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光合作用的实质》(苏教版)

合集下载

生物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
3.___________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淀粉,同时把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贮存在淀粉中的能量。
4.银边天竺葵的叶边缘之所以呈白色,是因为不含__________。
5.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原料是_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厂房是____________,机器是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实验中,漏斗上访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其目的是脱去叶绿素。( )
3.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
4.植物的叶片颜色有多种,其中只有绿色的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5.玉米的黄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6.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 )
7.在“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两只漏斗上方的试管收集的气体,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七、教后记:
学*优(中α考≈,网
主备人:丁月香
课型 课时
二次备课
第3单元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重点)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重点)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讲述]: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学科背景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物组成、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其中,植物生理学是对植物生理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植物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这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基础过程。

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理解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3.了解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和葡萄糖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4.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3.1 自主探究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的实验内容如下:实验材料准备•水稻或小麦叶片•试管•测量光强的仪器(如光照强度计)实验步骤1.将水稻或小麦叶片取下来并清洗干净,将其放置在水中,2.用试管将水样取出一部分,并测量室内光照强度,3.用测量仪器测量该水中溶氧量,4.在一定时间内(如10分钟)后,重新测量光照强度和水中的溶氧量,5.将实验结果和组员讨论并总结。

3.2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和图示来讲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并与学生召开讨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植物光合作用包括光合色素的捕获光能、电子转移、光化学反应和碳水化合物合成等过程。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色素分子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并将其变为高能电子激发态。

然后,经由电子传递场而到达被称为“反应中心”的PSI或PSII光系统,这里将电子激发态转化为化学能。

其中,氢离子(质子)在过程中被转移并被用来产生ATP和NADPH,然后用它们来合成葡萄糖,并在过程中释放出氧气。

3.3 质疑答疑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在组内讨论讲解,为学生深入理解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四、课堂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深入探究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实验能力。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的巩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作用,并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讲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开释氧气。

〔2〕讲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能力方面:〔1〕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精神。

3、情感方面:〔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实验的研究意识。

〔2〕通过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

重点、难点分析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也是第6章的重点内容。

因为: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主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界。

因此,探究光合作用的隐秘就成为最富吸引力的课题,它是贯穿本章教学内容的主线。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观看,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环节,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教具预备: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不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试管夹、火柴、自来水。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最好能两节课连排,其教学成效会更好。

二、第一课时:〔一〕引言:早在1773-1796年间,科学家们做了许多科学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发觉绿叶具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叫光合作用。

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进行的条件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像科学家发觉真理那样,亲自做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的隐秘。

〔二〕光合作用实验的教学设计课本安排了三个实验,分不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进行探究【实验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这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探究的动手实验。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
第三单元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
2、说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实验的研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
1、视频录制:把天竺葵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第二天放在阳光下照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四、教学过程
五、 板书设计
6-3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场所:叶绿体
光合作用
条件:光
产物:有机物(淀粉)
清除页眉横线的步骤:点击--插入--页眉页脚--页眉页脚选项,把显示奇数页页眉横线(B)的勾去掉.。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案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才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为学生全面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打下基础,懂得绿色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结合小学知识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且很感兴趣,有一种要探个究竟的欲望。

但由于光合作用的实质较为复杂、抽象,本节课实验由学生装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因此采用一步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实验原理、把握实验步骤,再让同学们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提升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2、通过实验探究,认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明绿色在光下产生淀粉。

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教法:启发法、讲授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教师准备:1、将天竺葵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进行暗处理,并夹上黑纸片进行光照3-4小时。

2、准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用具。

3、视频:“神奇的光和作用”4、教学课件【教学程序】趣导入【展示图片并讲述】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让我们通过“光合作用的实质”来了解植物到底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提出问题】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有机物是什么?(引入第一课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在于可以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苏教版生物七上3.6.3 光合作用的实质 课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生物七上3.6.3 光合作用的实质 课程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科目:七年级生物(上)章节:第六章第三节版本:苏教版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明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即知识目标教学难点探究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淀粉教学方法观察、讲授、分析讨论教学用具教科书、电教设备、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光合作用一词引入新课。

