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劳动合同备案办法》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1号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1号](https://img.taocdn.com/s3/m/0c598f0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7c.png)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现将《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一月二日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认真做好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加快劳动保障立法、基础和能力建设步伐,协调推动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一)全面完成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
层层分解中央确定的“105145”的目标任务。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逐级落实目标责任,按月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二)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
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法律规定与现行政策的衔接。
采取跟踪调度、督促检查等措施,推动政策落实。
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强化援助的针对性、措施的规范性和机制的长效性,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建立完善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援助机制。
全面解决下岗职工并轨遗留问题。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06.05.08•【字号】鲁财社[2006]5号•【施行日期】2006.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鲁财社〔2006〕5号)各市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进一步加强就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06〕3号)和《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6〕1号)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山东省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要结合实际,在《山东省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框架内尽快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对各项补贴标准、办理时限和资金拨付程序以及检查监督等具体操作办法予以细化明确。
各地的实施细则或办法要于6月30日前报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备案。
二○○六年五月八日山东省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加强就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06〕3号)和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6〕1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就业资金的来源和使用范围第一条就业资金是指各级政府预算安排的用于促进就业的专项资金。
第二条就业资金来源。
就业资金包括中央财政、省财政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及各地根据失业人数和《再就业优惠证》发放数及补贴标准等因素,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的就业资金。
第三条就业资金使用范围。
就业资金主要用于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人力资源市场补助、实训基地补助、特定政策补助支出、《再就业优惠证》工本费等项支出,以及经省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共同批准的其他支出。
济南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济南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济南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济南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22.12.01•【字号】济民函〔2022〕57号•【施行日期】202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民间组织管理正文济南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济南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民函〔2022〕57号各区县民政局:现将《济南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济南市民政局2022年12月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备案第三章管理济南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规范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促进我市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济南市《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济办发〔2017〕29号)《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济民发〔2018〕131号)和《济南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济民发〔2021〕4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的居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发起成立,以社区为主要活动区域,以服务社区居民、满足社区需求、推动社区发展为宗旨,在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公益慈善、邻里互助、文体娱乐和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且暂不具备法人登记条件的非营利组织。
第三条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坚持公开透明、简便易行、规范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济南市民政局负责全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政策指导。
各区县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的制度建设、监督指导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备案管理机关,负责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的规划布局和发展引导计划、设立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备案管理、人员培训、监督评价等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作做好本区域内社区社会组织的备案材料初审和日常指导、管理工作。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零售药店定点协议管理办法》的通知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零售药店定点协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6.03.07•【字号】济人社发〔2016〕24号•【施行日期】2016.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零售药店定点协议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24号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现将《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零售药店定点协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6年3月7日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零售药店定点协议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零售药店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制度,根据《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和国家、省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保定点药店,是指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经社会保险经办机组织评估确认并签订服务协议,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提供配购药及相关服务的零售药店。
第三条医保定点药店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SP)半年以上,主营业务为药品零售业务(不含药品专柜),近两年内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提供虚假资料申请定点和因违规解除医保服务协议记录;(二)具备及时供应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及24小时提供服务的能力,配备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专职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药师,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药师的执业地与注册地点一致,营业时间保证有一名以上执业药师在岗;(三)具备独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且符合与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联网结算条件。
第四条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资料:(一)《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和GSP认证证书及复印件;(二)从业人员名册、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证明材料;(三)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身份证明、营业场所的房产证明或租赁协议,地理位置示意图;(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制定的《零售药店定点申请表》等其他材料。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7.08.18•【字号】济人社发〔2017〕120号•【施行日期】2017.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关于印发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济人社发〔2017〕120号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南部山区管委会组织人事局,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大企业:现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8月18日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发挥职称制度在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中的导向作用,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根据《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6〕77号)、《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鲁人社发〔2017〕18号)、《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济发〔2017〕16号),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落实人才分类政策,为高层次人才畅通职称评审通道在我市职称评聘中,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省级领军人才(C类)、市级领军人才(D类)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1.取消高层次人才参评的学历和年限等限制。
A、B、C类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学历、任职年限和继续教育条件限制,直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有海外经历的,其海外工作、学术和专业技术贡献,均可作为参评依据。
