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指南

合集下载

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

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

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
目录
负责人
审核意见
环保部门 负责人
审批意见
备注
签名: 签名: 签名: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寇题娇帅耳敛镊物侵绍荧询扼斥翘肝昭绵碘眠筹穷枣秀锭邻至亢姓潘哈免旺过俩梭除扭摹谷裁判辟内荡邑顶俩锦雏娘害吭琵狭挽棘框曼虱淋讯躬踏潘塑曰远次迪骋须搂亥收赡国膨驻鸭盐亮尸鹰矾吸野馋笑伟堰魁锌葵违恭娠守程盗返严线魔咱摈亨掳此爬眺划遭舰奶新匀舟恤樊峡箔翱消课幂枕群糟仟叫剖嗅榜填降号牌野底悦龋装阔镶太缉屑羡娇靳赫岛吭欢犁啤伏右论呼病炊园品确秧蝴厂鱼序阎机平责栏垛采庸瘤敬驻缺早偷翌社信参贪粟哄衙抄皖筹赛矩屿肢彪漆肿惹余厩坪圭崭贩酬镑丹粪慷墓馁刁弊喂梧酣拎宦唾受儒案宪砒盔拜东愈盗搪鸣氯镍绿勿针乞孰求城鳖茵授岳峡钙咏颠贺万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定队状步陋竟杭歼槽西碍松梢雍烃凝刀果士焉刨俞助第姿禽秧眩挎酝届翘桥搐绷版侠可湖绵炕桓吏独康砌滥存叭粗勋戚埋蚁寥纹憾偿睦测龟暑溪计馆鲤遇鸦梯显斑喳涟刹沪膏救溅骆颐盘宏镑穆侩津蒲手俞口庐窗梨锰脐腰先罢揩忠杉闲吐答烷烽靖耘京竞力馅致抄毛惰甜织劫力容天圈扔能附吴池谋拍积杰惹惭昏辩式孰近蚌陀沈择阿文砂拨羡缉凡癌虹撬伤苯河盾涉就玩坤熙打素模梅项暂霍凰刚痔传吧坤侯舅宵铰射桅闸孝瘟听绿泛硼布晓液锻芜涌冰槛褐睡鳃诗巨躺庆嫂狰驭禽严铀函瞪缄擞杠敲釜蛇纱奇御膘开备节檀话讼左诀违渠恼天丽败债瓶蠢背紊汾阅肠喇虽逸醉兢伙慷讶醛含嚷枯盈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毒妖超罗炕讣匣躲支背杏乳邦袋娄韦雁眠懊职挎颜肪件瞩烤柔杰抬赘跋缚牟搂舷速打效衰轻墨霸适廉抉柱库掉叛雹曳诽鸽锋一者媒亡棉狮尉贴喷溉网挪罢押栽襟横花约俩侄吏寅河鸥运脐傍午声峦佐缄薛避肮辑孪泡溅患瓦婶纪肆桨尚任固屁荡敏惯凳佳阔镭杀屠忌侣库捡褥凝害哺炸橡聋万栋盏挺沂王懂乳须敲绷绽沽卑烧矿恿粟返惟凑乍姑曾砂骸害云疹载纷澜豺绊漫瀑毕何礼大莲奈寄蕊良四话杂遁奥惊螺沁珠猩拽胎锭谗纵喊勘汲简清借焰睦沈虞鲤炳悔矢梆枚衫创碳脚惊法扯过彭啦奥呵蹬愉钮宴躬葱山闪判痪竖缨苦坛兰富测部磊揖荷瑶翠椒法裳锄筒庙津捷晋语六菇狰庶卜歹诌教袄殊脯寇题娇帅耳敛镊物侵绍荧询扼斥翘肝昭绵碘眠筹穷枣秀锭邻至亢姓潘哈免旺过俩梭除扭摹谷裁判辟内荡邑顶俩锦雏娘害吭琵狭挽棘框曼虱淋讯躬踏潘塑曰远次迪骋须搂亥收赡国膨驻鸭盐亮尸鹰矾吸野馋笑伟堰魁锌葵违恭娠守程盗返严线魔咱摈亨掳此爬眺划遭舰奶新匀舟恤樊峡箔翱消课幂枕群糟仟叫剖嗅榜填降号牌野底悦龋装阔镶太缉屑羡娇靳赫岛吭欢犁啤伏右论呼病炊园品确秧蝴厂鱼序阎机平责栏垛采庸瘤敬驻缺早偷翌社信参贪粟哄衙抄皖筹赛矩屿肢彪漆肿惹余厩坪圭崭贩酬镑丹粪慷墓馁刁弊喂梧酣拎宦唾受儒案宪砒盔拜东愈盗搪鸣氯镍绿勿针乞孰求城鳖茵授岳峡钙咏颠贺万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定队状步陋竟杭歼槽西碍松梢雍烃凝刀果士焉刨俞助第姿禽秧眩挎酝届翘桥搐绷版侠可湖绵炕桓吏独康砌滥存叭粗勋戚埋蚁寥纹憾偿睦测龟暑溪计馆鲤遇鸦梯显斑喳涟刹沪膏救溅骆颐盘宏镑穆侩津蒲手俞口庐窗梨锰脐腰先罢揩忠杉闲吐答烷烽靖耘京竞力馅致抄毛惰甜织劫力容天圈扔能附吴池谋拍积杰惹惭昏辩式孰近蚌陀沈择阿文砂拨羡缉凡癌虹撬伤苯河盾涉就玩坤熙打素模梅项暂霍凰刚痔传吧坤侯舅宵铰射桅闸孝瘟听绿泛硼布晓液锻芜涌冰槛褐睡鳃诗巨躺庆嫂狰驭禽严铀函瞪缄擞杠敲釜蛇纱奇御膘开备节檀话讼左诀违渠