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的研究

合集下载

3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流式细胞分析

3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流式细胞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免疫表面分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的方法, 对
2 0 0 5 — 2 0 1 1年 在 南 昌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住 院 治 疗 的 3 0例 多 发 性 骨髓 瘤 息 者 的 骨 髓 标 本 进 行 免 疫 表 面 分 型 , 实 验 仪 器采用 B D 三色 流 式 细 胞 仪 。 结果 3 O例 患 者 的 骨 髓 样 本 中 : C D 3 8 、 C D1 3 8 、 C D 1 9 、 C D 3 4、 C D1 1 7 、 C D 5 6及 C D 1 6的 阳 性检 出率 依 次 为 9 6 . 6 7 %、 9 3 . 3 3 %、 1 6 . 6 7 %、 2 6 . 6 7 %、 4 3 . 3 3 %、 2 0 . 0 0 %及 3 0 . o 0 %, 分析 C D 3 8 / C D 1 3 8为 双 阳性 细 胞 。 结
恶 性浆 细 胞瘤 , 易在 患 者体 内发 现异 常 的单 克 隆生 长 迅 速 ,
骨质 细胞 受损 , 骨质 破坏 。 多 发性 骨髓瘤 常发 生于 B
2 结 果
3 0例患 者行 流式 细胞 免疫 分 析 , 浆细 胞 表型 中
CD3 8、 C D1 3 8 、 C D1 9、 CD 3 4 C D1 1 7 CD 5 6 CD1 6
淋 巴细 胞 , 在 中老 年 龄段 好 发 。多 发性 骨髓 瘤 因其
表 面症 状 没有 特 异性 所 以常常 被误 诊 为 肾炎 、 呼 吸 道感染等 , 误 诊 率 高 因而 严 重 影 响 到 疾 病 的 治 疗 。
8 1岁 , 平均( 4 5 + 0 . 2 ) 岁。
1 . 2 方 法

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检测及免疫表型分析和意义的开题报告

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检测及免疫表型分析和意义的开题报告

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检测及免疫表型分析和意义的开题报告题目: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检测及免疫表型分析和意义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属于B细胞淋巴瘤。

其主要特征是恶性浆细胞大量产生,破坏正常骨髓结构,并在骨骼系统内产生多个病变。

很多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其中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是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目前,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各种遗传因素进行了调查,但是尚存在许多疑团,其发病的具体机制和治疗方法仍然不十分清楚。

因此,开展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染色体检测和免疫表型分析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染色体检测和免疫表型分析,探索其发病机制,并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其染色体异常情况。

2.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包括B细胞克隆、浆细胞分化程度、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和亚型等方面的指标。

3.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探究染色体异常和免疫表型之间的相关性。

(二)研究方法1.实验材料:采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样本。

2.染色体检测:应用常规染色体分析技术(G-带、R-带等)对患者骨髓中的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

3.免疫表型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样本中的B细胞和浆细胞进行表型分析,包括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和亚型等方面的指标。

4.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染色体异常和免疫表型之间的相关性。

三、预期结果和价值本研究旨在探究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预计取得如下成果:1.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深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该病之间的关系,为这类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通过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表型分析,明确其特征和变化规律,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张翠萍;汪鹏;李庆;徐修才;胡超杰;郑南【摘要】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M),采用 CD138/CD45/SSC 设门,检测40例 MM患者和20例正常献髓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

结果MM患者抗原异常表达率由高到低分别为 CD45 dim +/-(95%)、CD81 dim +/-(80%)、CD56+(70%)、CD27 dim +/-(50%)、CD200++(48%)、CD33+(40%)、CD28++(35%)、CD117+(18%)、CD19+(5%)和 CD20+(3%)。

CD56+、CD200dim +、CD28dim +在正常浆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10%、10%和5%。

结论应用 MP-FCM检测 MM细胞免疫表型,可准确地鉴别良恶性浆细胞,有助于 MM的诊断、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munophenotyp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t of Multiple Myeloma (MM).Methods The immunophenotype of 40 patients with MMand 20 normal volunteers were detected by 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P-FCM).Results The abnormality expression of antigens sequence of patients with MMwas CD45 dim +/-(95%),CD81 dim +/-(80%),CD56 + (70%),CD27 dim +/-(50%),CD200 ++ (48%),CD33 + (40%), CD28 ++(35%),CD117 +(18%),CD19 +(5%),CD20 +(3%)in order.However the positive rations of CD56 +, CD200dim +and CD28dim + were10%,10%and 5%,respectively.Conclusion MP-FCM inspections can accurately discriminate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plasma cell,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prognosis evalua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6(019)003【总页数】4页(P228-231)【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分型;浆细胞;流式细胞术【作者】张翠萍;汪鹏;李庆;徐修才;胡超杰;郑南【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肾脏内科,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 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并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和溶骨性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恶性肿瘤。

mds 化学表征方法

mds 化学表征方法

mds 化学表征方法MDS(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与恶性浆细胞增生相关的疾病。

化学表征方法是研究和诊断MDS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MDS的化学表征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MDS概述多发性骨髓瘤(MDS)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内异常浆细胞增多,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以及相关的器官损伤。

MDS的化学表征方法对于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MDS化学表征方法1.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蛋白电泳是检测MDS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一种方法。

