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
四种阅读方法

四种阅读方法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享受乐趣的重要途径,而不同的阅读方法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四种常见的阅读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体验。
首先,第一种阅读方法是略读。
略读是指快速地浏览文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便快速获取信息。
略读适用于时间紧迫或者需要快速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
在略读时,可以先看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部分,然后快速浏览每段的开头和结尾,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
通过略读,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后续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其次,第二种阅读方法是精读。
精读是指深入细致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每一个细节和内容。
精读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逻辑关系和推理论证的情况下。
在精读时,可以逐段逐句地阅读,注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通过精读,可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种阅读方法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指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特定主题或者领域的文章进行阅读。
主题阅读适用于需要深入研究某一主题或者领域的情况下。
在主题阅读时,可以选择相关的书籍、期刊或者论文,系统地阅读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和掌握特定主题的知识。
通过主题阅读,可以提高对特定主题的专业知识和理解能力。
最后,第四种阅读方法是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常见的阅读技巧包括预习、扫读、精读、略读、回顾等。
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四种阅读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略读适用于快速获取信息,精读适用于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主题阅读适用于深入研究特定主题,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享受阅读的乐趣。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在我们的阅读生涯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不可或缺的阅读技巧。
它们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适用场景,灵活运用这两种技巧,能够让我们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丰富我们的思想世界。
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深入地阅读。
当我们面对一本经典的文学著作、一篇具有深度的学术论文,或者一份重要的合同文件时,精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读的第一步,是对文本进行仔细的研读。
这意味着我们要逐字逐句地阅读,理解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的含义。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及时查阅字典;对于复杂的句子结构,要耐心分析,确保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在精读过程中,做笔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疑问,或者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
这样,在后续的回顾和复习中,能够迅速抓住关键信息。
此外,思考也是精读的关键环节。
我们要不断地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这些观点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什么联系?通过深入的思考,我们能够挖掘出文本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精读还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
第一次阅读可能只是了解了大致内容,第二次阅读可以更加关注细节和逻辑关系,第三次阅读则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略读,则是快速浏览获取主要信息的阅读方式。
当我们面对大量的资料,需要在短时间内筛选出有用的内容时,略读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略读时,我们首先要关注标题、目录、前言、后记等部分,这些往往能够提供关于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的信息。
然后,快速浏览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对于一些例子、解释说明等细节部分,可以暂时跳过。
在略读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关键词。
关键词往往能够反映出文本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关键词的捕捉,我们能够快速了解文本的主题和重点。
同时,要保持较快的阅读速度,但又不能过快以至于忽略了重要信息。
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略读速度和准确性。
那么,在实际的阅读中,如何灵活运用精读和略读呢?这需要根据具体的阅读目的和文本类型来决定。
精读与略读 教案(通用8篇)

精读与略读教案(通用8篇)精读与略读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效果。
3、熟悉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同学读书的爱好,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把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知道敏捷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今日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题目是课文的重组成部分)3、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1、出示: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
②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
③画出感爱好或是有疑问的词语,留意积累。
2、同学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状况(1)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
(2)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结巴、回读,读破(3)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4)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一个人要积累学问,就必需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仔细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化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细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关心,因此需要精读。
我们以前学过的《“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讲的就是精读的方法。
a、圈画出来什么是精读?同学上台圈画〈指导读〉b、你还了解到哪些学问?c、引导体会。
还知道了什么是略读?出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导质疑(这与我们刚才所讲的精读似乎有些冲突)你这时有新的疑问产生吗?同学质疑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1、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争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2)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2、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沟通学习小组采纳读读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
略读同精读的区别

