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膝关节的优点讨论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中的诊断价值应用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中的诊断价值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14e7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3.png)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月第19卷第2期·影像学及诊断检验·核磁共振在膝关节中的诊断价值应用李改桃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民医院,甘肃定西 730500【摘要】目的:对于核磁共振在膝关节中的诊断价值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膝关节影像研究的重要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内的膝关节损伤并进行检测诊断的患者进行详细研究,共84例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确定核磁共振对于膝关节各种损伤的分析及诊断价值。
其中将8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包含42例患者,分别利用CT扫描技术进行诊断检查或者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并针对不同小组分别观察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下的检出率。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检出人数达到39例,而对照组的检出人数则只有27例,观察组的总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
结论:对比CT扫描诊断技术来说,在膝关节的诊断之中,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查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也具备更好的价值,能够获得更高的检出率,这也表明,核磁共振在膝关节诊断中值得获得更多的重视和推广,从而使得该技术广泛运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关节;诊断;价值应用;CT扫描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5249(2021)02-0143-02在临床的常见骨科病症之中,膝关节所受伤害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1]。
膝关节损伤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韧带受伤、肌腱断裂、髌骨脱位、半月板损伤等等。
一般,膝关节受损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几种类型合并发生的症状,也经常会具有损伤性。
以韧带的受伤举例,韧带也包括内、外侧不同的副韧带,以及前、后交叉韧带等多种损伤方式。
这也说明膝关节损伤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病症,需要进行详细的诊断才能检出。
膝关节损伤的受伤害人群主要集中在运动员、工人、农民等职业之中,如足球运动员经常会出现半月板损伤,这是由他们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低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评价(附70例报告)
![低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评价(附70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90baea2af90242a995e563.png)
低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评价(附70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70例,采用低场MRI进行常规冠状位和矢状位SE序列、GRE序列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T1WI、T2WI成像扫描,对所得图像及诊断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的关节内均有积液信号(积液量不等);骨挫伤者23例,软骨骨折者9例,半月板损伤者44例;前、后交叉韧带撕裂伤者8例,内、外侧副韧带撕裂伤者6例。
结论低场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对患者无创伤性,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不仅能直观地、很好地显示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半月板的损伤、韧带的损伤、骨挫伤、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腔积液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挫伤,应用其脂肪抑制序列,通过骨髓信号的改变,还能反应出骨挫伤的病理变化,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细微性,可以作为膝关节损伤的首选及重要手段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场MRI扫描膝关节损伤【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84-01膝关节作为人体中最大、最复杂、活动最多的负重关节,在各种外伤中损伤几率最多[1],以往所应用的X线、CT检查对于隐匿性骨折、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等不能明确诊断[2],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不便。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低场MRI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凭借其诸多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 一般资料抽取的来我院进行诊治的7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1岁;损伤部位:左膝者33例,右膝者37例;受伤原因:车祸伤者32例、摔伤者27例,扭伤者1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绞锁及僵硬、下肢乏力、跛行、不能承重、活动受限、伸直障碍、抽屉试验阳性等;病程:一天至一年不等。
2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患肢固定不动,使用低场永磁型MRI扫描仪,选用其膝关节表面线圈进行膝关节扫描,分别进行斜矢状位、冠状位FRFSE序列T2WI(TR/TE=2800/95.9ms),激励次数为4,矩阵320×192;SE序列T1WI(TR/TE=400/11ms),激励次数为4,矩阵288×192;FRESE抑脂序列T2WI(TR/TE=3700/63.7ms),激励次数为6,矩阵288×160;所有序列层厚5mm,层距1.0mm,视野180~230mm。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de13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0.png)
16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月 第5卷第2期膝关节是人体负累最大、最易损伤、活动最多的关节。
膝关节损伤大都是由暴力伤害以及大幅度体育运动导致[1]。
主要的损伤类型有肌腱断裂、髌骨脱位、韧带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等[2]。
膝关节损伤患者由于剧烈疼痛难以与医生取得良好的配合,诊断难度较大,因此临床常借助影像学对患者进行辅助诊断[3]。
既往影像学技术存在很大的缺陷,X线和关节造影诊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兼顾患者软骨、半月板和韧带的解剖结构,整体诊断准确率不高[4]。
