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学

合集下载

对联幼儿园教案

对联幼儿园教案

对联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创造力。

3.提升幼儿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对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通过创意搭配和押韵推理能力来创造对联。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2.如何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幼儿熟悉的儿歌《捉泥鳅》引入对联的概念。

在唱完歌后,提问:“大家有没有听到歌词中的对句呢?是什么呢?”引导幼儿开始对对联有个大概了解。

2.讲解对联的特点通过幼儿熟悉的诗句《静夜思》中的对句来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引导幼儿熟悉对联的基本结构和押韵规律。

3.进行大量的练习进行对联的创意搭配,例如:“小蝴蝶,飞过花丛;小朋友,笑声喧闹。

”,引导幼儿通过联想和押韵来创造一些简单的对联,然后用这些对联来贴在横幅上。

4.进行评价通过幼儿自己创造的对联进行交流和评价,引导幼儿听取别人的观点,自我评价和改进。

5.结束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对对联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做个总结。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对联概念的兴趣程度和理解能力;通过幼儿创造的对联和交流的过程,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程度。

六、教学反思对联这种文化形式,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在讲解基本概念的时候,最好能够用一些熟悉的诗句来进行讲解,这会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触类旁通。

在练习环节中,需要注意幼儿对联的创意质量和搭配合理性,过于简单和无逻辑的对联不应当得到鼓励和赞扬。

教师们必备的奇妙对联语文教案

教师们必备的奇妙对联语文教案

教师们必备的奇妙对联语文教案在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对联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语文教学方法。

教师们如何采用对联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奇妙对联语文教案。

一、对联概述对联源于唐代的“对子”,常用于各种文化活动中。

对联的对仗方式通常是对称式、反义式、顺序式、比喻式等多种方式。

对联的用语有广泛的范畴,比如祝福、寓意、劝慰、嘲笑等等。

二、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对联初中语文课程中,对联被运用得非常广泛。

比如在古诗文鉴赏方面,以对联形式呈现出来,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气息。

还有,在学习古文时,对联形式的语句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文言文语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语文论述中,对联也可以作为辅助点睛的手段,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被理解和记忆。

2、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对联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对联也有很多应用,比如在学习汉字方面,尤其是易混淆的汉字,对联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在学习古诗文时,通过对联的形式,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诗文的主题、内涵和格律。

对联还可以在小学生活中的表演、演讲、朗读等方面被广泛应用,这也为他们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对联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联教学可以采用课前布置作业,提前让学生读一些人物形象深刻的对联,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表达他们对于对联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对联教学可以适当增加游戏的形式,比如让学生们在背诵对联的同时尝试编写自己的绝妙对联,并在班级中比赛、展示。

四、对联教学的优势使用对联教学的优势很多,可以整合语言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强化文化传承教育、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对联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初中语文《对联》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对联》教学设计

语文活动课专题--对联趣谈活动目的: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

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

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对联趣事1、猜数字联: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横批:南北——没有东西上联:二三四五——缺一(衣)下联:六七八九——少十(食)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2、鲁迅先生小时侯在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时,就有对联课。

一次老师出题“独角兽”,同学中有的对“二头蛇”,有的对“九头鸟”,老师都不满意。

鲁迅对“比目鱼”,老师点头赞同。

还有一回,老师出了五字上联:“陷兽入阱中”,鲁迅对“放牛归林野”,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3、我们所熟悉的清朝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识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

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圣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

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

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

(你觉得纪晓岚对得如何?)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

(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如何对下联呢?我们来看看纪晓岚的下联,你觉得怎样?)纪晓岚随即说: “我说的是—一鸥游”。

语文对联的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对联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2)掌握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特点;(3)学会欣赏和创作简单的对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2)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对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2. 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特点;3. 经典对联欣赏;4. 对联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对联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对联吗?请简单介绍一下。

2. 讲授新课- 讲解对联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讲解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基本特点;- 举例说明,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对联的特点。

3. 经典对联欣赏- 展示经典对联,引导学生欣赏;- 分析经典对联的平仄、对仗、韵脚等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对联,并说明理由。

4. 对联创作-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对联;- 指导学生注意平仄、对仗、韵脚等要素;- 展示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修改。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联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创作对联;-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创作一副对联。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对联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对联知识;4. 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对联作品教案

幼儿园对联作品教案

幼儿园对联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对联的基本定义和构成形式。

2.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3.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4.组织幼儿园的对联作品展,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构成和基本要素1.上下两句:–上联:多为四个字,少为三个字或五个字。

