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牛郎织女
苏教版十一册13课牛郎织女

文化传统的体现
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 社会,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生活 的观察与思考。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对忠贞不渝 的爱情和家庭生活的向往。
民间传说的流传
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经过口口 相传和不断加工,逐渐形成了完整的 故事情节。
故事发展
01
02
03
3
牛郎织女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需要勇气和坚持,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克服困难,实 现美好的爱情。
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 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他们因 为身份和地位的差异而无法在一
起。
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通 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
了美好的爱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社会不 公,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反抗,
专横霸道
王母娘娘对天宫的管理非常严格, 不容许任何人违背她的意愿。她总 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顾及他 人的感受和需要。
04
牛郎织女的故事寓意
对爱情的追求
1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坚 守,即使面临种种困难和阻挠,他们仍然坚定地 追求着彼此。
2
这种对爱情的追求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真挚情感的 向往,也揭示了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
牛郎织女
目录
• 课程导入 • 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 • 牛郎织女的人物分析 • 牛郎织女的故事寓意 • 课程总结与思考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讲述了牛郎和织女两人在天上和人间发生的 爱情故事。这个传说在中国文学、艺术和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经过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 现今广为人知的故事情节。
(精选)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 牛郎织女课件 苏教版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 怎样度过的?
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 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 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 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 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 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 织女的传说故事,描述了织女一边织布一边 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女子离别相 思之情。
再见!
19.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挖了个坑,然后义无反顾的跳进去。坑是自己挖的,跳也是自己跳的,最后爬不出来的也是自己。 12.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42.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 15.不想认命,就去拼命!付出就会有收获,或大或小,或迟或早,始终不会辜负你的努力!有一种落差是,你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自己却不敢开始!立即行动,永远不晚! 41.我们总是把陌生人给的一些小恩小惠当做是大恩大德,却把身边那些死心塌地对你好的人当做理所当然。 33.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92.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4.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27.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 68.不是因为生活太现实,而对生活失望;而是知道生活太现实,所以更要用心的活下去。给自己一个拥抱。 43.当你成功了,怎么说都是对的!因为,大家看见你台上的风光、头顶的光环!没成功的时候,怎么解释都是错的,因为人们相信眼见为实!所以,你就埋头干吧,别把时间浪费在解释上!没有委屈 就没有成长,没有挫折就没有成功! 59.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56.你要做的就是让成功的速度大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55.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44.你现在活的越欢,将来命运越会给你拉清单。 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最美好的日子。 37.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31.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以修进为本,学会求知。以道德为本,学会做人;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 66.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六年级第13课《牛郎织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银汉迢迢暗度。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金风玉露一相逢,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便胜却、人间无数。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相关资料:
1.“民间故事”简介
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
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3.有关诗歌
迢迢牵牛星鹊 桥 仙
(无名氏)东汉秦观 (宋)
霎时间 顷刻间
一瞬间 一刹那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4”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评价,示范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任务驱动:
2.导学。(随学情调整)
(1)说说课文中讲的小故事。
(2)给故事加小标题。
(3)说说每个小故事中的主人公。
第四板块:品读第一段
1.任务驱动:
2.导学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分别读读这几个小故事,试着为每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
(3)自学时间:5分钟。
2.展示。(7分钟)
故事一:(1-2)相依为命
故事二:(3-5)结为夫妻
故事三:(6-7)临终叮嘱
故事四:(8-10)隔河相望
习单:
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13 牛郎织女》公开课课件_4

3-5:老牛指点 两人相识 结为夫妻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 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 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 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3-5:老牛指点 两人相识 结为夫妻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 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 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 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 一年一度相会。
——南朝(梁国)殷芸《小说》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听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感受 牛郎织女夫妻情深。
默读第7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动的词句。
“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 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 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
小组讨论:
从第8-10自然段,你读出了一个怎样 的王母娘娘?
《诗经 小雅》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qì)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huàn)彼牵牛,不以服箱。
织女是个怎样的人?
3-5:老牛指 两人相识 结为夫妻
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 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 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 那就是灿烂的云霞。
3-5:老牛指点 两人相识 结为夫妻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 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 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 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 妻子。
13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牛郎:勤劳善良,富有爱心,勇于追求幸福生活。
织女: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向往美好生活。
王母娘娘:专横毒辣,残暴无情。
老牛:知恩图报,忠厚善良。
喜鹊:助人为乐。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写的抒情散文。
让我们感受到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放、茂腾腾、朴实、沉稳、安静的性格。
让我们感受到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本文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13牛郎织女

