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习岳麓版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习岳麓版

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105分)1.(2018课标Ⅰ)[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

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

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

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

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

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11分)答案(1)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

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

2.(2018课标Ⅱ)[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

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

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整合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单元整合课件

-11-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考点 试题年份
分布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课标
古代中 国的历 史人物
课标全 国Ⅰ,47 课标全 国Ⅱ,47
全国 Ⅱ,48 课标 全国 Ⅰ,48
课标全国 Ⅰ,48
近代中
课标
国的历
全国
史人物
Ⅲ,48
现代中 国的历 史人物
课标全 国Ⅲ,46
2014 年
课标全国 Ⅰ,48
-18-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3.(2017课标全国Ⅲ,46)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 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 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 ,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 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 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 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 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 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 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 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 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据《史记》等
-15-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 因。 (参2)考根答据案材:料(1)并对结儒合者所所学崇知尚识的,简礼析乐季与札经出典使有在精文深化的融理合解方;挂面剑的于意墓义, 。 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 ;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名人季札。题目材料反映了季札的文化观和守 信、拒绝王位等信息。第(1)问要求说明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 “原因”,实际上就是比较儒家思想与季札行为的契合点,因此,从 儒家思想的“礼”“信”“义”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围绕季 札出使的“文化意义”设问,材料中以吴国代表江南文化,从文化 交流、文化认同等方面回答即可。

新教材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1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新教材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1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专题检测191.(2020·海南海口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光绪十九年(1893),之洞请立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

他奏称:“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

亟应及时创设学堂,先选两湖人士,肄业其中,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以期教育成材,上备国家任使。

学堂初设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门,每门计划招收二十人。

光绪二十二年以后,开课语种为英、法、德、俄四科,后又增设日语。

每科学额三十名,录取条件是“以华文为根底,以圣道为准绳。

”除饭食、书籍、纸笔等均由学堂供给外,每人每月给膏伙银5两。

后取消了膏伙银制度,而根据成绩优劣发放奖学金。

五年毕业后,必须以所学外语才能为国效力。

保借端“改习卑下之业,甚或不自爱惜,受洋行雇充翻译”,必须缴还所有学习费用。

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派出湖北第一名公费留日学生。

以后又陆续派出大批学生赴日学习实业、师范、法律、警察、军事。

“据光绪三十三年的统计,留日学生全国各省共计5 400多名,湖北所派学生即有1 360名,占了四分之一,湖北在当时有先进省之称。

”——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之洞的教育实践及其影响。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光绪十九年(1893)”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是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探索国家出路的需要;根据材料“……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可归纳出洋务如火如荼,急需人才。

(2)实践:根据材料“先选两湖人士,肄业其中,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以期教育成材,上备国家任使”可归纳出张之洞以务实态度办教育。

能与朝廷沟通,又立足现实,量力而行;根据材料“学堂初设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门,每门计划招收二十人。

光绪二十二年以后,开课语种为英、法、德、俄四科,后又增设日语”可归纳出办学规模、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教育形式都顺序渐进;根据材料“除饭食、书籍、纸笔等均由学堂供给外,每人每月给膏伙银5两。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9讲 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9讲 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

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9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9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的全部内容。

代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限时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则天,名,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则天为后,皇后正式易人。

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

上元元年(公元674),她(武则天)向高宗提出十二条建议:(1)劝农桑、薄赋徭;(2)给复三辅地;(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6)广言路;(7)杜馋口;(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9)父在为母服齐哀三年;(10)上元前勋官己给告身者无追核;(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高宗曾下诏实行……-—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长孙无忌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令族(世家大族)”,骆宾王斥武则天“地实寒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摘编自《资治通鉴》(1)依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所表“十二事"的内容及作用。

(9分)(2)你如何认识材料二中长孙无忌、骆宾王与司马光对武则天作出的不同评价?(6分)解析:第(1)问中的内容依据材料概括回答即可。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部分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通关模拟演练(含解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9·上饶模拟)材料一范文澜对孔子的民族关系思想曾做过精辟论述:“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

裔指夏以外的地,夷指华以外的人,区分很明显,中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含义还是在于文化。

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被称为蛮、夷、戎、狄.”材料二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加之最高统治者为满人……雍正帝有言:“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生民之主,则所以蒙抚爱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而中外臣民既贡奉我朝以为君,则所以归诚效顺、尽臣民之道者,万不得以华夷而有异心.”(《东华录》雍正七年九月癸未上谕)“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大义觉迷录》卷一(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民族关系思想并说明其依据.(2)根据材料二归纳雍正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一“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根据材料一中孔子对周礼的尊崇和对少数民族的称谓进行作答。

