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写作-美“言”有术——语言靓丽抢眼养颜
2024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2024年高考即将到来,作为即将迈入高三的同学们,我们必须要在这一年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以确保自己的高考成绩。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全面的复习。
在复习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点,还需要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以及如何进行文化沉淀等其他方面,这都将在今日的教案中进行详细分析。
一、课程设置及目的根据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轮复习课程设置如下:1.讲解语文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等,以及在文章中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的技巧,以确保大家能在考试中准确理解选项中的内容。
2.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如阅读模式、技巧等。
以便大家在高考中能够迅速了解文章要素,及时抓住文章重点。
3.培养学生的编辑能力,如如何撰写高质量的作文,并指导大家如何进行作文的编辑、修改。
4.帮助学生进行文化沉淀,培养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例如文化历史、文化熟悉度等。
以便大家在后期复习中更快掌握文化相关知识,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相关内容。
5.同时辅导学生进行高考中的答题技巧,如答题顺序、得分点评估等,以让大家在大规模的考场上轻松应对。
二、语文基础知识讲解1.词汇知识点词汇是语文基础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也是需要大家长期培养的能力的部分之一。
我们需要选取一些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有较高的试题占比的词汇来进行讲解和掌握。
比如: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等等,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
例如,胶着型语言中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词、理解句子,这都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水平。
2.语法知识点高考语文中的语法部分是一道大坑,很多同学往往会掉进这个坑里,导致考试成绩下降。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需要针对语法知识点,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例如:语段、句子成分的分析等等。
尤其是在对时间组织方面,这种非常常见的语法结构,我们同学必须熟练掌握,这样在考试中方可更加稳定地应对。
三、阅读技巧的指导阅读能力是高考语文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了解文章样式和技巧在考试中,选手需要阅读的文章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小说、诗歌等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二)连点成线整合突破(2)
课文6 石钟山记一、基础夯实(第1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虽( ) ②访( ) ③函胡( ) ④清越( ) ⑤桴( ) ⑥腾( ) ⑦余韵( ) ⑧徐歇( )答案 ①即使 ②寻求,探寻 ③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 ④清脆悠扬 ⑤鼓槌 ⑥传播 ⑦余音 ⑧慢慢消失 2.理解性默写①《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深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钟山记》中,表现山石敲击后余音悠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钟山记》中,写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②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3.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得分点:是、名,定语后置句)(第2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4.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赴()②因()③固() ④方() ⑤心动() ⑥罅()答案①赴任,就职②于是③本来④正⑤内心惊恐⑥裂缝5.理解性默写①《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游石钟山,到了绝壁下,他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精华总结及应试技巧
2024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精华总结及应试技巧随着高考时间的不断逼近,各科目的复习也进入了高潮期。
其中语文作为一门常规必考的科目,对于每一位考生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文复习也变得越来越系统化和科学化,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探究一下2024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的精华总结及应试技巧。
一、精华总结1、基础梳理:在高考语文的备考阶段,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语文基础知识全部梳理一遍。
对于各种基础知识梳理,并掌握十分重要,毕竟语文是一个需要不断累加的学科,打牢基础才是万丈高楼的关键。
在基础学习阶段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和模拟试卷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2、阅读提升:高考语文中的阅读是一个难点所在,可以通过持续的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扫描,即对文章的结构、框架及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
