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虚词助词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是指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而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较为模糊、抽象的一类词语。

由于语言的演变和时代背景的变迁,古代汉语中虚词的用法和含义也经历了不少变化。

本文将就古代汉语中几个常用虚词的用法进行比较研究。

一、“之”字的用法
“之”字是一种常见的古代汉语虚词之一,其主要的用法有:
1. 作介词,表示方向、起点、终点等,如“南之”、“归于故乡之夕”等。

2. 作代词,代替前面的名词或动词,如“行之”、“知之”等。

4. 作结构助词,用于构成名词和形容词的复合结构,如“风之清”、“天之高”等。

在不同的语境中,“之”字所代表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语句的整体意思来理解。

1. 作连词,连接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示“由于……所以……”,如“闻解为楚王之不可用者乃大笑”。

2. 作副词,表示强调或转折,如“既然如此,乃止言”,“言语不多,乃得知其情”。

3. 作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状态,用于构成谓语动词的补语,如“惊乃瘫倒”。

1. 作介词,表示手段或方式,如“以信代见”、“以死明志”。

3. 作局部助词,用于构成句子中的某个局部结构,如“才以智结,胆以勇断”。

在古代文字材料中,“以”字的大量使用也体现了古代文化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总结: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在用法和意义上存在着很大差异,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扮演连接和标志句子关系的重要角色,对于理解和翻译古代文献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1古代汉语重要虚词

11古代汉语重要虚词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师说》)
(2)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不译。 ①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
传·齐桓公伐楚)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
公十四年)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3)凑足音节,不译。
①公将鼓之。(左传·曹刿论战)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
(一)于(於、乎)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如: 郑武公娶于申。(郑伯克段于鄢)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郑伯克段于鄢)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
3、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五、“焉”
(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于彼”。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五、“焉”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五、“焉”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今其室十无一焉。
以上例句中的“所……者”仍然指代的是行 为的受事者,等于“所”字结构,不等于“者” 字结构。
(五)“所以”的用法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 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组成的 凝固格式,据其意义分析,主要有两种用法: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 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益。

语文常考文言文字词

语文常考文言文字词

语文常考的一些文言文字词包括:
1.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2.虚词:没有实际意义,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3.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或意义相同)的字代替的现象。

4.一词多义: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5.古今异义: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同一个词的意义不同。

6.词类活用: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用作另一类词。

7.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字词知识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古代汉语32个虚词详细解释

古代汉语32个虚词详细解释

32个虚词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安⑪怎么,哪里。

例: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又安敢毒邪?④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⑤安能复为之下乎!⑥安能抗此难乎?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⑧君安与项伯有故?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域?⑩安得使余多暇日。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2)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⑫安全,安定。

例:①谢庄遂安。

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⑬安逸。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⑭安生,有“养”的意思。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⑮哪里,什么。

例:①君谓计将安出?②欲安所归乎?③沛公安在?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⑤洞庭君安在哉!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⑯安抚。

例: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⑰平静。

例:①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安: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

)②恬然自安。

(安:这里指内心平静。

)③孔明恰才心安。

④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安:这里有心安理得的意思。

)而⑪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⑫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⑬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⑭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⑮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中古汉语虚词语法释例

中古汉语虚词语法释例

中古汉语虚词语法释例
中古汉语虚词在语法上与现代汉语存在一些差异,包括用法和意义的变化。

虚词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助词、虚词和副词等。

1. 助词:中古汉语中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有时可以表示语法关系,有时可以表示语气或情感。

例如:
- 所:表示动作的施事或着力,如“所杀者”(杀的那个人)。

- 之:表示宾语或动作的对象,如“言之”(说话)。

- 乎: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如“乎哉”(真是啊)。

- 矣:表示肯定、断定或命令,如“已然矣”(已经了)。

2. 虚词:中古汉语中的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和助词等。

例如: - 而:表示转折或承接的关系,如“游而不登”(游了但没有
登上)。

- 于:表示处所、时间、手段等,如“于斯”(在此)。

- 以:表示手段、目的或依据等,如“以言”(用语言)。

- 何:表示疑问或反问,如“何独”(为什么)。

3. 副词:中古汉语中的副词一般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

例如:
- 忽:表示突然、猛然,如“忽然”(突然)。

- 常:表示经常、常常,如“长常”(经常)。

- 皆:表示都、全都,如“皆无”(都没有)。

以上只是中古汉语虚词的一些常见的例子,实际上中古汉语的虚词非常丰富多样,其用法和含义也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