为什么写《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银河
织女星
牛郎星
迢迢牵牛星
【朝代】汉
tiáo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zhuó
zhá
zhù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mò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 年年织杼(zhù)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遂废织纴(rèn)。天帝怒,责令 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 一会。”
《孟姜女》“孟姜女的真情感动了天地,一时间电闪雷 鸣,长城不断倒塌,她在倒塌的城墙里,找到了万杞良的 尸骨和葫芦坠。招魂台上,孟姜女在祭奠亡夫之后,一跃 跳入东海,追随她的爱人,去了。”
为什么写《牛郎织女》这个爱情故事?
为什么写这些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就是要表达人与人之间,人与 万物之间,追求和谐生活与美满感情的决 心,歌颂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荆楚岁时记》
故事名称
《牛郎织 女》
《白蛇传》
《孟姜女》
《梁山伯 与祝英台》
牛郎
许仙
范桤良 梁山伯
Hale Waihona Puke 男主织女白素贞 孟姜女 祝英台
女主
主要人物 老牛
小青
孟老伯 师母
红娘
王母娘娘 法海
马文才 秦始皇
追求美满的爱情, 向往美好的生活。
第三者
《牛郎织女》“七月七日晚上,满天喜鹊向着天河扑去, 搭成一座鹊桥。牛郎一手拉着金哥,一手拉着玉妹上了桥, 织女也从桥那边过来了,走到鹊桥中间,一家人相会了。”
《白蛇传》“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 终打败了法海,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 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课文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课文内容13 牛郎织女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
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
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
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
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
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
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
忽然,远处传来轻盈的欢笑声,牛郎循着笑声望去,只见湖边有几个姑娘正在嬉戏。
过了一会儿,其中的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
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
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几杯美酒,靠在宝座上睡着了。
织女和众仙女见机会难得,便一起飞到了人间。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
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
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
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
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
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
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的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
13牛郎织女

13 牛郎织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2.从表达方法上,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牛郎与老牛的感情深厚。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读准“牛郎”)2.介绍这是一则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二、了解作者资料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自学生字,疏通课文1.学生自学生字词语,检查生字是否读准。
嫂子牛棚衰老趁机挣扎波涛汹涌舔舔手拽着嬉戏衣裳彩锦笑嘻嘻眉开眼笑心急如焚2.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主要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给人物简单归类:“人”类:牛郎与兄嫂;“神”类:王母与织女“动物”类:老牛和喜鹊“人间”:牛郎与兄嫂的故事;“天上”:王母与织女的故事小结:民间故事用奇异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种种关系,从生活出发又可以超越现实,往往包含着超自然,异想天开的成份,老牛做媒、喜鹊搭桥就是表现手段。
13牛郎织女

相识——相守—— 遭阻——分离——化生
抓住文章的脉络就像人 的骨架,我们把他叫做“叙 事结构”。
先秦时代中《诗经· 小雅· 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彼织女,终 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 牛,不以服箱。” 这首诗是讽刺统治阶级以及那些贵 族,像织女那样“不成报章”,像牛郎 那样“不以服箱”,不劳而获的。 真正形成完整的爱情故事,是在魏晋 南北朝时代。但这个时候的爱情故事还 是发生在神仙之间。
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 绵绵不绝,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最终还是 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 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 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荆楚岁时记》里的一段: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 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 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 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人们同情他们的爱情,感慨牛郎织女婚姻 的不自由,越来越把“织女当作人间恋慕的对 象”,渐渐地把这则故事从神仙间的恋爱,发 展为人神之恋了,于是就有了民间的牛郎织女 追求美满爱情的故事。
迢迢牵牛星
东汉· 佚名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1迢迢(tiáo):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 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 在银河南。 2.皎皎:明亮。河汉:即银河。河汉 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3.擢(zhuó):伸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4.札(zhá)札 弄机杼: 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 的织布声。 5.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 大东》 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 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 相思,而无心织布。 脉脉(mò mò):含情凝视的样子。
13牛郎织女12

