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时教案 第7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为后续的分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对整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分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考试成绩中的分数,但他们可能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的表示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黑板、粉笔、实物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合作伙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比如一个苹果被切成了8份,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你想要吃其中的3份,你会怎么表示?”学生可能会回答“3/8”,这时教师引入分数的概念,分数就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生活实例,如考试分数、糖果的分配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分数来表示。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表示方法,即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了几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中关于分数知识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和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数的读写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操作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分数的概念。

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读写方法,分数的基本性质。

2.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物操作、数学活动和小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活动中感受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教具,如苹果、糖果等。

2.准备分数卡片,分数卡片上印有不同形式的分数。

3.准备黑板和粉笔。

4.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道具,如小卡片、小模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分数的概念。

例如,讲一个狐狸分蛋糕的故事,狐狸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了几只小鸟,每只小鸟分到的是蛋糕的几分之一。

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实物,如苹果、糖果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分数来表示这些实物的分配情况。

如,把3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的是苹果的几分之一。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读写练习。

教师出示分数卡片,学生大声读出分数,并写出相应的分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认识几分之一》旨在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描述物品的分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后续分数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数和基本运算能力,但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够将分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难点:能够将分数运用到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并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物品,如苹果、蛋糕等,用于展示分数的实际意义。

2.准备分数卡片,用于学生操练和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物品的分配情况,如切苹果、分蛋糕等,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分配,并提出问题:“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个分配呢?”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分数是用来表示物品分配的一种数学符号。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分发分数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讨论,巩固对分数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的简便计算二、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掌握分数大小的判断方法及运用3.掌握分数的简便计算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便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便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听老师念几个分数,比如 1/2,1/4,3/4,1/3,让学生观察分数的大小,感受分数的存在。

2. 概念解释•分数是指整数间的数值关系,是一个数相对于另一个数的比值。

•分数的分子表示分数中的份数,分母表示每个份数的大小。

3.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大小比较: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则分子越大的分数越大;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则需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4. 分数的大小比较•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则分子越大的分数越大。

–举例:2/3 和 4/3,因为分母相同,所以4/3 大于 2/3。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需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举例:2/3 和 1/2,先通分得到 4/6 和 3/6,因为分子相同,所以2/3 大于 1/2。

5. 分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将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时,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时,先通分,使分母相同,分子再相加减。

•将分数乘法转换为乘法,即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将分数除法转换为乘法,即将除数的分子分母互换,再将被除数与互换的除数相乘。

6. 案例练习和作业安排老师出两个分数,让学生判断大小,并计算出两个分数的和差积商,作为课堂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听老师念几个分数来引导学生认识分数。

接着讲解分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简便计算方法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最后通过案例练习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总体来说,此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了解到了分数的概念、基本性质以及运算规则,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应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分数的运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他们对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让学生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2.难点: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折纸、涂色等,增强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数卡片、折纸、彩笔等。

2.学具:每人一份折纸、彩笔、练习本。

3.教学课件:分数的初步认识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个苹果,切成几份,让学生猜测这个苹果的某一份是多少,引出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和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同时,让学生尝试读写一些分数,并解释分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折纸和彩笔,让学生动手折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并用彩笔涂色表示。

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由分子、分数线、分母组成。

2.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分数,并进行初步的分数比较。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与组成:分子、分数线、分母。

2. 分数的读法与写法。

3. 等分图形,用分数表示。

4. 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比较。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与读写。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 分数的意义理解,尤其是分数表示“部分整体”关系。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尤其是不同分母、不同分子分数的比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分数卡片。

2. 学具:彩色折纸、剪刀、胶水、直尺。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PPT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如蛋糕分割、水果分配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第二阶段:探究与讨论2. 每组展示自己的分数模型,并讨论分数的组成与读写。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分数模型,讨论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第三阶段:知识巩固1. PPT展示不同分数的例子,学生快速识别并读出分数。

2. 教师出题,学生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练习。

2. 教师强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分数。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2. 板书内容:分数的定义、组成、读写方法、大小比较。

作业设计1. 制作分数卡片:每个学生制作一套分数卡片,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2. 分数比较练习:完成练习册上有关分数大小比较的题目。