通过电泳可以将血清蛋白分为不同的区带,从而判断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增减。

MDS患者常表现为γ-球蛋白区带增宽,免疫球蛋白定量升高。

2.免疫固定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是一种检测MDS患者血清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电泳和免疫学技术,可以定性、定量地检测血清中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诊断MDS提供依据。

3.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是诊断MDS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骨髓涂片中的细胞形态、比例和细胞化学染色特点,可以判断MDS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骨髓活检骨髓活检是评估MDS病变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方法。

与骨髓穿刺涂片相比,骨髓活检能更全面地反映骨髓病变情况。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骨髓瘤细胞的分布、比例和形态。

5.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细胞表面标记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MDS的免疫表型分析。

通过检测骨髓细胞表面标记,可以识别MDS患者的克隆细胞群,为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6.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揭示MDS患者骨髓细胞的遗传学异常,为诊断、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三、总结MDS的化学表征方法包括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这些方法相互补充,共同为MDS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监测提供依据。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及胞浆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及胞浆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及胞浆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朱杰;赵成艳;王敏;高艳飞;常青燕【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及胞浆内轻链的表达.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仪,用CD45-APC/SSC及CD38/CD56联合设门,对45 例MM 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CD38、CD56、CD19、CD138、CD45、轻链(κ链、λ链)及胞浆内轻链(cκ链、cλ链)的检测.结果 45例骨髓瘤患者中分泌型为37例(其中IgG型为27例,IgA型为10例),轻链型为5例(λ链型4例,κ链型1例),不分泌型3例,其免疫表型出现的频率为:其中表型为CD38+CD56+CD19-CD45-:分泌型为37/37(100%),轻链型2/5(40%),不分泌型0/3(0%),表型为CD38+CD56-CD19-CD45-:轻链型3/5(60%),不分泌型3/3(100%),CD138+:45/45(100%),膜表面轻链(κ链、λ链):0/45(0%),胞浆轻链(cκ链、cλ链):45/45(100%),其中分泌型:cκ链10/37(27%);cλ链:27/37(73%);轻链型:cκ链1/5(20%);cλ链:4/5(80%);不分泌型:cκ链1/3(33%);cλ链:2/3(67%).结论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细胞免疫表型及胞浆轻链的表达对骨髓瘤的临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不分泌型的骨髓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更大.【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3(017)006【总页数】4页(P1068-1071)【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胞浆轻链;流式细胞术【作者】朱杰;赵成艳;王敏;高艳飞;常青燕【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27;辽河油田第二医院,检验科,辽宁,盘锦,124000;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116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克隆性恶性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增多为特征的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功能研究方面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功能研究方面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功能研究方面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实验技术,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快速、高通量的分析和分类。

它结合了光学、电子、计算机和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能够测量和分析细胞的多个特征,如大小、形态、表面标记物、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内分子等。

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功能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流式细胞术被广泛用于细胞免疫表型研究。

通过染色或标记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流式细胞术可以对不同细胞亚群进行鉴定和分析。

这对于研究人体免疫系统中不同免疫细胞的比例和活性非常重要,也有助于研究一些疾病中免疫细胞的异常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测量CD4和CD8表面标记物来鉴定T细胞的亚群,并进一步分析在一些免疫疾病(如艾滋病)中CD4正细胞的丧失情况。

其次,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细胞周期和凋亡研究。

通过染色和标记细胞内核DNA的特定荧光染料,可以确定细胞所处的不同细胞周期阶段。

这对于了解细胞生长、分裂和增殖的机制非常重要。

此外,流式细胞术也可以用于检测和计量细胞凋亡的程度。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机制,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和疾病有关。

通过染色和标记细胞凋亡标志物,可以对细胞凋亡的频率和动力学进行定量分析。

第三,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内分子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标记细胞内特定蛋白质、核酸或代谢产物,可以定量测量和分析这些分子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表达水平。

例如,通过标记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分子,可以研究这些分子在细胞激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此外,流式细胞术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内特定分子的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途径。

最后,流式细胞术还可以用于分离和分选特定亚群的细胞。

通过结合特定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抗体和流式细胞术仪器的高通量分选功能,可以从复杂的样品中纯化和富集特定的细胞亚群。

这对于研究少数稀有细胞亚群,如干细胞,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功能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单个细胞的特性和功能,为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骨髓细胞形态学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检测中的应用

骨髓细胞形态学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检测中的应用

骨髓细胞形态学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检测中的应用何丽;刘莲芳;周谦;周勤峰【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22(19)17【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这两种方法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MM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初诊患者19例(新发组),复查患者17例(复诊组)。

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出浆细胞比例的结果将36例MM患者分成以下3组:A组浆细胞比例≥30%;B组浆细胞比例在10%~<30%;C组浆细胞比例<10%。

分析两种方法检测MM患者浆细胞比例的相关性、差异性、诊断敏感性,以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cKappa/cLambda的阳性例数。

比较MM患者新发组和复诊组两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

结果两种方法检测浆细胞比例的结果呈正相关(r=0.786,P<0.05)。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浆细胞比例的结果为(25.72±8.33)%,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浆细胞比例的结果为(11.48±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C这3组中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浆细胞比例的敏感性分别为80.00%、50.00%、0.00%,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浆细胞比例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0%、100.00%、0.00%。

两种方法在新发组和复诊组中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3、0.825)。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C组cKappa/cLambda的阳性例数有12例。

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与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MM异常浆细胞的检测率,减少漏诊率。