同时要注重分析问题,着重解决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
3、写作能力提升:高考语文中写作是一个很关键的部分,需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多加锤炼,除了课内笔记外,模拟写作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考试的要求及格式要求,掌握关键的写作技巧,通过模拟作文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4、知识点强化:高考语文中的知识点是每一次考试的重点,如修辞和语句分析等。
在复习时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每一个知识点的精髓,强化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此外,加强语法学习,把语法知识的细节点都掌握好。
二、应试技巧1、注意时间分配:高考语文试卷通常都是三个小时,在这样的时间内要展示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完成量。
因此要抓好时间分配,控制好时间,在写作时更要做到眼下的思考和动笔的动作齐头并进。
2、重点掌握:在高考语文中,阅读理解及完形填空部分都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同学们需要在这些部分多加练习,以此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
3、审题及概括:在做试题时,掌握好审题的技巧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阅读理解时,需要注意题干判断,而在写作时需要注意主题思想的把握,即成片的文字要融为一体,以此达到思维深度的展示。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板块七名篇名句默写60名篇名句默写——读懂选准正确书写
学案60名篇名句默写——读懂选准,正确书写复习任务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写对字。
知识图要活动一理解到位,读懂选准(一)准确理解每一篇背诵篇目1.翻译为先,背默全篇对于高考要求背诵的每一篇诗文,要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再对文本完整翻译;在理解课文语句和段落意思的基础上,根据文脉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逐层背诵。
之后再默写。
默写的时候要做到“三到”——手到、眼到、心到,这样可以强化记忆的效果。
2.理解为先,透彻全篇对于情境式默写,不能想着走捷径——从现成资料中或者网上找来情境式默写汇编习题做和背,因为情境式默写的前提是考生对所考查篇目的句子含意要真正理解,死记硬背则收效甚微。
而且,还要对文中重要的手法弄通弄透,对段落和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要熟悉,还要能够将文中的名句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
(二)准确理解试题情境,保证选对句子情境式默写在于命题人在题干表述中有一定的限定和提示,需要据此来搜寻、确定所要填写的句子。
命题人在情境中的设题角度主要有:1.语义解释型。
即对要求填写的空缺内容有解释性表述,要求考生依据这些提示信息作答。
例:[2022·新高考Ⅰ卷(山东、江苏版)第17题(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提示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便是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解释。
2.关系补充型。
即在题目中设置一定的背景,作为所填内容的原因、结果、转折、递进等条件,考生依次推出答案。
例:[2020·全国Ⅱ卷第16题(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二)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4归去来兮辞并
[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胡”“涉”“行”“类”“善”“怜”“是”“适”“识”“辞”“固”及次常用字“怀”“息”“游”“始”以及重点虚词“其”“因”。
2.背诵三文,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定语后置句的特点及辨析方法。
[课文概览]课题文体作者核心内容艺术特色归去来兮辞并序辞陶渊明叙写田园生活风貌,以及脱离仕途、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
1.运用辞赋的形式抒情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语言精练,音韵和谐种树郭橐驼传传记柳宗元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
1.简洁而生动2.对比与映衬3.婉约而多讽石钟山记游记苏轼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1.由小事入,由深理出,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2.记叙简洁,描写生动,笔法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课文4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基础夯实(序)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②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亲故()②脱然()③眷然()④质性() ⑤矫厉() ⑥切()⑦交病() ⑧稔() ⑨敛裳()⑩寻()答案①亲属朋友②忧虑解除而放松的样子③思念的样子④本性⑤造作勉强⑥急迫⑦(身心)都感到痛苦⑧庄稼成熟⑨收拾衣装⑩不久2.翻译画线的句子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家贫穷,耕田种植不能够供给自己生活。
孩子很多,家无余粮,所赖以维持生活的(物资),(我也)没有得到它的本领。
(得分点:生生、资、术)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恰逢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家境贫苦(就把我推荐了去),于是我被委派到小县做官。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写作-学会深入说理——恰当用“法”虚拟批驳
