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学批评
第二章 两汉文学批评
① 汉初道学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暴政亡国之训,倡无为 而治,让民众休养生息。于是陆贾等人倡 导发扬道学。 在文学批评领域,贾谊评屈原,刘安论美 丑,司马迁谈文,都有倾向道家思想取向 的色彩。就连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都 不属儒家影响,而是道家之不拘一格之真 性情思想的影响。
② 汉代经学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① 论音乐的产生。
《乐本》篇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 形于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这段话说明了音乐产生的过程 和一般规律,主要有三个要点: a.音乐产生于人心的感动。“凡音之起,由 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都 旨在强调音乐是“人心”中的“情”被感 动的结果。
④ 论音乐的“作者←→作品←→欣赏者” 间的“以类相动”。
音乐在人的情感与声音形式之间有着异质 同构关系,即主客体异质同构,体现为两 方面: a.创作主体与音乐作品异质同构。《乐言》 云:“其哀心感者,其声噍(jiao:嚼,吃 东西)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chan: 宽缓)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 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即是说,不 同的心情用不同的声音予以表现。
其一,经学促进了文学批评发展。如董仲舒论六 经之异同时,提出了“诗无达诂”命题,扬雄效 经书而作《法言》中有丰富的文学思想。 其二,释经带动了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及文学批评 发展。如释《诗经》产生了诗经学,也出现了 《毛诗序》这样的第一篇诗学专论。 其三,由于今文经学至东汉与谶讳迷信结合,有 浓厚神学色彩,亦将文艺神化。 其四,由于经学尚儒学,故束缚文学批评思想, 逃不出宗经、征圣之法。一方面使儒学文艺思想 得到巩固、系统化、权威化、正统化、神圣化, 另一方又因过分重文艺的实用教化功能而忽视了 文艺的审美价值。
两汉文论概述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唐朝“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的说法: • 唐文宗(公元827—835)有“十二经”: • 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朱熹取 《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和 《论语》、《孟子》相配,成为《四书》,自 己“集注”,由此,《孟子》也进入“经”的 行列,就成了“十三经”。
传。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三)对汉赋的评论
• 从总的方面来看,他们都是站在儒家正统 的立场上来批评汉赋艺术,因而终汉一代,除 肯定汉赋“润色鸿业”,歌功颂德之能以外, 很少有人能对汉赋艺术给予公允的分析和评价。 这正是一代空前繁荣发展的“汉赋”的历史悲 剧。
《诗大序》
层汉 面代 文 论 的 基 本
•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三)对汉赋的评论
• 汉赋的审美范畴,可以用一个“丽”字来概 括。铺张扬丽,辞采繁缛,描写充分透彻,注
重侈丽宏大之美,乃是汉赋的基本特点。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三)对汉赋的评论 •
• 最早对汉赋进行理论总结的是司马相如, 其主张主要见于《西京杂记》卷二所引: 合綦(qí)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 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 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文化政策,确立了儒学为统治思想。
• 将儒家经籍《诗》《书》《易》《礼》《春秋》 尊为五经,并由此而兴起一门训解和阐释儒家 经典著作的学问,即“经学”,在以后两千年 的封建社会中“经学”一直流传,并对历代的 思想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3、东汉时期
•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思想与 流行的谶纬迷信结合起来,发展为谶纬神学。 儒学与谶纬之学结合,必然趋于式微。谶纬迷 信思想的流行必然导致反谶纬迷信思想的产生, 王充等即是反谶纬迷信思想的代表。王充在 《论衡》中强调“尚真”,“嫉虚妄”,就是 针对走向神学化的儒学不良倾向而发,也代表 着儒家文学理论批评的积极进步方面。
第二章 两汉文学理论批评
针对当时虚妄空作的文风,王充特别重视文 学的社会功用,提倡文有‚世用‛,反对 ‚空作‛。《对作》云:‚贤圣之兴文也, 起事不空为因,因不空作。作有益于化,化 有补于正。‛ 《自纪》篇云:‚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 为用者,一章无补。‛ ‚世用‛的 第一义是‚劝善惩恶‛。 ‚世用‛的第二义是‚歌功颂德‛。 ‚世用‛的第三义是‚聪人之知‛。
其一,‚胸臆‛。‚实诚在胸臆‛‚文由胸中而出‛, ‚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 其二,‚德盛‛。《书解》云: 德弥盛者文弥得,德弥彰者文弥明。 其三,‚才力‛。王充在《效力》篇论述了作家才力的 重要性:‚少文之人,与董仲舒等涌胸中之思,必将不 任……才力不相如,则其知思不相及也……其才劣者, 笔墨之力尤难,况乃连句结章,篇至十百哉!力独多 矣!‛ 其四,学识。作家仅有才力还不够,还需有广博的学识。 《别通》篇云:‚不能博众事,守信一学,不好广观, 无温故知新之明,而有守愚不览之暗……夫闭心塞意, 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一、关于文学的原则 二、关于文学的功用 三、关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四、关于文风 五、关于作家修养
一是反对‚虚妄‛。《佚文篇》云: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 二是反对‚增实‛。《艺增》篇云: 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 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 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不增其美,则闻 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