思考问题,积极回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及营养级概念讲解实验器材并给同学们一一展示[学生先自学实验过程,再进行讲述]::课本99、100页采用逆向推理,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过程,达成探究目的)1.为什么要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为什么要同一片叶部分进行遮光处理?而不用两片叶?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3.为什么要放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4.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5.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为什么要隔水加热?碘液在实验中的作用? 6.滴碘后实验中叶片颜色有何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根据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小组讨论,尝试回答以上的问题。

看幻灯片和书回答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验验证天竺葵在光下制造淀粉,进行演示实验1.取下遮光处理的叶片,去除黑纸片。

2.酒精隔水加热,脱色。

此过程有一段等待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引导学生预测实验结果。

3.清水漂洗。

4.滴加碘液。

看幻灯片回答问题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课堂小结板书内容课堂小结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步骤:a、暗处理 b、部分遮光c、照光d、酒精脱色e、滴加碘液f、显色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实验结论:(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2)光合作用需要光回顾本节所学内容课堂小结便于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课堂练习见幻灯片做练习随堂检测能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 第3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 第3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口答出:氧气。

出来:演示: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

的生命活动。

我们现在已合作用制造_________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隨堂练习:1.为使城市居民每天得到新鲜空气,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A.加大住房面积B.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C.多种花草树木D.清理垃圾,搞好环境卫生2.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里的能量B.将光能转变为氧气和二氧化碳C.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D.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人和动物的营养来源B.是生物界的主要能量来源C.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D.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4.(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5.(2008长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于其中的是A.氧 B.叶绿素 C.有机物 D.无机盐6.(2008济南)图20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共原因是。

苏教版七上《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word教案

苏教版七上《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word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2.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4.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认识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及其原理,从中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采用小组实验,合作探索,突出过程探索式教学。

培养学生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索, 明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难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关键: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三、课前准备教师:1.自制课件。

2.盆栽天竺葵(先将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住,再用曲别针夹住,放在光下几小时)。

3.材料用具: 大烧杯、小烧杯(小锥形瓶)、三角架、石棉网、镊子、火柴、碘液、酒精、清水、黑纸片(或其它能遮光的材料)、曲别针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

教师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你们知道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哪种有机物?另外,通过前两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要有原料和叶绿体这个“工厂”,除此以外,还需要什么条件吗?如果不知道,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自己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被、促进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实质的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条件及影响因素,形成知识框架,以便于后续复习。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判断题:判断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
-选择题:选择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并分析各个选项的正确性。
2.提问:“那么,植物是如何获取能量的呢?”(引导学生思考植物能量来源,为新课光合作用的学习做好过渡。)
3.提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大家觉得光合作用是什么?它对植物有什么意义?”(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环节,我将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条件等,让学生全面了解光合作用。
-布置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推荐相关阅读资料和网站,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生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哪些生理过程?”(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光合作用的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他们的生物学思维。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知识,确保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提升,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83页的练习题1-5,重点在于通过练习题回顾光合作用的定义、化学方程式以及光、二氧化碳、水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你们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在做题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我提问。”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定义、化学方程式、实质以及光、二氧化碳、水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光合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要求提交一份不少于200字的思考报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并在完成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我将在下次课堂上对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期待看到大家的学习成果。同时,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请教,我将竭诚为您解答。祝大家学习进步!
四、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七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但对光合作用这一深层次的生命现象认识尚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能感受到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等条件,但缺乏对这些现象背后科学原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6.3光合作用的实质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6.3光合作用的实质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光合作用公式的学习,列出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公式通过光合作用实验的学习,说明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同时释放氧气【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光合作用实验中验证产生了淀粉,形成严谨的实验思维二、教学重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三、教学难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20 min 一、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小组讨论一:观察并思考产生淀粉的实验,分析说明每一个实验步骤的做法以及目的引导反馈完成这个实验当中每一个实验步骤的目的。