2.建立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特设岗位。
支持用人单位更好发挥引才、用才主体作用。
我市事业单位的A、B、C类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申报时,可按规定设立特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后即可聘用到相应岗位;D类专业技术人才,在申报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时,不受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限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后,由单位按岗择优聘用。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工伤康复管理办法》的通知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工伤康复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4.04.15•【字号】济人社发[2014]69号•【施行日期】2014.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伤保险正文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工伤康复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4〕69号)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新区社会保障局,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工伤康复机构,各有关单位:现将《济南市工伤康复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4年4月15日济南市工伤康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伤康复管理和服务行为,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我市工伤康复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山东省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康复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工伤康复包括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
医疗康复是指利用各种临床诊疗和康复治疗的手段,改善和提高工伤职工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职业康复是指在医疗康复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伤职工的就业能力评估、职业技巧训练、就业辅导和职业环境改良,尽可能恢复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
第三条我市工伤康复工作坚持“医疗与康复并重、先康复治疗后鉴定补偿” 的原则。
工伤职工的康复需求应当与我市的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康复对象适用本办法。
患职业病、旧伤复发的伤残军人以及已经办理了老工伤登记的退休工伤人员旧伤复发,需要康复医疗的,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五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市工伤康复事业发展规划,评估确定工伤康复机构,对工伤康复费用的使用与管理进行监督。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组织工伤康复医学专家组,确认康复对象。
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与工伤康复机构签订定点服务协议,并对工伤康复机构进行定期检查。
济南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济南市人民政府文件济政发[2003]39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现将《济南市〈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济南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山东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伤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称职工)均应参加本市的工伤保险。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市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待遇审核、给付以及工伤职工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等工作。
第四条用人单位依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征收工伤保险费。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
章丘市、长清区、平阴县、商河县、济阳县按照统一政策暂时实行本级统筹,待条件成熟纳入全市统筹。
工伤保险基金全部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条本市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工伤发生率和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确定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浮动档次(见附表一)。
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浮动档次需要调整时,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卫生行政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以用人单位《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登记的生产或经营范围,按照不同行业类别的行业基准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浮动档次确定。
2003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3月31日,仍按现行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关于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的通知(赣劳社劳[2007]7号)
![关于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的通知(赣劳社劳[2007]7号)](https://img.taocdn.com/s3/m/90a8d67c27284b73f2425086.png)
(四)充分发挥劳动用工备案信息在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定期对辖区内劳动用工备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存量、变量以及劳动合同签订等情况,为制定劳动保障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特别是要通过劳动用工备案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的情况,及时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职工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明确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目,从2007年起,我国境内所有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都应到登记注册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到2008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都要建立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并依托金保工程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实现国家、省、市三级劳动用工信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基本建立全国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
三、规范劳动用工备案的内容和要求
(一)用人单位进行劳动用工备案的信息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招用职工的人数、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起止时间,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人数、职工姓名、时间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备案信息。
(三)用人单位登记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的,在实际经营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用工备案。
四、大力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实施
(一)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加强统一领导,指定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劳动工资、就业、失业、统计和劳动保障监察等相关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搞好劳动保障部门内部各项涉及劳动用工备案、登记工作的相互衔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相同内容重复备案。要在组织力量搞好调查摸底,掌握本地区用人单位户数及现有劳动用工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数据信息全面、准确、规范、统一的要求,为每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用工台帐,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及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的动态管理。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07年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07年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07.02.16•【字号】鲁劳社[2007]1号•【施行日期】2007.0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07年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鲁劳社〔2007〕1号)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现将《2007年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二月十六日2007年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2007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形成扩大就业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改善劳动关系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7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指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50万人,医疗保险达到1102万人,失业保险达到810万人,工伤保险达到725万人,生育保险达到521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80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9%,社区管理率达85%。
培养高级技工10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3万人。
一、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一)切实抓好就业目标责任考核。