–下联:与上联相呼应,字数相同或相近,内容互为补充或对比。

2.对仗:–左右对仗:上下两句相互映衬,平行相对,字句对仗相对。

–对称对仗:上下两句各自呈对称排列,内容相互呼应、相互补充。

2. 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1.借鉴古典文化:例如引用名句、古诗词配对等。

2.突出主题:把握主题,突出主题,张扬主题。

3.留白:借助留白,达到吸引人眼球,增强诗意。

4.改变常规:突破常规,创新构思,化繁为简。

3. 对联创作实践1.初步引入对联:引导幼儿熟悉对联的构成形式和基本要素。

2.对联课堂:通过师生互动,进行对联创作实践。

老师引导幼儿从天象、自然、生活等方面得到启示,想象创作。

3.对联展示:组织幼儿园的对联作品展,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法通过老师对对联的基本要素、构成形式和创作技巧进行讲解,让幼儿对对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互动探究法让幼儿与老师一同探究对联的构成和创作方法,引导幼儿贴近生活,进行对联创作实践。

3. 对联展摆放幼儿们的对联作品,进行对联展示和分析讲解。

四、教学评估1. 总体评估根据幼儿的对联表现和对联作品展示情况进行总体评估,评定每个幼儿的学习成就。

2. 个别评估对于个别在对联创作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幼儿,授予表扬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对联教学活动,我认为幼儿们在对联的构成和创作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幼儿园内的对联作品展也展示了幼儿们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幼儿语言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营造更加富有创造力和有趣的学习氛围,不仅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

小学生对联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对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上下衔接)3. 对联的创作方法(选材、构思、拟题、拟联、修改)4. 对联活动的方式(个人创作、小组合作、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进行对联活动。

2. 教学难点:对联的平仄协调和内容相关的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对联作品、对联创作方法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教师布置对联创作任务,学生进行个人创作,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联作品。

4. 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欣赏。

6. 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对联创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联创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个人和小组的作品展示来进行评价。

2. 学生对对联文化理解程度的加深,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和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来进行评价。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经典对联作品,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对联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2.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对联创作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对联知识,提高创作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了解对联起源和发展史。

2. 活动二:学习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原则。

对联教学设计方案

对联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2)掌握对联的写作技巧,包括对仗、平仄、意境等;(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对联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的责任感;(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2. 对联的写作技巧:对仗、平仄、意境;3. 对联的实际应用:春联、寿联、挽联等;4. 对联的欣赏与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幅对联作品,引导学生欣赏;(2)提问:你们知道这幅对联的作者吗?它的特点是什么?2. 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1)介绍对联的定义、特点及分类;(2)讲解对联的写作技巧:对仗、平仄、意境;(3)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副对联;(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3)各小组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修改。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引导学生思考: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收集有关对联的故事或趣闻,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对联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2. 学生创作对联的能力;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程度;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对联的基本知识、写作技巧、实际应用等;2. 作品:优秀的对联作品、对联故事等;3. 活动道具:对联纸、笔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务处教学教研活动对联(3篇)

教务处教学教研活动对联(3篇)

第1篇下联:研精究微拓视野,春风化雨润心田横批:教学教研正文:上联:博采众长融新知,匠心独运育英才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部门,肩负着传承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

博采众长,汲取古今中外之精华,融汇贯通,使教育之水源源不断;匠心独运,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培育一代代优秀英才。

此联旨在赞颂教务处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下联:研精究微拓视野,春风化雨润心田教学教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研精究微,深入挖掘教育理论,拓展教育视野,使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爱心、耐心、责任心滋润学生心田,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此联表达了教务处教学教研活动的宗旨,即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横批:教学教研教学教研,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教务处通过组织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此横批凸显了教务处教学教研活动的核心价值。

正文:一、教学相长,共筑教育梦教务处教学教研活动,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竞赛等,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以致用,创新教育路教务处教学教研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课题研究等活动,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三、匠心育人,培育栋梁才教务处教学教研活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指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四、携手共进,共创辉煌篇教务处教学教研活动,凝聚全校教师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砥砺前行,谱写新篇章教务处教学教研活动,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目标,以学生为本。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务处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初中对联教案

初中对联教案

初中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撰写对联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技巧。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对联的基本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形式美观。