【总页数】4页(P2349-2351)【作者】何丽;刘莲芳;周谦;周勤峰【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检验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1【相关文献】1.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变检测中的应用进展2.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3.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细胞表面免疫表型的价值4.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对骨髓细胞表面免疫表型的鉴别诊断价值5.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细胞表型检测的方法

免疫细胞表型检测的方法

免疫细胞表型检测的方法免疫细胞表型检测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用来研究人体免疫系统中各种免疫细胞的数量、形态、分布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免疫细胞表型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流式细胞术。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血液或组织中的不同类型免疫细胞,并确定它们的表型特征和功能状态。

流式细胞术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样品处理。

在进行流式细胞术之前,需要将待检测的细胞样品进行处理。

对于血液样品,可以通过离心和裂解红细胞等方式将纯化的白细胞分离出来;对于组织样品,则需要进行细胞分离和制备。

第二步是标记物染色。

在进行细胞检测之前,需要将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标记出来,以便后续的检测。

这通常通过使用与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染料或抗体来完成。

不同的标记物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

第三步是细胞检测。

通过将标记物染色的细胞样品注入到流式细胞术仪器中,可以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荧光信号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胞。

这项技术可以同时检测数千个细胞,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四步是数据分析。

在进行流式细胞术之后,需要对检测到的细胞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种分析通常涉及到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确定不同类型的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功能等信息。

总的来说,免疫细胞表型检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过利用现代的流式细胞术技术,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并确定它们的表型特征和功能状态,为治疗和预防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浆细胞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浆细胞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浆细胞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林阳;万岁桂【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3(020)001【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浆细胞疾病;诊断【作者】林阳;万岁桂【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1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内单克隆恶性浆细胞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增多为特征的恶性肿瘤。

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数量为其主要诊断标准和疗效判断依据之一,但是,MM有别于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往往呈灶性分布,骨髓穿刺部位不同,细胞数量差异很大。

有时肿瘤浆细胞和正常浆细胞形态学差异不大,形态学正确计数有一定困难。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的快速发展,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MM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从恶性浆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设门方法及抗体组合、诊断与鉴别诊断等综述如下。

1 良恶性浆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浆细胞为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殖而形成的一种不再具有分化增殖能力的终末细胞,其恶性增殖导致MM的发生。

虽然MM细胞是浆细胞起源,但是其表面CD分子表达与正常浆细胞并不完全相同。

CD138是跨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家族的成员,是一种细胞黏附分子,具有促进基质和细胞黏附、细胞增殖、维持细胞的分化类型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多种功能。

CD138分子为浆细胞分化抗原,从浆细胞祖细胞阶段开始出现,随着浆细胞的分化成熟其表达逐渐增强。

CD138在小鼠正常骨髓中的前B细胞上有表达,成熟B细胞缺乏,浆细胞阶段又重新表达。

在人正常骨髓中,无论是髓系或B淋系前体细胞以及成熟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均不表达CDl38,仅浆细胞表达CDl38,因此CD138被认为是最具特异性的浆细胞标志[1]。

浆细胞疾病免疫表型分析(朱明清)

浆细胞疾病免疫表型分析(朱明清)

