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就修辞法及其翻译
修辞手法移就_Transferred_Epithet

移物于物,把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于乙事物。 • 如: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用 来修饰“悲凉”,表现“悲凉”的沉重浓烈: •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 峻青《海滨仲夏夜》中“晚霞”原不会“燃烧”, 这里却把此词移用来形容“晚霞”的形态和色彩。 • “西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 李瑛《一月的哀思》中把描摹颜色的“苍白”同来 修饰“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 • “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 白的日子。”
Thank you
对这个问题不假思索地回答“是”
• He passed a dreary thoughtful day. 他在忧郁和沉思中度过了
一天。
• The old man put a reassuring hand on my shoulder. 老人把
一只令人安心的手放在我的肩膀上。 拍照。
• They prolonged the clasp for the photographer, exchanging smiling words.他们边笑边谈,以此延长握手时间,好让摄影师
Transferred Epithet(
移就)
D e fin itio n :A transferred epithet is, as its name implies, a figure of speech where an epithet( an adjective or descriptive phrase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none it should rightly modify to another to which it does not really belong. Generally, the epithet is transferred from a person to a thi that goal in was an expensive mistake. It cost us the championship. • Group3: adj.+ sth. →adj.+ sb. • He is not an easy writer. • The child was noisy in the morning. • Peaceful people are not violent.
古诗词中的移就

古典诗词中的移情、移觉、移就移就是指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法,如‘春风活泼陪人走’中的活泼本用之人、如“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
”中的醉也是本用之于人,今用来形容鞍,故为移就。
移就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
但是,移就这个修辞手法好象在现代诗歌中运用得较多而古典诗词中不是很多且都是移人于物的运用,所以能记起的是真没几首了,不知道网络诸君是否能提供些移物于人、移物于物的诗例。
梅州女诗人廖惠玲《丰顺韩山拾趣三首》中之一:难得城中春味鲜,韩山顶上醉云天。
清风活泼陪人走,同到溪前咏杜鹃。
-------活泼一般是形容人的,移来修饰清风即是移就。
过采石有感/陆游短衣射虎早霜天,叹息南山又七年。
唾手每思双羽箭,快心初见万楼船。
平波漫漫看浮马,高柳阴阴听乱蝉。
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
--------醉是形容人的状态的修饰词,移来修饰鞍即是移就。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寂寞是形容人的状态的修饰词,移来修饰梧桐即是移就。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同上,寂寞是形容人的状态的修饰词,移来修饰沙洲即是移就。
冬云作者:毛泽东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欢喜的意思是指欢乐心喜,高兴,快乐,所以是形容人的状态的修饰词,移来修饰梅花即是移就。
这里简单说一下,移就跟移情、移觉的修辞是有区别的。
以下简说移情、移觉及与移就的区别移情、移觉及与移就三个都带移,望文生义即可知移即转移之意,差别只在情、觉、就三字的字义上。
移情,简言之即转移情感,指的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修辞手法移就

“I may do better than that,” I said with a mysterious wink. “或许我做的比那更好,”我神秘地眨眨眼 睛说。
2变换结构 An expensive failure can be made into an asset if you’ve learnt from it.
移就
Transferred Epithet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
汉译“移就修饰”,亦称“转移修饰”,“移位 修饰”或简称“移就”。这种修辞格一是把本来 应该用来修饰甲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用来修饰了 乙事物,转个弯来表示甲事物给人的感觉。在现 代英语中,最常见的是把本来用以修饰人的词组 甩来修饰事物。
例如:The big man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 大个子一屁股坐了下来,椅子吱吱嘎嘎地作 响,好像是在提出抗议.
That was a stupid place to keep your money. 你真蠢,怎么把钱放在那种地方呢? I buried my head under the miserable sheet and rug, and cried like a child. 我一头扎进被单和毯子里面,像孩子一样 伤心地哭了起来。
每当我写文章遇到困难想打退堂鼓时,或自叹不 走运时,我就往那台破旧的打字机里卷一张纸, 像妈妈当年那样,一ive tastes in clothes. 她喜欢穿高档衣服。
在形式上是某一名词的修饰语,在语义上却是另一动词(非 谓语动词)的修饰语。其作用相当于一个状语
1.位置还原法
When I’m having trouble with a story and think about giving up, or when I start to feel sorry for myself and think things should be easier for me, I roll a piece of paper into that cranky old machine, and type, word by painful word, just the way mother did.
英语修辞之移就 Transferred Epithet

