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逻辑思维]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9d5fb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7.png)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模式一、引言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过程。
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
中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应担负起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责任。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模式。
二、教学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将逻辑思维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应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教学:教师应注重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掌握概念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概念思维能力。
2.判断推理教学:教师应注重判断和推理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正确的逻辑思考。
3.逻辑关系分析教学:教师应注重文章中逻辑关系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
4.逻辑思维训练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水平,选择合适的逻辑思维训练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四、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逻辑思维训练。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思考。
2.讨论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逻辑思维
![语文教学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a61b30d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2.png)
语文教学逻辑思维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中逻辑思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逻辑思维是指从已知的事实或前提出发,按照一定规律推导出新的结论或判断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可以应用于阅读理解、写作和作文批改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应用。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逻辑思维在阅读理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理解需要读者根据文章的前提、主题和作者的观点,推断出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阅读理解需要读者能够有条理地理清文章结构。
这需要读者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读者需要从文章的标题、开头、中间和结尾这四个部分去考虑文章的结构,进而理清文章的主题和结论。
其次,阅读理解需要读者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阅读中,读者需要从一段文字中抽象出层次分明、表达简洁的主旨句,明确作者的观点。
这也需要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即能够深入分析断章取义的各个要素,包括词句、篇章、逻辑关系等,从而推导出作者想传达的信息。
最后,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还涉及到推理判断、词义理解、归纳总结、与作者的对话等几个方面,而这些都需要逻辑思维的支撑。
二、写作逻辑思维在写作中的应用主要是在思维的构建、思路的连贯和表达的准确等方面。
在思维的构建方面,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思维深度。
写作时,需要进行思维的组织和构建,通过打破常规,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
逻辑思维能帮助我们将观点逐步展开、归纳总结,最终达到论证想要表达的结果。
在思路连贯方面,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增加文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写作时,很多情况下会因为思路不连贯而导致文章中出现漏洞和模糊不清的地方。
逻辑思维能帮助我们把握清楚论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文章的逻辑连贯性,并便于读者理解。
在表达准确方面,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写作者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写作时常常会遇到“表达比思考难”的情况,逻辑思维能帮助我们从整体考虑文章的逻辑结构,使表达准确清晰,从而避免因表达不清而导致读者理解不准确的情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8c6c42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1.png)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当今社会,逻辑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它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难题,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以帮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阅读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逻辑性强的文章或材料,并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推理,分析情节,推测人物动机等,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递进关系等,让学生逐渐形成逻辑思维的习惯。
其次,让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辩论和讨论,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在辩论时,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找出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写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写作是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构思,让他们先进行头脑风暴,列出写作要点和思路,然后再进行具体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段落逻辑的安排,使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在写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合理的论据和例证来支持。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组织和表达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关系,并加强逻辑推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逻辑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辩论、写作和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论文
![语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eb6bdf28ea81c758f5787f.png)
语文课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所谓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规律,能够按照正确的思维规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具有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在较短的学习期间学到更多的知识。
他们必须逐步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思维规律,没有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就不能有意识的掌握知识并加以运用。
学生就不能够准确得理解别人的思想,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思想,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注意分析语文的逻辑人们写文章要讲究思路、文理和章法,实质上这个文理、思路和章法就是文章的逻辑。
写文章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能够使学生遵照作者之思路,入作者之胸境,对语文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那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例如《祝福》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倒叙的写法?开头和结尾为什么要以祝福为背景?这就是一个逻辑问题。
小说以祥林嫂的一生遭遇构成故事线索,情节的基本矛盾是中国劳动妇女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祥林嫂逃到鲁镇做工,希望获得最起码的人的生活,这是故事的开端,以后情节一步一步的发展,到她从土地庙捐了门槛回来,求解脱的希望破灭了,变成了神经失常的木偶人。
这就是故事的开端。
小说写到高潮就结束了。
但按照情节的发展,还得接上开头所写的结局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文章采用倒叙的收费,先写故事的结局,后写事件的经过,有着作者的匠心。
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有力地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气氛,引起读者对人物的注意。
从情感上强烈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对祥林嫂的深厚同情。
同时祝福的景象对祥林嫂的悲剧来说是一种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对祝福的景象来说是一种讽刺。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5c337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d.png)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一、引言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和判断。
它是一种有条理、有根据、明确和合乎逻辑的思维,是人们在各种认知活动中必须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根据、明确和合乎逻辑的思维,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考和判断。
通过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逻辑性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为逻辑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工作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一种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方法1.加强概念教学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人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和反映。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概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区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语文教学如何帮助小学生提升逻辑思维
![语文教学如何帮助小学生提升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ba358f8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0.png)
