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项指标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CRP及β2-m检测的临床意义
[ ] 闻炳基 , 3 罗荣诚 , 丁雪梅 ,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肝癌诊断 等.
中的价值[ ] J .解放 军医学杂志 ,0 12 ( 1 707 1 20 ,6 1 ):9 -9 .
制的试剂盒 , 其参考值可有不 同, 即使同一方法 的试剂 盒 , 不 同厂家的产 品, 其参考值亦可有不 同… 。本文测得 的正 常人
蛋 白水平 的 测定 及 其 与病 程 和 预后 的 关 系 [ ] J .临 床 内科 杂 志 ,
20 2 (0 7 5 06,3 1 ):0 .
[ ] 张之南 , 2 沈悌.血液病诊 断及疗 效判断标 准 [ .北 京 : 学 M] 科
出版 社 。0 8 2 22 3 2 0 .3 -3 .
P<00 ( . 1 与正 常对照组 比较)
均5 岁 , 6 所有 病例均符 合 MM 的诊断标 准 , 并选择 6 o例 ( 3, 2) 男 5 女 5 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年龄 ( ~6 ) , 0 2 0岁
平均 3 。 5岁
3 讨论
3- 2 m是人类组织 相容性抗原 ( L I 分子 中非主要 H A) 类 组织 相容性复合物 编码 的轻链部分 , 其相对 分子质量 小 , 机 体所有有 核细胞都能不 同程 度地 产生 3 - 尤 其是 以代谢 2m,
T S含量无 差异 , P 而不同年龄组 间的血清 T S含量水平 差异 P
簇M 3能特异地反映肿瘤增殖 活性 , 将其命名 为组织多肽 故 特异性 抗原 ( r ) T S可特 异地 与 M T' ,P S 3单克 隆 抗体结 合 。 在恶性 上皮 细胞 和转 移细胞 的 S晚期和 C 2期 合成 , 细胞分 裂后释放入血或其他 体液 中 。 目前 临床对 T S检 测常采 P
多发性骨髓瘤中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中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林云飞;胡晓武;邵群【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6)1【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水平与血清游离轻链(sFLC)水平及比值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M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外周血β2-MG、CysC水平与sFLC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清β2-MG及CysC与MM疾病分期的相关性。
根据sFLC-κ/λ值将患者分高比率组与低比率组,分析外周血β2-MG、CysC水平与sFLC-κ/λ值的关系及判断s FLC水平及比值异常的效能。
结果外周血β2-MG、CysC与sFLC-κ、sFLC-λ、MM疾病分期均成正相关(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MG、CysC均是MM患者sFLC-κ、s FLC-λ升高的影响因素(P<0.05)。
血肌酐、骨髓浆细胞比例、β2-MG、CysC均是MM患者sFLC-κ/λ比率的影响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β2-MG、CysC判断sFLC升高的效能较高。
结论外周血β2-MG、CysC水平与MM患者sFLC水平及其比值存在一定的关系,两指标可间接反映患者s FLC水平及其比值变化,可为未能开展sFLC检测的医院的MM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页数】6页(P66-70)【作者】林云飞;胡晓武;邵群【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PD-1/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疗效的相关性2.外周血ALC、NLR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3.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的相关性4.外周血细胞形态变化与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SS分期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5.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预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重要的染色体与基因异常导致疾病的进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独立的预后判断价值。
随着检测方法的更新及技术的进步,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主要包括13号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缺失伴或不伴14q32/IGH的重排等染色体异常。
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可完善MM预后评估体系,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靶点。
标签: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细胞遗传学;预后1染色体数目异常1.1超二倍体MM患者超二倍体主要表现为1、3、7、9、11、13、15、17、18、19、21、22三体型[1];另外,近年来国内也有人发现MM患者8号染色体三体,王晓炜等[2]应用荧光免疫表型和间期细胞遗传学(FICTION)技术对MM骨髓涂片进行8号染色体检测,9例MM患者中,发现8号染色体三体1例,这可能与应用FICTION技术提高了检测效率有一定关系。
1.2亚二倍体MM患者亚二倍体主要表现为6、8、13、14、X、Y单体型为特征;其中13号染色体单体缺失及其部分缺失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染色体异常之一。
2染色体结构异常2.113号染色体异常13 号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是MM 最早发现的染色体异常,MM 中较常见,而且是MM预后及生存期预测的指标之一。
13号染色体异常,特别是13单体(-13)和13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13q-)与MM预后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认为13号染色体上存在MM 抑癌基因,其缺失与疾病危重、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
Pérez-Simón等[3]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析了15 种不同染色体异常在常规剂量化疗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发现13号染色体缺失是最重要的预示生存期短的预后指标,但对治疗反应无影响。
由于13q-的断裂点范围在13q11~13q14,RB1基因正好也于这个区域,因此有人推测13号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所致MM预后不良可能与RB1基因改变有关。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王晓雪;张贺洋;潘登;高然;李艳【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agulation index in patients of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6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who were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from October 2008 to October 2012,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PTT,PT and Fg level were dete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 changes of coagulation index an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stage of disease,liver function index,the level of M protein was analyzed. Results Among 96 patients,25 pa-tients had prolonged PT alone,5 had prolonged APTT alone,11 had both prolonged PT and APTT. Among 96 patients,36 were included in prolonged PT group,60 were included in non - prolonged PT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in gender, age,ALT level,γ - GT level and TBIL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P > 0. 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age of DS, stage of ISS and level of Fg between two groups(P < 0. 05). M protein levels of IgA type patients and IgG type patients in pro-longed P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 - prolonged PT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 05). The level of M protei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T among both IgA type patients and IgG type patients(r = 0. 