英语修辞之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一)Definition: A transferred epithet is a figure of speech where an epithet (an adjective or descriptive phrase)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noun it should rightly modify to another to which it does not really apply or belong.(转类形容/移就就是把通常修饰甲类名词的形容词转而修饰乙类名词,从而达到生动的效果。
这种修饰,表面上看是不合适的,但就其内在涵义,却是可行的、合理的。
)I naturally had a healthy appetite. 我自然胃口很好。
I had dirty looks from the people waiting. 等在一旁的人对我怒目而视。
He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他一屁股坐了下去,椅子吱吱嘎嘎地响。
He passed many an anxious hour in the train.他在火车上度过许多焦急不安的钟头。
This is not a cheerful sight. 这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情景。
What a lame excuse you have made! 你的借口多么站不住脚!I spoke to them in hesitant French. 我结结巴巴地用法语对他们讲话。
He opened the telegram with nervous fingers. 他用颤抖的手指拆开了电报。
She has talking eyes. 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There's some dirty weather knocking about. 坏天气马上就要来了。
移就

Definition:A transferred epithet is,as its name implies, a figure of speech where an epithet( an adjective or descriptive phrase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none it should rightly modify to another to which it does not really belong. Generally, the epithet is transferred from a person to a thing or idea.Transferred Epithet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汉译“移就修饰”,亦称“转移修饰”,“移位修饰”或简称“移就”。
这种修辞格一是把本来应该用来修饰甲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用来修饰了乙事物,转个弯子即表示甲事物给人的感觉。
在现代英语中,最常见的是把本来用以修饰人的词组用来修饰事物。
二是从形式上看,修饰语修饰的是某个中心名词,然而在意义上,修饰语中的名词却是被修饰的对象。
它的特点是把本来应该描述人的修饰语移来描述事物,或把本应描述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来描述乙事物。
就形式而言,似乎“张冠李戴气不合逻辑,其语义实质却是“移花接木代从而取得了简洁凝缩、寓意深刻、生动形象的修辞效果。
一、移就辞格包括两种结构形式。
l.“形容词(或分词)+名词”结构。
•His story achieved nothing but cheap laughs. 他的故事仅仅赚了点廉价的笑声。
•That was a stupid place to keep your money. 你真蠢,怎么把钱放在那种地方呢?•I buried my head under the miserable sheet and rug, and cried like a child. 我一头扎进被单和毯子里面,像孩子一样伤心地哭了起来。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表现类型及翻译策略探究-精选教育文档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表现类型及翻译策略探究1 引言移就修辞格(transferred epithet)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特点是:用本应该用来描述甲事物性质状态的定语去修饰乙事物,而乙事物却根本不具备这种功能或性质,即“转移的修饰语”。
从逻辑上分析,这是不合情理的,是一种有悖逻辑的搭配,但是在具体语境中却恰到好处,能创造出一种新奇感,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其作用是激发读者的丰富联想,把读者的感情渗透到语言环境中,收到语言简练,形象突出,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艺术魅力和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
例如:She closed her busy life at the age of 75. (她75岁时结束了她忙忙碌碌的一生)。
我们知道,按照词语原本的逻辑意义,形容词busy是用来描写人的性状的词语,这里却移来修饰life,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再如:The people are silent in the baking court. (人们在气氛炙热的法庭上鸦雀无声)。
动词bake意为“烘”,“烤”,形容词baking 有“炙热的”意思,此词却转移修饰court, 突出审判时的严肃,紧张的气氛,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移就的表现类型英语移就修辞格一般有两种表现类型:“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
2.1移人于物把用来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事物,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2.1.1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修饰具体事物例如: The indefatigable bell now sounded for the fourth time.(不知疲倦的钟声已经敲了第四遍了。
)形容词“indefatigable”通常用来描写人的精神状态,但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中把它移来修饰具体事物――钟声。
这样处理虽然有些令人费解,但却使语言生动别致,它给人一种暗示:人们对那不停的钟声感到非常厌倦。
2.1.2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修饰抽象事物例如: And once when I spoke of it, there was a strange embarrassed silence.(一旦我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奇怪的,尴尬的沉默。
修辞手法移就 Transferred Epithet