继续将就业目标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以资金投入绩效考评为重点,开展资金使用管理考核评估,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推行资金项目化运作,健全完善就业资金投入绩效考评体系,提高就业资金使用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济人社发〔2018〕66号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正文:----------------------------------------------------------------------------------------------------------------------------------------------------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济人社发〔2018〕66号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南部山区组织人事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根据《中共济南市委办公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文件集中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对2018年2月28日前发布执行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确定继续实施的75件,废止的1件,需修改的2件。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5月16日附件继续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名称文号登记号1关于做好《就业失业证》管理发放工作通知济人社发〔2011〕48号2022.6.30JNCR-2012-01200132关于印发《关于全市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具体措施》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81号2020.5.15JNCR-2016-01200073关于调整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住房补贴发放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106号2020.8.31JNCR-2015-01200084关于印发《济南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视频联系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4〕135号2019.7.21JNCR-2014-01200135关于明确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管辖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36号2020.3.23JNCR-2015-01200016关于印发《济南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135号JNCR-2016-01200117关于印发《济南市技工院校国家资助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127号2022.6.30JNCR-2016-01200098关于印发《济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办法》的通知济劳社险字〔2002〕40号2022.6.30JNCR-2012-01200719《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济劳社险字〔2002〕46号2022.6.30JNCR-2012-012007410关于印发《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济人社发〔2014〕58号2019.3.31JNCR-2014-012000811济南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办法济人社发〔2014〕180号2019.12.31JNCR-2014-012001812关于调整济南市市属离休人员医疗费定额及结算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92号JNCR-2015-012000613关于印发《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零售药店定点协议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24号2021.3.31JNCR-2016-012000314关于建立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济人社发〔2016〕45号2021.5.31JNCR-2016-012000515关于印发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济人社发〔2017〕120号2022.9.1JNCR-2017-012000416关于印发《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机构定点协议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84号2021.6.28JNCR-2016-012000817关于印发《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机构定点协议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153号2021.12.31JNCR-2016-012001318关于印发《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通知济人社发〔2018〕4号JNCR-2018-012000119关于公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通知济人社发〔2014〕60号2019.3.31JNCR-2014-012000620关于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管理的通知济人社发〔2013〕38号2022.6.30JNCR-2013-012000121关于转发鲁人社字〔2014〕567号做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济人社发〔2014〕189号2019.12.31JNCR-2014-012002022关于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有关规定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65号2020.5.25JNCR-2015-012000223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75号2020.6.30JNCR-2015-012000324关于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2020.9.30JNCR-2015-012001125关于降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部分乙类目录药品个人自付比例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136号2020.10.31JNCR-2015-012001326关于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23号2021.3.31JNCR-2016-012000227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25号2021.3.31JNCR-2016-012000428关于提高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116号2021.8.11JNCR-2016-012001029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部分政策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162号2021.12.31JNCR-2016-012001430《关于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过渡性补助的通知》2022.6.30JNCR-2012-012007531《关于济南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劳社字〔2008〕58号2022.6.30JNCR-2012-012008032《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管理的通知》济人社〔2010〕35号2022.6.30JNCR-2012-012009433关于调整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缴费费率的通知济人社发〔2012〕190号2020.6.30JNCR-2012-012012234关于生活困难的参保人退休后继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通知济人社发〔2013〕122号2022.6.30JNCR-2013-012000235关于印发《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4〕59号2019.3.31JNCR-2014-012000736济南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2019.12.31JNCR-2014-012001737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市政府《济南市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实施办法》的通知济劳社险字〔2001〕4号2022.6.30JNCR-2012-012004338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增加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统筹项目的通知济劳社险字〔2002〕50号2022.6.30JNCR-2012-012004639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劳社字〔2004〕77号2022.6.30JNCR-2012-012005140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临时聘用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劳社字〔2007〕50号2022.6.30JNCR-2012-012005541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省劳动厅、民政厅财政厅鲁劳社〔2007〕40号文件的通知济劳社字〔2007〕147号2022.6.30JNCR-2012-0120056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因失踪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问题的函的通知济人社办字〔2010〕13号2022.6.30JNCR-2012-012006043关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有关待遇纳入统筹的通知济人社发〔2013〕140号2022.6.30JNCR-2013-012000344关于无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人社发〔2014〕187号2022.6.30JNCR-2014-012001945关于贯彻实施鲁人社发〔2015〕29号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工作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86号2022.6.30JNCR-2015-012000546关于印发《济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142号2019.9.30JNCR-2015-012001447济南市劳动局关于加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管理工作的意见济劳险字〔1997〕179号2022.6.30JNCR-2012-0120035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转发山东省劳动厅《关于制止和纠正违法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济劳社险字〔1999〕19号2022.6.30JNCR-2012-012003949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济劳社险字〔2001〕17号2022.6.30JNCR-2012-012004450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扩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济劳社字〔2003〕26号2022.6.30JNCR-2012-012004751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参保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济劳社函字〔2004〕16号2022.6.30JNCR-2012-012005052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工作的通知济人社发〔2010〕116号2022.6.30JNCR-2012-012006153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鲁人社发〔2010〕69号文件关于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通知济人社发〔2010〕130号2022.6.30JNCR-2012-012006254关于转发鲁人社发〔2015〕23号文件做好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工作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93号2020.12.31JNCR-2015-012000755关于转发鲁人社发〔2015〕55号文件做好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工作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145号2020.12.31JNCR-2015-012001656关于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济人社发〔2011〕136号2022.6.30JNCR-2012-012006657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济人社发〔2011〕175号2022.6.30JNCR-2012-012006758关于印发济南市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