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基础理论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课件
(二)概率论可用于评断一组证据 的证明力和全案证据的证明力
若干证据构成的证据组,均被采信,形成的联合证明力。
概率值合成公式:
每个独立事件为真的概率乘积
一组证据的联合证明力—— 单个证据的质量&所有证据的数量
马尔克姆夫妇案
1964年6月的一个中午,被害人阿尔克斯夫人购物回家途 中,突然被抢走装有刚买来物品和内约有35~40美元的 钱包的小皮箱,她本人也被人从身后猛力推倒在地。阿尔 克斯夫人挣扎起身后发现,一名金发女郎正在奋力逃窜。 正在附近草地上浇水的证人巴斯听到被害人呼叫后,恰巧 也发现一名金发女郎快步钻进一辆黄色小车,该车飞速从 巴斯身边驶去。证人巴斯因而看的更加清楚:驾驶这辆黄 色小车的是一个胡须和鬓发均很浓密的黑人男子,金发女 郎紧坐一旁。检察官将上述被害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词结合 在一起并且邀请一位大学数学教师作概率学统计分析,得 出:
2、认定的案件事实 往往是盖然性事实, 而非确定性事实。
贝叶斯 Thomas Bayes, 英国数学家.
四 概率论与证据法
(一)概率论可用于评断单一物证的证明力 ★(二)概率论可用于评断一组证据的证明力 (三)概率论可用于评断全案证据的证明力 ★(四)概率论可用于评断一方当事人是否有过 失问题 (五)概率论可用于解决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 确定问题
Question:如果你是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的主审该案的大法官, 你会倾向作出什么样的判决,理由是什么?
概率论可用于评断全案证据的证明力
Case:英国牛津大学的祖克曼教授讲述这样一个案例: 某人在一条公路上被汽车撞伤了,有关证据只能证明 他是在哪条公路上被汽车撞伤了,有关证据只能证明 他是在那条公路上被一辆公共汽车撞的,但不知道是 哪一辆。经过调查得知A公共汽车公司的车辆占该公 路上运营车辆总数的80%。根据概率计算,A公司所 属车辆撞伤那个人的可能性为80%。并且本案没有其 他的证据。 Q:如果你是法官,如何下判决? 客观真实pk法律真实
法律知识培训ppt课件
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四、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指的是合同“ 实用 ”,也就是说,
合同规定的内容必须是 A、能够履行的; B、合同签订后必须遵照执行。
原则:严格审查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在维护自 身利益为出发点,适当兼顾公平合理性。
31
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五、尽可能明确违约金 《合同法》虽然规定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向其追 索违约金、赔偿金,但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违约金 的数额或计算方法,法院就会要求守约方提供“损 失的证据”,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损失的证据往往 是很难提供的。对违约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作出明 确约定,有利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后迅速确 定赔偿金额。
8
法学基础理论
6、我国的法律体系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2)民商法 (3)行政法 (4)经济法 (5)社会法 (6)刑法 (7)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
9
我们都要深入了解哪些法律法规?
