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 ............................................................................................................. 3 (一)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 3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 4
四 教师职业道德 ............................................................................................................................. 4 (一)规范 ............................................................................................................................... 4 (二)人际关系处理 ............................................................................................................... 5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个儿童,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 坚持因材施教。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表现层次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1 教育对象 2 教育目的 3 能力培养 4 教学方法
独特 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独特见解,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 ; 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尽可能地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机会,保证学生 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面向 全体学生 / 教育公平 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进行分层教学)使
每一个学生 都能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一 教育观 ......................................................................................................................................... 1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 1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 2 (三)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 ............................................................................................. 2
促进学生 全面 发展。不仅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更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完整: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有感情和尊严,在教学过程中要
尊重学生 ,不得侮辱学
生人格。教师要积极乐观地看待学生,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多赞美表扬学生,多鼓励学
生,少批评,少指责,忌置之不理。
三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是陆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才,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
使用国家课程教材, 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 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课程
和校本课程的建设, 培养开发课程、 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
3、 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一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 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 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依 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首先, 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
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
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其次,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
模块名称 职业理念
教师职业道德
主要内容 教育观
学生观
教师观 1997 年版本 2008 年版本 教师职业行为
考察重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育公平 全面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行为的转变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wenku.baidu.com人师表
角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
. 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
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首先,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
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有缺点和过错的 学生。
更要关注学生人
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
课程的做法。 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 熟悉国家课程方案, 理解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实施中从“专家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过程,
体多元
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
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弱化 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 重视综合, 教育内容结合 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 存在着脱
学生经验,联系实际
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
注重发展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局限于学校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
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比如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回答问题或者上语文课的时候表演课本剧。 (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在课堂中提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没有意义一直去问 “是不是” 、 “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所问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 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 2)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二)第 30 题“学生观”材料分析题答题理论内容:
二 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 主体 地位; 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 (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 责权 。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
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 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
在过去的真题中,有出现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启示是什么,其实就是对于这句话的理 解。过去的教学强调的就是一味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新课改告诉我们,应该要更加注重如何让学生 在学习中主动学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切实提高学习能力。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 1)让学生经历过程 ( 2)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 ( 3)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在过去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只注重过程之后的结果,对于在这个过程呈现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忽略了 的。让学生能够在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 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育教学行为符合 “以人为本” 的学生观, 值得肯定。 首先, 其次, 再次, 最后, 总之。 具有 独立意义 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
学生需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 的人,处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允许
犯错,有宽容和耐心),(学生有能力也必然会解决问题,不断发展)对教育好每个学生 充满信心。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 对生活、 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学会承担责任。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倡导对学生进行 形成性评价。
二 学生观 ......................................................................................................................................... 2 (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 2 (二)第 30 题“学生观”材料分析题答题理论内容: ................................................... 3
5 学生评价 6 教学内容 7 教育着眼点
全体学生
主要面向少数学生
德智体美、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 育全面进行
偏重知识传授
各种能力
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能力培养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使学生生动、 活波、 主动地学习, 减 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
轻学生课业负担
发展性评价, 评价方式多元, 评价主 筛选性评价, 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