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09年我国GDP和固定资产增长率
中国历年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历年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历年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济增长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以下是中国历年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概述。
2000年至2005年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政府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为7%至8%。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
2006年至2010年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政府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为7.5%至8%。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的速度,特别是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3%以上。
2011年至2015年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政府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为7%。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仍保持了较快的速度。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9%。
2016年至2020年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政府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为6.5%。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但仍保持了较快的速度。
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2.3%,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2021年及未来在2021年,中国政府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为6%以上。
中国政府表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会逐渐放缓。
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结中国历年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政策取向。
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经济改革和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979—2009年中美经济差距比较研究
1979—2009年中美经济差距比较研究作者:李益鹏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2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及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加快了中国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迈进。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逐步缩小了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差距。
中国要在未来三十年发展中缩小差距就需要研究和了解这种差距。
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及产业结构、产业技术水平等层面的考察,分析中美经济的差距,尤其是工业化的差距,并试图探索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中美经济;工业化;经济差距[中图分类号]D822.371.2 [文献标识码]A1 改革开放助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1979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大政方针发生变化,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
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由以前的“以农养工”向“工农并进、以工哺农”递进。
农业和轻工业的大力发展满足了人民对物质生活的极大需求。
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日趋合理,协同发展,这是对前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开启了后三十年的经济腾飞。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在各方面都取得重大发展,第一,GDP总量先后超越意、英、法、德等国家,2009年世界排名第三,并在随后的2010年超越日本,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第二,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6.59%,比1979年高26个百分点;第三,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市场化率达到50%以上;对外开放度大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出口货物位列第一,占世界市场份额的9.6%;第四,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2 中美经济差距整体缩小较快、局部缩小缓慢1979~2009年间中国改变了以前单一的计划体制发展模式,通过渐进转轨,“计划”与“市场”共存,逐步探索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和紧密融入世界经济秩序中,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达30多年的9%以上的高速增长,堪称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在这三十年里是显著缩小,除了极个别领域有所扩大。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览GDP 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或地区) 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GDP 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 GDP 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 GDP 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 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 数据也严格保密。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 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
对于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国家统计局会在年初发布的《经济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中说明发布日期,GDP 数据将按规定日程发布。
GNP 是英文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不计入美国的 GDP 中,而计入日本的 GDP 中。
在 1991 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 GNP 作为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用GDP。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分析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
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
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
文章致力于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标签:固定资产投资GDP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
一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因素。
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又可以直接带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中的比率甚至达了20%。
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确实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
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
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力和贡献率的增速最初大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和贡献率。
研究证明,在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资本因素始终是第1位的。
1952-1978年间,其贡献份额为58.36%,1979-1995年间为40.40%。