略读同精读的区别(一)基本模式1、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有许多变式.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包括诗歌),可以用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对于托物言志的课文,如《白杨》,教学的重点应是借物喻人的语言,先理解字面的意思,再体会字里行间背后含着的意思,在读、思、议中知其志,抒其情,明其法.对于以事喻理的课文,如,《画杨桃》《钓鱼的启示》,可在事与理之间设计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研读、品读重点句段,讨论交流,既了解事件,又悟出道理.2、略读课: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比,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二)主要特征精读是以传授本质的,带规律性的知识为主要特征,重在“精”“细”;而略读课则是精读的延展与深化,教学略读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准确地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取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方法略读课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的教学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是拓宽学生知识的纽带、桥梁。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提示,自主阅读崔峦先生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略读课教学更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因此教学时,务必要求学生先认真读读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
这段文字不仅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还有针对性地提出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性情的功能。
例如,《找骆驼》一课的阅读提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阅读技巧分享学会略读与精读的平衡

阅读技巧分享学会略读与精读的平衡阅读对于我们的学习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获取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然而,随着信息爆炸的时代的到来,我们面临着海量阅读材料的困扰。
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高效地阅读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本文中,将分享学会略读与精读的平衡的阅读技巧。
一、略读的重要性略读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和观点。
它帮助我们在众多的阅读材料中筛选出最重要和最相关的信息。
略读的目的是迅速获取整体印象,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和分类。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略读技巧:1.阅读标题和副标题:标题通常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文章是否与我们的需求相关。
2.浏览开头和结尾:开头往往包含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结尾则总结了文章的观点和结论。
通过快速浏览开头和结尾,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框架和作者的主旨。
3.扫读关键词和段落首句:关键词通常能够揭示文章的重点内容,而段落首句则是该段落主题的概括。
通过扫读关键词和段落首句,我们可以迅速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
4.注意插图和图表:插图和图表通常能够直观地展示信息,通过观察插图和图表,我们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数据。
二、精读的技巧精读是指在略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仔细、深入的阅读,以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启示。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精读技巧:1.理清文章结构: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框架,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2.仔细阅读每个段落:读完每个段落后,思考段落的主题句和支撑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3.标记关键信息:使用笔记或者标记工具,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重要观点、关联事实等进行标记,方便后续回顾和整理。
4.主动思考和提问:与作者进行思维对话,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分析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略读与精读的平衡略读和精读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阅读中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时间来合理运用这两种技巧。
阅读的分类,精读,略读

阅读的分类,精读,略读
阅读的分类:
1. 主题分类:
- 文学作品: 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的阅读材料。
- 历史事件: 关于各种历史事件、人物的阅读材料。
- 科学知识: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知识阅读材料。
- 社会问题: 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变革等的阅读材料。
- 环境与健康: 关于环境保护、健康饮食、锻炼等方面的阅读材料。
- 科技发展: 关于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创新等的阅读材料。
2. 阅读方式分类:
- 精读: 对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包括词汇理解、段落大意、细节把握等。
- 略读: 对一篇文章进行快速浏览,了解整体内容和主要观点,重点把握重要信息和标点。
3. 阅读技巧分类:
- 归纳概括: 将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出关键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 问题分析: 阅读时提出问题,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答问题,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 反思思考: 阅读后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观点的认同程度等,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这些分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适当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精读与略读》

