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幼儿大班语言教案

《小马过河》幼儿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让幼儿听懂、会说、会唱故事《小马过河》。
2. 能让幼儿了解小马过河的过程,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关系。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2. 培养幼儿对家庭、朋友的感恩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小马过河》是一个关于勇敢、自信和团队协作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马在过河的过程中,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帮助下,克服了困难,成功地过了河。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让幼儿听懂、会说、会唱故事《小马过河》。
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1. 故事课件:《小马过河》。
2. 角色卡片:小马、妈妈、朋友。
3. 河流图。
4. 歌词卡片。
3.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 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小马过河》。
2. 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的角色和场景。
4.2 故事讲解1. 讲述故事《小马过河》,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关系。
2. 讲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4.3 角色扮演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锻炼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4.4 歌曲学唱1. 教唱故事主题歌《小马过河》。
2. 让幼儿跟随老师学唱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4.5 实践活动1. 利用河流图,让幼儿模拟小马过河的情景。
2. 引导幼儿在过河过程中,学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现欲望、团队协作能力等。
5.2 课后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课后对故事《小马过河》的理解和表现。
5.3 成长记录记录幼儿在课程中的进步,包括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马过河》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马过河》一、教学背景该教学案例适用于大班幼儿园,教学内容为《小马过河》。
二、教育教学目标1.掌握本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内涵。
2.提高幼儿阅读、听说、表述的能力。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
4.提高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及所需教材教学内容:《小马过河》。
所需教材:绘本《小马过河》。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拿出《小马过河》绘本,向幼儿介绍这本书、作者和故事大致情节,同时鼓励幼儿提出一些可能的猜测和猜想。
第二步: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同时解释一些生字词和长难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情节。
第三步:绘本欣赏(10分钟)教师播放绘本动画,鼓励幼儿跟随原著,再次体验故事情节,同时观察绘本中角色形象、场景描绘等细节。
第四步:情境再现(15分钟)教师通过模拟情境,引导幼儿放眼未来,预测并表达小马最终会跳过河去看朋友的想法,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文本结束。
第五步:小组交流展示(15分钟)将幼儿分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创意,编排一个小表演,表达人与人、物与物之间需求的紧密关系,展示小组风采。
第六步: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本次课的学习情况,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通过阅读绘本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故事,学习形象化表达,同时通过小组交流、情境再现等活动,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了引导和纠正。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实现了预期目标,但还需在交流方式和互动方面进一步优化。
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马过河的过程及结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合作、克服困难,培养自信、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勇敢的小马过河2. 故事主要人物:小马、小猪、小熊、小鸭3. 故事情节:小马妈妈让小马把麦子送到磨坊,小马在过河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最终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成功过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图书、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故事表演,提高幼儿的体验感。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动物和小马的任务。
2. 讲述故事:教师生动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
3. 讨论:让幼儿谈谈小马过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它是如何克服的。
4. 情境表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5. 总结:引导幼儿说出勇敢、合作等品质,教育幼儿学会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情境表演等环节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表达、观察和合作能力。
2. 结果性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故事传达的品质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图片、图书、角色头饰、小马、河流等情境布置材料。
2. 经验准备:确保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理解过河、克服困难等概念。
八、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通过家庭作业、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练习故事中的品质。
2. 主题活动: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勇敢的小马”手工制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该课程针对的是大班幼儿,主要教授的是语言方面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向幼儿介绍汉字和流利的说话技能。