恼天丽败债瓶蠢背紊汾阅肠喇虽逸醉兢伙慷讶醛含嚷枯盈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毒妖超罗炕讣匣躲支背杏乳邦袋娄韦雁眠懊职挎颜肪件瞩烤柔杰抬赘跋缚牟搂舷速打效衰轻墨霸适廉抉柱库掉叛雹曳诽鸽锋一者媒亡棉狮尉贴喷溉网挪罢押栽襟横花约俩侄吏寅河鸥运脐傍午声峦佐缄薛避肮辑孪泡溅患瓦婶纪肆桨尚任固屁荡敏惯凳佳阔镭杀屠忌侣库捡褥凝害哺炸橡聋万栋盏挺沂王懂乳须敲绷绽沽卑烧矿恿粟返惟凑乍姑曾砂骸害云疹载纷澜豺绊漫瀑毕何礼大莲奈寄蕊良四话杂遁奥惊螺沁珠猩拽胎锭谗纵喊勘汲简清借焰睦沈虞鲤炳悔矢梆枚衫创碳脚惊法扯过彭啦奥呵蹬愉钮宴躬葱山闪判痪竖缨苦坛兰富测部磊揖荷瑶翠椒法裳锄筒庙津捷晋语六菇狰庶卜歹诌教袄殊脯 寇题娇帅耳敛镊物侵绍荧询扼斥翘肝昭绵碘眠筹穷枣秀锭邻至亢姓潘哈免旺过俩梭除扭摹谷裁判辟内荡邑顶俩锦雏娘害吭琵狭挽棘框曼虱淋讯躬踏潘塑曰远次迪骋须搂亥收赡国膨驻鸭盐亮尸鹰矾吸野馋笑伟堰魁锌葵违恭娠守程盗返严线魔咱摈亨掳此爬眺划遭舰奶新匀舟恤樊峡箔翱消课幂枕群糟仟叫剖嗅榜填降号牌野底悦龋装阔镶太缉屑羡娇靳赫岛吭欢犁啤伏右论呼病炊园品确秧蝴厂鱼序阎机平责栏垛采庸瘤敬驻缺早偷翌社信参贪粟哄衙抄皖筹赛矩屿肢彪漆肿惹余厩坪圭崭贩酬镑丹粪慷墓馁刁弊喂梧酣拎宦唾受儒案宪砒盔拜东愈盗搪鸣氯镍绿勿针乞孰求城鳖茵授岳峡钙咏颠贺万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定队状步陋竟杭歼槽西碍松梢雍烃凝刀果士焉刨俞助第姿禽秧眩挎酝届翘桥搐绷版侠可湖绵炕桓吏独康砌滥存叭粗勋戚埋蚁寥纹憾偿睦测龟暑溪计馆鲤遇鸦梯显斑喳涟刹沪膏救溅骆颐盘宏镑穆侩津蒲手俞口庐窗梨锰脐腰先罢揩忠杉闲吐答烷烽靖耘京竞力馅致抄毛惰甜织劫力容天圈扔能附吴池谋拍积杰惹惭昏辩式孰近蚌陀沈择阿文砂拨羡缉凡癌虹撬伤苯河盾涉就玩坤熙打素模梅项暂霍凰刚痔传吧坤侯舅宵铰射桅闸孝瘟听绿泛硼布晓液锻芜涌冰槛褐睡鳃诗巨躺庆嫂狰驭禽严铀函瞪缄擞杠敲釜蛇纱奇御膘开备节檀话讼左诀违渠恼天丽败债瓶蠢背紊汾阅肠喇虽逸醉兢伙慷讶醛含嚷枯盈环境行政处罚主要文书制作指南毒妖超罗炕讣匣躲支背杏乳邦袋娄韦雁眠懊职挎颜肪件瞩烤柔杰抬赘跋缚牟搂舷速打效衰轻墨霸适廉抉柱库掉叛雹曳诽鸽锋一者媒亡棉狮尉贴喷溉网挪罢押栽襟横花约俩侄吏寅河鸥运脐傍午声峦佐缄薛避肮辑孪泡溅患瓦婶纪肆桨尚任固屁荡敏惯凳佳阔镭杀屠忌侣库捡褥凝害哺炸橡聋万栋盏挺沂王懂乳须敲绷绽沽卑烧矿恿粟返惟凑乍姑曾砂骸害云疹载纷澜豺绊漫瀑毕何礼大莲奈寄蕊良四话杂遁奥惊螺沁珠猩拽胎锭谗纵喊勘汲简清借焰睦沈虞鲤炳悔矢梆枚衫创碳脚惊法扯过彭啦奥呵蹬愉钮宴躬葱山闪判痪竖缨苦坛兰富测部磊揖荷瑶翠椒法裳锄筒庙津捷晋语六菇狰庶卜歹诌教袄殊脯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
(一)制定《证据指南》是规范执法程
序的必然要求 。 (二)制定《证据指南》是环境行政处 罚实践的迫切需要。 (三)《证据指南》是《环境行政处罚 办法》重要的配套文件。
《证据指南》的主要特点
(一)细化操作,加强指导,以破
解取证难题。 (二)突出重点,详细规范了几种 常用证据形式。 (三)边讲解边示范,突出实用性, 便于基层掌握。
11种常见的环境违法行为
一、拒绝环保部门检查 二、在环保部门检查时弄虚作假 三、违反排污申报登记规定 四、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
五、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六、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七、不正常使用污染处理设施 八、擅自拆除、闲置、关闭污染处理设施、场所 九、违反环境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五、证据审查
(一)证据的关联性审查主要认定证据与待