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划分段落:
人牛情深
(1—2)
相识相恋
(3—5)
幸福美满
(6—7)
王母阻隔
(8—10)
鹊桥相会
(11—12)
• 根据小标题简述故事主要内容
人牛情深 相识相恋 幸福美满 王母阻隔 鹊桥相会
故事主要内容 孤儿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老牛介绍牛郎认识
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 织的美满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抓织女回天庭。 牛郎挑着两个孩子追织女,被王母娘娘划的天河 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只有在每 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四大民间故事是指:
牛郎织女 孟姜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学习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 文了解词语含义。
•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3.理清故事脉络,并能简述故事 的主要内容。
• 剩饭 衣裳 舔舔 轻盈 • 循着 嬉戏 彩锦 装饰 • 遭遇 衰老 天庭 跌倒 • 拽着 搭救 玉簪 心急如焚 • 波涛汹涌 暴跳如雷 • 严0分钟)
• 1.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划分段落: 人牛情深 相识相恋 幸福美满
王母阻隔 鹊桥相会
• 2.讲一讲:根据小标题简述故事主要内容。
要求:学习小组长组织好本组的同学练 习讲述,能力强的可以先说,其他同学认 真听,要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连贯地讲述, 待会儿,请每一组的同学号的同学练习讲 述。要比一比,那一小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13课《牛郎织女》苏教版

(一)学生特点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神话传说故事。此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习惯上,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但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启发。
(二)学习障碍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互动反馈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分析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反思课堂互动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寻找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3.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解析课文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接着,我会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牛郎的勤劳、织女的善良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品质。此外,我会通过讲解课文中的优美文字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1.通过多媒体展示,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神话传说的了解和看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分析课文结构、解读生字词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4.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和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这些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现代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3牛郎织女∣苏教版(共21张PPT)

牛郎织女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正确书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民间故事,探究古代人民的智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并为之斗争的精神。
课堂导入
节日连连看
质疑:喜欢过节吗?喜欢哪些节日呢?
追问:“对了!那同学们又清不清楚每个民 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呢?下面老师就来考考 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课堂导入
节日连连看
七夕节 端午节 重阳节 元宵节 中秋节
五月初五 正月十五 七月初七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吃粽子赛龙舟 登高插茱萸 赏月吃月饼 拜月乞针线 看灯吃汤圆
真是“回头不见亲人面,云也落泪风也悲。”但是,不管 忍受多么大的痛,织女却始终没有后悔过。
课文讲解
阅读赏析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这边,织女在天河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 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1) “日子久了”,到底有多久?(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甚至永 远)你从这个词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嫂子 挣扎 玉簪 心急如焚
课文讲解
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哪些主要人物?
1、相识前 2、相识中 3、相识后
课文讲解
第一部分 相识前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牛郎是怎样的孩子?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学生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小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 分析探究:老师与同学共同分析课文找出上述问题 的答案。
13、牛郎织女