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比如做人 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接触到《劳动法》、《劳 动合同法》;营销人员要掌握的《合同法》;技 术人员可能会遇到《产品质量法》、《知识产权 法》;财务人员要掌握《税法》等等。
6
法学基础理论
5、法的渊源 特点: (1)国家机关制订的规范性文件是我国法的 主要渊源; (2)习惯和判例只有在国家明确认可的情况 下才具有法律渊源的意义。
7
法学基础理论
5、法的渊源: 种类: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5)部门规章 (6)地方政府规章(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8)国际条约(9)其他法的形式
3、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预测作用 (4)强制作用(5)教育作用 法律的社会作用:
M-第一讲 民法的基础理论
• 3. 我国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分类
• (1)按照财产的状态和运动方式的不同,把财产关系区分 为财产支配关系(静态的财产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动 态的财产关系) • 理解:财产支配关系是指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 产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 财产流转关系是指因转移财产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 二者关系:财产支配关系往往是发生财产流转关系的前提 条件和结果,财产流转关系是财产支配关系的表现形式, 是取得和实现财产支配关系的重要方式
6. 立法上的法律安定性差异
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意义(续2) (三)私法的优越性 1. 私法的优越地位(理论与实践)
2. 私法的人格与决策的自由,令私法地位 重要,其某些范围进一步扩展(行政契 约、市政建设社会化等)
3. 来自公法及权力扩张的威胁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 一、民法的词源 • 用“民”和“法”两个汉字,组成成为一个 基本部门法的术语,是日本学者津田真道1866 年在介绍欧洲法律文明时把荷兰语的 “Burgerlyk Reget”译为“民法”。
第一讲 民法的基础理论
• • • • • • • • 引 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民法学习的前提 民法的概念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的本位、性质与理念 民法的历史发展 民法与邻近部门法的关系 我国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效力
引言 民法学习的前提
• 公法与私法的区分 • ——打通民法学习的任督二脉
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意义(续1) (二)法律运作的需要
1. 确定法律关系的性质、法域 2. 适用的不同法律规则
3. 不同的推定原则(民法上的权利推定——法无明 文规定时即为允许,公法上的义务推定——法无 明文规定时即为禁止 )
4. 采用何种救济方法与制裁的手段(关于和解) 5. 诉讼程序的适用,如案件的管辖与受理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行为
行为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为实现某种 经济目的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 也称为经济行为。包括经济管理行为和 经营行为。
智力成果又称非物质财富,是指人们从 事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包括知识产 权、专有技术和经济信息等。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一)经济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 概念
(二)经济法律责任的要件
经济法律责任的要件包括:
其一,经济法主体有违反经济法律规范或者未 履行经济义务的行为;
其二,经济法主体有过错,即违反经济法律规 范或者未履行经济义务的行为是因行为人主观 过错所造成。
(三)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经济法确认的,在追究违 法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时普遍适用的一项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认定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 故意或者过失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司法原则。
1.国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2.经济权利与经济责任相统一的 原则 3.遵循经济规律的原则
(三)经济法的作用
1.确认、规范和调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
2.明晰经济法律关系 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
护其合法权益
3.维持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秩序
4.促进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法律规范的颁布与实施。 2.法律事实的存在和出现。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设立、 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 法律事实依照其发生与当事人的意志有
(1)事件 (2)行为
四、经济法律责任
(一)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
经济法律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 反经济法律规范或者未履行经济义 务时,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四)经济法律责任的形式
1.经济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法学基础理论》课件
法律伦理
探讨法律与伦理的关系,研究法律伦理学的基 本概念。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深入理解法学基础理论在实际法律问题中的应用。
1
选取案例
选择与法学基础理论相关的真实案例。
2
分析案例
分析案例决案例中问题的合理方案。
法学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将帮助你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
2 培养批判思维
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将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 问题解决能力。
3 拓展就业机会
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将为你在法律领域和相关 行业中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加强社会责任
通过学习法学基础理论,你将更加意识到自 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课程总结
通过课程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将为你打下坚实的法学基础,为你的法律职业之路提供支持。
理论学习
