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演电视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演电视▏人美版

教学设计教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演电视▏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视广告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电视广告的欣赏能力和创意思维。
2. 通过对电视广告的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视广告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电视广告的欣赏和分析3. 电视广告的创意和设计4. 电视广告的绘画和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视广告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电视广告的欣赏和分析,电视广告的创意和设计。
2. 教学难点:电视广告的绘画和制作,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电视、画纸、画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电视广告,引导学生思考电视广告的特点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电视广告的兴趣。
2. 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电视广告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电视广告的形式和内容。
3. 欣赏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电视广告,让学生分析电视广告的主题、画面、音乐、语言等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4. 创意和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设计一份独特的电视广告。
5. 绘画和制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画笔、彩色铅笔等工具,将设计的电视广告画面绘制出来,并可以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制作。
6. 展示和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电视广告,让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观念。
六、板书设计1. 电视广告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电视广告的欣赏和分析3. 电视广告的创意和设计4. 电视广告的绘画和制作七、作业设计2. 让学生课后制作一份电视广告,可以是绘画或手工制作,下次上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演电视》教学设计

《演电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了解电视剧的基本表现手法和创作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泥材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1. 电视剧的基本表现手法和创作步骤。
2. 泥材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视剧的基本表现手法和创作步骤,泥材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用泥材进行表现,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泥材、电视机、电视剧片段。
2. 学具:泥材、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什么故事?(2)电视剧中的场景和人物是如何表现的?(3)电视剧的表现手法有哪些?2. 引导学生关注电视剧的表现手法,引出本课的主题《演电视》。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电视剧的基本表现手法和创作步骤。
2. 示范如何运用泥材进行电视剧创作。
三、学生创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电视剧片段进行创作。
2. 学生根据电视剧片段,设计场景和人物。
3. 学生运用泥材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思路和过程。
板书设计:电视剧的表现手法1. 场景表现2. 人物表现3. 故事情节表现作业设计:1. 完成一篇关于电视剧创作的作文。
2. 绘制一幅电视剧场景图。
课后反思: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电视剧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步骤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戏剧元素,如对白、动作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体验电视剧创作的过程。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学生创作环节,学生分组选择电视剧片段进行创作,设计场景和人物,运用泥材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课《演电视》(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五课《演电视》(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课程背景分析本课程是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五课《演电视》。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视机的外形和结构,并通过创作手工制作电视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电视机的外形和结构。
•能够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创作出小型电视机。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
教学内容1.电视机的外形和结构的介绍。
2.制作小型电视机。
教学重点1.学生对于电视机的外形和结构的了解和掌握。
2.学生在制作小型电视机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小型电视机时需要学会如何将各种材料合理运用,用自己的创意去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0分钟)老师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电视机的外形和结构,引导学生对电视机进行简单的认知。
第二步:讲解和演示(10分钟)老师详细讲解电视机的各个部分:电视背板、防射电视、屏幕、按键、天线等。
并向学生介绍材料,教授制作小型电视机的方法。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们开始实践,制作自己的小型电视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造出自己的小型电视机。
老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展示作品(10分钟)学生们向全班展示自己设计的小型电视机,并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过程。
第五步:总结反思(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课程,回顾学习内容、掌握情况以及个人创作的体会和心得体会。
并鼓励学生坚持创造和探索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方式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方式,具体包括:1.学生制作出的小型电视机的完整性、美观度和创意度;2.学生对于电视机外形和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情况;3.学生在制作小型电视机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性思维。
教学资源准备1.电视机的图片和实物;2.制作小型电视机的材料(如纸板、剪刀、胶水等)。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电视机的外形和结构,还可以动手制作出小型电视机,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年级上册《第5课演电视》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2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年级上册《第5课演电视》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意图是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学习合理巧妙地利用材料,训练动手制作能力,初步了解连环画的绘画方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编故事、大胆细心画故事、集体合作演故事。
结合教学活动让学生简单了解电视片的制作过程,了解电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
合美术、音乐、表演等于一体,综合多学科特点,使学生轻松愉快的高质量的多元化的生活在课堂里。
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
2.巧妙利用废旧物品,通过剪、贴、挖、刻等方法,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并且能够配合音乐、解说、画面等进行表演活动。
3.享受合作表演的过程和乐趣,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培养合作创新精神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能够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难点:电视节目内容的活动方式,以及音乐、解说、画面、表演之间的配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演电视▏人美版

