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构建艺术设计学科教学的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构建艺术设计学科教学的新模式
摘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赖于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扬弃”及与当代教学手段的“融合”,而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应体现时代发展的趋势,即设计“以人为本”目标下的创意产业化转换;更应发挥当代教育手段—电化教学、电化媒体的作用,在“互动与实践”的引领下,有针对性地拓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结构;在主动认知、情趣共鸣中,实现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教学体系的整合,构建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互动性实践性任务引领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2
艺术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其综合特点包含了多元性、边缘性和应用性性质,它以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服务于人的需求并以艺术设计的方式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2008年,我国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促进了创意的产业化步伐并与世界经济共融,就代表创意产业发展本源之一的艺术设计学科而言,创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思想深度、思维方式的拓展和想象力、创造能力的提升;而且要有善于与人交往、有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应体现时代的脉搏、体现学科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实现设计教育与创意产业相互整合
的目标下,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以互动与实践、主动认知与情趣共鸣为核心的电化教学正逐渐融入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模式之中,它以形、声、光、色等多维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迅捷、丰富地创建一种情感份围,轻松、愉悦地在自由的环境中收获知识。
1 电化教学与艺术设计
所谓电化教学泛指使用数字技术﹙如:直观的形态、真实的质感、清晰的音质、丰富的内容﹚及电化媒体实现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将直接影响艺术设计的水平,例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课件、影像、声音等媒介优化教学方式,使理性的知识传播,转化为形式生动、激发强烈求知欲的实践性教学轨迹中,它包括生动的形态设计、动画设计、数字视频设计、数字影像设计、二维平面设计、三维立体造型设计以及网页设计等。
1.1 教学互动性。
艺术设计学科电化教学的互动性建立在“相互交流与实现认知”的基础上,在教与学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师、生在传受知识与主动获取知识及信息反馈、信息修正等方面更加合理、更有针对性。互动性原则:
交互性:师生的教与学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讲授知识—接受反馈信息—作出修正和改进,应做到及时与高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并在互相交流、互相勾通中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例如: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设计案例的分析等,均以交互分析、相互讲评的方式,拓展与完善设计
学科知识的整合。
自主性:借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使学生在换位思考过程中,浏览课程设置及教学课件的各种文字、色彩、图形、设计案例和课程目的、教学特色、课程安排等,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创造性:当代教育手段—电化教学、电化媒体以其教学信息丰富、容量大、教学方式灵活、生动等特色,拓展了知识结构和领域,对于设计的创造性而言,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突破学科的局限发现、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完成从知识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的转化。
1.2 教学实践性
实践性教学应围绕“以人为本,以需求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社会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的需求特点,推动实践性教学的实现,信息相互传递与共享是电化教学所特有的,这一特点,造就了实践性教学的发展观。例如:加大校内、外教与学的交流与合作;强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手工操作能力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结合;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科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教学的实践性、渐进性等。
(1)明确的教学目的:电化教学的特殊性﹙直观、快速、灵活、生动及内容丰富等﹚在艺术设计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教与学的社会实践性和设计产业化优势,它以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教学目的针对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性为其教学模式来整合设计学科教
学系统和课程体系。并为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逐渐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共生的模式,例如:辅助模式、混合模式、联机模式、虚拟教室、多媒体模式、全球教室等六种模式及个别辅导模式、讨论学习模式、探索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等五种模式的融合。
(2)转换教学观念:在电化教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承担着知识与信息传递者,更是教与学的指导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等多个角色。首先,电化教学使学生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例如:同一设计项目,可以从横向、纵向等多角度寻求设计方案和表现手段,面对如此众多的设计信息和资源,做为设计指导者的教师不仅需要从宏观上掌握设计信息和资源的疏理与拓展,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分析、分解、重构设计信息和资源可行性因素,最终优化设计方案,完成设计与产业的结合;其次,丰富的设计信息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很难找到有效信息。因而,教师必须对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与管理。从而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接近设计社会实践性内容。
(3)知识与信息的课程整合:理论知识与设计信息、资源的课程整合,能够有效地推动课程教与学的社会实践性实现,使具体的设计课题、项目在信息与资源相互传递、共享的前提下、信息资源与课程整合的指导下,通过设计社会实践性主题,实现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目标下的创意产业化转换,具体表现为。(1)能够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促使电化教学
的信息与资源因素成为艺术设计的设计元素及素材,运用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成为课程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与资源的调研、收集、分析、分解、评价和重构的能力,积极探索电化教学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方式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电化教学对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模式的推动作用。
2 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下电化教学
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主导设计教育的两个主要层面入手。
一是教与学应服务于社会功能—包括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融合、设计人材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整合等。
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所关注的是以具体的设计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结构,课程模式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或设计,它不同于以学科界限进行的课程体系,是通过具体的设计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人材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认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教、学、研、做”为一体,具有明确的设计任务目的性、教学模式针对性及实战性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教学模式应体现时代的发展—包括传统教学方式与当代诉
求手段的结合、教学模式的人性化标准等。
今天,设计“以人为本、以需求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艺术设计学科教与学发展的方向,倡导教与学的人文精神、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