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经验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
德国政府直接通过财政、货币、税收、规划等诸多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间接通过投资、保险、科技、信息、计划等经济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并以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扩大全球市场贸易范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创新与革新,努力给社会创造一个低税负、低通胀、低利率、保护竞争、增强发展活力、宽松有序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在战后很短时间内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繁荣。
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概况德国地处欧洲中部,1990年10月东西德统一后,共设立15个州,1个直辖市,国土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55万。
2001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2.3万亿美元。
综观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过程,德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关键在于定国之初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确立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德国《基本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保护私有制,但也并不排斥其它形式的所有制。
《基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私有土地、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转为公有。
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存在着八种形式的所有制:即私人垄断所有制、非垄断性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小私有制、国际私人垄断所有制、国家垄断所有制、合作化所有制、工会所有制和国际国家垄断所有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私人垄断所有制和国家垄断所有制。
在国家垄断所有制结构中,以经济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港口、机场、行政办公大楼等)、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博物馆、艺术厅等)和军事工业及设施为主体,汽车、造船、采矿、钢铁、有色金属、交通、供电、供水、煤气及污水处理等行业采取国家参股、控股等“公”“私”混合经营,其主要目的是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宏观条件和保证国家与经济安全。
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经验
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经验2012-10-25内容摘要:依靠强大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德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失业率也创下近20年的新低。
回顾其发展历程尤其是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德国实体经济发展也曾一度面临困境,如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企业利润率持续降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等。
德国政府通过改革走出困境,也才成就了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的优异表现。
德国经验对我国有三点借鉴意义:一是要通过不断改革来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要长期坚持在战略高度上发展制造业;三是要以扩大内需为着重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实体经济,主要经验,德国实体经济是强国固本之基。
这一判断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再次得到印证。
德国经济的强势表现,美国、英国等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都是典型例证。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遇到不少困难,转型发展压力较大。
有鉴于此,本文总结了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启示,并对我国发展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一、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德国快速摆脱危机影响的最重要基础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统计,2007~2011年,德国GDP占欧盟(27国)的比例约为19%,在2011年达到19.5%[①数据来自Eurostat和OECD;GDP数据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
];目前也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据WTO统计,2010年,德国的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欧盟(27国)的61.8%;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和出口国,商品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全球的8.33%和6.93%。
德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非常突出。
从GDP看,德国在短时间内克服了危机影响,在2010年第四季度就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且在2011年实现了3%的实际增长,是引领欧洲国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力量(参见图1)。
从就业看,德国2011年的失业人口和失业率均创下20年以来的新低,失业率从2006年的10.2%下降到2011年的6%[②除失业人口减少和失业率下降之外,就业形势的好转还体现在结构的改善上。
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
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财政部国际司供稿在德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德国各级政府及部门最关注的三大问题是:地区协调发展、社会就业和人口老龄化。
为此,各级政府及部门始终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给予持续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活力和效率,为就业与再就业提供了市场空间,推动了对外贸易发展,而且在振兴地方经济、均衡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两德统一后保持了较为持续、稳定和健康的经济发展态势。
政府六大扶持措施通过立法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立法支持侧重于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为维护中小企业的发展权益和平等竞争的市场地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组织原则》、《反对限制竞争法》、《反对垄断法》、《关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新行动纲领》等法律,各州也相继制定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德国实行反限制竞争的经济政策,法律禁止在大企业之间签订生产领域的卡特尔协议,但支持中小企业间签订卡特尔合同,增强中小企业抗衡大企业的能力。