一是指出《离骚》是怨愤而作。《屈原贾生列 传》云:‚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 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 思而作《离骚》。‛ 二是分析了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屈原贾生 列传》云:‚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 其指极大,举类迹而见义远。‛ 三是对屈原的思想及人格予以高度评价。《屈 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其志洁,其行廉‛。
两汉文学批评_2022年学习资料
《乐记》的文艺思想(四-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唯乐不可以 伪。-9》-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乐本 乐象、乐饰-三要素
《乐记》的文艺思想(五)-音乐活动中的以类相动-“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 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乐本》-创作和欣赏中都存在着主-客体之间的“以类相动”
《乐记》的文艺思想(仁)-音乐的作用-·政治功用-·审美功用-①声音之道与政通-夫乐者乐也,人-②审乐以知 -情之所不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也-③致乐以治心-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
《乐记》的文艺思想(三)-论艺术本质-音乐的本质在于人-的内在情感-乐者,心之动也。-●●●-诗言其志也, 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诗乐舞同出一源,其源即情
两汉文学批矫-l il
本章导航-·经学时代-《准南子》-●-《史记》-《诗大序》-《论衡》
两汉思想文化的基本状况-黄老之学-↓-“独尊儒术”-儒学与讖纬神学合流-反谶纬思想兴起,谶纬儒学式微
经学时代-诸不在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从西汉中到东汉中二 余年,是经学的全-盛时代,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
二、鉴赏论-1、无载之虚-2、师旷之耳-3、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
司马迁与“发愤著书”-司马迁在前人的-·在《史记》中专-思想基础上,结-门为文学家设传-合自身经验,明-并 作家们的生-确提出了“发愤-平事迹及作品展-著书”说,对后-开评论,推动了-世的文学创作和-古代作家论和作 文论发展产生了-品评论的发展-深远影响。
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
第二章两汉文学批评汉代是中国文化和文学批评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大一统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为文化包括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
两汉文学批评在先秦文学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理论的自觉性、系统性以及表述方式都有很大的进展,从而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理论成熟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概述两汉文学批评是在两汉文化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两汉文化的基本特色和发展走向,制约着两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色及历史走向。
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中期之后的经学、东汉的谶纬之学都对两汉文学批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两汉时期的文化背景两汉的文化是紧紧围绕汉帝国政权的巩固发展和如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展开的,因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汉代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从重黄老之学到独尊儒术即树立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发展成为经学,再到经学与谶纬之学合流而最终式微这样一个过程。
汉初,统治者鉴于秦末农民起义以及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这种治国方略适应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正是这种“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使汉初经济得以发展,政治得以巩固。
陆贾是汉初受黄老思想影响的著名思想家。
他在《新语》中说:“君子握道而治,依德而行;虚无寂寞,通动无量。
”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认为,所有各家都有缺点和错误,惟独道家兼各家之所长而没有任何片面性和弊病,黄老思想的声誉由此达到了顶峰。
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代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积累了巨量的物质财富,“无为而治”的思想和政策显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政权巩固,经济繁荣,武力强大,也要求思想上树立适合专制统治的正统意识。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正适应了这种思想转变的需要,因而为汉武帝所采纳。
由此儒家的五部经典《诗》、《书》、《易》、《礼》、《春秋》被尊为“五经”,并由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广泛传播儒家思想,由此而兴起一门训解或阐释儒家经典著作的学问,即“经学”。
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第一节两汉文化思想背景略述一、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与兼容并蓄的文化形态从西汉到东汉,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的重大变革后,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先秦理性精神逐渐浸入整个社会层面和人们的观念当中,这当然是出于汉代封建帝国的需要。
