5.5.19-2规定值的30%〜40% 确定。

4.展览建筑展厅。

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 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

5.商场营业厅。

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

6.娱乐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

7.办公楼。

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

8.中小学校。

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

9.剧场。

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

10.电影院。

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 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

11.餐馆餐厅。

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

12.食堂餐厅。

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 平方米/人。

13.图书馆。

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 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 平方米/人。

安全疏散计算

安全疏散计算

安全疏散计算
安全疏散计算主要包括疏散人数计算和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人数计算公式为:疏散人数 = 面积 * 人员密度。

而人员密度取决于具体的场所,例如: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为1.0人/㎡,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计算。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为:疏散宽度 = 疏散人数 / 100 * 百人宽度指标。

而百人宽度指标(m/百人)因建筑层数和每层的房间数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对于两层建筑,每层的房间数超过50时,百人宽度指标为0.6m;而当每层的房间数不超过50时,百人宽度指标为0.75m。

另外,还需注意疏散净宽度和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的关系。

当疏散净宽度小于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时,应取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当疏散净宽度大于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时,应取计算疏散净宽度。

此外,具体到各种类型的建筑如商场、办公楼、展览厅等,其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的各自
总净宽度,应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疏散计算经验公式

疏散计算经验公式

疏散计算经验公式
疏散计算经验公式通常使用疏散时间和疏散人数来进行计算。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疏散计算经验公式:
疏散时间 = 疏散距离 / 疏散速度
其中,疏散距离指的是人员需要从起点到达安全地点的距离,疏散速度表示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疏散计算经验公式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实际情况可能因为人员密度、交通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具体应用中,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疏散计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消防疏散计算

消防疏散计算

消防疏散计算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消防安全疏散之疏散人数的计算

消防安全疏散之疏散人数的计算

消防安全疏散之疏散人数的计算疏散人数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疏散人数是确定疏散净宽度的基本要素。

本文讲述疏散人数的主要计算方法:面积比例法、固定座位统计法、床位统计法和核定法,同时解答计算中的主要问题!详述如下:一、面积比例法:不同功能场所,有不同的人均使用面积要求,按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根据每人占用面积的下限值,可确定疏散人数,单位通常为(人/m²)或(㎡/人)。

1、《建规》5.5.21明确了通用场所的人数要求,比如:1.1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²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²计算。

1.2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²。

1.3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2、在一些专业或特殊的功能场所中,可依专业规范确定疏散人数,比如:《办公规》4.2.3: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²,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²。

《办公规》4.3.2: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2.00m²/人,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00m²/人。

《文化规》4.2.10、4.2.11:文化馆的琴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²/人;文化馆的美术书法教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8m²/人。

等等!二、固定座位统计法:《建规》5.5.21规定:有固定座位的场所,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情况:1、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的观众厅,可按实际座位数量和核定的服务人员数量确定,不需要增加10%的座位数量。

消防疏散计算取值方法(2012)

消防疏散计算取值方法(2012)

消防疏散计算取值方法●高层建筑裙房(与主楼用防火墙完全分隔开的)、多层建筑消防疏散人数和疏散楼梯宽度、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房门宽度计算原则:一、各层疏散人数计算:1、除商店游艺场所外,各层按实际功能分别计算疏散人数,相加得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总人数。

(1)餐厅:大餐厅按1.3m2~1.5 m2/人;包间:按大小,分别取10~14人/包间。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89年版。

(2)厨房及服务人员:视规模,分别取20或50、80人/层。

(3)中小会议室(中约60 m2,小约30 m2):有会议桌的,按1.8~3m2/人;无会议桌的,按1m2/人。

大会议厅,根据桌椅布置情况计算人数。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2006年版。

(4)大宴会厅,根据桌椅布置情况计算人数。

(5)综合排练室:6m2/人。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87年版。

(6)游泳训练设施:4m2水面/人。

参《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第7.4.4条。

2、商店及商业营业厅,先按该防火分区面积的0.5~0.7折算为商店营业厅面积,再按低规P54页表5.3.17-2换算系数计算疏散人数。

3、歌舞娱乐游艺场所按0.5人/m2,录像、放映厅按1人/m2。

低规2006年版,第5.3.17条第4小条。

二、各层疏散宽度计算:1、人员密集的厅室、歌舞娱乐游艺场所,在地下或半地下,按1m2/100人。

低规2006年版,第5.3.17条第2小条。

2、地下其它各层,按低规P53页表5.3.17-1计算。

3、地上各层,按上层人数最多一层计算,并按低规表5.3.17-1计算。

●高层建筑消防疏散人数和疏散楼梯宽度、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房门宽度计算原则:一、各层疏散人数计算:1、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桑拿浴室(洗浴除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按0.5人/m2。

