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同一性

合集下载

矛盾同一性原理

矛盾同一性原理

矛盾同一性原理
矛盾同一性原理,又称为矛盾统一律或矛盾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

其主要内容是:矛盾是事物内部和外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动力,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必然通过矛盾的斗争、矛盾的统一和矛盾的转化来实现。

矛盾同一性原理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并通过这种矛盾和斗争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变化。

矛盾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矛盾又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决定性矛盾,次要矛盾是主要矛盾的补充和次要的矛盾。

矛盾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斗争与对抗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统一和转化。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统一不断地推动着事物的前进,促使事物朝着更高级的状态发展。

矛盾的转化是指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转化,从而导致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发生变化。

矛盾的转化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推动力,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矛盾同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是阐明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理论基础。

它揭示了事物内在的矛盾关系,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矛盾同一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正
确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实现社会的进步。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重大意义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重大意义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统一)性和斗争(对立)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统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联接、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彼此差异、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关系和趋势。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互有差异、相互排斥);
●另一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参见教材P49第1段,有补充)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为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矛盾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矛盾双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掌握和遵行的一条基本原理。

因为,既然任何事物都是矛盾、都有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那么,我们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就只有按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来看到和处理事物,既看到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也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联系中来理解、认识和处理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例如,……。

矛盾的同一性名词解释

矛盾的同一性名词解释

矛盾的同一性名词解释矛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也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思想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其本质是指任何事物的矛盾着的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统一于一个整体。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并不是简单地指事物中存在着对立面,而是指这些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种相互作用反映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起源于辩证法。

在古代的哲学中,人们最早将矛盾看作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之间的斗争,认为两者之间只能选其一。

随着哲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是否存在更高的层次,能够统一对立面的方案。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同一性这一原理,并指出矛盾不仅仅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还包含了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转化。

恩格斯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的核心思想是“矛盾中的同一”,即对立面的统一。

这种统一存在于矛盾的两个侧面中,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全貌。

例如,在自然界中,水的矛盾着的两个侧面是液态和固态,它们通过温度的变化可以相互转化。

而在社会生活中,劳动者和资本家的矛盾着的两个侧面则是争夺利益和合作发展,它们通过经济体制的调整可以实现相对平衡。

矛盾的同一性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各种矛盾的统一。

这种统一既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使得事物具有发展的动力,推动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决定了事物的辩证法特性。

事物的辩证法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决定了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才是真正的社会矛盾。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渐进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事物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化,往往需要经历多次矛盾的斗争和同一的统一过程。

最后,矛盾的同一性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是一种不平衡发展。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什么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什么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什么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就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例如,正和负、化合和分解、同化和异化、正确和错误、剥削和被剥削,双方都是依赖对方的趣在而存在的。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是指矛盾双方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例如生产中包含着消费,消费中包含着生产;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

第三,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

矛盾的转化是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不是向任何别的东西转化。

所谓“自己的对立面”,就是本来和自己相互依存着的对立面,即和自己内在联系着的对立面。

所以,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的趋势最鲜明最深刻地表现了对立双方的内在的同一性。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也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如相互否定、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离异、相互分化等等,这些都是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从不同侧面表现着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⑵统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⑶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⑴引起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推动事物的量 变,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⑵它冲破事物存在的界限,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 的破裂和矛盾统一体的产生,造成事物质变。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接、相辅相成的,没有 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如无剥削 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斗争,就不能相互依 存。 •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 性。 • 例如,原子中的原子核和电子双方的相互排斥和 斗争总是在它们相互吸引的统一中进行的。
• ⑵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①相互渗透,例如战争中有局部和平,和平中有 局部战争 • ②相互转化的特性和趋势。例如塞翁失马的故事 ,正确与错误之间的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
•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 不能把“斗争”作为日常用法的狭隘理解,不能 仅理解为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敌我斗争,而应 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事实。 • 例如机械运动中物体之间的排斥、正负电子的对 撞、生物界的“生存斗争”、阶级斗争、思想领 域中不同观点的争鸣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 在物发展中的作用
什么是矛盾
•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 范畴 • 例子:战争与和平、美与丑、阶级斗争等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该原理的基本表述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

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

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该原理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基石和基本内容。

从辩证法的体系上来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以及实质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概括说就是矛盾统一性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

综上,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基石和基本内容,因而也就是整个辩证法部分占基础地位的重要原理。

该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这是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知识点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知识点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知识点——
矛盾同一性、 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知识解析】
1、矛盾同一性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 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 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典型例题】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统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 C.③④
B.①④ D.②③
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典型例题】
【解析】 鲁、梁等国只看到蚕丝价格上涨对自己有利的 一面,没有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③符合题意;同时鲁、梁等国也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 间的联系,④符合题意。故选C。
1.宋朝诗人卢梅坡有《雪梅》诗两首。一首是:‘“梅雪 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 梅一段香。”另一首诗是:“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 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这两首绝 妙的诗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②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③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④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答案】 D
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典型例题】
3、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 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 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 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 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 疆土得以扩张。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 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典型例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有如表现:
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比如,一块磁铁总有南北两极,这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要想得到只有南极而没有北极或者只有北极而没有南极的单磁极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它的一极磁性消除了,那么它的另一极磁性也将同时消失。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这说的正是矛盾的统一性问题。

正因为是冤家,是对立面,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

自然界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认识中的真理与谬误等等,都是这种矛盾双方同一性的表现。

我国古代哲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前与后,所有这些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没有甲方就没有乙方,反之亦然。

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这是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一层含义。

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中有彼、彼中有此。

例如吸引中有排斥,排斥中有吸引;化合中有分解,分解中有化合;同化中有异化,异化中有同化;遗传中有变异,变异中有遗传;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绝对真理中有相对真理,相对真理中有绝对真理等等。

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一种表现,是矛盾双方在分子、因素或部分上的相互包含、相互交叉。

它是从相互依存形式上的相互联结进到内容上的相互联结,因而它是比相互依存更前进一步的同一性状态和阶段。

第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

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也表明对立面之间有互相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

比如,鸡蛋转化为小鸡而不能转化为石头;战争转化为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成功转化为失败,失败转化为成功,如此等等。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联结达到极端或顶点的状态,是矛盾双方在相互渗透中准备起来的整体性的变化。

矛盾双方转化后形成新的统一体,矛盾双方又在新统一体的基础上继续相互依存,因此它又是相互依存的动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