精读强调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提升精读能 力,我们需要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通过对文本 结构、作者观点、语言修辞等方面的分析,挖掘 文本的内在逻辑和价值。
练习提取关键信息
略读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把握文本主旨 。因此,提升略读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练习提 取关键信息,如标题、副标题、首尾句等,迅速 获取文本大意。
略读的作用
略读能够帮助学习者快速浏览大 量资料,获取关键信息和整体思 路,有助于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构建知识体系。
在工作和生活中综合运用精读与略读
工作中的应用
在工作中,精读可以用于研究专业文献、合同协议等重要文件,确保对内容的准 确理解;略读则可以用于快速了解行业动态、市场报告等,及时获取关键信息。
工作报告阅读中的精读与略读应用
01
精读
在工作报告中,精读主要应用于关键数据和结论的分析。通过精读,员
工能够准确理解报告中的核心信息和重要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02 03
略读
在工作报告的初步了解阶段,略读有助于员工快速了解报告的整体内容 和结构。通过略读,员工可以迅速把握报告的主题和要点,为后续的精 读和分析打下基础。
究思路和成果。
文学鉴赏
通过精读文学作品,可以品味文 字之美,领略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专业学习
在专业学习中,精读相关领域的 经典著作,可以系统地掌握理论 知识,为实践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
03
略读策略与技巧
快速抓取关键信息:技巧和实践
扫描式阅读
通过快速移动视线,迅速浏览全文,捕捉关键信息和重点词汇。 这种方法适用于查找具体信息或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辅助学习与工作
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教学策略一、精读与略读的概念精读和略读是两种基本的阅读方式,精读要求对文本仔细阅读,深入理解,能够全面掌握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如生字、生词、短语、句型、语法等。
精读注重阅读的质量,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阅读的内容。
精读的目的在于培养阅读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适合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略读则是对文本进行快速阅读,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文本的大意,获取文本中的主要信息,而不太关注细节。
略读更注重阅读的速度,对阅读者的要求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
略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阅读者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阅读或任务。
二、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的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习惯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充分利用眼睛的运动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时间来获取文本中的信息。
在精读和略读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正确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出声阅读和反复阅读的习惯。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最后,要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预测和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
2.精读教学策略在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逐段逐句的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教师在精读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3.略读教学策略在略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如限制时间、增加阅读量等。
“精读”与“略读”的策略研究

“精读”与“略读”的策略研究精读与略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
如何使精读与略读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应该认真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一、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关于精读与略读,叶圣陶老先生曾在《精读指导举隅》与《略读指导举隅》中作过详尽论述。
叶老说,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
“不同的观点”指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到时代背景、技术方面的布置与剪裁的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与弊端等。
阅读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研究,寻求答案。
如果学生对这些问题答得不错,且认识了字词,理解了内容,把握了中心,即为“精读”。
天津师大田本娜教授也讲过,精读时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精读过程要体现层次性,即“初读—细读—深读—熟读”。
初读是初步感知语言及课文内容;细读、深读是理解鉴赏语言,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方法及内容、中心;熟读是巩固所学的知识,记忆所运用的语言。
因此,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精读,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在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过程的主人。
叶老还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它的单篇短行,不再需要老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从精读到略读,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
这犹如小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走,其目的是学习方法,养成习惯;渐渐地大人把手放了,其目的是让学生步履纯熟,能够独立行走。
只“扶”不“放”,小孩子很难会独立行走;同样,教师只是一味地“精讲”,学生也很难掌握学习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
正确处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着眼全局,处理好“精”与“略”从教材编排看,每一单元都是一个整体,精读课文在前,略读课文在后,是一篇带多篇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精读与略读指导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精读与略读指导一、精读与略读的概念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方法,是阅读的技巧,也是衡量阅读水平的重要指标。
精读就是读懂,即通过阅读对文章的语言知识、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等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精读是一种深入的阅读方法,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文章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思考,从而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略读则是一种粗略的阅读方法,主要目的是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和中心思想,是一种快速的阅读方法。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精读与略读的重要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
首先,精读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掌握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其次,略读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提高阅读效率,适应考试和实际生活的需要;此外,精读和略读的结合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精读与略读的指导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精读和略读的前提和基础。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例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姿势和方法,控制阅读时间,注意保持注意力集中等。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速度,不要过于急躁或缓慢,保持适度的阅读节奏。
2.精选阅读材料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当注重材料的难易程度、题材、体裁等方面的选择。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文章进行精读,逐步提高难度;对于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文章进行精读和略读。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选择一些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精读指导在精读指导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知识、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等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子和段落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总结和评价,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语文阅读理解的精读与略读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的精读与略读技巧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还是在日常阅读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而精读和略读作为两种常见的阅读方式,各自有着独特的作用和适用场景,熟练运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
一、精读的技巧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深入地阅读。
它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研读,理解每一个细节,挖掘深层的含义。
1、字斟句酌在精读时,要对每一个字词都保持敏感。
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及时查阅字典或词典,确保准确理解其含义。
比如,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的字词,如“饕餮”“鸱鸮”等,只有弄清楚它们的意思,才能不影响对整个句子和段落的理解。
2、剖析句子结构分析句子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对于复杂的长句,要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成分,理清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冬日,独自走在寂静的小巷,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通过剖析这个句子,我们能明白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的心情。
3、关注修辞手法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在精读时,要留意这些修辞手法,并体会它们所带来的生动形象或强烈的情感冲击。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通过比喻,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月亮的形状。
4、理解段落主旨每个段落都有其核心思想,精读时要概括出段落的主旨。
可以通过寻找段落中的中心句,或者自己总结关键内容来把握。
这有助于我们从局部到整体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
5、做批注和笔记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考、疑问和感悟。
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对某个观点的看法,对精彩语句的赏析,或者对不明白之处的标记。
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方便日后回顾和复习。
6、深入探究背景知识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文章,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精读与略读的教学反思范文