实验进行完之后,我们会看到什么样子的实验现象呢?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没有遮盖的部分变蓝了。

淀粉遇碘变蓝,实验证明了什么呢?未遮盖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后变成蓝色是因为有淀粉的存在,遮盖的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变蓝说明没有淀粉的存在。

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小组交流讨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

1、暗处理: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

消耗掉其自身的有机物2、用两片圆形的黑纸片遮盖在叶片的上下表面。

遮盖处和未遮盖处形成对照。

3、将遮盖后的天竺葵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

遮盖的部分不会进行光合作用,未遮盖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

4、摘下被遮盖的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5、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放入一只已经加入适量热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

脱色处理,将叶绿素溶于酒精,这样防止对之后的染色产能生干扰6、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上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碘液。

冲洗去碘液的颜色,避免影响观察学生自己讨论实验过程,以及每一步的目的,这样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参与度。

同时感受实验过程的严谨和科学。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教学目标的设计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均衡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如用绿叶做成的书签、植物生长的过程等,让学生感受到光合作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利用多媒体展示光合作用的动画,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和能量转换过程。
3.创设问题情境,如“光合作用是如何为植物提供能量的?”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光合作用的实质,如“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光?”,“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哪里?”等。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化石燃料的形成等。
2.提醒学生做好作业的反思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阅读相关书籍、参观植物实验室等,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导入、讲授、讨论、总结和作业等环节中,系统地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人性化的教学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的热情。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苏教版初一上)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一、背景和意义分析〝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实质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第三课时〕,现在学生通过前面的实验和学习,差不多把握了光合作用的实质、条件和产物,连续安排〝绿叶在光下吸取二氧化碳〞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看和分析,明白光合作用的原料,这对学生全面把握光合作用概念、明白得光合作用实质专门重要。

实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是本节教学重点之一,尽管学生已连续进行了多课探究实验,但要独立完成该实验仍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仍需做好充分的实验前预备,概述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另一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光合作用的差不多公式,使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有全面的认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存与疏导:设计实施〝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尝试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并能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

2、技能把握与指导:分析归纳实验过程,讲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同学间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并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及动手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激发学生的探究爱好,鼓舞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发觉咨询题,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并培养创新精神。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明确实验课的目的,确立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观点。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实施对比实验,进行有效探究。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具预备:试管、玻璃漏斗、大烧杯、碳酸氢钠溶液、自来水、金鱼藻或黑藻。

〔一〕导入新课:巩固提咨询: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要紧是什么?提出咨询题,引导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气体?才能产生氧气?〔二〕探究过程:1、学生自行预习实验的操作步骤,并按教师所提出的咨询题积极摸索,共同合作、分析、归纳咨询题:①什么缘故在a烧杯中要加入碳酸氢钠溶液?②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什么物质?③操作本实验时应专门注意什么?④此实验讲明了什么?2、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小结,强调本卷须知。

苏教版生物七上3.6.3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案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生物七上3.6.3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案设计及反思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设计依据与构想】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产生问题,课上探究,表达与交流等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技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验证性实验,让学生感悟探究过程,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同时为更好地学习下一节呼吸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

2.掌握鉴定淀粉的方法。

3.通过实验验证绿色植物细胞通过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

4.掌握验证氧气的方法。

5.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6.通过公式,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节约意识。

2.提高学生保护绿色植被的意识。

教学重点:1.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同时还释放出氧气。

3.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操作。

课时安排:计划2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探究小组的划分。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同,进行组员分配,每小组自己推选出一名组长。

(2)预习本节课实验操作内容。

2.教师准备:(1)准备好盆栽的天竺葵及相应的实验器材。

(2)课前对各实验小组长进行培训。

(3)指导学生在课前1天,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上一昼夜。

(4)指导学生第二天早晨用自己喜欢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黑纸片将暗处理的天竺葵叶片部分上下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

