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科学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科学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cb90c6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a.png)
科学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一种感官刺激。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物体振动是由能量转化而来的。
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索声音的产生:1. 实验一:弹簧振动器材料:弹簧振动器、扬声器、音频播放器步骤:a. 将弹簧振动器固定在支架上。
b. 将扬声器与音频播放器连接,播放适当的音频。
c. 将振动器触碰到播放器的扬声器上,观察振动器的振动情况并听到声音。
结论:振动器在受到音频振动的影响下产生了声音。
2. 实验二:琴弦振动材料:吉他、扬声器、音频播放器步骤:a. 将吉他的琴弦拉紧并固定好。
b. 将扬声器与音频播放器连接,播放适当的音频。
c. 将吉他的琴弦触碰到播放器的扬声器上,观察琴弦的振动情况并听到声音。
结论:琴弦在受到音频振动的影响下产生了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通过介质(如空气、固体和液体)进行的,介质的振动使声音能够传播到我们的耳朵。
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索声音的传播:1. 实验三: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材料:音频播放器、扬声器、厚纸板、容器步骤:a. 将扬声器与音频播放器连接,播放适当的音频。
b. 将厚纸板放置在扬声器前面,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
c. 在容器中装入水,并让扬声器的声音传播到水中,观察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情况。
结论:声音可以传播到空气中和水中。
2. 实验四: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材料:木槌、桌子、手机步骤:a. 将手机放置在桌子上,打开录音功能。
b. 用木槌敲击桌子,同时录下声音。
c. 通过桌子传导的声音在手机中可以清晰地听到。
结论: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导。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等介质传播。
结语: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声音的传播是通过介质进行的。
深入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现象,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音乐、通信等。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1d1970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6.png)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产生原理、传播方式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将周围的空气或其他介质也一同振动,从而产生声波。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通过压缩和稀疏介质的方式传播。
这种振动的传播引起了我们听到的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
1. 空气传播在一般情况下,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当物体振动时,它将振动的能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
这些分子互相碰撞并传递能量,导致声波以压缩和稀疏的方式在空气中传播。
当声波达到我们的耳朵时,耳膜开始振动,启动听觉神经,我们才能感知和听到声音。
2. 固体传播除了空气传播外,声音还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当物体振动时,它能够将振动能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递给与其接触的物体。
这种振动传递可以通过固体的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
例如,当我们敲击桌子时,桌子的振动能够通过桌面传递到桌腿,再由桌腿传递到地面,我们能够听到继续传播的声音。
三、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通讯领域声音在通讯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麦克风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后,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语音交流。
而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音频设备如耳机、扬声器等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声音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
例如,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听入身体内部的声音,以便判断病情。
此外,声音还可以被用于医学图像的生成和分析,如超声波检查。
3. 娱乐行业声音在娱乐行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音乐会,声音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通过音效的设计和使用,可以为观众营造出逼真的感觉和情绪。
4. 环境监测声音也可以被用于环境监测和检测。
例如,由于声波的传播受温度、湿度和空气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声音的传播特性来监测环境参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8c93ee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e.png)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由物体震动引起的机械波,通过空气、液体或固体的传播而产生。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并探讨与声音相关的一些现象和应用。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震动,当物体在空气中振动时,就会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产生机械波,从而产生声音。
具体而言,声音的产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1 物体的振动物体的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基础。
当物体受到外界力的作用或被人为地震动时,物体的分子将会产生相互撞击,使得能量通过分子的连锁传递而产生震动。
例如,当我们敲击铃铛时,铃铛的振动将产生声音。
1.2 声音的频率与振动的速度声音的频率与振动的速度密切相关。
频率是指声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振动速度指的是振动物体每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当振动速度越快时,声音的频率也会相应增加。
1.3 声音的幅度声音的幅度表示声音强度的大小,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声音的幅度是由物体振动的能量决定的,振动能量越大,声音幅度就越高。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指声波通过介质(如空气、液体或固体)传递到接收者的过程。
声波的传播是有一定规律的,下面将介绍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2.1 空气中的声波传播在空气中,声波通过分子的振动传播。
当物体振动时,空气分子也会随之振动,使得能量以波的形式传递出去。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3米。
2.2 液体中的声波传播在液体中,声波的传播类似于空气中的传播方式。
液体分子也会通过振动方式传递声音。
不同的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较大,声波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要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快。
2.3 固体中的声波传播在固体中,声波通过固体中的分子或原子的振动来传播。
由于固体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结合力较强,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快,并且传播距离较长。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墙壁听到隔壁的声音,这就是因为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
三、声音的现象和应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实际应用。
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https://img.taocdn.com/s3/m/1610c18ab9d528ea81c7796c.png)
共同体验 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 上的感觉,说出感觉。 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 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 法有创意?