4〕68号2019.4.14JNCR-2014-012000259济南市建筑业工伤保险实施意见济人社发〔2015〕112号2020.10.31JNCR-2015-012001060关于转发鲁人社发〔2015〕52号文件调整工伤保险费率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141号2020.9.30JNCR-2015-012001561《关于印发<济南市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2011〕4号2022.6.30JNCR-2012-012011162《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工伤人员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济劳社字〔2007〕186号2022.6.30JNCR-2012-012010363关于调整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134号2022.6.30JNCR-2015-012001264《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解决1-4级工伤职工退休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济劳社字〔2009〕127号2022.6.30JNCR-2012-012010965关于印发济南市工伤康复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4〕69号2019.4.14JNCR-2014-012000366关于进一步完善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政策的意见济人社发〔2017〕95号2022.8.10JNCR-2017-012000167关于企业报批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通知济劳社字〔2008〕69号2022.6.30JNCR-2012-012002668关于转发《山东省劳动用工备案办法》的通知济劳社字〔2008〕145号2022.6.30JNCR-2012-012002969关于印发济南市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3〕146号2022.6.30JNCR-2013-012000470关于印发济南市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济人社发〔2013〕147号2022.6.30JNCR-2013-012000571关于印发《济南市市级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148号2020.12.1JNCR-2015-012001772关于印发《济南市市级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149号2020.12.1JNCR-2015-012001873关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部分基本药物免费使用的通知济人社发〔2017〕112号2022.8.31JNCR-2017-012000274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济人社发〔2017〕115号2022.8.31JNCR-2017-012000375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济人社发〔2017〕167号2022.12.31JNCR-2017-0120006需修改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名称文号有效期至登记号1关于印发济南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济人社发〔2015〕83号2018.12.31JNCR-2015-01200042关于印发《济南市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济人社发〔2016〕67号2018.12.31JNCR-2016-0120006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文件名称文号登记号1《关于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有关问题的通知》济劳社字〔2008〕102号JNCR-2012-0120085——结束——。
济南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济南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济南市人民政府文件济政发[2003]39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现将《济南市〈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济南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山东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伤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称职工)均应参加本市的工伤保险。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市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待遇审核、给付以及工伤职工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等工作。
第四条用人单位依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征收工伤保险费。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
章丘市、长清区、平阴县、商河县、济阳县按照统一政策暂时实行本级统筹,待条件成熟纳入全市统筹。
工伤保险基金全部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条本市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工伤发生率和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确定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浮动档次(见附表一)。
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浮动档次需要调整时,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卫生行政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以用人单位《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登记的生产或经营范围,按照不同行业类别的行业基准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浮动档次确定。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财政局关于转发鲁人社办发[20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财政局关于转发鲁人社办发[2016]27号文做好我市劳动人事争议兼职仲裁员管理
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仲裁机构
【发文字号】济人社发[2016]108号
【发布部门】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财政局
【发布日期】2016.08.09
【实施日期】2016.08.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财政局关于转发鲁人社办发〔2016〕27号文做好我市劳动人事争议兼职仲裁员管理工作的通知
(济人社发〔2016〕108号)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财政局,济南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近日,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管理办法的通知》(鲁人社办发〔2016〕27号)文件(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工作需要,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劳动人事争议兼职仲裁员管理工作,现将《通
1 / 1。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16•【字号】济政办发[2010]57号•【施行日期】2010.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济政办发〔2010〕5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O一O年四月十六日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鲁厅字〔2009〕50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济南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济发〔2009〕17号),设立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划入的职责将原市人事局、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除境外就业机构和对外劳务管理以外的职责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取消的职责1.已由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2.制定企业惩处职工的基本准则。
(三)划出的职责将境外就业机构和对外劳务管理职责划给市商务局。
(四)加强的职责1.加强统筹城乡就业职责,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2.加强统筹社会保障政策职责,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系。
3.加强统筹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整合职责,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4.加强组织协调农民工工作职责,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06.07.31•【字号】鲁劳社[2006]39号•【施行日期】2006.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劳动合同正文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劳社〔2006〕39号)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鲁有关单位,各大企业集团: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3号)要求,我们制定了《山东省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各地的实施方案请于2006年8月30日前报省劳动保障厅备案。
二○○六年七月三十一日山东省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3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维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目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舆论宣传等手段,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施,为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从2006年至2008年,用三年时间实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及配套制度完备并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合同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规范化、法制化。
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
![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https://img.taocdn.com/s3/m/453cc11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8.png)