(2)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二中“万不得以华夷而有异心”归纳;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多民族统一国家、民族融合和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民族关系思想: 华夷有别,尊华贬夷。

依据:对华夏文化高度发达的优越感和对本民族地区文化的高度认同感.(2)民族关系思想:华夷一体。

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巩固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需要。

2.(2019·怀化模拟)材料赵佗,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秦统一六国后,“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

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赵佗任龙川令,他“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9讲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9讲 中国历史上的任务课件

2.从题型看:应新课程高考的要 求,以非选择题为主,选择题极
专 题 讲
少涉及,但有些省份以此部分为 座
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 必考内容,也出过选择题。
毛泽东、 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
邓小平 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
点 互
神。
3.从命题角度看:一是从当今国
家统一和台湾问题的热点出发,
课 时


动 探
序。孔子要求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
踪 训


“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第22页
选修部分 第19单元 第39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2)“ 仁 ” 的 思 想 : 仁 是 处 理 人 际 关 系 的 最 高 准 则 。 “仁”即 爱人,即爱别人,爱众人,尤其要爱惜民力。这种 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
师 专

②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成君子”,不仅具
讲 座
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 兼济天下 。

③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时互Leabharlann 动④内容:《诗》《书》《礼》《 乐
》《易》
跟 踪
探 究
《 春秋
》,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
训 练
第24页
选修部分 第19单元 第39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名 师 专 题 讲 座
会,反对
苛和政 任意刑。杀
考 点
(3)中庸思想:认为“过犹不及”,应采用“ 和而不
课 时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的言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富,人之所欲…… 人亦孰不欲富贵”;“得其民(民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柏拉图的言论:“欲望或许在我们大家身上都有”,这种“欲望事实上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里都有”。

柏拉图说“吃饱饭以后应该讲道德”。

他提出创立一些城邦“首先,最重要的是粮食,有了它才能生存”.“第二是住房,第三是衣服,以及其他等等。

”――摘编自《孟子》、柏拉图《理想国》材料二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柯,字子舆,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学大师,著有《孟子》一书,是继孔子以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其思想对欧洲产生过巨大影响,以致波普尔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柏拉图”条目中说,“柏拉图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非柏拉图的。

”孟子与柏拉图生活年代大致相同,思想亦有诸多相通之处。

⑴据材料一概括孟子与柏拉图思想的异同点。

(2)孟子与柏拉图各处于怎样的时代?时代特征与二人思想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共和国的危险来自多方面,除国内时起时伏的王党叛乱、平等派的闹事之外,最大威胁来自法国与荷兰,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与查理一世有亲缘关系,对英国的事变耿耿于怀。

爱尔兰与苏格兰也公开打起造反的旗帜,他们拥立查理一世的儿子为新国王,向英国革命发动挑战。

军队不得不投入几条线的战斗,以保卫共和国,同时也保卫革命。

1650年9月,克伦威尔在邓巴尔击败苏格兰军主力,取得重大胜利。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4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考点训练:4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版含解析

考点训练4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题组一模拟大题]1.(2018 ·西赣州模拟江 )[ 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资料《剑桥中国隋唐史》以为,隋文帝创始了一致场面,又成功地稳固了一致场面,重点在于他发挥了混淆意识形态的作用。

从十六国到北朝,南下的北方民族的汉化过程中,儒家思想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隋文帝致力于提升儒家思想的地位,以保护一致,倡导汉儒的思想、风俗、礼仪,包含帝王正统化的礼仪程序、遵守孝道的儒家伦理以及经学教育,使南北都能完成共鸣。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法家思想。

隋文帝以为治乱世一定用法,他的重要辅助大臣高颍被《通典》的作者杜佑赞美为管仲、商鞅一类的人物。

混淆意识形态的另一方面是佛教思想。

隋文帝的崇佛,不是个人的崇奉,而是针对北周武帝灭佛惹起百姓讨厌而采纳的政治手段,他的很多与佛教有关的活动都显示了理想君主和佛的保卫者 (转轮王 )的作用,以及乐善好施的施主(大檀越)的作用。

鉴于南北朝期间不论北方与南方佛教崇奉都盛极一时,隋文帝的这类措施,明显有助于漫长的分裂场面的结束与一致场面的形成。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纲要》(1)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是怎样发挥混淆意识形态作用的。

