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逻辑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强调的是一个思想标准,一种解读方式,一个标准答案。作文教学则过分强调与做人的关系,造成“千人一面编作文,异口同声唱高调”的痼疾,难见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因此语文教学更多的关注的是其思想意义和价值,而忽视了其思维价值。数理化教学课程因需要测绘、统计和运算,所以更重视逻辑推理思维的训练。实际上,这种看法有失偏颇。现代语文课程教学要适应新课程观念的要求,必须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需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为民先生就曾强调说,一张语文试卷,无非包括两样东西:一是语文知识,二是思维方法。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本质。文学作品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科技文章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作文的立意深浅是思维的差异造成的。句子衔接与病句修改、语序调整与句式变换、仿造句子与修辞辨析、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无不与思维有关。当然,高考不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唯一正确的方向,但它却能充分显示语文教学对本身发展的思考。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既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比较能力,也包括概括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等。列宁曾说过“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学习逻辑是很重要的。”否则,在现代社会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学生如果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话,其对信息的思维判断力也相对较弱,直接导致自己错失许多成才的机会;许多人也因逻辑思维混乱,在表述现象、回答问题或开展相关研究时,只注重跟着文字感觉走,不知如何表述自己的所感所悟,甚至概念不清、表述不明确、推理不科学、论证不规范的情况时常发生在自己的作品中。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其他素质的发挥。因此更应该抓好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只靠语感开展语言、文字交流与对话的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思维规律,学会自觉而正确地运用思维规律。这样,在日常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中,中学生能够较快的准确把握文章的脉络及主旨;
能够迅速而有效地理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到判断更为恰当,推理更合乎事理逻辑。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要任务是改变教师观念!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摆正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语文课程中的合理位置。逻辑思维不同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够直接形成灵感、顿悟,但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的思维形式。近些年来,现代语文和古代汉语的知识越讲越细,越讲越深,相关的科目训练也越来越多,就拿高考来说,一份高考语文试卷,有一篇科技文阅读,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还有一首古代诗歌鉴赏阅读题。所有阅读题总分就是64分。所占比重超过全卷分数的三分之一。但我们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却未见得有根本的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未能得到有效实施。
许多语文教师的教育方式目前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字、词、句等知识点的教育和语感教育上。逻辑思维更重视概念的明确、过程的推理与判断、章句的先后逻辑关系等等,它是学生提高自我学习效率的基本素质。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有扭转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工程才真正开始。
其次是教给思维方法。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我们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二结束,语文课堂教学的材料主要是一篇篇经过历史沉淀后选出的名家名作,教师就是要通过这一篇篇名作的赏析去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思维方法的核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是联想、想象,纵横比较等思维方法。所以我们要透过优美的文字学会思维方法,进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由眼前荷塘的荷花想到采莲的事情,又记起《西海曲》里的句子;由眼前的荷塘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而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绿》中
的联想更有特色,由梅雨潭的绿联想到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联想到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联想到西湖与秦淮河的波。又如有位教师在教《孔雀东南飞》总结时讲:“如果刘兰芝没有举身赴清池,焦仲卿也没有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能有什么结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使学生合理想象。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唯有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不是一味的赶进度,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会求知的最终目的。只要我们真正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我们的教学方法肯定会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