演示
扬声器振动的实验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物体发声 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实验探究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情景创设
医生的听诊器,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 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朱衣中学
第一节声音的样的声音…………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实验探究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 触摸发声物体时,说出你的感觉 思考: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有何不同? 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怎样通过空气传到我们 的耳朵引起听觉的呢?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声源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声音在常见物质的传播速度
物质名称 空气 水 钢铁 传播速度v/m.s-1 340 1500 5200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渔民利用音乐引鱼入网 医生利用音乐给病人治病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自我展示
问题: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 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为什么?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本节小结
一、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
评估与小结
通过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学习我们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明白了物理就在 我们身旁,只要同学们耐心地去寻找、 去发现你就可以找到很多。你就会对我 们生活的世界更充满更多的好奇。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堂导入)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堂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081deeb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8.png)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②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③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变式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例题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产生的: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传入耳朵的。
【变式2】如图所示,将播放着蜂鸣声的手机用细线悬挂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当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走的过程中,所听到的手机蜂鸣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而却不能传播声音。
二、声速:1.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bebb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c.png)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交流、音乐、听觉感知等方面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
一、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具体而言,声音的产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振动源:声音的产生需要有一个振动源。
这个振动源可以是乐器的弦、空气中的声带、物体的表面等。
当这些振动源发生振动时,就会产生声音。
2. 媒介:声音需要通过媒介传播。
在大多数情况下,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因为空气是一种常见的媒介。
当振动源发生振动时,媒介的分子也会跟随振动,并将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分子,以此形成声波。
3. 动力:声音的产生需要外界施加动力作用于振动源。
例如,当我们敲击一个乐器的时候,敲击力会使得乐器的弦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原理一旦声音被产生,它会通过媒介以波的形式传播。
声波是一种纵波,它的传播速度取决于媒介的性质。
1. 声波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这意味着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大约每秒钟可以传播343米的距离。
而在其他媒介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2. 声波的特性:声波具有振幅、频率和波长等特性。
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频率是指声波振动的快慢,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波长则是声波的传播过程中,在一个完整周期内所占据的距离。
3. 声音的衰减: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声音会逐渐衰减。
这是因为声波在传播中会损失能量。
衰减程度取决于媒介的性质、距离和其它环境因素等。
三、应用与意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 语言交流: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是人类语言交流的基础。
通过声音,人们能够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
2. 音乐艺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为音乐的演奏和欣赏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精心制作的乐器和声波的传播,人们能够享受到美妙的音乐。
3. 声学工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应用于声学工程中,如音响系统设计、噪音控制等。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点解读)(原卷版)2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点解读)(原卷版)2](https://img.taocdn.com/s3/m/9a80e4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9.png)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点解读)(原卷版)1、声音的产生注意:“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
记住几个易混的声源:蝉叫的声源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
(3)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①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②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
2、声音的传播条件(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回声及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1)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固体传声速度大,能量损失少,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并且更加清楚。