13、牛郎织女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重点难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课“四”这个数字很有意思,在我国历史上有“四”大名著、“四”大美女、“四”大发明,还有“四”个著名的民间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
板书课题:13、牛郎织女二、检查预习1、认读生字,每字组两个词语,指导难写字。
2、检查朗读。
3、谈收获、质疑三、精读感悟,披文入情㈠出示: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学习要求:1、读默课文,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互相有感情地朗读画出来的句子,谈感受。
3、小组长安排组员每人选择一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体会。
4、小组推选代表,完成后,组长组织坐好,准备交流。
(二)学生讨论1、读一读要求。
2、根据“学习要求”先自主学习,再在小组内交流,根据老师的点拨、指导,最后整理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3、交流感悟,结合文中的语句,深入认识牛郎、织女、王母娘娘、老牛的性格特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好老牛的两次话,体会老牛和牛郎的深厚感情;还要读好织女被抓走时的段落,体会织女和牛郎被强行分散后的痛苦心情。
(三)精讲点拨1、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补充、点拨,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出示“拓展链接”,认识织女形象,说一说古文的意思。
对比课文,说一说你喜欢那个织女,(古文原文)略。
3、小结。
四、巩固拓展1、读《主题丛书》中的有关介绍“七夕节”的文章。
2、补充诗句3、播放视频《牛郎织女》4、小结。
五、作业。
读《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板书设计13、牛郎织女牛郎勤劳心地善良同情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织女勤劳善良向往自由憎恨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无情无义教学反思准备这一课时,我着实费了一番脑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会牛郎的悲惨命运和勤劳、善良的本性。
2.体会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进一步体会牛郎的心地善良。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
专制、凶狠、残暴。
4.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写牛郎一家被王母娘娘拆散和牛郎织女勇敢的抗争。
四、复述故事
1.练习复述故事,想想怎样复述得更有条理?
[让学生自己总结按照提纲复述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里复述故事,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
[一定注意让每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老师要参加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复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2.体会牛郎与织女之间的感情。
3.认识“王母娘娘”的性格特征。
四、练习复述故事
1.明确方法:按照提纲练习复述。
2.同桌之间练习。
五、巩固延伸
1.对课文进行总结。
2.交流其它民间故事,拓宽文化视野。
一、复习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后,请学生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对牛郎的初步印象。
二、分析第二部分。
1、文中第十段是插叙,有何作用?
交代了织女的身世、遭遇和向往。
2、课文是怎样描写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喜欢?有何作用?
明确:课文有一个排比句,渲染织女对劳动、家庭和乡村景物的喜欢,表明她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这样写与织女在天上没有自由、没有幸福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分析第三部分。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3.牛郎织女
共几课时
共2课,第1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理清课文思路。
3.初步感受牛郎勤劳、善良的性格特点。
教
学
重
难
点
1、重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理清结构。
2、难点:对民间故事特点的理解。
教
学
三、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讲了什么?第二部分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牛郎的哥嫂是怎样虐待牛郎的?
明确:叫牛郎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哥嫂独占父亲留下的家产,把他赶出了家门。
默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以下问题(幻灯出示)。
1.这一部分作者写了哪四层意思?
先写王母娘娘下凡捉拿织女;次写牛郎披上老牛的皮上天追赶;再写被王母娘娘画下天河阻隔,最后写牛郎织女争得“鹊桥相会”的权利。
2.牛郎听说织女被抓走,采取了哪些做法?
急赶回家,披上牛皮,挑着孩子,追上天去。
3.王母娘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3.了解民间故事及特点:
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口头文学作品,由于它反映劳动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就广泛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
特点:它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五、总结本课教学。
作业
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一至三题。
3.完成《练习册》一至二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3.牛郎织女
共几课时
共2课,第2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初步学会阅读、分析和复述民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叙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2.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并为之斗争的精神。
资
源
教学课件、民间传说故事
预
习
设
计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
3.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随着教师语言描述进入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
1.学习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4.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三、默读课文
1.尝试概括事的主要内容。
2.给故事的每个部分列小标题,从而理清故事的脉络。
3.会复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阅读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复述故事。
教
学
资
源
教学课件
预
习
设
计
1.练习复述故事。
2.搜集其它的民间故事。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了解插叙的作用。
2.体会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向往之情。
从牛郎被歌嫂虐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态度的丑恶和人情的淡薄。
2、牛郎和老牛的亲密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吃的草干净,喝的水干净,牛身上干净、牛棚里干净”,对牛精心饲养、关怀备至。
老牛对牛郎明白理解,对牛郎的哼曲、说话、商量事情等都能了解。
写老牛和牛郎的亲密关系,既反衬了牛郎孤苦无依的苦闷,突出牛郎命运的不幸,又表现了牛郎善良、勤劳的品质,为下文牛郎与织女的结合得到老牛的帮助埋下伏笔。
五、巩固延伸
1.你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家喻户晓?
[感悟到课文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2.交流其它的民间故事的资料。
作业
设计
1.把牛郎织女的传说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2.完成《补充习题》剩下的题目。
3.选做《练习册》剩下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