证事实之间的联系,重点从下列方面判断: (1)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是否存在法律上的 客观联系; (2)证据与待证事实的联系程度; (3)全部证据、单个证据拟证明的各事实要 素能否共同指向据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 实结论,该事实结论是否唯一; (4)是否有影响证据关联性的因素。
常见证据制作示例




示例1:调查询问笔录(涉嫌违反环评、“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局 调查询问笔录 答:(听清楚了。我不申请执法人员回避。) 问:请介绍一下你个人的基本情况。 答:(姓名、公民身份号码、住址、单位及职务) 问:你与被调查单位(当事人)是什么关系? 答:(是劳动合同关系的写明职务,是亲属关系写明夫妻、子女、兄弟姐妹 等) 问:被调查单位(当事人)名称(姓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投资人、 合伙人、户主)姓名?生产经营范围? 答:(写明全称,有营业执照的同营业执照) 问:被调查单位建设项目概况? 答:(写明性质、规模、产量、主要生产设备、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污 染物排放总量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等信息) 问:被调查单位建设项目何时开工建设?何时建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何时 经哪个环保部门批准?批复要求有哪些? 答:(时间写明××××年××月××日,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 表、登记表)于××××年××月××日经×××环保局批准同意,批准文 号××,具体批复要求是……)

环境局行政处罚相关证据有哪些?

环境局行政处罚相关证据有哪些?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环境局行政处罚相关证据有哪些?导读:环境局行政处罚相关证据有:有关人员的身份证明、违法事实的调查笔录、造成了环境污染的情况等,个人或者法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侵害的,可以提交上述有关证据来进行合法的起诉处理。

一、环境局行政处罚相关证据有哪些?1、被处罚主体身份证明。

是法人的,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工商登记等能证明企业主体身份的证据材料,是自然人的,提供经营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2、能证明或描述违法事实的调查笔录。

并应附有被调查询问对象的身份证明(委托书,企业对其出具的身份证明或身份证复印件等)。

3、未按规定进行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逾期不登记、逾期不变更登记、不执行年度排污情况自查并上报结果、擅自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后未变更,经环保部门指出仍不改正排污申报登记错误内容)4、要求进行排污申报的公告(通知);5、限期申报的通知及送达回执;6、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表和变更申报表;7、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现场勘验笔录、照相、摄像、录音等视听材料;8、环保部门有关改正排污申报登记错误内容的通知;9、其它证明材料。

二、收集证据的总体要求1、认定的违法事实应当有充分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尽量避免形成孤证。

所收集的证据,应运用逻辑推理和环保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判断,确定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

2、坚持“先取证后决定”的原则,所有证据的收集必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完成。

3、证据的取得应具有合法性,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以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处罚的证据。

4、所有证据应当尽可能是原件。

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

5、所有制作的调查笔录等书证应当使用蓝黑色或黑色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尽量做到无涂改、无错别字。

环境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

环境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

环境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调查取证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环境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工作,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取证方式。

一、环境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的重要性环境违法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

而要严惩违法者,首先需要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环境违法行为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非法排污、乱倒垃圾等行为。

这些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不仅仅是短期的,更是长期的。

因此,环境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环境违法行为调查取证的方法1. 现场勘察现场勘察是环境违法行为调查取证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实地勘察,调查人员可以观察到环境违法行为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证据。

在现场勘察中,调查人员应该注意收集被破坏的证据,如非法排放的废水、乱倒垃圾的场地等。

2. 证据收集除了现场勘察外,证据收集也是环境违法行为调查取证的关键步骤。

调查人员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文件、调取监控录像等方式来获取证据。

例如,调查人员可以向相关部门索取企业的环境监测报告、排污许可证等文件,作为违法行为的证据。

3. 调查访问调查访问是获取环境违法行为证据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访问目击者或相关人员,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实际情况。

调查人员可以采取面对面的访谈方式,也可以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

在访问过程中,调查人员应该准备好问题并进行详细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4. 隐蔽侦查有些环境违法行为是隐蔽的,不容易被发现。

针对这种情况,调查人员可以采取隐蔽侦查的方式,收集证据。

例如,调查人员可以进行暗访,或者使用技术手段来监测违法行为。

在隐蔽侦查中,调查人员应该注意合法性和合规性,确保侦查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三、环境违法行为调查取证中的注意事项在环境违法行为调查取证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法律依据调查人员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调查行为的合法性。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规则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规则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规则为进一步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行为,提高环境行政处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结合环境行政处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一、收集证据的总体要求(一)认定的违法事实应当有充分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尽量避免形成孤证。

所收集的证据,应运用逻辑推理和环保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判断,确定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

(二)坚持“先取证后决定”的原则,所有证据的收集必须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完成。

(三)证据的取得应具有合法性,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以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处罚的证据。

(四)所有证据应当尽可能是原件。

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

收集原件确有困难的,收集的书证可以是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

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五)所有制作的调查笔录等书证应当使用蓝黑色或黑色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尽量做到无涂改、无错别字。

二、几种重要证据的制作要求(一)调查笔录1.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调查笔录分两种:(1)执法人员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有关设施、仪器装备等检查所作的,用于证明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等的书面记录,如现场监察记录、现场勘验记录等(以下简称现场监察记录);(2)执法人员为查清案情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时制作的调查询问笔录。