教案设计:教案名称:《演电视》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视广告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广告的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幽默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电视广告作品。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1. 电视广告的基本知识。
2. 夸张、幽默表现手法的运用。
3. 创作电视广告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视广告的基本知识,夸张、幽默表现手法的运用。
难点:创作具有创意的电视广告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电视广告案例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电视广告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电视广告的特点。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展示夸张、幽默的电视广告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表现手法。
2. 学生讨论夸张、幽默表现手法的运用,教师讲解相关技巧。
三、示范演示(5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创作电视广告作品,讲解创作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创作实践。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 教师、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电视广告基本知识广告特点广告类型夸张、幽默表现手法夸张手法幽默手法创作步骤:1. 确定广告主题2. 设计人物形象3. 运用夸张、幽默手法4. 完成创作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观看家庭电视广告,分析广告特点,尝试运用夸张、幽默手法进行创作。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视广告的基本知识讲解、夸张、幽默表现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创作具有创意的电视广告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相互学习,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电视广告的认知较浅,对夸张、幽默手法的运用不够熟练。
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

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2022-12-12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第5课《看电视》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题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
提题:看电视能谈谈你的家的成员都喜欢看什么节目?但是,小明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
奇妙在哪里呢?打开课文《看电视》二、教学新课(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二)自读课文1、再读课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读几遍2、记住生字字音(检查生字情况:分节读,正音)(三)生字教学1、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记字方法2、出示词语巩固生字(四)写字教学“全家”两字教学(五)读懂课文1、再读课文,读懂后让你上来排顺序爸爸和我———足球迷奶奶———京剧听的入迷打盹睡觉爸爸和我———足球乐的直叫一起拍手欢呼妈妈———音乐舞蹈2、找出把足球赛转成京剧的小节?爸爸再看球赛时想到了什么?3、结果奶奶听的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
奶奶又怎么想了呢?找出京剧换成足球这一节?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二、学习四五小节(一)自读一二三四五小节(二)细读1、学习第四小节(1)第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接小节提示形式说明)(2)看到妈妈一脸的疲劳你怎么想?(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五小节(1)自读(2)指导?号的朗读(3)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什么秘密呢?(4)指导朗读三、写字教学爸关写完1、教师范写2、学生描红交流3、学生练写四、指导整体朗读五、拓展教学第5课《看电视》教案篇25、看电视教学目标: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题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014年版第五册)

小学第五册美术教学计划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包括十八个课题。
教学安排考虑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与前面学过知识的衔接,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突出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
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
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演电视 ▏人美版

《演电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意图是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学习合理巧妙地利用材料,训练动手制作能力,初步了解连环画的绘画方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编故事、大胆细心画故事、集体合作演故事。
结合教学活动让学生简单了解电视机的制作过程,了解电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视的发展以及电视节目的编制过程,学习电视机外壳的制作,学会分工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2. 过程与方法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通过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提高设计制作能力,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享受合作表演的过程和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电视机壳,能够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难点: 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合作协调,表演生动。
四、教具准备纸盒、纸、剪刀胶水、课件、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请学生欣赏动画片视频《狼和小羊》,师提问:动画片与平时看的有什么不同?(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演电视的组成部分)请同学谈感觉。
(二)探究学习、讲授新课提问:如果想把连环画用演电视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哪些准备?(利用畅言信息技术教学中图片搜集,展示所需图片)l、简要介绍电视机的发展历史,出示图片。
2、提问:观看电视机,找一找电视机外壳包括哪几个部分?3、制作电视机的方法?你想选用什么材料制作电视?4、选用什么材料装饰?(教师出示生活中废旧物品图片,启发学生。
)5、看教材,找老师问题的答案。
师出示示范作品,解决教学重难点。
(三)创新实践学生创作:出示创作要求,各组明确分工。
(四)学生表演学生表演自己的创作的作品,评出最佳表现奖、最佳故事奖、最佳解说奖等。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在演电视过程中添加背景音乐)获奖选手合影留念。
第5课演电视(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三年级上册