学案78学会深入说理——恰当用“法”,虚拟批驳复习任务 1.掌握五种常用说理方法。
2.学会使用虚拟论敌的说理方法。
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五种常用说理方法(一)多维归因法1.解说多维归因法格式模板多维归因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和争议,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多维度深入归因的前提是事件引发争议或者矛盾产生的原因不可能只有一个,而是多维综合产生的。
我们可以按照主次进行排列,择其两三点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①为什么他们有/没有……,因为……②正是因为……,所以他们才能……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二是……④从浅层次方面看……,从深层次方面看……⑤从个人层面看……,从国家层面看……2.举例人生好比打牌,有的人抓到一手好牌,有的人抓到一手烂牌,抓到好牌的人不必自喜,抓到烂牌的人也不必自悲。
好牌也有可能打烂,烂牌也有可能打好。
因为没有永恒的强,也没有永恒的弱。
不仅人生如此,国家亦然...........。
强者滥用其强,恃强凌弱,也可能会变弱。
夏桀,作为君主,不可谓不强,但是他滥用其强,暴政不断,招致百姓反抗,桀最终被放逐,沦为弱者,客死他乡。
清朝,康乾盛世时不可谓不强大,然而,其后期的统治者自恃其强,以天朝上国自居,最后江山不保,走向灭亡。
如今,美国滥用其强,肆无忌惮,在全球不断地挑起冲突,引起世界多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注定会自食恶果,饱尝苦头。
(2021新高考Ⅰ卷《强者不必喜,弱者不必悲》片段)边练边悟1 请按照多维归因法,在横线处补写相关语句,使整段文字逻辑更加严谨。
论点:世界的问题在我。
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是的,在我。
因为,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作为“孤岛”的我们,时刻与社会的“大陆”相连。
因为,如若我们推卸责任,如若我们不主动承担,可能受危害的恰是我们自己。
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世界的问题,还需要改变世界的问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3:语文应用能力训练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3:语文应用能力训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考试的主要目的已不再是纯粹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是通过考查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来评估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新时期,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社会综合素质。
为此,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3:语文应用能力训练应运而生。
一、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它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密切相关。
通过语言表达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语言表达训练,我们可以采用讨论、演讲、写作等形式,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得到释放和提高。
二、语境运用能力的提升学生要想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不仅需要掌握语言规范和语言技巧,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语境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他们需要能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社会情境中去。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语言积累,也需要学生感受语言情境和体验语言生命力的反馈。
在语境运用能力的训练中,我们可以利用情境化材料,比如小说、散文、诗歌和电影,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情境和语言使用的背景。
三、常识应用能力的拓展语文跨学科性强,与许多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常识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重视常识的引入和常识的拓展。
通过勾画生活场景,讲解学科知识与常识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常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应试与生存之间得到平衡。
四、思维训练的强化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所有的认识和判断。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对语言形式的熟悉和掌握,也是对语言思维的理解和应用。
在思维的训练中,可以采用各种类别的问题,如常识问题、思辨问题、猜谜问题等,引导学生加强对文字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最终将这种思考和理解应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和文本解读中去。
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是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语境运用、常识应用和思维训练等多个角度进行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社会综合素质,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公开课《高考一轮复习之补写句子》教学案
课题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和特点。
2.通过练习,掌握本题型的解题方法。
3.能够根据所给文段,补写出合乎要求的句子。
知识链接1.考点和试题分析语句补写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进行考查的主要题型。