通过小马过河游戏,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10个常见汉字;2.能够顺利辨认汉字并应用到口语表达中;3.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游戏方式提高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2.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知识点】汉字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教学策略】小马过河游戏1.在教学环节中,老师会以游戏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这些汉字。
2.游戏规则:按顺序说出汉字,然后经过小马过河,完成任务。
3.游戏需要团队合作,注重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流程【步骤1】热身1.唱歌:“小青蛙”或“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活跃气氛;2.看图猜词:老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所见物品的名称;3.游戏视频:通过视频展示小马过河游戏的规则并激发幼儿的兴趣。
【步骤2】正式教学1.老师边讲汉字,边写汉字;2.用画画板出现汉字,幼儿跟读按顺序说出来;3.进行小马过河游戏,完成任务。
【步骤3】课堂小结1.让幼儿再快速说一遍十个汉字;2.回归课程目标,重点强调幼儿学习汉字的重要性;3.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讨论。
五、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幼儿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和认真。
老师在讲解汉字的同时,注重对汉字的读音、笔画和汉字的意思的讲解,使幼儿学习效果更佳。
同时,小马过河游戏的策略很好地提高了幼儿集中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顺利地认知汉字,增加了自己对语言的信心。
总的来说,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教学评价此次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幼儿介绍了汉字这一复杂的概念,并且注重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含反思教案标题:《小马过河》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观察事物和提出问题。
2.学习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朗读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激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小马过河》故事书、马玩具、水槽、蓝色纸、浅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表演马奔跑的动作,幼儿模仿。
2.导入新词:河、马3.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出今天的故事《小马过河》,并提出问题:“小马要怎样才能过河呢?”二、讲述故事(10分钟)1.教师朗读《小马过河》,并配以生动的语音、语调和表情。
2.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绘图,提出问题:“小马为什么不会游泳呢?”“小鸟帮助小马过河是怎样帮助的呢?”3.通过教师提问和幼儿思考的方式,引导幼儿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幼儿自主阅读故事(10分钟)1.每个幼儿都分发一本《小马过河》故事书。
2.鼓励幼儿自己翻阅故事书,跟读故事内容。
3.监督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解释故事中的生词和理解问题。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幼儿扮演小马,其他幼儿扮演小鸟,并分发玩具马。
2.在活动区域布置一条蓝色纸条,代表河。
3.活动要求:小马需要跨越河流,小鸟需要帮助小马过河。
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4.提醒幼儿注意团队合作和沟通,鼓励小组讨论并执行方案。
五、整理归纳(10分钟)1.提供浅盆和水槽,引导幼儿体验“马过河”的情景。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总结,提出问题:“河水是怎样的?为什么小马害怕过河?”3.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并与其他幼儿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反思(5分钟)1.整理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2.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小马过河》的情节和主题,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2.掌握词汇:马、河、过、牧草、桥等。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提高幼儿用简单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故事《小马过河》。
2.牵涉到的生词:马、河、过、牧草、桥等。
三、教学步骤1. 热身环节老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倒立、跳绳等。
2. 导入环节老师播放《小马过河》的动画片,带领幼儿观看。
观看完毕后,老师引导幼儿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题是什么?2.故事中出现了哪些生词?3.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3. 讲解环节老师讲解每个生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同时适量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述。
如:马:是马科脊椎动物的通称,是农村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一种动物。
我喜欢在草地上看到一群马儿在吃草。
河:指一段比较宽的水流,河上会有桥。
我们要过河的时候,需要小心。
过:指跨过一条河或道路等。
小马过河的时候,需要过桥才能到达对岸。
牧草:即牛马等动物的食物,指生长在大草原上的草。
桥:用于横跨沟壑、河流、道路等的结构,可以帮助人和动物过河。
小马要过河的时候,需要走过桥。
4. 操作环节1.整合教材《小马过河》和讲解内容,让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过河时有哪些困难和危险?”2.在小组讨论后,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景模拟。
教室中搭建小桥和草场,让幼儿扮演小马,互相交流如何过桥,如何合理的分配吃草时间等。
5. 总结环节老师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今天学了什么?”,考察幼儿的反思和领悟能力。
同时进行词汇点拨和错别字的查缺补漏。
四、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些孩子缺乏积极参与情景化模拟的意愿。
2.教材较为单一,无法对幼儿的想象力进行充分的挑战。
改进措施:1.引导幼儿参与情景话剧,增强幼儿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将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相结合,增加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和代入感。
大班语言活动《小马过河》

大班语言活动《小马过河》一、活动背景《小马过河》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理解这个故事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语言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其中的道理。
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思考小马过河的过程,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尝试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1、《小马过河》的故事书、图片、动画视频等相关素材。