全面了解法学基础理论的核心 内容和相关概念。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锻炼分析和解 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实践应用
将法学基础理论应用于实际法 律实践,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
欢迎提问和讨论,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法学基础理论》这一有趣而重要的学科。
法学研究方法
法律制度
介绍法学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案例分析和法律文献综述。
解析法律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包 括宪法、行政法和刑法等各个领 域。
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法律理论
探索法律的基础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法律逻辑
分析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法律解释
研究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文字解释和 精神解释。
《法学基础理论》PPT课 件
这个课件将为你介绍《法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内容,并涵盖了案例分 析和实践应用。还会探讨学习法学的重要性和总结课程内容。欢迎提问和讨 论。
探讨法律与伦理的关系,研究法律伦理学的基 本概念。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深入理解法学基础理论在实际法律问题中的应用。
1
选取案例
选择与法学基础理论相关的真实案例。
2
分析案例
分析案例决案例中问题的合理方案。
法学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将帮助你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
2 培养批判思维
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将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 问题解决能力。
3 拓展就业机会
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将为你在法律领域和相关 行业中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加强社会责任
通过学习法学基础理论,你将更加意识到自 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课程总结
通过课程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将为你打下坚实的法学基础,为你的法律职业之路提供支持。
理论学习
全面了解法学基础理论的核心 内容和相关概念。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锻炼分析和解 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实践应用
将法学基础理论应用于实际法 律实践,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
欢迎提问和讨论,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法学基础理论》这一有趣而重要的学科。
法学研究方法
法律制度
介绍法学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案例分析和法律文献综述。
解析法律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包 括宪法、行政法和刑法等各个领 域。
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法律理论
探索法律的基础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法律逻辑
分析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法律解释
研究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文字解释和 精神解释。
《法学基础理论》PPT课 件
这个课件将为你介绍《法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内容,并涵盖了案例分 析和实践应用。还会探讨学习法学的重要性和总结课程内容。欢迎提问和讨 论。
劳动法基础理论PPT课件
25
典藏PPT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某些关 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劳动力管理方面的关系; 2、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 3、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4、工会活动方面的关系; 5、监督劳动法律执行方面的关系; 6、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
26
典藏PPT
案例1
龙某系某市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个体 经营者,长期雇佣3个人员为其工作,并为3 人缴纳社会保险费。1999年11月,龙某承接 了一项运输水泥电线杆的业务。11月12日 开始运输后,龙某认为3人无法完成预定的 运输任务,其雇工之一张某介绍自己的邻居 钟某参加运输,龙某同意,并与钟某约定完 成这次运输任务后即不再雇佣钟某,费用一 次性付给钟某。
7
典藏PPT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
间形成的社会关系
8
典藏PPT
2、劳动关系的特征: (1)存在时间与空间:只能在劳动过程中
产生; (2)主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3)性质:既有平等性,又有从属性
9
典藏PPT
钟某在为龙某提供劳务时死亡,应依《民法 通则》处理,即按民事纠纷处理。
29
典藏PPT
工伤自负协议效力如何?
2009年6月16日,周某经人介绍到李某承包 的某高速公路一路段打工,双方签订的协 议约定在工作中如果周某人身受到伤害, 李某不负赔偿责任。6月21日下午,周某在 搬运石头过程中不慎扎伤右手,经诊断为 中指末端骨折,遂于当天做了右手中指末 节缺损清创腹部转移修复术,周某共住院15 天,支出医疗费4800元,其间李某支付医药 费800元。经鉴定周某的损伤构成十级
典藏PPT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某些关 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劳动力管理方面的关系; 2、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 3、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4、工会活动方面的关系; 5、监督劳动法律执行方面的关系; 6、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
26
典藏PPT
案例1
龙某系某市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个体 经营者,长期雇佣3个人员为其工作,并为3 人缴纳社会保险费。1999年11月,龙某承接 了一项运输水泥电线杆的业务。11月12日 开始运输后,龙某认为3人无法完成预定的 运输任务,其雇工之一张某介绍自己的邻居 钟某参加运输,龙某同意,并与钟某约定完 成这次运输任务后即不再雇佣钟某,费用一 次性付给钟某。
7
典藏PPT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
间形成的社会关系
8
典藏PPT
2、劳动关系的特征: (1)存在时间与空间:只能在劳动过程中
产生; (2)主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3)性质:既有平等性,又有从属性
9
典藏PPT
钟某在为龙某提供劳务时死亡,应依《民法 通则》处理,即按民事纠纷处理。
29
典藏PPT
工伤自负协议效力如何?