2. 对联的种类:春联、寿联、挽联、名胜联、行业联等。

3.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从古代的诗、词、赋、散文等文学形式中汲取营养,逐步发展成为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4. 如何撰写对联:选定主题、构思内容、注重对仗、遵循平仄、反复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学会撰写对联。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对仗和平仄方面做到恰到好处,提高对联的艺术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相关、形式美观。

3. 欣赏经典对联:分析名联的寓意和艺术特点,让学生感受对联的魅力。

4. 学习对联的种类:春联、寿联、挽联、名胜联、行业联等。

5.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如何撰写对联,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 教师示范:撰写一副对联,讲解撰写过程和技巧。

7. 练习撰写对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撰写对联。

8. 展示成果,互相评价:将学生写的对联进行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9. 总结课程:强调对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创作。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副自己喜欢的对联,分析其结构和寓意。

2. 尝试撰写一副对联,可以是春联、寿联、挽联等,注重对仗和平仄。

3. 调查身边的对联使用情况,了解对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改革 对联

课堂教学改革 对联

课堂教学改革对联
以下是为两副对联添加的横批:
1. 上联:教学改革春风起
下联:课堂创新活水来
横批:万象更新
解析:此横批表达了教学改革带来的全面变化和进步,强调了改革的广泛性和深度。

2. 上联:课改新潮涌动
下联:教学旧貌换新颜
横批:与时俱进
解析:这个横批突出了课改的时代性和进步性,意味着课改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推进的,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同时也强调了教学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学生的需求。

对联如何教学设计

对联如何教学设计

对联如何教学设计对联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以简短精悍的文字组成,寓意深刻,形式美观。

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能力非常重要。

在对联教学设计中,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兴趣在对联教学开始之前,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活动,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对联作品,介绍对联的来源和发展历史,讲解对联的意义和特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中需要首先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定义、结构、用词要求等。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对联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对联的特点和技巧,从而培养对联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3.培养对联的创作能力对联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对联的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对联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以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创作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对联的欣赏与评析对联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和评析优秀的对联作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对联的优劣之处。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联作品的欣赏,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对对联的美感和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5.对联的应用和拓展对联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可以在对联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对联应用到不同的实际场景中,如新春贺词、广告宣传等。

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新春对联,制作对联的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高对联的实际应用能力。

6.对联的比赛和展示对联教学中,可以组织对联比赛和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动力和展示平台。

比赛可以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展示活动可以在校内或校外举办,让更多人欣赏和了解对联的魅力。

总结起来,对联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加强对联的欣赏与评析、拓展对联的应用场景,并举办对联比赛和展示活动等。

通过综合性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联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养。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对联》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二、了解对联的特点三、掌握对联的写作教学设想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2004年高考试题中出现,在此利用一个课时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

学会对联的写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对联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画,说出门上贴有什么?二、对联的起源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个门神。

远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

桃符本来是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方三寸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画上这两位门神的像为符。

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换上新符。

说明神荼、郁垒在此,妖魔鬼怪胆敢前来,就抓起来去喂虎,以保来年平安吉祥。

北宋王安石曾在诗中描写了这种古老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歌剧中喜儿唱道:“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可见,这种风俗流传久远。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叫,以告群臣。

秦琼和尉迟恭戎装立于门外,夜果无事。

于是令画工画两人像,悬挂宫门左右。

后世沿用此习,秦琼和尉迟恭就成了门神。

后来,因为用桃符的人多,而画像又不易,所以就干脆把秦琼、尉迟恭甚至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板上,悬挂在大门两旁,这就将桃符上的画变成了文字,也就产生了对联的基因。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认为写上几个人的名字还不如写上一些押韵上口的喜庆吉利的诗句,这样就出现了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寿——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在明太祖的倡导下,对联蓬勃发展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解晋、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

例如解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引用来给具有主观主义态度的人画像)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

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

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

初中部编版语文对联教案

初中部编版语文对联教案

初中部编版语文对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掌握对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对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对联的创意和新颖性。

2. 对联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对联作品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对联的定义和起源,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示例展示一些著名的对联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对联的魅力。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学课本中关于对联的介绍和示例,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对联主题。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创作一个具有创意和新颖性的对联。

3. 各小组展示对联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投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创作一个对联,要求结构合理,语言表达准确,修辞手法得当。

2. 学生互相交换对联作品,进行评价和修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以及写作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对联,欣赏对联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对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掌握了对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由于对联的创意和新颖性较高,部分学生在对联创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对联系列

