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铝和铝合金

合集下载

3.2铁合金铝和铝合金(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化学高效课堂

3.2铁合金铝和铝合金(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化学高效课堂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教学设计第二节金属材料第一课时铁合金铝和铝合金本节内容是人教版(2019版)必修第一册中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的内容。

铁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材安排了本节内容,反映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重要作用和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内容包括"铁合金"、“铝和铝合金”、“新型合金”及"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等内容。

教材按照"铁合金→铝和铝合金→新型合金"的顺序介绍了金属材料。

在第二章的第三节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为了分散学习难点,把"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安排在本节里。

本节在介绍金属材料之前,先介绍了合金的结构特点。

在介绍铁合金时,教材介绍了生铁和钢,联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配合图片说明了它们的用途,并采取框图的方式重点介绍了碳素钢。

教材还介绍了特种钢,并在"资料卡片"中介绍钢中合金元素的主要作用,在"科学·技术.社会"中介绍了2017年我国成功研制的超级钢。

另外,结合金属材料的检测,在"化学与职业"栏目介绍了测试工程师这个与化学专业相关的职业。

在介绍铝和铝合金时,由于课程标准中没有要求系统介绍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而在主题“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中的“原子建构与元素周期律”中提及了铝元素。

因此,教材只从材料的角度简单介绍了铝单质和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比较,得出铝和氧化铝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教材紧接着介绍了铝和铝合金的特点及应用。

为了体现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拓展学生的视野,教材特意安排了"三、新型合金"这部分内容,结合图片介绍了新型材料的应用。

3.2.2铝和铝合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3.2.2铝和铝合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七、典型例题讲解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铝的性质、制备方法和铝合金的应用。请大家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与同学分享你的收获。
九、课后作业
1. 总结铝合金的特点,并了解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3.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铝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刚刚结束的铝和铝合金的教学中,我观察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收集了一些反馈。现在,我将对我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我注意到在实验环节,学生们对于铝的腐蚀性质的观察并不够深入。他们只是简单地记录了实验现象,而没有深入分析背后的化学原理。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在实验前提供更多的引导,让学生们能够从化学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十.板书设计
1. 铝的性质
① 轻质
② 导电性好
③ 抗腐蚀性强
2. 铝的制备方法
① 电解法
② 氧化法
3. 铝合金的特点
① 硬度高
② 抗腐蚀性强
③ 密度小
4. 铝合金的应用
① 航空
② 汽车
③ 建筑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铝的性质、铝的制备方法以及铝和铝合金的应用。难点在于理解铝的制备过程和铝合金的特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铝的性质,如铝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腐蚀性等,从而加深对铝的理解。
2. 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地展示铝的制备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铝的制备方法。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观察铝和铝合金的样品,并描述它们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铝的制备过程;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铝合金应用的理解和看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合金铝和铝合金》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合金铝和铝合金》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合金铝和铝合金》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与合金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的硬度都大②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③改变原料的配比、变更制造合金的工艺,可得到不同性能的合金④合金的导电性比纯金属的更强⑤合金的应用范围比纯金属更广A.仅①②⑤B.仅①②③⑤C.仅②③④D.仅①②④2.小明家收藏了一尊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保存完好。

其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被氧化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3.下列有关铝制品的说法合理的是()A.用铝壶盛放食醋B.用铝罐储运浓硫酸C.用金属丝球擦铝锅表面的污垢D.用强碱溶液洗涤铝制餐具4.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硫酸溶液B.氨水溶液C.盐酸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5.把Fe2O3中混有的少量Al2O3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A.稀硝酸B.硫酸铜溶液C.烧碱溶液D.稀盐酸6.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钥匙是由铝合金制成的,而不是由纯铝所制,这主要是因为铝合金的()A.熔点低B.耐腐蚀性强C.硬度大D.密度小7.钛和钛的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尤其是钛合金与人体器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下列有关钛用途不合适的是()A.用来做保险丝B.用于制造航天飞机C.用来制造人造骨D.用于家庭装修,做钛合金装饰门8.下列适合制作不锈钢用具的铁合金是()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D.合金钢9.铜锌合金制成的假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不.能用于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A.测定密度B.放入稀硫酸中C.放入盐酸中D.观察外观10.被视为中国艺术品之极品的近百件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玉器于2010年11月20日在美国华盛顿著名的国家级亚洲主题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