政府职能部门设立中小企业专职管理机构联邦政府经济部、财政部、技术研究部都下设了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机构,各州政府、德国工业协会、工商会设有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促进部门,一些指定银行(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清算银行)设立了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机构,这些银行在国外也设有中小企业促进机构。
设立的官方机构主要任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宣传服务,负责制订各项贷款计划,为国际技术转让提供低息贷款等。
纯粹的协调机构有非政府性质的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会等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协助政府监督各项计划的实行,或代表中小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对话等。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财政金融和融资担保支持德国政府每年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联邦议会直接讨论审查通过后,由部门组织实施。
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
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背景德国是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大国,其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均在全球拥有较高的地位。
同时,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分裂和统一的历程,在这些变革中不断进行着工业转型,为其制造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现状和经验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历史与现状历史在德国工业发展的初期,其制造业主要以手工业为主,人工生产力低效、技艺水平参差不齐等都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
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机械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确立了以标准化、精密化为特点的德国制造业模式,深化了企业间分工协作;•提出“精实生产”(Lean Production)理念,强调以高效、节约的生产方式替代高危、低效的产业结构。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崛起,德国制造业进入了新的转型期。
现状在当前的全球制造业中,德国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竞争优势。
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德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制造业指标数值制造业份额21%制造业就业244万人制造业新增值3304亿欧元同时,德国的技工教育体系、公司治理、社会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从另一方面来看,德国制造业也在面临新的挑战,如转型升级的难度、自动化与就业的矛盾、能源转型对资金的侵蚀等问题。
经验与启示德国的制造业发展历程体现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以下为几点:1.质量意识德国的精密制造业在生产、质量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检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制造业企业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2.大力支持创新德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
政策调整和企业应对市场的变化也会通过政府的创新管道而快速得到解决。
3.关注技术培养德国精良的技术工人来自教育系统的长期投入,该国重视技能培训,将其作为商业成功的关键,为制造业企业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技术工人。
国外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
国外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新闻作者:管理员新闻来源:日期:2012-05-10浏览次数: 1647实体经济涵盖一、二、三产业,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体经济虽然不包含要害部门和尖端领域,却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
国外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培育成功的企业实体经济的基础是企业。
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强大来自于企业的竞争力,世界上的经济强国都是拥有大量成功企业的国家,在2011年世界500强前50名的企业中,美国占比第一,日本占比第二,事实上,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耳熟能详的跨国公司上,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同样不容忽视,德国经济“不疾而速”的脊梁就是众多中小企业。
合理的分配体制是指要让做实业的企业能够赚到钱。
一个国家,如果暴利行业都是政府垄断的部门,诸如金融行业、烟草行业、石油行业等,那么民营企业是做不强的;一个国家里,如果股票、期货、房地产可以获得暴力,企业将偏离其主业转向证券、房地产投资;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都梦想着一夜暴富,将不会有多少人专注于投资实业,因为做实业需要积累,需要踏实苦干。
实体经济发展得好的国家大多具有崇尚“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风气。
涵养内在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
世界上拥有著名品牌的企业都已经历几十乃至百年,它们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企业之林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其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抓住时机,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将产业从产业链低端不断提升,以增加生产服务环节的附加值。
几乎每十年,日本的产业结构就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1946年,日本将纺织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1953年后,日本开始向重化工业转变,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制造业又开始向知识技术集约型转变,1980年之后,日本生产又开始研究开发节能环保产业。
用1日元的进口做出11日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当今世界上,实体经济发展好的国家也是人力资源开发好的国家。
德国与日本都是资源缺乏国家,依赖的是受过教育的良好技术力量。
德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
德国政府还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融 资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发展。信贷 支持方面,德国政府通过立法设立了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和德国清 算银行(DtA)两家促进中小企业融 资的专门机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这两家银行一般会找一些地方的受托 银行(也称往来银行,包括储蓄银行、 州立银行、合作银行等)来协助进行 信用评估、信贷发放、追踪监督、收 回。政府资助中小信贷的资金来源主 要包括 :联邦和州财政预算拨款,在 KfW 贷款中约占 11% ;另有一小部分 来自二战后欧洲复兴计划的专用资产 基金(由 KfW 和 DtA 管理);更多资 金由政策性银行从市场上筹集(发债 等)。以 KfW 为例,其向中小企业提 供从初始投资、企业扩张、并购、对 外投资、创新等多阶段全方位的贷款 项目,且一般信贷期限高于商业信贷, 利息有补贴,KfW 承担大部分或全部 信贷风险。中小企业可以向其开户行 申请国家资助银行贷款(但开户行必 须是国家资助银行的往来银行),往 来银行决定是否为企业客户提交贷款