浆细胞疾病免疫表型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朱明清浆细胞疾病分类•多发性骨髓瘤(MM)•其它疾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MGUS)•冒烟型骨髓瘤 (SMM)•孤立性浆细胞瘤»骨»髓外•原发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淀粉样变性(AL)•重链病•POEMS 综合征/ 骨硬化性骨髓瘤 • I 和 II 型冷球蛋白血症 •轻链沉积病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是B细胞起源的,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累,并伴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现及沉积为特征的一种衰竭性、不可治愈的恶性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而且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达84%-85%。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概况临床表现•骨髓中异常浆细胞:骨质破坏(骨痛,骨折,高钙血症) 贫血(头晕乏力) 产生大量的异常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产生减少•异常蛋白质:血液粘滞度增高(头晕,手足麻木)蛋白尿肾功能不全淀粉样变•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反复感染•高钙血症:乏力,恶心,呕吐,神智异常,影响肾功能•淀粉样变:可以影响全身各个器官,主要为肾脏,心脏以及消化道等球蛋白异常:增高或减低 蛋白尿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步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鉴定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和尿免疫固定电泳24小时尿轻链定量血清游离轻链定量及比例骨髓穿刺和活检组织活检免疫表型、证实克隆性浆细胞IgH/L 基因重排骨髓瘤相关器官损害评估血常规生化检查:血清肌肝和血钙骨骼检查浆细胞单克隆属性骨髓瘤相关器官损害蛋白水平细胞及基因水平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步骤特殊检查•腹壁脂肪或直肠粘膜活检•孤立性溶骨病灶活检•血粘度测定•免疫固定电泳(针对IgD 或IgE )•寡分泌型患者的MRI 、PET 检查检查优点局限骨髓穿刺涂片简便瘤细胞不均一性骨髓活检反映侵犯程度疼痛SPE/UPE 简便敏感性: 0.2-0.6 g/L IFE 敏感性: 0.12–0.25g/L 非定量sFLC 敏感性:10mg/L 费用较IFE 贵骨髓免疫组化识别克隆性浆细胞/形态学实验室要求高骨髓FCM 识别克隆性浆细胞实验室要求高MRI, PET检测全身状况及不分泌肿瘤价格贵MM各种检查方法的比较2014 IMWG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更新的骨髓瘤诊断标准MGUS▪M 蛋白 < 3 g/dL▪骨髓瘤克隆性浆细胞 < 10%▪无骨髓瘤确定性事件冒烟型骨髓瘤▪M 蛋白 ≥ 3 g/dL (血清) or ≥ 500 mg/24 hrs (尿)▪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 10% to 60%▪无骨髓瘤确定性事件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增生性疾病▪AND 1个或多个骨髓瘤确定性事件▪≥ 1 CRAB* 症状▪骨髓克隆性浆细胞 ≥ 60%▪血清游离轻链 ≥ 100▪ > 1 MRI 局限性损害*C: 血清钙升高 (> 11 mg/dL or 大于正常值上限1 mg/dL)R: 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 40 mL/min or 血清肌酐> 2 mg/dL)A: 贫血 (Hb < 10 g/dL or 2 g/dL < 正常值)B: 骨病 (≥ 1 溶骨性损害,X 光片, CT, or PET-CT)Lancet Oncol 2014; 15: e538–48MM的实验室诊断骨髓象检查对诊断本病具有决定性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和治疗前后变化的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和治疗前后变化的分析
国 检验 医学 杂志 21 年 7 02 月第 3 卷第 1 期 I L b dJl 21, o 3, o1 3 4 n J a Me, y 02V 1 3 .4 t u . N
4bZ一 46Z.
si bl yJ . al Hu D v 2 0 ,3 5 :1 -1 . ut it[] E ry m e 。0 7 8 ( )3 33 7 a i [ O a b rn , o n aiahS Reryi . c rc ftasua 1 ]P n ua aJB o k s c , ak a S Acuayo rnc t— d
( ): 6 - 7 2 2 7 2 0.
me tJ . dAso a,0 0 9 ( u p 2 : 8—6 n []JMe scTh i2 1 ,3 S p l )¥ 18 .
( 收稿 日期 :0 20-3 2 1-10 )
[ ] D u aD, ec D u r e 1Us gBl h c o r— 9 eL c Z caE, eT ri P,ta. i iC ekfrpe s n i
n ou l u i ome r o a e t o a e u b lr b n me s r — e sbi r b n i t y c mp r o t t l s r m i u i a u e i
[ ] Qu l r 8 at , lnNM , ocrnJ e 1Trn C tn o s ir— e YM Al e C roa D,t . a SHa e u l u a bi
于 峰 , 兆珍 , 徐 邱 丽 , 郭 欣 , 佟 菲
( 尔滨 医科 大 学 附属 第一 医院检 验 科 1 0 0 ) 哈 5 0 1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异 常浆 细胞 的 免 疫表 型 对 多发 性 骨 髓 瘤 诊 断 和 进 行 微 小 残 留 检 测 的 作 用 。方 法 用流 式 细 胞 仪 检 测 多 发 性 骨 髓 瘤 患者 的 骨髓 异 常 浆 细 胞 的 免 疫 表 型 和 治 疗后 患者 的 微 小残 留 病 变 。结 果 5 2例 多 发 性 骨 髓 瘤 患 者 异 常 浆 细 胞 表 达 c 5 D 6有 4 例 , 9 . ; 达 c 1 9 占 42 表 D 9有 2例 , 3 8 ; 达 C 4 有 9 , 1. 。 1 占 . 表 D5 例 占 73 8例 检 测微 小 残 留病 变 患 者 的 浆 细 胞 免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淋巴细胞来源微泡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淋巴细胞来源微泡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淋巴细胞来源微泡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王宁方,赵崇山,刘方,赵鹏浩,张东东,蔡卓纹,蔡芳芳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淋巴细胞来源微泡(LM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65例初诊MM患者(初诊组)及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初诊组经4疗程化疗后8例在3个月内死亡,余57例纳入化疗后组。

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外周血LMP的表达及初诊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骨髓MM细胞免疫表型表达;比较化疗后不同疗效组间LMP;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LMP预测死亡的截断值,LMP≥截断值为High(H)组,<截断值的为Low(L)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将Kaplan-Meier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Cox回归分析,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LMP组间淋巴细胞亚群及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差异。

结果 初诊组LMP、CD3+LMP、CD3+CD8+LMP比例低于对照组,NKLMP比例、CD4+/CD8+LMP高于对照组(P<0.05)。

化疗后组CD3+CD8+LMP比例高于初诊组,CD3+CD4+LMP比例、CD4+/CD8+LMP低于初诊组(P<0.05)。

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组CD3+LMP、CD3+CD8+LMP比例高于部分缓解(PR)+微小缓解(MR)+疾病进展(PD)组(P<0.01),而NKLMP比例、CD4+/CD8+LMP则低于PR+MR+PD组(P<0.05)。

Kaplan-Meier分析显示,LLMP组中位生存时间(OS)较HLMP组缩短(P<0.01);LNKTLMP组中位OS较HNKTLMP组缩短(P<0.05)。

Cox回归分析显示LLMP、LNKTLMP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4.620、2.706,P<0.05)。