古代汉语虚词的类型

古代汉语虚词的类型

古代汉语虚词的类型古代汉语里的虚词那可真是个有趣的存在呢!就像一群小精灵,在句子里起着各种奇妙的作用。

(一)代词类虚词这一类虚词就像是句子里的小替身。

比如说“之”,它可以指代很多东西呢。

像“爱共叔段,欲立之”这里的“之”就指代共叔段啦。

还有“其”,“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个“其”就是指代齐国的军队啦。

它们就像隐身人一样,代替了那些名词,让句子变得简洁又明了。

(二)副词类虚词副词虚词啊,就像是给句子加调料的小能手。

像“乃”这个字,“乃入见”,这个“乃”就有一种“于是、就”的感觉,就好像给这个动作加上了一个小箭头,让动作的顺序变得很清晰。

还有“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这里的“且”就是“将近”的意思,就像给这个年龄加了个小标签。

(三)介词类虚词介词虚词呢,就像是句子里的桥梁。

比如说“于”,“战于长勺”,这个“于”就把“战”这个动作和“长勺”这个地点连接起来了,告诉我们战斗发生的地点。

还有“以”,“以刀劈狼首”,这个“以”就把“劈”这个动作和“刀”这个工具联系起来了,让我们知道是用什么来做这个动作的。

(四)连词类虚词连词虚词就像是句子里的小胶水。

像“而”,“蟹六跪而二螯”,这个“而”就把“六跪”和“二螯”连接起来,有一种并列的感觉。

还有“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这个“则”就把“入”和“出”的情况连接起来,有一种对比的关系。

(五)助词类虚词助词虚词就像是句子里的小点缀。

像“者”,“有蒋氏者”,这个“者”就有点像给“蒋氏”做个小标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特定的人。

还有“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也”就像是给句子打个小句号,有一种判断或者陈述结束的感觉。

(六)语气词类虚词语气词虚词就像是句子的小情绪表达器。

像“乎”,“壮士,能复饮乎”,这个“乎”就有一种询问的语气,就好像说话的人在期待着回答。

还有“哉”,“善哉”,这个“哉”就有一种感叹的感觉,就像在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赞赏。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在古代汉语中,虚词是一类没有实际意义但对语言结构和语法有很大影响的词语。

虚词大多数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用以标明关系或修饰性质,使句子更加严谨、完整、一致、流畅。

虚词在汉语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中有很多常用词汇,但也有些较为生僻或容易混淆。

下面我们将会一一介绍虚词的分类和用法。

一、连词类1.和:表示并列、且、一致、加入等意思。

例如:百度和谷歌都是网络搜索引擎。

2.与:主要用于文言文,表示并列、串连、转折等意思。

例如:如今臣与君俱老,老以重忆之,欣以相劝之。

3.以:表示手段、条件、方式、动作等,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以目送别,哀不自禁。

4.虽:表示转折,意为“尽管”的意思。

例如:虽然我不想去,但是我还是答应了他。

5.然: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的意思。

例如:我很想帮你,然我真的没有时间。

6.若:表示条件,意为“如果”的意思。

例如:若不是你帮我,我一定做不到。

7.既:表示同时、二者都、已经等意思。

常与“而且”连用,表示双重含义。

例如:我既喜欢运动,而且也喜欢看电影。

8.亦:表示也、同样等意思。

例如:你喜欢看书,我亦是如此。

二、助词类1.的:表示所有、修饰意义和他关系密切。

例如:这是我的书,不是你的。

2.地:表示方式、方法等。

常在副词后面使用。

例如:慢慢地走,不要着急。

3.得:表示结果、程度等意思。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他跑得非常快。

4.了:表示完成、变化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你已经考过了,不用再担心了。

5.过: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经历。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昨天我去过了你家。