高规第4.1.5A条。

2、录像、放映厅按1人/m2。

高规第4.1.5A条。

3、大会议室、宴会厅、大餐厅、健身房、展览厅室,无固定座位时,可参考高规第4.1.5A的条文解释P95页的美国《生命安全规范》的规定,人员密度按该场所净面积取0.71人/m2来计算。

关于高层建筑中商业用房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的计算

关于高层建筑中商业用房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的计算

关于高层建筑中商业用房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的计算1、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试行)第 4.2.5 条规定: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平方米)来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

2、根据《高规》2005 年版(GB 50045-95)第5.1.2 条规定: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 平方米;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2000 平方米。

3、根据《高规》2005 年版(GB 50045-95)第 6.2.9 条规定: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1.00 米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小于表6.2.9 的规定。

实例:现我们设计的某项目为90 米高层写字楼,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一层面积3000 平方米,二层面积2900 平方米(营业部分面积2500 平方米),三层以上每层面积为1200 平方米。

根据以上3 条规范的规定,二层商业部分的疏散楼梯总宽度计算结果为:21.25 米,若采用楼梯宽度为1.5 米的楼梯疏散,则需14.17 部这样的楼梯!这个结果感觉是不是比较荒谬?在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第5.3.17 条第5 款中,对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规定是这样的: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为 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可按表 5.3.17-2 确定:地下二层:0.80 地下一层、地上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地上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地上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

安全疏散规范及计算式

安全疏散规范及计算式

安全疏散规范及计算式火灾案例1、1977年2月18日,新疆建设兵团61团农场俱乐部发生火灾,死亡699人,是建国后死亡人数最多一次。

2、1994年11月27日(周日),辽宁阜新XX发生火灾,死亡233人。

(87cm出口)第一节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程序一、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1、了解人在火灾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1)习惯性心理(2)趋光心理(3)恐惧心理(4)从众心理(5)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跳楼2、任一房间、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疏散方向。

3、疏散路线要简洁、明暸、敞通、步步安全,疏散路线的端部必须是安全区域。

4、疏散路线结合平时流线靠外墙布置,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设一些暂时避难用的室外楼梯、阳台、屋顶平台等。

5、疏散走道上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必须保持自动状态,疏散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二、安全疏散设计程序1、估计各个房间应疏散人数;2、确定假定“起火点”;(1)最不利疏散(2)发生火灾概率最大3、确定避难路线;4、避难计算(Dt);5、烟气流动计算(Dt、Cst);6、研究避难人员的安全程度。

第二节安全疏散时间计算(日本20__年)一、几个有关的基本概念及重要参数(一)允许疏散时间指建筑物发生火灾后,能够保证处在火灾危险区域的人全部迅速安全撤离并抵达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

确定允许疏散时间应考虑的因素:(1)火灾使人受到伤害的时间;(2)火灾使建筑构件倒塌破坏的时间;(3)考虑人们发现火灾的早晚,乘一个安全系数。

一般公共建筑物:一、二级6min;三、四级24min。

影剧院观众厅:一、二级2min;三级1.5min。

体育馆观众厅:34min。

高层建筑:57min。

(二)假定起火点1、找最不利疏散部位,如疏散人数多、疏散能力差的人所在的部位、疏散距离长的部位、地下室等。

2、在发生火灾概率最大的房间内确定假定起火点。

如用火用电较多的房间等。

(三)安全区域指建筑物火灾时,凡能确保避难人员安全的场所,都是发生安全区域。

消防工程师常用公式整理

消防工程师常用公式整理

消防工程师常用公式整理消防工程师在工作中需要应对各种火灾风险和安全问题,掌握常用的公式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整理了一些消防工程师常用的公式,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计算和评估各项参数。