2、制作故事中角色的头饰,如小马、老马、松鼠、老牛等。
四、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过河的经历,如“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过过河的经历呀?过河的时候感觉怎么样?”(2)引出故事主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马过河的故事,看看小马在过河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2、讲述故事(1)教师结合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完整地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
(2)在讲述过程中,注重角色的语气和情感表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理解故事内容(1)提问幼儿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让幼儿讨论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老牛和松鼠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3)引导幼儿思考如果自己是小马,会怎么做。
4、角色表演(1)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2)在表演过程中,鼓励幼儿模仿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5、讨论与总结(1)组织幼儿讨论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如遇到问题要自己尝试、不能只听别人的意见等。
(2)教师对幼儿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补充,强化活动的教育意义。
6、拓展活动(1)让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
五、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小马过河》的故事书,供幼儿自主阅读和讲述。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马过河》(优秀3篇)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马过河》(优秀3篇)小马过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棚、驮”等14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坊”。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
2.分角色朗读,理解老马说的话的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出示小马图片)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
谁想和新朋友打个招呼?他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
他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他的小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吧。
(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本课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
(2)去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
(3)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4)请学生把认读的生字、新词带进文中,再读课文。
3.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1)熟字相加:马大=驮麻石=磨土方=坊扌当=挡(2)记词组:深—浅(反义词)4.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探讨书写笔顺。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练习。
注意:“愿”的下半部分“心”字在“厂”的里面;“该”“刻”有相同的偏旁“亥”,书写时,注意“亥”中两撇要平行,第二撇要比第一撇短。
(4)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练习临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引导提问,训练说话过渡:同学们太棒了,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小马要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2.小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妈妈交给他的任务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4.小马要过河是为了,他遇到的难题是。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理清脉络导入: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
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6篇

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6篇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勇于尝试,仔细完成任务的道理。
2、理解故事内容,并丰富词汇:磨坊-磨面的作坊,也叫磨房。
趟-从浅水里走过去。
难为情-不好意思。
活动预备:1、老牛、松鼠、小马贴绒教具各一个。
2、活动前训练幼儿踩高跷。
3、高跷、沙包〔粮食〕、小河、小椅子。
活动建议:一、结合贴绒教具,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
二、通过提问,加深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老马交给小马一个什么任务?〔把半袋麦子驮到磨房去〕丰富词汇:磨房。
2、小马遇到小河拦住了去路,它不知还能不能过去,它去问谁了?怎么问的?牛伯伯说什么?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河水究竟是深还是浅呢?〔丰富词汇趟和难为情〕3、小马完成妈妈交给它的任务了吗?〔教育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仔细完成任务〕三、游戏《小马运粮》,体验完成任务的欢乐。
老师: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能完成吗?讲解游戏玩法:幼儿每人一对高跷,游戏开始,"妈妈"带领"小马"踩着高跷跨过"小河",穿过"小树林"〔小椅子〕,把"粮食"〔沙包〕运回家。
四、庆祝成功。
带领幼儿体验完成任务的欢乐。
大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懂得“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转变的。
2.能围绕某一主题用轮番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在集风光前说话时语言比较完整,立场大方。
3.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去试一试。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风光前大胆讲解并描述。
活动预备:课件《小马过河》、图片。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活动难点:知道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转变的道理。
审美元素:故事通过小马过河遇到困难以及前后两次不同的处理方法,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大班故事小马过河教案