6.吗:表示疑问。

例如:你是不是喜欢他?7.呢:表示提问、询问、强调等意思。

例如:你那天在哪里呢?8.罢:表示责备、劝止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别玩了,都快放学了,都该回家了罢。

三、介词类1.在:表示位置、场所、状态等。

例如:他在教室里学习。

2.中:表示处在两个、幾个当中、在一段时间里、在行为或活动中等。

例如:他站在人群中心。

古汉语的词类

古汉语的词类

2.以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等, 一般可译为“用”、“拿”、“凭”等。 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荀子· 王制》 (2)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 于”。 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汉书· 食货志》 (3)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骞以郞应募使月氏。为匈奴所留,十余岁得还。 《汉书· 张骞传》 (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柳子厚 墓志铭》
副词
• 情态副词
• 否定副词
• 表敬副词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
行为的程度的副词。 表示程度深,表示程度浅,表示程度的变化。
(一) 表示程度深 1.“极”、“最”、“至”、“绝” 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文选· 答 客难》 李广军极简易。《史记· 李将军列传》
指代人,表示“没有谁”;
指代事物,表示“没有……事物
(地方)”等。古汉语中, 常用的有“莫”、“无”、“靡”、 “末”等。
第二节 副词
副词是限制和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副词一般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 它总是依附于谓语。
• 程度副词
• 范围副词
• 时间副词
第一节 代词
代词是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古代汉语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
代词、疑问代词、辅助性代词和无定代 词等。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表示人们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 词。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 称、第三人称。 (一)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 称呼自己的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 余、予、朕、台(yí )、卬(áng)”等七 个。

古代汉语 虚词-助词

古代汉语 虚词-助词


→施事者或谓词性成分陈述的主体(对象)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孙子兵法·虚实)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凡杀人者踣诸市,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 使守内,刖者使守囿。(汉书·刑法志) 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 见爱甚故然耳!(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粟者,民之所种。(汉书·食货志)
——粟,是老百姓种的那种东西。
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汉 书·苏武传)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
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
★所+动+者 → (所+动词)+者:“者”复指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灭之。(史记·酷吏
列传)
★所+动+(之)+名 →“所”结构充当同位性定语 获秦王所乘云母车。(资治通鉴.卷104) 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
的用法,并对所有用例按用法进行分类归纳。
助 词
结构助词:之、者、所
语气助词:夫、惟、盖【→语气词或语气副词】 语音助词:言、薄、爰【→词头?凑足音节?】
句首语气词
☆夫:提起话题,引发议论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僖30 提起话题,发表议论


C.所+动词+(宾语)→所+(介)+动【B】

空队、要塞,人之所往来者。(墨子·号令)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左传·昭4)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B: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这类“所”字结构可视为介词省略。表达的语义 相当于被省略的介词的宾语。通常前面以一个主动 者作定语,以“之”为标志,“所”字短语作中心 词。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古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一、“而”字的用法《说文》“而,须也。

”本义是胡须。

例如,《周礼·考工记》:“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麟之而.。

”秦汉后不用。

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人称代词、连词、语气词。

作人称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渐少以至消失。

(一)用作代词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相当于“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这”、“这样”。

)⑴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⑵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左传·成二年》)(而,指魏颗)⑶汉王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⑷预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智伯矣!”(《战国策·赵策一》)⑸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二)、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⑵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庄子·人间世》)(态度端庄而又内心虚静,勤奋自强而又精神专一,这样可以了吗?)⑶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苏轼文集·超然台记》)⑷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⑸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然后”)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⑵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⑶予既烹而.食之。

(《孟子·万章上》)(以上3例皆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

)⑷君亲无将..(不许判乱),将而.诛焉。

(《公羊传·》庄公二十三年)(而:相当于“则”,就。

表条件与结果上的承接关系。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用法比较研究(2)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虚词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以下将继续对几个常用的虚词进行比较研究。

