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33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09dc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3.png)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举子看榜图
状元匾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朝代:隋朝 2.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3.过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正式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科举 科:考试科目 举:选拔人才
读书 科考 做官
“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科举制度”即是利 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 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 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 要作用。
小结:成由勤俭败由奢。 •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 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 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农民起义。
暴政的表现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徭役繁重。营造东宫洛阳,开 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动辄数百万民力; ②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南下巡游,拉纤的民工多 达数十万; ③三征辽东(高句丽),兵役繁重,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一、隋朝的统一
巩固统治
隋文帝在位期间,发展 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 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 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 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 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 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开皇之治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3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36e18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3.png)
科 举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制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隋文帝——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初查步人才创的立学识,初
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正式式确确立立。
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只注重门第
温故知新
北朝
魏西 晋
十六国
东魏 北齐 北 魏
西魏 北周 隋
东 汉蜀东晋 宋 齐 梁 Nhomakorabea陈 南朝
吴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建立时间: 581年 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 统一时间:589年,隋文帝灭陈朝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文帝统一后的措施
通过整顿户籍,隋朝政府清理出隐漏 人口164万,还有大量逃亡农民通过申报户 口重新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国家控制了 大量的自耕农,并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
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 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
建于605年,历经隋、唐、北宋3 个王朝,沿用500余年。
面,史称“开皇之治”。
含嘉仓遗址——天下第一粮仓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秦朝暴政引发陈胜、吴广起义,隋朝暴政激起农民起义。)
⑤都迅速败亡而给后世留下深刻教训。
凭才学做官
1.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强化中央集权。 3.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有利于社会公平。 4.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539f5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5.png)
新课导入 隋炀帝三下江南看琼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3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5aff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9.png)
1、隋朝建立的背景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文帝像
阅读教材P2,完成隋朝建立及统一的基础信息填写,并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意义:
581年(代周)
589年(灭陈)
杨坚、大兴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建立及统一的概况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3,说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所施行的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
编订户籍
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3、隋朝的统治措施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相关史事中对于含嘉仓的介绍,说说你从中提炼出的信息。
思考:如果你作为隋朝的统治者,你在统一全国后,是否还会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说你的选择及理由。
三、科举制的创建
2、科举制创建的过程
(1)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科举士子,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一分钟速记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并在笔记本上画出其简易图。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相关史事中提及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阅读教材P3并结合前面所学,归纳概括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并说说你的感悟。
大运河的建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
2、大运河的开通条件
隋文帝时期国家粮食储备丰富,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文帝像
阅读教材P2,完成隋朝建立及统一的基础信息填写,并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说说隋朝统一的意义。
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意义:
581年(代周)
589年(灭陈)
杨坚、大兴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建立及统一的概况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3,说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所施行的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
编订户籍
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3、隋朝的统治措施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阅读教材P2相关史事中对于含嘉仓的介绍,说说你从中提炼出的信息。
思考:如果你作为隋朝的统治者,你在统一全国后,是否还会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说你的选择及理由。
三、科举制的创建
2、科举制创建的过程
(1)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科举士子,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一分钟速记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并在笔记本上画出其简易图。
1、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二、大运河的开通
相关史事中提及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阅读教材P3并结合前面所学,归纳概括隋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并说说你的感悟。
大运河的建成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新
2、大运河的开通条件
隋文帝时期国家粮食储备丰富,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22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cd643bdd36a32d73758188.png)
• 第四级 • 第五级
4.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 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 • 第二级 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 • 第三级 • 第四级 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 • 第五级 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 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 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 持了 1 300多年。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导入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一支《玉树后 庭花》,成了一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个没落政权的亡 • 第二级
国之音;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2. 第三级 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南朝与北朝的政权更替: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一、隋的统一
581
隋
589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根据材料二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 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 • 第二级 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 第三级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 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 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 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 的。
4.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 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 • 第二级 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 • 第三级 • 第四级 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 • 第五级 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 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 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 持了 1 300多年。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导入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一支《玉树后 庭花》,成了一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个没落政权的亡 • 第二级
国之音;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2. 第三级 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南朝与北朝的政权更替: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一、隋的统一
581
隋
589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根据材料二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 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 • 第二级 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 第三级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 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 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 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 的。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cf72a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a.png)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蜀
三
西
魏 国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e39a0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a.png)
材料:
(1)根据材料,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并将图片空白处补充完整。该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洛阳
通济渠
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大运河)
探究:闻名于世的文化遗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
(2)唐代诗人皮日休针对“尽道隋亡为此河”提出相反的观点“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该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探究:从选官制度看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根据材料,归纳隋朝的吏治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对中央集权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的原因。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创立不论门第,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的这套选官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官办法。
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刘毅传》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背景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15源自(秦始皇、秦二世)38年(隋文帝、隋炀帝)
(1)根据材料,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并将图片空白处补充完整。该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洛阳
通济渠
隋炀帝
隋朝大运河(大运河)
探究:闻名于世的文化遗产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
(2)唐代诗人皮日休针对“尽道隋亡为此河”提出相反的观点“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该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探究:从选官制度看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根据材料,归纳隋朝的吏治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对中央集权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的原因。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创立不论门第,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的这套选官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官办法。
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刘毅传》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背景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15源自(秦始皇、秦二世)38年(隋文帝、隋炀帝)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优质课件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eadd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1.png)
1.时间:605年。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文化的交流,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
隋朝的灭亡。
.