目前,MR(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CT(Computed Tomography)得以运用于诊断膝关节的诊断中,M R I具有高清晰度、多面成像、无创的优势,现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中[5]。
本研究采用关节镜联合MRI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检查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采用 MRI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实施关节镜病理分析。
60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11~68岁,平均(39.5±28.5岁)岁;其中10例打伤、12例坠落伤、38例交通伤。
纳入标准:关节镜检查结果以及手术均证实为膝关节损伤;患者均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弹响、不稳以及肿痛等症状。
1.2 方法研究采用MRI进行诊断,操作如下:研究采用GE 1.5T 及3.0T和西门子3.0T借助膝关节线圈进行扫描。
扫描时取仰卧位,患者足部首先进入仪器,患肢需位于线圈中心部位。
扫描参数如下:梯度回波PROSET序列扫描参数:TR调至最小值,层间距:0 mm,层厚:2.0 mm,视野:250 mm,采集矩阵:256×512;TE:13.8 ms,TR:500 ms,矩阵:256×256,视野:180 mm。
1.3 观察指标1.3.1阳性检出情况对比 统计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差异。
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
![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2095c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8.png)
第31卷第12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年12月1473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蒋兴华[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7 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和关节镜检查,统计膝关节损伤的核磁共振和关节 镜诊断结果,同时将关节镜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胳关节损伤的核磁共振和关节镜诊断结果结果(丨)膝 关节损伤的关节镜诊断结果表明,117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共98例确诊为膝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的核磁 共振诊断结果表明,117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共98例被诊断为膝关节损伤,其中丨例误诊,1例漏诊。
(2)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98. 98%、94. 74%、98. 29%,经Kappa检验,膝关节损伤的核磁共振和关节镜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 937,P=0. 000) 结论核磁共振适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与关节镜检查的诊断结果一致性高。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核磁共振;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K684 [文献标识码]B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组成包括软骨、半月 板等,具有结构复杂、负荷较大等特点[1]。
在受到外力冲 击(常见有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后,极易损伤,伴有一定 骨折风险,导致患者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直接关系膝关节恢复效果,诊断膝关 节损伤时,常借助影像学手段,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有效 率%。
据报道,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能真 实反映膝关节损伤情况,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辅助治 疗方案的有效选择:31。
基于此,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 核磁共振,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 117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2例,女45 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 13 ±10. 07)岁,致伤原 因:39例高处坠落伤、47例交通事故伤、31例撞击伤。
膝关节损伤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讨论
![膝关节损伤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6a7a4feb0b4c2e3f56276346.png)
膝关节损伤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讨论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42例膝关节损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先经X线检查,后行philips 1.5T 超导磁共振机检查。
结果:MRI检查发现39例阳性表现,其中,16例骨折(除X线平片检查外,发现3例髁间隆起骨折)、25例骨挫伤、21例半月板损伤、18例关节囊积液、11例前或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脱位。
X线检查与MRI 检查结果比较,MRI检查阳性结果显著高于X线检查结果,P<0.05。
结论:MRI 可以清晰提示膝关节病变,如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有效减少了漏诊及误诊,是膝关节损伤重要的诊断方法。
标签:MRI;膝关节;诊断;影像学;核磁共振膝关节作为人体结构中最复杂、最大的负重关节,其活动最多,极易受损,在损伤后,通常采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1][2]。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部分患者有典型外伤史,且具有临床症状,但X线却不能发现病灶,即假阴性。
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导致临床上的漏诊。
MRI检查软组织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较高,三维成像,对显示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3]。
我院对近一年来42例膝关节损伤病例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础资料以我院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42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42例患者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14~67岁,平均41.3岁,均伴运动或暴力所致的明显外伤史。
临床表现主要是膝关节肿胀、疼痛、及运动功能受限等。
病程:4小时~2个月。
1.2 检查方法42例患者先行X线检查,后行磁共振检查。
应用philips 1.5T 超导磁共振机,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模式,膝部外旋一般15°—30°,应用表面线圈,使髌骨的下缘与线圈中心靠紧后,固定膝关节。
