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选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选案
例一:热郁胸膈转痰阻阳痹
胡某,女,51岁。2003年9月23日诊:心烦胸闷,常卧寐中憋醒,阵烘热汗出。心电图:T波:Ⅲ、aVF、V5倒。脉沉滑数,舌可。
证属:热郁胸膈。法宜:清透胸膈郁热。方宗:栀子豉汤合升降散主之。
栀子12g 豆豉12g 枳实9g 僵蚕12g
蝉蜕5g 姜黄10g 连翘15g 丹参12g
生蒲黄10g
2003年9月30日诊:上方服7剂。烦热、胸憋未作,觉左胁下支结。脉转沉滞而滑。
证属:痰郁气滞。法宜:豁痰行气通阳。方宗:瓜蒌薤白桂枝汤主之。
瓜蒌12g 薤白12g 枳实9g 桂枝12g
丹参18g
2003年10月28日诊:上方加减,共服28剂。诸症消失。心电图大致正常。脉缓滑。
上方加半夏,继予14剂,停药。
[按] 热郁胸膈,见心烦懊■不得眠,胸中窒,心中结痛等症。其诊断要点在于脉沉而数,重者见沉而躁数。
何以二诊转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因脉转沉滞而滑,沉滞乃气郁不舒之脉;沉而滑者,乃痰郁于里之征,故诊为痰郁气滞,予瓜蒌薤白桂枝汤。用瓜薮薤白剂,是否必是“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之脉?余意不可胶柱。瓜蒌薤白剂之病机,当为痰阻阳郁于胸,有痰脉当滑,气机被阻而阳郁不伸,脉当沉。故见沉滑即此证之脉,又有胸痹之状,即可用瓜蒌薤白剂。若脉沉缓无力,当属里虚、胸阳不振而胸痹,治当用人参汤。所以,见胸痹之状,脉见沉滑,或沉弦滑,或弦滑,皆可予瓜蒌薤白剂,痰重者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气滞重者予瓜蒌薤白桂枝汤。
例十五:寒痹心脉
胡某,男,50岁,连云港市。2004年4月19日初诊:10个月前突感胸痛、胸闷、短气、怵惕、惊悸、无力、畏寒、下肢凉。心电图:T波广泛低平、V5~6倒。血压:170/105mmHg,脉沉而拘紧,按之有力,舌尚可。
诊为寒痹心脉,主以小青龙汤,嘱停西药。处方:
麻黄4g 桂枝9g 细辛4g 干姜4g
半夏9g 白芍10g 五味子4g 茯苓15g
炮附子12g 红参12g 炙甘草6g
该方加减,共服药110剂,至8月9日来诊,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血压130/80mmHg。
10月4日又来诊一次,一直无何不适,劳作如常人。心电图正常,血压稳定于120/80mmHg。
[按] 为何诊为寒痹心脉?因脉沉而拘紧。沉主气,邪实者,阻遏气机,气血不能畅达以充盈鼓荡血脉,脉可沉,然必沉而有力。阳虚者,无力鼓荡血脉,脉亦可沉,然必沉而无力。该人脉沉而有力,当属实证,且沉而拘紧,乃寒主收引凝泣,致拘紧,故断为寒痹心脉。若脉沉实如弹石,毫无和缓之象者,却非实脉,乃肾之真脏脉,为无胃气也,乃大虚之脉,此亦至虚有盛候。
何以知有内饮?因有短气,惊悸,此乃阴盛水液停蓄而为饮,或素有饮邪,外寒引动内饮。
何以断为病位在心?此依据脏腑、经络辨证。因胸痛闷且怵惕惊恐,乃神志之症,心主神、主血脉,故断为病位在心。