课后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第)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第)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第)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1/2、1/3、1/4等简单的分数,并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能够理解整数的概念,具备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他们可能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分数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读写分数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分数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物品,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图片,以及剪刀、胶水等工具。

2.准备一些分数的卡片,如1/2、1/3、1/4等。

3.准备一份教学PPT,包含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图片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会是多少呢?”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分数的卡片,如1/2、1/3、1/4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读出它们的数值。

同时,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例,如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学生用剪刀把准备好的图片剪成几份,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每份的分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简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分数,为后续学习分数的进一步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他们对整数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但面对分数这一新的数学概念,可能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并进行分数的简单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意义。

2.难点: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以及分数的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数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分数卡片,一份实物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苹果被切成了8份,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把这个苹果分给几个人吃,每个人能吃到几份?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过程。

2.呈现(10分钟)介绍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意义。

如:把一个苹果分成8份,如果分给2个人,每个人能吃到4份,用分数表示就是2/8。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用分数卡片和实物模型进行分数的比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概念,教材通过直观图形和简单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分数的性质、四则运算等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 教学难点: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单位“1”的含义。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和生活经验,但对于分数的概念还比较陌生。

他们好奇心强,乐于动手操作,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待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通过分苹果的小故事或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当物品不能平均分配时,我们该如何表示?”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 提问引导:提问学生“你们见过分数吗?在哪里见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认知。

(二)新知探究1. 认识分数:展示分数的写法,如½,并解释各部分的意义(分子、分母、分数线)。

2. 动手实践:学生使用纸片或图形尝试折叠、涂色表示½,并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3. 拓展认识:介绍其他简单的分数,如¼、¾等,并让学生通过类似的活动进行理解。

(三)巩固练习1. 分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数的读写比赛,看哪个小组回答得最快最准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3、初步比较分数的大小(几分之一),理解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二、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三、情感目标在童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明白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教学难点:“几分之一”概念的形成。

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理解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圆、长方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保罗大叔分披萨)二、新授1.引出情境中的矛盾,揭示平均分谈话:刚才保罗大叔把披萨分给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为什么争吵起来?但是事实上保罗大叔分配披萨公平吗?保罗大叔是怎么说服两兄弟的?启发:看来两人分得同样多,保罗大叔很公平。

你们看,这是双胞胎点的美食,我们也来帮他们俩公平地分一分吧。

指出:像这样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平均分。

引导:四个蛋挞,每人分得两个,我们用数2来表示;两杯果汁,每人分得一杯,我们用数1来表示;一个披萨,每人分得半个,半个我们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吗?2. 揭示分数的含义,学习谈话:保罗大叔用 来表示半个,像 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这节课我 们就用 来表示半个,来认识分数。

用 来表示半个,那半个也就是 个。

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是这个披萨的 ,另一份也是这个披萨的。

我们可以说,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3. 介绍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自学:分数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请同学们打开自学单,认真学习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引导:----是分数线, 2是分母,它表示平均分成2份,所以分母表示平均分得份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一、教学目标•能够使用简单的分数进行比较;•能够理解分数的拆分和组合;•能够将物品等分并表示为简单的分数。

二、教学重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比较。

三、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含义;•能够将物品等分并表示为简单的分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在班上放置一些相同大小的球形糖果,并告诉学生将这些糖果平均分成2份、3份、4份等。

让学生讨论分出的份数和每份糖果的数量的变化,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孩子通过亲身的实践模拟出分数的含义。

通过实践通过实际分配糖果,让学生发现大家拆分的份数愈小,每份糖果的数量愈大;拆分的份数愈多,每份糖果的数量愈小,并引出1/2、1/3、1/4、1/6、1/8等分数。

2. 分数的认识和理解1.分数的概念分数表示的是一个物体或数量被平均地分成的若干份中的一份。

2.分数的读法将分数的分子读“多少份”,将其分母读“分成了几份”。

例如:1/2 读作“一半”;1/3 读作“三分之一”;1/5 读作“五分之一”。

3.分数的比较对于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对于分母不同的分数,为了比较它们的大小,需要通分,即将它们化为相同的分母后再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1/3和2/5的大小,需要将它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1/3化为5/15,2/5化为6/15,则5/15<6/15,因此有1/3<2/5。

3. 分数的拆分和组合1.分数的拆分将分数拆分成若干小份,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分母来表示。