高一化学《铝与铝合金》教案

高一化学《铝与铝合金》教案

高一化学《铝与铝合金》教案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金属单质的学习套路有了初步的了解。

从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从单质的性质到化合物的性质。

而铝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金属元素,因为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了铝是一种具有两性的金属元素,也就是说它既显酸性又显碱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和还原性。

2、掌握铝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不同
3、了解合金的概念,能列举常见金属合金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金属铝的化学性质(与碱反应)。

铝及铝合金教学设计优质课

铝及铝合金教学设计优质课

铝及铝合金慈吉中学陈旸晔一、教材分析《铝及铝合金》在教材中位于专题三第一单元第一节,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对专题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补充,另一方面它更加强调了应用,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的体现了STS思想;同时,又为后续学习其他矿物材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习对象:高一学生。

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具有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情感基础:对化学实验有很大的探知欲,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充满好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知道铝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知道铝的性质,了解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尝试采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学习新知识,学习构建知识结构的常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初步树立为人类文明而努力学习化学知识的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铝与碱的反应、铝热反应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出新知》:英国皇家学会为了表彰门捷列夫对化学的杰出贡献,不惜重金制作了一只铝杯,赠送给门捷列夫;拿破仑三世在举行盛大宴会时,只有他使用一套铝质餐具,而他人只能用金制、银制餐具。

(小知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但是,它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早期制备单质铝又比较困难,19世纪中期,铝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当时黄金的价格,直到1886年,电解法制铝工艺发明。

)介绍生活中的铝制品:易拉罐、电水壶、铝合金门窗、铝箔、飞机、火箭等。

(小知识:铝合金:金属铝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物质。

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抗腐蚀能力强,装饰效果好等优点。

)《学习新知》:(一)、铝的物理性质:(板书)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较小;导电导热性好;有良好的延展性.(二)、铝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书写1、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生活中铁制门窗锈迹斑斑,铝制门窗完好无损?)(二)、铝的化学性质:(板书) 1、金属的化学通性;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能与一些活泼的非金属(如O 2、Cl 2等)反应;能与酸溶液反应;能与盐溶液反应;……金属的化学通性盐酸6mol/L硫酸铜溶液有无色气体生成有红色固体析出2Al+3Cu 2+=2Al 3++3Cu实验现象结论2Al+6H +=2Al 3++3H 2↑与铝反应的物质2、铝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从而防止铝被进一步氧化。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时精练:3.1.2 铝及铝合金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时精练:3.1.2 铝及铝合金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 铝及铝合金1.将表面已经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硝酸铜 D .氢氧化钠2.铝镁合金因坚硬、轻松、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闸门、防护栏等。

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A .不易生锈B .导电性好C .密度小D .强度高3.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镁、铝在空气中都有抗腐蚀性 B .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C .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跟二氧化碳起反应,铝在确定条件下可以跟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铝热剂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 4.铝用来焊接钢轨是利用( ) A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疼惜层 B .铝是热的良导体C .铝是强还原剂,铝热反应放热D .铝合金强度大5.等质量的Al 分别加入到0.3 L 1 mol·L -1的盐酸和NaOH 溶液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1∶2,则加入Al 的质量为( )A .2.7 gB .5.4 gC .8.1 gD .10 g6.用铝箔包住0.1 mol 的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A .O 2和H 2的混合气体B .1.12 L 的H 2C .大于1.12 L 的H 2D .小于1.12 L 的气体7.某无色透亮 溶液可以与铝反应产生氢气,下列离子组中,在其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OH -、NO -3、Ba 2+、Cl -B .H +、Mg 2+、Ba 2+、NO -3C .H +、SO 2-4、Al 3+、Cu 2+D .Na +、K +、MnO -4、Cl -8.将a mol 钠和a mol 铝一同投入到m g 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mL -1,则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18a 46a +m %B.11 800a 46a +2m %C.11 800a 46a +m %D.11 800a 69a +m % 9.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 2的用量打算的 B .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猛烈燃烧 C .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确定是金属 D .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纯氧中都不会燃烧10.Mg 、Al 、Fe 三种金属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放出H 2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B .三种金属均过量C .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D .盐酸均过量11.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的缘由是( ) A .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B .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 .铝在金属活动性挨次表中排在前面D .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12.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铝在常温下不能与O 2反应 B .铝不能与Cl 2反应C .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D .Al 2O 3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13.小明家保藏了一张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保存完好。