LLMP组CD3+CD4+T比例、CD4+/ CD8+T高于HLMP组(P<0.05)。

116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特征表型分析

116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特征表型分析
刘 莉( 武 汉 大学 中南 医院血液 内科 4 3 0 0 7 1 )
【 摘要】 目 的 了解 多发 性 骨 髓 瘤 ( MM ) 的 免 疫 表 型 特征 , 以及 C D 4 5 、 C D 1 9与 临床 特 征 的 相 关性 。方 法 采
用 三 色流 式 细胞 术 对 1 1 6例 初 诊 MM 病 例 进 行 免 疫表 型 分 析 , 并 收 集 患 者 的 实 验 室 和 临 床 指 标 。 结 果 l 1 6例
l y . No n e o f t h e M M c a s e s e x p r e s s e d CD7 , C D3 4 .I a c k o f CD4 5 e x p r e s s i o n wa s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g r e a t e r f r e q u e n c i e s o f
An a l y s i s o f i mmu n o p h e n o t y p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1 1 6 c a s e s o f mu l t i p l e my e l o ma I 1 U Li ( Zh o n g n a n Ho s pi t a l o f Wu —
MM 均 表 达 C D 3 8 , 其他 抗 原 C D 1 9 、 C D1 3 8 、 C D5 6 、 C D 2 0 、 C D3 3 、 C D 1 1 7 、 C D 4 5的 阳性 率 分 别 为 1 0 . 3 %、 9 6 . 6 、
6 o . 7 、 3 . 4 、 7 0 . 0 、 2 5 . 6 、 1 7 . 2 , 无1 例表 达 c D 7 、 c D 3 4 。在 l l 6例 MM 中 , 胞 浆 K轻 链 阳性 率 为 3 4 . 5 ,