b.分析电视剧中的角色形象,包括人物外貌、性格、关系等。
c.讲解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电视剧场景,如透视、光影、色彩等。
d.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视剧场景,激发创作灵感。
e.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发挥个性和创意。
f.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总结课堂收获。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绘画创作实验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的透视、光影、色彩等绘画技巧运用到作品中。通过成果展示,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表现出电视剧场景,但仍有少数作品在角色塑造和场景布局上存在不足。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电视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够自信,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1.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需要更加深入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他们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今天的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演电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平时喜欢看电视剧吗?有没有注意过电视剧里的人物和场景是如何呈现出来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电视剧制作的奥秘。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5课 演电视》2-人美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5课演电视》2-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5课演电视》是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了解电视剧的基本拍摄技巧,如角度、光线、表情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电视剧拍摄实践。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
然而,学生在电视剧拍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拍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视剧的基本拍摄技巧,如角度、光线、表情等。
2.培养学生运用拍摄技巧进行电视剧拍摄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电视剧的基本拍摄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拍摄技巧进行电视剧拍摄实践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视剧的基本拍摄技巧。
2.示范法:演示电视剧拍摄实践。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视剧拍摄实践。
4.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视剧拍摄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展示电视剧拍摄技巧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拍摄设备:如摄像机、手机等。
3.道具:如剧本、服装、道具等。
4.场地:适合进行电视剧拍摄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视剧拍摄技巧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电视剧拍摄产生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电视剧的基本拍摄技巧,如角度、光线、表情等,并示范拍摄实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电视剧拍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拍摄作品,相互交流拍摄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演电视-人美版(2014秋)

《演电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简要了解电视机的发展以及电视节目的编排过程,学习电视机外壳的制作,学会分工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2.过程与方法:利用废旧材料,通过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
能够配合音乐、解说、画面等进行表演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提高设计制作能力,享受合作表演的过程与乐趣。
二、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电视机外壳,能够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教学难点:电视节目的活动方式,以及音乐、解说、画面、表演之间的配合。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问答式导入)上课拿出自制的课题电视机,老师边粘课题电视机边说:老师说: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生回:喜欢!师:这节课老师不是让大家看电视而是自己制作演一次电视,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演电视(全部拉出来,出示课题)二、新授:1.师:那演电视我们应该有什么啊?师(肢体语言比划)生:有电视机!师:那谁能说说你家电视机的样子呀?生:我家是方形的!师:啊电视机外壳,象什么呢?生:象个大箱子师:那还有呢?(比划)中间有屏幕底下和旁边有按扭!还有不一样的吗?比如说外壳薄厚,屏幕大小,按纽大小(师手比划,引生发言:我家电视是长方形的不厚,师:啊是超薄的!(师PPT展示)它们是这样的吗?图片展示,生:是,师:这些大多是我们现代使用的电视机!其实人类从十九世纪就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技术了。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首次采用“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先驱。
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同年,开始试播。
当时,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
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
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高达94%。
如今打开电视,知世界,电视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朋友!2.师:那这节课自己要演电视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呢?想一想!师比划生:做电视机!师:对呀!那赶快看看桌上收集的材料那个能做喽!生:这个纸盒能做!师:你真聪明!那你能教大家怎么做吗?生:把这个盒中间挖一个洞就象电视机了!师:你说的真好!但老师给你个建议:一会真正做的时候先设计好屏幕的尺寸然后划上线按着线剪会更美观。
第五课《演电视》(教案)