大班故事小马过河教案【篇一:大班语言《小马过河》】《小马过河》教案一、活动目标1.乐于倾听故事,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
2.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知道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3.通过有趣的游戏环节,养成遇到困难勇于尝试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小马过河》多媒体课件、小马送粮食路线图、18个粮食袋、小椅子、高凳、绳子、地垫。
三、活动过程(一)律动导入引起兴趣1、幼儿随音乐《马儿跑》学马儿跑入场2、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学什么动物跑到这里来的?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关于小马的故事。
(二)欣赏第一段故事理解内容当故事讲到“这下小马犯愁了,只能回家找妈妈”教师提问:1、小朋友们,故事中都有谁啊?2、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3、牛伯伯是怎么对小马说的呢?4、小松鼠是怎么对小马说的呢?5、小马怎么做的?(三)出示图片比较谁说的对师:牛伯伯和小松鼠谁说的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比较一下好不好?(出示图片)(四)欣赏第二段故事小马过了河师:妈妈怎么说的?小马怎么做的?它有没有过河?(五)完整欣赏提问:小朋友们,你喜欢小马吗?为什么?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你会怎样做啊?(六)游戏活动师:小马还要帮妈妈运粮食,我们一起帮帮它吧!小马在运粮的路途中一共经过四个地方,我们一起看看路线图。
第一个是森林,它要绕过树桩(小椅子)走出森林;第二个是跳过一个小土堆(高凳子);第三个是要爬过一片沼泽(软垫子);第四个是要跨过一条水沟(两根绳子)。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一次。
2、幼儿练习穿过障碍,助跑跨跳。
教师总结:小朋友到水沟边千万不要停下来,这样会跨不过去掉到水沟里。
跨的时候,步子要迈大,腿抬高才能跨过去。
前面一个孩子穿过森林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
咱们看看哪匹小马表现最勇敢。
师:我们一起出发吧!3、开始游戏小马运粮。
师:现在我们将分成两队,要求幼儿背上篮球进行比赛,小马们爬过沼泽地时,用肘关节爬过去。
幼儿游戏时,老师应及时组织幼儿排好队,进行第二轮游戏。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马过河》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马过河》教案之一:《小马过河》的大班语言详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模仿朗读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2. 能够理解并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简单问题;3. 能够合作完成与课文相关的语言活动。
二、教学准备1. 课文《小马过河》的教具:图片、小马玩具;2. 与课文相关的语言活动准备:挖掘河流层次、制作河流游戏等。
三、教学步骤引入:利用图片和小马玩具引导学生回忆并提问有关河流的知识。
一、拓展词汇1. 出示图片和玩具小马,引导学生说出“河流”一词,并帮助学生正确发音;2. 出示水滴图片,教授“水滴”一词,并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二、听读课文1. 教师朗读课文《小马过河》,边读边指导学生跟读;2. 教师再次朗读课文,放慢速度,要求学生用手指指着每个单词。
三、理解课文1. 教师提问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如:“小马过了什么?”“小马是如何过河的?”等,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回答;2.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或纠正。
四、语言活动1. 挖掘河流层次:教师让学生观察河流的形态,并提问:“河流是由什么组成的?”“河流有几层?”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2. 制作河流游戏:教师带领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河流游戏,学生分组观察老师布置的河流形状,然后用纸板和画笔制作河流,最后用小马玩具过河。
五、巩固课文内容教师复述课文内容,并要求学生用简单的句子回答相关问题。
六、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积极参与、语言表达的学生给予肯定。
教案之二:《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小马过河》为课文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和小马玩具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导学生回忆和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和跟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同时,在课文理解环节,通过提问,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言活动部分,通过挖掘河流层次和制作河流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加深对河流形态的认知。
幼儿精品教案大班语言领域故事活动《小马过河》

幼儿精品教案大班语言领域故事活动《小马过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故事活动,教材章节为《小马过河》。
故事内容讲述一匹小马想要过河,但在过河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在朋友帮助下成功过河历程。
详细内容包括:小马遇到困难,朋友帮助,小马过河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趣味性;2.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精神;4. 帮助幼儿掌握故事中生词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马过河过程,以及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情感;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小马玩偶、河流道具、卡片等;2. 学具:画笔、纸张、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小马玩偶和河流道具,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主题;(2)邀请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马过河过程;(2)讲解故事中生词和句型,让幼儿跟读、模仿;(3)讨论故事中小马和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引导幼儿体会团结协作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运用故事中句子进行对话;(2)开展“小马过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让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中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马过河》2. 故事生词:过河、困难、帮助、团结、协作等;3. 故事重点句型:小马说:“我可以试试看。
” 小牛说:“我们一起加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故事中小马过河场景,并用自己话描述画面。
2. 答案示例:画面中小马正在过河,河里有石头和漩涡,小马小心翼翼地走着。
小牛在河边鼓励小马,说:“我们一起加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中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个别指导;2. 拓展延伸:开展“我好朋友”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形式,表达对朋友关爱和帮助。