应用快速自旋回波矢状位或(和)轴位扫描,短T1反转恢复冠状位扫描。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MRI诊断价值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MRI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8fca6e23915f804d2b16c116.png)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MRI诊断价值【摘要】目的:讨论mri检查在膝关节隐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收集22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重点分析其在mri中的表现。
结果:22例患者中,1例为双侧膝关节单处骨折、1例为单侧膝关节胫骨平台与股骨髁双骨折、2例为单侧膝关节与腓骨小头双骨折,其余均为单侧膝关节单处骨折,共计23例患肢26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i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12例,ⅱ型8例,ⅲ型2例,其中4例存在i型+ⅱ型或ⅲ型复合性骨折。
结论:mri检查能够及时、准确发现膝关节隐性骨折,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膝关节;隐匿性骨折;mri【中图分类号】r13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82-03隐匿性骨折(occult fracture)是指x线平片(包括传统的屏片系统成像的x线平片、cr及dr)检查阴性而实际存在的骨折。
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为普通x线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常被漏诊或误诊,错过治疗时机。
本文旨在对此病作出探讨: 以求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预防和减少该类患者后遗症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1-2010.3间膝关节外伤患者,临床症状明显而dr检查阴性者进行mri检查。
本组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18~ 55岁,平均年龄33岁。
均有典型的外伤史与膝关节周围疼痛,外伤前无相应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mri检查前均经常规普通x线检查且显示无异常。
外伤至mr检查时间1天~21天,平均12天。
1.2 检查方法:宁波鑫高益公司oper-0.35mr机,采用膝关节专用线圈行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检查。
t1wi(tr=420ms,te=16.0ms)、t2wi(tr=3000ms,te=105ms)、stir(tr=1000ms,te=65.0ms),层厚4~5mm,间隔4~5mm,fov=24cm×24cm,nex =3。
CT与MRI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CT与MRI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d6096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f.png)
CT与 MRI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摘要:CT与MRI两种影像技术均可作为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手段,为其进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基础和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但MRI检查在膝关节软组织损伤中的诊断准确率比CT检查高。
通过对比CT及MRI两种影像技术对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影像学诊断,获得CT与MRI两种检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CT;MRI;膝关节软组织损伤;临床诊断价值膝关节是人体所有关节中关节面最大、结构最复杂且活动量最大的关节,膝关节的位置与结构决定了膝关节要比其他关节承受更多、更大的冲击和压力,这也就意味着膝关节也是损伤发生率较高的一个关节。
从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在骨科、关节外科中所处的比重极高,其症状多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
经有关医学研究统计,关节受到过度屈曲、暴力殴打撞击、交通事故伤害、坠落跌伤及运动创伤等均是导致膝关节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1]。
常规X线摄片密度分辨率有限,对密度差异小的组织敏感性低、不易辨别,关节镜属于有创手术,较局限,不易被患者接受。
随着CT、MRI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普及,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丰富的影像信息和客观依据。
一、关于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现状的讨论从人体解剖结构来看,膝关节主要由股骨、胫骨内外侧髁、髌骨及周围韧带等软组织组成,看似较为简单,却是人体负重的重要关节,担负着人体运动的重要功能。
由于膝关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受力较大,人在站立和行走的过程中,膝关节起到了重要的减震缓冲的作用,因此相对于其他关节而言,在稳定性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不稳定性[9],受损率较高。
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多见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且男性多于女性。
在打篮球、羽毛球等运动过程中,当弹跳落地时重心不稳,膝关节屈伸、扭转或者运动过程中的滑倒、跪地伤,倒地时膝关节处于屈膝外翻位,外伤暴力都会导致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前、后角的损伤,并迅速出现关节肿胀。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ccac10ff00bed5b9f31d24.png)
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于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的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核磁共振诊断的结果显示,患者中韧带损伤有60条,骨质改变的患者有23例,半月板受到损伤的有48个,关节腔积液的患者有46例,所有患者的病症都经关节镜检查以及手术和临床检查得到证实。
结论:膝关节的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无创检查,而且可以有效的显示患者的膝关节组织以及其产生的病理变化,由此就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的病变程度,能够广泛的应用于膝关节的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等使用x线片以及ct不能够检查到的骨髓水肿、骨挫伤等。
通过此次的研究可以看出核磁共振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有很高的符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关节损伤;诊断价值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并且是最复杂的一个关节,所受的力是最强的,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导致各种损伤的发生。