举例:在剧本编写环节,重点讲解如何设置情节、塑造角色,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核心知识。
2.教学难点
-剧本创作的逻辑性:学生往往在编写剧本时缺乏逻辑性,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梳理情节,使故事更加连贯。
-角色扮演的深入理解:学生在扮演过程中,难以把握角色的内心情感,需要教师指导如何深入分析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
第五课《演电视》(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五课《演电视》: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对电视节目的认识和表演实践。具体内容包括:
1.了解电视节目的种,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演电视》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电视节目的兴趣非常浓厚,他们在角色扮演和剧本编写的环节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我觉得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电视节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剧本创作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塑造角色、编写对话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难点,通过更多具体的例子和指导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关。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视节目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影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剧本编写、角色扮演和口语表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电视节目。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 演电视》2-人美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5课演电视》2-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演电视》是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了解电视剧的基本拍摄技巧,如角度、光线、表情等,并运用这些技巧进行拍摄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电视剧有一定的了解,但拍摄技巧方面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视剧的基本拍摄技巧,如角度、光线、表情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拍摄技巧的掌握。
2.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电视剧,分析其拍摄技巧。
2.实践拍摄: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拍摄实践。
3.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拍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电视剧图片、拍摄技巧等相关内容。
2.拍摄设备:如摄像机、手机等。
3.道具:如剧本、服装等。
4.场地:适合拍摄的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几部电视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关注电视剧的拍摄技巧。
2.呈现(10分钟)介绍电视剧的基本拍摄技巧,如角度、光线、表情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拍摄主题。
组内讨论并确定拍摄技巧的应用。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其他学生观摩并提建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拍摄实践。
教师在拍摄过程中给予指导,纠正不当的操作。
5.拓展(10分钟)学生互相观摩拍摄成果,讨论拍摄技巧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从拍摄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拍摄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协作在拍摄过程中的作用。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演电视》教学设计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演电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视剧的基本元素,如角色、情节、场景等。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出自己的电视剧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视剧的基本元素:角色、情节、场景。
2. 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
3. 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手法。
4. 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电视剧的基本元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和创作,形成具有特色的电视剧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视剧片段、PPT、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电视剧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电视剧的基本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电视剧的基本元素,如角色、情节、场景等,并举例说明。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表现生活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出自己的电视剧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电视剧的基本元素:角色、情节、场景。
2. 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
3. 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手法。
4. 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的培养。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幅描绘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2. 鼓励学生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在创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注重作品的表现力。
第五课《演电视》(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五课《演电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和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主持人、嘉宾、观众、节目内容等。
2.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策划、拍摄、剪辑、播出等。
3. 创作电视节目画面的方法:绘画、手工、拼贴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和制作过程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视节目制作的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
2. 学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拼贴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电视节目制作的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和制作过程。
2. 讲解:详细讲解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和制作过程,让学生对电视节目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通过示范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让学生掌握创作电视节目画面的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创作一个电视节目画面的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1. 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主持人、嘉宾、观众、节目内容等。
2.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策划、拍摄、剪辑、播出等。
3. 创作电视节目画面的方法:绘画、手工、拼贴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画出电视节目的一个场景。
2. 要求学生在绘画时,注意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和制作过程,以及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和制作过程,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三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第5课演电视》2-人美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第5课演电视》2-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5课演电视》是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电视节目,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运用美术知识为电视节目设计场景、角色和道具等。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电视节目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电视节目的构成元素,以及如何运用美术技巧表现这些元素。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电视节目,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元素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对电视节目充满兴趣,平时也喜欢观看各种电视节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然而,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元素,以及如何运用美术知识为电视节目设计场景、角色和道具等。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知道电视节目中的场景、角色和道具等元素。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为电视节目设计场景、角色和道具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运用美术知识为电视节目设计场景、角色和道具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的电视节目设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教材中提供的电视节目案例,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中的场景、角色和道具等元素。
3.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电视节目,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中的场景、角色和道具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