2009年6月16日,周某经人介绍到李某承包 的某高速公路一路段打工,双方签订的协 议约定在工作中如果周某人身受到伤害, 李某不负赔偿责任。6月21日下午,周某在 搬运石头过程中不慎扎伤右手,经诊断为 中指末端骨折,遂于当天做了右手中指末 节缺损清创腹部转移修复术,周某共住院15 天,支出医疗费4800元,其间李某支付医药 费800元。经鉴定周某的损伤构成十级
色谱法基本理论PPT课件
阐述本ppt课件的目的,即帮助学习者 系统了解和掌握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技术和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0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来实现分离。当流动 相经过固定相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使得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 衡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开发新型色谱技术
研究和发展新型色谱技术,如微流控芯片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 以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样品分析。
联用技术结合
将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技术(如质谱、光谱等)联用,可以实现更复杂 样品的高效分离和鉴定。
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实现色谱分析的远程控制、实时监 测和数据分析,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感谢您的观看
分配平衡
色谱法中的分配平衡是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布情况。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 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物质的性质、温度、压力等。
相互作用
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分配平衡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物质与固定相 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分配平衡,从而实现分离。
固定相和流动相
保留机制
01
保留机制
保留机制是指物质在色谱法中通过固定相的保留作用而滞留在固定相中
的过程。物质的保留机制主要取决于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
性质差异。
02
竞争吸附
在色谱法中,多种物质会竞争吸附到固定相上,形成竞争吸附现象。竞
争吸附会影响物质的保留时间和分离效果,因此在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
时需要考虑竞争吸附的影响。
色谱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通过分析反应中间产物和产物, 揭示反应机理和速率常数。
0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来实现分离。当流动 相经过固定相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使得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 衡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开发新型色谱技术
研究和发展新型色谱技术,如微流控芯片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 以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样品分析。
联用技术结合
将色谱法与其他分析技术(如质谱、光谱等)联用,可以实现更复杂 样品的高效分离和鉴定。
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实现色谱分析的远程控制、实时监 测和数据分析,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感谢您的观看
分配平衡
色谱法中的分配平衡是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布情况。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 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物质的性质、温度、压力等。
相互作用
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分配平衡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物质与固定相 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分配平衡,从而实现分离。
固定相和流动相
保留机制
01
保留机制
保留机制是指物质在色谱法中通过固定相的保留作用而滞留在固定相中
的过程。物质的保留机制主要取决于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
性质差异。
02
竞争吸附
在色谱法中,多种物质会竞争吸附到固定相上,形成竞争吸附现象。竞
争吸附会影响物质的保留时间和分离效果,因此在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
时需要考虑竞争吸附的影响。
色谱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通过分析反应中间产物和产物, 揭示反应机理和速率常数。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课件-PPT
24
法院受理该案,根据相应法律法 规认定护士王某的行为违法。
25
案例中,护士王某的经历警告护 士,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26
第三节 卫生法律法规的作用
二、卫生法律法规的社会作用
1
2
有利于促 进我国医 疗卫生事 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 进社会经 济健康、 稳定的发 展。
3 4
有利于推 动医学科 学的发展 与进步。
獬廌、解豸(xiè zhì)
14
“法”的来源
祖先在创构“法”字上,其渊源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法”字古 金文为“灋fǎ”。《字源》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fǎ”字 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灋fǎ ,这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 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省廌zhi写作法”。《说文 解字》释为“灋fǎ,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 直者”。"灋fǎ"字的造字构意,源出一个历史传说:春秋战国时期, 齐庄公有个叫壬ren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 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 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 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 公判决壬里国胜诉。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 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可见,这个"灋fǎ"字造得很有深意, 一是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我国古代先哲赋予"灋"字的基本涵 义;二是"灋fǎ "或许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向往:"灋fǎ"应该对任何 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去。
4
案例:“护士王某的行为为什么违法?”
法院受理该案,根据相应法律法 规认定护士王某的行为违法。
25
案例中,护士王某的经历警告护 士,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26
第三节 卫生法律法规的作用
二、卫生法律法规的社会作用
1
2
有利于促 进我国医 疗卫生事 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 进社会经 济健康、 稳定的发 展。
3 4
有利于推 动医学科 学的发展 与进步。
獬廌、解豸(xiè zhì)
14
“法”的来源
祖先在创构“法”字上,其渊源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法”字古 金文为“灋fǎ”。《字源》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fǎ”字 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灋fǎ ,这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 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省廌zhi写作法”。《说文 解字》释为“灋fǎ,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 直者”。"灋fǎ"字的造字构意,源出一个历史传说:春秋战国时期, 齐庄公有个叫壬ren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 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 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 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 公判决壬里国胜诉。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 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可见,这个"灋fǎ"字造得很有深意, 一是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我国古代先哲赋予"灋"字的基本涵 义;二是"灋fǎ "或许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向往:"灋fǎ"应该对任何 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去。
4
案例:“护士王某的行为为什么违法?”