教育教学对联系列

教育教学对联系列(宽对)一、教育教学联礼仪中华地起高楼楼高藏龙卧虎德行天下山夷平地地平引蝶招蜂仪礼行德人杰地灵金凤山下乳燕飞心中装杆秤秤砣:老百姓明德楼中书香醉案上摆本经内容:新章程乳燕练翅勤政为民灌水浇肥园丁责金凤朝阳奔富路栽李培桃花匠心乳燕衔笔赞新春勤育英才新农村印象抓教改春风劲拂高平镇彩虹高挂风雨后育英才阳光暖照幸福娃黎明暗在曙光前育才兴教贵在坚持视名利如粪土有志之人立一志惜友情似真金无志之人立百志珍惜友情贵在坚持立志不分大小脚踏实地就行事不如意七八九做事莫论贵贱胸怀爱心即可心有顺畅三二一人贵有志知足常乐一枝独秀不成林好言半句三冬暖万木葱茏才是春凉话一番六月寒全面发展和谐育人吉六恩师垂典范发展素质业绩辉煌泽东领袖出名门提高能力英才荟萃师高弟强全面发展元元角角帮学困学知识技能精益求精秒秒分分惜光阴做模范标兵人外有人优秀品质永无止境扎扎实实教书任劳任怨工作勤勤恳恳育人载歌载舞娱乐教书育人双丰收窗明椅净操场广因材施教效果好燕语莺歌气象新量体裁衣品质优万象更新打造精品冰冻三尺寒于数日出力出汗不出血堤溃千丈毁之蚁穴拼脑拼劲忌拼命防患于未然适可而止大肚容人非我弱走大国崛起之道小心处事任他强立世界复兴之林忍中华崛起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办事潇潇洒洒活命廉洁奉公正直潇洒三皇五帝文明始百代千秋科教兴继往开来十指握拳力量大一方有难众人添薪火焰高八方相援人多力量大爱心无价修好群众脚下路点亮百姓心中灯为民造福亲密合作志士不饮盗泉水深入探究廉者莫受嗟来食合作学习人穷志不穷坦坦荡荡为君子平安中国和谐为本堂堂正正是男人美丽校园爱心领先正直为人和睦友爱楼上楼下邻挨邻政通人和,国家繁荣昌盛家里家外心连心国泰民安,百姓幸福康宁和谐家园强国富民校园飞歌扬老红军精神争先恐后挑重任教育领跑迈新长征大步继往开来构和谐承前启后关爱留守儿童助学免费培育现代化英才培养健全人格节支增收创建节约型社会精心呵护阳光雨露坚持科学发展高高兴兴上学促进和谐稳定平平安安回家振兴中华快乐平安读书免费学子喜上加喜花红叶绿校园美种田补钱农民乐中添乐燕语莺歌气象新双喜临门美丽校园忍一时风平浪静心耀人寰退一步海阔天空气贯长虹忍让有益豪气冲天才学连广宇国强山河壮智慧搏长空民和岁月新豪情满怀国富民和鸟美在羽毛忙人嫌时短人美在学问懒虫厌日长美在心灵珍惜光阴系民情顺民心构建和谐社会六畜兴旺牛羊壮抓教育促教改打造品牌校园五谷丰登稻梁肥群策群力新农村印象和睦和美和顺和谐和天下莫忘长征苦同事同学同德同心同一家勿失革命志和谐一家续走长征二、春联猪岁顺意兴国运牛年吉祥兆年丰国盛年丰莺歌燕舞中天瑞高歌盛世年年好日暖风和大地春笑看神州处处春春日融融春意盎然开门遇喜:喜人喜事喜报接天瑞雪千家乐闭户纳春:春花春草春苗贺岁金牛万户欢春满校园迎春接福三、地名联金凤山中飞金凤金凤呈祥望云山上望云飞云飞万丈梅花岭上开梅花梅花报春破浪桥中破浪行浪行千里金凤山梅花村望云山破浪桥荷叶塘中长荷叶叶衔珍珠观音桥上立观音观音引富梅花山上开梅花花含傲骨铜钟村里敲铜钟铜钟报喜荷叶塘梅花山观音桥铜钟村龙(隆回)去龙(隆回)回,只因依恋故土马(马鞍)上马(马鞍)下,都得使好缰绳隆回县马鞍山岳阳楼上望岳阳岳阳天翻地覆大江东去,百川归海洞庭湖中赏洞庭洞庭鱼跃鹰飞小水西来,滴水成河岳阳楼洞庭湖大江村小水村大水傍云流,高高在上红山人洪福齐天满竹倚楼栽,频频点头白地村白手起家大水村满竹村红山村白地村夏井涌甘泉,泉如美酒龙山人勇跳龙门横岭换新貌,貌似仙人富源村抢奔富路夏井村横岭村龙山村富源村贞节牌坊歌贞节,尊贵有节高州温泉情牵万家魏源湖里颂魏源,以夷制长魏源故里享誉千秋罗洪乡魏源湖高州乡魏源故居白马山上养白马,白马膘肥强壮滩头粉纸香中外颜公庙里敬颜公,颜公名声远扬小镇民风誉古今白马山颜公庙滩头镇小沙江镇过去马落迎落客司门前边施厚礼今日新鲜赏鲜花付石庙里富众人马落桥新鲜村司门前付石庙灵井井灵,灵