然而,汉文化深受楚文化的影响,人常说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整个汉文化思想还是深深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楚地的神话幻想与北国的历史故事,儒学宣扬的道德节操与道家传播的荒诞之谈,交织陈列,并行不悖地浮动、混合,深深渗透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生者、死者、仙人、鬼魅、历史人物、现世图景和神话幻想同时并陈,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共置一处,组合成一个兼容并蓄的文化形态。
二、经学发达与辞赋繁荣由于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故汉代以阐释和宣扬儒家学说的经学盛行,这尤其体现在文艺思想领域,汉代经学家说诗成风,《汉书.艺文志》记载,说诗的主要有鲁、齐、韩、毛四大家,现所见只有毛家著述,其文艺思想主要体现为将诗学纳为经学的附庸,以今天话说是文艺政治学。
但是汉代的文学艺术实践并非象意识形态的儒学专制和经学理论的没有生气,楚地文化的影响在汉文学艺术实践中尤为突出,如汉代赋体文学的繁荣,其祖宗便是楚辞,汉赋是楚、汉文化相互影响,融为一体所产生的新的文学形式,它既适应于汉朝封建帝国大典:“兴废继绝,润色鸿业”,又融入了楚辞“激岩淋漓,异于风雅”的特征。
第二节《礼记·乐记》中的文艺观一、论音乐的产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两汉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两汉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1. 两汉文学批评的历史背景。
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指秦汉时期的文学批评。
在秦汉时期,文学批评受到政治、宗教、伦理以及哲学思想的影响。
秦汉时期文学批评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文学作品必须符合政治、宗教、伦理以及哲学思想的规范,以此来促进社会的稳定。
在这个时期,文学批评的主要形式是“论文”,其中包括“论文”、“书评”、“诗评”和“文论”等。
文学批评的主要作者是儒家学者,如董仲舒、韩愈、荀子、孟子等。
他们通过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论,以此来推动文学发展。
2. 两汉文学批评的文体特点两汉文学批评的文体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以礼教为基础,强调文学艺术的礼仪性。
在两汉时期,礼教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文学批评也受到礼教的影响,强调文学艺术的礼仪性,认为文学艺术应当遵循礼教的规范,以促进社会秩序和和谐。
二、以技巧为主,强调文学艺术的实用性。
文学批评在两汉时期以技巧为主,强调文学艺术的实用性,认为文学艺术应当有一定的技巧,以达到实际的效果。
三、以理论为基础,强调文学艺术的理性性。
文学批评在两汉时期以理论为基础,强调文学艺术的理性性,认为文学艺术应当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以达到有效的结果。
四、以传统为根源,强调文学艺术的传统性。
文学批评在两汉时期以传统为根源,强调文学艺术的传统性,认为文学艺术应当有一定的传统,以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3. 两汉文学批评的文学思潮两汉文学批评的文学思潮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仁义礼智”为核心,以“礼乐”为重点,以“墨家”为补充,以“谏曰”为指导。
儒家思想认为,文学作品应当贯彻“仁义礼智”的原则,以礼乐为中心,以墨家的思想为补充,以谏曰为指导,以此来展现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儒家文学批评的思潮,也就是“仁义礼智”,是两汉文学批评的核心理念,也是两汉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
“仁义礼智”的思想,强调文学作品应当以“仁”为核心,以“义”为基础,以“礼”为表现,以“智”为指导,以此来展现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两汉
1.《庄子》文艺观的主要内 容
• A、崇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 学思想之核心。
• B、“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 • C、“得意忘言”论。 • D、《庄子》文艺思想具有浪漫主义和
象征主义特征,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 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一边,均与 《庄子》有着较深的关系。
• (三)《庄子》的道家文艺观
(一)《论语》中孔子为代表的 儒家的文艺观
• 1.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 • 2.《论语》的“兴、观、群、怨”
说 • 3.《论语》的“思无邪”说 • 4. 《论语》的“尽善尽美”说 • 5. 孔子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 儒家文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艺思想, 其内容主要是关注文艺的根本性质、文艺的 社会功能和作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 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问题。 儒家文论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公元前 551~479),他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伟大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 是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很可能也是 世界上第一位重要的文论家,因为他比西方 文论的鼻祖柏拉图(公元前427~374)和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都要早些。
一、先秦文论
• ㈠ 何谓先秦
• 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 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包含着几个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 建社会初期)。
• ㈡ 先秦文论的特点