法的基础理论
特别行政区的法
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在宪 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制定或认可,在特 别行政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成文法和不成文 法。
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 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在武装力量内部实 施。 我国与外国签订的具有规范性内容 的国际协定以及我国批准加入的国际条约。
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
国际条约
法的渊源
宪法
我国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按照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 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案例:F9 国法家法
九、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法的创制--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
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制 订、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 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立法—特点
特定主体
依照一定职权 依照一定程序
运用一定技术
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废止。
立法过程与立法程序
十一、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是指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
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进行的一种分 类,凡是调整同一领域社会关系并运用相同 的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一个法律部门。 (我国有九个部门法)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 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构成的有机联系 的系统化的统一整体。
三、法的本质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被“奉为法律(即国家意志)”
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
条件决定的
四、法的作用
经济法课件第1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2)学术上
日本金泽良雄 《经济法概论》 德国 鲁姆夫《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本科教材 《经济法理论问题》
3、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出现
概念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但开始 系统研究始于70年代末。
四、 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阐述观点
1、否定经济法独立部门说
(2)经济活动主体或市场主体
(3)社会中介组织 ①概念
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 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 主体。
中介性;公共性;民间性
②特征
③功能
服务功能;干预功能;协调功能 (4) 经济法的监督主体 权力监督 人大 行政监督 一般、专门 社会
三、经济法体系结构 1、经济法体系概念
经济法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部门齐全的经济法部 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内容的认识不 同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法体系结构观。
2、几种经济法体系观介绍
(1)两分法体系
①宏观调控法 ②市场规制法
(2)三分法体系
①经济组织法 ②市场规制法 ③经济活动法
民法通则颁布后,此观点的影响降低;
民法补充
2、大经济法观点
(1) 1992年前肯定经济法说
调整纵向经济关系以及与纵向管理密切相关的横 向经济关系。
(2)主要类型
纵横说
经济法调整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 会组织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公民之间在 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经济管理 关系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学概论法的基本理论第一章
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 宪法性文件 ——共 同纲领
十月革命胜利,制定 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象征王权和王法的铜器 对奴隶行刑的石头刑具
第二节法的产生及历史发展
• 法的历史类型 是指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 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这一 概念集中反映了法与其社会经济基础这间的相互 关系。
• 第一,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 意志的体现。
• 第二,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也就是说,法具 有物质的根源性和制约性。
• 第三,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对法也有影响。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1789年法国大革命 初期, 制宪会议通过 《人权宣言》和《一七九 一年宪法》
第一节 法的概念与本质
一、 法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一) 法的概念
1.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法”字的古字体
为“灋”,《说文解字》:“灋,刑 也”,“平之如水从水”;“廌(zhi),所以
触不直去之,从去”。
第一章 法的基本理论
廌是一种能“治狱”、“别曲直” 的独角神兽,“性知有罪,有罪触,无 罪则不触”。
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两大法系
类别 法律适用 判例地位 法律渊源 法律分类 法律编纂 诉讼程序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归纳 判例是法 制定法、判例法 普通法、衡平法 倾向单行法 对抗制诉讼
演绎 不属于正式渊源 制定法 公法和私法 法典形式 职权主义诉讼
第四节 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
• 1、法律规范的概念
第一章 法的基本理论
2、古今“法”的观点分析 (1)西方学者:“自然法”、“神法”与 “它实是在先法”“自然法”是指一种人类的普遍理性,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的基础理论
二、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的定义 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
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或 准则,它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决定 一国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 本价值取向。
法的基础理论
2、法律原则的功能 (1)是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的基础或出
发点,对法的制定和法律规则的理解具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 法的基础理论
法的特征和本质
法的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一种特殊
社会规范 首先,法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的行为,而
非行为主体;“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 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 律的对象”。
法的基础理论
其次,法通过控制人的行为而非人的思想 来调整由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再次,法具有概括性,即其对象、内容、 效力的一般性和普遍性。