高一化学与铝有关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与铝有关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与铝有关的知识点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也是地壳上含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铝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与铝有关的化学知识点,包括铝的性质、组成、反应特点等内容。

1. 铝的性质铝是一种轻便、柔软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它的熔点相对较低,约为660°C,且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这些性质使得铝成为了制造各种产品的理想材料。

2. 铝的组成铝的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位于III A族元素。

其原子结构为2-8-3,其中外层电子数为3,使得铝具有较强的金属特性。

铝的原子量为26.98 g/mol。

3. 铝的制取现代工业中,铝主要通过电解铝矾土制取。

首先将铝矾土与碱石灰石煅烧,生成氧化铝。

然后将氧化铝与熔融的氢氟酸反应,得到氟化铝。

最后,用电解法将氟化铝电解,得到纯铝。

4. 铝的吸湿性铝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这也是为什么铝制品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氧化层的原因。

氧化层可以保护铝制品不被进一步腐蚀。

5. 铝与酸的反应铝与稀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6. 铝与碱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7. 铝与氯气的反应铝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

反应过程中,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而氯气中的氯原子接受这些电子。

反应方程式为:2Al + 3Cl2 → 2AlCl38. 铝的合金铝可以与其他金属元素进行合金化,以改变铝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铝合金包括铝镁合金、铝硅合金等。

这些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轻便、柔软、导电、导热等优良性质。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铝金属材料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铝金属材料