产业政策
064
INDUSTRY
德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启示
鼓励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对逐渐衰退的产业采取适应性政策,从而保证产业结构调整 中地区经济和劳动力就业能平稳过渡
□戴慧
一贯注重实体经济发展是德国经 济政策的一大特色。与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德国相比,中国尚处于 中高速增长阶段,属于高速增长向中 速增长转换的初期。然而,劳动力成 本上升、传统产业衰退、产业结构升 级缓慢、经济结构调整阵痛、虚拟经 济膨胀并挤压实体经济等该阶段许多 国家经历的问题同样正对中国经济产 生深刻影响。总结德国在始终促进实 体经济发展、成功度过该阶段方面的 经验,对于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经济报告 2017年第3期
用事业等部门,在竞争性行业创造了 较好的竞争环境。
国外实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海外瞭望国外实体经丨齐发展的启示□陕西咸阳陈春华新时期,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 速度前列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旧动 能转换以及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 诸多困境,都是摆在发展道路上的重 要议题,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满足新时 期的需求,促进整体业务的增长,是 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欧美等西 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 展,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 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学习。
本文 结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发展实 体经济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 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启示,促 进实体经济的提升,实现经济转型期 的良好发展。
―、欧美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启示美国的去工业化教训和再工业化 战略。
二战以后,美国成为全世界最 大的制造业大国,在1957年美国制造 业产值达到了 GDP的1/3左右。
当时 美国生产的许多与制造业相关的产 品,为其GDP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到了20世纪 50年代,美国接连发动了朝鲜战争越 南战争,将大批的军事物资和后勤物 资移交到了战场前线,20世纪80年代 曰本的制造业则大举进军美国,对美 国的整体产品和生产线造成了巨大的 挑战日本产品,以质优价廉的优势打 败了美国制造。
因此,美国学者开始 研究是不是应当放弃制造业而转向其 他的新兴经济领域。
在诸多政策研究 者的建议下,美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附 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美国大力包装的制造环节在国内仅仅留下了研发设计和销售物流等次要环节建设,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投入到服务业,使产业链条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其前端和后端环节与过去出现了很多不同。
虽然金融行业、物流行业、房地产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迅猛增加,也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去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对于美国企业利润的影响,以及对于整体经济发展的弊端,2008年出现的次贷危机和房贷危机,则直接击毁了美国的经济。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辉煌。
从二战后的废墟中崛起,德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逐步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德国经济的成功离不开其坚实的工业基础。
德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等领域。
以汽车工业为例,德国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宝马、奔驰、大众等,这些品牌以其高品质、高性能和精湛的工艺享誉全球。
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同样出色,生产的机床、工程机械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化工产业也是德国的优势产业之一,生产的化工产品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
电子行业则在半导体、通信技术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
德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德国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
这些科研力量为德国的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使得德国的产品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在工业 40 时代,德国率先提出并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德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德国企业注重长期发展,追求品质和品牌价值,而不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
这种经营理念使得德国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并逐步积累竞争优势。
同时,德国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非常严谨和高效,注重员工培训和团队合作,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德国的高等教育也在科研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
德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经验与借鉴征询经验是人们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在这一点上,德国是非常有成就的。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可供借鉴的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优点和挑战,以及其他国家应对挑战的方法。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被成功地实践了。
这种经济模式具有公平、竞争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市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而且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制定有利于市场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保护消费者的法规和政策。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 合理的市场规则德国的市场规则旨在维护自由市场、消费者保护和公平竞争。
这种规则既不会过于限制市场力量,也不会给个人或企业留下太多的差距。
在德国,政府会严格制定和执行有关市场行为的法规,以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例如,当一家公司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时,政府就会采取措施,以避免对其他公司的垄断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2. 德国式的工资协商德国的工资协商模式与其他国家的模式有所不同。
在德国,工资由工会和雇主协商确定。