法的基础理论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的 制定、认可和解释是国家创制法的三种形 式 制定是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的法 律规范。 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 赋予法律效力。
法的基础理论
解释是对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进行再 度创造的过程,是指有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依 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根据一定的标准和 原则对法律的字义与目的所进行的说明和阐 述。
第一,表达功能,法律概念是表达法律 以及法律实践结果的重要工具。
法的基础理论
(三)法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法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 法律上的权利是指主体有权自己为或不为 一定行为,有权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以满足自己利益的手段。
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主体依法必须为或不 为一定行为,以满足他人利益的手段。
法的基础理论
(四)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是由国家强 制力保证实施的
某种抽象意志的反映。
法的基础理论
(二)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经济 基础,即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其赖以生 存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三)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是维护、 保障和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法的基础理论
法的定义: 综上所述,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 志的行为规则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 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确认、维护、 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其一,肯定性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确认行 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
其二,否定性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否认行 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 不予保护甚至对行为人加以制裁。
法的基础理论
3、法律规则的种类 依据内容,可将法律规则分为: 第一,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可以
(2)可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 (3)可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
法的基础理论
三、法律概念
1、法律概念的定义 法律概念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
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 性范畴,或法律概念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概念, 是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 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法的基础理论
2、法律概念的功能
法的基础理论
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由以下三要素构成: (1)假定 假定是法律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
件的规定,故又称“适用条件部分”。任何 规则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具备一定的情 况时才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力。这里的适用 法律规则的“一定范围”、“一定情况”就 是由法律规则中的假定部分来明确的。
法律的强制力不是单纯的暴力,它是以法 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
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 其中潜在性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只在人们违 反法律时才会降临行为人身上。
法的基础理论
二、法律的本质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首先,法是有意识有意志活动的产物,是
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现象; 其次,法是而且只能是统治阶级的而不是
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 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第二,义务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必须为 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法的基础理论
第三,权利义务复合性规则,是兼具授 予权利和设定义务的双重属性的法律规则。 其特点是:从一定角度或在一定条件下看, 它授予主体以某种权利,主体有权作为或不 作为,他人不得干涉,同时也有权要求他人 作为或不作为,他人必须服从;从另一角度 或条件下看,这种权利是不允许主体选择和 放弃的,故又具有义务的属性。
法的基础理论
(2)处理(行为模式) 处理是法律规则中关于行为模式的规定,
即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禁止 做什么的规定,故又称“行为模式部分”。 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关于权利、义务及其 界限的规定,也是法律调整人的行为的三种 方式。
法的基础理论
(3)法律后果(制裁)
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对主体行为是否符合该规 则所提供的行为模式所作的法律上的评价。评价的 结果有两个:
另一种是法律规则是在法律上明确赋予 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
法的基础理论
所谓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指 的是某些事件或行为发生之后,可能会导致 某种权利义务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也 可能引起某种法律责任的出现。此时,法律 规则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将这些事件或行为 的法律意义明确下来。
法的基础理论
依据权利、义务的刚性程度或效力的强弱, 法律规则可分为:
第一,强行性规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 义务具有绝对肯定形式,不允许当事人之间 相互协议或任何一方任意予以变更的法律规 则。
法的基础理论
第二,任意性规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 、义务具有相对肯定形式,允许当事人之 间相互协议或单方面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 ,或称指导性规则。
法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的定义: 法的要素是指与整体的法相对应的构成
法的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法的要素问 题,就是深入到法的系统内部,在微观层次 上进一步了解和回答法是什么这一法学基本 问题。
法的基础理论
一、法律规则
1、法律规则的含义 作为法的构成要素的法律规则有两种解
释:一种是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 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
二、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的定义 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
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或 准则,它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决定 一国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 本价值取向。
法的基础理论
2、法律原则的功能 (1)是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的基础或出