(2)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3)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长水管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由铁传播,第二次由水传播,第三次由空气传播;首先注意管子要“长”,其次注意管内有没有水;第三注意听到的多次声音是不同介质传播的,并不是回声。
4、骨传导以及双耳效应(1)骨传导原理:固体能传声,且效果更好;神经性耳聋者)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2)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声音的传导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内耳声音传到两耳的时间不同形成的双耳效应(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备课资料(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备课资料(附模拟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c30bbd3186bceb19e8bb77.png)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理解声音的产生应注意以下三点如图所示,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随着音乐完成各种动作,表明液体能够传声。
气体、液体和固体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靠介质传播。
2.真空不能传声如图所示,将一只电铃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
停止抽气,打开阀门,让空气慢慢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
本实验中,抽气机是不可能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尽的,玻璃罩内不可能形成真空,但我们可以在刚才实验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如果玻璃罩内没有了空气,声音也就无法传出,即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
声音的传播跟水波的传播相似,以击鼓为例(如图所示):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其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我们把声音的这种传播形式叫声波。
【例】太空中的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太吵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答案:B点拨: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有人造空气环境,所以可以直接对话。
知识点3:声速1.声音传播的快慢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回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描述,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在同种介质中,声速随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回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如果回声传入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不够0.1 s,人耳就无法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就会混在一起,使声音更响亮。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图课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927b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7.png)
音乐
声音的美妙旋律,给人们带来了享受和 愉悦。
声波技术
声波在医学、科学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 应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图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频率与振幅、传导方式、衰减与扩 散以及应用与影响,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声音的奥秘。
声音的产生
1 振动体产生声音
通过振动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2 不同振动导致不同音调
振动频率高的产生高音,振动频率低的产生低音。
3 声音的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声音的传播
空气介质
声音主要通过空气介质传播。
固体介质
声音也可以通过固体介质(如 墙壁、地板)传播。
液体介质
液体介质(如水)也可传播部 分声音。
声音的特性
振动传递能量
声音通过介质的振动传递能量。
可产生共鸣
某些物体在特定频率的声音作用下会产生共鸣。
可被障碍物阻挡
3
轴向传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声音沿着物体的轴向传导,例如地震中的地震波。
声音的衰减与扩散
距离增大 障碍物阻挡 传播介质改变
声音会逐渐衰减 声音会被障碍物部分吸收和反射 声音会因介质变化而衍射、反射或折射
声音的应用与影响
1
语言沟通
2
声音是人类交流的基础,通过声音传递
思想和信息。
3
环境影响
4
声音对人们的情绪和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障碍物的阻挡。
波长和声音的音高相关
波长越短,音高越高;波长越长,音高越低。
声音的频率与振幅
频率
声音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其音调的高低。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精品课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d2ab1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6.png)
1.背景。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_裁__和__内__战_____的方针,
阴谋发动新的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 栏
目
(2)抗战胜利后,人民要“求_和__平_____、反对内战”。
链 接
2.主要表现。
(1)中共中央提出“和平、________、团结”的口号。 民主
2.第二条战线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课堂小练习
• 某科学探测船想测出海底深度,向海底垂 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返回的声波信号, 那么该处的海洋深度是多少米?这种方法 能否用来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1500m/s)
课堂小练习
• 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 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 播的介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
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①成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协议内容
包 括 改 组 国__民___政__府_________ 、 召 开 国 民 大 会 、 实 施 《___和__平__建__国__纲__领___》、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 丁: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在共鸣箱上,响声明 显增大。
课堂小练习
• 木匠在房屋顶上敲打钉子,平均每秒钟敲4 次,小明恰巧看到木匠把钉锤举到最高处 时,听到敲钉的声音,问小明和木匠相距 至少有多远?