例如:2/5拆分为1/5+1/5,或将1/2拆分为1/4+1/4。

2.分数的组合将若干个分数组合成一个分数,仍然要保持分母相同,分子相加。

例如:将1/4和1/2组合为3/4。

4. 练习和巩固让学生练习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同时也让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如果分子是1,这几个分式的大小顺序怎样?•如果分母是相同的,这几个分式的大小顺序怎样?•如果分母不相同,如何比较这几个分式的大小?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概念引入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并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认识和比较方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认识几分之一(2)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认识几分之一(2)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认识几分之一 (2)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读写几分之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分数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介绍分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被等分后的部分。

2. 几分之一的读写: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读写几分之一,如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

3. 分数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分母的分数大小,理解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数的概念和读写,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

2.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分母与整体等分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卡片、分数图、实物模型(如蛋糕、披萨等)。

2. 学具:彩色笔、剪刀、纸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模型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数的形成。

2. 新授:详细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通过彩色卡片展示几分之一的写法。

3. 实践:学生分组,用剪刀和纸张制作分数图,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4. 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展示作品,讨论分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设计认识几分之一内容: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读写方法分数大小的比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分数的题目。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可以表示分数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概念。

学生在制作分数图的实践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讨论环节,学生对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了更深的认识。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分母与整体等分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巩固。

分数的意义分数是数学中表达整体被等分后某一部分的数值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构成了对分数深入理解的基础。

分数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子和分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1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1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苏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7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们将通过教材的第107页开始,学习分数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难点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具,同学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分水果的故事来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同学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分数的定义: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分数的含义,比如把一个苹果分成三份,每份就是苹果的三分之一。

3. 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会通过具体的练习,让同学们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比如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4. 分数的加减法: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同学们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比如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相加减。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分数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加减法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同学们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情景:(1)一个苹果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2)一本书有300页,小明已经看了150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答案:(1)每个同学得到苹果的三分之一。

(2)还剩下150页没看,即书的五分之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有了基本的了解。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其他性质和运算规则,并通过做更多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尝试将分数的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分配食物、时间等方面使用分数来表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我们将从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等方面来深入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

难点在于理解分数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分数卡片、计分板、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分数的概念,比如将一个苹果分成两半,然后让学生尝一尝,感受一下一半的苹果是什么味道。

2. 讲解:接着,我会利用教具和PPT,详细讲解分数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

3. 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通过板书设计,将分数的定义、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内容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我会布置一些作业,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等。

比如:1. 填空题:1/2, 1/3, 1/4中,___最大,___最小。

2. 选择题:一个苹果分成了4份,每份是苹果的___(A. 1/4 B. 1/2 C. 1/3 D. 1/6)。

3. 应用题: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两个朋友,如果每个朋友分1个苹果,那么小明还剩下___个苹果。

(答案:1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分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方面还有一些困难。

在课后,我会对这些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并给出更多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运用。

(教案)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能够用图形帮助表示分数,掌握数码表示分数的方法,并且掌握分数大小的概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分数大小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案、教学PPT、黑板、白色黑板笔、卡片、色彩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教学目标介绍老师带着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分数认识的基础知识。

2.引入课题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下图形,问学生这个面团平均分成了几份?(此处图形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进行转换)(答案可以是1/2、1/4、1/3等)3.概念介绍老师引导学生用图形来帮助表示一个物体被分成若干份的情况,讲解分数的概念,并且通过卡片和俩个小学生的身高来实际表示分数的大小关系。

4.数码表示法老师介绍如何用数码表示分数。

(例如:1/4表示为1÷4,可以用计算器进行演示操作)5.小结老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分数来表示事物的大小和等分情况。

6.课后作业请学生画出一张食品被平均分成了4份的图形,并且写出这一次分割的分数表示法。

教学方式:板书、讲解、示范。

教学手段:口头交流、视觉展示、计算器演示教学评价:1.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是否成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数码表示方法。

3.通过演示和计算器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在小结环节中是否能将学习内容都总结清晰,让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7.教学扩展1)让学生自己分别拿一份坚果,然后把它们分成2、3、4、5等份,通过观察坚果的大小和每份坚果的数量,感受分数的大小关系。