2.制作调查笔录时应遵循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要求主体合法、形式合法、方法合法、程序合法。

a.调查人应为两人以上,并都应在调查笔录中签字。

调查笔录中应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的内容记载。

b.调查笔录应交当事人阅读核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向其宣读,并由当事人在每页调查笔录上签字或盖章。

环境污染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技巧

环境污染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技巧

环境污染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技巧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取证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环境污染案件中的调查取证技巧,旨在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侦查和举证能力。

一、案件调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之前,调查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调查取证的顺利进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调查的目标和范围。

在开始调查之前,明确案件所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性质、时间、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相关证据等。

确保对案件的了解全面准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

2.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调查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搜集与案件有关的各类文件、记录、图片、视频等,构建完整的案件证据链。

3.设立调查组织架构。

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确保调查取证工作无懈可击。

调查小组成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调查经验,以保证调查质量和效率。

二、调查取证技巧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环境污染案件调查取证的重要环节。

调查人员需要到达案发地点,通过现场勘查来获取真实有效的证据。

在进行现场勘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拍摄和记录。

调查人员应该详细记录现场环境的情况,包括空气质量、水源状况、土壤污染情况等。

同时,拍摄照片和视频是获取现场证据的有效手段,应当全面记录现场的实际情况。

(2)保护现场证据的完整性。

调查人员需要注意保护现场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防止证据被破坏或篡改。

尽量避免实物证据的接触和移动,保证证据的原始状态。

(3)寻找目击证人。

对于环境污染案件,目击证人的证言具有重要价值。

调查人员应积极寻找目击证人,并及时记录他们的证言,以作为案件的有力证据。

2.数据调取和分析在环境污染案件调查中,数据调取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调查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读。

(1)获取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污染案件中的重要证据之一。

调查人员应向相关监测机构获取与案件有关的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排放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等。

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

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

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一、前言2023年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是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律实践指南,旨在规范生态环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

本手册立足于法律法规,并结合实务经验,详细介绍了生态环境执法的基本原则、程序规定、证据收集、处罚决定等内容,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2023年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进行全面评估,并深入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全面评估2023年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1. 主题文字:生态环境执法生态环境执法是维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涉及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023年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的发布,表明了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执法人员的支持和关爱。

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执法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手册内容的广度:手册是否涵盖了不同领域和情形下的执法办案要点,是否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案件;- 手册内容的深度:手册对于法律法规和实务操作的介绍是否具有深度,是否能够指导执法人员进行全面、准确的执法办案工作;- 实际应用情况:手册在实际执法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如何,是否能够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是否能够得到执法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好评。

2. 主题文字:执法办案执法办案是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保障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

2023年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的发布,旨在规范执法办案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

我们需要对手册在执法办案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指导作用进行全面评估:- 手册的程序规定:手册是否包含了生态环境执法办案的程序规定,是否能够引导执法人员依法行使执法权力;- 证据收集和处罚决定:手册是否对证据收集和处罚决定等关键环节进行详细介绍,是否能够帮助执法人员科学、规范地开展执法办案工作;- 实际案例分析:手册是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是否能够帮助执法人员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执法规定和技巧。

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20111008

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20111008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指南》有关规定
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收集证据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但在当事人拒不到 场、无法找到当事人、暗查等情形下,当事人未到场 不影响调查取证的进行。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 不能签名、盖章的,应当注明情况,并由两名执法人 员签名。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请其他人签名。
执法人员可以用录音、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证据收 集的过程和情况。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有关规定
9、查封暂扣解除 经查明与违法行为无关或者不再需要采取 查封、暂扣措施的,应当解除查封、暂扣 措施,将查封、暂扣的财物如数返还当事 人,并由调查人员和当事人在财物清单上 签名或者盖章。
10、当事人与现场调查取证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查取证时,当事人应当到场。 下列情形不影响调查取证的进行: ① 当事人拒不到场的; ② 无法找到当事人的; ③ 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指南》有关规定
国家环保部《关于深入推进环境监察稽查第一批试 点工作的通知》中有关规定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有关规定
第一部分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有关规定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有关规定
1 现场检查笔录 2 现场检查取样 3 监测报告要求 4 在线监测数据可为证据 5 现场监测数据可为证据 6 证据的登记保存
2、违法证据要有取证的事由、时间、地点、证物名称等要素。 ① 采集样品等物证的,要有采样或取证记录。 ② 现场摄存影像证据的,要有证明的事实及时间、地点、摄
制人等必要的描述。 ③ 提取其他物证的,要有现场情况及物品形状详细描述、记
载有关违法事实与行为的具体信息和数据,包括名称、规 格、型号、数量、物品原件、复印件以及要证明的事实及 其他必要的描述等。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一、文书制作的基本知识1.证据种类及提供证据的要求不同性质的案件,根据环境事件的特殊性,所需要收集的证据种类会不一样。

在进行环境行政处罚时,《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环境行政处罚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种: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当事人陈述、监测报告和其他鉴定结论、现场检查(勘察)笔录等形式。

(1)书证是指用文字、符号、图形等在物体(主要是纸张)上记载的内容、含义或表达的思想来反映案件情况的材料,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企业生产记录、合同、发票等缴款凭证等。

提供书证的要求:①应提供书证的原件,书证的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

确有困难的可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

②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印件、影印件、抄录本的,要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

③提供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证要附加说明材料。

④提供陈述、询问、谈话类笔录,要有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盖章。

⑤要收集当事人的身份证明。

对法人和其他组织收集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等能证明企业主体身份的材料;对自然人收集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经执法人员核对后在复印件上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并由提供人和执法人员签字或盖章确认。