1. 也在现代汉语中,“也”一般用作肯定语气的助词,表示肯定、同样、也可以等意义。

而在古代汉语中,“也”有时表示选择、推测、加强肯定等意义。

例如:“吾庐洪乔老,故余使深忧也。

”(宋代杨万里《示儿》),“狱囚重以料敌人之智,亦恐其势损,备详则智者无所入也。

”(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

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也”的功能比较丰富。

2. 其在现代汉语中,“其”一般用作代词,指示代词,表示所属关系。

而在古代汉语中,“其”的用法更加灵活,除了原有的所属关系以外,还可以表示指示、强调、否定等。

例如:“当初皇帝以无道上之,而忘其臣下之效心。

”(明代杨慎《通鉴纪事本末》),其中的“其”表示指示意义;“岁蝗及旱,使犬豕羊,则其实食竭,禾稼渐去。

”(明代施耐庵《水浒传》),其中的“其”表示强调意义;“兵至则师傅主人曰‘谁敢为寇’者斩之,庸,恤之,其罪止矣。

”(明代刘基《初刻拍案惊奇》),其中的“其”表示否定意义。

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其”的功能更加丰富。

3. 而在现代汉语中,“而”可以表示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等。

而在古代汉语中,“而”的用法更加广泛,可以表示递进、对比、转折、让步等多种关系。

例如:“余之所作为枉,而取你不疑以瞒天下者,百無一失。

”(元代关汉卿《窦公案》),其中的“而”表示对比关系;“容色不惊,而举止俨然,一如不曾动念。

”(明代李时中《蜀山剑侠传》),其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如得一快,而五忍之虚心。

”(宋代俞樾《攻媿》),其中的“而”表示让步关系。

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而”的用法更加灵活。

4. 其他在现代汉语中,“其他”可以表示其他的事物,用作代词,也可以表示除此以外、此外等意义。

而在古代汉语中,“其他”的用法更加丰富。

除了表示除此以外的事物以外,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人、其他的关系等。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语言中的一种,其词类活用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古汉语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

下面对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进行简要分析。

名词:古汉语的名词包括实词和虚词 two 英寸指物名称,也有部分动词和形容词用名词加“之”构成的形式表示状态。

例如“骆驼”、“鱼”、“花”等实词名词,而“礼之”,“怠之”等虚词名词。

古代汉语的名词没有性、数、格等变化,但在句子中根据语境可以表达单复数和主谓关系。

动词:古汉语的动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种。

实词动词表示具体的动作或状态,如“行”、“食”、“歇”等;虚词动词则表示抽象的动作概念,如“礼”、“怠”、“念”等。

古代汉语动词的活用和时态、语态等有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也是根据句子的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形容词:古代汉语的形容词主要用于修饰名词或做谓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形容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放在主语之前或之后,也可以作为谓语。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没有程度、性、数等变化。

副词:古代汉语的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

古代汉语的副词常常与动词连用,形成动状结构,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数词:古代汉语的数词主要用于表示数量,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种。

基数词用于表示数量的总体,如“一”、“二”、“三”等;序数词用于表示次序,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古代汉语的数词在句子中常常放在名词之前修饰名词。

量词:古代汉语的量词用于表示物品的数量或者物品的类别。

古代汉语的量词没有现代汉语丰富,大部分使用基础的量词,如“个”、“只”、“条”等。

代词:古代汉语的代词主要用于代替名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古代汉语的代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语法功能等和现代汉语有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也是根据句子的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连词:古代汉语的连词用于连接句子或词语,表示逻辑、关系、条件等。

古代汉语虚词

古代汉语虚词

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⑤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虚词焉的用法和意义

虚词焉的用法和意义

虚词焉的用法和意义一、虚词焉的定义和基本用法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具有实际意义、不能单独作为一个句子成分存在的词语。

它们通常起到连接或修饰其他成分的作用,常见的虚词包括助动词、连系动词、介词等。

其中,焉是一种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助词,用于加强语气或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情感色彩。