1. 建筑物疏散时间计算公式建筑物疏散时间是指在火灾发生时,人员从建筑物内疏散到安全区域所需的时间,常用公式如下:疏散时间 = (人数 ×疏散系数) / 疏散率其中,疏散系数表示人员疏散时的阻力程度,疏散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疏散的人数。

2. 火场烟气温度计算公式火灾发生后,火场产生的烟气温度对人员逃生和救援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常用公式如下:烟气温度 = (火场热释放速率 ×烟气系统总阻力 + 室温) / (火场热释放速率 ×烟气系统总阻力系数)其中,火场热释放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火灾产生的热量,烟气系统总阻力表示烟气在排烟系统中的阻力,系数表示火场的特性。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流量计算公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常见的消防设施之一,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需要计算系统所需的水流量,常用公式如下:水流量 = 建筑物容积 ×热释放速率 / 喷头覆盖面积其中,建筑物容积表示火灾发生后需要喷水灭火的空间容积,热释放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火灾产生的热量,喷头覆盖面积表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所能覆盖的面积。

4. 消防泵功率计算公式消防泵是供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工程师需要计算所需的泵功率,常用公式如下:泵功率 = (所需扬程 ×流量) / (102 ×泵效率)其中,所需扬程表示消防泵所需提供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之和,流量表示消防泵每分钟所能提供的水量,泵效率表示水泵工作时的效率。

5. 气体泄漏扩散速度计算公式气体泄漏扩散是消防工程师在处理有关气体泄漏风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常用公式如下:扩散速度 = (泄漏速率 ×安全距离系数) / (扩散系数 ×气体浓度)其中,泄漏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气体泄漏的速率,安全距离系数表示距离泄漏源的安全距离,扩散系数表示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能力,气体浓度表示泄漏地点的气体浓度。

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讲义:人员疏散时间计算方法与分析参数

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讲义:人员疏散时间计算方法与分析参数

人员疏散时间计算方法与分析参数人员的疏散过程与火灾探测、警报措施、人员逃生行为特性和运动等因素有关。

必需疏散时间按火灾报警时间、人员的疏散预动时间和人员从开始疏散至到达安全地点的行动时间之和计算:RSET=Td+Tpre+k×Tt (式5-4-40)其中:Td —火灾探测报警时间,指从火灾发生到触发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而发出报警信号,使人们意识到有异常情况发生,或者人员通过本身的味觉、嗅觉及视觉系统察觉到火灾征兆的时间;Tpre —疏散预动时间,指人员从接到火灾警报之后到疏散行动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包括识别时间和反应时间;Tt —疏散行动时间,指建筑内的人员从疏散行动到疏散结束所需要的时间;k—安全系数,考虑到场景预测中的不确定性,需要考虑足够的安全余量,安全系数一般取1.5~2,采用水力模型计算时的安全系数取值,宜比采用人员行为模型计算时的安全系数取值要大。

(一)火灾探测报警时间对于安装了点式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以及安装了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场所,火灾探测报警时间应根据建筑内所采用的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的类型及其布置、火灾的发展速度及其规模、着火空间的高度等条件,考虑设计火灾场景下火灾探测报警装置或自动喷水装置对火灾烟气的反应时间。

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模拟计算软件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也可采用其他计算工具,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软件工具包中提供的DETACT-QS工具,预测特定火灾场景内感温元件的动作时间。

对于日常有人停留的房间并且人员处于清醒状态,可以采用特定经验公式算法预测人员发觉火灾征兆的时间。

(二)疏散预动时间疏散预动时间包括识别时间和反应时间。

人员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以后,有各种本能反应的时间如确认火灾警报,判别火情发展情况,通知亲友,收拾物品,确定疏散路线等待,开始疏散行动时间往往因人而异。

受到建筑类型、功能与用途、使用人员的性质及建筑火灾报警广播和物业管理系统等各种内在及外在因素的影响,疏散预动时间的长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商业建筑消防疏散人数计算 防火规范