619 and 0. 664 respectively,P < 0. 05). Conclusion Prolonged PT commonly exists in the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oloma withⅢ stageof DS and ISS,prolonged PT and high level of M protein commonly exist in IgA type patients and IgG type patients. The level of M protein in thesetwo types of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P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T.%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Cys—c VEGF及IL6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Cys—c VEGF及IL6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Cys-C、VEGF及IL-6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Cys-C检测。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ys-C、VEGF及IL-6含量,分析其与MM临床分期,肿瘤负荷的关系。
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Cys-c、VEGF和IL-6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
随着临床分期增加,患者血清中的Cys-c、VEGF 和IL-6含量递增趋势,各期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MM患者血清中Cys-C、VEGF和IL-6的含量,可反映患者的肿瘤负荷,对MM病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s of cystatin-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and interleukin-6 (IL-6)level in multiple myeloma (MM). Methods:The cystatin-C level was detected by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VEGF and IL-6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in 90 patients with MM and 50 healthy contro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these third cytokines and MM clinical stage. Results:The levels of serum Cys-C VEGF and IL-6 in multiple myelom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The levels of serum Cys-C VEGF and IL-6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according to clinic stages and i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ages respectively (P<0.01). Conclusion:The levels of serum Cys-C VEGF and IL-6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determine the condition of MM [Key words]Multiple myeloma;Cystatin-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IL-6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中MIP-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本院收治的 1 7例 骨 髓 瘤 患 者 ( 括 IG型 7 包 g 例 , A型 4例 , M 型 2例 ,轻链 型 4例 )2 I g I g ,2例 非
骨髓 瘤 患者 ( 包括 初发 急性 白血 病 9例 ,淋 巴瘤 5
例 ,骨髓增 生异 常综合 症 4例 ,再生 障碍 性 贫血 2 例, 特发 性 m小 板减 少 2例 ) 为对 照 , 有病 例 诊 作 所 断均 符合 血 液学 诊 断标 准【 2 】 本 取 自抗凝 外 周 血 。标
和抗凝 骨髓 液 1 主要仪 器 、 剂 . 2 试 仪器: 酶标 仪(i— AD Mo e 5 0 Bo— i Bo R d l 5 , ilT( , k公
21 骨 髓瘤 和非 骨髓 瘤患 者外 周 血 MI— e 的表 . Pl t
达
骨髓 瘤 患 者外 周血 MI— e 表达 (56 98 g Pl t 3 . ̄ . , p m1与非骨 髓瘤 患者 (76 87 gm ) 相 比较 没 有统 ) 2 . .p/ 1 ,  ̄
多 发 性 骨 髓 瘤 ( lpemylm , mut l eo a MM) 浆 细 i 是 胞 的恶性 肿瘤 。骨髓 内肿瘤 性浆 细胞 增 生 。 常侵 犯 多 处 骨组 织 , 引起 多发 性 溶 骨性病 损 。 多发 性 骨髓
瘤 病 变 为 多 发性 。 引 起 多 处 骨组 织 破 坏 , 累及 常 可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0 320 )20 4 — 2 0 8 0 2 ( 70 - 1 10 - 0 -
f 摘要1 目的 探讨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 中巨噬细胞炎症蛋 白 l ( P l 的表达 , 阐明其与骨髓瘤 a MI— a) 并 发病和疾 病进展程度 的相关性 。 方法 以酶联 免疫 吸附法( LS 检测 1 E IA) 7例不 同类 型和不同病程分期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c17细胞、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
。 关 键词 :细胞毒性 T细胞 17;髓系来源的抑制性 细胞 ;白细胞介素 17;多发性骨髓瘤 .
doj:10.3969/j.issn.1002-266.X.2018.07.027
_
中图分 类号}R733.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2-266X(2018)07..0087-03
和血浆 lL一17水平 的变 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 义。方法 采用流式 细胞术测算 41例 多发性骨髓 瘤 患者 (病例组 )及 19例健康体检志愿者 (对 照组 )外周 血 Tel7细胞 比例 及 MDSCs比例 ,采用 ELISA法检 测两 组血 浆 IL-17。分析
Tel7细胞 比例与 MDSCs比例 、IL·17水平 的相关性 ,及 Tcl7细胞 比例 与多发 性骨髓 瘤临床病理 参数 的关 系。结果 病 例组 、对照组外 周血 Tel7细胞 比例分别 为 3.06% -I-1.77% 、0.75% d-O.45% ,MDSCs比例 分别 为 6.60% d-
.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血液系统 性 骨髓瘤 患 者 外 周 血 Tel7细胞 、MDSCs比例 和血
常见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约 占所有恶性肿瘤的 1% , 浆 IL-17水平 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占血液系统肿瘤的 10% ~15% ,近年发病率逐渐增 1 资 料与 方法
基金项 目:湖南省 医药卫生科研计戈 项 目(. B.2014-157)。 通信作者 :胡 国瑜(E·mail:doctorhgy@163.cor n)
霉素 (Ionomyein)购于 Sigma公 司 ;细胞固定 一透膜 试剂盒、高尔基阻断剂 Golgistop购 自 BD公 司。 1 3 外周血 Tel7细胞 比例测算 将两组肝素抗凝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m和Epo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姜方毅
组 , 2 例为非 肾衰组 , 余 7 体检人 员为 正常 对照组 , 别计 算 分 各组 B N C、 m Eo 果的均值和标准差 , U 、rB - 、p 结 结果见表 1 。 非 肾衰组 中除 B 与对照组无 显著 差异 外 ( 00 )c、 N U P> .5 ,r B 一 、 p 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 异 ( 00 ) 肾衰组 中的 2 m Eo P< .5 ; 四项指标与对 照组 比较均有极显著差 异( 00 ) P< .1 。
[] 5 吴香 敏 , 程劲松. 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 N / O 、N 检测 O N ST F
的临床意义.放射免疫学杂 志,02,5 4 :4 . 2 0 1 ( ) 25
[ ] osR t r l o s A n a m t yd es.N E g M d 6 R s .Aho c r i ni m a r i a e s e s. l f o s e n e,
[] 7 翟春玺 , 菊 , 克俊 . 张风 王 超敏 c一 反应蛋 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 程 中检测 的临床意义. 放射 免疫学杂志 ,0 5 1 ( )6 . 20 , 1 :6 8 [ ] ag O t a ZgagR e a. u c n ou t n f L 8 8 P n r g i n , t / A t r e d l o I 一 G, e M, h oi m a o i
Ci C r d 19 15 2)7 6 r aeMe ,9 7,5 ( :2 . t