这一题型从2016年起,在三套课标全国卷中少有缺席。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点大致如下:(1)要求补写句子应“根据材料内容”联系前后文语境。
(2)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3)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4)不能照抄材料(但尽量考虑原文中的词语),有字数限制。
(5)设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三空,赋分为6分。
2.解题技法(1)依据文体确定中心说明性语段:明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
记叙性语段:明确记叙的对象和事件。
议论性语段:明确议论的话题和观点。
(2)理清层次确定类型引领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
过渡句:是小结前文,启示下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
照应句:是前面提出的内容,后文有照应;后面出现的情节 ,前文有所交代,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的句子。
(3)筛选整合遣词造句找到呼应词句、关联词、暗示性词句和提示性标点,(尤其是冒号、分号、问号),根据找到的提示信息和句子的类型,按照上下文遣词造句的规律补写出句子。
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再读文段,查漏补缺再读文段,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答案如有问题,需重新拟写。
3.两大类型“补写语句”的解题方法(1)衔接和照应句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关注标点、句式、逻辑。
(2)领起和总结句补写“领起句”:联系下文,压缩语段,概括内容补写“总结句”:从上文中总结出结论。
示例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评】逻辑严密。
2024届高考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写作-掌握议论文结构导图(高分式)——借助导图形成思路
学案90掌握议论文结构导图(高分式)——借助导图,形成思路复习任务掌握议论文写作中两种高分结构导图:六字联珠式和情境任务型。
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六字联珠式结构导图(一)结构导图“点正反深联总”六字联珠经典结构是一种建构文章结构的综合形式。
它集对照式和递进式于一体。
全文分六个层次,纵横结合,层层深入,行文便捷,利于操作。
(说明:导图中的“正”与“反”位置相对灵活,也可“反”“正”。
)(二)考场范文示例(2021·新高考Ⅰ)行健自强,强而恒强“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
”这是青年毛泽东在社会动荡、国难当头时的所悟、所言。
而这,亦是在当时背景下,千万青年欲使个人心志强壮,使民族自尊自强的呼声。
(点)于个体而言,勤自锻炼所实现的身强体健,能让人清晰地看到脱“弱”变“强”的生命价值。
于国家而言,“体育之效”不只是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还代表着一种国家崛起的意义与价值,更能在由“弱”到“强”的过程中揭示一个民族不竭的前进动力。
正如1984年的洛杉矶,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的雅典,身披国旗的刘翔让十重跨栏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2019年,中国女排三大赛取得十连冠,“女排精神”成为一个超越体育领域的民族精神象征。
(正)但生命不会一成不变,强弱亦有轮转。
有帅气到霸屏的坚毅独臂少年张家城,也有“佛系”“躺平”的“三和大神”。
在某个现实瞬间,“强”或“弱”不过是即时的表现。
而重要的是,假如“三和大神”不再“躺平”,经奋发而有为后,还会不会重蹈覆辙?“勤自锻炼”能使弱变强,但在强起来后也会因恃强而“滥用其强”,继而变弱;大到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几乎都经历过披荆斩棘的创业,励精图治的兴盛,然后由盛转衰继而覆灭;小到无数明星登台闪耀达到人生巅峰,然后因不知自重不守法纪而跌落尘埃。
强由我,弱亦因我;是强是弱,关键看自己,看自我的认知、自我的意志。
如毛泽东所言: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若无“精神”的支撑,由弱变强后,也会强而复弱。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
学案36《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答案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2.古今异义词答案①已经这样②来使达到③a.它的果实b.这实际上c.那事情的真相④不是过多⑤中间是空的⑥内心惊恐3.多义实词答案(1)①生病、患病②困苦③感到痛苦④疲累(2)①离开②距离③同“弆”,收集④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3)①发生、发出②派出③打开④发动、动手⑤发布(4)①大概②几乎、近于③同“怠”,懈怠④危险(5)①驾、坐②升、登③冒④趁着、凭借⑤顺随⑥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4.词类活用答案①名词作动词,名,称呼,命名;实,结果实;拳,拳曲,伸展不开;爪,用指甲抠、掐②形容词作动词,保全③名词作状语,旦,在早上;暮,在晚上;日,一天天地④意动用法,以……为业⑤使动用法,早,使……早;蕃,使……多;硕茂,使……高大茂盛⑥名词作动词,鼓,激荡,掀动;名,命名⑦名词作状语,下,在下面;舟,坐船;侧,在旁边;夜,在晚上;目,用眼睛;耳,用耳朵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5.特殊句式答案①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②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③宾语前置句,“是”是介词“以”的宾语④定语后置句,“铿然有声”是修饰“石”的定语6.文化常识(1)《水经》:魏晋时期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
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记载相当简略。
后来被郦道元改编为____________。