(第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片片丰收的景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当学生被这喜人的场面吸引时,通过“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俗语,让学生感受到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5.拓展学习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结合课本内容,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推荐相关科普书籍、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6.注重评价与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强调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阅读相关科普书籍、网络资源等。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实质的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6章第3节后的练习题,重点关注光合作用的定义、反应式、条件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有谁知道光合作用是什么?它对生物圈有什么重要意义?”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它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2.撰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的学习心得,内容需包括:你对光合作用实质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对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思考。
3.设计一个简单的光合作用实验,要求操作步骤明确,实验现象明显。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 �搜索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视频,分享给你的同学和家人,增强他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观点和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提高了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合作用的神奇,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共同探讨中不断提高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会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会适当增加深度和广度,引导他们进行拓展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讨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这是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的重要知识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自然界能量转化的关键过程。然而,对于光合作用的具体实质,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因此,作为教师,我需要设计一份优秀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科学素养。
(五)作业小结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布置一份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究。这份作业可以是解答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或者是一篇关于光合作用的研究报告。
五、案例亮点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合作学习法:在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环节中,学生分组合作,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模型构建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构建光合作用过程的概念模型,如绘制光合作用过程图或制作简易的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条件:光、色素、酶
过程:光能→电能→活跃化学能(ATP、[H])
二、暗反应
场所:叶绿体基质
原料:二氧化碳、C₅、ATP、[H]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C₅
条件:多种酶
过程:二氧化碳固定→C₃还原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化:6CO₂+ 12H₂O→C₆H₁₂O₆+ 6O₂+ 6H₂O
能量转化:光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包括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水转化为氧气)和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质。
阐明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和相关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光合作用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已经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场所等基础知识后,本节深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教材通过详细阐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包括原料、产物、条件以及反应场所等,使学生全面理解光合作用是如何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的,这对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概念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呼吸作用等其他生理过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的实质》
因为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重点)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重点)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试验和观察,了解光合作用实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生物素质。

2、培养学生更加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

【教学重点】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3、视频:(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

教师[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教师[讲述]: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师[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
3.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
4.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脱色的目的是什么?
5.第一次漂选的目的是什么?
6.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物质吗?
7.第二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
8.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带着思考题进行自学。

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思考题进行认真地讨论。

全班交流,共同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巡回指导,进行指点。

教师[播放视频]: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

[实验]: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把课前处理过的天竺葵按操作步骤实施。

教师[小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在光下进行。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

淀粉是一种贮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

教师[提问]:你知道我们吃的哪些食物富含淀粉吗?
学生:饶有兴趣地回答:大米、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

教师[小结]:我们吃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教师[提问]:绿叶通过光合作用,除了能制造淀粉外,还能产生什么物质?
学生:大多数同学能脱口答出:氧气。

教师[思考题]:小明想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金鱼藻在光下能否产生氧气的实验。

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氧气不溶于水且具有助燃性,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探究方案。

请将实验的正确步骤,用字母表示出来:
A.把装置移到光下。

B.把带火星的木条插进试管。

C.把金鱼藻放在烧杯里,再用漏斗和试管依次反扣。

D.将搜集到一定量的气体的试管取出。

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学生:同座位同学讨论回答:C→A→D→B。

教师[演示]: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

学生:认真观看实验现象,把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

教师[讲述]: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正是由于绿色植物产
生的氧气,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等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教师[提问]: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绿叶好比一个加工厂,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淀粉和氧气,那么这个工厂的原料是什么呢?
教师[播放视频]:让我们来观看一个小实验——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三、实验: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小知识]:碳酸氢钠溶液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提问]:观察漏斗和试管中出现的变化,想一想,产生了什么物质?怎样证明?
学生:直观地发现加入碳酸氢钠的烧杯中,漏斗的液在下降了许多,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说明产生的是氧气。

[讨论]:为什么要设置两套实验装置?
学生讨论后认为:两套实验装置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

加碳酸氢钠溶液供给水生植物充足的二氧化碳,植物产生更多的氧气,间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师[小结]: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原料。

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变成淀粉。

科学实验还证明,水也是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原料。

教师[提问]:你能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吗?
学生:大多数同学能写出:

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
叶绿体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