• 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各个部门的界限不是很清 楚,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还没有明确、科学 的文学观念。
• [影响]“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 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 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 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 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 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 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 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 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 社会
两汉文学批评史
两汉文学批评史
第二,和先秦时期较零碎地散见于诸子著述之中的文学评论 相比,汉代的文学批评不仅在各种文章著作中更加频繁地出 现,涉及内容更为丰富,而且在一部著作中有关文学批评论 述也相对系统、集中,如扬雄的《法言》、王充的《论衡》 等。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产生了文学批评的专篇论文,如《毛 诗序》、刘安的《离骚传》、刘歆的《诗赋略》、班固的 《两都赋序》和《离骚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等。
两汉文学批评史
概述
两汉文学批评史
汉代的文学批评就其总体状况而论
第一,随着文学创作的繁荣,对文学的特性有了进一步认识, 从而注意到文学与学术的区别,开始以“文”、“文章”来 专指文学性的创作,而以“学”、“文学”来专指学术著述, 以示泾渭。
第三,开始了关于文学情感特征的探索。《毛诗序》继先秦 “诗言志”的理论之后,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情”的观念, 并将“情”与“志”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心为志,发言为 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两汉文学批评史
第四,萌生出一些文学批评的新见解、新观 念。 两汉文学批评的第二个特点:依经立义。
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名词解释
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名词解释1、“诗言志”《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
“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鲁颂·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6、以意逆志“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
第二讲 文学理论的发展(两汉)
• 批评诗多“虚无之语”说。“离骚之文,依托五 经以立义”,“金相玉质,百世无匹。” “《离 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 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 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 “内外副称”论。“有根株于下,有荣叶 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实诚 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 称。” (《论衡·超奇》)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 (《诗大序》)“讽谏”说;“诗六义”说;情
志统一说 (二)简答 • 简述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及其重要意义和对后
世的影响。 • 简述《诗大序》对于诗歌抒情的认识和规范,以
及对后世的影响。 • 简述《诗大序》中“诗有六义”的内涵。 • 简述汉代关于《楚辞》之争的主要内容。
• 《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 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吟咏情性之 “情”声有所限定的,“发乎情,止乎礼 义”,情限定在“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 苛”。
“六义”说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 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六种诗体说。(章太炎《检论·六诗说》) • 三体三用说。孔颖达《毛诗正义》:“风 雅颂者,诗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 辞尔。” • 三经三纬说。朱熹《朱子语类》:“三经, 是风雅颂,是做诗的骨子。赋比兴,却是 里面横串的,故谓之三纬。”
• 汉赋的功用 :“润色鸿业” 。“或以抒下情而 通讽谕,或以宜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 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 《两都赋序》)
真美:王充的文学批评
• “嫉虚妄”说 。“好谈论者,增益实事, 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 妄之传”(《论衡·对作》) 。
第二章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 3、发愤著书说的意义
• 第一点意义:涉及到创作发生的理论,即“创作为什么发生” • 第二点意义: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之所在—悲剧美。 • 第三点意义:就是对后世的影响,韩愈“不平则鸣”、欧阳 修 “穷而后工”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于屈原的独立见解
• 1、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屈原列传,保存了屈原 生平最详细的原始资料