它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而且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磬:古代__________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3)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
《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大钟,因钟声符合________音律,故名。
(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2),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下册(三)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6谏逐客书
[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私”“却”“说”“书”“即”“涕”“造”“归”“既”“何”及次常用字“拔”“择”“身”“发”。
2.背诵《谏逐客书》,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词类活用中使动用法的特点及辨析方法。
[课文概览]课题文体作者核心内容艺术特色谏逐客书奏疏李斯文章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
1.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富有文采2.正反对比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与妻书书信林觉民作者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1.情线贯穿,行文流畅2.情理交融:情中有理,理中有情3.语言雅致,饱含深情促织小说蒲松龄通过促织得失这一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悲喜遭遇,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1.巧设线索,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2.想象力丰富,充满浪漫色彩3.成功运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课文6 谏逐客书一、基础夯实(第1段)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古诗阅读与鉴赏-理解概括思想内容
学案50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复习任务能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把握诗的诗句含意与内容主旨,并能提炼其哲理启示。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主旨概括①与传统命题重视古诗情感理解分析相比,现在命题越来越重视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概括,这几乎是一个热点与重点。
考生应高度关注高考命题这一悄然变化。
②考查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只是考查是否读懂了诗歌,更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诗句,是否能从整体上把握并提炼出哲理。
这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③高考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视自然引起选诗的变化:偏重“理趣”的宋诗居多。
2021 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6分)表面上是理解诗评,实质上是理解句子含意新高考Ⅱ卷《示儿子》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诗句含意理解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主旨概括2020 全国Ⅱ卷《读史》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哲理概括知识图要活动一理解句意,筛选信息(一)理解句子含意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才是读懂诗歌之道。
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那样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
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
(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赏析语言之特点(风格)
点拨关键
(1)赏析五角度 ①观题材:如咏物诗一般含蓄委婉,闺怨诗一般婉约细腻,边塞诗 一般豪迈雄奇,山水诗一般清新明丽,爱国诗一般悲壮慷慨等。 ②找意象:分析诗中最能体现语言风格的意象。如运用“菊 花”“飞鸟”等意象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语言风格一般清新自然。 ③品用词:分析诗的用词,如辞藻华丽、色彩鲜明的诗句一般绚丽 飘逸;直接陈述、不加修饰语的诗句一般平实质朴。
活动一 熟悉常见的语言风格
(一)请判断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从表格后选相应的字母填入表中)
诗句
语言风格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E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A.沉郁顿挫 B.悲壮慷慨 C.清新自然 D.委婉含蓄 E.平淡质朴 F.华美绚丽 G.婉约缠绵 H.雄奇豪放 I.明快简洁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 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静态背景的铺叙,而这两句则主要刻画 了人物的活动。诗人抓住农人的歌声进行细致刻画,虽然诗人远在郡楼 之上,又加之农夫农妇们是以地方俚语唱和,必然使诗人无法辨清其词, 却亦能欣赏其旋律,这些歌虽然是俚歌,但也缠绵柔媚、如琢如磨。
鉴赏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二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刘禹锡出身于庶 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是有所了解的。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 使他有了更多的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使他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 了解。他对农民的疾苦是比较关心的。在任地方官期间,每遇灾害他 便上书请求救济和蠲免。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 《插田歌》就是其中之一。