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一、声音的产生
•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 2、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 。振动停止,
栏
三大战役
目
(1)经过“________”,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
链 接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52a44b9c28ea81c758f5786f.png)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发声体(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记住常见的发声体:人→(声带),鸟→(鸣膜),蚊子→翅膀,蟋蟀→摩擦双翅,管乐器→空气柱振动,弦乐器→琴弦振动,敲击类乐器→被敲击面振动,瓶子.(2)声音的传播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②声音在15℃空气中速度为v声=340m/s.③回声(声音的反射).(3)声音的传导①声音的传导方式②双耳效应:能判断声源的方位.(应用→立体声)2、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快慢)决定.①超声波(频率高于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②次声波(频率低于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③乐器的音调:(2)响度:声音的大小,由发声体振幅大小、距离发声体远近共同决定.(3)音色: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应用:分辨发声体.(4)声音的波形图3、噪声(1)定义(2)等级划分:50dB、70dB、90dB.(3)控制4、声音的利用(1)传递信息(了解事情、获得信息):B超、探伤.(2)传递能量(帮我们做事):清洗、碎石.、机械运动及其描述(3)记住几种较典型的相对静止实例.如:①加油机与受油机,卡车与联合收割机.②同步卫星与地球或地面上静止物体.③顺流而下的竹排与江水.(4)运动的描述:速度和平均速度①公式:v=s/t.②单位:1m/s=3.6km/h.③几种速度的计算④熟悉几个常见速度.如:步行→约1m/s,自行车→约5m/s,声速,光速,超音速飞机v≥340m/s.2、长度的测量(1)单位(从大到小)光年,km(103m),m,dm(10-1m,1个手掌宽),cm(10-2m,1个手指宽),mm(10-3m),(10-6m),nm(10-9m),(10-10m,分子直径)(2)刻度尺的使用①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②选;③放(贴,齐,平);④看(视线与尺面垂直);⑤读(准确值+1位估读值+单位);⑥记.(3)特殊测量方法①累积法(纸张厚度,细铜丝直径);②替代法(圆柱周长,地图长度);③配合法(硬币直径,身高);④滚动法(花坛周长,汽车里程表);⑤公式法(一卷铜丝长度).3、时间的测量(1)单位(从小到大):秒(s),分(min),时(h),天,月,年.(2)秒表的读数:小格格数×大格圈值+大格示数.(3)列车时间的计算:24h×天数+分钟数.(4)特殊测量:单摆法,脉搏法.4、误差(1)误差不是错误(区别).(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3)减小误差的方法1、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2)应用:激光准直,瞄准,排队看齐,影子的形成.日食(月球挡住太阳光,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月食(月球钻入地球的影子)小孔成像(倒立、实像、光路图)坐井观天(3)光速:2、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2)反射种类(3)反射作图:(实线与虚线,箭头,两角相等)(4)平面镜成像:①成像特点:正立、等大、对称(垂直平分)、左右互反、虚像.②作图:规范、实线与虚线、箭头、(对称法作图).(5)凸面镜和凹面镜3、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关系光路可逆(必有反射,光速大介质中对应角大).(2)折射现象及其作图:①池水变浅了.(杀鱼:后下方)(岸上变高了)②筷子变弯了.(往上翘)③平行玻璃砖.④三棱镜.4、光的色散(1)现象:(2)色光三原色:红、绿、蓝.(3)物体的颜色(4)看不见的光1、透镜及对光线的作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 成像性质物像位置应用u→∞v=f 缩小为一极小亮点异侧测焦距fu>2f 2f>v>f 倒立、缩小的实像异侧照相机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异侧实像大小的分界点2f>u>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异侧投影仪、幻灯机u=f v→∞不成像/ 成像虚实的分界点u<f / 正立,放大的虚像同侧放大镜通过上述表格,可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常用):(2)像距越大,成像也越大.(类似于小孔成像)(3)成实像时[物距u与像距v谁更大,则它对应的物(像)也大] (4)物像总沿同方向移动①成实像时(异侧):u↑,v②成虚像时(同侧):u,v应用:放大镜(成更大的像)→适当远离报纸.(5)物距u=f时,为成像最大点.物体越靠近焦点,成像越大(6)成实像时,物距u与像距v之和u+v≥4f.(当u=v=2f时,取等号)3、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实像.(镜头→凸透镜,景物→物体,胶片→光屏)傻瓜相机:焦距f很短,像距v变化小,使远近不同的景物成位置大致相同.(2)投影仪和幻灯机: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实像.(镜头→凸透镜,投影片、幻灯片→物体,屏幕→光屏)投影片、幻灯片应倒放.(3)眼睛和眼镜(4)显微镜和望远镜(凸透镜组合)①显微镜②望远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738888964bcf84b9d57bcb.png)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 消失 。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 声速 ,声速大小跟 介质 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现象的基本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