[]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 分会慢性 阻塞性疾病 学组.慢性阻塞性 肺 疾病诊治 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0 , ( )4 3 2 22 8 : . 0 5 5
[ ] or oV , an S , a A 封 .Ss mcm n e a o s n 9 D ua Z T ni E V eS , d l ye i ai t n i t f t s i crncos utep l n. i ae.JBa nu l20 3 ( : hoi bt c v umoayds ss rsP emo,06,2 2) ri r e 11 6. (0 8 1 — 8收稿 ) 2o — 1 2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及胞浆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及胞浆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朱杰;赵成艳;王敏;高艳飞;常青燕【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及胞浆内轻链的表达.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仪,用CD45-APC/SSC及CD38/CD56联合设门,对45 例MM 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CD38、CD56、CD19、CD138、CD45、轻链(κ链、λ链)及胞浆内轻链(cκ链、cλ链)的检测.结果 45例骨髓瘤患者中分泌型为37例(其中IgG型为27例,IgA型为10例),轻链型为5例(λ链型4例,κ链型1例),不分泌型3例,其免疫表型出现的频率为:其中表型为CD38+CD56+CD19-CD45-:分泌型为37/37(100%),轻链型2/5(40%),不分泌型0/3(0%),表型为CD38+CD56-CD19-CD45-:轻链型3/5(60%),不分泌型3/3(100%),CD138+:45/45(100%),膜表面轻链(κ链、λ链):0/45(0%),胞浆轻链(cκ链、cλ链):45/45(100%),其中分泌型:cκ链10/37(27%);cλ链:27/37(73%);轻链型:cκ链1/5(20%);cλ链:4/5(80%);不分泌型:cκ链1/3(33%);cλ链:2/3(67%).结论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细胞免疫表型及胞浆轻链的表达对骨髓瘤的临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不分泌型的骨髓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更大.【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3(017)006【总页数】4页(P1068-1071)【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胞浆轻链;流式细胞术【作者】朱杰;赵成艳;王敏;高艳飞;常青燕【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27;辽河油田第二医院,检验科,辽宁,盘锦,124000;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116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克隆性恶性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增多为特征的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討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分别采用速率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2013年7月~2015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MM患者(Ⅰ期8例、Ⅱ期11例、Ⅲ期13例)及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LDH和CRP水平,分析LDH和CRP与疾病临床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MM患者血清LDH和CRP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 0.05);不同分期MM患者LDH和CRP水平比较结果显示,LDH和CRP水平均为Ⅲ期明显高于Ⅱ期,Ⅱ期高于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he serum LDH and CRP of MM patients in different stages 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which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LDH and CRP in stage Ⅲ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stage Ⅱ(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标本,测定LDH和CRP水平;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以后,复查LDH和CRP指标。
LDH的检测采用速率法,测定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09~245 U/L为正常范围。
CRP 的检测采用散射比浊法,仪器为美国Beckman Coulter Array360特定蛋白分析仪。
CRP正常范围0.05)。
见表2。
2.3 不同分期MM患者LDH和CRP水平比较Ⅲ期MM患者血清LDH和CRP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P < 0.05),Ⅱ期MM患者血清LDH和CRP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 < 0.05)。
见表3。
表3 不同分期MM患者LDH和CRP水平比较(x±s)注:与Ⅰ期比较,*P < 0.05;与Ⅱ期比较,#P < 0.05;MM:多发性骨髓瘤;LDH:乳酸脱氢酶;CRP:C反应蛋白2.4 MM患者治疗前后LDH和CRP水平变化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后,患者LDH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 0.05)。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脂、载脂蛋白B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脂、载脂蛋白B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张宇航;左晨羲;温静雅【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24(39)6【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脂、载脂蛋白B(Apo 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199例MM患者作为研究组,并纳入12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差异,同时化疗后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ISS分期Ⅲ期)与预后良好组(ISS分期Ⅰ~Ⅱ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脂指标对MM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
结果研究组患者TC、Apo A1、Apo B、HDL-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TC、Apo A1、Apo B、LDL-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Apo B、LDL-C是影响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ROC曲线分析显示TC、Apo B、LDL-C水平AUC均显著大于参考线(AUC>0.7,P<0.05)。
结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脂呈现低水平,且年龄、Hb、Scr及血脂水平与MM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清TC、Apo B、LDL-C水平在评估MM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总页数】4页(P961-964)【作者】张宇航;左晨羲;温静雅【作者单位】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慢性肝炎患者载脂蛋白AⅠ,B100和血脂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2.检测早期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E以及血脂水平的临床意义3.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检测及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分析的临床意义4.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APOB和血脂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5.1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血脂、载脂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RACP-5b、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Lc, 0 5 5 ( ) 595 6 et 2 0 ,4 1 :2 -3 .
