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美育的任务
试论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
试论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一般认为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
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
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式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走向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
1 美育的功能1.1 美育的直接功能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两个字表示:即“美育”。
我国学者认为:“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式美育相关。
1.2 美育的间接功能美育的间接功能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和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
具体讲,就是美育的德育教育、促智育教育、健体功能教育等。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美育者与智育者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2 美育的类型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
因此,学校美育的实施,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2.1 艺术美育艺术美是一种以现实美为基础,但是由经过加工,因而高于现实美的形态,艺术美育则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艺术家的集中、概括、提炼,因而比现实“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因此,艺术美育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
2.2 自然美育自然美育是指自然物体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态,大自然是学生审美情感体验的最丰富的源泉,与艺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自然美育是现实的、生动、丰富和多变的。
比如:自然景致就有天然质朴,色彩丰富的特点,而且随季节、昼夜和天气变化而经常变换,自然美育因此具有非常大的生动性和随机性。
第三节__美育的任务
人的审美活动是由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几个 心理要素和谐动态地组合而产生审美经验,形成审 美观念、趣味与理想,发展审美创造力的。审美感 知是审美过程的起点,感性直观是人的审美活动和儿 童审美心理的重要特点。 (二)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 美 判断力 学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审美兴趣和情绪体验, 就是对审美对象形象性、情感的鉴别和评价,也是一 种审美判断。 (三)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儿童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力的发展是以生活、学习、劳 动和艺术鉴赏活动为基础的。他们从那些活动中感知 到美,又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来
美育
一、美育的概念 1、概念 2、作用 3、社会价值 二、实施 1、美育的任务和内容 2、美育的途径和要求
第三节 美育的任务及内容
一、美育的任务 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掌握有关美的 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 和追求。 (三)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内容和手段 1、表演艺术教育 所谓表演是指通过人的演奏、演唱及动作来表现作品的艺术, 主要指音乐和舞蹈。 2、造型艺术教育 广义的造型艺术:所有塑造二维或三维空间的静态视觉形象的 艺术,因而又称“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 狭义的造型艺术:主要指绘画和雕塑 3、语言艺术教育 语言艺术教育又称文学、是以语言为物质媒介来塑造形象、 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4、综合艺术教育 在艺术分类中、戏剧和电影、电视都因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而被称为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 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一)形象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美的 形象、使学生直接感知到美的和谐、对称、节奏等 形式,收到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情操 (二)情感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现实的和艺术的 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入迷的状 态,使美融化于心灵。情感性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特 征。 (三)活动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应该通过审美活动,贯彻以活 动教育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受 到审美的熏陶。这是审美教育区别于学校其他方面 教育的主要标志
美育知识教学内容提要
美育知识教学内容提要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真善美三德”并将教育之事分为三部,即智育、德育、美育。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又响亮地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因此,蔡元培成了中国现代美育的先驱。
第一节西方美育思想史述评雅典的“七艺”教育中包括美育。
西方美育思想(美育观)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1)柏拉图(古希腊),真正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柏拉图。
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认为悲剧能有一种“净化”作用,这就是一种审美教育。
3)贺拉斯(古罗马),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奠定了西方美育的基础。
4)席勒(德国古典美学),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美学思想。
《审美教育书简》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
席勒因此被称为“现代美育之父”。
5)马克思,马克思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美育及其特点1.美育——1)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方式来教育人的一种活动。
2)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
3)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4)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等一样,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
2.美育与德育的联系:首先,两者往往互相渗透,互为一体,如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中,既有美育作用,又有德育功能。
其次,美育对德育起着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审美来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
再次,一个审美趣味低级的人,道德上也不会高尚。
这说明美育往往是德育的前提。
3.美育与德育的区别:在目的上,德育是善的教育。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美的教育。
在途径上,德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美育强调自觉,反对强制。
在原则上,德育强调个体对社会的服从。
美育的任务及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美育的任务及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作者:邱宁来源:《中国当代教育教学》2014年第01期【摘要】美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教育观点的教育。
小学美育的任务是使小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陶冶高尚情操。
人的全面的教育活动中就离不开美育教育。
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德、智、体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才目成的。