发点,对法的制定和法律规则的理解具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 法的基础理论
法的特征和本质
法的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一种特殊
社会规范 首先,法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的行为,而
非行为主体;“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 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 律的对象”。
法的基础理论
其次,法通过控制人的行为而非人的思想 来调整由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再次,法具有概括性,即其对象、内容、 效力的一般性和普遍性。
法的基础理论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的 制定、认可和解释是国家创制法的三种形 式 制定是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的法 律规范。 认可是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 赋予法律效力。
法的基础理论
解释是对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进行再 度创造的过程,是指有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依 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根据一定的标准和 原则对法律的字义与目的所进行的说明和阐 述。
第一,表达功能,法律概念是表达法律 以及法律实践结果的重要工具。
法的基础理论
(三)法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法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 法律上的权利是指主体有权自己为或不为 一定行为,有权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以满足自己利益的手段。
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主体依法必须为或不 为一定行为,以满足他人利益的手段。
法的基础理论
(四)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是由国家强 制力保证实施的
某种抽象意志的反映。
法的基础理论
(二)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经济 基础,即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其赖以生 存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三)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是维护、 保障和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法的基础理论
法的定义: 综上所述,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 志的行为规则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 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确认、维护、 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其一,肯定性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确认行 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
其二,否定性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否认行 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 不予保护甚至对行为人加以制裁。
法的基础理论
3、法律规则的种类 依据内容,可将法律规则分为: 第一,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可以
(2)可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 (3)可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
法的基础理论
三、法律概念
1、法律概念的定义 法律概念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
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 性范畴,或法律概念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概念, 是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 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法的基础理论
2、法律概念的功能
法的基础理论
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由以下三要素构成: (1)假定 假定是法律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
件的规定,故又称“适用条件部分”。任何 规则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具备一定的情 况时才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力。这里的适用 法律规则的“一定范围”、“一定情况”就 是由法律规则中的假定部分来明确的。
法律的强制力不是单纯的暴力,它是以法 定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措施为依据的。
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 其中潜在性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只在人们违 反法律时才会降临行为人身上。
法的基础理论
二、法律的本质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首先,法是有意识有意志活动的产物,是
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现象; 其次,法是而且只能是统治阶级的而不是
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 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第二,义务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必须为 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法的基础理论
第三,权利义务复合性规则,是兼具授 予权利和设定义务的双重属性的法律规则。 其特点是:从一定角度或在一定条件下看, 它授予主体以某种权利,主体有权作为或不 作为,他人不得干涉,同时也有权要求他人 作为或不作为,他人必须服从;从另一角度 或条件下看,这种权利是不允许主体选择和 放弃的,故又具有义务的属性。
法的基础理论
(2)处理(行为模式) 处理是法律规则中关于行为模式的规定,
即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禁止 做什么的规定,故又称“行为模式部分”。 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关于权利、义务及其 界限的规定,也是法律调整人的行为的三种 方式。
法的基础理论
(3)法律后果(制裁)
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对主体行为是否符合该规 则所提供的行为模式所作的法律上的评价。评价的 结果有两个:
另一种是法律规则是在法律上明确赋予 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
法的基础理论
所谓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指 的是某些事件或行为发生之后,可能会导致 某种权利义务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也 可能引起某种法律责任的出现。此时,法律 规则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将这些事件或行为 的法律意义明确下来。
法的基础理论
依据权利、义务的刚性程度或效力的强弱, 法律规则可分为:
第一,强行性规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 义务具有绝对肯定形式,不允许当事人之间 相互协议或任何一方任意予以变更的法律规 则。
法的基础理论
第二,任意性规则,是指所规定的权利 、义务具有相对肯定形式,允许当事人之 间相互协议或单方面予以变更的法律规则 ,或称指导性规则。
法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的定义: 法的要素是指与整体的法相对应的构成
法的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法的要素问 题,就是深入到法的系统内部,在微观层次 上进一步了解和回答法是什么这一法学基本 问题。
法的基础理论
一、法律规则
1、法律规则的含义 作为法的构成要素的法律规则有两种解
释:一种是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 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