语文教学如何帮助小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分析问题、辨别事物之间关系时的能力,是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分析语文教学对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阅读理解与逻辑思维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各种文章,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意思,抓住主题,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推理出结论,并进行有条理的表达。
阅读理解既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理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训练。
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篇文章,让他们通过推理和归纳总结,找出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信息。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对文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作文与逻辑思维作文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构思文章结构,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其有效地表达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话题,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思考和表达,结构谋篇。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细致性和逻辑性,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
三、古代文学与逻辑思维古代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资源。
古代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推理、辨析、归纳和演绎等思维方式。
学生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逻辑关系和深层含义。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逻辑思维方式。
例如,在讲解古代文言文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子的含义,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推理过程和修辞手法等逻辑要素。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3d640ce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a.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一、引言逻辑思维是人们进行正确认知和判断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培养逻辑思维的必要性1.逻辑思维是学习的基础逻辑思维是人们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逻辑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未来的社会中,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而逻辑思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三、培养逻辑思维的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结构、修辞等手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结构、修辞等手法,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注重实践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具有逻辑性的作业、练习题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da845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7.png)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一、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
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也是评价教学的重要标准。
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
三、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逻辑性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该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思考和讨论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建立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衡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知识掌握情况,而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观点、证据等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46eb93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2.png)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的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组织语言和材料,展开逻辑推理,使文章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语言准确。
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的方法1.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的前提。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写作的过程中。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作文,引导他们学习他人的优点,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
2. 掌握写作的基本结构写作的基本结构是培养学生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常见的文体结构,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并教授相关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结构后,才能更好地展开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
3. 提供写作思维的训练写作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写作逻辑与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写作话题和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
三、如何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指导教学实施。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1. 内容创新与思维深度通过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可以了解学生在思维深度和创新性方面的表现。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e8a28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5.png)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并不理想。
一方面,课本内容单一,注重文本阅读和理解,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启发和训练;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过于注重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忽视了逻辑思维的培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死记硬背,而缺乏对语言和逻辑之间的联系思考。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启发和训练。
教学中的问题呈现出启发式教学不足,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灌输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被动。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从而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们加强研究与实践,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的研究与探索为了解决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出发,探索如何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和评价文本,分析文本中的言外之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例如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分析观点论证是否合乎逻辑。
还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去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实践策略为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们通过实践,尝试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内涵和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4aee78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9.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推理、分析和判断等方式,整合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理解、写作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思维观察力和细致思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如观察图片和物体,让学生描述和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
此外,可以通过绘画、拼图等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细致思维。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和比较对比的能力,为后续的逻辑思维训练打下基础。
二、鼓励学生进行推理思考推理思考是逻辑思维的核心能力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引导他们进行推理思考。
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段文字,让他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去推理答案;或者给学生一个逻辑谜题,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推理。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培养辨析问题、提取有效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从而提升其逻辑思维水平。
三、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和分类思维逻辑分析和分类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和分类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阅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细节,提取出文章的逻辑线索,进行逻辑归纳和总结。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词语分类、文章段落的排序等练习,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