【关键词】美育任务德;智;体关系美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教育观点的教育。
美育又称美学教育,审美教育。
美育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说法。
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狭义的美育主要是指艺术教育。
而广义的美育是指一个人在人生境界中所达到的最高水准,也就是关系到每个人怎样去追求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不仅追求灵魂的完美,而且是超过这种完美的“天人合一” 。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人们思想情感、个体意识的再造。
这一美育观的重新明确,高度地评价了美育的地位与作用。
一、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
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
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
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第二,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
美育工作计划
美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美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的
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工作内容。
1. 组织举办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 开设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3. 注重美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建立艺术作品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
5. 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比赛和演出,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工作措施。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美育教学水平。
2. 营造艺术氛围,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美育
活动。
3. 积极与社会艺术机构合作,丰富学校美育资源。
4. 制定美育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确保美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工作时间表。
每学期制定具体的美育工作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
完善。
五、工作评估。
定期对美育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工
作方向和措施。
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美育工作进行改进和提升。
六、工作预期。
通过美育工作,使学生在审美、表现和创造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校园文化
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学校美育工作取得显著
成效。
美育的当代意义及任务
美育的当代意义及任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美育的当代意义和任务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美育的当代意义及任务。
美育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但精神层面的需求却更加迫切。
美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方式,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美育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当代社会,学生的成长需要更多元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美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操和创造力,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动作感知能力;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艺术教育的方式,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促进。
美育在培养创造力方面具有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标志。
美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舞蹈创造力,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创造力。
通过这些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美育在培养社会公民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美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修养,能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美育的任务和功能教学课件
陶冶情性
• 审美欣赏是能够使人超脱,但不是逃避。 • 欣赏美的事物能让人感到安静、愉快,
能洗净人身上的世俗气而获得精神升华, 积淀审美素质。 • 审美活动能使心灵得到荡涤和净化,从 而培养出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 美育是一种身心陶冶,是人性的自我品 味和人格的陶塑。
(2)开启智力
美育引导人走向对审美对 象形式及其意味的整体把握 和领悟,培养人对美的感受 力、想象力、理解力。
•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 里的话,后来作为他的座右铭,死后 刻在墓碑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 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 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 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 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 (三)文化建构
• 1、文化领悟:领悟审美对象的民族 文化内涵,进行文化建构。比如民族传 统文化教育(和、善、义等),比如后 现代文化教育(解构、建构、生态、主 体间性等)。
• 2、文化认同:文化身份的确认。美 育的理解、情感共鸣,形成共识,达成 认同。认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达到民 族或国家文化安全(文化稳定),避免 后殖民主义。
①艺术与审美教育对科学研究的启发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培养人们在 纷纭复杂的现象中把握和领悟隐藏在其中的内在规律性和对人生 的无穷意味;
②美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丰富的想象力;
③审美情感的非功利性特征,还能使人具有为追求真理而舍小我、存 大我的高尚心灵;
④美育可以为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培养新式的人才。
(3)以美储善:美育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的良知得到积 累和增储,并进而凝聚、积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 结构和模式,让人变得更加纯真和善良,“美学是未 来的伦理学”(高尔基语);
审美理想是审美的最高范型,它渗透于审 美感受中,使主体按照它的样子去选择对象、 感受对象和评价对象。
第十一章 美育
美育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同时也是初民的 美育手段。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乐”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 “书”是学习书写,除了实用的目的,也包含书法艺术的因素。 “射”“御”是练习射箭与驾车的技术,在体育和军事训练之中也包含有体态 气度的美化训练。 “礼”除了统治阶级道德观念的灌输之外,也包括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的 培育。 以后,无论是两汉的赋,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书画与雕刻,唐宋的诗词,元明 清的戏曲与小说,还是历代的建筑、园林、工艺品,都对人们起着广泛的审美 教育作用。 在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中,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也很重视美育问题,如蔡元 培继承中西美育传统主张,曾就美育实施问题大声疾呼,陶行知创办的“工学 团”与“育才学校”也都十分重视美育。