这种模式确保了有利于工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二者之间的平衡,因为过高的工资增长会导致价格上涨和失业率的增加。
由于此模式需要两个相互信任和尊重彼此意见的组织,因此也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工人和雇主之间的长期关系。
3. 创新和可持续性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非常注重创新和可持续性。
德国具有世界最著名的制造业,特别注重优秀产品的研究和发展。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和企业也在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以保护环境和未来的生存条件。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优点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其重要的优点:1. 社会公平德国的经济模式非常注重社会公平。
通过法规和政策,德国政府在为市场提供必要的自由和支持的同时,也为最弱势的群体提供保护。
例如,在德国,失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被忽视和较薄资产的人能够进入经济的主流。
德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探索智能制造。近年来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战略便是利 用该国在嵌入式系统与自动化工程领域的技术优势,主导新 一代工业生产技术的话语权。二是德国构建了良好的政产学 研合作框架,推动先进制造理念的发展与成熟。德国以“创 新”为资源纽带,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扶持组建技术创新联 盟,促进技术转化,使得德国成为前沿技术的引领者。德国 研究机构在创新环节中被赋予了重要使命,为企业研发提供 支撑,政府协助科研机构设立遍布全国的技术网点,由弗劳 恩霍夫协会等四大研究所牵头组成创新聚集带,并维持其运 行。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赛迪智库整理,2018年4月
孟凡达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CHINA INDUSTR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9 锐见
德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及时调整产业政策,率先遏止了制造 业下滑趋势,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长期维持在30%左右的 水平,远高于同期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德国第三产 业的崛起也正是在制造业的带动下发生的,说明服务业发 展与工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分析德国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可以更为清晰地 了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优势与劣势,有利 于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应对。
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实体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联邦德国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 整,其中重点是围绕鲁尔区展开,以转变鲁尔区既有的以采 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产业结构。其转型所面 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我国目前具有相近之处:一是随着石油、 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产能过剩;二是二 战后全球钢铁产能攀升,钢铁面临产能过剩;三是长期重工 业化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四是中东与发展中 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上述原因导 致鲁尔区原有发展模式弊端日显,大批煤矿、钢铁厂倒闭停 产,大量工人失业,区域经济陷入危机。
德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2019年3月中州学刊Mar.,2019第3期(总第267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3【经济理论与实践】德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启示张富禄摘要:德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多方面的,工业4.0战略是主攻方向,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是重要基础,中小企业培养是经济根基,高度重视变革管理、创新管理和质量管理,科技研发支撑其企业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独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为其制造业高素质技工的重要来源。
德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建设制造强国是基本方向,主攻智能制造的同时,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以强大的科技创新作支撑,同时强化管理创新的支撑。
关键词:德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F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3-0029-06德国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经过几百年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的洗礼,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高效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德国制造”享誉全球。
基于“区域—产业—产品—企业—技术”这个基本的产业理论分析视角,可以看出,德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经验①是多方面的,而且自成逻辑体系,与其国情相符合。
我们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德国经验,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德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经验1.工业4.0战略是主攻方向工业4.0战略运用信息物理系统等技术手段,顺应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趋势,实现制造业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的变革。
这是德国政府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之一。
从整体来看,德国的工业制造技术强,信息技术弱,通过工业4.0战略继续维持其全球工业高端地位,是德国工业4.0战略的基本要义。
德国工业4.0战略包括:一个核心,即信息物理系统(CPS);两个主题,即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三个重点,三项集成;八大关键,即标准化及参考架构、复杂系统管理、(宽带等)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工作组织与设计、培训、法律监督框架、资源效率;九大技术,即自动机器人、工业物联网、模拟技术、水平垂直整合、增材制造、现实增强、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网络安全。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论文标题:1.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2. 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策略与路径3. 鲁尔区经济升级转型的路径与措施4. 鲁尔区绿色发展与环保治理的实践案例分析5. 鲁尔区产业升级与人才引进的成功实践一、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德国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其曾经的经济建设主要以钢铁、煤炭等传统重工业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转型,鲁尔区开始面临经济转型的压力。