2)通过数码表示分数,让学生用计算器完成练习,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8.注意事项1)老师在讲解分数大小时,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且生动的比较方法,让学生能快速感受到分数大小的差异。

2)在计算器演示时,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反应分数的计算方法,避免学生有学习困难。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内容:第87-89页例1和“试一试”及例2及“想想做做”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能联系实际说明几分之一的含义;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分数是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及其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展示例1主题图。

提问:观察野餐活动图,你看到些什么?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请小朋友自己想一想,把结果记住。

交流: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引导:小朋友现在发现,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这两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能用以前学过的1、2这样的数表示,那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不满1个,只能说每份分得“半个”。

这半个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时就要用到一种新的数——分数,从今天起我们就来认识分数,这节课先认识几分之一。

(板书)2.演示观察,抽象概括。

引导:把1个蛋糕怎样分可以得到半个呢?同学们自己分一分,看看是怎样分的,每人分得的究竟是多少。

(学生平均分操作,教师指导。

)交流:怎样分的,每人分得其中的多少?结合学生交流的结果,演示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是这2份中的1份。

说明:指平均分的实物图形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份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份这一,可以写成21。

二份之一要这样写:先写短横线;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表示这样的1份。

读作:二分之一。

请大家一起跟读:二份之一。

追问: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21表示?那另一份可以用哪个数表示?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还是21? 指出: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2.让学生会读写1/2、1/4、1/3、1/5这些分数;3.让学生能够将形状分成1/2、1/3、1/4、1/5等等几份;4.让学生能够简单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5.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分数的概念;2.正确地读写1/2、1/4、1/3、1/5这些分数;3.能够将形状分成1/2、1/3、1/4、1/5等等几份。

教学难点1.通过比较分数大小,掌握分数大小的规律。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1. 导入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如下数学问题:“小明买了一块披萨,分成了4份,现在小明吃了3份,这时他吃了几分之几的披萨?”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小明吃了多少份披萨?•披萨一共分成了多少份?•小明吃了披萨的几分之几?2. 学生练习学生可以自己写出几个数学问题,如1/4+1/4=?读作什么?等等。

3. 引出分数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己的练习,引出了分数的概念,分数是把一个整体分成若干等份,然后取其中若干份的表示方法。

学习新知识1. 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1/2,读作“一半”;•1/4,读作“四分之一”;•1/3,读作“三分之一”;•1/5,读作“五分之一”。

然后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给出若干分数,让学生读出来。

2. 学习分数的大小将1/2、1/3、1/4、1/5等分别表示成若干份后,通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确定分数的大小。

如1/2、1/4、1/8,其中1/2最大,1/8最小,有了这个规律,学生就能够比较其他分数的大小。

3. 学习如何将一个物体分成若干等份给学生一些形状,让他们将其分成1/2、1/3、1/4、1/5等等若干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分数问题,如:1.1/4+1/4=?2.1/3+1/6=?3.披萨一共分成了5份,小明吃了3份,这时他吃了披萨的几分之几?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读写方法、分数的大小的比较以及如何将一个物体分成若干等份。

(教案)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通过实物、图形等形式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

3.学习分数周围的基本术语,例如:分母、分子、真分数、假分数、整数等。

二、教学内容1.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的认识。

3.了解分数周围的基本术语。

三、教学重点1.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的概念和区别。

2.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分数周围的基本术语。

五、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2.教师讲解和举例3.师生互动4.小组合作六、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分数1.教师放图,让同学们辨别图中物品的大小2.老师介绍:“小明从洛神山上摘下了20个草莓,现在他想把草莓平均分给他的两个同学。

怎么分呢?”3.引导学生们回想中午大家共同研究的十分之一的概念,并问大家如何把草莓平均分给他的同学(二)分数的概念1.分数是什么?2.什么是分子和分母?3.分子和分母的作用(三)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1.什么是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2.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别3.整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四)分数周围的基本术语1.分子2.分母七、教学总结1.小结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对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的概念进行总结3.总结分数周围的基本术语,例如:分母、分子、真分数、假分数、整数等。

八、板书设计1.分数的概念(分子和分母)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周围的基本术语九、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概念介绍和实物辅助,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了解了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的区别。