商业建筑消防疏散人数计算 防火规范

(一、二级耐火等级)
计算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换算系数β 1.00 0.75 0.75
W=β×P÷100 5.60 4.20 4.50
0.65
78.00
0.65 0.75
3.90 4.05
1.00
4.20
建材、家具、灯 饰展览建筑
计算疏散宽度 30%
W×0.30
1.68 1.26 1.35 23.40 1.17 1.22 1.26
0.43
430
1000
0.39
390
1000
0.30
300
注:替换面积数值(蓝色)即可得出所需宽度;地下室换算系数β取值室内地面离室外高差小于10米。
5. 5. 21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 下列规定:(1)疏散宽度 表5.5.21-1 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 人 人) (2)人员密度 表5. 5. 21-2 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
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 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 人最小疏散净宽度( m/百
、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也包括营业厅内的 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
虑商店的建筑规宜取上限值,当建筑规模较大时,可取下 % 。(防规296页)
条文说明:5.5.21 本条所指“营业厅的建筑面积”,既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 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进行了严格的防火分隔,并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 室等,可不计入营业厅的建筑面积。据表5. 5. 21-2 确定人员密度值时,应考虑商店的建筑规宜取上限值, 限值,家具、建材商店和灯饰展示建筑的人员密度为表5. 5. 21-2规定值的30% 。(防规296页)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1.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厅的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确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内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确定。

2.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确定。

3.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表5.5.19-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家俱、建材商店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19-2规定值的30%~40%确定。

4.展览建筑展厅。

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

5.商场营业厅。

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

6.娱乐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

7.办公楼。

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

8.中小学校。

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

9.剧场。

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

10.电影院。

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

11.餐馆餐厅。

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

12.食堂餐厅。

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

13.图书馆。

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消防疏散计算

消防疏散计算

消防疏散计算公共建造类型较多,且在建造设计中有些建造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者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造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造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造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造设计规范》(JGJ48-8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 (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造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造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 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造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预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洗手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造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造面积内。

在建造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造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 3.1.1 条:商店建造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份。

建造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 3.1.2 条:商店建造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份建造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 的规定。

第 3.4.1 条:辅助部份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造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份所占商店总建造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 条的规定。

第 3.4.2 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一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 计。

办公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办公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办公疏散宽度计算公式办公建筑的疏散宽度计算可是个重要的事儿呢!这就好比我们规划出门旅游的路线,得考虑多少人能顺畅通过,不能堵得水泄不通。

咱们先来说说疏散宽度的基本概念。

疏散宽度,简单说就是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安全疏散的通道宽度。

这宽度可不能随便拍拍脑袋就定了,得有严格的计算公式和规定。

计算公式里,涉及到不少因素。

比如说,每层的建筑面积、人员密度,还有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宽度等等。

就拿一个常见的办公楼来说吧。

假设这栋楼有 5 层,每层的建筑面积是 1000 平方米。

按照规定,一般办公场所的人员密度取每人 6 平方米。

那这一层的人数大约就是1000÷6 ≈ 167 人。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疏散宽度计算啦。

根据规范,每 100 人疏散的最小净宽度不能低于 1 米。

那 167 人需要的疏散宽度就是 167÷100×1 = 1.67 米。

但这只是个初步计算。

还得考虑楼梯的数量和分布。

如果只有一部楼梯,那宽度可能就得增加,以保证疏散的效率。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个新建的办公楼,当时施工方在计算疏散宽度的时候就出了点小差错。

他们在计算人员密度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有几个房间是用作会议室的,人员密度和普通办公区不一样。

结果算出来的疏散宽度就偏小了。

后来经过仔细核对和重新计算,才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再比如说,有的办公楼设计得很独特,有一些不规则的区域。

这时候计算疏散宽度就更得小心了,要把每个区域都考虑周全,不能有遗漏。

总之,办公疏散宽度的计算可不是一件能马虎的事儿。

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参数都关系到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咱们得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规定和公式来计算,确保在危险来临时,大家都能迅速、安全地撤离。