大班语言《小马过河》课件+教案+音效

大班语言《小马过河》课件+教案+音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五章《故事里的道理》,详细内容为《小马过河》。
通过讲述小马在过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小马过河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故事内容,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马、小河、石头、树叶等故事道具。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利用故事道具,创设小马过河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情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小马过河》,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马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巩固故事内容。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马过河》2. 生词:团结、合作、互相帮助3. 重点句子:小马是怎么过河的?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小马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小马过河》的故事插图,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小马过河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课堂互动。
4. 板书设计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5. 作业设计中的故事插图和文字描述。
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15篇)

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15篇)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1)活动目标:1、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看、多动脑筋、勇于试试的道理。
2、进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力量与口头表述力量。
3、利用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犯难、难为情。
4、大胆地参与争论,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进展求异思维。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预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活动分析: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好玩,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力量和接受水平。
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
难点是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为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展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肯定的状况下会消失的不同结果。
以观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爱好,叙述故事。
进行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相互争论: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小松鼠却说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
他们有什么不同呀?引领幼儿熟悉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观赏课件,叙述故事,总结故事中叙述的道理。
进行生活认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状况下会消失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动脑筋想问题,勇于试试。
活动过程:一、导入展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绽开1、展现课件,老师叙述故事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3)小马是怎么做的?2、展现课件、听录音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终是怎么做的?(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3、老师总结: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慧能干。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活动反思:这一次的优质课活动进行完了,上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课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因此做一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仅以此为诫,好的连续发扬,不好的加以改正。
《小马过河》教案(11篇)

《小马过河》教案(11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表达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它的伙伴刚被淹死。
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
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说明遇到事情要自己动脑筋,想方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最末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指导朗读。
重难点解析:1、识字教学:本课生字中,“事、如、然”是翘舌音,“挡”是后鼻音。
着重指导同学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匹”外面是三框,里面是“儿”字,留意强调笔顺。
“事”也要强调笔顺,要八部件写紧凑,字体不能太长。
“袋”是一字底,上下结构,下边不要写成“伐”。
“突”上边穴宝盖,下边是大字多一点。
“步”下半部不是少。
“麦”上边青字头,下边不要写成反文。
2、词句教学:〔1〕“犯难”的意思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2〕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这是摆在小马面前的一组冲突。
可以借助牛、松鼠的图,了解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和水深的缘由。
〔3〕“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这是课文要告知我们的道理。
意思是要小马自己动脑筋。
让同学明白:要听别人说,也要动脑想,还要自己去实践。
3、朗读指导:这篇课文生动有趣,对话许多。
富有儿童情趣,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
读老马的话要语调平和,像慈爱的妈妈。
如:“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读出商量的语气。
“那么河水究竟是深还是浅呢?你认真想过他们的话了吗?”要读出引导孩子思索问题的语气。
小马的话要天真活泼,“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了。