板块三 学案19 赏析技巧语言——精准判断,夸尽效果-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学案19赏析技巧语言——精准判断,夸尽效果复习任务 1.构建关于艺术技巧的知识体系,熟悉多种常用艺术技巧的内涵和表达效果,并能在具体文本中动态地认识、欣赏它们,进而真正地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
2.熟悉高考艺术技巧题型,掌握其审题答题技巧。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 北京卷《黄姚酿》文章第四段写古镇的榕树,请指出该段包含哪些比喻,并分析它们各自的用意。
(6分)修辞手法①就能力点而言,主要考查修辞、语言及表现手法等。
②就考查范围而言,主要是从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还可以从大处设题,从全文角度考查。
③就题型而言,主要使用选择题,兼及主观题。
2022 新高考Ⅱ卷《到橘子林去》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6分)细节描写上海卷《我和父亲》第⑥段中写父亲“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请赏析该细节描写在刻画父亲形象上的妙处。
(3分)2021 天津卷《送一位远征的友人》结合文本说明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心情?(5分)综合赏析2020 新高考Ⅰ卷《建水记(之四)》第7题D项: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时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语言赏析全国Ⅲ卷《记忆里的光》第7题D项:文章寓象征于写实,喷吐着白汽、冲破黑暗呼啸而来的火车,既是写象征手法实的,也是象征的,它象征着伟大的力量、崭新的时代。
(说明:散文与小说的艺术技巧有交叉部分,可参见学案14“知识图要”。
) 活动一借助教材,掌握艺术技巧知识体系对散文表达技巧的考查,一向是高考的重点难点。
这类考点旨在考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要求较高。
为此,我们先要掌握散文有关艺术技巧的知识体系,较为清晰地了解散文常见的艺术手法,并熟知它们的特性。
散文的艺术技巧通常分为四类:(一)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一览表(说明:具体可参见“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学案76“前备知识”部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修(三)单篇梳理基础积累课文8古代文论选段
[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常用字“言”“常”“格”“志”“经”。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状语后置句的规律特点。
[课文概览]课题作者文体核心内容《毛诗序》节选子夏/卫宏(无定论)文论(议论文)在“诗言志”的基础上提出了“情志统一”的诗歌本质论,为赏析诗歌提供了“情”“志”两个切入点。
《典论·论文》节选曹丕肯定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
《诗品序》节选锺嵘提出了“物感说”,认为诗歌是外在事物变化与内在情感萌发相结合的产物,外在事物触发了内在情感的萌发。
为赏析诗歌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切入点。
《与元九书》节选白居易把写作过程喻为植物生长过程,根是感情,苗是语言,花为声韵,果实为实义。
强调内容要靠形式表达,语言一定要音韵优美。
《题画》节选郑燮提出了“三竹”说: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概括了作画的过程,传递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作画经验,揭示了艺术创造过程中从观察生活到艺术构思再到艺术表现三个阶段。
《人间词话》节选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说”,认为景真情真方为有境界。
读书、做学问要经过“悬思——苦索——顿悟”三境界。
课文8 古代文论选段一、基础夯实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节选) 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志( ) ②永歌( ) ③不知( ) 答案 ①志意,志愿 ②咏歌,歌唱 ③不知不觉 2.理解性默写《毛诗序》中,作者先是对“诗”下了定义,认为诗歌是“______________”,接着阐释了诗歌在内和在外的两种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3.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情感在心里激荡,就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它,用语言还表达不尽,便用咨嗟叹息的声音来延续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
学案63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复习任务掌握语句补写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根据语境补写出恰当的句子,保证语言的连贯。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命题特点2022年全国甲、乙卷和新高考Ⅰ卷2021年全国甲、乙卷和新高考Ⅰ、Ⅱ卷2019—2020年全国Ⅰ、Ⅱ、Ⅲ卷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字。
(6分)(1)语段:①内容:“社会生活”情境,以科普类为主。
②类型:a.以说明性为主,兼顾议论性、文学性。
b.内部层次性、逻辑性强:上下句之间、首尾句之间均有一定的逻辑照应,语意紧密。
c.由4~5个句子组成。
(2)句子:①要补写的是三个句子;②类型有领起句、展开句、过渡句、总结句,中间句或展开句居多。
(3)答案:①简练,每句一般不超过15个字。
②答案中的关键词(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多在语段前后句中出现过。