席勒认为,纯粹道德的生活用理性压制感性,使生活拘谨枯燥,而在美的艺 术中,感性和理性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融洽,他把理性与感性的这种自由结 合状态称为“美的心灵”。按他的看法,审美活动能为人的智力生活提供 高尚情操,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观念。在他之后,德国的F.W.A.福禄 倍尔(1782~1852)建立了新型的幼儿教育体制,他是幼儿园的创始人、儿童 积木的发明者;英国的J.拉罗斯金(1819~1900)和W.莫里斯(1834~1896)提倡 向青年学生和广大民众普及高尚的艺术品以力挽现代社会中审美趣味的堕 落。以后又有德国艺术教育家朗格和H.闵斯特伯格(1863~1916),美国美 学家门罗和英国美学家H.里德,相继提倡学校与社会的艺术教育,并进一 步开展审美教育理论的研究。在苏联的美学理论与教育理论中,也把审美 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在当代的欧美各国,审美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介绍上海一名参加托福考试获得满分的女孩的 文章。这位名叫张楠的年仅17岁的女孩,之所以能创造出这样的“奇 迹”,不是因为她智力超群,而是因为她情商不同于一般。她学习十 分勤奋,却不以为苦。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张楠从小就懂得学习的 目的:不是为任何人,而是为了自己。她学习各种知识,总是充满乐 趣,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有健康乐观的心态,采 访她的记者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她:“明媚如春天含苞待放的花朵,清 新如春雨后拂面的暖风。”
第十三章 美育
利用大自然进行美育首先要掌握自然美的特征和学生的审美特点,再者要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理解欣赏自然美的“比德”、“畅神”审美观念。
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结构变化,掌握自然风景的特性。
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的方式很多,主要通过A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B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C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美育对学生智、德、体各方面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②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 ③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具有提高形体美的健康性和艺术性的价值。④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技能的形成,具有技术美学的价值。
总之。美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教育功能,它与其它各育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个性和才能全面和谐发展的完美的人,是美育的目的。
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过程。
①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
②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美判断力。
③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二、美育原则
美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造性原则要注意要①特别注意美的创造力的培养。 ②鼓励学生审美创造意向。 ③要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④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
第三节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美育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
美育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美育工作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美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为实现美育工作目标,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下面就美育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进行具体阐述。
一、美育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的精神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美育工作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3.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美育工作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美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1.开设多样化的美育课程。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多样化的美育课程,如音乐、舞蹈、美术、手工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艺术学习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艺术需求,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2.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舞蹈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需要加强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和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美育教育资源和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营造艺术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布置艺术氛围墙、举办艺术品展览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激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5.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美育成长,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艺术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美育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实施方案是通过开设多样化的美育课程、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艺术氛围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工作计划
美育工作计划引言概述:美育工作计划是指通过艺术、音乐、舞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美育目标、美育内容、美育方法、美育评价和美育资源,详细阐述美育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
一、美育目标:1.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美育工作,使学生能够欣赏和感受美的存在,培养他们对美的独特感知和鉴赏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艺术创作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匡助学生表达情感,增强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
二、美育内容:2.1 视觉艺术。
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通过观察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2 音乐艺术。
包括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通过听、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表达能力。
2.3 舞蹈艺术。
包括舞蹈欣赏和舞蹈表演,通过学习舞蹈技巧和舞蹈创作,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舞蹈表达能力。
三、美育方法:3.1 课堂教学。
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预艺术创作和表演,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3.2 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3.3 社区合作。
与社区艺术团体合作,开展艺术交流和合作项目,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和社会参预。
四、美育评价:4.1 定期评估。
通过学生的艺术作品和表演,评估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情况。
4.2 学生自评。
鼓励学生主动评价自己的艺术成果,培养他们对自身艺术修养的认知和反思能力。
4.3 多元评价。