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㊀㊀ʌ摘㊀要ɔ㊀多发性骨髓瘤为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ꎬ是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ꎮ细胞表面抗原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表达ꎬ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意义仍存在较大争议ꎮ文章简要介绍CD56的发现及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ꎬ并对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预后意义进行讨论ꎬ从而指导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预后ꎮʌ关键词ɔ㊀多发性骨髓瘤ꎻCD56ꎻ预后ꎻ综述ʌDOIɔ㊀10.3969/j.issn.1671 ̄6450.2020.07.025ProgressofCD56inthetreatmentofmultiplemyelomawithbortezomib.㊀ZhangCaixiaꎬZhangGuojun.DepartmentofHematologyꎬAffiliatedShengJingHospitalofChineseMedicalSciencesUniversityꎬShenyang110000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ZhangGuojunꎬE ̄mail:zhanggj@sj ̄hospital.org㊀㊀ʌAbstractɔ㊀Multiplemyelomaisamalignantproliferativediseaseofplasmacellsandisthesecondlargestmalignanttumorinthebloodsystem.TheexpressionofcellsurfaceantigenCD56onthesurfaceofmultiplemyelomacellsisstillcontro ̄versialfortheprognosticsignificanceofmultiplemyelomapatients.ThisarticlebrieflyintroducesthediscoveryofCD56anditsexpressioninmultiplemyelomabyconsultingrelevantliteraturesꎬanddiscussestheprognosticsignificanceofCD56inmul ̄tiplemyelomaꎬsoastoguidethediagnosisandprognosisofmultiplemyeloma.㊀㊀ʌKeywordsɔ㊀MultiplemyelomaꎻCD56ꎻPrognosisꎻReview㊀㊀多发性骨髓瘤是异常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ꎬ浸润骨髓及相关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ꎬ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1]ꎮ目前ꎬ多发性骨髓瘤主要通过瘤细胞比例㊁血/尿M蛋白及 CRAB 症状(血钙增高㊁肾功能损害㊁贫血㊁骨病)等进一步确诊ꎮ骨髓中瘤细胞分布不均及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均可能会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ꎬ流式细胞术可准确㊁客观㊁有效地识别瘤细胞表面免疫表型特点ꎬ为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指导意义[2]ꎮ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引起重视ꎬ国内外进行了CD56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意义的相关研究ꎬ但仍未得出确切结论[3]ꎬ本文对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ꎮ1㊀CD56的起源及表达㊀㊀白细胞分化抗原CD56是一种跨膜免疫球蛋白ꎬ分子量为140kDaꎬ属于NCAM亚型[4]ꎬ参与细胞的生长和迁移ꎮ1990年VanCamp等首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描述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CD56表达强阳性[5]ꎮ在造血系统中ꎬCD56一般表达于NK细胞及CD4+/CD8+T细胞表面ꎬ而不表达于外周淋巴细胞㊁单核细胞㊁粒细胞及CD34+造血干细胞上[6]ꎮ正常浆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CD56ꎬ多发性骨髓瘤瘤细胞表面CD56的阳性率明显升高ꎬ为70%~80%[4ꎬ7]ꎬ且幼稚浆细胞比成熟浆细胞更易出现CD56表达[8]ꎬ因而CD56的表达往往提示恶性浆细胞ꎮ2㊀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㊀㊀75%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表面表达CD56[6 ̄7]ꎮCD56作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ꎬ与骨髓瘤细胞向骨髓基质定位相关ꎬCD56通过锚定骨髓瘤细胞限制其向髓外侵袭介导瘤细胞的归巢ꎬ对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生长发挥作用ꎬ而缺乏CD56表达的骨髓瘤细胞更容易迁移至髓外生长[9 ̄11]ꎮ有研究认为ꎬ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瘤细胞后会下调细胞表面CD56表达水平ꎬ骨髓瘤患者中CD56缺失会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分泌增加[12 ̄13]ꎬ可降解基质中各种蛋白成分ꎬ破坏瘤细胞侵袭的组织学环境ꎬ从而降解基底膜导致骨髓瘤细胞向髓外侵袭ꎬ促进骨髓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7ꎬ14]ꎮCD56缺失的骨髓瘤细胞更易发生髓外转移ꎬ且CD56的表达与血浆细胞数呈负相关ꎬ提示CD56 ̄的骨髓瘤患者预后可能更差[11]ꎮ㊀㊀CD56 ̄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可通过PI3K/Akt途径被白介素 ̄6(IL ̄6)激活促进细胞增殖:IL ̄6可磷酸化Aktꎬ上调和下调CD56 ̄的骨髓瘤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和蛋白P21的表达ꎬ促进瘤细胞增殖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1)磷酸化Aktꎬ激活CD56+骨髓瘤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ꎬ促进细胞增殖ꎬ而IL ̄6对CD56+的多发性骨髓瘤无作用[15]ꎮIL ̄6作为CD56缺失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促生长因子ꎬ在CD56+和CD56 ̄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差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ꎬ而IGF ̄1是否可促进CD56 ̄的骨髓瘤细胞转化为CD56+的骨髓瘤细胞尚待进一步研究ꎮ㊀㊀此外ꎬ转录因子也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CD56的表达及对患者的预后相关ꎮ转录因子SOX4的基因表达可能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CD56的表达[16]ꎮDamgaard等[17]则发现ꎬ转录因子BTBD3㊁PAX5㊁RUNX1㊁MMSET及细胞周期蛋白D1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CD56表达呈正相关ꎬ参与疾病的进展㊁增殖和抗凋亡ꎬ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ꎮ3㊀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意义3.1㊀CD56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㊀目前CD5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与疾病预后意义的研究存在争议ꎮ理论上ꎬCD56缺失的瘤细胞侵袭性更强ꎬ因而生存期更短ꎮ邱荃等[10]在研究中也发现ꎬCD56+患者的PFS及OS均较CD56阴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ꎮ然而有学者认为CD56+患者与CD56 ̄患者的OS及PFS无明显差异(P>0.05)[3ꎬ18]ꎮ㊀㊀有学者提出不同CD56表达患者的预后差异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式有关ꎬ硼替佐米治疗可能改善CD56 ̄表达的MM患者预后ꎮFan等[13]在160例初诊MM患者的研究中认为ꎬCD56+的患者OS较CD56 ̄患者长(P=0.013)ꎬ而PFS无明显差异(P=0.159)ꎻ非硼替佐米治疗组ꎬCD56的表达与OS相关ꎬ而硼替佐米组CD56的表达与OS及PFS无关ꎬ验证了上述观点ꎮ而其他学者对采用硼替佐米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研究ꎬ发现CD56+患者较CD56 ̄患者预后更好[7ꎬ19]ꎮ因此经硼替佐米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与CD56表达是否相关目前无法确定ꎮMatevz等[7]在对110例骨髓瘤患者进行分析发现ꎬ硼替佐米联合化疗不能克服CD56缺失的负面影响ꎬ而经过ASCT的MM患者CD56的表达与疾病的PFS及OS均无关ꎮ㊀㊀也有研究提出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过程中ꎬCD56的表达可上调或者下调[20]ꎮ13例CD56表达阴性的MM患者ꎬ经化疗达到缓解后有9例患者CD56 ̄表达转为CD56+表达[4]ꎮCD56的表达下降对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意义仍不明确[9ꎬ21]ꎮ进一步分析骨髓瘤细胞表面CD56的表达在治疗前后的改变与疾病预后的关系ꎬ或许可进一步明确CD56在MM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ꎮ3.2㊀CD56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的关系㊀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为CRABꎬ即高钙血症㊁肾功能不全㊁贫血㊁骨病ꎮ有研究认为CD56的表达与MM患者的血清β2 ̄微球蛋白㊁血肌酐㊁骨髓浆细胞百分比㊁M蛋白亚型及肾衰竭无显著关系[4ꎬ19]ꎮCeran等[11]则发现CD56 ̄组患者血肌酐和β2 ̄微球蛋白水平较高ꎬ血小板数较低(P>0.05)ꎬ但这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ꎮCD56导致成骨细胞功能下降而在溶骨过程中发挥作用ꎬ因而CD56 ̄表达的患者溶骨性破坏发生相对较少ꎮ3.3㊀CD56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的关系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往往伴发异常染色体核型ꎮ赵晓红等[20]提出CD56+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染色体异常核型如1q21+扩增和del(13q14.3)的发生率高于CD56阴性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而IgH㊁del(13q14)及del(17p)等异常核型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ꎮ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ꎬCD56的表达下调与t(11ꎻ14)易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ꎬ也进一步证实t(11ꎻ14)易位的骨髓瘤细胞更易侵袭浸润外周[22]ꎮ4㊀抗CD56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㊀㊀CD56是一种参与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基质之间黏附作用的糖蛋白ꎬ其细胞外结构域N端具有5个IgG样结构域ꎬ参与CD56的黏附作用ꎻCD56近膜端有2个纤连蛋白Ⅲ型结构域ꎬ介导下游蛋白的信号转导ꎮ氯氟托珠单抗HuN901是一种人源化CD56抗体ꎬ与DM1(高效的细胞毒性药物衍生物)偶联后形成的HuN901 ̄DM1ꎬ选择性作用于CD56+的骨髓瘤细胞IgG样结构域ꎬ降低CD56的表达ꎬ促进CD56+的MM细胞凋亡ꎬ发挥抗肿瘤作用[4ꎬ23]ꎮ氯氟托珠单抗美尔坦新(IMGN9901)是HuN901的抗体 药物结合物(ADC)ꎬ在一期临床研究中证实具有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ꎬCD56抗体在瘤细胞内的高亲和力是该类抗体治疗起效的重要因素ꎬ也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24 ̄25]ꎮ5㊀小㊀结㊀㊀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ꎬ临床可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浆细胞表面的CD56表达水平ꎮ理论上认为CD56+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预后更好ꎬ然而经过相关研究ꎬCD56在瘤细胞表面的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是否有意义仍无法明确ꎮ硼替佐米治疗或ASCT可能影响CD56的作用进而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ꎬ但相关研究尚不足ꎬ且作用机制不明ꎬ仍需继续进行大量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指导疾病的预后和治疗ꎮCD56在骨髓瘤细胞表面表达阳性率较高ꎬ因而抗CD56抗体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长期生存可能具有积极意义ꎬ目前已有相关药物进行临床试验获得一定的成果ꎬ期待其应用于临床延长患者的寿命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ꎮ参考文献[1]㊀VincentRS.Multiplemyeloma:2018updateondiagnosisꎬrisk ̄strat ̄ificationꎬandmanagement[J].AmericanJournalofHematologyꎬ2018ꎬ93(8):1091 ̄1110.DOI:10.1002/ajh.25117. [2]㊀YavasogluIꎬSarginGꎬKadikoyluGꎬetal.Immunohistochemicale ̄valuationofCD20expressioninpatientswithmultiplemyeloma[J].RevistaBrasileiraDeHematologiaeHemoterapiaꎬ2015ꎬ37(1):34 ̄37.DOI:10.1016/j.bjhh.2014.11.013.[3]㊀林阳ꎬ万岁桂ꎬ夏长青ꎬ等.CD56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ꎬ2013ꎬ20(4):220 ̄225.DOI:1006 ̄1703(2013)04 ̄0220 ̄06.[4]㊀PanYꎬWangHꎬTaoQꎬetal.AbsenceofbothCD56andCD117expressiononmalignantplasmacellsisrelatedwithapoorprognosisinpatientswithnewlydiagnosedmultiplemyeloma[J].LeukResꎬ2016ꎬ40(11):77 ̄82.DOI:10.1016/j.leukres.2015.11.003. [5]㊀HarringtonAMꎬHariPꎬKroftSH.UtilityofCD56immunohistochemi ̄calstudiesinfollow ̄upofplasmacellmyeloma[J].AmJClinPatholꎬ2009ꎬ132(1):60 ̄66.DOI:10.1309/AJCPOP7TQ3VHHKPC. [6]㊀蔡小慧ꎬ刘波ꎬ王林纤ꎬ等.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表型分析及预后价值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ꎬ2016ꎬ23(10):1202 ̄1204.DOI:10.3969/j.issn.1006 ̄3110.2016.10.016.[7]㊀MatevzSꎬBarbaraSꎬVesnaZꎬetal.CD56expressionisanimportantprognosticfactorinmultiplemyelomaevenwithbortezomibinduction[J].ActaHaematologicaꎬ2018ꎬ139(4):228 ̄234.DOI:10.1159/000489483.[8]㊀杨佳ꎬ杨波ꎬ张丽ꎬ等.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分型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抗原表达相关性研究[J/OL].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ꎬ2012ꎬ2(2):24 ̄27.DOI:10.7666/d.y2127178. [9]㊀郭娟ꎬ常春康ꎬ苏基滢ꎬ等.应用流式细胞术评估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ꎬ2014ꎬ22(4):1178 ̄1182.DOI:10.7534/j.issn.1009 ̄2137.2014.04.056.[10]㊀邱荃ꎬ朱平ꎬ王茫桔ꎬ等.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56和CD19表达与染色本核型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ꎬ2016ꎬ24(4):1071 ̄1078.DOI:10.7534/j.issn.1009 ̄2137.2016.04.021.[11]㊀CeranFꎬFalayMꎬDagdasSꎬetal.TheassessmentofCD56andCD117expressionsatthetimeofthediagnosisinmultiplemyelomapatients[J].TurkJHaematolꎬ2017ꎬ34(3):226 ̄232.DOI:10.4274/tjh.2016.0394.[12]㊀邹靖云.1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及预后因素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ꎬ2019.[13]㊀FanQYꎬWangYꎬMiJQ.StudyontheefficacyofbortezomibonCD56negativemultiplemyelomapatients[J].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MedicalScienceꎬ2016ꎬ36(10):1445 ̄1450.DOI:10.3969/j.issn.1674 ̄8115.2016.10.009.[14]㊀黄垚ꎬ刘烨.CD56㊁CD11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ꎬ2019ꎬ34(4):530 ̄533.DOI:10.3969/j.issn.1001 ̄5930.2019.04.003.[15]㊀SaharaNꎬTakeshitaAꎬOnoTꎬetal.Roleforinterleukin ̄6andinsu ̄lin ̄likegrowthfactor ̄IviaPI3 ̄K/AktpathwayintheproliferationofCD56 ̄andCD56+multiplemyelomacells[J].ExperimentalHema ̄tologyꎬ2006ꎬ34(6):736 ̄744.DOI:10.1016/j.exphem.2006.02.012.[16]㊀IqbalMSꎬOtsuyamaKIꎬShamsasenjanKꎬetal.CD56expressioninhumanmyelomacellsderivedfromtheneurogenicgeneexpression:possibleroleoftheSRY ̄HMGboxgeneꎬSOX4[J].InternationalJournalofHematologyꎬ2010ꎬ91(2):267 ̄275.DOI:10.1007/s12185 ̄009 ̄0474 ̄3.[17]㊀DamgaardTꎬKnudsenLMꎬDahlIMꎬetal.RegulationoftheCD56promoteranditsassociationwithproliferationꎬanti ̄apoptosisandclinicalfactorsinmultiplemyeloma[J].LeukLymphomaꎬ2009ꎬ50(2):236 ̄246.DOI:10.1080/10428190802699332.[18]㊀程薇ꎬ李玉龙ꎬ黄洲风ꎬ等.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结合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ꎬ2018ꎬ39(2):265 ̄268.DOI:10.3969/j.issn.1001 ̄9448.2018.02.025.[19]㊀李诗雅ꎬ马艳萍.6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ꎬ2016.[20]㊀赵晓红ꎬ周仲昊ꎬ王晨ꎬ等.CD56和CD117浆细胞免疫表型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染色体核型和预后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ꎬ2018ꎬ18(3):519 ̄523.DOI:10.13241/j.cnki.pmb.2018.03.026. [21]㊀罗文丰ꎬ邹兴立ꎬ杨竹.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细胞表面免疫表型的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ꎬ2017ꎬ24(8):957-959.DOI:10.13455/j.cnki.cjcor.2017.08.17. [22]㊀AnGꎬXuYꎬShiLꎬetal.t(11ꎻ14)multiplemyeloma:Asubtypeas ̄sociatedwithdistinctimmunologicalfeaturesꎬimmunophenotypiccharacteristicsbutdivergentoutcome[J].LeukemiaResearchꎬ2013ꎬ37(10):1251 ̄1257.DOI:10.1016/j.leukres.2013.06.020. [23]㊀AllegraAꎬPennaGꎬAlonciAꎬetal.Monoclonalantibodies:poten ̄tialnewtherapeutictreatmentagainstmultiplemyeloma[J].Europe ̄anJournalofHaematologyꎬ2013ꎬ90(6):441 ̄468.DOI:10.1111/ejh.12107.[24]㊀FengYꎬWangYꎬZhuZꎬetal.DifferentialkillingofCD56 ̄expressingcellsbydrug ̄conjugatedhumanantibodiestargetingmembrane ̄distalandmembrane ̄proximalNon ̄overlappingepitopes[J].uAbsꎬ2016ꎬ8(4):799 ̄810.DOI:10.1080/19420862.2016.1155014. [25]㊀AilawadhiSꎬKellyKRꎬVescioRAꎬetal.AphaseIstudytoassessthesafetyandpharmacokineticsofsingle ̄agentlorvotuzumabmer ̄tansine(IMGN901)inpatientswithrelapsedand/orrefractoryCD ̄56 ̄positivemultiplemyeloma[J].ClinLymphomaMyelomaLeukꎬ2019ꎬ19(1):29 ̄34.DOI:10.1016/j.clml.2018.08.018.(收稿日期:2020-02-12)。