这篇文章将探讨精读和略读之间的教学反思。
精读和略读是学习和阅读的两个不同方式。
它们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两种方式,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促进他们的进步。
精读与略读的区别在阅读过程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不同的方法。
精读是通过仔细阅读,识别、理解、分析和评每个单词和句子,获得深入的知识和理解。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并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
相反,略读则是以快速的方式阅读文本,提取主要观点,快速了解文本,以便迅速消化大量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心理负荷较小的情况,需要快速获得信息。
精读与略读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精读和略读都很有用。
精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一种深入而系统的思维方式。
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处理较难的材料和知识点。
通过教授学生精读技巧,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想法和观点。
另一方面,略读可以用于快速教授和获得较为基础或单一的知识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快速消化较大流量的信息,或者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获得信息。
通过略读技巧,学生可以从海量的材料中迅速提取出核心观点,以便后续深入学习。
如何教授精读和略读教授精读和略读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教授精读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质量,注重细节和深入思考。
他们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规则和技巧,如如何使用不同颜色高亮或标记文本的关键词、如何构建思维导图,应用有效的问答策略等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物,以及向老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教授略读时,应采取更加实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速度和容易消化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迅速抓住重点。
教师可以使用文字概括,关键词摘录等方法,培养学生快速抓住重点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掌握信息分析和提取技巧。
教学反思:应该把握精度与速度的平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精度和速度的平衡。
他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精读与略读

一、精读和略读的关系
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文 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 或选文之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 或选文之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 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 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 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 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 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 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 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 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坐精度那样的详细指导, 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坐精度那样的详细指导, 而致无所措手。 而致无所措手。”
(一)精读
表达阅读法,就是把“表达”作为阅读运用的 表达阅读法,就是把“表达” 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当成考察阅读内隐活动 的一种外化的行为标志。 阅读” 的一种外化的行为标志。“阅读”不单纯是吸 收信息,也包含倾吐信息。读一篇文章, 收信息,也包含倾吐信息。读一篇文章,要能 把学习的收获用言语“表达”出来,才算“ 把学习的收获用言语“表达”出来,才算“读 懂了”、“读透了”、“读完了”。阅读表达 懂了” 读透了” 读完了” 不但能有力地强化阅读理解的思维深度, 不但能有力地强化阅读理解的思维深度,而且 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运用的创造水准。 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运用的创造水准。有口头表 达和书面表达。写札记、心得笔记等。 达和书面表达。写札记、心得笔记等。
2.什么是略读 .
略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要 的阅读方法。 的阅读方法。 从对读物信息的感知来看,它不如精读 从对读物信息的感知来看, 那样“纤屑不遗” 那样“纤屑不遗”,而是重在搜寻有用 信息。 信息。 从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上看,它不像精读 从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上看, 那样“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那样“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而是略 “次”抓“要”,略“小”抓“大”。
《精读与略读》