(4)趋势:高考命题综合化的要求,会把它与其他考点放在语段中一起考查,且语段由原先一个大语段增至由2~3段组成的更大语段。
知识图要活动一精读语段,把握意脉(补写第一步)解答语句补写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第二步是推导句子——明位置,看联系,抓暗示,推导出要补写句子的表达内容和形式;第三步是检查验证——代入检验,以求连贯。
其中第二步是最核心的工作。
第一步: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2022·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
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①________。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98美“言”有术——语言靓丽,抢眼养颜复习任务能够掌握使语言靓丽的方法技巧:词语靓丽、句式灵活、善用修辞。
知识图要活动一巧施粉黛,词语靓丽(一)精心遣用词语要尽可能地选用那些恰当精妙、新鲜传神、具有形象性、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
选用动词,追求动态美;选用形容词,追求画面美;选用叠音词,追求声韵美;选用色彩词,追求色彩美……如2020年北京卷优秀作文《一条信息》片段:老屋靠山,每当太阳快要落山时,那橙红色的外衣便染透半边天,橘黄色的光辉零零散散地洒在老屋上,似镀上了一层金光,炊烟四起,徐徐飘向天边,天地间充斥着温情。
这段文字景中含情,含着温情。
这“温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要看它用的色彩词,“橙红色”“橘黄色”“金光”;二要看选景,“夕阳”“炊烟”;三要看它精心选用的动词,“染”“洒”“起”“飘”。
当然,叠音词“零零散散”“徐徐”也增添了音乐美,充满温馨的乐调。
(二)注重新奇组装写作时,我们可以大词小用,贬词褒用,旧词新用,反语正说,直音曲传,错位搭配等,从而引发读者悟言外意、弦外音。
如高考优秀作文《延川城》片段: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
(三)善用成语成语是汉语言中的瑰宝,典雅凝练,表意丰富。
如果在写作时多用些成语,不仅能显示自己的语言积累功底,更能增添语言的表现力。
如2019年全国Ⅱ卷优秀作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片段:大会影像中的青年属于1919年的风流人物,而我等亦是慷慨激昂....的风流人物。
瞻仰着前辈们披荆斩棘....所成就的丰功伟绩....,意气风发....的我们毫不犹豫地振臂高呼:还看今朝! 边练边悟1 请赏析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效果。
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座幽蓝幽蓝....的枫牙岭。
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爷爷和奶奶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
密密的枫竹林里,红嘴玉轻轻地歌唱,紧靠竹林边的小山塘,蒸腾着一股蓝幽幽...的雾……竹林那边,桂花正浓……(节选自《爷爷奶奶的秋山情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木楼”用“湖蓝湖蓝”来形容,“枫牙岭”用“幽蓝幽蓝”来描绘,虽然同是蓝色,但有深浅之别。
“枫叶”是“红”的,“红嘴玉”的嘴是“红”的,“山雾”是“乳白色”的,“雾”是“蓝幽幽”的……这是明写事物的颜色。
“羽毛”“草丛”“小路”“枫竹林”“小山塘”“桂花”等,让读者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去联想,这是暗写事物的颜色,明暗交错,相映成趣,好一幅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秋景图!使用这些描写景物色彩的形容词以及叠音词,使文章语言富有诗意美、韵律美。
活动二 参差错落,句式灵活所谓“句式灵活”,就是指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句式。
一篇文章,一段话,选择句式时要根据表达的目的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变换,综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语段更为和谐流畅,从而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一)灵活运用长句与短句一般来说,长句字数较多,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一般适用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它往往富有深沉的力度,结构较复杂,层次也较多,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使思想严密精确。
短句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灵活,读起来省力、易懂。
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可以使文章显出音乐美。
如2021年北京卷优秀作文《论生逢其时》片段:生逢其时,生者,运也;逢者,适也;时者,时代也。
所谓生逢其时,即生于合适的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生逢其时,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绽放光彩,只要将自己融入时代,与时代同行。
(二)灵活运用整句与散句运用整句,即运用排比、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整句适用于以抒情和议论为主的文章。
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
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
如2022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越岭行舟志不移,朝日增辉险更行》结尾片段:百年跨越,两度盛放。
双奥北京在辉煌的时刻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奋斗不止与跨越不歇。
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告诉新时代青年:百年跨越,茕茕踽踽路。
越岭行舟志不移,少年意气尽风流。
两度盛放,青年担前途。
朝日增辉险更行,奋楫扬帆歌中流!(三)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变式句是相对于常式句的句子形式。