(2)依据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归纳隋文帝的主要贡献。

答案(1)提升儒学地位,促使民族交融,使南北完成共鸣;重视法治,重用人材;尊敬佛教,适应民心。

(2)一致了全国,结束了长久战乱场面,为隋唐的繁华确立了基础;推进了儒学和佛教文化的发展;创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对后代影响深远。

分析第(1) 问,隋文帝发挥混淆意识形态作用的措施,能够依据资猜中的“ 隋文帝致力于提升儒家思想的地位,以保护一致”“ 隋文帝以为治乱世一定用法”“ 隋文帝的崇佛,不是个人的崇奉,而是针对北周武帝灭佛惹起百姓讨厌而采纳的政治手段”等信息剖析归纳得出。

第 (2)问,隋文帝的主要贡献,依据资猜中的“ 隋文帝创始了一致场面,又成功地稳固了一致场面”“ 隋文帝的这类措施,明显有助于漫长的分裂场面的结束与一致场面的形成”等信息,并联合所学从一致全国为隋唐的繁华确立了基础、推进儒学和佛教文化的发展、创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影响后代等方面往返答。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达标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达标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达标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

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

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

此安边之策也。

”温彦博以为“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

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

”……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

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

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分别归纳提炼材料中的三种“民族政策”观点。

(2)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解析(1)根据材料“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永空塞北之地”“突厥虽云一国……此安边之策也”“全其部落……策之善者也”“授以生业……何后患之有”进行分析归纳。

(2)从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融合、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等角度来回答。

答案(1)观点:①主张强行内迁少数民族于中原的策略,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

②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

③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

(2)评价: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团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融合,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主要业绩 (1)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力排众议,毅然下令撤藩,并亲自指挥平叛。同 时他大胆任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 (2)接管台湾:1681年,康熙帝抓住郑经(郑成功的儿子)死后,其子年幼、 部属内讧、台湾政局不稳的时机,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率两万余水 师,攻克澎湖,统一台湾。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还设总兵、 副将驻守台湾、澎湖。 (3)平定准噶尔叛乱:康熙帝下令出兵平叛,三次御驾亲征,平叛取得胜利。

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欧洲: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 方,《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欧洲一些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 启发。
(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及贡献 (1)政治:反对民主,主张实行寡头政治;著有《理想国》,他心中的理想国 家,由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组成,要各具其德,各守其位,由哲学王统 治。 (2)哲学: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 映。 (3)教育:创办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文化素质,促进了教育及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唐代专科学校的出现,在中 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民族关系: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经 济、文化交往。 (6)对外政策:友好开放,导致对外交往盛况空前。
2.功过评述 (1)唐太宗的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升平景象,形成了“贞观之治” 的局面。 (2)其晚年的反省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借鉴。唐太宗对自己一生 “功大过小”的评价是贴切的。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 1.主要功绩: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 (1)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 新、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 (2)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唐太宗继续推行均田制,输绢代役不再 有年龄限制,并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戒奢从简,太宗贞 观前期力倡节俭,减轻了社会负担,亦有助于经济发展和政风廉洁。 (3)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制定《唐律》。 (4)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这些文化措施提高了官员的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解析)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非选择题1.(2019河北张家口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为人处世,刚正不阿。

为了国计民生,敢于直言极谏,不怕贬官,不避刑戮。

骂高若讷,驳吕夷简,其意气之盛,至今令人神往。

及遭陷害,力请辩诬,襟怀坦然,难进易退。

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正派的作风,才具有朴实的学风。

他做学问,力求真实,不立异论。

为学如此,为文也是这样。

他主张文章要“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反对“好为新奇以自异。

”他既不赞成唐代元结和樊宗师的“以怪而取名”,也曾力矫当时“以诡异相高”的所谓“太学体”。

欧阳修自己的文章写得平易自然,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

古人所谓“其身正,下令而行”,欧阳修自己的文风正是起了这样的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欧阳修的个人特色。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的贡献。

(7分)答案(1)刚正不阿,直言极谏;作风正派;注重实学,文风朴实;文以载道。

(2)崇尚气节与正义,凸显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宋代学术实学实用,为儒学创新奠定基础;于文学、史学皆有成就,推动北宋文化发展;关注政治得失与民生疾苦,推动北宋中期社会改革。

2.(2019 河南安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年),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