资本投入的增速与GDP的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参照国际上的经验,情形也大致如此。
1979-1997年间中国总投资与实际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68,与名义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85。
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中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间的相关性已经由1978-1990年的0.628上升到1991-1997年的0.891。
1989年投资仅下降343.4亿元,总需求减少达1000亿元,GDP比1988年下降7.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先期快速增长往往是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陈乐一李良发布时间:2014-09-26内容摘要: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经济波动,GDP增长率,宏观调控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剧烈的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并找出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陈乐一(2007)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投资的扩张和压缩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原因。
金浩、李延军、高素英(2005)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个周期,第二产业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大。
李天锋(201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经历了5次波动,通过分析得出投资、消费、进出口以及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划分本文采用GDP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周期的指标。
测定经济周期的方法最常用的有3种:速度法、移动平均法和一阶对数差分法。
速度法是直接用GDP增长率来划分经济周期,比较直观。
移动平均法是对GDP增长率进行数年移动平均处理来划分经济周期,但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处理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移动年份过长也会导致数据的缺失。
一阶对数差分法是以产出水平的一阶差分值为指标测定经济周期(陈乐一,2007)。
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速度法来划分经济周期。
本文分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但由于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真正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
分析近30年我国经济增长和周期状况
• 3.引进购买国外现成的技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利用低成本
优势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产业和企业的扩张,从而成就了国民经济的持续 增长。
挑战&对策:
• 中国经济整体和中国制造业企业将面对着两个方向上的重大挑战:
• 1. 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问题。
在外部技术来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通过自主的技术创新实现今后 若干年进一步的产业升级,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和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尽管速 度会低一些。
• 在1958—1962年,经济泡沫较多,经济增长率曾经一下子高涨到21.3%。
• 后来,正常的经济数据和经济情况得以显露,到了1960—1962年的三年之间,中
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大幅回落。
• 经受过三年灾害之后,中国调整了经济运行,1964年的经济增长回升到了18.3%。 • 随后1966—1976年的十年,中国经济又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但是,期间由于国防
发生变化。
• 一是要素成本在快速上升,目前我们国家总体上已经越过了刘易斯的拐点,人
工成本处于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同时这几年能源、农产品、土地、环保成本都 在上升,我国的成本优势已经被大大削弱。
• 二是技术来源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前三十年我国产业升级主要靠引进技术,那
个时期我们和国外的产业差距很大。经过三十年的高增长之后,中外的产业差 距已经大大缩小,中国企业现在需要购买的技术往往是国外企业正在使用的技 术,而国外企业要把自己正在使用的技术卖出去他自己就很难生存。
关键词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
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它意味着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的 扩大,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结构变化
根据GDP核算方法反演的新中国的第一个GDP数据为1952年的679亿元[1],1978年为3645.2亿元,到2008年GDP总量达到300670亿元。1952-1978年间年GDP增长量2966.2亿元,年均增长率1.31%,而1978-2008年间年增长量297024.8亿元,年均增长率8.08%。2007年我国GDP已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后,我国GDP增长较快同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图3清晰的反映出三大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总体来说,三大产业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第二及第三产业GDP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即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从1978年的1027.5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4000亿元并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其增速为32%。第二产业在1992年以前增长缓慢,但之后快速发展,其总产值较1978年增加了82%并在2008年达到146183.4亿元。我国第三产业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其总产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了2008年的120486.6亿元,增速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高达137%,。
人均GDP(美元)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卢森堡
113043
102284
81393
69056
55100
43940
45778
美国
46859
45218
4397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7610
37800
37610
36731
中国
3315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周期
中国经济周期 每轮经济周期的起止年份 1978-1981 1982-1986 1987-1990 1991-1999 2000-2003 2004-2007 峰尖及年份 11.7(1978) 15.2(1984) 11.6(1987) 14.2(1992) 10(2003) 11.4(2007) 五年计划平均增速比较 时期 GDP平均增速(%) 六五 10.78 七五 7.92 八五 12.00 九五 8.26 十五 9.58 峰谷及年份 5.2(1981) 8.5(1986) 3.8(1990) 7.8(1998) 8.3(2001) 10.1(2004) 落差 6.5 6.4 7.8 6.4 1.7 1.3
中国改革30年以来经济周期分 中国改革30年以来经济周期分 30 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服务部
2008年 2008年9月
二、我国的经济周期
1978―2007年我国GDP增长速度(%)
78-90年 78-90年:第一个中周期 78-81年 78-81年: 第一个 短周期 82-86年 82-86年: 第二个 短周期
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来看,我国的经济波动呈现出逐步减缓的趋势。在1981-1990年的经济增长周 期中,GDP增长的最大值为15.2%(1984年),而最小值为3.8%(1990年),其波动幅度达到11.4个百分点。 而在1991-1999年的经济增长周期中,GDP增长的最大幅度为14.2%(1992年),而最小值为7.1%(1999年), 其波动幅度仅为7.1个百分点。仅从数据来看,在“十五”到“十一五”规划时期,我国经济波动幅度进一步 减小,经济增长更加趋于平稳。因此,可以预计,在“十一五”规划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将更加趋于平稳,经 济波动幅度将进一步减小。预计“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GDP的增速在7.5%-11.5%之间,且呈现出逐年递减 的趋势。
1978 年以来, 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人均GDP 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1%.