然而,在长期的努力下,鲁尔区的经济陆续实现了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革开放,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鲁尔区的经济转型 largely来自其高度开放、硬件配套设施完善、人员素质高等因素,其确立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模式。
实践表明,开放经济对于地方经济尤为重要,通过外部资源和企业等支持优势,增加本地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促进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升级一直以来,鲁尔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大量高技术人才,将传统的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并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
3. 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兴起鲁尔区适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脱胎换骨式地升级,并不断提升其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4. 环境治理,绿色发展引领鲁尔区的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形象,大多数都进行绿色转型,采取环保治理措施,并为生态系统保护的环境建设和保护投入大力。
植物绿地覆盖面积增大,高速公路、桥梁等从功能性、建筑美学的角度进行设计,将“生态环保”融入到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
5. 人才引进,优化产业结构鲁尔区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提升高层次人才储备和智力资本积累,搭建了一批“国际型人才高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合发展。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 08-10-09 16:10:00 ] 作者:白福臣编辑:studa0714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政府实施了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转变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使鲁尔区经济得以持续发展.鲁尔区的成功对振兴东北的一个最重要启示是,应从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制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远发展规划,广泛全面地考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综合整治、振兴及经济结构转变措施,并从政策上给予必要的保证.关键词: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经济结构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遇到了困难,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改造与振兴已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国家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之和西部开发并列为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
从理论上讲,世界各国老工业基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德国对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转变所采取的措施与做法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鲁尔工业区的发展现状鲁尔区是德国中部最重要的工业区,素有德国工业“引擎”之美誉。
它位于德国中西部的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面积为4433平方公里。
该工业区过去的显著特征一直是以采煤、焦炭生产、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是世界上在煤炭基地形成综合工业生产能力的典型代表。
然而,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种单一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为使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联邦和州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了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转变战略。
经过近40年的努力,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转变取得了很大成绩。
老工业如煤炭开采和钢铁工业已不再扮演重要角色,鲁尔区内的城市以井架和高炉为传统特征的景象已成为过去,新兴工业如机械与汽车制造、电子、环境保护、通讯、信息和服务业正在蓬勃发展。
鲁尔区的经济重心已逐步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德国经济模式的五个支柱及借鉴意义
李稻葵为什么要借鉴德国模式?为什么德国模式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呢?这里有两个原因。
首先,在世界发达国家一片衰退、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德国模式仍然表现出了稳健成长的经济态势,值得学习。
第二,德国一些基本的基础体制跟中国有相近之处,比如相对而言,德国人跟中国人都比较注重社会秩序,在社会秩序跟个人自由之间似乎更加偏重社会秩序;都是欧洲大陆法系,由国家立法。
而不像美国、英国是普通法;同时我们都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改革社会基础仍然存在。
但是我要特别提醒的是,并不是德国成功的经验都可以照搬过来。
那么德国模式究竟在哪些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呢?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稳定的公共财政德国的公共财政非常有特点,第一是在税收来源方面相对比较均衡,直接税跟间接税比重相对比较均匀。
德国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体制中占的比重为27%,比美国低很多,同时它从流转过程中征收的税收比较多,比如增值税占到整个税收体制的36%。
这是因为,流转税和经济周期的相关度相对比较低,相对容易征收,而个人所得税的税基是个人收入,跟就业相关,波动性更大。
因此一个相对均衡的税收体制能够帮助公共财政提供稳定的税收收入,这是德国应对本轮经济衰退一个潜在的法宝。
第二点是提升能源税、资源税。
这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政府税收,更主要的是促进节能环保,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第三是以人为本的转移支付,即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转移支付,尤其是在所谓的穷州和富州之间能够直接进行转移支付,不经过中央政府。
所以公共财政方面三点可以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直接税、间接税并重,目前中国必须改革对土地出让税过多的依赖,因为这个税种对经济周期的依赖度非常强;第二是应该想办法出台政策适当地逐步增加能源税、资源税;第三,财政转移的方式要按需分配,以人为本,而不要从上至下按项目分配。
政府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是德国成功的一个重要支柱,究其原因,第一是稳定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在德国,工会的主要作用是跟各个企业进行集体谈判,而不是单纯追求工会自身的利益,很多场合中工会参与企业的管理。
德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恢复最快的体制与政策原因