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考题出现频率也较高,但一般不会只考查“声音的产生”或“传播”单一知识点,结合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或噪声控制等内容的考题较多。
1.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为了考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
对这些问题加以理解和关注,对解答此类问题大有益处。
3.声速:对声速的考查也曾出现,但考查此知识点的考题较少,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太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73a7be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5.png)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震动的方式产生并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产生原理以及它是如何传播的。
此外,还将讨论声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震动。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发生变化时,其分子和原子会发生微小的振动。
这种振动从物体中传播出去,并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
当这些波达到人的耳朵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传播主要经过两种方式: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
1. 空气传播在空气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当物体振动时,震动会使周围空气中的分子也振动起来,形成一系列的压缩和稀薄区域。
这些压缩和稀薄区域以波的形式传播,被称为声波。
声波通过空气的震动传递到人的耳朵中,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2. 固体传播除了空气传播,声音还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当物体在固体中振动时,振动会沿着物质的结构传播,从而传递声音。
例如,当我们敲击一个金属物体时,声音将通过金属的分子和原子进行传播,最终达到人的耳朵。
三、声音的应用领域声音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
1. 通信领域声音是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
电话、广播、电视等设备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实现信息的传递。
声音信号经过传输后可以恢复为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使我们能够远距离交流。
2. 音乐领域声音与音乐紧密相连。
人们通过演奏乐器、歌唱等方式产生声音,将不同的声音组合成美妙的音乐。
音乐在表达情感、放松身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医学领域声音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听取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从中判断病情。
此外,超声波在医学影像学中也被广泛应用,用于检查内脏器官和胎儿的情况。
4. 娱乐领域声音在电影、电视等娱乐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声音的合成和处理,可以产生各种特效和环境音效,增强影视作品的观赏效果。
5. 环境监测领域声音也被用于环境监测。
通过分析环境中的声音,可以了解到有关噪音、动物声音等信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https://img.taocdn.com/s3/m/54d1261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f.png)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之中,每天听老师讲课获取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新闻了解天下大事,听音乐陶冶情操。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学习内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阅读课本P27至P29内容,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声音是由物体的 _产生的,_ 停止, 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障碍物距我约340米.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不能,因为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一段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 。
1.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 及其他信号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 ,人就听到了声音。
鼓膜
他大约在2秒后能听到我的喊声,我还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老师在我发声后约0.02秒能听到我的讲话声,如果能听到回声应在0.04秒后听到.但实际上我听不到.
3.如果你发声后2秒听到回声,那么你距障碍物多远?请你再想想可以利用回声做什么? 4.利用回声还可以测海底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你们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要测出什么?然后怎样计算?之后完成P31第5题。 5.利用回声能测地月之间的距离吗?