( 收稿 日期 :0 10 - 2 1-90 7)
T A P5 、 2 R C 一b l 3 MG在 多 发 性 骨髓 瘤 患者
血 清 中 的 表 达 及 意 义
王 健梅 王 占聚 陈 , , 营 唐 , 瑛。王 海英 , ( 1潍 坊 医 学院 , 东潍 坊 2 1 3 ; 坊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 山 6 0 1 2潍
摘要: 目的
清 置于 一 0℃ 冰箱 中保 存 备 用 , 用 E IA法 , 7 应 LS 严 格按 试剂 盒说 明书 进 行 操作 , 自动 酶 标 分 析仪 读 用
取 吸光度 ( 值 , A) 根据 E IA 实 验所 得 的标 准 品 的 LS
在 MM 患 者早 期发 现 、 程 观 察 及 预后 评 估 中 的作 病
2应 用 E IA 法 直 接 检测 B MG含 量 ; 外 12血 LS 另 /
确 。2 1 00年 l 0月 一 0 1年 8月 , 们 对 2 21 我 0例 MM 患 者血 清 抗 酒 石 酸 酸性 磷 酸 酶 5 ( R C -b 、 b T A P5 ) B
微 球蛋 白( B MG) 量 进 行 检 狈 , 含 4 旨在 探 讨 两 指 标
用。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选 择 潍 坊 医 学 院 附属 医 院及 潍 坊
A值 相 应浓度 , 用 C reE pr . 件 绘 制标 准 应 uv xet 3软 1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hs-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多 发 性 骨髓 瘤 ( lpemylma MM) 由浆 细 胞 异 常 mut l eo , i 是 增 生 而 引起 的一 种 恶 性肿 瘤 , 病 呈进 行 性 发 展 , 病 率 约 本 发
・
检验 与临床 ・
22 4第0第1 0年 月 5 1 1 卷 期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 l2 3 一微球 蛋 白、 NF 【 ; T —o、 h - RP及 I - sC L 6水平检测 的临床意义
谭 转 欢
广东 省东莞 三局 医院检 验科 , 广东 东莞
5 30 2 00
【 要】目的 通 过 与健 康体 检 者进 行 对 比 , 摘 探讨 多 发性 骨 髓 瘤 患 者血 清 p 一 2 微球 蛋 白 、 N 一 【h — R T F 0、s C P及 I 一 L 6水平 的变化 及 临床 检测 意 义 。 方 法 选 择 2 1 0 0年 1月 ~ 0 1年 6月 在 我院 进行 治 疗 的多 发 性 骨髓 瘤 患者 3 21 0例 为 研究 对象 , 同时选 择 同期 在 我 院进 行健 康 体检 的志 愿 者 3 0例为 对 照组 , 测定 两 组 的血 清 B 一 球 蛋 白 、 N 一 【h— R 2微 T F 0、s C P
及 I一 L 6水平 , 进行 比较 。 结果 研 究组 B 一 球 蛋 白 、s C P及 I 一 并 2微 h— R L 6水 平 显 著高 于 正 常对 照 组 , 异有 统 计学 差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CysC、Urea、Scr及β2MG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LabeledImmunoassays& ClinMed,Mar.2、Scr及 β2MG 水 平 检 测 及 其 临 床 意 义
杨 敏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检验科,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尿素(Urea)、肌酐(Scr)及 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 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2013年 5月至 2018年 5月期间我院血液科收治的 96例 MM患者为研究对象,为 MM组,ISS分期 包括 I期 28例、Ⅱ期 42例、Ⅲ期 26例;选取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3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 CysC、Urea、Scr及 β2MG水平,并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诊断肾损害情况,分析四项指标诊断 MM肾损伤的价值。结 果与对照组相比,MM组血清 CysC、Urea、Scr及 β2MG水平显著升高(P<0.05)。MM组患者中,eGFR值 I期 >Ⅱ期 > Ⅲ期,血清 CysC、Urea、Scr及 β2MG水平 I期 <Ⅱ期 <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 eGFR值与血清 CysC、Urea、Scr及 β2MG水平呈负相关(r=-0.84,-0.39,-0.66,-0.47,P<0.05)。96例 MM患者中,eGFR<90mL/ (min·1.73m2)者 45例(46.88%)。伴肾损伤的 MM患者血清 CysC、Urea、Scr及 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伴肾损伤者, 且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不伴肾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指标中,CysC单独诊断 MM 肾损伤的灵敏度最高,达 86.67%;而血清 CysC、Urea、Scr及 β2MG联合诊断 MM肾损伤的灵敏度高达 97.78%。结论 血清 CysC、Urea、Scr及 β2MG升高可反映 MM病情情况,联合检测可提高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效能。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胱抑素 C; 尿素; 肌酐; β2微球蛋白; 肾损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33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MM ) nd a 5 0 h e a l t h y c o n r t o l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he t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s . E L l S A w a s u s e d t o d e t e c t he t s e r u m l e v e l s o f
・ 论
著・
多发 性骨髓瘤患者 清 I L 一 3 3 和I L 一 6 水 平的变化及 其临床意义
高树雨 , 牛淑丽 ( 1 . 康保 县 人 民 医院检 验 科 , 河北 张家口 0 7 5 0 0 0 ; 2 . 张家口市第四 医院检验科 , 河北 张家口 0 7 5 0 0 0 )
I L- 3 3 a n d I L 一 6 . Da t a we r e s t a t i s i t c a l l y na a l y z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I L一 3 3 s h o we d n o s at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
^
u - 2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i n c i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fK o a n g b a o . Z h a n g i f a k o u 0 7 5 0 0 0 , H e b e i , C H I N A ; 2 .