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WANG Hui;GAO Jie【摘要】目的研究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骨髓穿刺,并进行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学检测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的结果 .结果 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球蛋白增加和正色素性贫血,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主要表现为异常浆细胞增生,且出现质的改变.流式细胞学检测CD45表达异常(55例阴性、5例部分阳性);CD19的阴性表达率为100.00%;CD38以及CD138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0%.免疫组化检测Kappa阳性43例,CD138阳性表达率为100.00%,lambda阳性16例.流式细胞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的阳性诊断符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形态学检查骨髓瘤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流式细胞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测(P<0.05).结论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组化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将三者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阳性诊断率和疗效监测.【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8(033)012【总页数】4页(P1963-1966)【关键词】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多发性骨髓瘤【作者】WANG Hui;GAO Jie【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B淋巴细胞起源的浆细胞克隆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骨髓中恶性浆细胞发生异常聚集及增生为主要特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化疗[1-2]。

由于在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发生漏诊以及误诊。

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根据骨髓的形态学改变情况,有无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血清有无表达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的研究
刘越坚;张婵;郭莉;邱阳;单路娟;郭慧淑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22)32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依据.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通过CD45/SSC设门的方法.分
析118例MM骨髓标本的免疫表型,并选取15例正常人浆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118例MM患者中CD138、CD38、CD117、CD56、CD33、CD13、CD9、Lambda、Kappa、HLA-DR的阳性率依次为91.53%、94.92%、44.07%、72.03%、25.42%、17.80%、29.66%、39.83%、30.51%和62.71%,其他抗体阳性率极低或均不表达.结论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是检测MM细胞的有效方
法,MM细胞的免疫分型有助于MM的准确诊断及预后监测.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刘越坚;张婵;郭莉;邱阳;单路娟;郭慧淑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1;辽宁省大
连市妇产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3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辽
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
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
心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3
【相关文献】
1.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及微小残留病灶的临床价值[J], 林飞燕;陈志晓;陈金玲;黎莉;李帅;司徒经伟
2.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细胞表面免疫表型的价值 [J], 苏密龙
3.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及微小残留病灶的临床价值[J], 林飞燕;陈志晓;陈金玲;黎莉;李帅;司徒经伟;
4.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对骨髓细胞表面免疫表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J], 李凯
5.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邓银芬;袁红建;孙善芳;钱小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