以前的诊断中多使用x线片以及ct等一些辅助的检查措施进行有效的确诊。
x线片检查对明显骨折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较高,ct检查则可以判断出患者的骨折类型,但是对于骨挫伤及韧带、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的损伤并不能够有效的检出[1]。
相对来说核磁共振有着视野大且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同时没有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小,对病灶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高,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患者的关节软骨、肌腱、韧带等部位组织结构的改变,现已以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骨、关节创伤性的疾病影像学诊断方面。
本次研究对于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的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核磁共振在对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60例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在17岁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0.1岁;因为交通受到损伤的患者有36例,受到重物的挤压损伤的患者有 12例,因坠落损伤的患者有7例,踩踏受损伤患者有5例。
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010eb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f.png)
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也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
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它具有无创伤、无辐射、高分辨率等优点,在诊断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际体会,探讨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的先进影像学技术。
它利用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和脂肪分子等具有核磁共振特性的物质,在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的作用下产生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高清晰的影像。
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如韧带、半月板、肌腱等结构,对于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MRI在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是非常容易受伤的部位,而且损伤后很难通过X光等传统影像学手段进行清晰的显示。
而MRI可以在不需要手术的情况下,通过清晰的影像显示软组织损伤的位置、类型、程度等信息,对于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多病例都是通过MRI检查发现了隐藏在软组织深处的损伤,从而及时制定治疗方案,避免了后续的并发症和手术风险。
MRI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中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具有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而且,膝关节是人体承担重量最大的关节之一,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较高。
一般情况下,采用X光检查可以显示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和骨密度改变等特征,但并不能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的变化情况。
而MRI可以准确地显示软组织的炎症、水肿、软骨和韧带的状况,帮助医生对骨关节炎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
在临床实际中,很多患者通过MRI检查发现了自己患有骨关节炎的早期病变,及时采取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手段,有效地减缓了疾病的进展。
用MRI 检查和CT 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意义分析
![用MRI 检查和CT 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意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94c26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c.png)
1582019.07临床经验用MRI 检查和CT 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意义分析王胜阳徐州仁慈医院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摘 要】目的:分析用MRI 检查和CT 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51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12月,所有入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MRI 检查和CT 检查,通过检查后,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疾病检出率进行对比。
结果:在对膝关节受损患者实施MRI 检查后,对患者的关节腔积液、半月板受损、韧带受损、骨质改变等疾病的检出准确率为100.00%,与CT 检查的疾病检出率对比,P<0.05。
结论: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对其应用MRI 进行检查,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疾病检查的准确率,对疾病的后续治疗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MRI;CT膝关节损伤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伤科疾病,此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外界暴力的突然作用而产生。
膝关节损伤会对患者的膝关节造成较大的损伤,患者在病发后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变性、膝关节肿胀等多种临床症状,这对患者的肢体行动功能造成严重损伤,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膝关节损伤程度会继续加重,甚至导致患者身体出现残疾,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
当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接受治疗措施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胞平均体积指标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观察组2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低于观察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1。
2.2 比较观察组1组、观察组2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组观察组的敏感度均超过94%,对于贫血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详情见表2。