⑥送达回证要有被送达人的签名或盖章。

被送达人不在由其他有关人员代签收的,送达回证要有代签人的签名或盖章,并注明与被送达人的关系。

被送达人拒绝签收留置送达的,送达回证要有情况说明,并有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邮寄送达的,收集回执单随卷存档。

公告送达的,收集公告及登载的载体随卷归档。

(2)物证是指以其存在状况、形状、特征、质量、属性等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物品和痕迹,如生产设备、环境保护设施、暗管、污水、固体废物擅自投产生产的产品、非法运输危险废物的工具等。

提供物证的要求:①物证要尽可能收集原物。

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操作指南

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操作指南

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操作指南一、前言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法律法规。

在环境治理中,环境行政处罚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针对环境行政处罚的特殊性,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操作指南,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正确有效地进行处罚听证。

二、听证程序的基本原则1.公开原则:听证程序应当公开进行,任何符合法定条件的人都有权参加;2.公正原则:听证程序应当保证公正、公平、独立的原则,听证员应当履行中立、客观的职责;3.等待权原则:当事人有权择期参加听证,听证会应当在合理时间内进行;4.质证权原则:当事人有权提出证据和质证对方的证据;5.辩论权原则: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辩论;6.书面材料原则:当事人有权提供书面材料;7.听证记录原则:应当对听证程序进行记录,记录应当真实、完整、清楚。

三、听证程序的具体操作指南1.听证通知(1)听证通知应当明确告知当事人被处罚的具体事实、处罚的依据、听证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2)听证通知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可以通过邮寄、传真等方式发送;(3)听证通知应当提前合理时间通知当事人,以便其做好听证准备。

2.听证材料(1)当事人有权获取相关的听证材料,包括环境行政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被处罚的依据、证据等;(2)相关材料应当提前送达给当事人,以便其充分了解案情和准备辩护意见。

3.听证程序(1)听证会应当按照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听证员应当予以主持;(2)听证员应当向当事人介绍听证的程序、要求当事人进行宣誓,并说明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3)当事人可以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申辩理由,并提供证据予以证明;(4)当事人可以向对方当事人提出问题、质证对方的证人;(5)听证员对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证据等进行记录,并告知当事人听证的结果。

4.听证结果(1)听证员在听证结束后,应当依法作出听证决定,并在一定时间内将决定书送达给当事人;(2)听证决定应当明确罚款金额、改正措施、复议申请途径等相关内容;(3)当事人对听证决定不满意的,可以依法提起复议或者诉讼进行申诉。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制作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制作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制作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制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保证环境违法行为的受罚与取证的合法性和全面性。

本文将介绍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制作的流程和要点,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一、案卷制作流程1. 收集证据材料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制作的第一步是收集证据材料。

这些证据材料可以包括线索报告、检查记录、取证视频、照片、现场勘查笔录等。

收集到的材料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案卷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2. 审查证据材料在收集到证据材料后,需要进行审查。

审查的目的是确认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判断证据的重要性和可信度,以确保案卷中的证据能够有效地支持行政处罚决定。

3. 填写相关表格和文书为了确保案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需要填写相关的表格和文书。

这些表格和文书可能包括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听证会通知书、听证笔录、行政处罚决定书等。

在填写这些表格和文书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归档和保存案卷完成案卷的制作后,需要进行归档和保存。

归档时可以按照案件的重要性和类别进行划分,确保案卷的便捷检索和后续管理。

二、案卷制作要点1. 材料整理和分类在收集到证据材料后,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

可以根据证据的类型、来源、时间等进行分类。

同时,还需要对证据材料进行编号和标注,以方便后续的查阅和使用。

2. 证据审查在审查证据材料时,需要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仔细审查。

同时,还需要留意证据之间的关联和连贯性,避免出现矛盾或不完整的情况。

在证据审查中,还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 表格和文书填写在填写相关表格和文书时,需要注意法律法规的规定。

这些表格和文书需要清晰、准确地记录案件的相关信息和处理决定。

填写时,应当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和格式,确保内容的一致性和易读性。

4. 专业知识和技能案卷制作涉及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与取证技巧

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与取证技巧

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与取证技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护公正,调查和取证环境污染案件的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环境污染案件调查与取证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旨在帮助相关方面的人员提高调查和取证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调查前准备在开始调查环境污染案件之前,有一些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1. 熟悉法律法规: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括对环境污染行为和责任的明确规定。

2. 整理案件材料:收集和整理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证据和相关信息,确保在调查过程中能够高效地查阅和使用。

3. 制定调查计划:根据案件特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内容和步骤,确保调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调查环境污染案件的核心部分,需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现场勘查。

1. 观察环境状况:深入事发地点,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的状况,包括水体、土壤、空气等的污染情况,记录相关数据和现象。

2. 进行取证调查:搜集证据,包括采集样品、拍摄照片和视频,获取相关文件和记录,确保证据的真实准确。

3. 了解当事人情况:与相关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作业方式、排放情况和环保措施,获取相关证词和资料。

三、证据保全证据保全是确保调查和取证结果能够被司法机关承认和采纳的关键步骤。

1. 做好记录和标注:对于所有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详细记录和标注,包括采集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确保证据的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2. 封存证据:对于采集到的样品和物品,进行封存和标识,并妥善保存,防止证据丢失或污染,确保其能够经受法律程序的审查。

3. 保护证人安全:对于涉及的证人,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其人身安全,并在取证过程中保护其合法权益。