•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 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 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 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 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 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 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 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 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 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 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 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 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 究天人之际
探究天人之间的真实关系
天人关系
道家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
荀子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 类
董仲舒: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 通古今之变:就是探寻历史的规律,把古与今
联系起来,从中认识盛衰之理,兴亡之道
• 董仲舒 “天不变道亦不变”、“奉天法古”
•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汉书董仲舒传》)
两汉文论概述剖析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第一,经学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汉 代很多经学家在论述自己的政治学术观点时, 也涉及到文学问题的论述或与文论问题相关。 第二,加强了对儒家经书的训解阐释,促进 了文学阐释之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家学说的 普及。 第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 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也就变成了中国古代文学 理论批评的指导思想。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从重黄老之学
到独尊儒学,再到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而最终衰
落的过程。
黄老之学 “独尊儒术”
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 反谶纬思想兴起,谶纬儒学式微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1、西汉中期以前
• 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了较宽松的政策,
这时统治者主要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提倡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唐朝“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的说法: • 唐文宗(公元827—835)有“十二经”: • 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朱熹取 《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和 《论语》、《孟子》相配,成为《四书》,自 己“集注”,由此,《孟子》也进入“经”的 行列,就成了“十三经”。
第四章
两汉文论
• 一、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二、《乐记》的文艺思想 • 三、《诗大序》的文艺思想 • 四、 汉代其他文学批评 • (司马迁、 扬雄、班固、王充)
第一节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一、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四、两汉文论的总体特征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为什么叫“经”? • “经”作书名,最早见于《国语·吴语》的 “挟经秉桴”。这是讲吴王夫差要与晋国决一 胜负的战前情况。据目前所知文献记载,“经” 名之起,大概起于“墨经”。 • 两汉的经学家以及以后的“今文派”认为只 有孔子所著才能叫“经”,后代把“经书”这 一“经”字神秘化,甚至宗教化,因此,凡佛 所说叫做“佛经”。
两汉文学批评
• 史学世家。 • 父亲司马谈。 • 48岁时“李陵之祸”。 • 出狱后任中书令。 • 生命精神与人格精神的互动。
一 人生遭遇与发愤著书思想
• 道家对司马迁的思想影响巨大。 • 儒家在根本的人生追求上影响深远。 • 受荀子思想影响“人性恶”。 • 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是自然的趋势。 • 物欲的天然合理性。
• 儒家文论:诗人要代民立言。
• 3、文章意义何在的问题。
• 儒家如《左传》
•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此之 谓三不朽。”
• 司马迁将文章写作归结为个体化的写作。 与儒家功用论不同。
• 曹丕《典论 论文》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 有时而尽,荣乐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 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 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故西伯幽而演易, 周旦显而礼,自传于后。不以隐约而弗务, 不以康乐而加思。
•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 之邦国焉。……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 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
移风俗。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 基。
司马迁与文学批评
• 两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 • 发愤著书说