TP53基因突变及WT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TP53基因突变及 WT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TP53基因突变及WT1基因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132例在我院2015-2019年初诊的MM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骨髓标本行TP53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行WTI基因检测。
结果 TP53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在初诊MM患者中共检测出13例,阳性率为9.85%。
TP53基因突变与WT1基因阳性表达有关,与性别、年龄大小、分型、ISS分期、血小板数值、乳酸脱氢酶、血沉快慢、骨髓浆细胞比例、白蛋白、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计数无关(P<0.05);初诊MM患者中出现WT1基因阳性共44例,阳性率3.33%,与患者血清肌酐、β2-微球蛋白有关(P<0. 05)。
TP53基因突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于TP53基因未突变患者,且TP53基因突变的MM患者的OS与未突变患者相比明显缩短(P<0.05)。
在TP53基因突变的MM患者中,含有来那度胺治疗组的患者疗效比不含来那度胺组患者疗效好。
结论TP53基因突变阳性的MM患者更易出现WT1基因表达。
TP53基因突变可作为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指标;WT1基因阳性表达也可作为评估MM预后不良的另一个参数,预测MM患者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加用来那度胺治疗TP53基因突变阳性的MM患者有望提高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TP53;基因突变;WT1TP53 gene mutation and WT1 gene expression in multiple myeloma and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WANG Meng, CHEN Xiaofeng,ZHU Fangbing,ZHOU Lili,LI Zhongyu,ZHANGPingping LI Jiajia(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Medical College, Bengbu,23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concerns a clinical change in the TP53 gene and the WT1 gene in a number of new subjec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32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5 to 2019, and their bone marrow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TP53gene by FISH and PCR technology for WTI gene detection. Results In thirteen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TP53gene mutation was positive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9.85%. TP53gene mut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WT1 gene expression, but not with gender, age, typing, ISS staging, platelet, albumin, globulin, lactate dehydrogenase, urea nitrogen,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myeloma cell ratio, 2-microglobulin, while the high expression of WT1gene is related to the value of creatinine and β2- microglobulin.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TP53gene mut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out TP53gene mutation. Meanwhile, Among MM patients with mutations in the TP53gen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lenalidomide had better efficacy than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out lenalidomide. For patients with TP53gene mutation, the overall survival (OS) of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with TP53gene mutation i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out TP53 gene mutation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TP53gene mutations tend to have a WT1 gene expression. TP53 gene mutation can be used as an independent indicator of poor prognosis of MM patients; positive expression of WT1gene can also be used as another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poor prognosis of MM, predicting the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and adding nallidomide to treat TP53Patients with positive gene mutation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 rate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Key words】 : Multiple myeloma ;TP53 ;Gene mutations ;WT1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终末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与浆细胞的分化相关,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大量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中增殖,血清和/或尿液中有单克隆蛋白,可引起骨质破坏、贫血、高钙及肾功能损害[1]。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刘翔;胡陶玉【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22(35)24【摘要】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于2020年8月—2021年3月收治的2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内于我院进行体检的2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检测两组骨髓样本中CD38^(+)CD138^(+)浆细胞和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l的表达水平。
结果:研究组骨髓液中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的表达率为(62.35±19.64)%,显著高于研究组CD38^(+)CD138-浆细胞、对照组CD38^(+)CD138^(+)浆细胞以及对照组CD38^(+)CD138-浆细胞;研究组患者在初期和进展期骨髓液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表达率分别为(62.35±19.64)%、(45.58±10.44)%,均高于研究组缓解期的(39.34±8.23)%和对照组的(29.90±7.28)%(P<0.05)。
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液中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表达较高,并且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Notch1表达量越低,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测、进展、治疗和预后中发挥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3页(P4248-4250)【作者】刘翔;胡陶玉【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3【相关文献】1.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28、 CD34及CD11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2.miR-34、miR-221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4.VEGF、IL-17、IL-35和LDH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AP、24 h Pro、uLAM在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mmp-13、il-17、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相关[6]。研究表明 MMP13、IL 17和 NFκBp65均参与调控 MM的恶性发展[7-8]。 本文分析 MMP13、IL17、NFκBp65在 MM骨髓组 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旨在明确其在 MM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选择 2012年 6月 ~2015年 6月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 76例 MM,其中 男性 42例,女性 34例,患者年龄 32~80岁,平均 (5678±1187)岁。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多发性骨 髓瘤诊治指南(2011)中 MM的诊断标准[9],初次诊 断为 MM,均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本实验经医院伦理 委员会研究通过。排除标准:复发性 MM;合并严重 感染者。根据 ISS分期:Ⅰ期 12例,Ⅱ期 19例,Ⅲ 期 45例;DS分期:Ⅰ期 7例,Ⅱ期 12例,Ⅲ期 57 例。另收集同期 20例正常骨髓标本为对照组,标本 为本院同期门诊患者,其中白细胞减少症 9例、缺铁 性贫血 7例,脾功能亢进 4例,男性 11例,女性 9 例,年龄 32~80岁,平均(5587±1211)岁,两组患 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采集 MM 患者空腹血液 4mL,离心(3 000r/m,10min),取上清 05mL,测定白细胞、血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ClinExpPathol 2019Nov;35(11)
·1305·
蛋白、血小板数量、血肌酐、β2微球蛋白;按常规无 菌操作行骨髓穿刺术,采集各组骨髓组织 3~5mL EDTA抗凝,-80℃保存用于提取 RNA。采用骨髓 涂片测定骨髓浆细胞比例。