铝 金属材料一、铝: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 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其导电性在银铜金之后 2、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Al+3Cl 22AlCl 3 4Al+3O 2 2Al 2O 3常温也可以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常用来解释为什么铝不容易生锈2 与酸反应:A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盐酸,稀硫酸等,生成氢气 2Al+6HCl===2AlCl 3+3H 2↑2Al+6H +=2Al 3++3H 2↑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Al+6H +=2Al 3++3H 2↑B 、与氧化性酸反应,发生钝化,即铝、铁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注意: ① 如果是稀硫酸或者是稀硝酸,则不会发生钝化② 如果是热的浓硫酸或者是热的浓硝酸,也不会发生钝化 3 与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 2Al+2NaOH+6H 2O===2NaAlOH 4+3H 2↑2Al+2OH –+6H 2O=2AlOH 4–+3H 2↑4 与盐反应: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发生置换反应 2Al+3Cu 2+===3Cu+2Al 3+5 与氧化物反应:发生铝热反应 2Al+Fe 2O 3Al 2O 3+2Fe注意事项:① 反应物铝和金属氧化物统称铝热剂② 铝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③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1、存在形式:氧化铝主要存在刚玉中,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 A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 B 、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熔沸点高.3、化学性质:1 电解反应:电解氧化铝用于制取金属铝2Al 2O 3 ========= 2Al + 3 O 2 ↑ 2 两性氧化物即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A 、氧化铝与酸反应: Al 2O 3+6HCl =AlCl 3+3H 2O B 、氧化铝与碱反应: Al 2O 3+2NaOH+3H 2O =2NaAlOH 4 三、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 不溶于水,强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1 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AlOH 3 ===== Al 2O 3+2H 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2 两性氢氧化物:A 、与酸反应:AlOH 3 + 3HCl= AlCl 3 + 3H 2OB 、与碱反应:AlOH 3 + NaOH =NaAlOH 43、制取:实验室一般用铝盐跟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AlCl 3+3NH 3·H 2O === AlOH 3↓+3NH 4Cl电解△Al3+ + 3NH3·H2O === AlOH3↓+3NH4+注意:弱酸比如碳酸,弱碱比如氢氧化钠均不能使氢氧化钠溶解4、知识补充:四羟基合铝酸盐{AlOH4– }的性质:AlOH4–可以看成AlOH4–= AlOH3+OH–(1)与不能共存的离子:只要不能与氢氧根共存的离子,都不能与AlOH4–共存,比如:铁离子、铝离子、碳酸氢根等(2)铝盐可以跟四羟基合铝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Al3+ + 3AlOH4–=4 AlOH3↓(3)四羟基合铝酸盐也可以和酸反应,比如实验室也可以利用四羟基合铝酸盐跟二氧化碳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铝A、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B、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四、铝合金:1、合金的概念:金属跟金属,或者金属跟非金属通过加热融合而形成的混合物.2、合金的特征:两大一小1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大2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低3 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强3、铝合金的优点: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成型等优点4、铝合金的用途:经常用于制造飞机构件,建筑业及电子行业等.五、金属材料:1、分类: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1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是指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2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所有的金属材料统称有色金属注意事项:① 黑色金属只是一种称呼,并不是说黑色金属都是黑色的② 黑色金属材料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2、黑色金属—钢铁:1 铁的合金主要包括钢铁和生铁,其中生铁的含碳量比较高2 铁的使用经历了一个“铁—普通钢—不锈钢等特种钢”的演变3 不锈钢主要是在普通钢的基础上加入铬、镍等元素,不锈钢有很多类型,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其含铬量一般都大于12%.3、有色金属材料—金、银、铜1 金银铜的三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导电性:银>铜>金 导热性:银>铜>金 延展性:金>银>铜2 物理性质:金是黄色金属、银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金属 其中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3 化学性质:金: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基本不与任何物质反应.银:银的化学性质也很稳定,除了跟硝酸、浓硫酸等少数氧化剂反应外,也基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铜:铜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活泼(1) 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是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或者铜绿,方程式为: 2Cu+O 2+H 2O+CO 2====Cu 2OH 2CO 3(2) 铜在加热或者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非金属反应:2Cu+O 2====2CuO 2Cu+S====Cu 2S(3) 铜及其化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时常伴着颜色变化4 CuO ======2Cu 2O + O 2↑ CuSO 4·5H 2O====CuSO 4+5H 2O ↑△ △△高温六、铝的图象问题总结:1、铝盐与氨水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因此无论是铝盐里面加入氨水,还是氨水里面加入铝盐,反应都是一样的,因此图像也应该相同,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Al3+ + 3NH3·H2O === AlOH3↓+3NH4+1mol 3molC、图像:1 铝盐里面加入氨水:2 氨水中加入铝盐2、铝盐与强碱以氢氧化钠为例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因此往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跟氢氧化钠里面加入铝盐,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A、实验现象:①先生成沉淀铝盐里面Al3+较多,加入OH-后生成AlOH3沉淀②沉淀消失AlOH3与OH-继续反应,生成〔AlOH4〕-B、离子方程式:① Al3+ + 3OH - = AlOH3↓ 1mol 3mol② AlOH3 + OH- = 〔AlOH4〕-1mol 1mol C、图像:D、习题:例1. 向30毫升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 NaOH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 3mLB.C. 15mLD.例2 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1a mol 2b mol 3 a/3 mol4b/3 mol 50 mol 64a-bmolA. 12456B. 1456C. 12356D. 135总结:a mol AlCl3与b mol NaOH反应,沉淀的物质的量的讨论情况:A、 b≤3a 时,先写离子方程式,计算沉淀时,要以不足的量来计算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bmol b/3 mol所以当b≤3a 时,即氢氧化钠不足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b/3molB、 3a<b<4a时,同样写离子方程式,然后判断哪个反应物不足,要以不足的物质来计算沉淀的质量.① 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即AlCl3不足bmol amol 此时沉淀应该以AlCl3来算②AlOH3 + OH- = 〔AlOH4〕-amol amolb-3amol b-3amol b-3amol 则生成的沉淀为a-b-3a=4a-bmol所以当3a<b<4a 时,此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4a-bmol C 、 当b ≥4a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2 往氢氧化钠溶液里面加入铝盐 A 、实验现象:① NaOH 溶液中出现沉淀,沉淀立即消失氢氧化钠溶液里面OH -较多,加入Al 3+后生成AlOH 3沉淀,沉淀马上又跟OH -反应② 继续滴加Al 3+后沉淀突然增多后不变Al 3+与〔AlOH 4〕-反应生成AlOH 3后,AlOH 3不消失 B 、离子方程式:① Al 3+ + 3OH - = AlOH 3↓ ,AlOH 3 + OH - = 〔AlOH 4〕- 1mol 1mol 1mol 1mol 1mol 3mol 1mol 1mol 即第一步发生 Al 3+ + 4OH - = 〔AlOH 4〕- ② Al 3+ + 3 〔AlOH 4〕- = 4 AlOH 3↓1mol 3 mol即加入的Al 3+要先花3mol 去跟OH -反应形成1mol 〔AlOH 4〕-,然后1mol Al 3+再跟1mol 〔AlOH 4〕-反应形成沉淀. C 、图像:3、Na〔AlOH4〕与CO2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因此无论是Na〔AlOH4〕里面加入CO2,因此生成的沉淀应该不会消失,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C、图像:4、Na〔AlOH4〕与HCl的反应: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盐酸,因此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跟往HCl里面加入Na〔AlOH4〕,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A、实验现象:① Na〔AlOH4〕溶液出现沉淀②继续滴加HCl,沉淀消失B、离子方程式:①〔AlOH4〕-+ H+ = AlOH3↓+H2O1mol 1mol② AlOH3+ 3H+ = Al3+ +3H2O1mol 3mol C、图像:2 往HCl 里面加入Na 〔AlOH 4〕: A 、实验现象:① HCl 溶液先出现沉淀,沉淀迅速消失 ② 继续滴加Na 〔AlOH 4〕,沉淀不变 B 、离子方程式:① 〔AlOH 4〕-+ H + = AlOH 3↓+H 2O AlOH 3+ 3H + = Al 3+ +3H 2O 即第一步的总反应为:〔AlOH 4〕-+ 4H + = Al 3+ +3H 2O ② Al 3+ + 3AlOH 4–=4 AlOH 3↓ C 、图像:5、向AlCl 3、MgCl 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1实验现象: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达最大值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溶解.2离子方程式: Al 3++3OH -=AlOH 3↓ Mg 2++2OH - =MgOH 2↓ AlOH 3+OH -=〔AlOH 4〕- 3 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化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 / 高一化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铝和铝合金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和做实验,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严谨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合作沟通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高一化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1. 掌握铝的化学性质2. 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分别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3. 通过相关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新知的能力。