340m/s
346m/s
温度
种类
V1<V2<V3
小结:能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来的。
1.请计算一下,当你和同学去爬山时,你大声呼喊远离你680米山崖处的同学,你发声后多长时间他才能听到你的喊声?你还可能听到什么声音? 2.请计算:在课堂里老师和坐在后排的你相距7米时,你的讲话声经多长时间老师才能听到?如果也能听到回声的话,你发声后多长时间可以听到回声?(回声到达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卷版)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2d8b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7.png)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基础过关(共5小题)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的,所有的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声,都是介质。
(选填“真空”或“空气”)不能传声。
声音在空气传播的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
2.声音的传播(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和;真空中(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它(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
延伸拓展: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声速的影响因素:①温度:声音在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②介质种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在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在中最慢。
3.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v2(填“>/=/<”)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s以上。
5.声音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骨传导,骨传导比空气传导的本领。
(填“强”或“弱”)二.达标检测(共11小题)6.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球破裂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球内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周围空气的剧烈振动而产生的B.在敲大钟时,停止对大钟敲击后,大钟“余音末止”,其主要原因是钟的回声C.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D.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7.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8.小明钓鱼时,见鱼快上钩了,欢快地叫了一声,结果把鱼吓跑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aa9e295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6.png)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人类能够听到的物理现象,它的产生和传播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实际上是一个物质运动的过程。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使周围的空气颤动,从而产生了声波,将声源振动所产生的能量转换成了声能。
一般情况下,声波是以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作为传播媒介而进行传输的。
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乐器和人的声带等都是声波的产生源,而声波的振幅、频率和波形特征则通过听觉器官被人们所感知。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又分为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两种方式。
空气传播:
大部分情况下,声音的传播是通过空气媒介进行的。
声音通过空气的振动速度、振幅大小和波形变化,以波动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红外线和射线的传播常被遮蔽或受到干扰,而声波的传播可能会遇到物体的遮挡,但通常不会完全被隔断。
固体传播:
另一种声音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固体媒介进行的。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通常比在空气中传播慢,受固体密度、弹性和形状的影响,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
例如,木头、钢铁或石块等硬质材料通常具备较好的声波传输性能,而泥巴、水泥和沙子等松散材料则弱化了声波的传播能力。
总结: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一个物理过程,我们应该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声音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感知体验;而在工业生产、健康医疗等领域,声波的产生和利用也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19张PPT)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124e1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1.png)
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 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紧贴 在另一张桌面上倾听,能听到敲击声 吗?
将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重复以 上实验,这时能听到敲击声吗?
结论: 固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设计 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将两块铁块放在水槽的水中互相撞击, 你能听到撞击声吗?
★把手机放在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放 在水中,用另一只手机呼叫能听到声音 吗?
2、在一根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用榔头敲 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C)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振__动__,人是靠_声__带__振__动
发声的。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传气播
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介__质_。 2、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
25
346
铝 25
5000
30
349
铁 25
5200
空气中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5200米
346米 空气
1500米 水 钢材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25 ℃ ) 中每秒传播的距离。
印第安人在狩猎时,他们伏在 地面上,通过聆听声音来预测即 将来到的牛群,他们这么做的原 因是什么?
1、铁路巡道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倾听,可 以及早发现从远处驶来的火车,这是因为声 音在__固__体___中比在___空__气_中传播得快。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称为声音的介质。
1、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耳。
空气
其雨中的声风带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______、
___和_____空物气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及声音的特征知识点及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及声音的特征知识点及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f4999f31b765ce040814ce.png)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的条件(1)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或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样的发声体的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到声源。
如图所示,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或者发声的鼓面上振动。
2.声源(1)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发生的物体①固体可以发声:用手刮梳子齿时,梳齿振动发声;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振动,说明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发声;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振动而发出的;用小槌敲击音叉时,用手接触音叉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水花四溅,再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②液体可以发声:溪水哗啦啦地响,说明水振动发声。
③气体可以发声: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该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喇叭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喇叭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最快,气体中最慢。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4.声速(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ts v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2)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利用回声测距。
①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t :a .当△t >0.1s 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b .当△t <0.1s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不能听到回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声速请表计中松算木3一320下说明当什么你?和同学去爬山
(什时2么),?声速你表大中有声20C呼o,喊30C远o空气离的你速度6不8同0米说明处了 的同 (学3),从声你速发表中声看声后音多在固久体,他液才体中能传播听比到声音你在空的? 气你中还传播可的快能?会还是听慢?到什么声音?
编辑课件
16
编辑课件
5
敲鼓时,鼓是怎样发出声音呢? ——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结论: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编辑课件
6
一、声音的发生
1请、大一家再切来正观在察一发下声音叉的和物吉他体弦都的在振动振动, 振思考动题1停、你止知,道蜜发蜂,声苍也蝇,停蚊子止在飞舞时如何发出“嗡
嗡”声吗?