小青龙汤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若寒邪束表,麻桂自可解散表邪,但须“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桂枝汤将息法,是温覆、啜热粥,以助药力。其最佳药效标准是“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太阳中风本有自汗,服桂枝汤复求其汗,二汗有何不同?太阳中风之汗乃邪汗,是因风伤卫,营弱卫强,腠理不固而自汗。而桂枝汤所求者乃正汗,正汗标准有四:微微汗出,遍身皆见,持续不断,随汗出而身凉脉缓。邪汗恰与此相对。
正汗的出现,必须阳敷阴布,此即“阳加于阴谓之汗。”据此汗,则可推知阴阳已然调和,臻于和平,此即测汗法。
欲以小青龙解其表寒,化其内饮,亦必见此正汗,此即仲景所云“覆取微似汗”之意。
服法,亦宜遵桂枝汤法,“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若按惯常服法,一日一剂,早晚分服,则难达此正汗。
若无表证,小青龙汤尚可用否?俗皆以麻桂等为辛温解表发汗之品,谓之解表剂,似无表本不当用。然寒凝于里,虽无表证,麻桂照用。因麻黄解寒凝,发越阳气;桂枝振心阳,通血脉,对寒凝于里者,仍当用之,故本例虽无表证,亦用之。经云“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三焦乃原气之别使,主通行元气。腠为元真通行之处,理乃脏腑肌肉之纹理。肾之阳气,通过三焦、腠理,充斥周身,上下内外,阳气无处不在,犹天运朗朗,邪无可遁,何病之有,此即“天运当以日光明。”
若阳虚而阴凝者,麻桂可用否?阳气者,卫外而为固。当阳虚时,虚阳易动,本不当再用麻桂升散,宜以附子、干姜辛热回阳。阳虚者,回阳固当,然阴寒凝泣,又应以麻桂以助之,解阴凝,发越阳气。此犹“黄芪得防风,其力更雄”,亦可云附子得麻桂,其功更彰。仲景之麻黄附子细辛汤,深寓此意。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此方阳虚外寒者用之,阳虚寒袭经络而痹痛者用之,或阳虚寒邪直中少阴者亦用之。以附子温阳,细辛散寒,启肾阳,且引领麻黄入肾,提取下陷之寒邪,亦符逆流挽舟之意。细辛辛烈走窜,麻黄辛温发散,已
然少阴阳虚,麻辛宁不惧乎?仲景非但不忌,且屡用之,意在鼓荡阳气之升达,恰可助附子之辛热回阳。若阳虚,脉虚浮涌动者,乃虚阳浮越之象,此时不可再用麻桂细辛,反宜附子伍以山茱萸,防阳暴越,脉暴起,成阴阳离决,格阳、戴阳。
若阴虚者,麻桂本禁用,但阴虚兼有寒凝者,在补阴剂中,亦可伍以麻桂,散寒凝而不伤阴,如阳和汤之麻黄配熟地、鹿角胶。
血压高时,麻桂剂用否?俗谓麻黄升压,视为禁忌。当脉沉而拘滞,此乃寒邪凝泣之象,以麻桂剂发其汗,寒去脉可起,血压反可降下来。此例就是血压高,在停用降压药后,血压反恢复至正常且稳定。
麻黄可提高心率,故心率快时,麻黄禁忌。当脉拘紧而数时,乃寒凝阳郁,不散寒,则郁热不得透发,此时麻桂仍可应用。因寒散热透,心率反可降下来。以脉象言,拘紧而数者,数脉从紧,麻桂不仅不忌,反而必用。由此可见,汗法应用甚广,不仅限于外感表实证。
例十六:阳虚血凝
倪某,男,36岁,烟台。2004年8月9日初诊。北京安贞医院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纹痛Ⅲ~Ⅳ级。高血压Ⅲ级。心脏搭桥二个,安支架三个,仍心绞痛频作,尚须再按四个支架,须分两批安放。ECF:T波泛低倒。现心绞痛频作,室内厕所不能去,动则胸痛憋气,夜间常憋醒。胃不适,便热。脉弦细,舌光绛而裂。
阴虚血瘀,予养阴活血通络。
炙鳖甲30g 赤芍12g 丹参18g 桃红各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