什么叫移就
• 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来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 语移属乙事物,叫移就。
• • 移就是一种超乎常格的语言现象,也是词语搭 配的创造性运用。 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 联系起来,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笔墨,极简练地把 人的情绪、思想、性格鲜明地表达出来,或将事 物的形状、本质突出出来,而且使语言出奇制胜, 富于变化,饶有情趣。
• (三)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ferred Epithet • 1 It relies on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It is illogical(不合逻辑的) and unreasonable in surface structure but reasonable and just in deep structure. • Eg. The thief made a trembling(恐惧的、焦虑的) confession of his wrong doing. • 2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erred epithet and the modified word. • Eg. The big man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抗议的) chair. • 3Transferred epithet is suitable for the new context. • Eg. After several acid(酸的) years. She broke up with the man.(和某人绝交)
移物于物,把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于乙事物。 • 如: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用 来修饰“悲凉”,表现“悲凉”的沉重浓烈: •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 峻青《海滨仲夏夜》中“晚霞”原不会“燃烧”, 这里却把此词移用来形容“晚霞”的形态和色彩。 • “西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 李瑛《一月的哀思》中把描摹颜色的“苍白”同来 修饰“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 • “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 白的日子。”
【修辞手法】移就

【修辞手法】移就移就移就是将原描写甲事物性状的润饰语移来描写相干的乙事物性状,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
或者说,为赢得某些特定的后果,将叙述甲事物的词语安远用作乙事物,这样的修辞学伎俩叫作(安远就)。
或者说,应用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成心造成两种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以收到特定的修辞效果,这种修辞方式叫移就。
安远就又叫做(移用)、(借用)。
构成安远就所需具有三个前提:一、必须存有两个事物;二、两事物之间必须存有某种洽谈;三、被移用的词语关键就是告白情态的定语跟状语。
因为移就主要是把抒发人的思维情感的词语移用到其余物上,骤看与拟人类似,但细心察看,差别显明。
从内容上看,充当移就被移用的词语是表现人的情态的,用它来充任事物的修饰语的目的就是并使人的悲欢离合仇怒统一的定事物联系出来,进而则表示人的感情和状况,并不把这事物当人去写下,也就是说,不并使事物人格化;拟人则就是把事物当人,剥夺人的特征。
简而言之,安远就是寓情于物,物维持不变;拟人就是将物拟人,物变人。
《从结构来看,移就的前后两项只是润色限度关系;而拟人则大多就是主谓关联,不仅把人的思惟情态洗去至被人格化的事物中,而且并使事物可以谈话、办事,存有心理运动,所有像是人一样。
》从描绘的对象看看,安远就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就是把人的思想感情灌入至与人存有关系的事物上去,就是为刻划人物服务的。
例如:[1]勃然大怒,凭阑处,潇潇雨歇。
(岳飞《满江红》)。
[2]广场上又烧起了欢喜的篝火。
(曲波《》)。
[3]然而凄惨的皱纹,却也从他的眉头和嘴角呈现出了。
[4](躺了那么久长,连骨节都生了锈了!)——老通宝不信服地想着,尽力想装出仍是少壮的气势来。
(茅盾《秋收》)基准[1]把(怒)安远使用(播发)上,。
目标就是描写岳飞拥护朝廷,却遭到奸臣救下的满腔生气的凄美之情例[2]将(欢快)移用到(篝火)上,表达兵士们在艰巨的条件下取得战役成功的欢乐。
基准[3]把(凄惨)安远使用(皱纹)上,从字面上看看,似乎配搭不当,但看看了多寡文,并不深感这里存有过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就修辞法及其翻译
移就修辞法及其翻译(1)移就:改变句子原来的语气和停顿。
这种修辞方法,叫做移就。
比如说“他强调环境保护”,但又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当“大熊猫”一词出现在报刊上时,人们已经知道它的珍贵了。
用移就法,可以使被移动的语言得到充分的表达,而且,由于移就后,与前面意思没有联系,读者也容易理解。
(2)“移就”这个词,还常指“顺着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即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办事。
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你不肯嫁给我,我偏要娶你为妻”,运用的正是移就修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