德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恢复最快旳体制与政策因素史世伟由美国旳次贷危机开始,一场始料未及旳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这场金融危机在9月15日美国4大投资银行之一雷曼兄弟公司(LehmanBrothers)旳破产达到高潮,到第4季度开始明显地影响到世界各国旳实体经济,由于金融部门遭受严重打击,银行流动性局限性,金融危机在世界重要工业国家引起严重旳经济衰退,德国固然不能幸免。
与其他世界重要经济体相比,德国经济更加依赖于出口, 德国经济旳对外依存度(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旳比例)为47.2%。
因此德国遭受旳打击特别惨重。
德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4.7%,这是自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以来德国经历到旳最严重旳经济衰退。
出口下降了14.3%,记录失业人数增长了164000人,失业率从7.8%上升至8.2%。
一般觉得,经济衰退对就业旳影响有时滞,因此,危机爆发时,德国6大经济研究所和德国联邦银行预测德国旳失业率将增至10%左右,失业人数比增长100万,达到440万。
目前金融危机最严重旳日子已通过去,可是连最乐观旳经济预测机构都未能料到德国经济不仅不久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并且各项重要经济指标都发明了历史最佳水平。
,德国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这是自1991年德国来旳最高增长率;出口(得益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旳持续增长和美国经济旳逐渐回暖)增长了14.2%;失业率不仅没有上升,并且还浮现了一种就业旳高潮,登记失业率由7.8%下降到7.2%。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和德国“经济五贤人”旳预测,这种经济增长旳势头今年还会继续。
他们预测,德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2.2%,出口将继续增长6.5%;而失业率将降至7%,登记失业人数为294万,自1992年以来第一次降到300万如下旳水平。
考虑到1991-1992年正逢德国统一导致旳所谓“统一高涨”,增长率与就业率都达到了德国在“经济奇迹”旳1950-1960年代后前所未有旳高水平,这次旳德国“危机后高涨”不亟于是一次小“经济奇迹”。
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
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制造业在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近20年来几乎保持恒定,1994年为23%,而2014年为22.3%。
和欧盟平均水平以及欧盟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制造业的强势则更为突出:2014年,欧盟国家制造业平均占比为15.3%,法国为11.4%、英国则更低,仅为9.4%。
鉴于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以及其后的欧债危机中表现良好,甚至于在欧盟内一枝独秀,西方各国纷纷探寻德国模式的成功秘诀,并想要效仿促其成功的实体经济元素。
例如,曾担任美国财政部长顾问及奥巴马政府汽车产业首席顾问的史蒂文拉特纳曾在美国《外交》杂志撰文,文章的标题就是德国成功的奥秘欧洲的制造业强国能给美国什么经验。
在经历了去工业化过程之后,欧美等国家都在重拾再工业化战略。
欧盟委员会也在2012年秋季确定了要把欧盟内的工业比例从目前的近16%,到2020年重新提高到20%的目标。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大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再满足于吸引德国制造业的外移,也在积极谋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德国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而是吹响了工业4.0的号角,通过进一步升级制造业,来捍卫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
德国制造业的强势从何而来?它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与创新有着怎样的关联?本文尝试揭开这个谜团,并在此基础上,简述我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向德国借鉴的若干总体思路。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德国是一个迟到的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后发的工业化国家,但它后发先至,始终将工业制造保持在较高水平,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那样走过改弦更张的弯路,而是坚守德国制造的立国之本。
早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化就开始崭露头角。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影响扩展到欧洲大陆,并相继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展开。
然而,晚至19世纪30、40年代,工业化才开始在今天的德国逐步推进。
由于当时德国尚未统一,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较慢、工业化水平偏低。
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借鉴 (1)
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借鉴孙敬水 张品修 【内容提要】 二战后的德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战争废墟上,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跃成为“经济巨人”。
这与它重视科技进步,依靠技术立国,扶持中小企业,保护农业发展;加上行之有效的经济计划,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发达的教育,高素质的劳动力,完善的法律和自律体系等密切相关。
其外向型、效益型、集约型经济增长经验被誉为发达国家的典范,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关键词】 科技进步 产业政策 经济计划 企业管理【作者简介】 孙敬水,安徽财贸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国际经济教研室主任。
张品修,安徽财贸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
(蚌埠 邮编:233041)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8159万,①是一个国内市场狭小,原材料贫乏,资源不丰的国家。
战后初期的德国,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国民财富的一半以上毁于战火,基础设施几乎瘫痪,物资奇缺,黑市横行,价格飞涨,民不聊生,经济完全崩溃,政治影响完全丧失。
二战后,德国(西部地区)在战争的废墟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被世人称之为“经济巨人”。
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G DP)达到24158亿美元,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人均G DP27510美元,排名世界第六;1997年对外贸易额高达949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81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
②德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即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德国外向型、效益型、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被誉为发达国家的典范,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一、重视科技进步,依靠技术立国 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发明上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二战前的45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有10名是德国人,科研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德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借鉴