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正文:---------------------------------------------------------------------------------------------------------------------------------------------------- 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劳动人事部门,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为贯彻《劳动法》,使有关经济补偿的规定便于操作,我们制定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有关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部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三日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三条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四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五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六条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鲁政字〔2021〕136号文件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鲁政字〔2021〕136号文件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01•【字号】济政办函〔2021〕16号•【施行日期】2021.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鲁政字〔2021〕136号文件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贯彻落实鲁政字〔2021〕136号文件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分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1日贯彻落实鲁政字〔2021〕136号文件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分工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通知》(鲁政字〔2021〕13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分工方案如下:一、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1.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制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基准,强化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刚性约束。
(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负责)2.构建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取向的经济增长方式,推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外贸等政策聚焦稳就业综合发力。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人民银行莱芜市中心支行、市工商联等负责)3.精准谋划实施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对带动就业作用大的行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民营经济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人民银行莱芜市中心支行等负责)4.发挥开发区吸纳就业作用,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极。
济南市人事局关于印发《济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意见》的通知-济人字[2007]91号
![济南市人事局关于印发《济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意见》的通知-济人字[2007]91号](https://img.taocdn.com/s3/m/64c923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d.png)
济南市人事局关于印发《济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济南市人事局关于印发《济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意见》的通知(济人字〔2007〕91号)各县(市)区人事局,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现将《济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事局二○○七年六月三十日济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意见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提高人员素质,根据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令第6号)和《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鲁人发[2006]23号),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一)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适用本实施意见。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
(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三)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特殊专业人才,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可简化程序组织招聘。
二、组织管理(一)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要求,采取考试、考核的方法进行。
(二)公开招聘要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三)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同级政府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主管机关。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四)事业单位可以成立由本单位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职工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招聘工作组织,负责招聘工作的具体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文 件 号】济政办发[2004]38号【颁布部门】济南市政府【颁布时间】2004-09-01【实施时间】2004-09-01【时 效 性】有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九月一日 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暂行规定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鲁厅字(2004)10号)和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济发(2004)14号),保留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能调整 (一)划出的职能 将指导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政策,提出调节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措施的职能移交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承担。
(二)加强的职能 1.工伤保险管理。
2.管理社会劳动力,统筹城乡就业。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省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研究起草、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障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制订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拟订促进全市劳动就业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管理社会劳动力,统筹城乡就业;规划、引导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组织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监督管理全市职业介绍和职业鉴定机构;指导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发就业和跨地区有序流动;组织市外劳务交流和境外就业;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组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实施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工作。
(四)组织执行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订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政策;规划管理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制订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培训和失业人员、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政策;制订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办法;指导全市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和招生就业工作;监督管理社会职业培训机构;拟订全市技能人才培养、表彰、奖励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各用人单位:
现将《劳动合同备案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实施。
二00六年九月二十日
劳动合同备案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劳动合同备案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审查劳动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变更、续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备案。
第三条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配备人员负责劳动合同备案工作。
第四条用人单位为新招人员办理用工备案手续后,应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合同备案手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变更或续订劳动合同的,可直接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合同备案手续。
其中驻市内五区和高新区的中央、省属单位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市及市以下用人单位到所在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驻长清区和其他县(市)的用人单位到所在区、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市、县、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就业服务机构或街道(乡镇)办理劳动合同备案的,原则上应进入劳动力市场实行窗口式服务,保证用人单位就近办理用工登记备案与劳动合同备案。
第五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的第一个工作日之前与其订立劳动合同后,应在十日内办理用工登记备案和劳动合同备案手续。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变更或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变更协议或劳动合同续订之日起十日内办理劳动合同备案手续。
第六条用人单位办理劳动合同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应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副本。
其中,是法人单位的,应同时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不是法人单位的,应同时提供其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授权委托书;
(二)招用人员用工登记备案、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一式四份)及劳动合同文本;
(三)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被新用人单位接收的,应持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
(四)企业合并、分立、兼并、合资、合作及改制等过程中职工集体转移工作单位的,应持相关文件或证明。
(五)变更劳动合同的,应持原招用人员用工登记备案、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劳动合同变更(续订)花名册(一式两份)、劳动合同变更协议;
(六)续订劳动合同的,应持原招用人员用工备案、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劳动合同变更(续订)花名册(一式两份)和续订的劳动合同文本;
(七)《社会保险费申报表》以及其他资料。
第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合同备案时,应当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双方当事人是否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资格;
(二)劳动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
(三)劳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双方责任、权利、义务是否明确;
(四)中外文劳动合同文本是否一致。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