除此之外,还对分数周围的基本术语进行了介绍。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们基本掌握了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的概念,对分数周围的基本术语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尤其是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别方面,仍需要多加巩固和练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1课时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87~89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应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几个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图形纸片。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PPT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图片,你看到些什么?把每种食品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瓶。

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

这半个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2.认识几分之一。

(1)平均分蛋糕。

引导:把1个蛋糕怎样分可以得到两个半个呢?(学生操作平均分,教师巡视指导),就是这2说明: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份中的1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写成1。

2(2)读写二分之一。

先写短横线;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表示这样的1份。

读作:二分之一。

提问:蛋糕的另一份可以用哪个数表示?每份是谁的1?2 (3)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教学试一试。

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2,并展示。

指出:不管怎样折,也不管折出的这1份形状是怎样的,只要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12。

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14吗?折一折,再互相交流。

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PPT 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同桌两人合作,用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别涂出它们的12和14,试着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再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8,然后把18与上面的两个分数分别比较大小。

讨论并小结: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6,7题。

2.《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几分之一。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因此我认真研究教材,集中力量教学“1”,让学生用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

本节课开始以创设情景导入,学习“12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半个又叫作1个。

体会分数的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认2”积累经验。

识“12[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对学生的训练不够。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学生能很轻松地创设出他们自己发现的分数,这样也进一步明白分数的意义。

第2课时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例3、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会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图形纸片。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1.情景引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指名学生展示,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提出问题。

如果在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二、互助探究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学生4人一个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内合作交流。

提问:哪一位同学能展示一下自己涂色的图形,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PPT课件演示图片。

提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分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三、教师1.让学生用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2.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吗?四、课堂巩固1.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PPT课件出示例4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比较大小?集体反馈。

2.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空白部分分别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个几分之一。

5.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后,观察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六、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注重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从比较中发现新的知识是已学知识的延续,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

一开始,我设计了从几个分数中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一类为上节课的知识是几分之一的分数,另一类为几分之几的分数,在老师还没有出示课题之前学生已经对这些分数有所了解了,但要清楚学生对这些分数只是表面意义上的了解,也就是能读出这些分数罢了,至于对几分之几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还需要在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中带领学生去探索。

[不足之处] 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有待提升。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在平时一点一滴慢慢地积累知识。

第3课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93~94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法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

3.能主动参与有关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1.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PPT 课件出示例5,请学生观察情景图。

2.PPT 课件出示互助提纲。

(1)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这块巧克力的58,小红吃了这块巧克力的28)(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3)师生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用PPT 课件出示问题: 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二、互助探究 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求两人一共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指定学生回答,教师作出评价、补充,并板书:58+283.你能涂一涂,想一想,算一算吗?4.独立操作、思考后师生讨论,交流想法。

5.指定学生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方法: (1)从图上直观看出来的。

(2)58是5个18,28是2个18,5个18加上2个18是7个18,就是78。

(3)分母不变还是8,把分子5和2相加得到7,就是78。

6.梳理小结。

提问:通过这几道题你注意到两个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总结:两个分数的分母都是相同的。

师:再仔细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和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师板书) 7.尝试解决试一试的问题。

PPT课件出示题目。

(1)独立列式并算出结果。

(3)师生交流算法,重点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提高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PPT课件出示题目,指定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列式、计算。

全班交流:结合图意说一说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思考过程,并联系图意说说列式的依据。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计算,然后师生校对、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提醒学生:在书写算式时要将分数的分数线和加号、减号、等号对齐。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默读题目,指定学生说出题意。

独立列式计算后师生交流。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指定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全班解答。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列式,然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

本节课在探究新知的环节,我先组织每个小组的学生选择两道同一类型的题进行探究,然后给出探究提示,学生按照提示,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最后上台汇报,总结算法。

[不足之处] 结合涂色理解算理的环节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让学生结合图形去理解算理,做到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4课时练习十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1~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认识,巩固对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的认识。

2.使学生能正确地比较一些简单分数的大小,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简单分数加、减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知识回顾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再次走进分数这个大家庭。

师生交流: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2.交流:同分母分数如何进行加法、减法计算? 全班交流。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加强对简单的分数的认识,巩固分数加、减法。

二、题型讲解 1.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4+14= 39+49= 13+23= 27+27=(1)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指定学生校对,师生互相批改、订正。

(3)说说口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后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

PPT课件出示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