结合起来
读书效果最佳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我的板书就体现了这一点。
2.略读有什么作用?画出关键词句。
(“通过略读,可以……从而……获得……”。)
3.怎样进行略读呢?小组讨论。
4.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1)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略读?
(2)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略读。
(3)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为什么?
(4)怎样做才取得略读的最佳效果?
(2)什么是略读?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这一程序,意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着重学习“略读”部分
1.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
(“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
(三) 、教学重点和确定的依据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略读的方法。因为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该节课的主要目标。
二、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精读与略读》是自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中还穿插运用提要法,圈点划注法。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的表达、概括、分析能力。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 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精读与略读》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侧重点是介绍略读。讲述了略读的意义,怎样进行略读,略读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对精读讲得较为简略,但很精当。
《精读与略读》的课文原文

《精读与略读》的课文原文《精读与略读》的课文原文叶圣陶非常重视阅读的作用,他把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他认为精读和略读起着不同的作用,应相互补充发挥作用。
精读是对文章进行推敲,而略读是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
交叉恰当好处地使用精读和略读,就既能读得深,又能读得多。
《精读与略读》的课文原文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大略的读。
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
通过泛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需要精读。
怎样进行泛读呢?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
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拓展精读与略读的区别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
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
经科学地速读训练,其读速更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可达每分钟读20万字。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

精读与略读的应用技巧在我们的学习和阅读生涯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不可或缺的阅读技巧。
它们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适用场景,灵活运用这两种技巧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效率。
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细深入地阅读。
这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研读,深入理解每一个词句的含义,剖析文章的结构、逻辑和深层内涵。
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动各种思维能力,如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以达到对文本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精读呢?当我们面对经典的文学作品、重要的学术著作、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文献时,精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我们需要精读其中的人物描写、情节发展、诗词歌赋,去感受作者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学习一本专业的学术书籍,如经济学的《资本论》,我们要精读其中的理论阐述、数据分析、论证过程,以掌握其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
精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首先,我们要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了解作者的背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评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做笔记,标记出重点语句、段落,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反复琢磨,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解惑。
读完之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梳理文章的脉络,提炼出主要观点,并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
略读则与精读相反,它是快速浏览文本,获取关键信息的一种阅读方式。
略读的重点在于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主要观点和关键细节,而不过分纠结于具体的词句和细节描述。
略读适用于一些信息量大、但并非核心重要的文本,比如一般性的新闻报道、杂志文章、科普读物等。
当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或者只是想对某个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时,略读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略读也有一定的技巧。
我们可以先阅读文章的标题、目录、引言和结论,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框架。
然后,快速浏览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对于一些例子、数据、解释说明等可以适当跳过。
《精读与略读》教案设计: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传达,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价值观。
在英语教学,精读和略读是两种常见的阅读方式。
精读强调对细节的关注,略读则着眼于抓住核心信息。
如何将这两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呢?下面是一份针对个性化教育的《精读与略读》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1.理解精读和略读的区别和特点;2.积累并运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3.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4.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3.增强学生对英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策略】1.情境引入。
通过引发学生对英文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关注度。
(例如,讲述一则有趣的英文故事,让学生尝试用精读和略读两种方式来理解它)2.引导式教学。
教师通过启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寻找答案。
(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讨论,总结精读和略读的区别和优点)3.学生主导式学习。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主人公的角色,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降低阅读难度和压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让学生选一篇文章,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如实用性、文学性、趣味性等),运用精读、略读或两种方式相结合去阅读和理解)4.交互式评价。
教师通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个人报告和互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理解程度,自主选择对应的练习题,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和纠错,分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并制定针对性的提高和改进计划)【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素材和阅读目的,出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试卷,区分学生的阅读程度和能力水平。
2.学业综合评价。
精读和略读