所以啊,不管是建筑师在设计大楼的时候,还是相关的审核人员在把关的时候,都得瞪大眼睛,仔仔细细把这个疏散宽度算清楚,给大家一个安全可靠的办公环境。

商场疏散计算公式

商场疏散计算公式

(1)多层地上商场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面积x面积折算x每百人净宽x人数换算系数x0.01)
地上一层:(0.0027625~0.0038675)x地上最大一层营业厅面积;
地上二层:(0.0027625~0.0038675)x营业厅面积;
地上三层:(0.0028875~0.0040425)x营业厅面积;
≥地上四层:(0.003~0.0042)x营业厅面积;
(2)高层地上商场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面积x面积折算x每百人净宽x人数换算系数x0.01)
地上一层:(0.00425~0.00595)x地上最大一层营业厅面积;
地上二层:(0.00425~0.00595)x营业厅面积;
地上三层:(0.00385~0.00539)x营业厅面积;
≥地上四层:(0.003~0.0042)x营业厅面积;
(3)多层地下商场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面积x面积折算x每百人净宽x人数换算系数x0.01)
地下二层(>10米):0.0056 x营业厅面积;
地下二层(≤10米):0.0042 x营业厅面积;
地下一层(>10米):0.00595 x营业厅面积;
地下一层(≤10米):0.0044625 x营业厅面积;
(4)高层地下商场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面积x面积折算x每百人净宽x人数换算系数x0.01)
地下二层:0.0056 x营业厅面积;
地下一层:0.00595 x营业厅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安全疏散与消防对策评估
火灾安全疏散研究
火灾风险评估中的主要项目之一是评估建筑物内的人员在发生火灾情况下的人身安全。

同行情况下,在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建筑物中的人员都希望尽可能早的离开着火区,疏散到安全区。

而实际上,由于火灾环境和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在开始阶段,人员往往不能迅速地发现火灾并做出反应,只有等到火灾报警系统动作或者火焰由起火区向非起火区蔓延,火势扩大时人员才能发现火灾并开式疏散,但由于火灾烟气的迅速蔓延将严重妨碍建筑物内人员的逃生行动,火场中的人员往往不能理智的选择最佳疏散路径加一疏散,从而导致人员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
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是必须安全疏散时间RSET必须小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也就是火灾发展到危险状态的时间。

必须安全疏散时间RSET是指从起火时刻到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的时间。


急情况下的RSET包括火灾探测时间t
alarm 、预动作时间t
pre
、和人员疏散运动时
间t
move ,其中预动作时间又包括认识时间t
reg
和反应时间t
resp
两部分即t
pre
=
t reg +t
resp
,所以: RSET=t
alarm
+t
prE
+t
move
=t
alarm
+( t
reg
+t
resp
)+ t
move
人员疏散和火灾发展可认为同时沿着一条时间线不可逆的进行,或在过程
大体分为起火,火灾增大,充分发展,火势减弱,熄灭等阶段,从人员安全角度出发主要关心前两个阶段。

人员疏散一般要经历察觉到火灾,行动准备,疏散行动,疏散到安全场所等阶段。

在此过程中,探测到室内发生火灾并给出报警的时刻和火灾状态对人构成危险的时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 是指从起火时刻到火灾吃对人员安全构成危险状态的时间。

主要取决于建筑结构及其材料,控火及灭火设备等方面,与火灾蔓延以及烟气的流动密切相关。

火灾中危险度可以通过烟气温度、热辐射通量以及烟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来表示危险
状态。

(a)烟气温度:当上部烟气层的温度高于180 o C时,它对人体的辐射危险将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当烟气层下降到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高度时,对人的危害将是直接烧伤,这种临界值约是100o C以上。

资料显示,造成皮肤2级烧伤时,71o C的皮肤暴露时间是60s,82o C为30s,100则为15s。

(b)热辐射通量:热通量表示辐射到表面(人体皮肤)的有效热值的数量。

cm并持续3min以上时将造成实验表明,当人体接受的热辐射通量超过0.25W/ 2
严重灼伤。

(c)有毒气体的浓度:在烟气层下降到人员呼吸高度时(大概1.5m左右),可根据某种有害燃烧产物的临界浓度判断是否达到临界危险状态。

如CO的浓度达到0.25%就可以对人体构成严重伤害。

常用的人员安全疏散准则如下图:
图5-1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方法
火灾风险的工程评估中,一般认为当建筑物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大于安全疏散时间时,即:ASET>RSET则认为建筑物中人员能够安全疏散此为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