山灵水灵院落桃花坪里少桃花,只因高楼占地红花花红,红墙红瓦红村庄白马山上多白马,许是碧草连天灵井村红花村桃花坪白马山九龙山脉九龙飞,飞泉流瀑十里村庄十里画,画图迷人九龙山十里村四、词语联唐诗宋词妙笔生花山间云雾花红柳绿秦砖汉瓦鬼斧神工笔底风雷水碧天蓝鹰击长空水秀山青生龙活虎山欢水笑鱼翔浅底花红叶绿曼舞轻歌燕语莺歌心里有鬼点石成金无孔不入寻根究底目中无人指鹿为马有隙可乘追本穷源牵肠挂肚手无寸铁点铁成金一言为定提心吊胆胸有成竹抛砖引玉三思而行雪上加霜推波助澜灯红酒绿小心翼翼水中捞月排山倒海纸醉金迷大腹便便寥寥无几蚍蜉撼树绳锯木断屈指可数绰绰有余蚂蚁缘槐水滴石穿罄竹难书守株待兔弃暗投明狗仗人势风吹草动橼木求鱼改邪归正狐假虎威水落石出目无全牛上树拔梯苦中作乐雪中送炭胸有成竹落井下石忙里偷闲锦上添花偷梁换柱左顾右盼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移花接木上窜下跳按图索骥见风使舵画饼充饥源远流长刀山火海貌合神离望梅止渴根深蒂固枪林弹雨阳奉阴违天昏地暗有条有理瓜熟蒂落披星戴月海晏河清无法无天水到渠成栉风沐雨戒骄戒躁菇苦含辛呆若木鸡削足适履克勤克俭餐风饮露动如脱兔量体裁衣抑扬顿挫腹背受敌堂堂正正趾高气扬起承转合左右逢源鬼鬼祟祟眉飞色舞昂首挺胸独占鳌头轻歌曼舞精卫填海扬眉吐气平分秋色急管繁弦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八仙过海唐僧取经哪吒闹海嫦娥奔月七女下凡悟空除妖五、现代生活联微机伴君走天下田间秀似棋盘格手提带你漫全球河道美如仙女裙当代秀才今日农村织女下嫁凡间入室全用电气化牛郎改写神话出门更需打的行换了人间神仙日子沙石水泥冻路条条大道通罗马美味佳肴催食欲钢筋铁架筑墙座座高楼吻云天青菜鲜汤保健康天翻地覆营养平衡生意如同春意美提高幸福指数财源更比水源长谱写和谐新章生意兴隆奔向小康枝头缀果珍珠串和谐盛世家家乐叶底藏人笑脸开太平天下户户欢果硕人欢和谐盛世惊忧愤恨四心伤福禄祥禧一线连少忧多乐六、格言哲理联沉舟侧畔千帆过风风雨雨人生路病树前头万木春恩恩怨怨世间情势不可挡原本如此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在鸟终为凤火可烤物亦可毁物为鱼须化鲲一分为二壮志凌云庭前遍种忘忧草梅须逊雪三分白院后常栽不老松雪却输梅一段香快乐无价各有所长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静观其变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够,无过菜花香学会生活七、拆字联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岩枯柴)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泉好妙)妙趣横生切瓜分瓣先七刀后八刀 (切分)冻雨洒尘东二点西三点 (冻洒) 雨中分瓜八、数字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句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勤育桃李九、宝塔联:联宝塔联无字联:? !一字联:忍让和二字联:除夕迎春欢度三字联:谋发展构和谐科学观四字联:百花竞放万马奔腾万象更新五字联:常回家看看多出门走走边走边看六字联:安得尽求人意但愿无愧我心尽力为之七字联:继往开来挑重任承前启后育新人后继有人八字联:创新敢干百业犹新守旧畏缩一事难成破旧立新九字联:种田免税废千年旧制医病统筹谱一代新章造福百姓十字联:身边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关注社会。