在其多方面的贡献中,有关农学成就最大。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中。

《农政全书》共60卷,分12部分,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

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

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如《水利部》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专门介绍17世纪初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4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4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对应学生用书第296页)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孔子(1)政治思想①“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克己复礼”“正名”。

③以德治国,以德化民。

(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3)思想影响①对中国: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2.柏拉图(1)哲学思想——理念论。

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2)政治思想①《理想国》: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构成,国家统治者必须懂得哲学。

②《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认为先有事物后有理念,世界万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具有唯物色彩。

(2)创立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在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众多学科中,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是“最博学的人”。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孙中山(1)贡献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2.甘地(1)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受英奖章、改穿土布。

③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④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2)地位①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五、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020届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同步选考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用书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同步选考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用书含解析

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1)完成统一的原因①根本原因:顺应时代潮流,即安定统一的时代呼声。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加深人民的苦难,人民渴望统一)②秦国自身:商鞅变法,实力大增。

③秦王嬴政:坚韧刚毅、敏锐迅捷、锐意进取、胸怀博大,重用人才,策略得当。

(2)活动与贡献(3)评价①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④有利于民族融合。

⑤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4)秦朝灭亡的原因①秦始皇的暴政。

②秦二世倒行逆施,加剧了社会矛盾。

③农民起义的打击。

(5)启示:一个政权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2.唐太宗(1)活动与贡献(2)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①盛世局面作用: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治国策略作用: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民族政策作用: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④对外政策作用: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秦始皇与唐太宗的对比3.康熙帝(1)活动与贡献①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造并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近代中国落后埋下隐患。

③总评:康熙缔造并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A项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解体,排除C。

故选D2.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A. 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 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美术发展水平,承载着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双重价值,C项正确;西域指新疆以及更西的地方,《步辇图》的画面上没有反映西域风情,A项错误;《步辇图》中没有体现市民生活和市井风情,B项错误;《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重视想象、突出情感等特点,D项错误。

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水稻,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各地都已经能种植水稻,故A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故B项排除;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饱含农业,排除C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19课 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岳麓版知识点练习四十一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19课 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岳麓版知识点练习四十一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19课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岳麓版知识点练习四十一第1题【单选题】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向外界表达她的获奖感言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如果穿越时空,以屠呦呦的医学贡献为标准的话,1598年诺贝尔医学奖应颁给下列哪一位中国人( )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扁鹊【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舜土无私万象涵,纬经地脉赖君探。

若无妙手寻油出,赤县焉知是哪堪?”这是在纪念A、李时珍B、李四光C、袁隆平D、邓小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曙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A、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B、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C、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出现D、古代小说的蓬勃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地质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起因的学科。

它是由中国李四光创立的。

“地质力学”名词正式提出是在其哪篇论著(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B、《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C、《新华夏海的起源》D、《地质力学概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该理论是( )A、古生物学理论B、地质力学理论C、冰川学理论D、大陆漂移理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明朝人赞美《本草纲目》说:”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

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

”现在人对这部著作评价正确的应该是( )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D、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61年,我国大陆地区发行詹天佑诞辰百年两枚纪念邮票。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xx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资大量财富。

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止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

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

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事也做了一些新的阐释。

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

他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

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

(7分)【解析】考查要点: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和必修三中的儒学复兴运动。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并结合韩愈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来分析。

材料中提到唐朝时佛教盛行,佛教不讲君臣之义,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反对辞藻华丽的骈体文,主张“文以载道”即弘扬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还有韩愈是唐朝中期的文学家、思想家,结合唐朝中期的社会变化——藩镇割据、由盛转衰。

这些信息就是归纳答案的关键。

另外结合必修三中韩愈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来回答(1)(2)问。

【答案】(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xx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拟演练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拟演练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20·渭南富平县摸底)材料王士祯,先后在地方及中央重要部门任职,最终官至刑部尚书。

其独创诗论“神韵说”,是清初数十年文坛的盟主。

王士祯为官始终践行“清、慎、勤”的原则,深受康熙帝的赏识和同僚赞叹。

任职扬州时,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严惩贪官污吏,昭雪民间冤狱80余起。

在户部任职时,针对当时实行的捐官制度,有人乘机大搞权钱交易的行为,反复告诫属下,不许借此中饱私囊,并革除各种额外收入。

他晚年辞官回家时,无金银财宝,只有简单行装和几车书籍。

他总结自身为官经验,“随忆随记”,亲书《手镜》50条,教育初仕为官的儿子要洁己爱民、宽政慎行。

王士祯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有家训家规存世,王氏家规涵盖了修身养性之法、读书立世之道,做人处事之本、从政为官之要、持家经营之策、闺门训诫之教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训家规体系。