”“没……没想过。
”应表达出不好意思的心情。
老牛的话应显得不在乎。
松鼠的话应当急促,给人以焦灼的感觉。
4、扩展活动:〔1〕表演《小马过河》。
〔2〕以“小马过河”另编一个童话故事。
大班小马过河教案

大班小马过河教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大班小马过河教案大班小马过河教案大班小马过河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懂得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比较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理解深浅的相对性3.积极思考,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理解深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场地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经验准备:幼儿学会律动《马儿跑》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玩具小马,录音机磁带“√”“ⅹ”标志牌各一个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1.幼儿随音乐《马儿跑》学马儿跑进入活动场地2.出示玩具小马教师:刚才我们学什么动物跑到这里来的?我这儿也有一匹小马,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小马的故事。
(设计意图:幼儿模仿马的动作进入场地坐下。
教师特意安排的,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故事的主人公)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1.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解故事内容(分段、分情节)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至“小马连忙收住脚本,不知道怎样做才好”体验小马当时矛盾的心情。
提问:①故事中有谁?②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③牛伯伯是怎么对小马说的?④小松鼠又是怎么对说的?⑤小马会怎么想呢它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继续边操作课件边讲故事至“没┉没想过”提问:河水到底是深是浅?引导幼儿讨论。
(意图: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设置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目标:得到落实,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3.教师继续讲故事至“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引导幼儿体会深浅的相对性。
提问:①为什么说牛和松鼠说的都对?②小马后来怎么做的它发现河水到怎样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幼儿理解、感受语言活动的乐趣。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马过河》优秀10篇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马过河》优秀10篇《小马过河》教案篇一活动目标学会遇到困难时一定要自己试一试。
了解故事知道遇到困难不要依靠别人。
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小马过河》视频及故事活动过程1、讲故事,并加以讲解。
2、以故事里所写的提问。
小马帮妈妈干活了吗?小马在河边都遇到了谁?小马到底过去河了吗?3、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故事内容告诉我们遇到难事时一定要自己试一试,不要依靠别人。
活动延伸让幼儿按故事里所讲的去表演。
小百科:马的嗅觉是很发达的,是信息感知能力非常强的器官,这使它能在听觉或其他感知器官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很容易接收外来的各样信息,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
《小马过河》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懂得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比较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理解深浅的相对性3、积极思考,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理解深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场地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经验准备:幼儿学会律动《马儿跑》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玩具小马,录音机磁带“√”“ⅹ”标志牌各一个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1、幼儿随音乐《马儿跑》学马儿跑进入活动场地2、出示玩具小马教师:刚才我们学什么动物跑到这里来的?我这儿也有一匹小马,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小马的故事。
(设计意图:幼儿模仿马的动作进入场地坐下。
教师特意安排的,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故事的主人公)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1、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解故事内容(分段、分情节)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至“小马连忙收住脚本,不知道怎样做才好”体验小马当时矛盾的心情。
提问:①故事中有谁?②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③牛伯伯是怎么对小马说的?④小松鼠又是怎么对说的?⑤小马会怎么想呢?它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
小马过河教案大班教案5篇

小马过河教案大班教案5篇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案中应有详细的讲解内容,教案的科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小马过河教案大班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马过河教案大班教案篇1设计思想《小马过河》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通过多媒体处理会更加生动多彩,吸引幼儿注意力。
活动目标1、喜爱聆听绘本故事。
2、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遇到困难时要动脑筋想办法。
3、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仿编。
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师: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一起来看看吧!二、播放故事完整播放《小马过河》的动画。
从前有一匹小马,从小就和妈妈住在一起,他总是跟在妈妈身边寸步不离。
有一天,妈妈对小马说:你把这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着麦子来到了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也不知道河水有多深?怎么办呢?小马在河边遇见了牛伯伯,他问牛伯伯:牛伯伯,这河水深不深啊?牛伯伯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小腿。
听牛伯伯这么一说小马就放心了,正准备趟过河,刚迈一步,就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水可深了。