•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 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 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思想家、 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 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 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 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共 3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 范。
• 汉代文学主要围绕诗、赋这两种文体的讨 论而展开。
• 诗:主要见于《毛诗序》和郑玄等经学家 的经书注释中。儒家用于教学的《诗》, 本是一部文学作品,里面有不少优秀的民 歌民谣,但在汉代,“依经立意”,《诗》 的内容被曲解,把它作为体现统治阶级意 图的一部经典。体现了“依经立意”的批 评观。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两汉时期
第二章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两汉时期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特点:强调文学和政治教化的关系、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侧重探讨文学的外部规律汉代儒家思想在先秦基础上有了新发展,形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的文艺思想也发展成为封建正统的文艺思想,其基本纲领就是“文学-人心-治道”的“诗教”公式,注重阐述文艺和现实、文艺和时代的关系,明确提出美刺讽谏说。
在文学创作思想和文学批评上进一步形成原道、征圣、宗经的原则。
道家文艺思想的潜流一直存在。
第一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重要建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出了著名的“发愤著书”说;二是在《史记》中专门为文学家设传,并对作家们的生平事迹及作品展开评论,推动了古代作家论和作品评论的发展。
一、“发愤著书”说(一)“发愤著书”说的理论背景▪《诗经》:《魏风.园有桃》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小雅.四月》云:“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孔子:“诗可以怨”▪屈原《惜诵》:“发愤以抒情”▪《淮南子》:“愤于中而形于外”▪司马迁:“发愤著书”说▪之后,很多理论家和艺术家都对此从不同角度作了论说,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欧阳修、李贽、金圣叹、张竹坡、蒲松龄、廖燕等。
▪“发愤著书”说自司马迁提出后,贯穿古代文论史始终。
(二)“发愤著书”的理论意义及价值《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这种面对黑暗现实的怨愤激情和“直谏”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的进步的优秀传统。
文学批评史之两汉文学批评
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愤的产物。
作家对时代的兴衰、社会的不平与自我的遭遇特别敏感,其理想与现实形成深刻的矛盾,因“不得通其道”而“意有所郁结”,于是升华为艺术的形式加以抒发和表现。
(三)理论内涵
刘勰的“志思蓄愤”说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 李贽的“泄愤”说
诗大序;2、六义;3、主文而谲谏
概念
试述《毛诗序》的“情志”理论。 试评《毛诗序》的“讽谏”说。 试论《毛诗序》的理论贡献。
理解
壹
贰
思考题
以志来约束情感、节制情感
“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02
03
3、《毛诗序》情志并举
诗歌以“政教”为核心的社会作用
诗歌与时代政治的关系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在人生准则上,批评其不知明哲保身。
在文学内容上,批评其数责统治者。
在文学形式上,批评其浪漫色彩。
在艺术风格上,批评其不合 “中和”之美。
三、王逸的楚辞批评
《楚辞章句》,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充分肯定屈原的人生态度。 内容上,屈赋合乎儒家“五经”的宗旨。“《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 艺术上,屈赋与《诗经》相一致,所谓“依《诗》取兴,引类譬喻”。 以经解《骚》,有着强烈的用世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汉代经学穿凿附会的弊病。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论语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大序》㈣
“主文而谲谏” ——对诗歌形式特点的要求 “主文”即注重文采,讲究形式; “谲谏”即“刺上”的方式应委婉含 蓄, 不可直露急切。
《诗大序》㈤
“变风变雅” ——诗歌创作与时代发展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国异政,家 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即“伤人伦之废,哀刑 政之苛”的诗
董仲舒
董仲舒的经学家文论 ㈠
屈 原
附:王逸对屈原的评论
• 高度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批评班固对屈 原的指责 • 分析屈原作品的创作动机及作品功用 • 高度肯定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认为屈原 的作品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乐记》的文艺思想 ㈠
音乐艺术的创作发生
音乐的创作发生是 “人心”活动的结果 情之产生是人心对 外物感应的结果
《乐记》的文艺思想 ㈢
论艺术本质
乐者,心之动也。 ……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 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诗乐舞同出一源,其源即情 音乐的本质在于人 的内在情品的内容与形式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 中,而英华外发:唯乐不可以为伪。”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 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 象,然后治其饰。”
二、鉴赏论
1、无载之虚 2、师旷之耳 3、听有音之音者聋, 听无音之音者聪。
司马迁与“发愤著书”