王士祯的《手镜》被后世奉为做官处事的“明镜”。

——摘编自安作璋《山东通史·明清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士祯受到尊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王氏家训家规的价值。

解析:(1)根据材料“是清初数十年文坛的盟主”得出,文学成就突出,推动清初诗歌发展;根据“为官始终践行‘清、慎、勤’的原则,深受康熙帝的赏识和同僚赞叹”得出,政绩卓著,注重为官之道;根据“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严惩贪官污吏”得出,平反冤假错案,严惩贪污;根据“他晚年辞官回家时,无金银财宝”得出,为官清廉,注重个人操守;根据“教育初仕为官的儿子要洁己爱民、宽政慎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训家规体系”得出,重视对后代的培养,传承良好家风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从其家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家训的特点、家训的作用、家训的借鉴意义等角度概括。

答案:(1)文学成就突出,推动清初诗歌发展;政绩卓著,注重为官之道;平反冤假错案,严惩贪污;为官清廉,注重个人操守;重视对后代的培养,传承良好家风;等等。

高考总复习人民版历史 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单元综合提能

高考总复习人民版历史 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单元综合提能

第6页
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能
高考总复习·人民版·历史
三、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 “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 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 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 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第3页
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能
高考总复习·人民版·历史
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 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方面全面评 价。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从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 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做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 方面,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 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第9页
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能
高考总复习·人民版·历史
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 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 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 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 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角度去 评价。
第4页
选修部分 第十七单元 单元综合提能
பைடு நூலகம்
高考总复习·人民版·历史
4.主流性原则: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 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 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非选择题1.(2019河北张家口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为人处世,刚正不阿。

为了国计民生,敢于直言极谏,不怕贬官,不避刑戮。

骂高若讷,驳吕夷简,其意气之盛,至今令人神往。

及遭陷害,力请辩诬,襟怀坦然,难进易退。

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正派的作风,才具有朴实的学风。

他做学问,力求真实,不立异论。

为学如此,为文也是这样。

他主张文章要“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反对“好为新奇以自异。

”他既不赞成唐代元结和樊宗师的“以怪而取名”,也曾力矫当时“以诡异相高”的所谓“太学体”。

欧阳修自己的文章写得平易自然,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

古人所谓“其身正,下令而行”,欧阳修自己的文风正是起了这样的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欧阳修的个人特色。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的贡献。

(7分)答案(1)刚正不阿,直言极谏;作风正派;注重实学,文风朴实;文以载道。

(2)崇尚气节与正义,凸显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宋代学术实学实用,为儒学创新奠定基础;于文学、史学皆有成就,推动北宋文化发展;关注政治得失与民生疾苦,推动北宋中期社会改革。

2.(2019 河南安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年),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

在其多方面的贡献中,有关农学成就最大。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中。

《农政全书》共60卷,分12部分,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

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

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如《水利部》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专门介绍17世纪初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

该书还反映了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批判了以往保守的“风土论”,认为只要钻研耕作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就能打破风土界限,北方可以种水稻,薄地可种棉花。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特点。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启《农政全书》成书的背景。

(8分)答案(1)特点:长期心血的结晶;传统农业技术的集大成者;中西融合;注重实践。

(2)背景: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文献的保存;西方农学的传入;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3.(2019河北唐山摸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创作的政治学著作,1532年首次出版。

《君主论》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亚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

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亚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它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和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试图把但丁的统一思想与君权思想付诸实现,尽可能地深入权术问题,并直接向君主提出种种实行的办法。

(1)根据材料,指出马基亚维利《君主论》的主要思想内容。

(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基亚维利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1分)答案(1)建立君主专制;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意大利地区的长期分裂割据。

4.(2018海南海口二模)[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管仲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管仲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他贪财,而是知道他家里贫穷。

他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鲍叔更加不堪,陷于窘境。

鲍叔不认为他愚笨。

鲍叔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

管仲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他不成器,知道是他没遇上好时机。

他也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他胆小,鲍叔知道他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

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管仲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他没有廉耻,知道他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反而将他推荐给齐桓公。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并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

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

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等(1)根据材料,概括鲍叔为人处事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鲍叔推荐管仲执政的时代背景及司马迁高度评价鲍叔的原因。