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两种阅读方法——精读和略读2.明白略读的意义和方法。
3.运用精读和略读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习两种阅读方法——精读和略读2.如何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语文重在读书,而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今天复习经常用到的读书方法——《精读和略读》二、定义及特点1.精读仔细认真地读,精心研读文本,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对读物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
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特点:咬文嚼字纤屑不遗好处:精读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作品的精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略读:粗略地快速地读,对读物纵观大意。
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知识面。
特点: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好处:节约时间更有效率三.方法精读: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
细细体味。
②评判和欣赏作者的写作志趣、宗旨及写作的功力、风格等③画出感兴趣或是有疑问的词语,注意积累、分析与归纳。
(1)内容分类: 内容摘要、摘引名言、警句、资料、典故、原文缩写。
(2)把想到的体会、问题也记录到读书笔记上。
(3)可适当圈点、勾画、批注案例:默读以下文段,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词或句子:猴子剥花生最有意思,简直跟人没什么两样,也是两手拿着花生在嘴边轻轻一咬,咬破了外壳,而后在手里剥去壳,把花生仁托在手心,两只手掌并拢了搓一搓,搓去那层红色的仁衣,再举到嘴边呼地一吹。
仁衣飞走了,白白胖胖的花生仁留在手心。
解析:动词用得特别好略读:书名---内容---作者--目录---浏览全书例如:《红楼梦》阅读叙事性的文章,能了解事件的梗概;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说明的要点。
小组讨论:略读下列文段,看看你有什么收获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心里很着急。
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边走.就赶上去问:“老人家,您看见没看见一只骆驼?”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的。
略读与精读的区别

略读与精读的区别观察我们的课堂,有两点突出的问题。
1、略读与精读不分。
有两节课讲的是略读课文,四上《火烧云》和六上《中华少年》。
《火烧云》成了精读的浓缩版;《中华少年》则需要两课时,彻底的精读教学。
虽然,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尽量还是要尊重教材编者的意图,精读是精读,略读是略读。
把略读上成精读,真正的原因,我想,还是不明白二者的区别。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作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
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
……不过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不同。
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何以需提纲挈领?惟恐学生对于当前的书籍文章摸不到门径,辨不清路向,马马虎虎读下去,结果所得很少。
何以不必纤屑不遗?因为这一套功夫在精读方面已经训练过了,照理说,该能应用于任何时候的阅读;现在让学生在略读时候应用,正是练习的好机会。
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交。
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与扶着牵着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
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更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汪潮教授也有个形象的比喻:“精读课文相当于数学的例题,略读课文相当于数学的习题。
”崔峦先生也在很多场合说过略读课文的教法:略读课文,要粗知大意。
学生要独立阅读,自读自得,整体把握。
可采用几遍读的方式:一读解决字词,互相交流;二读明白。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区别

关于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区别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重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成为“鸡肋”,甚至有很多教师根本就是跳过略读课文,最多也只是让学生自己看一下就一笔带过了。
然而,略读课文占每单元三分之一的篇幅,肯定不是“鸡肋”来的。
那么略读课文处一个什么地位呢?如何教略读课呢?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
一、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及其教学目标。
(一)选材范围略读课文一般是选择故事性较强,文字浅显,趣味性浓,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便于阅读理解的故事性作品或社科类作品。
(二)略读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
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编排意图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二、略读同精读的关系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三、略读同精读的区别(一)基本模式1.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有许多变式。
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包括诗歌),可以用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精读与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问题呢?
二.指导自读课文
1.揭示课题。
2.审题:
(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3.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
(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4.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三、理清文章脉络
1.读课文,思考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部分(1)说明读书的重要和精读的方法。
第二部分(2—7)介绍略读的常识和方法。
第三部分(8)说明只要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总结出来。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2.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问:(1)“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3.提问:(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
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4.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怎样略读?略读要注意的方面?略读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