四、开展阅读和辩论活动阅读和辩论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手段。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结构、推理作者的观点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学生学会通过论据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提升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巩固和扩展逻辑思维的训练为了巩固和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4642528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a.png)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一、引言逻辑思维是人们进行正确认知和判断的重要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效果,而且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逻辑思维,人们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分析能力,即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判断和推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判断事物的真假、对错、优劣等,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1.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例如,在讲解《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狼要找小羊麻烦?”、“小羊有没有办法逃脱?”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讲解《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问学生:“除了乌鸦喝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学会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数学与逻辑思维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数学与逻辑思维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f55acad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2.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数学与逻辑思维培养语文是学习的基础科目,而数学和逻辑思维则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元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数学和逻辑思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首先,通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逻辑思维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来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理解逻辑思维的过程。
特别是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逻辑思维题目,如“如果A是真的,那么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逻辑推理能力。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数学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例如,在情景剧表演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情节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计算。
此外,可以用数学元素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比如,对于诗词的教学,可以通过诗词的格律和字数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统计和计算。
通过这种交叉融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
另外,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作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
在作文时,学生需要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自己的思维,合理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鼓励学生通过文字描绘和逻辑推理的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在纠正学生作文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查找和修正问题。
比如,检查句子结构和语法错误时,可以借助数学的逻辑进行论证和判断,帮助学生准确地找到错误并进行纠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数学和逻辑思维的内容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语文、数学和逻辑思维相互融合,能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通过逻辑思维,学生可以从各种信息中得出结论;而数学思维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处理数字和数据,提高他们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85b401d50e2524de4187e09.png)
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的强弱与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的好差呈一种正相关关系。
也许有人说学生不必学逻辑学,但能说学生可以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吗?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有所作为。
一、加强逻辑思维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似乎是两码事,实际都是将语言组织起来表达思想感情。
语言是一定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要能说会写,就操作层面而言,除了语言学方面的技能外,就要掌握一定的逻辑方面的能力,主要就是逻辑思维能力。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以及概念,判断和推理知识在语言的表达中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记叙性文章的写作,着重记叙人物的命运,事情的过程,主要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语言要求生动形象,有感染力;议论性和说明性文章重在剖析事理,说明情况,主要运用议论和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有说服力.无论是记叙文或论说文,都应有明确的主旨,并围绕主旨组织材料由词生句,积句成篇,做到脉络分明,语言清晰,令人看得明白。
审题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环节。
命题作文的题目如果是概念性的,那么概念要确定,不能违反同一律。
如题目是《学会》,全文却着重写了如何“会学”,语言形式上“学”与“会”互换了位置,从逻辑上说,就是偷换了概念。
审题一旦换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就会造成偏题,跑题和离题的后果。
但命题作文的题目有的大而抽象,有的小而具体,都在写作时遇到障碍怎么办?学生可以利用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审题。
如作文《理想》,题大且空,可采用扩大内涵,缩小外延的办法;可以写成“仁人志士的理想”,“弱小者的理想”,“青年学生的理想”甚至“我的理想”等或将其中的两个组合起来写;也可以成“理想的重要性”,“理想就是动力”写前者包括和后者,写后者只是写了前者的一个方面,都可以。
这叫大题小做.在如《父辈》题小且实,可采用缩小内涵,扩大外延的办法:可以写成“父亲和叔伯们”,也可以写成“父亲和叔伯一样辈分的人们”等或将其中的两个组合起来写。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8e50f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b.png)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判断和推理问题的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升写作能力;此外,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资源。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和逻辑结构,从而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小说、散文等作品,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逻辑结构,理解作者的思想,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组织逻辑思维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可以组织一些逻辑思维训练活动。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思维题目,让学生进行推理、判断和比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逻辑思维游戏,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合理表达思想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表达思想是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理清自己的思维,将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
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活动,让学生写出逻辑清晰、结构严谨的文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进行逻辑思维讲解和练习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讲解,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技巧。
比如,可以讲解假设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语文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语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88e21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e.png)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语文教学策略语文教学是学生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有效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一、多角度解读文本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和言外之意。
通过多角度的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逻辑推理训练逻辑推理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训练学生写议论文时,可以要求他们提供有力的论据和合理的论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关键能力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和讨论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训练学生写作时,可以要求他们评估文本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问题解决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也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总结,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触发学生思考和开展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例如,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意义、作者的写作技巧和作品的背后含义。
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805c52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3.png)
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师比较关注和重视的话题。
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需要教师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形成逻辑的思维。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布置有问题可以探究分析的语文作业,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形成一系列逻辑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把许多不同的问题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环。