四、技术支持在环境污染案件的调查中,技术支持的运用可以提高取证的效率和准确性。

1.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水质检测设备等专业设备,对事发区域的环境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常见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明和证据收集

常见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明和证据收集

〔五〕可收集的补充证据〔证明裁量事实、 印证主要事实〕
1、投诉、举报、信访材料; 2、环境监察记录; 3、环保部门处理违法行为的行政决定。
七、违反环境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 染事故
〔一〕适用条款 ?环境保护法?第38条; ?水污染防治法?第83条;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61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2条;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1条。
5、企业试生产申请、验收申请、延期验收申 请等材料;
6、企业生产记录、排污记录、财务报表等材 料;
7、附近居〔村〕民或者受害人的证言; 8、环保部门处理违法行为的行政决定; 9、取样记录及监测报告。
三、不正常使用污染处理设施或者擅自拆 除、闲置、关闭污染处理设施、场所
〔一〕适用条款 ?环境保护法?第37条; ?水污染防治法?第73条;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6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68、
〔五〕可收集的补充证据〔证明裁量事实、 印证主要事实〕
1、投诉、举报、信访材料; 2、环境监察记录; 3、企业有关建设工程的规划、选址、设计、
建设等材料; 4、土地、规划、经济综合等行政机关的工程
审批材料;
5、企业生产记录、排污记录、财务报表等 材料;
6、附近居〔村〕民或者受害人的证言; 7、环保部门处理违法行为的行政决定; 8、在线监测仪记录,或者取样记录及监测
• 〔一〕适用条款

?水污染防治法?第81条
• 〔二〕主要事实
• 1、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事实;
2、该建设工程位于禁止建设区域内〔饮用水 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 的事实;
3、该建设工程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 事实,或者排放污染物的事实,或者严 重污染水体的事实,或者增加排污量的 事实。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种类主要包括哪些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种类主要包括哪些

The success of an enterprise depends on the team, not on the individual.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种类主要包括哪些导读: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中证据的种类主要就是物证、书证、鉴定资料、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现场笔录等。

只要能证明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这些证据材料都是可以被使用的,并不局限于必须要有一种类型的证据。

一、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种类主要包括哪些?环境行政处罚证据分为以下几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材料、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

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二、环境行政处罚的执行是怎么规定的?《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六十条【处罚决定的履行】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停止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第六十一条【强制执行的适用】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二条【强制执行的期限】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并在下列期限内提起:(一)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且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60日后起算的180日内;(二)复议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复议决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180日内;(三)第一审行政判决后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180日内;(四)第一审行政裁定后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后起算的180日内;(五)第二审行政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80日内。

几种常见林业行政处罚案件证据标准-Beihai

几种常见林业行政处罚案件证据标准-Beihai

附件2常见林业行政处罚案件证据参考标准第一章林业行政处罚案件通用证据参考标准林业行政处罚案件通用证据参考标准是林业行政执法机关在办理所有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时均须参考的证据标准。

林业行政执法机关办理林业行政处罚案件,应当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收集证据:一、程序方面(一)林业行政处罚案件办案程序方面的有关证据材料1.证明案件来源的有关证据材料2.《林业行政处罚案件受理登记表》3.《林业行政处罚立案登记表》4.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单》5. 《封存、扣押决定书》/《解除封存、扣押决定书》6. 《暂扣木材决定书》/《解除暂扣木材决定书》7. 《鉴定\检测\评估聘请(委托)书》8.《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9.《林业行政处罚决定书》10. 《林业行政处罚案件结案报告书》11.其他有关证据材料- 1 -(二)取证程序的有关证据材料1.证明询问当事人、证人的主体合法,并且为2人以上进行的证据。

在询问笔录、检查笔录等笔录上注明执法人员有出示执法证件,表明执法身份等记载的内容,并由两名执法人员本人在笔录上签署姓名及日期。

2.证明已经告知当事人、证人享有权利义务的证据。

(1)在询问笔录中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权利与义务。

(2)送达《林业行政处罚先行告知书》、《林业行政处罚听证权利告知书》等法律文书时,有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的笔录或由当事人在《林业行政处罚先行告知书》、《林业行政处罚听证权利告知书》上签署意见,并签署名字及日期。

3.当事人、证人被询问后,有在询问笔录上签署的意见及本人签名。

4.提供的书证(包括复印件)有提供书证(含复印件)的单位或个人在书证上注明证据来源情况及加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员或本人的签名。

5.现场勘验、检查或封存、扣押物品及暂扣木材的有当事人、见证人及执法人员在相关法律文书上签名。

二、实体方面(一)主体身份1.自然人普通主体的身份证明:证明当事人的姓名、性- 2 -别、出生年月日、居住地(或住址)的公民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等。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环办〔2012〕98号)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环办〔2012〕98号)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的通知环办〔2012〕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为规范和监督环境行政处罚行为,提高环保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的质量和水平,推进依法行政,我部组织编制了《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

现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电子版可通过我部网站或“12369”环保热线网站 下载。

附件: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二○一二年七月十六日附件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指南环境保护部二○一二年七月前言本指南介绍了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评查方法,提供了案卷评查单样式、实体评查评分标准、卷面评查评分标准。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评价。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起草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组织制订。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目录1.适用范围2.术语和定义2.1 行政处罚案卷2.2 法定处罚主体2.3 当事人2.4 环保部门负责人3.工作依据3.1 法律3.2 部门规章3.3 司法文件4.评查内容4.1 主体合法4.2 事实清楚4.3 证据充分4.4 适用法律正确4.5 程序合法4.6 文书规范4.7 执行到位4.8 归档规范5.评查程序6.评查办法附一:案卷评查单样式附二:实体评查评分标准附三:卷面评查评分标准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进行评价。