.
3.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 施巩固统一?
①经济:发展经济, 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 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 集权,提高行政效 率。
.
隋文帝杨坚
影响:
1.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 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 幅度增长。 2.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的王朝。
.
二、开通大运河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4.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
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5.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6.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
几人工河是( D )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白渠 ⑤江南
河 ⑥邗沟
• A.②③⑤⑥
B.④③②①
•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
7、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完成 下列各题。
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从哪一 年开始开凿的?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2、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心 在哪里? 3、请对大运河做出客观的评价。
隋文帝
1.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2.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共24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7d0fd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6e.png)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 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4页“隋朝的灭亡”一 目,找出隋朝灭亡的原因和暴政主要表现。
隋朝科举制度
根据预习所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讨论】 1、科举制产生前的如何从地方选官的?这种选官方式有哪些弊端?
(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 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隋朝科举制度
2、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必 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 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 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 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 者可以做官。
阅读以下表格,分析隋朝采取措施带来的的效果?
繁荣
强盛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含家十嘉粮年仓库。是,被隋誉朝为在天洛下阳第修一建仓的。最大的国 (2014年申遗成—功—) 《贞观政要》
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 窖。
含嘉仓(遗址)
隋炀 帝像
隋朝大运河
意义
积极意义:运河大大促进 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还促进了 两岸城市的发展,对维护国家 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到了促 进作用;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3张)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ab7e83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c.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主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的灭亡
SUI CHAO DE MIE WANG
隋朝灭亡的原因
SUI CHAO MIE WANG DE YUAN YIN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响呢?
SUI CHAO DE TONG YI GEI ZHONG GUO LI SHI DAI LAI SHEN ME YING XIANG NE?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鱼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炀帝平陈大业不能久保,只留下区区葬身之地。
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隋炀帝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35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662cefba0d4a7302763aa4.png)
0 0 0
0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隋文帝 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1)______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隋炀帝时,______ 2.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 选官 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
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
0
•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 朝灭亡的原因; •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 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 影响。
0 0 0
0
请结合《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优教导学案,完成【自主学
习】环节
0 0 0
0
隋的统一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 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 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 ,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 ,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 陈做了充分准备。 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 史料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 探究: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 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 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 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 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 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 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 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 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 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开发。
0 0 0 0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学习与 探究
材料二
0
0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0
0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学习与 探究
材料三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 发展,特别是唐诗 的繁荣。
0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隋文帝 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1)______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隋炀帝时,______ 2.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 选官 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
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
0
•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 朝灭亡的原因; •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 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 影响。
0 0 0
0
请结合《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优教导学案,完成【自主学
习】环节
0 0 0
0
隋的统一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 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 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 ,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 ,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 陈做了充分准备。 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 史料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 探究: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 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 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 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 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 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 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 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 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 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 开发。
0 0 0 0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学习与 探究
材料二
0
0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0
0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学习与 探究
材料三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 发展,特别是唐诗 的繁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30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efd2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e.png)
含嘉仓,皇家 粮仓,现代考 古证实仓城东 西长612米, 南北宽710米, 总面积43万平 方米,隋朝圆 形仓窖259个。 大窖可储粮1 万石以上,小 窖也可储粮数 千石。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涿郡
北京
通 济渠
余杭
杭州
想一想:大运河开凿的历史作用?