常式句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前因后果,先轻后重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而变式句则是为了突出表达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
变式句能取得常式句所无法达到的表达效果。
变式句一般有下面几种:句子成分的倒装,正句和偏句的倒装(如“虽然……但是……”的倒装,“尽管……也……”的倒装等)。
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如高考优秀作文《北京的符号》片段:北平城内,傅将军手捂一杯热水,因为此时的北平,唱主角的是漫天的风雪。
他的心既飘忽不定又寒冷无比,一如这场风雪。
三十五军,昔日抗日战场上所向披靡,如今却士气低落,屡遭败绩,落得个退守北平的结果。
如此巨大的心理反差,也许只有傅将军才能肩扛得起。
但此时的他心里也承载着一项历史性的抉择——是战还是和。
若战,其所辖的二十余万国民党军马上就会淹没于历史潮流中,尽其努力也只不过多扑腾几下,而北平城的建筑,却可能因此毁于一旦。
而他,作为主将,将会受到后代人民的唾骂。
若和,岂不是要背上不义之名,加之自己一家老小已落入蒋介石手中,恐有不测。
艰难思索中,已不觉彳亍至城墙上,望着前方阵地华北军已严阵以待,他心里不免泛起一丝凉意。
“司令,您的女儿来了。
”警卫员附在其耳边轻声说道,此时,傅冬菊已步上城头。
看着多年不见的女儿,傅作义将军心中有些惆怅。
父女经过一夜的长谈,傅将军心中主意已定:他选择和,为了不留下千古骂名。
这段文字开头两句均用了变式句,第一句是先果后因,第二句是状语后置。
更妙的是尾句:他选择和,为了不留下千古骂名。
“为了”这个目的状语本来放在主语前面或后面,而采用变式句,把它后置,突出了傅作义选择的目的。
(四)交错运用肯定句与否定句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来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判断来表示。
对事物作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较重,否定句语气较轻,双重否定语气更重。
肯定句和否定句交错运用,能取得特定的表达效果。
如高考优秀作文《亮剑》片段:面对滔天巨浪,成熟的船长从不会害怕,而是沉着面对,因为他要亮剑;面对残酷的侵略战争,士兵们绝不会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因为他们要亮剑;面对艰难的比赛,运动员们即使倒下了,也会迅速站起来,继续前行,因为他们要亮剑。
亮剑,亮出的是一种气质,亮出的是一种性格,亮出的是一种不服输的决心。
边练边悟2下面是一篇高考优秀作文节选,请用“整散句结合法”补写其中的重要段落,段落的分论点是“爱国无小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一种爱国表现”。
爱国无小事,爱国皆小事爱国这件事,说起来宏大,做起来细微。
祖国和我们的关系就像海和朵朵浪花,我们依偎着她成长,没有理由不爱她。
陶行知先生说:“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个人的本分。
”正因如此,爱国无小事,离不开你我他。
但是如何爱国呢?——小事现爱国。
爱国无小事,经营好自己的小家是一种爱国表现。
小家手携手,大家乐融融。
每个小家“申之以孝悌之义”,温馨甜蜜,那“黄发垂髫”便都会怡然自乐。
小家和睦团结,邻里自然友爱相助,社会定然安定祥和,国家自是稳步向前。
所以,爱国不需惊天动地,只需家和。
爱国无小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一种爱国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爱国,不分你我他,不分大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是爱国。
爱国无小事,脚踏实地地追逐梦想亦是一种爱国表现。
耶鲁大学高才生秦玥飞放弃高薪工作,转而去湖南贺家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兼团支部书记,为乡村建设尽己之力。
发起“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志同道合的名校优秀毕业生为建设中国乡村出力。
他说,年轻人的生命里应该有乡土,田野里的事、农民的事关乎家国。
他对国家的爱融进骨髓,实践在追梦路上。
所以,爱国,也是圆自己的梦想,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爱国,不求轰轰烈烈,但求真真切切!它是一件大事,但是可以通过许多小事来实现。
答案(示例)校园里的学生努力学习,当国歌响起时庄重地敬礼,是爱国;公交车上的乘客,文明有序,尊老扶弱,是爱国;工地上的建设者,反复检测,夯实建筑基石,是爱国;繁忙道上的交警,不畏严寒酷热,重复着不变的手势,是爱国;逆行路上的消防员,身临火海,义无反顾地为人民服务,是爱国。
众人拾柴火焰高,国家因每一个平凡的人在他们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而欣欣向荣。
活动三形象富丽,善用修辞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是使考场作文语言富有文采的好方法。
修辞是考场作文的神水,如能将这些神水恰当地洒在考场作文上,就可点石成金,使文章生动形象,平添文章的色彩与气势。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就是要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
(一)妙用排比,增加语言气势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用于议论,则条分缕析,阐述透彻;用于叙事,则层次清晰,语意畅达;用于描写,则深刻细腻,形象生动;用于抒情,则淋漓尽致,一泻无余。
如2022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奋发鸿鹄志,跨越促国兴》片段:以奋斗为基,勇于跨越,实现自我新突破。
君可见,“三朝元老”徐梦桃逐梦前行,方有冬奥赛场国歌久久回响;君可见,“跳水小将”全红婵永不言弃,方有“水花消失术”显现水面;君可见,失聪少女江梦南勇破困境,方有生物界一颗新星升起。
他们努力跨越、再跨越,担起时代青年的责任,诠释最美青年力量。
吾辈青年,亦当勇如他们,敢于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再跨越,争做有为好青年。
为了论证中心句,连用三个“君可见”排比论据;结尾又用排比句强调“吾辈”之责任,使得论证极有力度。
(二)善用比喻,使语言鲜明、生动、形象比喻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手段。
能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也能化有形为无形,突出朦胧美;比喻还能突出动态美。
运用比喻关键是要准确、新颖:准确,就是要贴切地反映对象的特点;新颖,一是喻体新,二是喻体与本体的联系角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