德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借鉴近十年来,德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世人瞩目。
主要经验是:德国政府一直坚持以科学务实的战略规划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中小企业的持续提升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以高效低息的金融服务保障新兴产业发展,以双轨并行的职业教育助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德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学习借鉴德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政策、战略和制度设计等,对于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一、德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以科学务实的创新战略规划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德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特别注重顶层设计和科学战略决策的作用,注重发挥战略的牵引作用。
2006年,德国政府首次正式出台了《德国高技术战略》,确定了广泛而又明确的有关加强德国创新力量的政策路线。
该战略确立了三类17个高技术创新范围。
为应对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发展的新形势,2010年7月14日德国通过了2020高科技战略,汇集了德国联邦政府各部门最新的研究和创新政策举措。
2、以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德国政府注重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构建了多层次的高效协同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
主要采取包括有助于中小企业的专利政策、新的科研成果鉴定措施、前沿集群竞争和创新联盟等举措。
2012年德国的高校、国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经费支出已达到800亿欧元,占到了德国经济总量的2.98%。
德国工商总会创新报告表明,约30%企业将自己的创新归功于联邦政府的研发和创新政策。
仅以汽车工业为例,最近10年研发投入约2000亿欧元,工业领域28%的研发人员从事汽车的研发工作。
3、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支撑新兴产业发展。
德国政府十分重视战略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之蚁”的作用,对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紫峰: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经验【字号小大】分享【来源:《经济要参》发布日期:2013-05-28】实体经济是强国固本之基。
这一判断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再次得到印证。
德国经济的强势表现,美国、英国等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都是典型例证。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遇到不少困难,转型发展压力较大。
有鉴于此,本文总结了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启示,并对我国发展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一、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德国快速摆脱危机影响的最重要基础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统计,2007-2011年,德国GDP占欧盟(27国)的比例约为19%,在2011年达到19.5%;目前也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据WTO统计,2010年,德国的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欧盟(27国)的61.8%;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和出口国,商品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全球的8.33%和6.93%。
德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非常突出。
从GDP看,德国在短时间内克服了危机影响,在2010年第四季度就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且在2011年实现了3%的实际增长,是引领欧洲国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力量。
从就业看,德国2011年的失业人口和失业率均创下20年以来的新低,失业率从2006年的10.2%下降到2011年的6%,而同期美国从4.6%增长到9%,欧盟从8.3%增长到9.7%,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走势。
从CPI看,德国2007-2011年的年均涨幅为1.6%,而同期欧盟为2.5%,英国更是高达3.4%。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德国实现快速复苏的关键在于其强大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
德国2010和2011年出口增长分别为13.7%和8.2%,净出口拉动当年GDP增长分别为1.5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
以德国的汽车业(2010年出口比例占国内生产的62.8%)和工程机械制造业(近年来出口比例占国内生产的70%以上,该行业总产值约占欧盟行业总产值的33%)为例。
2010年,德国汽车出口总额达到1991.4亿欧元,同比增长32.2%;轿车出口总量为423.9万辆,同比增长23.7%。
2010年,德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出口总额为81.2亿欧元,同比增长15.5%;2011年前8个月出口总额为60.9亿欧元,同比增长29.1%。
德国取得这些成绩既有外因(如欧洲国家需求旺盛等),也有内因(强大的制造业),内因是关键。
与美、英等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走“去工业化”道路不同,德国对制造业一直非常重视。
据OECD统计,1991-2009年间,德国制造业占GDP 的比重的平均值为23%,而同期日本、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为21.4%、17.3%、15%和15%;制造业就业人口比例也呈现相似情况,德国为21.8%,而日本、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为19.3%、13.8%、15.1%和12.1%。
正是因为在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德国才能率先实现复苏。
二、改革是德国实体经济长期保持竞争力的根本动力(一)改革的背景十多年前,德国甚至被称作“欧洲病人”。
自两德统一到2003年间,德国经济一直陷入低迷之中。
从GDP增速看,1991-2002年,德国实际GDP年均增速仅为1.43%,在1993年甚至是负增长(-1.01%),2002年也仅有0.03%;而同期美国、英国年均增速分别为3.38%、2.85%。
从就业市场看,1991-2002年,德国平均年度失业率为8.16%,2002年甚至高达&7%;而同期美国、英国分别为5.54%、7.55%。
从财政状况看,1995-2002年,德国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平均为3.2%,在2002年达到3.8%;而同期欧盟(25国)、欧元区(17国)分别为2.5%、2.8%。
从福利负担看,德国的福利费用支出占GDP的32.1%,超过欧洲平均水平(26.6%),而且远远高于美国(19.9%)。
以上因素相互叠加,再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率明显下降,德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遭遇困境。
例如,1991-2002年,德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的劳动成本累计上涨了11.8%,而同期美国、日本、法国却在下降,分别下降了8.4%、7%、5.2%;2002年前后,德国工商业平均税后利润率仅有1.7%,在被调查的欧盟14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意大利。
此外,德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出口竞争力也在逐渐下降。