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原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p105~115「作者简介」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胡琳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常志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1「内容提要」1978年以来,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减贫却出现了放缓的趋势,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贫困形态。
增长质量下降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的减少,是中国减贫放缓的重要原因。
中国应该构建新的减贫战略,内容包括调整国家贫困线,实施有利于减少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重视弱势群体社会参与机会的增加,提高贫困人口能力等。
「关键词」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国家贫困线/增长质量/收入分配一、中国减贫的趋势及评价(1978—2004)(一)中国在减贫方面的巨大成就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人均GDP 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1%。
正如阿玛蒂亚。
森(Amartya Sen )评价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长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快。
然而,人们常常意识不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人均收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完全不同于那些有名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或地区,比如新加坡和香港,因为它们实际上都只是一些城市,而不像中国这样,有大量的农村人口。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地区差异又这么悬殊,能取得如此高的平均增长率,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成就。
①与此同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按照中国国家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4年的2610万,减少了89.6%,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数为861万人(表1)。
即使按照国际贫困线,即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世界银行(2000)估计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由1990年的2.8亿下降到1997年的1.24亿,减少了55.7%,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数为2229万人。
全面认识2009年我国的经济增长
38 %, 2 . 然后在波动中回落 ,2 0 1月份增
长 2 0 % ;09年 保 费 收 入 增 长 2. 20 9 1. 比上年低1. 4 %, 0 7 个百分点 , 中, 9 其 1 月份保 费收入增长8 %,至8 . 3 月份保 6 持低速增长 ,从9 份开始增速加快 , l f
图3 20 年 以来 月度 规 模 以上 工 08 业增 加值 增 长率 ( ) 筑 业快 速增 长 二 建
在扩 内需 、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 施 的作用下 ,09 20 年建筑安装 工程投 资一直保持较高增速。年初 , 城镇建筑
( ) 一 工业 增长 率逐 季 回升
安装工 程投资就处在较 高的起点上 , 1 月份增长3. 随后增速逐 月上 —2 01 %,
回升。其 中, 上海1 月份下降1. —2 2 %, 4
随后 降幅 逐月 收窄 ,月 份转 为正增 6
长 , 月份恢 复到两位数增 长,1 1 0 I 月份 达到 l. l 月份 达到2. 4 %,2 2 3 %;浙 江 9
1 月份 下 降8 %,月 份转 为 正增 —2 . 4 2 核算以来的最低增速 , 从二季度开始 , 从分月 看 ,09 规模 以上工 业 20 年 长 , 月份开始增幅逐月提高 ,月份 从8 9 连续三个季度 回升 ,扭转 了从20 年 07 增加值增长率也与20 年表现 出完全 08 三季度开始连续7 个季度增 幅下降 的 恢复到两位数增长,1 1月份达到1. 9 %, 0 不同的变动趋势( 见图3 。1 月份增 ) —2 局面。 2E J 增长 1. 广东 1 6 %; 2 —2 长3 %,是19 年建立规模 以上工业 1, 有 所 回落 , . 8 95 图1 0 8 20 年以来季度经济增长率 . 8 增加值核算 以来月度最低增速 ; 月 月份只增长0 %,随后增 幅在波动中 从5
历年GDP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览表默认分类2009-03-23 10:33:23 阅读1453 评论0字号:大中小2009-02-26 10:10 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作者:阅读:268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总收入GNP一览表,包含1978年到2008年中国各年度GDP和GNP。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GDP GNP GDP工业建筑业(元)19783645.23645.21027.51745.21607.0138.2872.5381 19794062.64062.61270.21913.51769.7143.8878.9419 19804545.64545.61371.62192.01996.5195.5982.046319814889.54891.61559.52255.52048.4207.11076.6492 19825330.55323.41777.42383.02162.3220.71163.052819835985.65962.71978.42646.22375.6270.61338.1583 19847243.87208.12316.13105.72789.0316.71786.3695 19859040.79016.02564.43866.63448.7417.92585.0858198610274.410275.22788.74492.73967.0525.72993.8963 198712050.612058.63233.05251.64585.8665.83574.01112 198815036.815042.83865.46587.25777.2810.04590.31366 198917000.916992.34265.97278.06484.0794.05448.41519 199018718.318667.85062.07717.46858.0859.45888.41644199121826.221781.55342.29102.28087.11015.17337.11893 199226937.326923.55866.611699.510284.51415.09357.42311 199335260.035333.96963.816454.414188.02266.511915.72998 199448108.548197.99572.722445.419480.72964.716179.84044 199559810.560793.712135.828679.524950.63728.819978.55046199670142.571176.614015.433835.029447.64387.423326.25846 