1. 焉的语气加强作用在古代汉语中,焉可以加强语气,使得表达更加强调或决定。

例如:“何以喻之?岂其玄邪也!”(《左传》)这里的焉起到了加强情感色彩的作用,突显出说话者对某种怀疑或否认态度。

2. 焉表示问题或选择焉还可以引导问题或选择性表达。

例如:“既去焉, 谁与渡之?”(《后汉书》)这里的焉引导了一个反问句,表达了说话者对于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渡河的困惑和无奈。

二、焉的意义和使用场景1. 表示疑问用焉来引导疑问句时,常表示对某种事物的怀疑或询问。

例如:“谁将为我解脱?我生恶人乎?”(《诗经·小雅·鹤鸣》)这里的焉表示对于没有人帮助自己解脱困境的疑问。

2. 表示感叹焉还可以用来表示感叹或强调说话者的情感。

例如:“哲人在邦, 忧心忡忡;Lucius Domitius Quintus焉存焉处?”(《荀子·劝学篇》)这里的焉加强了作者对于哲人在国家内部忧虑和不安的感叹。

3. 替代其他虚词有时,焉也可以替代其他虚词,起到类似作用。

例如,“吾闻阪上有贤者,吾欲往觅之。

”(《庄子·敬亭》)这里,“往”的否定“不”被省略,而使用了焉来表示否定的意义。

三、虚词焉的变体和演变1. 雅化体现在现代汉语中,“焉”逐渐淘汰,其地位主要由“何”所取代。

但是,在文言文或较正式场合仍然保留有使用。

“何”在古代常被称为“焉”,现代汉语对其进行了雅化。

2. 用法的变化焉在古代常用于否定句中,而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更加灵活多样。

例如:“今日焉与吾辩者乎?”(《论语·子路》)这里,“焉”用于疑问句中,表示反问的意义。

四、虚词焉在文言文中的运用1. 强调感情色彩在文言文中,焉经常被使用来增强表达者的感情色彩。

古汉语18个虚词

古汉语18个虚词

古汉语18个虚词
1.之:表示关系,相当于“的”、“地”、“得”、“所”
2. 乎: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呢”
3. 者:表示人,相当于“人”、“者”、“哉”
4. 兮: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噢”
5. 焉:表示地点、方向,相当于“在”、“往”、“向”
6. 也:表强调、肯定,相当于“确实”、“的确”
7. 乃:表示结果、推论,相当于“那么”、“就”
8. 何: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什么”、“为何”
9. 呜呼: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哎呀”、“唉呀”
10. 哉: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噢”
11. 咦:感叹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哎”
12. 矣:表示肯定、结论,相当于“了”、“啦”
13. 其:指示代词,相当于“他/她/它”的文言文表达
14. 所: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把”、“将”
15. 乘:表示乘坐、乘机,相当于“搭”、“坐”
16. 阿:表示敬称、亲昵,相当于“先生”、“小姐”
17. 而已:表示强调,相当于“只是”、“就是”
18. 之乎者也: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什么意思啊”、“就这样吗”。