德国制造业R&D总量占OECD国家的比重从1992年的12.1%下降到2001年的儿4%;德国机械行业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也从1991年的20.2%下降到2002年的16.1%。
考虑到当时整个欧洲推行改革的大背景,德国实施改革迫在眉睫。
一方面,英国、荷兰、丹麦、西班牙等国家在德国之前就开始推行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效。
例如,英国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指标在短时间内赶超德国。
德国人均GDP在20世纪90年代初位于欧盟第三位,而到90年代中期仅列第六位。
另一方面,欧盟整体也有改革意愿。
1997年,欧盟出台《稳定与增长公约》,要求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其GDP的3%。
2002年,欧盟推出“里斯本战略”,该战略包括电子欧洲等诸多行动计划,旨在大力推动以“知识和革新”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并着重改善就业状况。
(二)改革的内容面对经济发展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选民支持率下降,施罗德政府在其第二个任期开始之初就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
事实上,这次改革依然延续了德国一贯的发展思路,即“制造业兴国”,通过改革来为德国制造业发展注入动力。
2003年3月,施罗德政府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即“2010年议程(Agenda 2010)”。
2003年底,德国联邦议会通过该计划并在后续几年陆续实施。
“2010年议程”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诸多领域的全面改革方案,包含相互关联的诸多配套政策措施。
从改革领域看,主要可以分为4个方向,即劳动力市场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税收体制改革、科研教育体制改革。
1.劳动力市场改革。
劳动力市场改革是“2010年议程”的重点。
其核心思路是在保持欧洲“公平”传统的同时,借鉴美国促进“效率”的良好经验,融合两种制度的优势,显著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局面。
劳动力市场改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调整政府劳动局。
重点是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并将其职能从管理失业者转变为介绍就业岗位。
二是调整解雇保护政策。
放宽解雇保障法律中针对手工业者和小型企业(雇佣5人以下)的限制,促进劳动力流动。
三是修订手工业法。
破除成立或者收购手工业企业的某些障碍,既解决手工业企业接班人问题,又保障和增加其提供的就业岗位。
四是制定关于低收入工作的新规定。
从2003年4月1日起,对低收入工作(月收入低于400欧元)尤其是家政服务业中的低收入工作免税。
五是鼓励失业者创业。
自2003年1月1日起,鼓励失业者成立“自我股份公司”,并为其提供最长达3年的政府资助。
六是促进长期失业者就业。
既为雇佣失业者的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以鼓励其提供工作岗位,同时针对失业问题严重地区制定特别计划。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意在重新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
由于这项改革直接触动很多德国人的切身利益,改革推进难度很高,一些内容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论。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养老保险改革。
如推行里斯特养老金计划,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提高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占收入20%)等。
二是失业保险改革。
重点是对失业者采取“促进加要求”措施。
主要内容是“哈茨计划”,包括将申请失业救济的时限缩短为12个月,合并失业救济金和社会救济金等。
三是医疗保险改革。
包括减少财政全额负担的药品种类,减少部分保险理赔项目,推行医疗费用透明化,收取季度挂号费,使用电子医保卡等。
3.税收体制改革。
税收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通过降低税率来扩大内需和促进企业投资。
税收体制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低收入家庭和中小企业。
税收体制改革从1999年已经开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个税征税起点,降低税率。
单身纳税人年收入税收起征点从1999年的6681欧元调高至2002年的7235欧元,并继续调高至2005年的7664欧元。
此外,将最低税率从2002年的19.9%调低至2005年的15.0%(2009年开始降至14.0%),同时将最高税率从2002年的48.5%调低至2005年的42.0%。
二是对雇佣低收入工作的企业减免税收。
如果雇佣月收入低于400欧元的雇员,雇主只需缴纳25%的税费(12%为养老保险,11%为医疗保险,2%为纳税);如果是在家政服务行业,这部分税费还能进一步抵扣。
4,科研教育体制改革。
科研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提高教育和研究经费的预算。
二是重点支持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是建立和扩建全日制学校,增加学生学习时间和获得个性化培养的计划,并且通过改革助学贷款等确保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能够获得公平教育。
四是重视学前教育,主要由国家担负照顾孩子的责任,使父母可以投身于劳动力市场。
此外,还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了支持计划。
例如,提高要求使用会计记账的企业的标准,向初创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为中小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贷款并协助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由中小企业银行统一实施支持政策,减少官僚主义以提高服务效率等。
(三)改革的成效改革重新激发了德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活力,虽然经历阵痛并且仍旧存在争议,但很快就收到了成效。
德国的GDP从2004年开始稳步增长,2006年和2007年的增速分别为3.9%和3.4%,已经超过了同期美国、英国、法国的GDP增速。
德国的失业率也从2006年起开始稳步下降。
德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的劳动成本从2003年起开始下降,2002-2008年累计下降了8.5%,与之前的走势截然相反,也和意大利(上涨20.9%)、西班牙(上涨20.5%)等欧洲国家的明显上升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默克尔政府肯定了之前改革的方向,并继续将其推向深入。
改革特别是针对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尤为明显。
德国为发展实体经济进行的改革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三、启示及建议长期以来,实体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内外部环境的显著变化使得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遇到很多困难。
德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很多做法对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通过不断改革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德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强大既和传统文化等内部因素有关,更是锐意改革形成的外部有利环境引导的结果。
德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曾经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利润率和研发投入下降、中小企业和手工业者经营出现困难等内部问题,以及市场需求萎靡等外部挑战,而且持续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冲击和竞争压力,但均通过及时有效的改革良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