• 司马迁在前人的 思想基础上,结 合自身经验,明 确提出了“发愤 著书”说,对后 世的文学创作和 文论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 • 在《史记》中专 门为文学家设传, 并对作家们的生 平事迹及作品展 开评论,推动了 古代作家论和作 品评论的发展。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 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 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 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 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 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诗大序》(二)
“止 乎 礼 义”
——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 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 泽也。
《诗大序》㈢
“讽谏”和“教化”
——对诗歌政治功用的强调
(诗)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 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 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 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 移风俗。
董仲舒的经学家文论 ㈢
诗 无 达 诂 《春秋繁露· 精华》云:“所闻 诗无达诂。”此命题是说诗没有通 达完备的解说。 “诗无达诂”为汉儒们随意 解诗提供了理论根据。但从诗歌欣 赏角度看,此论又有合理性。
董仲舒的经学家文论 ㈣
论文与质
志为质,物为文。文著于质,质 不居文,文安施质?质文两备,然后 礼成;文质偏行,不得有我尔之名; 俱不能备而偏之,宁有质而无文。 (《春秋繁露· 玉杯》)
汉代经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
• 今文经学。政治视角,讲阴阳灾异,发微 言大义,活泼但流于空疏; • 古文经学。历史视角,讲文字训诂,究典 章制度,求经文本义,朴实但失之繁琐。
汉 代 文 化 与 文 学
汉 代 文 论 的 基 本 层 面
《诗大序》
诗经论
班固《汉书·艺文志》 郑玄《诗谱序》 刘安、司马迁:高度评价
乐本、乐象、乐饰 三要素
《乐记》的文艺思想 ㈤
音乐活动中的以类相动
“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 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 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 (《乐本》)
创作和欣赏中都存在着主 客体之间的“以类相动”
《诗大序》㈠
“志之所之”和“吟咏情性”
——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 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 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司马迁《史记》
“发愤著书”说
• 愤: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
• 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 品位和质量。
• “发愤著书”说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 说、“中和”之美说等完全不同的美学品 格。
《史记》的屈原论
• 指出《离骚》是怨愤而作 • 分析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 • 对屈原的思想及人格作出高度评价 • 对屈原作品讽谏意义的肯定
两汉文学批评
本章导航
• • • • • 经学时代 《淮南子》 《史记》 《诗大序》 《论衡》
两汉思想文化的基本状况
黄老之学
“独尊儒术” 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 反谶纬思想兴起,谶纬儒学式微
经学时代
诸不在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从西汉中到东汉中二百余年,是经学的全 盛时代,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
屈原论
扬雄:率先提出异议 班固:既有肯定,又有否定
汉赋论
司马相如、司马迁、扬 雄、班固等人的评论
1、西汉中期以前 (受道家思想影响) 汉代文论 发展的 历史阶段 2、西汉中叶至东汉 (受经学思想影响) 3、东汉时期 (受谶纬迷信思想影响)
《淮南子》的道家文论
一、美丑观
1.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 2.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 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3.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 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天人感应”与文学创作
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 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喜怒,化天 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 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 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 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
(《春秋繁露· 为人者天》)
董仲舒的经学家文论 ㈡
论诗歌内容和功用
诗道志,故长于质。 礼之所以重者在志。 (《春秋繁露· 玉杯》) 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 文武之功业,周道灿然复兴,诗人美之而作 及至周室之衰,其卿大夫缓于谊而急于利, 亡推让之风,而有争田之讼,故诗人疾而刺之。 (《举贤良对策》)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音乐创作是一个由自然 之声到审美之音的过程
《乐记》的文艺思想 ㈡
音乐的作用
• 政治功用 ① 声音之道与政通 ② 审乐以知政 ③ 致乐以治心 • 审美功用 夫乐者乐也,人 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必发于声音,形 于动静,人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