- 1 -。

文言文常见词法句法

文言文常见词法句法

连词 连接词、词 表并列:与、及、而、且 组或句子 表层进:而、况 表选择:如、抑、其、或 表承接:而、以、乃、则、遂 表转折:而、然、但、则、乃、顾、虽 表因果:以、为 表假设:若、苟、向使、假令 表修饰:而、以
助词 结构助词 之、者、所、然
语气助词 也、矣、焉、耳、乎、与(欤)、邪(耶)、哉、夫、惟、盖
叹词
嗟乎、呜呼、唉
兼词 一个字兼有 常用有:诸、焉、盍、叵
两个字的读
音或意义
句子的成分:
[时地间点状状语语](定)主[状]谓<补>(定)宾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 或 “什么事物”
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
“谁”或“什么”的问题 定语:名词前面的 状语: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 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 独立成分:称谓、感叹等
疑问代词 谁、孰、何、胡、奚、曷、安、恶、焉 指示代词 是、此、斯、兹、之、然、彼、夫、其、或、某、他、莫、无等
副词: 程度副词 修饰 动词、 范围副词 形容 词 或 时间副词 其他 副词, 作句 子的 状语 或补 语
语气副词
频率副词
谦敬副词
少、稍、略、愈、益、弥、尤、更、最、极、甚、殊、太、至、良、大、 绝、特、颇等 悉、皆、尽、咸、俱、举、毕、凡、胜、惟、特、徒、独、直、第、但、 止、则、仅、共、同、并、相等 表示“已经、曾经”:既、已、曾、尝 表示“以前、当初”:向、初、曩、始、昔 表示“常常、经常”:尝、素、雅、恒 表示“正在、恰逢”:方、正、适、会 表示“一会儿、片刻”: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 表示“立刻、突然”:急、遽、猝、立、即 表示“将要、接近”:将、且、行将 表示“终于、终了”:终、卒、竟 表肯定:必、诚、信、固、果 表否定: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 表推测:殆、盖、庶、或、其、得无、无乃、庶几 表反接:岂、宁、庸、其 表多次:屡、数、辄、每、频、累 表再、第二次:复、更、再常见词法、句法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写方式,包含许多虚词,用于表达语法关系、修辞手法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
1.助词:
•之、乎、者、也、矣、耳、焉、哉、矣、亦、庶、乃、则、与、且、皆、而、乎、若、乘、自、之、其、所、有、无、
者、此、彼等。

2.连词:
•与、及、或、而、若、乃、何、且、然、乎、矣、因、若、即、安、呜、呼等。

3.副词:
•不、亦、已、弗、莫、未、毋、每、屡、往、何、故、尝、豈等。

4.介词:
•于、乎、之、以、若、对、随、由、自、從、於、予、余、乎等。

5.叹词:
•哉、乎、欤、矣、吁、嗟等。

6.语气词:
•乎、哉、矣、焉、耳、欤、吁、嗟、矣、吧等。

7.感叹词:
•哉、嗟、哀、欤、呵、吁、乎等。

8.代词:
•之、其、彼、此、是、彼、其、吾、尔、予等。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语法和修辞功能,用于表达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感情、态度等。

了解这些虚词的使用有助于理解和阅读古代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虚词助詞古代汉语的助词有“者”“所”“之”“就是”1、“者”字结构(动词∕形容词∕数词+者=名词)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好德如好色者”意思就是“好德如好色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記•淮阴侯列传》)——智者,有智慧的人。

愚者,愚蠢的人。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往者,过去的事情。

来者,将来的事情。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善之善者,好的当中更好的。

此数者,皆用兵之忌也。

2、“所”字结构(所+动词∕形容词=名词)富与贵,就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所欲,想要的东西。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

(《战国策•赵策四》)——所憎,不喜欢的人。

所爱,喜欢的人。

“所”字结构指称的对象有时也可以直接出現在“所”字结构的后边,构成“所+动词+之+名词”式偏正结构。

例如: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所”不仅可以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也可以与介词构成“所”字结构,“所+介詞”结构指称介词宾语所表达的事物。

例如: 就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公输》)——距,通“拒”。

所以,凭借(使用)的方法。

附所其她用法①名词,处所。

夜以火指鼓所。

②量词,套、座。

离宫别院,三十六所。

③表示大概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

④所以:……的原因,用来……的东西。

⑤为……所……⑥所谓……3、“就是”作助词,用于动宾倒装结构中,起提宾作用,无实义。

这种用法还残存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中,如“惟利就是图”“惟命就是从”等。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就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无乃……与”就是古汉语中一种表示推测语气的固定格式,可译为“恐怕……吧”。

“尔就是过”即“过尔”,责备您们;就是,助词,使宾语提前,加以强调。

将虢就是灭,何爱于虞!(《宫之奇谏假道》)“将虢就是灭”即“将灭虢”的倒装。

(唇亡齿寒)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就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就是辅。