《对联》教学设计(通用5篇)

《对联》教学设计(通用5篇)

《对联》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联》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了解对联的起源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二、了解对联的特点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

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

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

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

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

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

千年古树为衣架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三、牛刀小试(一)评改对联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二)改改高考卷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2024版《对联》教案教学设计(通用)

2024版《对联》教案教学设计(通用)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通用)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对联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常见对联类型及特点分析•创作实践与案例分析•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介绍与背景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悬挂桃符的习俗,后来逐渐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对偶句。

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随着诗歌的繁荣,对偶句的运用更加广泛,为对联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对联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广泛应用于节庆、装饰、题赠等场合。

030201对联的起源和历史03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对联不仅要求文字优美,还要求书写美观,是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

01对仗工整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对称、语法匹配、意义相关,体现了古代汉语的对仗艺术。

02寓意深刻对联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常常蕴含哲理和人生智慧。

对联的文化内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对联的起源、历史和文化内涵,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高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和意义02对联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对联的构成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三部分组成。

上下联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语义相关。

对联的分类按内容可分为节庆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等;按字数可分为短联(十字以内)、中联(百字以内)和长联(百字以上)。

押韵对联的上下联尾字一般要求押韵,即声调相同或相近。

押韵可使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加音韵之美。

平仄对联的平仄安排一般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即上下联的第二、四、六字平仄要相对。

平仄的运用可使对联声调起伏跌宕,更具韵律感。

对联的修辞和表现手法修辞对联常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主题和情感。

表现手法对联的表现手法多样,如用典、双关、嵌字、拆字等,这些手法可使对联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对联创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形式和创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联的创作实践。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对联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示范新课:教师示范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4. 实践新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联的创作实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对联的形式和创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或作业,检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初中对联常识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对联常识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对联常识教学设计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基本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对仗规则和创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对联的基本特点3. 对联的基本结构和创作方法4. 对联的鉴赏和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对联?能举个例子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结构,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

2. 讲解对仗规则,如平仄、词性、意义相对等。

3. 教授对联的创作方法,如积累素材、注意对仗、简洁明了等。

四、实践演练(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创作一副对联。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出建议。

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联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2.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对联,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创作一副对联,注意对仗和意义相对。

2. 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对联作品,评价其对仗、意义和创意。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对联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对联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对联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课时计划总序号____41___
课题
课型
拓展课
教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对联的方法,学会根据给出的情境对对联。
重点
学习对联的方法,
难点
学会根据给出的情境对对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讨论法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
教师、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文。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
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下联:。
四、作业:
三年同学好友即将分别,你能以对联的形式为你的朋友送上祝福语吗?
妙联集锦:
上联:室有芝兰气味清
下联:胸有城府天地宽
上联: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下联:仰忠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学生根据屏幕出示的对联猜作者、填字补充完整;
连线练习
练习对对子,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完成对联练习,选代表班内交流。
对联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范围,也属于仿写句式考查范围,是语法知识、文化知识和思想积淀的综合体现,它直接指向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二、了解对联知识
1、对联是对偶,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就是按一定的格式规则对句。
2、对联的基本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平”就是第一、二声(阴平、阳平),“仄”就是第三四声(上声、去声)。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通常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3、传统对联口诀:
详细介绍对联知识:
对联雅称楹联,俗成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现代汉语词典》)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声律启蒙》
4、妙联集锦: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后乐先忧,、猜猜看
2、填字游戏
3、找朋友
发愤识遍天下字雨滋春树碧连天
腊梅吐芳迎红日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立志读尽人间书
风送花香红满地绿柳展枝舞春风
4、中考对联题型示例
1.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邃,
2.上联:刘翔创佳绩,声震全球
四、学对对联
1、结合课文补充完整对联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2、把下面这句话改成下联:
心田好似大海,容纳百川可以容纳别人.
3、横批:静物无声
上联:三尺讲台迎冬夏,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