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变换不同的读写任务,看看他们如何灵活分析文章,总结文章主旨,联想其它读物进行分析,从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语文课本的教学,开展文学经典的活动,以具体的文章及人物形象教会学生如何关联衔接,这样也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良好的语文教学,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才能准确分析,理清逻辑,最终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探析小学语文培养逻辑思维的路径
![探析小学语文培养逻辑思维的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0c797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2.png)
探析小学语文培养逻辑思维的路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逻辑思维不仅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更是其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然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逻辑思维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组织语言。
在阅读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论证思路,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在写作中,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使内容层次分明、论证有力。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运用词汇和句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出现语言混乱、表意不清的情况。
同时,逻辑思维对于学生解决语文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理解词义、分析句子成分,还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都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判断。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现状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更多地是让学生背诵段落和词语,而较少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此外,教材的编写在逻辑思维培养方面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
部分教材内容的编排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缺乏循序渐进的引导。
三、培养小学语文逻辑思维的具体路径(一)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在课堂上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阅读一篇故事时,教师可以提问:“故事的开头为什么要这样写?”“主人公的行为背后有怎样的动机?”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af5cf4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8.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但也绝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就像我曾经遇到过的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那思维简直像一团乱麻,说话写作文都没什么条理。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找对方法,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清晰的逻辑思维。
那到底怎么培养呢?首先,咱们得从阅读抓起。
阅读就像是给孩子的思维装上翅膀,让他们能在知识的天空翱翔。
在课堂上,我会带着孩子们精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引导他们去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比如说,一篇记叙文,我们会一起探讨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这些部分串联起来,讲出一个完整又吸引人的故事。
有一次,我们读了一篇《难忘的旅行》,我就问孩子们:“作者为什么一开始要写自己对旅行的期待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说这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有的说能为后面的经历做铺垫。
我接着又问:“那中间详细描写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又是为了什么呢?”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有个聪明的小家伙说:“是为了突出旅行的难忘!”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们逐渐明白了文章的内在逻辑,也开始学着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写作训练也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
刚学写作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会东一句西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时候,我就会让他们先列提纲。
就像建房子要有设计图一样,写作文也得有个框架。
比如写《我的妈妈》,先让孩子们想想,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妈妈,是妈妈的外貌、性格,还是妈妈对自己的爱?确定好这些之后,再把每一部分的要点写下来。
记得有个孩子写《我的周末》,一开始他写得乱七八糟,一会儿说早上看电视,一会儿又跳到下午去公园。
我就跟他一起重新梳理,按照时间顺序,先写早上起床后的活动,再写中午吃饭的事儿,最后写下午和晚上的经历。
修改完之后,整篇文章清晰多了,孩子自己也特别有成就感。
课堂讨论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比如学了一篇童话故事,我会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如果故事的结局变了,会怎么样?”孩子们可积极啦,有的说如果灰姑娘没有去参加舞会,王子就找不到她了;有的说如果白雪公主没有吃毒苹果,就不会昏睡过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强调的是一个思想标准,一种解读方式,一个标准答案。
作文教学则过分强调与做人的关系,造成“千人一面编作文,异口同声唱高调”的痼疾,难见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因此语文教学更多的关注的是其思想意义和价值,而忽视了其思维价值。
数理化教学课程因需要测绘、统计和运算,所以更重视逻辑推理思维的训练。
实际上,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现代语文课程教学要适应新课程观念的要求,必须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需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为民先生就曾强调说,一张语文试卷,无非包括两样东西:一是语文知识,二是思维方法。
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本质。
文学作品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科技文章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作文的立意深浅是思维的差异造成的。
句子衔接与病句修改、语序调整与句式变换、仿造句子与修辞辨析、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无不与思维有关。
当然,高考不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唯一正确的方向,但它却能充分显示语文教学对本身发展的思考。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既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比较能力,也包括概括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等。
列宁曾说过“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
”“学习逻辑是很重要的。
”否则,在现代社会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学生如果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话,其对信息的思维判断力也相对较弱,直接导致自己错失许多成才的机会;许多人也因逻辑思维混乱,在表述现象、回答问题或开展相关研究时,只注重跟着文字感觉走,不知如何表述自己的所感所悟,甚至概念不清、表述不明确、推理不科学、论证不规范的情况时常发生在自己的作品中。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其他素质的发挥。
因此更应该抓好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只靠语感开展语言、文字交流与对话的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思维规律,学会自觉而正确地运用思维规律。
这样,在日常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中,中学生能够较快的准确把握文章的脉络及主旨;
能够迅速而有效地理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到判断更为恰当,推理更合乎事理逻辑。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要任务是改变教师观念!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摆正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语文课程中的合理位置。
逻辑思维不同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够直接形成灵感、顿悟,但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的思维形式。
近些年来,现代语文和古代汉语的知识越讲越细,越讲越深,相关的科目训练也越来越多,就拿高考来说,一份高考语文试卷,有一篇科技文阅读,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还有一首古代诗歌鉴赏阅读题。
所有阅读题总分就是64分。
所占比重超过全卷分数的三分之一。
但我们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却未见得有根本的提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未能得到有效实施。
许多语文教师的教育方式目前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字、词、句等知识点的教育和语感教育上。
逻辑思维更重视概念的明确、过程的推理与判断、章句的先后逻辑关系等等,它是学生提高自我学习效率的基本素质。
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只有扭转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工程才真正开始。
其次是教给思维方法。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我们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二结束,语文课堂教学的材料主要是一篇篇经过历史沉淀后选出的名家名作,教师就是要通过这一篇篇名作的赏析去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思维方法的核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是联想、想象,纵横比较等思维方法。
所以我们要透过优美的文字学会思维方法,进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由眼前荷塘的荷花想到采莲的事情,又记起《西海曲》里的句子;由眼前的荷塘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而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绿》中
的联想更有特色,由梅雨潭的绿联想到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联想到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联想到西湖与秦淮河的波。
又如有位教师在教《孔雀东南飞》总结时讲:“如果刘兰芝没有举身赴清池,焦仲卿也没有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能有什么结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使学生合理想象。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
唯有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不是一味的赶进度,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会求知的最终目的。
只要我们真正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我们的教学方法肯定会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