综合考虑学生的艺术作品、表演、参预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五、美育资源:5.1 师资支持。
提供专业的美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
5.2 设施设备。
提供艺术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等专业场所和器材,支持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5.3 艺术资源。
建立艺术图书馆、音乐库等资源中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资料和素材。
美育基础,讲义第四章 美育的任务
第四章美育的任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育的任务,明确美育的目标,领会美育在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方面所担负的使命,以便在总体上把握美育的方向,为实现美育的任务作出不懈的努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审美观、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二)领会正确的审美观、塑造审美心理结构的意义(三)简单应用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四)综合应用联系实际谈谈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三、考核知识点1.审美观广义的审美观是指:总体美学观,即主体对美、审美、创造美所持的相对稳定的总体观念和指导思想。
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美的生成观、发展观、本质观、创造观,审美的实践观、历史观、政治伦理观、价值观、艺术观等等。
狭义的审美观:是指:审美的观点,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
2.美育的任务:就是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并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为什么人会有这种独有的审美能力?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产生的,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首先,是在人类对生产工具的创造和使用中产生的。
人类最早的审美体验也首先寓于创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经验之中。
后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劳动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审美意识逐渐从生活中分化出来,从实用中分化出来,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
这时,这些对象已经不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肉体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
是一种超生物性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是人类的高层次的需要。
综上所述,申美是人类独有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审美需要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使人的本力量的体现。
4.评价审美观的标准。
(正确的审美观)正确的审美观是崇尚和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反对和摒弃一切丑恶的事物,时时处处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一切。
只有树立这种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更好地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和美化、完善自身。
幼儿美育的意义和任务
幼儿美育的意义和任务一、美、幼儿美育美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属性之一。
这种属性具有两个特征:凡是“美”,都可以直接被人们的感官所感知,具有一定的形象;凡是“美”,都能使人愉悦,使人动情。
美的基本形态不外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大自然中有自然美,人类社会中有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一种反映。
幼儿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就是指培养幼儿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幼儿美育的意义(一)幼儿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具有德育、智育所不能取代的独立功能,对于培养人的敏锐感受力、丰富的个性的、广泛的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以及创造力都具有特殊的功能。
美育有助于造成整个社会的审美化,形成美的社会风气,建立美的人际关系,抵制陈腐的习惯。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密切关系,能促进各育的发展,同时也渗透在各育之中,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育和德育的关系非常密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
美能唤起人的善良的情感,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
美育和德育又是相互包含的,可以使人形成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人有美丽的心灵、教人有美的语言和行为。
而美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这对德育目的的实现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诱导力,它可使人在动之以情的状况下,不知不觉地把德育要求,变成了自己的主观愿望。
如在欣赏祖国秀丽山川的时候,爱祖国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
美育是以智育为基础的,感官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知识的丰富,是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
反过来,美育的实施有力地促进着感官的发展和智力的提高。
智育和美育的结合,科学知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渗透,能充分发挥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对幼儿来说,尤其能促进其大脑两半球的均衡发展。
同时,美育的实施,还可引起他们对周围现实更广泛的兴趣,不仅有益于1开阔幼儿的眼界,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而且还能提高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发展创造的才能。
美育的任务教学课件
• (三)文化建构 • 1、文化领悟:领悟审美对象的民族 文化内涵,进行文化建构。比如民族传 统文化教育(和、善、义等),比如后 现代文化教育(解构、建构、生态、主 体间性等)。 • 2、文化认同:文化身份的确认。美 育的理解、情感共鸣,形成共识,达成 认同。认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达到民 族或国家文化安全(文化稳定),避免 后殖民主义。
美育功用
第一,培养某种审美价值取向。个人生活在 社会环境中,通过美育,使个人接收某个社 会关于美和丑、崇高和卑下、悲和喜的概念, 从而形成自觉的审美价值取向。
第二,发展人的审美创造能力。这包括发展 人的审美知觉和审美体验的能力,完善人的 审美趣味,培养人在艺术活动和其他活动中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 1.培养高尚的审美理想
•
2.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审美的敏感 (三)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 • • 1.审美理想的培养。 2.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 3.锻炼驾驭形式的能力。
美育的个体功能
1、审美能力培养 把握世界的能力(总体) 感知力、理解力、创造力(具体) 以美启真、以美入善,真善美融合 统一 2、审美理想的建构 美的价值就是审美理想。不同的 美有不同的格:个性、人品,特质模式和行为倾向 的统一体(内在特质与外在行为)。个性品质。 人格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 界观)。 • 人格往往体现为文化素质,核心是人文素 质。审美是人文的重要组成内容和方式。 • 健康人格是正能量的正常而健全的人格。 • 人格的最高层次是审美人格:审美的人的本质 作为人格的主导因素,符合人的本质的感性的、 创造性的、超越人的有限性的自由的人格。 • 审美人格的特点:直观性、创造性、超越 性、自由性。 • 审美人格其实是理想人格
幼儿园艺术美育教学任务 幼儿园美育教育
幼儿园艺术美育教学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艺术美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园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艺术美育教学任务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1. 通过观察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引导幼儿喜欢美、欣赏美、创造美。