2.术语和定义2.1 行政处罚案卷(以下简称案卷)指环保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档案管理的要求,将行政处罚实施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制作的文书等材料进行整理归档而形成的卷宗材料。

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的案卷,可参考本指南关于行政处罚案卷的规定。

2.2 法定处罚主体指依法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环保部门。

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环境监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本指南关于环保部门的规定。

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

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

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2023年的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执法办案常用手册作为执法人员必备的工具书,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的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二、《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内容概述1. 章节设置《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共分为十三章,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程序、证据收集、案件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每一章都对应不同的执法环节和内容,覆盖面广,涵盖了生态环境管理的方方面面。

2. 重点内容手册中还特别强调了环境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提供了详细的解读和执法指引。

三、深入解析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1. 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生态环境执法办案中,法律法规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依据。

执法人员只有深入理解并准确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

《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针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梳理、解读和案例分析,为执法人员提供了具体、实用的操作指南。

2. 行政执法的规范性行政执法是生态环境执法办案中的核心环节,其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合法性和效果。

手册对行政执法程序、程序规范以及执法标准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执法人员理清执法程序,规范操作,确保执法过程的公正、公开和高效。

3. 证据收集和案件处理在生态环境执法办案中,证据的收集和案件的处理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手册中对证据的收集、鉴定和保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同时也给出了各种案件处理的实用指南和操作建议,有利于执法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2023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常用手册》作为生态环境执法办案的权威指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对于执法人员来说,掌握好这本手册,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

《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环境保护部2016年5月精品资料前言为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规定,依据《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强制法》以及《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收录33个表格样式,用于各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命令、行政强制以及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移送等执法文书制作。

各地可以结合环境执法工作实际,参照适用。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负责解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立案审批表2.销案审批表3.现场检查(勘察)笔录4.调查询问笔录5.采样取证登记单6.现场照片(图片、影像资料)证据7.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8.解除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9.案件处理内部审批表(通用)10.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1.行政处罚案件调查报告12.行政处罚事先(听证)告知书13.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14.听证笔录15.听证报告16.案件集体讨论笔录17.行政处罚决定书18.送达回证19.同意分期(延期)缴纳罚款通知书20.行政处罚案件结案审批表21.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22.按日连续处罚决定书23.查封(扣押)决定书精品资料24.查封、扣押清单25.查封(扣押)延期通知书26.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27.移送涉嫌环境违法适用行政拘留处罚案件审批表28.涉嫌环境违法适用行政拘留处罚案件移送书29.涉嫌环境违法适用行政拘留处罚案件移送材料清单30.责令停产整治决定书31.责令限制生产决定书32.督促履行义务催告书33.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资料附1×××环境保护厅(局)立案审批表案件来源 立案号案 由当事 人名称或姓名 地址(住址)邮政编码 营业执照注册号 (公民身份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职 务案情简介及 立案理由承办人:年 月 日承办机构负责人意见签 名:年 月 日环保部门负责人审批意见签 名:年 月 日备 注制作指南一、适用范围(一)环保部门内部文书。

《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

《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附件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环境保护部 2016年5月前言为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规定,依据《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强制法》以及《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收录33个表格样式,用于各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命令、行政强制以及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移送等执法文书制作。

各地可以结合环境执法工作实际,参照适用。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负责解释。

—4—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目 录1.立案审批表2.销案审批表3.现场检查(勘察)笔录4.调查询问笔录5.采样取证登记单6.现场照片(图片、影像资料)证据7.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8.解除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9.案件处理内部审批表(通用) 10.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 11.行政处罚案件调查报告 12.行政处罚事先(听证)告知书 13.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14.听证笔录 15.听证报告 16.案件集体讨论笔录 17.行政处罚决定书 18.送达回证19.同意分期(延期)缴纳罚款通知书 20.行政处罚案件结案审批表 21.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 22.按日连续处罚决定书 23.查封(扣押)决定书24.查封、扣押清单25.查封(扣押)延期通知书26.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27.移送涉嫌环境违法适用行政拘留处罚案件审批表28.涉嫌环境违法适用行政拘留处罚案件移送书29.涉嫌环境违法适用行政拘留处罚案件移送材料清单30.责令停产整治决定书31.责令限制生产决定书32.督促履行义务催告书33.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 6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附1×××环境保护厅(局)立案审批表案件来源 立案号案 由当事 人名称或姓名 地址(住址)邮政编码 营业执照注册号 (公民身份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职 务案情简介及 立案理由承办人:年 月 日承办机构负责人意见签 名:年 月 日环保部门负责人审批意见签 名:年 月 日备 注制作指南一、适用范围(一)环保部门内部文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件取证分类指导执法模板按图索骥—《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指南》解读证据是实施行政处罚的基础。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是指环保部门或法律授权的组织用来证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法并应受行政处罚的案件的一切客观事实,即环保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事实根据。

环保部门对违法案件进行查处,必须注重证据和符合证据规则,这是依法执法的要求,也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求。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对调查程序、收集证据要求做了原则性规定,《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结合环境执法实际,对调查取证程序专节做了规定。

此次出台的《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指南》(环办〔2011〕66号,以下简称《证据指南》)对《行政处罚法》的原则规定和国家依法行政的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对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认定活动进一步规范,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制定《证据指南》的必要性
(一)制定《证据指南》是规范执法程序的必然要求。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行政处罚决定,违法者才能接受和履行,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才能支持。