3 讨论贫血为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研究表明,全球患有贫血的患者约在25%[4]。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效果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dbb973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e.png)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5月第6卷第15期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5043作者简介:汤志杰(1986-),男,汉族,陕西潼关人,主管技师,学士。
研究方向:头颅MRI ,肺部CT 。
*通讯作者:严涛,E -mail :yantao9414@.Diagnostic effec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knee joint injuryTANG Zhijie 1,YAN Tao 2*(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Gaoling District,Xi'an 710200;2.Xi'an XD Group Hospital,Xi'an 710077,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for knee joint injury.Methods A total of 92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injuri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to June 2019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CT and MRI,and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the twomethod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diagnosis rate of MR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and 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T (P <0.05).The detection rates of bone change,joint cavity effusion,meniscusinjury and ligament injury by MR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y CT (P <0.05).Conclusion MRI has higher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knee joint injury,and has better diagnosis effect compared with C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knee joint injur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iagnosis;ligament injury;joint cavity effusion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效果汤志杰1,严涛2*(1.西安市高陵区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200;2.西电集团医院,陕西西安,710077)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效果。
低场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外伤的价值探讨
![低场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外伤的价值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405482f58fb770bf78a5552.png)
低场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外伤的价值探讨[摘要]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创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16例(其中58例x线、ct检查阴性)膝关节创伤性病变的mri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半月板损伤126例,韧带损伤157例,骨挫伤及骨折97例,关节积液183例,关节软骨损伤152例,肌腱断裂45例。
结论低场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显示膝关节损伤后的各种表现,可作为为膝关节外伤后检查的的首选或重要手段。
[关键词] 低场; mri;膝关节;外伤[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a)-0174-02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对于直接暴力的易损性,使膝关节创伤在一生中十分常见。
多数急性膝创伤发生于青少年与成人,车祸与体育运动为主要病因。
除了骨性支架外,周围被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包绕彼此紧密相连。
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尤其是超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清晰显示关节软骨、韧带、肌腱等组织结构和病理改变,在骨关节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1]。
为了探讨低声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创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就2005年5月—2010年9月膝关节外伤的mri表现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帮助,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在该院经mri检查有阳性表现的患者216例,多数有明确外伤史,其中男135例,女81例,年龄5~78岁,各年龄组均有,左膝关节94例,右膝关节112例。
1.2 检查方法该组病例均进行了t1wi(tr620te20)、t2wi(tr4000te117)、ge(tr450te10)序列的扫描。
2 结果半月板损伤126例,韧带损伤157例,骨挫伤及骨折97例,关节积液183例,关节软骨损伤152例,肌腱断裂45例。
3 讨论3.1 半月板损伤内、外侧半月板位于胫骨和股骨之间,其外1/3(关节囊缘)有来自关节囊的血供(红区),内2/3无血供,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滑液,内侧半月板为一环型软骨,后角比前角宽,外侧半月板为一2/3环形软骨(其c形开口较内侧半月板为小),其前角、体部、后角的宽度相近,正常半月板由于半月板含有i型胶原组织,所以在mri的所有脉冲序列上均表现为均匀低信号,在矢状及冠状层面上半月板呈三角形低信号区域。
X线、CT-、MRI-的优缺点解析
![X线、CT-、MRI-的优缺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ed03444b35eefdc8d33398.png)
●X线、CT-、MRI-的优缺点解析●自然对比:人体组织器官本身密度和厚度的差别产生的影像对比称为自然对比●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的物质引入其内或周围间隙所产生的对比、称人工对比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优点1、在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中,MRI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它可以清楚地分辨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软组织;区分膝关节的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软骨等,子宫的肌层,子宫内膜层;前列腺的肌肉层与腺体层;心脏的心内膜、心肌和在高信号脂肪衬托下的心外膜以及最外层的的心包。