采用 Westernblot法 测 定 MMP13、IL17、NF κBp65蛋白的表达量。取骨髓组织,采用免疫磁珠 细胞分选法进行骨髓瘤细胞的分选(埃克森科技公 司,货号 130090503),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 行。采用含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液溶解,使用 细胞裂解液提取总蛋白,应用 Bradford法进行蛋白 质定量。将提取的 50μg总蛋白样品经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转印至硝酸纤维素膜,加 5%脱脂牛奶封 闭 后,分 别 加 入 MMP13、IL17、NFκBp65抗 体 (1∶1000)和 βactin蛋白单抗(1∶300),4℃下孵 育过夜,最后加二抗 37℃下孵育 2h,ECL监测。采 用 Photoshop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蛋白条带灰度值。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IL-10和β2-MG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㊃论著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 L-6㊁I L-10和β2-MG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费晓莉,张开基ә,林娟,侯铮,何东,任倩,温顺祝(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 L)-6㊁I L-10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㊂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该院初诊MM患者40例作为MM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㊂结果化疗前,MM组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MM组中,不同分期患者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MM组化疗前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血清I L-6㊁I L-10和β2-MG可以作为MM肿瘤负荷㊁疾病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用于评估近期临床疗效,且上述指标测定简单㊁快速㊁易操作,易于被临床采纳应用㊂[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白细胞介素6;β2-微球蛋白;疾病分期D O I:10.3969/j.i s s n.1009-5519.2021.12.003中图法分类号:R559文章编号:1009-5519(2021)12-1983-03文献标识码:AC h a n g e s o f S e r u m I L-6,I L-10,β2-M G L e v e l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 a n d I t s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E I X i a o l i,Z HA NG K a i j iә,L I N J u a n,H O U Z h e n g,H E D o n g,R E N Q i a n,W E N S h u n z h u(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e m a t o l o g y,C h e n g d u F i r s t P e o p l e's H o s p i t a l,C h e n g d u,S i c h u a n610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h a n g e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s e r u m i n t e r l e u k i n(I L)-6,I L-10a n dβ2-m i c r o-g l o b u l i n(β2-MG)l e v e l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MM).M e t h o d s F r o m J a n u a r y2015t o J u l y2018,40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e w-l y d i a g n o s e d MM i n t h e h o s p i t a l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MM g r o u p,a n d18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s e r u m l e v-e l s o f I L-6,I L-10a n dβ2-MG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R e s u l t s B e f o r e c h e m o t h e r a p y,t h e s e r u m l e v e l s o f I L-6,I L-10a n dβ2-MG i n t h e MM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P<0.05).I n t h e MM g r o u p,t h e s e r u m l e v e l s o f I L-6,I L-10a n dβ2-MG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i n d i f f e r e n t s t a g e s(P<0.05).T h e s e r u m l e v e l s o f I L-6,I L-10a n dβ2-MG i n t h e MM g r o u p b e f o r e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a f t e r c h e m o t h e r a p y(P<0.05).C o n c l u s i o n S e r u m I L-6,I L-10a n dβ2-MG c a n b e u s e d a s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i n d e x e s o f t u m o r l o a d a n d c l i n i c a l s t a g e o f MM,a n d c a n b e u s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s h o r t-t e r m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T h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t h e s e i n d e x e s i s s i m p l e,r a p i d,e a s y t o o p e r a t e,a n d e a s y t o b e a d o p t e d a n d a p p l i e d i n c l i n i c.[K e y w o r d s] 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I n t e r l e u k i n-6;β2-m i c r o g l o b u l i n; D i s e a s e s t a g i n g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目前在很多国家属于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2],多发于老年患者㊂随着伊沙佐米㊁达雷妥尤单抗等新药不断问世,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㊁自体造血干细胞等多种治疗手段的引入,MM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得以不断提高,但仍难治愈[3]㊂有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I L)-6可以通过结合骨髓瘤细胞表面受体,刺激骨髓瘤细胞增殖[4]㊂I L-10是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能促进骨髓瘤细胞快速增殖㊂人体有核细胞能不同程度地产生β2-微球蛋白(β2-MG),尤其是以代谢活跃的肿瘤细胞为主㊂本研究探讨了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与MM发生㊁发展的关系,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简单㊁可靠的评估指标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本院初诊MM患者40例作为MM组,均符合‘2017年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5],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7~72岁,中位年龄57岁;免疫球蛋白(I g)A型13例,I g G型18例,I g D型2例,轻链型7例;按国际分期系统(I S S)分期,Ⅰ期7例,Ⅱ期13例,Ⅲ期20例㊂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1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9~71岁,中位年龄53岁㊂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方法MM组中,27例予以B 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化疗,13例MM予以V A D方案(长春㊃3891㊃现代医药卫生2021年6月第37卷第12期J M o d M e d H e a l t h,J u n e2021,V o l.37,N o.12*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医学科研项目(S18069);四川省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科研项目(2016034)㊂作者简介:费晓莉(1981 ),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z h a n g k a i j i p z h@126.c o m㊂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㊂4个疗程结束后参考2016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疗效标准进行评估㊂MM组标本采集时间为化疗前和化疗后,对照组为体检当天㊂采集空腹静脉血10m L,其中5m L离心后分离上层血清,保存于 80ħ冰箱,用于检测血清I L-6㊁I L-10水平;另5m L利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㊂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2组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比较化疗前,MM组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2组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比较(xʃs)组别n I L-6(p g/L)I L-10(μg/m L)β2-MG(m g/L) MM组4066.42ʃ10.68a73.56ʃ9.72a7.02ʃ1.98a 对照组1822.35ʃ9.0216.23ʃ6.562.53ʃ0.38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㊂2.2不同分期患者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比较 MM组中,不同分期患者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2不同分期患者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比较(xʃs)I S S分期n I L-6(p g/L)I L-10(μg/m L)β2-M G(m g/L)Ⅰ期743.53ʃ11.0642.34ʃ6.893.89ʃ0.58Ⅱ期1360.17ʃ11.13b68.56ʃ7.24b5.83ʃ0.66b Ⅲ期2079.05ʃ11.32a b98.56ʃ9.11a b8.35ʃ1.12a b注:与Ⅱ期比较,a