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那个星期天》优秀教案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精讲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盼望的故事,文章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在一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现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本课不同于前一课《匆匆》直接表达情感,而是侧重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本单元是习作单元,通过本课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方法练笔的兴趣,为习作做准备。

本课节选自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小说《务虚笔记》,语言质朴,笔触细腻,情感真实。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的独特之处,用孩童视角体验、观察、感受生活,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反复体会表达的效果,在语境中习得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写“媚、砖、蚁、叨、绊、耽、揉、绽、惶、吻、偎”13个生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3.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18个词语,多种方法巩固生字识写,通过归类辨析等方法,对易错字、多音字等进行深入学习。

2.读懂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伴随时间推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

1.生字词识写辨析。

2.读懂课文,整体感知“我”一天心情的变化。

3.抓住时间推移和心情变化两条主线,梳理心情变化图。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作者的写作特点,感受“我”一天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进课文。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跟盼望有关的故事——《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节选自著名作家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二、作家简介,铺垫阅读。

史铁生,中国杰出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三、生字学习。

1.本课生字较多,我们来认读一下,跟老师读一遍词语:

明媚蚁穴耽搁揉动绽开

亲吻依偎沉郁惊惶念念叨叨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词语,想一想词语的意思。下面要考考大家,老师说词语意思,大家猜猜是哪个词:(1)景物鲜明可爱——明媚。(2)耽误拖延——耽搁。(3)低沉郁闷——沉郁。(4)不停地说话——念念叨叨,注意“叨”字是个多音字。[ dāo ]〔叨叨〕没完没了地说。

[ tāo ]谦辞。表示受到(别人好处):~教。

3.请注意“依偎”的“偎”字读一声,依偎就是亲密地挨着,紧靠着。偎字是形声字,

据说古时候的畏字,像一个长着鬼头虎爪的怪物,很是吓人,让人畏惧。后来演变成今天的畏字,大家注意下面的虎爪是很锋利的,而且都向右面挥舞,书写的时候要写得舒展漂亮。师生一起写。

4.“吻”字的本义就是嘴唇,动词可以表示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所以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右边的勿字里面是两个撇,好像两片靠近的嘴唇。这两个撇的起笔在横折弯钩上,第二个撇比第一个撇略长。同学们练习写两个吻字。

5.再看看课文中的这些词语,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春天明媚的阳光急遽变化的光线孤独惆怅的黄昏消逝的光线

史铁生的语言富有诗意,往往带给读者丰富细腻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走进那个星期天!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把体现顺序的关键词句画出来。

(二)反馈

课文写了“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从喜悦到失望伤心的经历。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出示关键语句:早晨、上午、下午、黄昏。

五、默读课文,感悟心情。

(一)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些时间里“我”的心情都是怎样的,从哪些

1.大家画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词了吗?

联系上下文,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怎样变化的?同学们可以交流交流。

2.出示填好的学习单。

六、浏览课文,感受童心。

我的心情为什么发生变化呢?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一)早上心情愉快。

出示语段: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

简短的对话,符合儿童语言特点,跑、站、藏都体现了出门玩之前的喜悦、高兴、等待。

(二)上午焦急兴奋

出示语段: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这段话从孩子的视角看母亲,还没有母亲腿高的孩子,期待出去玩的心情是多么迫切,追着、绊着、绞着母亲忙碌的腿,他多么希望这两条腿能停下来,可是母亲一直忙碌着。让我们跟作者一起走进孩子的记忆,感受这份期盼。

(三)下午失望无奈

三个“一声不吭”代表了“我”心情的变化,从盼着,到焦急地心存期盼,再到期盼落空,明白了今天是没有希望再出去了,心情由之前的等待变成了失望。

虽然,一天之中男孩的心情不断在变化,但有一样始终没有是没有变的,是什么?是他人生的第一次——盼望(出示:盼望)一段流逝的时光,一个永远在忙碌的妈妈,一个始终盼望着外出的孩子共同构成了——那个星期天。

我们再来读第一段: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作者如何把第一次盼望的情感表达得细腻感人,真实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在不同时间里的心情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巩固生字识记。

2.反复品读重点语段,结合课文插图等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借助人物、事物、景物变化表达情感的。

3.比较《匆匆》一课在情感表达上和本课的异同。

教学重点:

1.品读文中用具体事例、内心独白和景物变化表达情感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融情于人、事、景的写法。

2.懂得表达真情实感不仅是写作的要求,还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多种形式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试着运用这些方法表达情感。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