答:它们是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编辑课件
7
哪些物体可以是声源? 空气
鼓面
流水
翅膀
蝉膜
声带
编辑课件
蛙鼓
8
探究二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 1、课桌的传声 2、空气的传声
3、真空能不能传声呢?
(请大家仔细听,随着空气的抽出, 铃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编辑课件
9
二、声音的传播
除了空气等气体外,液体也能传 播声音。
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 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编辑课件
10
二、声音的传播 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 请大家重做一个小实验: 一位同学敲击桌面,另一位同
学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你听 到了什么?
看来,除了气体,液体以外, 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编辑课件
11
蝉是靠腹部的音膜和共鸣器发出声来的。 蟋蟀等是依靠翅膀摩擦发音的。 蝗虫是由腿节内侧和前翅纵脉相摩擦发音的。 在繁殖的季节时,牛蛙会发出很大的声音来吸引雌 蛙,并把其他的雄蛙赶走。这个声音是由在嘴巴和 肺脏之间来回穿梭的空气,在通过声带时产生的。 有些空气会进入嘴底的气囊。气囊会像气球那样胀 起来产生音箱的效果,使声音变得更大声。
思考: 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 中声音能否传播?
编辑课件
13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 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
请看课本数据
编辑课件
14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不相同,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v固>v液>v气 ;通常情
况下, 15℃时,V空气=340m/s
气体 液体
约 200 m/ s 至 350 m/ s
约 1500 m/ s 至 3000 m /s
固体
约 5000 m/ s 至 6000 m /s
编辑课件
15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 传播的速度不相同,15Co时空气 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S
甲
乙
图3-1
编辑课件
22
导析 声音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 传声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乙同学敲钢管的一端, 甲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通过钢管传到甲的, 第二次则是通过空气传到甲的。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最短 为0.1秒,故钢管最少的长度可求。
解:设钢管长为S
V S t
(5)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在铁管的另一端敲击铁管,出
现的现象是( C)
A、只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
B、只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C、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
D、先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编辑课件
19
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所 示)。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提出 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
鱼主要是靠体內充满气体的。鱼不仅可以 利用肌肉敲打鱼鳔,并且还用肌肉在鱼鳔 上來回摩擦,甚至利用肌肉把半个鳔中的 空气挤到另外半个鳔中去。当肌肉用不同 方式刺激鱼编鳔辑课時件,就會发出不同的声音。 12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 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 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声 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编辑课件
18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2)声音必须靠 介质 传播,它在 真空
不能传播
(3)1标准大气压下,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3__4_0_m__/s___.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 这是因为铁__轨__是__固__体__,__声__音__在__固__体__中__传__播__比__在__空__气__中__快__ .
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
编辑课件
20
在一雷雨夜,小明在看见闪 电后6s听到雷声。求闪电位
置与小明相隔的距离。
提示:打雷与闪电是同时在同一 地点发生的,但光速与声速不同, 传到人耳时间不同。
解:S=Vt= 340 * 6=2040(m)
编辑课件
21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 下,想让甲同学听到两次声音,钢管至少多长?已知声音在钢 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编辑课件
1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 各样的声音…………
编辑课件
2
探究一、声音的发生 请大家一起来做实验:
2、发出“啊——”的声音, 同时用手摸喉头
请问大家:你在听到声音的同时,看
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
编辑课件
3
我们可以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
编辑课件
4
弹吉他时,吉他弦振动发声
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
时精确,应该( D)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
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
敏
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
因为响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特快,而
声音传播的速度要慢得多 编辑课件
17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还可以在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 传播。
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
播速度的大小关系:v固>v液>v气 ;声音在空
气中传播速度大小与压强和温度有关,通常情
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t S V
t1 t2
S
v S钢
v空
tt2t1)
S S ∵0t.1 0.1s
V空 V钢
解得S 36.4米,即管子长至少为36.4m。
编辑课件
23
编辑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