(9分)答案(1)特点:善于与人合作共事;对人慷慨大方;不因一时一事而改变对他人的看法;能屈能伸,甘居于人下。

(2)背景:东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间多争霸战争;齐国为增强国力要进行变法。

原因:慧眼识人,唯才是举。

5.(2018 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

沈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政治活动,他不仅大力兴修水利、监制军器、改造观象仪器、主管财政等,而且还出使办理边界交涉、坐镇陕西和西夏作战等等,为北宋当朝国家领土的完整建立了不可抹灭的功绩。

他“博学善文”,在天文、历法、物理、生物、化学、医药、水利、兵工、冶金、建筑、文史、乐律等多学科领域,都有很高造诣。

其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更是概括了他一生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在学术价值上和历史资料上是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吏家庭,从小接受了系统的儒学教育,又随父亲游历四方,见识各地人情事物,大大开阔了眼界。

他勤学好问,善于钻研,知识广博,成绩斐然。

沈括十分重视调查、观察、实测、实验,强调要“原其理” “以理推之”,并且倡导“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不胶一法”。

为了正确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沈括不会拘泥于现有的别人对于某事物的看法,而是会运用否定与批判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考察,在其谬误分析的实践中,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事物。

他被国内外学者推为“中国科技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他的《梦溪笔谈》被视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摘编自袁运开《沈括的自然科学成就与科学思想》(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沈括的优秀品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

(7分)答案(1)品质:积极进取;热爱国家;勤学好问;善于钻研。

特点:重视调查研究;敢于批判和质疑。

(2)特点:重视经验总结积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地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6.(2018河北保定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左宗棠(1812—1885)十分注重“耕读家风”的保持,他写下“纵读数千年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的楹联,“悬刊祠中,以示族子弟”。

他据“儿求训甚切”之况,遂书“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和“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的家训以“诏其子弟”。

在他人生尽头仅一个月前,左宗棠以豪迈的气质作诗回顾了他出关持节和坐镇东南的历历征程:如“提戎敌忾效前驱,马蹄蹴破天山雪”“海防善后事孔急,将士还须猛着鞭”,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

……所以说,时代造就了左宗棠,而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耕读家风”的内涵并分析其被倡导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的依据。

(9分) 答案(1)内涵:经世致用、品端学优、洁身自好。

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儒家思想的影响;个人的家国情怀。

(2)依据: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化解了西北边疆危机,捍卫了国家主权,符合人民的利益;其塞防和海防并重的思想,顺应了近代化潮流。

7.(2018广西桂林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梁漱溟(1893—1988)认为,中国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从某一方面入手,解决不了问题。

必须全面抓起。

更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乡村建设的工作重建乡土中国新秩序,进而使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一条健康的轨道。

此后,围绕“中国问题”的解决,梁漱溟热情洋溢地投入到乡村建设运动中来。

尽管梁漱溟与北方村治派存在着若干分歧,但并未影响他积极参与河南村治学院的筹办以及接任《村治》月刊的主编。

然而,当这种试验还没有来得及结果的时候,“中原大战”爆发,河南村治学院的解散不可挽回。

河南村治学院停办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在邹平创办,办院的原则与章程大都出自梁漱溟的手笔。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农场正式开办于1936年6月,农场积极培养优良品种,大力推广。

由梁漱溟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除了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改造经济状况外,还投入很大力量教育农民养成良好的习惯,造成良好的社会风俗,取缔婚姻陋俗,以利于下一代的健康和家庭和睦。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梁漱溟将为之奋斗七年之久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结束事宜略做交代,最后离开邹平去济南……(1)根据材料,指出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漱溟探索的看法。

(7分)答案(1)内容:①创办学院,发展教育,培养乡村建设人才;②创办刊物,进行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③创办农场和实验区,探索农村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发展;④教育引导农民,使之摆脱愚昧和陋习。

(2)看法:①积极意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梁漱溟的探索显然具有进步意义,他唤起了大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推动了更多的人去探索中国农村建设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解决农村问题的专家和人才,对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②局限性:梁漱溟的探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明显有改良主义的色彩,只能是空想,最终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8.(2018山西太原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规模宏大的南开系列教育体系创办者张伯苓认为:“我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的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

”“精神是立志的表现,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

诸君当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而在缺少无形之精神。

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亦抵于亡。

”“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

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注意精神的修养……”“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