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方证要点及临床应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汤方证要点及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主治 1.太阳中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条)。 2.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条)。以上两条是桂枝汤的主症。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条)。此非误治,因风邪凝结太阳之要路,药力不及,故刺之以解其结,再与桂枝汤以解之。 4.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风邪者,宜桂枝汤(95条)。营(阴)弱不能藏故汗出,卫(阳)强,阳浮于外则发热,是太阳中风的病理所在。 5.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条)。

6.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条)。“营气和”是说营气无病,“外不谐”,只是卫外之气不固。病机在于卫气不与营气相和谐,也可用桂枝汤。

7.太阳病,外症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条)。言虽有当下之症,而外症未解,亦不可下,仍宜解外而后下。

8.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发热者,未可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56条。按“未可”二字从《金匮》增入,《伤寒论》失此二字)。

小便清而不短赤,知其发热仍在于表,虽有不大便之里证,当先发汗以解其表,这是进一步指出先表而后里的治则。

9.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15条)。此误治之症,误下而气上冲是邪正对抗所致,邪气犹在阳分,故仍用桂枝汤以发表。若不上冲,是邪气内陷,病变不一,故桂枝汤不可与也。

10.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条)。误下邪引入里,便清谷是阳气下脱之危证,虽表证未除,而救里为急。清谷已止,身痛未除,仍从表治。

11.下利,腹胀满,身体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2条)。下利而腹胀,是虚胀。身痛是有表邪,这仍是先其所急而后其所缓的治法。与上条症同,而来因不同,治法却是一样。12.吐利后,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7条)。这是寒霍乱病的善后处理,“吐利后而身痛不休”是里和而表邪未解。“消息”是观察动静,斟酌处理的意思。就是说观察病人情况,斟酌桂枝汤的剂量。桂枝汤的兼治 1.胸腹痛,背亦彻痛太阳之气,由下而上至胸腹,寒邪逆于太阳,则气机不畅,致胸腹痛,背亦彻痛。太阳行身之背,因腹中之气不畅,背亦受之,故可用桂枝汤。

2.通身寒冷

寒为太阳之本气,今见通体恶寒,是邪犯太阳之本气,桂枝汤能扶太阳之气,故可用桂枝汤。

3.小儿角弓反张,手足抽搐

太阳行一身之背,因风中于背,经气不舒而卒闭,故见角弓反张。桂枝汤力能宜太阳之风邪,故可治之。

4.脑后生疮

脑后为太阳经脉之所注。风寒之邪,逆于脑后,抑郁成疮。桂枝汤散太阳之邪,故可治之。所有背上诸疮之初起,皆可用之。 5.周身皮肤作痒,时而恶风周身皮毛乃太阳气化之出路。风寒之邪,外干而不得入,逆于皮肤,抑郁生热,故周身作痒,桂枝汤宣散太阳抑郁之气,故可治之。 6.足跟痛,痛彻腰背足跟与腰背,皆太阳经

循行之道。因寒邪内闭,故见上症。桂枝汤能输太阳之气,故可治之。7.小儿腮肿发热恶风两腮近耳下,乃少阳、阳明部位,似不可用桂枝汤。今用此方而治愈者,因其发热恶风,知太阳之邪逆于此部也。8.妇人妊娠恶阻妇人初妊,经气卒然不舒,营卫之气不畅,故见恶阻。桂枝汤能宣营卫,和阴阳,故可治之。9.发热、恶风、下利,日数十次风邪侵犯太阳,则表气不通,表气不通,则里气不和,邪陷于下,故见下利。桂枝汤宣风外出,表气顺太阳之气升而不陷,故利可止。 10.自汗,盗汗,虚疟,虚痢柯韵伯云:“予常用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盖以芍药微苦微寒,能益阴敛血,内和营气。先辈谓无汗不得用桂枝汤者,以芍药能止汗故也。”此即本方调营卫,和阴阳,能内能外之效桂枝汤证的辨证要点《伤寒论》十三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柯韵伯说: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病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四症中头痛是太阳本症,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症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症。(柯氏所谓“汗不不出者便非桂枝症”,是指此条四症言,不是说其它杂症不汗出就不用桂枝汤了)。正如《伤寒论》十七条云:“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这是说本来桂枝汤是解肌发表之剂,是治脉缓自汗的,若是浮紧的脉,发热汗不出的症,即不可用桂枝汤。必须认识这一点才不会犯错误。《伤寒论》五十四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五十三条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上条“时发热,自汗出,便可用桂枝汤,不必头痛恶风俱备。此条只“自汗”一症,即不发热亦可用之。时发热,自汗出者,是卫强营弱,阳邪下陷,营阴抗拒,热势内张,阴不胜阳,迫津外泄,故自汗出;无热而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是营气无病,只是阳气不固,不能卫外,故自汗。皆可用桂枝汤复发其汗,可见桂枝汤方于“自汗”一症,是其辨证要点。但须营卫不和之自汗,方可用之。同时说明桂枝汤的广泛性,在临床上不限于

太阳中风。或问:桂枝汤证本有自汗,而复其汗者何?盖以“自汗”与“发汗”自不相同,自汗乃营卫相离,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复发者,因其自汗更发之,则营卫和而自汗反止矣。 REF.周凤梧.桂枝汤证治及其加减应用[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01):15-30. 桂枝汤证机理分析1基本病理:桂枝汤证的基本病理概括为本虚标实,既有正气不足,又有外邪所犯。根据《伤寒论》第2条“脉缓”、第12条“阳浮而阴弱”、第42条“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第95条“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等仲景关于桂枝汤证脉象、病机等方面的阐述都可以认为桂枝汤证兼有正气不足和外邪所凑两个方面。从原文来看,太阳中风证的发病过程为:风邪外袭,卫气抗邪,营阴外泄。仲景把这种状态称为“荣弱卫强”。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之所以能够侵袭人体而发病,根本原因在于机体本身正气不足。当机体由于屡感风邪,腠理疏松,表气不固时;或因饮食失宜,损伤脾胃,卫气生成乏源,卫外功能不及时;又或因劳逸失调等原因耗伤正气而致卫气不振时,外邪都极易侵袭人体而发病。所以,桂枝汤证属本虚标实之证,而桂枝汤本身也同时具有扶正气、祛风邪的作用。2主要病机:桂枝汤证的主要病机为营卫不和、气血不和、阴阳不和。原文第12条“阳浮而阴弱”、第53条“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第54条“此卫气不和也”、第95条“荣弱卫强”皆为仲景对桂枝汤病机的描述,反映了无论外感、内伤,其基本病机为营卫不和。营卫同出一源,皆来自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其中,清纯柔和周行者为营,剽疾滑利捍卫者为卫。营气行于脉中,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能够化生血液,外荣四末,内溉脏腑;卫气行于脉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起到“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营卫二气互根互用,卫生营长、营生卫长,卫阳于外固护营阴,营阴于内滋养卫阳;在循行上交感和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卫协调则生理机能正常,生命活动有序。如果营卫任何一方的生成、功能、运行障碍,都会造成营卫不和。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