2、MRI具有任意方向直接切层的能力,而不必变动被检查者的体位,结合不同方向的切层,可全面显示被检查器官或组织的结构,无观察死角,可以直接做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方便地进行解剖结构或病变的立体追踪。
3、MRI属无创伤、无射线检查,离子化放射对脑组织无放射性损害,也无生物学损害。
避免了X线或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影像检查由射线所致的损伤。
磁共振成像的缺点1、MRI设备和检查费较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普及和应用。
2、MRI设备扫描时间较长,为其主要缺点,进行一个部位的检查,通常要半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需要1-2个小时,让病人难以耐受。
3、MRI机房内不能使用监护和抢救设备,加之MRI对病人体动敏感,易产生伪影,不适于对急诊和危重病人进行检查。
4、妊娠3个月之内的、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金属异物者慎用,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忌做MRI检查。
5、钙化灶内不含质子,不产生MRI信号,故MRI对钙化不敏感,小钙化灶由于容积效应不能显示,大的钙化灶表现为无信号区亦缺乏特异性。
钙化在发现病变和定性诊断上有帮助,对钙化不敏感亦为MRI 的缺点;MRI对肺部病变的检查及早期脑出血等病变的显示不优于. CT优点1,对密度高的组织显像清晰,对于测量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精确度高。
2,CTA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对肿瘤的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X光片。
CT与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CT与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bb91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e.png)
CT与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摘要:目的:对比分析MRI与CT对膝关节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果及探讨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到淄博市中心医院因膝关节软骨损伤确诊的180例患者,分组使用CT与MRI进行检查,记录其准确率。
结果:MRI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根据结果显示MRI检查优于CT检查,更适合病变诊断和临床推广。
关键词:CT;MRI;膝关节关节软骨损伤引言膝关节的关节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软骨受损的疾病。
软骨的撕裂、磨损和移位等都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范畴内,这些不正常的软骨状态会导致膝关节的疼痛、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能致残。
本文将探究CT与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淄博市中心医院因膝关节关节软骨损伤疾病就诊的患者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180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以及清晰影像学资料的患者,年龄处在25岁到65岁之间,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90例。
所选病号经通过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均无CT与MRI禁忌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挑选出的180 例患者提取他们的影像学资料然后分成两组,这两组检查每组均有 90 人,一组只进行 CT 检查,另一组只进行 MRI 检查,然后把这人患者分成三个年龄段。
MRI检查组分三组,分别为 A 1 青年组(25-35 岁)、A 2 中年组(36-55 岁)、A 3 老年组(56-65 岁),每组各三十人。
CT 检查包括 B1 青年组(25-35 岁)、B2 中年组(36-55岁)、B3 老年组(56-65 岁),每组也为 30 人。
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完整记录,利用统计学方法并结合现有的研究结果探究 CT 和 MRI 评估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优缺点,并对 CT 和 MRI 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
x线、CT 、MRI 的优缺点
![x线、CT 、MRI 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68ffa11a37f111f1855b18.png)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器官本身密度和厚度的差别产生的影像对比称为自然对比●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的物质引入其内或周围间隙所产生的对比、称人工对比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优点1、在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中,MRI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它可以清楚地分辨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软组织;区分膝关节的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软骨等,子宫的肌层,子宫内膜层;前列腺的肌肉层与腺体层;心脏的心内膜、心肌和在高信号脂肪衬托下的心外膜以及最外层的的心包。
2、MRI具有任意方向直接切层的能力,而不必变动被检查者的体位,结合不同方向的切层,可全面显示被检查器官或组织的结构,无观察死角,可以直接做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方便地进行解剖结构或病变的立体追踪。
3、MRI属无创伤、无射线检查,离子化放射对脑组织无放射性损害,也无生物学损害。
避免了X线或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影像检查由射线所致的损伤。
磁共振成像的缺点1、MRI设备和检查费较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普及和应用。
2、MRI设备扫描时间较长,为其主要缺点,进行一个部位的检查,通常要半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需要1-2个小时,让病人难以耐受。
3、MRI机房内不能使用监护和抢救设备,加之MRI对病人体动敏感,易产生伪影,不适于对急诊和危重病人进行检查。
4、妊娠3个月之内的、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金属异物者慎用,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忌做MRI检查。
5、钙化灶内不含质子,不产生MRI信号,故MRI对钙化不敏感,小钙化灶由于容积效应不能显示,大的钙化灶表现为无信号区亦缺乏特异性。
钙化在发现病变和定性诊断上有帮助,对钙化不敏感亦为MRI的缺点;MRI对肺部病变的检查及早期脑出血等病变的显示不优于CT优点1,对密度高的组织显像清晰,对于测量骨性结构之间的距离精确度高。
2,CTA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对肿瘤的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X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