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
小松鼠接着说: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掉进河里,就被河水卷走了!小马一听没了主意。
牛伯伯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这可怎么办?这时,马妈妈来了,她看到犹豫中的小马,就对小马说:孩子,这河水的深浅,只有你自己试了才知道呀!小马小心的试探着,一步一步趟过河噢,原来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三、提问:问题1、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问题2、老牛说了些什么?问题3、小松鼠说了些什么?问题4、他们说的对吗?问题5:小马是怎么做的?小马过河教案大班教案篇2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及蕴意。
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并勇于尝试的道理。
2024年大班《小马过河》语言教案

2024年大班《小马过河》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2.培养幼儿听、说、读、演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善于动脑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讲述故事。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培养良好品质。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小马过河》2.教具:小马、小河、老牛、小松鼠等角色道具3.纸笔:用于记录幼儿讲述故事的内容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小马玩偶,引导幼儿关注。
(2)提问:你们知道小马吗?它有什么特点?2.故事导入(1)教师播放《小马过河》故事课件,让幼儿倾听故事。
(2)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3.故事解析(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分析小马的心理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它是如何克服困难的?4.角色扮演(1)教师分发角色道具,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指导幼儿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的配合。
(3)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相互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故事复述(1)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内容,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挑选几位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复述,其他幼儿倾听并学习。
6.活动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马过河”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小马过河场景。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作品中的故事。
(2)教师反思本次活动,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内容,让幼儿理解并学会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尝试,相信自己。
2.幼儿能够流畅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且能够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及蕴意。
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并勇于尝试的道理。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意义。
难点:发展幼儿比较分析能力,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听,这像是什么动物发出的脚步声?小马来了,它还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
1.第一段
师:故事中有谁?老马对小马说了什么?老马让小马做什么呢?(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那有谁知道磨坊是用来干什么的?(磨坊是用来加工麦子的地方)那小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河水哗哗哗,它心里想到了谁?小马心里怎么样呀?(害怕,左右为难)如果你是小马怎么办?
2.第二段
师:我们接着往下听!小马遇见了谁呀?(老牛)那小马和老牛说了
什么呢?(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水很浅,刚没
小腿,能淌过去)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马和老牛的对话呀,那老师做小马,你们做老牛好吗?(注意对话语气)
3.第三段
师: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正准备过河呢,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起来听一听!
师:小马正准备下河呢,突然谁来啦?(小松鼠)小松鼠来了,那小
松鼠是怎样对小马说的呢?(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深的
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我们也来学一学
小松鼠的话!
师: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到底听谁的?你觉得谁说的话
有道理?如果你是小马怎么做?
4.第四段
师:故事里的小马是怎么做呢?一起听一听。
师:老马是怎么和小马说的?你仔细想过它们的话吗?为什么同样
一条河,老牛说浅,松鼠说深?老牛和小松鼠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我
们小朋友也一起动脑筋帮小马想一想。
演示图片,观察、比较、分析
两种动物的区别。
(原来老牛因为身材比较高大,所以它觉得水很浅,
小松鼠因为比较矮小,所以它觉得水很深,老牛和小松鼠它们说的话
对于它们自己本身是有道理的。
)
师:小马明白了(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它又准备下河的时候又会
发生什么事情呢?
师:那这一次小松鼠又对小马说了什么呀?(怎么?你不要命啦!)那
小马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试试吧)它是一匹怎样的小马?(勇敢)师: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得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么深,为什么?演
示图片,观察、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区别。
(小马呢不高也不矮,所以它觉得河水不深也不浅。
原来,在面对
同一条河时,因为自身特点不同,所以它们看法也不一样,只有试了
才知道。
)
三、师幼共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涵义
师:你喜欢故事里的小马吗?喜欢它什么?它是一匹怎样的小
马?(懂事、能干、有礼貌,勇敢)
总结:小朋友在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当我们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动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大胆地去试一试,我们应该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四、为老师做件事,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