P<0.05;与Ⅰ期比较,b P<0.05㊂2.3化疗前后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比较 MM组化疗前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3化疗前后血清I L-6㊁I L-10㊁β2-MG水平比较(xʃs)时间I L-6(m g/L)I L-10(μg/m L)β2-M G(m g/L)治疗前66.42ʃ10.6873.56ʃ9.726.79ʃ1.97治疗后35.01ʃ7.57a32.52ʃ5.15a4.28ʃ1.36a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㊂3讨论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其因大量产生的单克隆I g导致终末器官损害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㊂MM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6]㊂目前,随着新药及新治疗手段的不断问世,MM患者中位生存期已由原来的3~5年延长至5~7年㊂尽管如此,MM患者仍常常因疾病进展㊁复发㊁耐药等原因死亡㊂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微环境与肿瘤发生㊁发展有关,疾病的进展与免疫功能的缺陷和免疫平衡被打破密切相关[7]㊂MM骨髓微环境中免疫活化物增加,从而分泌大量细胞因子㊁趋化因子㊁生长因子,其中包括I L-6㊁I L-10㊁转化生长因子-β㊁肿瘤坏死因子-α等,从而促进骨髓瘤细胞迅速生长㊁增殖,最终导致疾病进展恶化[8]㊂I L-6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可由单核-吞噬细胞㊁T细胞㊁B细胞㊁成纤维细胞等产生,在炎性反应㊁B细胞向成熟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转分化㊁B细胞增殖分化和抗体分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㊂I L-6被认为是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关键因子,在MM骨髓微环境中存在过表达㊂在MM骨髓微环境中,I L-6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通过旁分泌的方式介导骨髓瘤细胞生长;另一部分I L-6由骨髓瘤细胞产生,采用自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㊂有研究发现,I L-6在体内及体外均能促进骨髓瘤细胞增殖[9-10]㊂阻断I L-6信号已发展成为MM的治疗方法之一,I L-6单抗塔西单抗在MM 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疗效[11]㊂I L-10被称之为人类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㊁B细胞㊁T h2细胞等产生,是一种作用机制复杂的肿瘤免疫抑制因子,主要参与免疫调节与炎性反应,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生长因子的方式促进骨髓瘤细胞生长[12]㊂MM患者体内50%的I L-10由骨髓瘤细胞产生,其活性通过g p130㊁抑瘤素M(O S M)介导,而O S M通常由骨髓瘤细胞产生㊂有研究表明,I L-10通过参与B细胞向浆细胞的终末分化,诱导浆细胞增生和血管生成,影响MM发生㊁发展及患者预后[13]㊂本研究结果显示,MM组患者化疗前血清I L-6㊁I 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同分期MM组患者血清I L-6㊁I L-1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提示血清中I L-6㊁I L-10水平可以反映MM患者肿瘤负荷及疾病的临床分期,与R O E X等[14]研究结果一致㊂本研究结果显示,MM组患者化疗前体内高表达I L-6㊁I L-10,而化疗后血清I L-6㊁I L-10水平明显下降㊂提示血清I L-6㊁I L-10水平可以作为临床评估MM患者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㊂β2-MG是由机体有核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球蛋白,属于细胞膜上完整组织相容性人类白细胞抗原的一部分,在快速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中分泌量最大㊂MM患者由于骨髓瘤细胞快速增殖可引起血清β2-MG水平升高,其水平可有效反映骨髓瘤细胞克隆及其增殖活性㊂大量研究已证实,β2-MG能够反映MM细胞增殖活性,是MM肿瘤负荷㊁疾病临床分㊃4891㊃现代医药卫生2021年6月第37卷第12期J M o d M e d H e a l t h,J u n e2021,V o l.37,N o.12期㊁疗效评估的有利依据㊂本研究结果显示,MM组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同分期MM 组患者血清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提示血清β2-MG水平可反映MM患者肿瘤负荷及疾病严重程度㊂本研究结果显示,MM组化疗后血清β2-MG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㊂提示血清β2-MG水平可作为评估化疗效果的指标,与G U P T A 等[15]研究结果一致㊂综上所述,MM患者血清I L-6㊁I L-10和β2-MG 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疾病病情加重而升高㊂因此,血清I L-6㊁I L-10和β2-MG可以作为MM肿瘤负荷㊁疾病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用于评估近期临床疗效,且上述指标测定简单㊁快速㊁易操作,易于被临床采纳应用㊂参考文献[1]WA N G S,X U L,F E N G J,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 i n c i d e n c e o f m u l-t i p l e m y e l o m a i n u r b a n a r e a i n C h i n a:a n a t i o n a l p o p u l a t i o n-b a s e da n a l y s i s[J].F r o n t O n c o l,2019,9(9):1513-1520.[2]L I U W,L I U J,S O N G Y,e t a l.M o r t a l i t y o f l y m p h o m a a n d m y e l o-m a i n C h i n a,2004-2017:a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 s t u d y[J].J H e m a t o l O n c o l,2019,12(1):22-29.[3]Y A N Z,C A O J,C H E N G H,e t a l.A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h u m a n i s e da n t i-C D19a n d a n t i-B C MA C A R T c e l l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r e l a p s e do r r e f r a c t o r y 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a s i n g l e-a r m,p h a s e2t r i a l[J].L a n c e t H a e m a t o l,2019,6(10):e521-e529.[4]V I C T O R M,E V G E N I Y H,G E R G A N A T,e t a l.S e r u m h e p c i d i nl e v e l s i n 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J].C l i n L a b,2017,63(7):1273-1277.[5]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1):866-870. [6]R A J K UMA R S V.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2018u p d a t e o n d i a g n o s i s,r i s k-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J].A m J H e m a t o l,2018,93(8):981-1114.[7]SØR R I G R,K L A U S E N T W,S A L OMO M,e t a l.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 f ec t i o n s i n 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a p o p u l a t i o n-b a s ed s t u d y o f1154p a t ie n t s i n D e n m a r k[J].E u r J H a e m a t o l,2018,101(1):21-27.[8]S A F A R I E,G H O R G HA N L U S,A HMA D I-K H I A V I H,e t a l.M y e l o i d-d e r i v e d s u p p r e s s o r c e l l s a n d t u m o r:c u r r e n t k n o w l e d g ea n d f u t u r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J].J C e l l P h y s i o l,2019,234(7):9966-9981.[9]M C N E E G,E A L E S K L,W E I W,e t a l.C i t r u l l i n a t i o n o f h i s t o n eH3d r i v e s I L-6p r o d u c t i o n b y b o n e m a r r o w m e s e n c h y m a l s t e m c e l l s i n M G U S a n d 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J].L e u k e m i a,2017,31(2): 373-381.[10]郑瑞,戴美珍,沈芝颖,等.多发性骨髓瘤血清I 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浙江实用医学,2019,24(2):110-111.[11]B R U D N O J N,K O C H E N D E R F E R J N.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s i n C A RT-c e l l t o x i c i t y:m e c h a n i s m s,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J].B l o o d R e v,2019,34(5):45-55.[12]王佳丽.I L-10对肿瘤免疫双向调节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6,23(1):130-134.[13]A L E X A N D R A K I S M G,G O U L I D A K I N,P A P P A C A,e t a l.I n-t e r l e u k i n-10i n d u c e s b o t h p l a s m a c e l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a n d a n g i o g e n e-s i s i n 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J].P a t h o l O n c o l R e s,2015,21(4):929-934.[14]R O E X G,F E Y S T,B E G U I N Y,e t a l.C h i m e r i c a n t i g e n r e c e p t o r-T-c e l l t h e r a p y f o r B-c e l l h e m a t o l o g i c a l m a l i g n a n c i e s:a n u p d a t e o f t h e p i v o t a l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d a t a[J].P h a r m a c e u t i c s,2020,12(2):194-202.