’”(同上)诸君若有意,惟余马首就是瞻可也。

(《冯婉贞》)“惟德就是依”“惟德就是辅”“惟余马首就是瞻”分别就是“惟依德”“惟辅德”“惟瞻余马首”的倒装,意思分别就是“依据于有德者”“只就是辅佐有德者”“只要大家瞧我的马头所向(听我的指挥)就行了”。

4、“就是”的这种用法,与“之”在下列句子中的用法相似:孔子云:何陋之有?何罪之有?主谓之间值得注意的就是:古代汉语里一个字形表达若干不同的词就是很常见的现象,在虚词里尤其多见。

代词“者”与助词“者”就是两个不同的词。

代词“者”的语法分布就是“名词+者”,助词“者”的语法分布就是“动词∕形容词∕数词+者”代词“之”与连词“之”就是两个不同的词。

连词“之”的语法分布就是“定语+之+中心语”。

助词“之”的语法分布就是“主语+之+谓语”。

代词“其”与助词“其”就是两个不同的词。

代词“其”与助词“其”就是两个不同的词。

代词“其”的语法分布基本上就是“其+名词”,助词“其”相当于“名词+助词‘之’”,因为这种用法的“其”包含了助词“之”,“其”本身也就是谓词性结构指称化的标记,所以把它归入助词。

助词“其”的语法分布就是“其+动词”古代漢語的助詞有以下四類:(1)韻律助詞;(2)結構助詞;(3)構詞詞綴;(4)構形詞綴。

一、韻律助詞漢語的節奏韻律就是雙音節音步,這種節奏韻律傾向從很古的時候就有。

受這種節奏韻律的影響,古代漢語不僅辭彙上産生了大量的同義連用与偏義複詞等韻律詞,而且也産生了一些主要起襯音或延聲作用的韻律助詞。

所以人們通常將韻律助詞稱之爲襯字或湊足音節。

雙音節節奏傾向在韻文中表現得尤爲顯著,所以韻律助詞多見於《詩經》《楚辭》等韻文,散文中則比較少見。

較常見的韻律助詞有“其”“之”“斯”“思”等。

例如:(1)心之憂矣,其誰知之?(《詩經·魏風·園有桃》)(2)彼人就是哉?子曰何其。

(《詩經·魏風·園有桃》)(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楚辭·離騷》)以上三例中的“其”或位於句首,或位於句中,或位於句末,都起襯音作用。

(4)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按:孔,副詞,很。

(5)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

(《孟子·梁惠王上》)(6)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楚辭·離騷》)以上三例中的“之”字或在狀語與謂語之間,或在動詞之後,或在兩個賓語之間,都起襯音作用。

像“亦孔之哀”“蘭之九畹”這樣的句法形式祗見於《詩經》《楚辭》的詩句,不見於散文中,所以這裏的“之”主要起韻律襯音作用。

(7)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

(《詩經·小雅·甫田》)(8)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詩經·小雅·采薇》)(9)鹿斯之奔,維足伎伎。

(《詩經·小雅·小弁》)——按:伎(qí)伎,行走舒緩的樣子。

(10)朱芾斯皇。

(《詩經·小雅·采芑》)——按:芾(fú),皮製蔽膝。

皇,鮮豔明亮。

以上四例中的“斯”或位於定語與中心語之間,或位於主語與謂語[FS:PAGE]之間,都就是起襯音作用。

(1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12)思皇多士,生此王國。

(《詩經·大雅·文王》以上兩例中的“思”或位於句首,或位於句末,都起襯音作用。

二、結構助詞結構助詞就是在句法結構中起結構標記作用的助詞。

古代漢語的結構助詞有兩類,一類就是領屬結構助詞,分佈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起標記領屬或限制關係的名詞性向心結構的作用,另一類就是凸顯結構助詞,分佈在前置賓語之後或主語之後,起標記並凸顯前置賓語或主語的作用。