199778060.878973.014441.937543.032921.44621.626988.16420 199883024.384402.314817.639004.234018.44985.830580.56796 199988479.289677.114770.041033.635861.55172.133873.47159 200098000.599214.614944.745555.940033.65522.338714.078582001108068.2109655.215781.349512.343580.65931.744361.68622 2002119095.7120332.716537.053896.847431.36465.549898.99398 2003135174.0135822.817381.762436.354945.57490.856004.710542 2004159586.7159878.321412.773904.365210.08694.364561.312336 2005184739.1183867.923070.487364.677230.810133.873432.914103GNP 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人均GDP2006211808.0210871.024737.0103162.091310.911851.182972.016084 2007246619.028910.0121381.096328.018665 2008300670.034000.6146183.0120487.022640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8%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95933亿元,比上年增长7.3%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9404亿元,比上年增长8.0%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8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7.1%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8.8%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67795亿元,比上年增长9.7%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57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43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3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2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19580亿元,比上年增长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17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15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9%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1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10920亿元,比上年增长9.4%1986年:社会总产值18774亿元,比上年增长9.1%1985年:社会总产值16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1984年:社会总产值12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983年:社会总产值11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982年:社会总产值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981年:工农业总产值74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7.2%1979年:工农业总产值6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5%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5689.8亿,比上年增长12.3%(zhuanzai)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的数据是246619亿元,最终核实的数据可能会增加1500亿元左右,也就是在24.8万亿元左右,按照年平均汇率7.52计算,折合3.30万亿美元。
建国以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览
建国以来,历年国内⽣产总值(GDP)增长率⼀览最近,有电视节⽬在陈述新中国经济成就的时候,图表显⽰前30经济增长⼏乎为零,引来⽹上⼀⽚骂声!为此,这⾥编发“zhaoyh0627”2016年5⽉发的《建国以来,中国历年GDP国内⽣产总值增长率⼀览》⼀⽂,以正视听。
zhaoyh0627GDP 是英⽂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内⽣产总值,指⼀国 (或地区) ⼀年内在其境内⽣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个指标。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按⽀出法、收⼊法与⽣产法计算的 GDP 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要加上⼀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调整,使其达到⼀致。
实际统计中,⼀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出法为基本⽅法,即以⽀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产总值为标准。
依照《中华⼈民共和国统计法》第⼀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员对在统计⼯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员在进⾏GDP 核算时对所使⽤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 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 数据也严格保密。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
对于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国家统计局会在年初发布的《经济统计信息发布⽇程表》中说明发布⽇期,GDP 数据将按规定⽇程发布。
GNP 是英⽂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民⽣产总值。
GNP 是⼀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产要素在⼀定时期内所⽣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
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
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1978年-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5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7.6%。
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401元,比上年提高6.9%。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3亿元,增长2.9%;税金总额308亿元,增长13.4%。