[15]G U P T A N,S H A RMA A,S H A R MA A.E m e r g i n g b i o m a r k e r s i nm u l t i p l e m y e l o m a:a r e v i e w[J].C l i n i c a C h i m i c a A c t a,2020,503 (503):45-53.(收稿日期:2020-11-11修回日期:2021-03-10)(上接第1982页)[12]孙振晓,孙宇新,于相芬.广泛性焦虑量表在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评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4): 250-252.[13]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14]王铭维.心身疾病-精神疾病还是躯体疾病[J].医学与哲学,2012,33(1B):11-13.[15]李安琪,陈鸣声,王中华.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卫生服务未利用状况及公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2):2728-2734. [16]WO R C E S T E R U,G O B L E J,E L L I O T T C,e t a l.M i l d d e p r e s s i o np r e d i c t s l o n g-t e r m m o r t a l i t y a f t e r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a 25-y e a r f o l l o w-u p[J]H e a r t L u n g C i r c,2019,28(12):1812-1818.[1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综合医院焦虑㊁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12):908-917.[18]L I MA B B,H AMMA D A H M,P E A R C E B D,e t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p o s t t r a u m a t i c s t r e s s d i s o r d e r w i t h m e n t a l s t r e s s-i n d u c e d m y o c a r-d i a l i s c he m i a i n a d u l t s af t e r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J].J AMAN e t w O p e n,2020,3(4):e202734.[19]李冬静,邢凤梅,董春艳,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自我管理行为的长期影响[J].护理研究, 2020,34(5):897-899.[20]L E E A A,P I E T T E J D,H E I S L E R M,e t a l.D i a b e t e s s e l f m a n a g e-m e n t a n d g l y c e m i c c o n t r o l:t h e r o l e o f a u t o n o m y s u p p o r t f r o m i n-f o r m a l h e a l t h s u p p o r t e r s[J].H e a l t h P s y c h o l,2019,38(2):122-132.[21]张成芳,高萌.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对参与心脏康复意愿的影响及中介效应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2020,7(2):142-143.(收稿日期:2021-01-18修回日期:2021-04-12)㊃5891㊃现代医药卫生2021年6月第37卷第12期J M o d M e d H e a l t h,J u n e2021,V o l.37,N o.1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马慧霞;郭淑丽;庞秀慧;范淑英【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32)014【摘要】目的探讨该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2例MM患者(实验组)血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对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采用速率法检测LDH和HBDH,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免疫固定电泳分型:IgG型66例、IgA型19例、IgM型10例、轻链型27例;对于血清LDH、HBDH、hs-CRP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Ⅱ、Ⅲ期的MM患者明显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链型较健康对照组3个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维吾尔族MM患者较健康对照组3个指标升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H、HBDH、hs-CRP水平,对该地区汉族、维吾尔族MM患者的病情判断和疗效监测有一定临床意义.【总页数】2页(P1550-1551)【作者】马慧霞;郭淑丽;庞秀慧;范淑英【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乌鲁木齐,830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与α-羟丁酸脱氢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周守勤;刘敏2.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刘健;欧阳清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J], 薛红梅;陆益龙;余先球;罗鸣;巴荣;朱彦4.急性白血病患者乳酸脱氢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J], 张征5.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血清尿酸、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变化 [J], 温成波; 罗标; 刘琼章; 梁结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项指标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浆细胞CD+38CD138+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游离的单克隆性κ、λ轻链、β2微球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MM患者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水平及应用特殊蛋白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游离的单克隆性κ、λ轻链、β2微球蛋白。
结果MM患者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率为(85.36±13.2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率(5.12±3.32)% ,MM患者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MM 患者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率,MM患者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CD38+CD138+;单克隆性κ、λ轻链;β2微球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系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浆细胞增多,并在骨髓内恶性增殖,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产生临床症状[1]。
MM在造血系统肿瘤中占10%,目前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为了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作者对30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浆细胞CD38+CD138+等多项指标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其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
男23例,女7例,中位年龄为58(42~78)岁,正常对照为20例正常健康者,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55(40~65)岁。
1. 2 试剂和仪器鼠抗人CD45-PerCP、CD38-PE、CD138-FITC抗体及溶血素均购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流式细胞仪为Cytomics FC 500 MPL(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产品);特殊蛋白分析仪及试剂均购自国赛公司。
1. 3 实验方法实验管加入CD45-PerCP、CD38-PE、CD138-FITC抗体10 μl,对照管加入CD45-PerCP、CD38-PE、CD138-FITC抗体10 μl同型对照。
每管加入肝素抗凝的骨髓液50 ul,充分混匀,常温避光孵育30 min,加溶血素500 μl 混匀37℃至透亮为止,PBS洗涤两次,上机检测。
在CD45/SSC 散点图上选定可疑细胞群,进行检测,以所占比率>20为阳性表达。
免疫球蛋白(IgG、游离的单克隆性κ、λ轻链、β2微球蛋白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率,免疫球蛋白(IgG、游离的单克隆性κ、λ轻链、β2微球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见表1、表2及图1、图2。
3 讨论
作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进行了骨髓浆细胞CD38+CD138+的检测,结果发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浆细胞CD38+CD13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水平,与秦燕等[3]研究结论相同。
CD138是跨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家族成员,Garcia-Sanz等[4]研究发现CD138在骨髓瘤细胞的阳性率为100%,可以作为分离骨髓瘤细胞相对特异的指标。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或游离的单克隆性κ、λ轻链、β2微球蛋白外周血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亦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和疗效的观察指标。
参考文献
[1] Kyle RA,Rajkumar SV . Multiple Myeloma. N Engl T Med,2008,111(6):2962-2972.
[2]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
[3] 秦燕,丁润生,陆伟,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 交通医学,2009,23(2):137-139.
[4] Garcia-Sanz R,Orfao A,Gonzalez M,et al.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clinical immunophenotyopic DNA ploidy and cytogenetic characteristics.Blood,1999,93(3):103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