領屬結構助詞最常見的就是“之”。

例如:(1)麟之角,振振公族。

(《詩經·周南·麟之趾》)(2)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左傳·成公十年》)(3)齊景公有馬千乘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論語·季氏》) “斯”偶爾也有這種用法。

例如:(4)螽斯羽,詵詵兮。

(《詩經·周南·螽斯》)——按:螽(zhōng),蝗蟲。

詵詵(shēn),衆多的樣子。

在古代漢語裏,主謂結構如果在句子中充當一個句法成分,比如主語、賓語、判斷句的謂語或時間狀語,或者在一個複句中充當不能自足的分句,那麽這個主謂結構的主語与謂語之間要加一個領屬助詞“之”,使原來的主謂結構變成一個領屬性的偏正結構。

通常人們管這種用法的“之”叫做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例如:(5)汝忘君之爲孺子牛而折其齒乎?(《左傳·哀公六年》)——按: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句子的賓語。

(6)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論語·雍也》)——按:赤,公西華。

孔子的學生。

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時間狀語從句。

(7)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已。

(《孟子·梁惠王上》)——按: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句子的主語。

(8)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左傳·宣公十五年》)——按: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讓步複句的分句。

下面各例中的“之”字也就是結構助詞,其作用與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就是一樣的,但就是句子卻就是自足的,獨立的:(9)子不我思,豈無她人?狂童之狂也且!(《詩經·鄭風·褰裳》(10)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詩經·周頌·維天之命》)(11)子西曰:“勝如卵,余翼而長之……。

”勝聞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

”(《左傳·哀公十六年》)(12)(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萬章下》)(13)虞卿聞之,又入見王曰:“危矣,樓子之爲秦也!”(《戰國策·趙策三》)這些例子顯示:“之”所在的句子都就是感歎句,“之”的作用就就是使所在的感歎句在形式上變成一個不自足的句子,以此來凸顯句子的感歎語氣。

凸顯結構助詞有“之”“就是”“寔(實)”“斯”“茲”“彼”“焉”等,“之”“斯”“茲”“彼”“焉”起標記並凸顯前置賓語的作用,“寔(實)”起標記並凸顯主語的作用,“就是”則既可以標記与凸顯賓語,也可以標記与凸顯主語。

“之”用來標記与凸顯前置賓語,最爲常見。

例如:(1)吾斯之未能信。

(《論語·公冶長》)(2)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就是之亡也。

(《論語·陽貨》)(3)我,周之自出,至於今就是賴。

(《[FS:PAGE]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按:此例介詞“自”的賓語“周”前置。

也常常與語氣副詞“唯(惟)”配合使用,構成“唯(惟)+賓語+之+動詞”格式,或與疑問代詞“何”配合構成“何+賓語+之+動詞”格式凸顯結構。

例如:(4)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

(《尚書·無逸》)——按:從,通“縱”。

(5)就是夫也,將不唯衛國之敗,其必始於未亡人。

(《左傳·成公十四年》)(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7)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按:涼,薄。

“斯”標記与凸顯前置賓語比較少見,“茲”“彼”“焉”都偶爾一見。

例如:(8)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

(《尚書·金縢》)(9)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啓行。

(《詩經·大雅·公劉》)(10)苟有履衛地、食衛粟者,昧雉彼視。

(《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按:昧,割也。

“昧雉彼視”猶“昧雉就是視”。

(11)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

(《左傳·隱公六年》)“寔(實)”標記並凸顯主語主要見於《國語》与《左傳》。

例如:(12)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

(《左傳·昭公十年》)(13)侏儒戚施實御在側,近頑童也。

(《國語·鄭語》)(14)唯東宮與西廣寔來。

(《國語·楚語上》)——按:東宮,西廣,都就是楚國軍營的名稱。

(15)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

(《國語·楚語下》)——按:重,傳說遠古時代掌管天的神;黎,傳說遠古時代掌管大地的神。

“就是”標記並凸顯主語主要見於《詩經》,標記並凸顯賓語則比較普遍。

“就是”標記凸顯主語的例如:(16)哀哉不能言,匪舌就是出,維躬就是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