2. 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让他们在艺术氛围中感受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幼儿用心感受身边的美,从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促进其审美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二、引导幼儿进行艺术创作1. 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引导他们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
2. 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材料和工具,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3. 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创作,让他们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彼此的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开展艺术教育活动1. 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文学欣赏会等,让幼儿在参与中体验艺术之美。
2. 定期举办艺术节目和演出,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投入。
3. 创造良好的家园共育环境,鼓励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共同关心和支持幼儿的艺术教育,为幼儿的艺术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1.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艺术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让他们更好地承担起幼儿艺术美育教学任务。
2. 组织教师进行艺术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的交流共享,推动教师在艺术美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3. 建立健全的艺术美育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激励他们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在幼儿园的艺术美育教学中,以上任务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努力实现的。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幼儿的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让他们在艺术的世界里健康成长,享受生活和学习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 和追求。
(三)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美育的内容
对学生实施美育,既可以通过德育、智育、体育,运 用其中相应的内容进行,也可以独立地对学生的美感 或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专门的培养,但从体现美 的本质角度看,学校美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形 式教育、理想教育和艺术教育。
二、美育的原则
美育的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 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一)形象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美的 形象、使学生直接感知到美的和谐、对称、节奏等 形式,收到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情操 (二)情感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现实的和艺术的 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入迷的状 态,使美融化于心灵。情感性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特 征。 (三)活动原则
音、色等自然属性与人的感觉之间同构对 应关系;另一方面来源于音、形、色组合 规律性。一般来说,与事物的自然属性相 关的形式美实际上包括人的生理、心理和 文化三个层面的感受。
●从生理层面看
●从心理层面看
●从文化层面看
(二)理想教育
理想(ideal)一词源于古希腊文(iden),原意为: “观看”和“外观”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应该通过审美活动,贯彻以活 动教育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受 到审美的熏陶。这是审美教育区别于学校其他方面 教育的主要标志
(四)差异性原则
(五)创造性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引导美,学生创造性地
感知各种形式的神韵和规律,启发他们按美的 规律来创造,并塑造和美化自身 三、美育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 美育 (二)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三)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语言艺术教育 语言艺术教育又称文学、是以语言为物质媒介来塑造形象、 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4、综合艺术教育 在艺术分类中、戏剧和电影、电视都因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而被称为综合艺术
第四节 美育的实施
美育的实施要涉及下述内容:美育过程、美育原则、美育 途径与方法。
一、美育过程
美育是通过各种形态的美的审美活动进行的,美育 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 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 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 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过程。
道德理想教育、爱情理想教育。
(三)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内容和手段
1、表演艺术教育 所谓表演是指通过人的演奏、演唱及动作来表现作品的艺术, 主要指音乐和舞蹈。
2、造型艺术教育 广义的造型艺术:所有塑造二维或三维空间的静态视觉形象的 艺术,因而又称“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 狭义的造型艺术:主要指绘画和雕塑
(一)形式教育 从美学的意义上看,形式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形式美和美的 形式。 形式美是指事物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的美,美的形式是指 审美对象的外部美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美的结构方式。形式美可 以作为独立的审美客体,具有相对的对立性美的形式则与美的 内容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1、形式美及其教育功能 形式美的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形、
(二)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 美 判断力
学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审美兴趣和情绪体验, 就是对审美对象形象性、情感的鉴别和评价,也是一 种审美判断。
(三)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儿童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力的发展是以生活、学习、劳 动和艺术鉴赏活动为基础的。他们从那些活动中感知 到美,又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来
美育
一、美育的概念 1、概念 2、作用 3、社会价值 二、实施 1、美育的任务和内容 2、美育的途径和要求
第三节 美育的任务及内容
一、美育的任务 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掌握有关美的 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奠定基础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心理愉悦的事物的完整形象 的反映。
人的审美活动是由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几个 心理要素和谐动态地组合而产生审美经验,形成审 美观念、趣味与理想,发展审美创造力的。审美感
知是审美过程的起点,感性直观是人的审美活动和儿 童审美心理的重要特点。
现代的理想概念指的是对未来奋斗目标的预见和 设想。理想作为一种可能性与现实性相对应。对 人的理想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有社会理想个 人理想之分;个人理想又可分为道德理想、人生 理想、爱情理想、职业理想等
1、理想的审美特性 理想具有两大特性:形象性和情感性
2、理想教育及其功能 理想教育主要包括社会理想教育、人生理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