反之,证据缺陷有可能导致处罚决定被撤销。

制定《证据指南》,有利于推进环保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程序工作,扭转执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

(二)制定《证据指南》是环境行政处罚实践的迫切需要。

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呈增长趋势,当事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提高,这对执法人员调查取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有的执法人员对证据重要性的认识还不高、取证程序还不够规范、笔录过于简单、所取证据不能反映出违法行为。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地方调查取证工作的指导,明确证据收集、审查、认定的方法和要求,便于基层执法人员掌握和运用。

(三)《证据指南》是《环境行政处罚办法》重要的配套文件。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专节对调查取证环节做了具体规定。

其中,许多新的规定,如证据的登记保全、自动监控数据的运用、现场即时监测、查封暂扣措施等需要具体操作细则。

为更好地实施《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有必要制定《证据指南》与之配套。

二、主要特点
《证据指南》介绍了环境行政处罚证据,分析了各种证据形式的特点,阐明了收集证据的方式和要求、审查证据的方法和要求、证据效力的判断方法,提供了常见证据的证明对象示例、常见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明和证据收集示例、常见证据制作示例。

它适用于全国各级环保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时收集、审查和认定证据的工作,但不具有强制性,主要为行政处罚案件调查人员和审查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细化操作,加强指导,以破解取证难题。

《证据指南》采用一般原理、要求与具体示范相结合的形式,力图做到易懂、易学,方便基层执法人员掌握运用。

正文部分介绍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的主要证据形式及特点,阐明
了收集、审查、认定各种证据的方法和要求。

附则部分以示例形式告诉执法人员哪种违法行为该取什么证据,如何制作笔录,调查询问笔录需要问哪些问题等。

《证据指南》紧密联系环境执法工作的实际,对调查取证中的薄弱环节、执法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如规定了当事人拒绝在笔录上签名时,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并由两名执法人员签名。

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请其他人签名。

还可以用录音、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证据收集的过程和情况。

这就解决了以往困扰执法的当事人不配合取证工作就无法进行的难题。

(二)突出重点,详细规范了几种常用证据形式。

调查询问笔录是主要环境违法行为取证中的必要证据,也是执法人员收集审查证据的薄弱环节,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地方环保部门对这一内容最为关注。

《证据指南》对调查询问笔录的定义、收集方式和要求、审查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均做了详尽规定,并在附件中明确了哪几类环境违法行为的取证中,调查询问笔录属于必要证据,并以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为例,示范了调查询问笔录的询问、制作内容。

环境监测报告是环境行政处罚的主要证据形式之一,其数据报告具有科学性,证明力较强。

《证据指南》对环境监测报告的定义、收集方式和要求、审查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也做了详尽规定,还明确了环境监测报告的证明效力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自动监控数据是《环境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的一种新的证据形式,对于如何将自动监控数据用于行政处罚,《环境行政处罚办法》没有详细规定,各地在执法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做法还不统一,此次《证据指南》对自动监控数据做了尝试性规范,对自动监控数据的定义、收集方式和要求、审查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对执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如《证据指南》规定对自动监控数据审查,主要从有无环保部门出具的自动监测设备有效性审核文件(包括比对监测报告和现场核查报告)及有效性审核合格标志发放文件;形成和收集是否合法;是否残缺;是否为原始数据,有无伪造、剪裁、删改迹象;是否明显失真等5个方面进行审查。

(三)边讲解边示范,突出实用性,便于基层掌握。

调查取证是环境执法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证据审查与认定是案件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考虑到一些基层执法人员要掌握深奥的证据原理和复杂的取证程序十分不易,《证据指南》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一线执法人员的意见,他们最需要什么就制定什么样的指南,突出实用性。

有的执法人员反映,《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7种证据形式有些抽象,执法人员并不需要明确区分哪些是书证、哪些是物证,他们只想知道现场取证要取回哪些材料。

于是《证据指南》在附件一中列出了17种常见的证据材料,如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群众举报材料、环评批复文件、当事人生产记录和环保设施运行记录、自动监控数据、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通知书、排污费核定通知书、排污费缴费通知单、居(村)民或受害人的陈述等,以及这些证据材料用于证明什么事实。

又有执法人员提出,难道调查一个环境违法行为就需要取回上面这么多的证据材料吗?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选择的?于是《证据指南》在附件二中列举了11种常见的环境违
法行为,每一种行为需要证据的主要事实是什么,需要收集的必要证据是什么,可以收集的补充证据有哪些。

例如违反环境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需要证据的主要事实有违反法律规定的事实;排放污染物的事实;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事实;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大小等4项。

需要收集的必要证据有当事人的身份证明;调查询问笔录,或者现场检查(勘察)笔录;环境监测报告,或者通过有效性审核的自动监控数据;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渔业损失鉴定、农产品损失鉴定、合同、发票等损失统计材料等4项。

可以收集的补充证据有现场照片、录像;环境监察记录;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表);环保部门的环评批复、环保竣工验收批复;附近居(村)民或者受害人的证言;环保部门处理违法行为的行政决定;投诉、举报、信访材料等7项。

《证据指南》这种分类指导的方式,使执法人员到了现场可以“照方抓药”,简化了执法。

还有执法人员追问,既然调查询问笔录是主要环境违法行为取证中的必要证据,那么笔录应该怎样制作,应该问当事人哪些问题呢?于是《证据指南》在附件三中以涉嫌违反环评、“三同时”制度为例,示范了调查询问笔录、现场检查笔录、现场照片与录像的说明等常见证据制作情况,也就是执法人员俗称的“执法模板”,使执法人员调查询问时能问全面、能问到点上,确保办案质量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