1、有利于南北方经济交流和统一国家的巩固; 2、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交通运输、旅游等。
武举 士科主考
的开始
内容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 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
一时思的考隋朝随之灭亡。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根源
隋朝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建立,到 炀帝大业十四年(618)灭亡,共三十七年 的历史。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了西晋灭 亡以来二百七十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同 时,还采取了多种措施,巩固并发展了封 建国家,致使隋朝出现了富强繁荣的景象。 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三十多年,唐就取 隋而代之了。这主要是隋炀帝倒行逆施。 推行了一系列暴政,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 导致农民大起义的结果。
帝,葬于定陵。
589年,隋灭陈,统
一南北,结束了长期
隋
的分裂局面。
隋灭陈时使用的五牙战船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 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隋朝统一时的疆域图
隋
客观原因:
统一是想历一史想发展的必然趋势隋: 朝为什么能
①人心所向 ②民族大融合
统一南北?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夏商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秦
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12ec0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5.png)
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矛盾,加速隋朝灭亡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长安
四段:
五河:
洛阳、涿郡、余杭
三点:
2700多千米
二长: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该如何评价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唐·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小组讨论
运河风光
(2017广东深圳中考)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D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开始:察举制
西周:分封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九品中正制: 由北魏魏文帝(曹丕)创立。在各州郡设置中正,中正的职责主要是评议人物,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根据对这三方面的评议,将人物分为九品。 但是,由于中正多为门阀世族,于是在实际评议中,才能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期,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2.隋炀帝暴政表现: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3.灭亡:
隋(581—618)
②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
③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④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长安
四段:
五河:
洛阳、涿郡、余杭
三点:
2700多千米
二长: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该如何评价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唐·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小组讨论
运河风光
(2017广东深圳中考)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D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开始:察举制
西周:分封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拼爹娘
拼人命
拼人品
拼爹娘
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九品中正制: 由北魏魏文帝(曹丕)创立。在各州郡设置中正,中正的职责主要是评议人物,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根据对这三方面的评议,将人物分为九品。 但是,由于中正多为门阀世族,于是在实际评议中,才能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期,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2.隋炀帝暴政表现: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3.灭亡:
隋(581—618)
②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
③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④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门第
重学识
请回答:这种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称为什么?
科举制
请回答:这种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隋 炀 帝 时,创 立 进 士 科。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意义: 思考: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
流
意高义门:权①贵科的举子制弟的创:立失,去加凭强出了身皇做帝官在选的官机和会用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
——资料来源: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隋炀帝奢侈无度,好大喜功,纵情享乐,残暴统治
得
方
民 心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唐·罗隐
得 天
者
下
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知识回顾
完成统一
隋文帝
顺应时代趋势
兴
开创科举
隋朝
开通运河
隋炀帝
滥用民力
亡
残暴统治
A 课后小练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 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千百年来,隋炀帝都是作为暴君、昏君 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人口诛笔伐,这样的 评判对他来说是否公平?真实的隋炀帝是 怎样的一个人?
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隋炀帝与琼花的故事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三分魏蜀吴 南北朝并立 宋元明清后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二晋前后延 隋唐五代传 王朝至此完
史前时期 夏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
温故知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周 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选自《神童诗》·汪洙(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时代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北隋 周
时间:581年 建立者:杨坚 “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 年号:开皇 史称:隋文帝
《泊秦淮》
唐 ·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 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 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C 4、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
A、唐玄宗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隋炀帝时期
A 5.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问:观看视频,初步认识大运河,想一想修建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是什么?
皇帝: 隋炀帝
时间: 605年
作中心用: 以:洛阳大为运中心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 化南北交端流点。:
北抵涿郡, 南至余杭。
连接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长度:全长2000多千米 一条、二长、三点、四段、五河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北势隋周。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 朝,会经济情况如何?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 口
3000 多万人
4600多万人
人口 激增
垦 田
1900 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 扩大
建于605年,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
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性
寒门学子: 得到凭才学做官的机会
地方政府:失去选官的权力
中央政府(朝廷): 得到选官的权力和大批人才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 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黑格尔
从分析以下材料中,你认为隋朝灭亡原因是什么?
605年-606年 建成东都洛阳
每月用工约200万人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2.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几人
D 工河是( )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白渠 ⑤江南河 ⑥邗
沟
A.②③⑤⑥
B.④③②①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C 课后小练
3、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605年-610年 开凿大运河
先后征夫约300万人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607进年退-6艰08阻年…… 东修长城
先后征夫约120万人
608年-609年 亲重征攻启灭丝吐绸之谷—浑路—,(唐)吴隋兢军《“贞冻观死政过要半》”
612年-614年 三次亲征高丽 三次出兵共计约300万人
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 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 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 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 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 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
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李富贵的简历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 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 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
为富不仁
出身:一贫如洗, 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 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
思考:有何弊端? 敢于直言
思考:为消除这些弊端,隋文帝应采取了什么方式来选官?
粮 仓社会长安经太济仓迅速洛恢阳洛复含口嘉和仓仓发;展,人粮丰口仓实数量和垦含田嘉仓面朝遗,积址沿—大用—5天幅00下余增第年一。长粮。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 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问: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