施工面积1310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0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8705万平方米,减少3539万平方米。
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房地产开发投资3580亿元,增长12.6%。
房地产投资结构有所调整,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较快。
全年经济适用房投资791亿元,竣工面积5506万平方米。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
全年出生人口1991万人,出生率为16.03‰;死亡人口807万人,死亡率为6.50‰;全年净增人口1184万人,自然增长率9.53‰,比上年下降0.53个千分点。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481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37942万人,占30.4%;乡村人口86868万人,占69.6%。
0-14岁人口比重为25.7%,15-64岁人口比重为67.6%,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7%,老年人口达到8375万人。
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3.63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元,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5.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0元,实际增长4.3%。
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4亿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8.1亿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4亿元,增长3.5%,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770亿元,增长10.8%,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4328亿元,增长8.2%,比重上升l.7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上)
1978年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被给予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1984年,我国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2年10月,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向世界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978年至2007年我国GDP增长了57.8倍,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世界3%的平均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现已排名世界第四。
一、引言经济增长都是在上上下下、高低起伏的波动中向前推进的,我国经济也不例外。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十分明显,从下图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的曲线可以清晰地观察出来。
在图中,坐标的横轴是以年为单位表示的时间,纵轴表示的是GDP,左边表示GDP的绝对量,右边表示GDP的年增长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波动的性质属于增长型波动,只是经济增长率的减缓和增加,不是经济总量的绝对下降。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变动情况。
从GDP的绝对值来看,很难看出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我们通过GDP的年增长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波动状况。
如果按照波峰——波峰分析,图形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着一种规律性波动,经济发展的扩张与收缩是循环交替出现。
我国从1978年至今有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第一个经济周期为 1978—1984年;第二个经济周期为1985—1992年;第三个经济周期为 1993—2007年。
从耗费的时间来看,第一个周期耗时7年,第二个周期耗时8年,第三个周期耗时15年。
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周期平均长度增大,经济稳定性增加。
第三个周期是建国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周期波动。
中国gdp增速历年
中国gdp增速历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GDP增长率的大小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快慢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的时间长短。
下面是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的详细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1990年,GDP:18873亿元,增长率3.9%1991年,GDP:22006亿元,增长率9.3%1992年,GDP:27195亿元,增长率14.2%1993年,GDP:35673亿元,增长率13.9%1994年,GDP:48638亿元,增长率13.0%1995年,GDP:61340亿元,增长率11.0%1996年,GDP:71814亿元,增长率9.9%1997年,GDP:79715亿元,增长率9.2%1998年,GDP:85196亿元,增长率7.8%1999年,GDP:90564亿元,增长率7.7%\2001年,GDP:110863亿元,增长率8.3%2002年,GDP:121717亿元,增长率9.1%2003年,GDP:137422亿元,增长率10.0% 2004年,GDP:161840亿元,增长率10.1% 2005年,GDP:187319亿元,增长率11.4% 2006年,GDP:219439亿元,增长率12.7% 2007年,GDP:270232亿元,增长率14.2% 2008年,GDP:319516亿元,增长率9.7%2009年,GDP:349081亿元,增长率9.4%2010年,GDP:413030亿元,增长率10.6% 2011年,GDP:489301亿元,增长率9.5%2012年,GDP:540367亿元,增长率7.9%2013年,GDP:595244亿元,增长率7.8%2014年,GDP:643974亿元,增长率7.3%2016年,GDP:743586 亿元,增长率6.7% 2017年,GDP:82.71万亿元2018年,GDP: 900309亿元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GDP大致经历几个阶段:1956年突破1千亿元,1982年突破5千亿元; 1986年中国GDP过万亿元;2001年过10万亿元;2012年过50万亿元;2014年,中国GDP总量过60万亿元;2016年,中国GDP总量过70万亿元;2017年,中国GDP总量过8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