【重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学习过程】一、铝金属铝在氧气中燃烧:al+o2→铝热反应:al+fe2o3→铝和酸反应:al+hcl→铝和碱反应:al+naoh→二、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一)氧化铝从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失去光泽,氧化铝可以用作耐火材料,说明氧化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及用途(1)氧化铝是一种熔点____、硬度____,_____溶于水的____色固体。

(2)氧化铝常用作耐火材料(3)自然存在刚玉:主要成分是α-al2o3,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红宝石:含少量铬元素氧化物而显红色的优质刚玉;蓝宝石:含少量铁、钛元素氧化物而显蓝色的优质刚玉。

2、化学性质【思考】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氧化铝可能的反应。

(1)与酸反应(2)与碱反应【考虑】氧化物的分类与定义,思考氧化铝属于什么类别的氧化物呢?(二)氢氧化铝【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氨水加入氯化铝溶液中将稀盐酸溶液加入得到的沉淀中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得到的沉淀中
结论氢氧化铝既能和,又能和反应,是氢氧化物。

【拓展资料】al(oh)3是一种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补充说明:(1)当al(oh)3遇强碱时,作为酸反应向左方向发展,遇强酸时,作为碱反应向右方向发展;(2)氢氧化铝作为碱时是三元碱;作为酸时是一元酸,所以1mol氢氧化铝与__ _molhcl反应或与___ _molnaoh 反应;(3)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时,弱酸弱碱是不能把氢氧化铝溶解的,所以用氯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不要用强碱,选择可溶性的弱碱如_____。

由以上分析可知:[al(oh)4]-不能与_____共存,al3+不能与_____离子共存;[al(oh)4]-只存在于_____性溶液中,al3+只存在于____性溶液中。

写出nh3·h2o与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实现下面的转化
【知识递进】画出下列情况下的图象(纵轴---沉淀物质的量;横轴---氢氧化钠或盐酸)(1)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2)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1)(2)
【总结归纳】
1、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____色、____状、_____溶于水的____体
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1)两性
既能与_____反应,也能与____反应,是典型的____氢氧化物。

(2)受热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
3、氢氧化铝的制备
4、氢氧化铝的应用
(1)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
(2)在水溶液中生成的al(oh)3为白色絮状沉淀,具有很强的____ ___能力。

可以凝聚水中的悬浮杂质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练习巩固】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
na2co3、②al(oh)3、③nh4hco3、④al2o3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全部2、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图所示:(焰色反应是检验活泼金属阳离子的常用方法,k+的焰色特征为紫色)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
白色沉淀①无色无味气体②③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na2o2固体白色沉淀溶液显紫色④白色沉淀
加入naoh的量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有右图所示的相互关系。

据此可知:⑴在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⑵为满足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的要求,一般可溶解两种常见物质为(写化学式)_____和_____。

⑶写出第③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